|

楼主 |
发表于 2010-12-4 22: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图》虽为先天之体,却隐含后天之用,《洛书》虽为后天之用,却显有先天之体,河洛表面看是体用关系,但体不离用,用不离体,以奇偶生成之数列卦分析,虽有三同二异,细循其理,而其共通,所以,《河图》既是《洛书》,《洛书》既是《河图》。在先天卦中,以南北为经而天地居之体也,以东西为纬而水火居之用也。在后天卦中,则以天地为体而居四维,以水火为用而居四正,天地为水火之体以运枢轴,故居四维,水火为天地之用以司时令,故居四正。天地水火,体用互根,从而生成万物,此既先天后天之妙用!在先天与后天中,各分四阳卦与四阴卦,先天八卦以震离兑乾为阳卦,以巽坎艮坤为阴卦,后天八卦以乾震坎艮为阳卦,以坤巽离兑为阴卦。其先天后天卦分阴阳不同之处在于:先天卦是由两仪而分之,由阳仪而生者为阳卦,由阴仪而生者为阴卦,而后天卦却是由爻画以定之,以其阳为主者为阳卦,以其阴为主者为阴卦。依《河图》列先天卦数为:乾九兑四、离三震八、坎七巽二、坤一艮六,依《洛书》列先天卦数为:乾九坤一、离三坎七、震八巽二、兑四艮六,由此见阳卦自乾而退,阴卦自坤而进,列卦数之序为:乾九、震八、坎七、艮六、坤一、巽二、离三、兑四,阳自乾退九八七六,阴自坤进一二三四,正是后天卦中的阳四宫阴四宫!而《河图》四阳卦数九四三八相加得二十四,阴四卦数二七一六相加得十六,阴阳共合为四十,《洛书》阴阳相配皆十,合亦为四十,所以,河洛先天列卦数皆相同!又因先天卦数阴进阳退以分后天阳四宫阴四宫,因此,河洛皆蕴后天卦之理!《河图》本为先天八卦之本,而水北、火南、木东、金西,正是后天卦之位,故而《河图》又是后天八卦之本!《河图》变后天八卦列卦数方位:坎并六于一居北,离并七于二居南,震三居东,兑四居西,以成四正占四方之位,乾九退居西北,坤十移居西南,艮五前往东北,巽八进居东南,以成四维,四正四维占八方为八卦,故《河图》先天虽无四维,却已含四维之理,由此先后天之变,则四正四维俱全矣!《洛书》天地定位,乾父坤母居于南北,今先天变后天,子承父业,女占母位,于是,乾退九为离,坤退一为坎,自此《洛书》变后天八卦列卦数方位:坎一居北,离九居南,震三居东,兑七居西,乾六西北,坤二西南,艮八东北,巽四东南,从而以定四方八位!综上所述可以发现,《河图》《洛书》先天列卦数相同,卦数总和相同,方位有些不同,但在后天卦中却是方位相同,只是后天卦列卦数不同,三同二异既在于此!继而细论之,则体用互补,虽异而理同也!1 l/ ]9 D. V2 y9 @+ d# p a" R
: h+ @6 u! j/ A* G ]: h2 u
八象者,即八卦各有所属也,包含天、地、人、事、物等宇宙间的一切,类归八卦之中!世人每谓《易》只言八象而不言五行,实不知八象与五行相通之理,知其理,即知言八象既是言五行。在先天,坎水者,水重浊则凝而为冰为霜为雪,水轻浮则化为云为雾为汽,故言霜云雾者,是因其与水同类也。离火者,亦言日言电,是因日与电与火同类也。坤为地,艮为山,地由土生,山由土长,坤艮为土则不必言也。震为雷,雷动化物则生木,龙雷之火又称相火,其本体则为阳木,雷与木有理可通也,故震亦为木。巽为风,春风吹来万物苏,木因风生也,故医家有厥阴风木之说,是因风与木有源可寻也,故巽亦为木。乾为天亦为金,天之阳刚之气万古不变,如同金精而纯正,故天与金同性也。唯有论兑为泽亦为金之理难明,实不知远观海水极处似与天相连,故有天连水水连天之说,所以兑与天同为金气也。在后天,则以五行言方位时令,震巽二木主春,春日雷动风吹草木青,故震阳木为正在东方,巽阴木次之居东南。离火主夏,夏日南天炎火红,故离在南方。兑乾二金主秋,秋风如刀草木枯,故兑为正秋在西方,乾次之退居西北。坎水主冬,北寒水重幽暗色黑,故坎在北方。土主四季,坤土在夏秋之交,艮土在冬春之交。夏秋之交何以为坤土者,因夏为火,秋为金,火可金也,有坤土生者,火生土,土生金,以顺其流通,克中逢生也,又夏居南,秋居西,坤土在南西之间,故坤居西南之方。而冬春之交又何以为艮土者,因冬为水,春为木,水生木也,有艮土生者,其逆而流转,木克土,土克水,生中逢克也,又艮土在北东之间,故艮居东北之方。所以,克则而有生,生中又有克,生生克克,变化无穷,乃自然之规也。
