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3285|回复: 10

一行和尚--看太玄經(九星來源)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08-6-20 11: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唐朝和尚天文家張遂(法號一行),生於西元683年,父親原藉甘肅省敦煌,後遷河南省南樂縣,這裡就是張遂的誕生地。他的父親做過幾任縣令,很早就去世。留下遺孤,過著貧苦的生活。他自幼至長,好學不倦,最喜歡研究曆象及陰陽五行之說,再進而研究有關天文、曆法的學問。
   有一天他去元都觀借書,認識元都觀中的一位道士,名叫伊崇。伊祟一見張遂,就和他交上朋友,兩人過從甚密。伊崇借給他「太玄經」,是一本很難瞭解的書,張遂卻很快讀完,並且把所繪的圖,所寫的書,通通交給伊崇看,伊祟看後,驚為天才。於是到處對人傳說。他的名聲傳遍了長安城。不幸被武后的侄子武三思知道,就多方設法拉攏,張遂無計可施,而有遁世出家的打算,入嵩山崇陽寺(河南省登封縣)削髮為僧,改名敬賢,法號一行法師,從此張遂的名字,漸漸埋沒。後世人只知一行,不知張遂。張遂出家之後,除了研究佛學外,又研究天文、曆算。並且遊行各地,實現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理想。到了天台山國清寺﹙即今浙江省天台縣﹚修行多年,直到睿宗景雲二年﹙西元711年﹚才回到嵩山崇陽寺,就在那一年,朝廷派員到嵩山徵召張遂出山為國服務,他託病謝辭,後來又作第二次出遊,到了荊州當陽縣玉泉山﹙今湖北省當陽縣﹚就在那裏研究佛學及其他學識不再回嵩山了。
  唐玄宗時,政治復上軌道,社會繁榮,史稱「開元之治」。就在這個時期,皇帝下詔求賢,派禮部郎中張洽﹙張洽是張遂的族叔﹚力邀張遂回京,開元五年﹙西元717年﹚回到長安,皇帝立即召見,安排在光太殿居住。不久讓他在華嚴寺和印度來華的僧侶,翻譯多部佛經,傳導密宗的教義。皇帝時常召見。垂詢安國撫民之道,深得玄宗信任,張遂由和尚而變為皇帝御前最高顧問。
   自唐玄宗開元九﹙西元721年﹚開始,接受天文科學工作任務,建議改革曆法,創造天文儀器為開端,我國古代農耕與曆象、節氣關係密切,因此曆代帝王無不重視天文。唐開元初年,還沿用「麟德曆」逐年發生誤差。預測日月食多不準確。張遂奉旨改革曆法工作,從實測天文著手。可是那時太史監所存天文儀器,都已破舊,不堪使用,只好重新計畫製造。就在皇宮麗正殿當作工場,製造黃道游儀的最初模型,然後奏請皇帝用銅鐵鑄造。於開元十二年﹙西元724年﹚製造成功。第二年製造水運渾儀的結構,再用銅鑄造成功。該儀結構複雜,而且奇巧,可以反映日、月、五星運行規律的渾天儀。又是一個自動計時器,利用水力推動,每時辰自動擊鼓,每一刻自動撞鐘。可以說是全世界最早的第一台天文時鐘。
   張遂發動大規模觀測隊,先於開元十二年﹙西元724年﹚召集測量人員於麗正殿書院開會,分配工作,校正尺度,取黃河之南北平原為中心,曾在陽城建立一座八尺日規,並立一個石表﹙即石柱﹚上刻周公測景台,成為我國科學史上一個光榮古蹟。測量二分、二至正午時日影的長度,而定迴歸年的長度,張遂自己坐鎮京師,各地測量按時報告結果,向京城奏報,由於觀測隊所發生的作用,主要有下列成果: ﹙一﹚提供編著新曆法最可靠資料。 ﹙二﹚證明日影差數,和地面距離的關係。 ﹙三﹚測定子午線每度弧長。
   張遂製造天文儀器,進行大規模觀測之後,開元十二年開始編寫新曆法,儘量參考從前曆法優點,從上古六曆,漢代太初曆,甚至唐朝麟德曆,又經四年長時間過濾,才告成功,名為「大衍曆」。他於脫稿的同年九月,就病倒華嚴寺,十月初稍愈,力疾隨侍玄宗皇帝往新豐鎮,這時他的精神已頹喪,不欲說話,就在那天晚上,溘然歸西,享年四十五歲。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12: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玄經 亦稱《揚子太玄經》,簡稱《太玄》、《玄經》。《四庫全書》為避康熙皇帝玄燁之名諱,改為《太元經》。西漢揚雄撰。《新唐書.藝文誌》作十二卷,《文獻通考》作十卷。其書模仿《周易》體裁而成。分一玄、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七百二十九讚,以模仿《周易》之兩儀、四象、八卦、六十四重卦、三百八十四爻。其讚辭,相當於《周易》之爻辭。《周易》有《彖傳》、《象傳》等“十翼”,作補充說明,《太玄經》亦作《玄沖》、《玄摛》等十篇作補充說明。“玄”,意為玄奧,源出《老子》“玄之又玄”。《太玄經》以“玄”為中心思想,揉合儒、道、陰陽三家思想,成為儒家、道家及陰陽家之混合體。揚雄運用陰陽、五行思想及天文曆法知識,以占卜之形成,描繪了一個世界圖式。提出“夫作者貴其有循而體自然也”、“質干在乎自然,華藻在乎人事”等觀點。《太玄經》含有一些辯證法觀點,對禍福、動靜、寒暑、因革等對立統一關係及其相互轉化情況均作了闡述。認為事物皆按九個階段發展,在每一首“九讚”中,皆力求寫出事物由萌芽、發展、旺盛到衰弱以至消亡的演變過程,甚至說天有“九天”,地有“九地”,人有“九等”,家族有“九屬”。凡事都用“九”,反映了揚雄的形而上學觀點。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09: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貼上
scan 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09:27:13 | 显示全部楼层
貼2
scan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09: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貼3
scan 3.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09: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貼4
scan 4.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09: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貼5
scan 5.jpg
发表于 2008-9-2 10: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能人异士灿若群星。
发表于 2010-2-7 12: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部好资料,很有价值.
发表于 2010-2-7 18: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水出人才,地灵铸人杰
发表于 2010-11-21 21: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好资料。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4-29 22: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