- r+ k& E% w: S6 W( k( s: z 在八卦中,水火各一,木金土各二,正合八之数,何以五行反有八者?今以清浊相论,即知其理!在《河图》变后天卦中,坎水者,水最清而内明,故居一。离火者,火次清而外明,故居二。水火皆有升腾之象,是因水化成云,火燃上焰,水与火皆含气之性而为气也!故水一而居六,火二而居七,以气附与形而同性之理。木柔而体轻,木燃而为火,火焚木成灰,故木在清浊之间,从而居三。金坚而体重,金为土之精,故金次浊而居四。土最厚重而广大,包含万物,故土最浊而居五。木金土各有形,至木有干木湿木、金有石中之金烧炼之金、土有软土为地硬土为石山,因而木金土以形分阴阳而为质也。这就是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五者有生有成,生者在先,成者在后,自五之后各有相得各有合,复归五行水火木金土,所以,八卦水火各一者,以其气旺也,木金土各二者,以其形旺也,水火为阴阳之正,故正者为一,木金土为阴阳之交,故交者有二,以此逆推之,八象不过是五行,四象不过是二物,太极动生阴阳,天地不过一阴一阳而已!, [3 \% z9 o9 N M" v/ Y% L5 R
日月五星合称七曜(yao),在天为日月五星,在地成材以化阴阳五行,日月为五星之君,阴阳为五行之纲,日为太阳为君,月为月亮为相,君以相辅,天下臣服,化生五行,来自五星!有生出之序:水、火、木、金、土。有相生之序:木、火、土、金、水、木。有相克之序:水、火、金、木、土、水。有高下之序:自上而下,土、木、火、金、水。自下而上,水、金、火、木、土。太阳者,为火之精而凝聚,故日伏火下!太阴者,为水之精而凝聚,故月伏水下!由此火南水北实隐有日月在其中。以《河图》左旋观之,正是生出之序,而日为君为帅,月为相为将,相代君行事而居五星之首,似大将冲锋陷阵!君为万乘之尊不可损伤,故退五星之末统观全局,如帅坐镇指挥!以之次序:月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六、日七。此即七曜之变,用以值日,正是现今通用的“星期”制!如配二十八宿(xiu)则更明了!二十八宿之属七曜,为七曜所统领,四方皆有七宿:东方七宿龙形!!!西方七宿虎形!!!南方七宿雀形!!!北方七宿龟形!!!其形皆东首而西尾,四方为四象,四七为二十八宿演示日月五星七曜之变!四方之宿,每象皆以木金土居前,以日月居中,而水火居后,以七曜之变数即:木四、金五、土六、日七、月一、水二、火三。每七宿按此一轮,二十八宿、四象而七曜四轮为一循环,如此周而复始,相互对应不变!如以东方七宿之序按七曜之变值日:角木星期四、亢(kang)金星期五、氐(di)土星期六、房日星期天、心月星期一、尾水星期二,箕(ji)火星期三,如此一循七天为一星期!由此而推四方二十八宿之属七曜:木为,角、斗、奎(kui)、井。金为,亢、牛、娄(lou)、鬼。土为,氐、女、胃、柳。日为,房、虚、昴(mao)、星。月为,心、危、毕、张。水为,尾、室、觜(zui)、翼(yi)。火为,箕、壁、参、轸(zhen)。由此见,七曜之变配七宿日月居中,而在左旋《河图》中,土为五行之根也居中宫,所以,土、日、月三者居中为统领,前有木金相战,后有水火相克,各自如逢仇敌,相刑相伤,岂不就是五行相克之序?!五行相战相克,久之必有变,水旺则火灭,火胜则水涸,金利则木伤,木旺必金折!假令金乘火位,定解水火之仇,则金水为一家,金旺而生水,水旺反生金,如母生子,子大亦养母同样之理!又假令火入金乡,必解金木之刑,则木火同源,如兄弟之相亲!土为其它四行之父母,居中以为和,此即以金火易位通关再变而成相生之序也!又木旺生火,火旺反焚木,木火之间,相生相克,所以,木与火,最符合自然之规!这是因木藏火,火自木出,木与火合二为一,分则为二,可互补互用!由此论火金互易同时换位,则相克之序火二金三,今反见火三金二,再变则为高下相生之序,而木火、金水各同类相依也!这就是相生之序乃气之顺行也,相克之序为气之逆制也!
5 l3 {7 X6 R6 i. R V' X 再以《河图》右旋观之,正是高下之序!日居中天,太阳流火辐照十方,如君临天下,月在最下,处极幽之远,太阴之精得日之光华而夜悬朗,如相代君行事统领五星,故《河图》南二并七为火,北一并六为水,实乃因日月在其中也!如此,高下之序即:月最下,水一六次之,金四九再次之,日居中,火二七上之,木三八再上之,土五十最上。日居中心,下有金水月,上有火木土。以《河图》之位,北方西方,太阳居一连九,太阴居四连六,星位水在下金次之,实因一六与四九相连也,南方东方,少阴居二连八,少阳居三连七,星位火在下木次之,实乃二七与三八相连也。唯土居最上,其理何出?土本《河图》中宫五十土,为四星之基,分列五方而居中,此即《河图》之左旋,今之右旋而居后,后者,最大也!为能包含四星,是因土为五,东三南二合为五,北一西四共成之,所以同根同源,土为五星之最大!故土即往而居上,统领全局有用而不用!以此自上而下正是相生之序,木生火为一体,金生水为一家,如同母子相依相偎也!再以地五行清浊分天五星之次序:土广大厚重包容万物,所以土最浊而居上,木借水生而出于土,所以木次浊,火燃木以为明,余灰归于土,所以火在清浊之间,金为土之千锤百炼之精,所以金次清,水出于金,为精中之精,所以水最清纯!天五星由浊而变清,正是宇宙万有生发之始,故而浊者在上,清者在下,与生发后的地之五行轻者上浮、重者下凝者、相反而相对!这就是《河图》不论左旋或右旋,皆是自然位置也!+ M7 J/ Z# W6 U9 c8 B
古人研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现从“近取诸身”谈一点对干支的猜想:8 g6 k) H% Q' s1 C& s2 h- e
. H( Q# e. g r( n; E5 s3 P6 e
猜想一:人体有躯干与四肢,合而为五,分阴阳面后而为十,躯体为有形可见之物,为阳,为十干。
7 V, A3 G3 d* w. @9 q3 v8 n人体有十二正经,分手足三阴三阳,经气为无形不可见之物,为阴,为十二支。
1 d1 S( a7 f) `/ N# J手足三阳经行人体躯干和四肢的阳面,手足三阳与躯体的五个阳面形成六十花甲中的三十个阳甲子(5×3+5×3=30); j$ O! D& M3 k
手足三阴经行人体躯干和四肢的阴面,手足三阴与躯体的五个阴面形成六十花甲中的三十个阴甲子(5×3+5×3=30);6 t2 O" x- S; `$ }3 ]
十二经循环不息,阴阳相合,形成六十花甲子。, l* s0 z: \8 V0 p4 c, O' [
) ~4 Y( k5 [4 H" L6 d
猜想二:人体有五脏五腑与十二经脉相合,五脏与六阴经相合(5×6=30),五腑与六阳经相合(5×6=30),十二经循环不息,阴阳相合,形成六十花甲子。
, `( k' x0 f9 L
9 L4 d; O$ s5 n; Y3 ~ K& u: B: _猜想三:人体手指和脚趾与十二经相连,合为六十甲子之象。* f0 W( W. k0 ]
& Q* E# D+ U# S二、对六甲空亡的猜想:
& W* W% d$ C+ r7 C) u人体经气子午流注的规律是:子时胆经,丑时肝经,肝胆相照,子丑相合,……酉时肾经,戌时心包经,亥时三焦经;形成第一个循环。甲为胆、乙为肝、……在第一个循环中戌亥二时的心包与三焦,在人体都没有有形的脏腑与之对应,故有甲子旬中戌亥空之说。' ^+ Y7 Q1 D: p- k, y; s( u
三、对十年一运的猜想:3 R% e- `% ]5 O! p, p2 z
人因为有躯体才能存在;世间人,躯干为体,经气为用;无体,经气无以为用,体分阴阳而为十,故有十年一运。: i- y% Z1 \$ W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有四大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和“牛郎织女传说”。 ( K5 ?' }% n, w& b
: S: a# K0 H8 |( A, D3 G
- D2 m+ X9 i. Z5 B/ |* D现在,前三个传说都已分别确定了起源地和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大家关心的“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地究竟在哪里呢?我国哪座城市应该负责将其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呢?本文的回答是:“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地是古杭州,杭州市政府必须承担起相应的申报和维护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这里我们所说的“古杭州”,具体是指杭州市西北郊的良渚镇,该镇隶属于杭州市余杭区。为什么称良渚镇为“古杭州”呢?这是因为我国已故资深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1987年来良渚镇考察良渚文化莫角山台址时,对杭州市陪同人员说:“古杭州就在这里,古杭州就在这里”。 6 [! s2 J! d& W" P# D ~
) r& Q) B; M* b4 I& C. F- R! k$ D* a7 A7 C1 o; L
古杭州是“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地,理由如下: * a4 ?, g5 L) u" m0 ?2 E1 r4 ]+ p: v
0 i3 I5 m+ i+ Z: r4 p+ L5 W0 m7 Q* ?: {" C h& o
第一,与上举前三个民间传说不同,“牛郎织女传说”的重要特点是它有星象背景。而牛郎星和织女星与吴越之地有关。对此,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这样一点:牛郎星、织女星与北斗星一起,构成了一个“盖天”宇宙模型。
, X. J9 _) y1 ^9 N( ?& _6 {0 B8 R6 @* ^# X# Q$ L' X" i' u2 V
5 h! }* v1 D1 b% ?( m我国最早的宇宙模型是“盖天”模型,该模型的主要结构是上有天盖,下有大地,在天、地中间有一根天地柱,其侧面结构图形如繁体“傘”字所示:上部“人字头”为圆锥形天盖,下部一横代表大地,中间一竖代表植根于大地的天地柱,在天地之间,天地柱周围有四个“人”,它们代表人类。 7 |8 X/ r% @- p! A7 a
+ l1 f- W6 U4 s- t9 I# G0 d I, w
7 u7 @4 O' @0 w; E( W' s8 b
牛郎星、织女星、北斗星也构成了一个“盖天”宇宙模型。因为古文献指出,天地柱(又称“昆仑山”)的上方是北斗星。这样,当北斗星围绕北天极旋转时,就会形成一个轨迹图,其形状正为圆锥形,这轨迹图可以代表天盖,也可以代表天地柱的头部,这样就有了天盖和天地柱。而牛郎星、银河、织女星一起,代表大地(因为人生活在有河流的大地上),其中,牛郎代表大地的阳陆,织女代表大地的阴陆,中间以银河作为阳界和阴界的界河。 1 E% U& D# Z3 s" a) {6 X
1 V( E1 U8 x" {# R% ]: I( j
2 |9 H! H; {" V( q( k: Q4 r, _那么,以牛郎星、织女星、北斗星这三星所构成的“盖天”宇宙模型,与吴越之地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说,二十八宿北方七宿的第一、二、三宿,即南斗宿、牵牛宿和须女宿,也构成了一个“盖天”宇宙模型,这是一个镶嵌在二十八宿体系内部的“盖天”宇宙模型,即它实际上是北斗星、牛郎星、织女星这三星构成的“盖天”宇宙模型在二十八宿体系中的投影(之所以要在二十八宿体系中内建一个“盖天”宇宙模型,是因为历史的起点——时间原点的存在依赖于一个空间。没有空间的话,日月五星的位移就无从谈起了。而时间产生于日月五星的位移。斗牛女是日月五星出发的地方)。因为,从星名上看,北斗星对应南斗宿,牛郎星对应牵牛宿,织女星对应须女宿。这样一来,以牛郎星、织女星、北斗星这三星构成的“盖天”宇宙模型既然对应二十八宿之斗、牛、女三宿,而后者正是吴越之地的分野星,那么,通过二十八宿之牵牛、须女二宿的媒介,牛郎星、织女星就和吴越之地建立了联系,当然也与古杭州有了特殊的关系。而既然“牛郎织女传说”与星象不可分离,那么古杭州与“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就有了内在的联系。
# r0 W- o; D/ v* W" w/ F7 P
: _! L- k; d7 A; g& w1 t# t+ a
, g8 T" g: K5 A M, F第二,古文献明确指出,我国最早的全国性王者——天皇既与牵牛星有关系,又与吴越之地有关系。《春秋命历序》说:天地开辟的时候,日月五星俱起牵牛,又说,天皇出焉,兄弟十三人夹日月以行。这就明确表示,天皇与日月五星一起自牵牛星出发,开始了中国历史的纪元。这里我们要注意,牵牛星是吴越之地的分野星,《命历序》显然暗示我们天皇之都在吴越之地。《越绝书》则记述吴王夫差兵败被擒,范蠡当面历数他的五大罪行,其中第四条是他当年肆意奴役天皇故乡的国君勾践。这就透露出一条重要的历史信息:天皇故乡或首都在越国领土上。勾践在位的时候,吴越两国的分界线在今浙江嘉兴桐乡一带,可见古杭州是包含在越国范围之内的。《路史》注云,天地人三皇皆蛇身之人,而《说文》则称“东南越,蛇种”。这也暗示天皇系古杭州人(即古越族人)。《拾遗记》则说浮玉山(今杭州天目山)下有阴火,此火与帝尧的火德有关,这暗示中原帝王的王统来自良渚。另一方面,杭州良渚考古发现的莫角山巨型台址,据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俞伟超(已故)等先生说,它是那个时代全球最大的土台;良渚反山、瑶山墓地的等级又属当时全国最高。这些不完全的考古资料强烈暗示古文献所说天皇之位在越国的说法是正确的。 , k2 K( W- O7 a2 D" U5 t
6 i& O# W4 {+ R2 y4 R- G
$ w& T" F* G" l2 M- ]
第三,综合文献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存在这样的古代思维:从吴越之地下海,可以进入银河,沿河而上,最终到达牵牛织女星。这一古代思维也告诉我们,“牛郎织女传说”与古杭州关系密切。 1 u1 ]# u7 [& o5 L4 k8 s% E
# O {9 n. _* w/ c% T1 m0 W
! Y. n3 ?" v) H, ?4 Z6 p" R& _
《拾遗记》云:“尧登位三十年,有巨查浮于西海。查上有光,夜时昼灭。海人望其光,乍大乍小,若星月之出入矣。查常浮绕四海,十二年一周天,周而复始,名曰‘贯月查’,亦谓‘挂星查’。羽人栖息其上,群仙含露以漱,日月之光则如暝矣。虞夏之季,不复记其出没,游海之人犹传其神伟也。西海之西,有浮玉山。”文中提到浮玉山,即今杭州天目山。文中又提到“羽人”。“羽人”就是“羽民”。《淮南子》云:“洋水出其(昆仑)西北陬,入于南海羽民之南。”由此可知,羽民国地近古南海(今东海),并可判断《拾遗记》所称的“西海”,实即古南海。羽民所乘坐之“贯月查”或曰“挂星查”,具有十二年一周天的运行规律,可知这海查实际上代指岁星。《隋书•天文志》云:“岁星主齐、吴。”《开元占经》之《岁星占》亦曰:“(岁星)其国吴、齐。”则可知岁星乃吴越之星。我们又知道岁星十二年一周绕天巡行的启程点固定在牵牛宿(即在十二次的首次“星纪”),牵牛宿对应吴越之地,这与《拾遗记》关于浮于西海的巨型海查附近有浮玉山(今杭州天目山)的说法相一致。 / H3 u$ y% ^; U6 O: p; Z! N
$ @% Q G3 g2 f6 d! a6 ~3 B7 ^ m, t6 [6 _) l( J% X
《博物志》:“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某)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粮,乘槎而去。十余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觉昼夜。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此人)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严)君平,(答)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从这段引文判断,天河(银河)与大海相接的地点在古南海(今东海),因为乘槎人在天上到达的地点是吴越的分野星牵牛织女,那么他回到陆地上的位置必然是吴越之地,而吴越之地所濒的海正是古南海。
9 R' P# |0 ]: O, J( w8 Z7 h* U/ L8 O* w( p `# {
/ s& M& x# H( s
第四,春秋战国时代有十二年一盟的制度。周天子和四方诸侯会盟时,总是要牵来一头牛作为牺牲(《史记天官书》:“牵牛为牺牲”),由天子作主盟人(即执牛耳者),与盟者一起歃饮牛血,面对北天(牛郎星)宣誓结盟,盟毕,天子把所执牛耳竖立在朱盘玉敦中,然后军鼓齐响,象征同盟国一起从牵牛星出发,去迎接未来十二年中将要遇到的挑战(《说文解字》:“盟,《周礼》曰:‘国有疑则盟。’诸侯再相与会,十二岁一盟。北面诏天之司慎、司命。盟,杀牲歃血,朱盘玉敦,以立牛耳。”)。从这个会盟制度可以看出来,牵牛星在国家政治中占有极端重要的地位,这不是民俗学可以考察和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牛郎织女传说”在本质上不是一个民俗学问题。历史的真相是:天皇于公元前2607年11月27日在古杭州登位那天,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四方诸侯举行了歃血结盟仪式,即从那一天起,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以结盟的方式建立起来了,而歃血为盟的地点是古杭州,所以后世君主在继承歃血为盟传统时,都要对着古杭州的分野星——牵牛星进行宣誓,天子与四方诸侯的同盟关系是模拟木星和它的四大卫星的关系,这里,天子对应木星,四方诸侯对应四颗木星卫星。木星和四木卫总是排成整齐的队列样子,像军队那样移动,故十二岁一盟的仪式上总要敲响军鼓,并竖立起牛耳倾听这鼓声,而军鼓声在古代是军队出征的信号。(详细资料和论证请看笔者的博客文章《三皇五帝三代王年简表》:http://bc2172.bokee.com)
, G P1 O! D B( p2 g' G* Z
1 ~: V! {6 q. Q0 G3 S) j( y4 r* T+ A; h+ w4 s C0 ~
第五,“牛郎织女传说”中有牛郎织女“七夕”(农历七月七日)鹊桥相会情节,这似乎反映出该传说的民俗本质。其实,我国古代皇朝文化经常用数字七代表“生”的概念,表示“生活”、“生殖”、“生育”。例如《易纬河图数》说:“东方、南方,生长之方,故七为少阳,八为少阴。”二十八宿之南方中宿“七星”即含数字七。《天官书正义》:“河鼓三星,在牵牛北,……自昔传牵牛织女七月七日相见,此星也。”张华《博物志》卷八:“汉武帝好仙道,祭祀名山大泽以求神仙之道,时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当来,(武帝)乃供帐(于)九华殿以待之。七月七日夜漏七刻,王母乘紫云车而至于(九华)殿西,南面,东向,坐,头上戴玉胜,(玉胜)青气郁郁如云。有三青鸟,如乌大,侠侍母旁。时设九微灯,帝东面,西向,(坐)。王母(向三青鸟)索七桃,大如弹丸,以五枚与帝,母食二枚。帝食桃辄以核著膝前,母曰:‘取此桃将何为?’帝曰:‘此桃甘美,欲种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惟帝与母对坐,其从者皆不得进。时东方朔窃从(九华)殿南厢朱鸟牖中窥母,母顾之,谓帝曰:‘此窥牖小儿,尝三来盗吾此桃。’帝乃大怪之。由此世人谓方朔神仙也。”张华故事是在说:东王公(汉武帝)与西王母于岁在鹑火之年(亦即木星位于七星初度之年。东方朔代表木星)共育生命。文中的“七月七日夜漏七刻”很像牛郎织女七七相会;又俩人共食七桃,且欲留桃种,以及帝、母二人屏去左右,单独相会的情节,都明明是与生命的培育有关。因此,“七夕”情节的存在,并不表示“牛郎织女传说”一定是源自民俗。相反,“牛郎织女传说”作为民间传说,显然来自远古的皇朝文化。
+ W8 u, q& Y( P% \在我国古代,把大熊星座中的七颗亮星看做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北斗七星。你看,η、ζ、ε三颗星是勺把儿,α、β、γ、δ四颗星组成了勺体。其实,观看大熊座时,勺子的形状比熊的形象更容易被看出来。这个大勺子一年四季都在天上,不同季节勺把的指向还有变化呢,而且恰好是一季指一个方向,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远古时代没有日历,人们就用这种办法估测四季。当然,由于地球的自转,必须是晚上八点多才能看到这一现象。 # k# K3 N5 c! K0 f9 g( h, k
6 y7 N) q- ^3 l N$ `
大熊座无疑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古往今来各国的天文学家都很重视它。我们常说“满天星斗”,可见中国人简直把北斗做为天上众星的代名词了。我国古代天文学家给北斗七星的每一颗都专门起了名字,而且还特别把斗身的α、β、γ、δ四颗星称做“魁”。魁就是传说中的文曲星,古代,它是主管考试的神。在科举时代,参加科举考试是贫寒人家子弟出人头地的唯一办法。每逢大考,不知有多少举子仰望北斗,默默祷告呢! $ D9 V2 D$ I3 v" i/ A& t
. s4 B3 ?- [0 q7 l. \) H# }
从勺柄数起第二颗,也就是那颗ζ星,中国古代称为开阳星。仔细看看它,会发现它旁边很近的地方还有一颗暗星,这颗暗星叫大熊座80号星。古人看它总在离开阳星很近的地方,就象是开阳星的卫士,就把它叫做辅。开阳星和辅构成了一对双星。 ' N- T8 g' N O+ f& `
# ^. k5 F7 i, i! }
在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区,所能看到的星座是不一样的。在北纬40°以上的地区,也就是我们北京和希腊以北的地方,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大熊座。不过,春天,大熊座正在北天的高空,是四季中观看它的最好时节。5 `: L9 m6 u' Q. r% v% T, o4 r& i' d
7 w! w+ ]* ~8 M& \4 ~$ L# u
孟春之月 # o( x# Y! ?3 W: t0 Q; b& C! `
在孟春正月的时候,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了寅位,在黄昏时参星(西方白虎七宿之一)就在南天的正中央,到了清晨时尾星在南面天空的正中。(主宰东方之神的太皞)的位置在东方,天干是甲乙,其大德在木,代表性的虫是鱼类,代表的音是号角,从大地出生的八寸律管与之对应,它的顺序是八,木的主味是酸,主要的嗅觉是膻。
5 B2 f, P( y1 m" @! j" I' s5 b4 P0 V
仲春之月
# t- K8 N0 u: z- P; R9 q/ N+ S3 J在仲春二月的时候,北斗七星的斗柄招摇指向卯位,黄昏的时候弧星位置在南面天空的正中央,清晨时建星在南天的中央。太皞的神位在东方,天干是甲乙,代表性的虫是鱼类,代表性的音是角,律管和夹钟相应,序位数是八,主味是酸,气味是膻。祭祀是在门户,祭品要将脾放在前边。& z5 |: U1 }8 Y9 A+ X s% x! N, Z$ r7 _
2 R. n$ H5 w1 D3 J+ j
季春之月
: x9 L3 C& B" c9 j( _9 n/ p7 }4 Z+ {3 d季春三月的时候,北斗星的斗柄指向辰位,黄昏七星位置在南面天空的中央,清晨时牵牛星在南天中央。太皞的神位就在东方,天干是甲乙,代表性的虫是鱼类,音是角,音律中姑洗(去故成新)和它相应,序位是八,主味是酸,气味是膻,祭祀活动在门户,在祭品中要将脾放在首位。
3 T8 j8 o6 {! f6 I% n$ ]" `& N( d- R# w
孟夏之月 $ x6 K0 c0 L0 @ C: S: j& @
在孟夏四月的时候,北斗星的斗柄招摇指向了巳位,黄昏时参星在南天的中央,清晨时则是婺女星在南天的中央。火神炎帝的神位在南方,天干是丙丁,盛大的德泽在木。代表性的虫是鸟类,音是徵(五音之一),十二律中与仲吕(阳气在外,阴气在中,顺应阳气才能成功,仲即中,吕即旅)相应,序数是七,主味是苦,气味是焦气。
. |( `, f; E: ]; e! d ^! q& H8 k T- @5 ]" x3 c
仲夏之月
+ x' T4 d3 b, S在仲夏五月时候,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午位,黄昏时允星在南天的中央,清晨时危星在南天正中。炎帝的神位在南方,天干是丙丁,代表性的虫是鸟类,代表性的音是徵,律管中与之相应的是蕤宾,代表数是七,主味是苦,气味是焦气。
) w* f! M7 j3 j( O y& f2 U# e2 l, O! m. Y2 |/ j! s, E4 @; Y
季夏之月
5 ~% g+ F* ^- @- ]% y. C8 ^ _6 O季夏六月的时候,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了未位,黄昏时候心宿在南天中央,清晨时奎星在南天正中。黄帝之神统治着中央,天干是戊己,美德在土。代表虫类是蠃虫,代表音是宫音,律管中与之相应的是林钟,代表数是五,主味是甘,气味是香气。% v" M6 I! o4 u
- B0 ?, C" [' h; w2 F: Q- [孟秋之月
5 s8 f3 M3 V" k% a3 |孟秋七月的时候,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了申位。黄昏时斗宿在南天中央,清晨时则是毕星在南天正中。少吴的神位在西方,天干是庚辛,美的德泽在金,代表虫是兽类,代表音是商,律管中由夷和它相应。代表数是九,主味是辛,气味是腥气。1 Z9 |8 C2 H7 K
* q k) Z6 }5 @( b
仲秋之月
% e0 A# r. _4 N仲秋八月的时候,北斗星的斗柄招摇指向了酉位。在黄昏时牵牛星在南天正中,清晨时西方的白虎七宿之一星觜嶲在正中的南天。少皞的神位在西方,天干是庚辛,代表虫类是毛虫,代表音是商音,律管中与之相应的是南吕。代表数是九,主味是辛,气味是腥气。
0 r% k' d! r+ f d: b; u# D. o9 L0 Y, g, s% ^6 y/ n; J
季秋之月
; C5 R' B3 b& H3 X t7 C9 z在季秋九月的时候,北斗星的斗柄招摇指向了戌位。黄昏时虚宿在南天的中央,清晨时柳宿在南天的正中。少昊的神位在西方,天干是庚辛,代表虫类是兽类,代表音是商音,律管中无射和与之对应,代表数是九。主味是辛,气味是焦气。
4 E, d/ Y% [% O: t9 m
) ]* |5 T' Y& D2 x孟冬之月 0 f1 }# m; ~0 ^$ j* u8 m
孟冬十月的时候,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了亥位。黄昏时危星在南天的中央,清晨时七星在南天的中央。颛顼的神位在北方,天干是壬癸,它美的德则在于水。代表虫是甲壳之类,代表音是羽,律管中与之相应的是应钟。代表数是六,主味是咸,气味是朽木之气。9 c a- f7 x1 r! h) u8 z
! s, D! o( Y0 f# l9 ]( ~仲冬之月
% i3 }% ]& I; `# t1 T9 U仲冬十一月的时候,北斗星的斗柄招摇指向了子位,黄昏时东壁处于南天的中央,清晨时轸星在南天的中央。颛顼的神位在北方,天干是壬癸,代表虫是介虫,代表音是羽,律管中与之相对的是黄钟,代表数是六。主味是咸,气味是朽木之气。
$ C. ?, a- t4 a" k7 X- Q' W
8 c) K f) z9 b3 \) Z* x3 p: K4 }季冬之月
& t S+ e4 K% [' \季冬十二月的时候,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了丑位。黄昏时娄星在南天的正中,清晨时氐星在南天的中央。颛顼的神位在北方。天干是壬癸,代表虫是介甲类,代表音是羽,律管中与之相对的是大吕。代表数是六,主味是咸,气味好像是朽木之气。
$ q( }) i$ C' I! A
' z: K0 y/ y1 N" z(上面都来自周易天地天行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