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2428|回复: 31

黄信阳:恢复夏历制已刻不容缓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15-3-11 21: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黄信阳:恢复夏历制己刻不容缓
来源:道教之音     作者:黄信阳     时间:2015-03-11      正體中文版     手机访问道教之音

道教之音北京讯 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黄信阳道长的提案建议恢复恢复夏历制,并对夏历制的来历、科学性、现实意义等作了详细的阐述。黄信阳道长提案原文如下:

一、夏历制的来历

夏朝是中国历史的第一王朝,拥有较高历史地位,后人常以华夏自称,可谓是“中国”的代名词,与同时期的律历历法为夏历制,夏历制是中华儿女经历近五仟年的文化沉淀,是先哲留下的瑰宝,己载入我们华夏民族文化的文明史。特别是(万年历)的普及.应为中华民族的五大发明,被广大民众丰泽地受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七十年代;但从文革时1970年/被当作牛鬼神蛇文化流毐被废除,因此一个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沉淀被摒弃。

但在新中国成立时,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会议决定:夏历作为我国保留使用历法,文革中有人把夏历改成农历,更痛心疾首地甚至用阳历所覆盖,造成中华民族古代科技史上最大错案,一直遗害至今,使自然科学的发展失律。同时也对农民自然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生产以及人类预防疾病造成误导。

二、夏历制的科学性

夏历制是以真太阳时间计算,以天体定标点的历法,依据太阳系的运转规律。强调以地球运动磁场规律用天干地支作记年,其延生的二十四节气与律令规律形成的夏历制历法是科学的,对万物生长、人体健康的重要影响,对人类遵循自然,返璞归真的指导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夏历制的形成与应用,己楷入中华文明史.潜入华夏儿女文化之髓.是中华传统文化之根!正如((阴符经))的“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这一明哲理论让华夏儿女享用不尽

三、启用夏历制的现实意义

(一)科学意义

1、以严格的朔望月定月。夏历的一个月正是月亮和太阳对地球的引潮力合力的周期。它实质上发映了以月亮为主的引潮力在一个月和半个月内对大气、海洋、地壳振动等周期变化的影响。

2、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的一年,确定二十四节气。又反映了太阳辐射在不同季节对地球各地气候、农事活动的影响。

3、以60年为轮回周期。而四颗巨行星地心会聚引起地球冬至时公转半径变化的周期和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振幅最大的长周期均为60年。

(二)人文意义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不过,我们现在用的传统历法叫夏历,农历这个名是四十多年前改的。而孔子和荀子的时代还是周朝,那时候用的历法是周历。周历、夏历有何区别呢,简单的说,周历以冬至为一年的新年,夏历以正月初一为新年。这又有什么含义呢?有一点天文知识的朋友都知道,冬至那一天是地球距离太阳最远的一天,是地球公转轨道最偏离太阳的地方,那一天白天最短,黑夜最长,从那一天开始,白天就一天天变长了,黑夜就一天天变短了,这叫做,阳气上升,阴气下降(先贤认识到世界有两个根本的方面,互相作用和转化,把它们叫做阴阳。),这就是周历以冬至为新年的含义。但事实上,冬至之后的那一段时间并没有变暖和,天气仍然很寒冷,在北方,冬至到春节之间的一个月左右,反而是最冷的。这说明周历并不符合人类的生活规律,于是就改订了历法,叫做夏历,以正月初一为新年。因为,从正月开始,天气才真正的开始慢慢暖和了,阳气上升,阴气下降,是从正月开始的,所以夏历是天人合一的,天地运行规律与人的生活习惯相互结合了。

(三)历史传承文化意义,民族走向繁荣的需要

一个民族能否保持民族的先进性,关键在于优秀的文化基础。我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承续下来众多优秀的精华,应该努力进行发掘和传承,努力弘扬我们的民族正气,让整个中华民族在全世界昂首阔步是承载支撑的脊梁。

四、继承创新重启夏历制的意义

(一)增强民族凝聚力,须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基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正是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使我们成为中华民族。中国人向来做事情讲究符合天道,尊重天意,根据天行有常的规律,通过“理”和“德”来体现出来,这也正是中华民族根基之所在,因此必须深入挖掘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二)重新恢复夏历制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天干地支所演变的易理甲子文化和数术学文化信息的交换具有科学肯定和理论指导的意义。夏历是人类使用时间最久的历法之一,中国周边国家大多采用夏历或依据夏历为制定历法的标准(如日本、朝鲜、越南等)。目前诸多国家正在将夏历作为申遗项目,我国作为夏历的发明者和持有者,更要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把夏历制作为寻求健康延年把握大自然的有效工具,造福后世,利国利民。因此恢复夏历制,己刻不容缓!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发表于 2015-3-11 22: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行性不高啊。
发表于 2015-3-11 22: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我们就是在用夏历啊,只是名称叫农历罢了,申遗我倒是觉得要尽快,不然别人抢了去。
发表于 2015-3-12 00: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历现在还在用,并没有废除。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夏历,甚至日常生活中不用夏历,说明为了生活的方便,很多人不选择夏历。现行公历非常精密先进,不能抱残守缺。历法本来是立足于天文观测,观象授时,以便民用。中国古代多次改历,都是力求与天象(星体运行)吻合。明清两代,回回历法和传教士所传历法在预言日食方面,胜过天朝历法,所以不能说人家的历法不先进,当时诸如《几何原理》和球面三角之类,天朝司天监根本不懂。夏历 作为一种文化可以申遗,可以了解,但是要重新规定为唯一国家历法,肯定行不通。还是维持现状,双历并行,谁方便用哪个就用哪个,否则诸如外事安排、航班之类,还是要和西历换算。
发表于 2015-3-12 13: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真正恢复夏历,而不知改个名,大家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如何让全世界人都认同夏历,当国外的标准就是夏历时,那时的中国谁会不接受
发表于 2015-3-12 14: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易道岐黄 发表于 2015-3-12 00:00
夏历现在还在用,并没有废除。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夏历,甚至日常生活中不用夏历,说明为了生活的方便,很多人 ...

元朝天文学家、北京城的规划设计建造者郭守敬,在元初编成《授时历》,测定一年为365.2425天,,与现在通行的公历基本相同,但比现行公历确立早三百年。
外国人的屁是香的,中国的是封建遗毒!

发表于 2015-3-12 16: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迂腐帖子。

百姓用历法,主要是生活方便。古代农业生产,“便民”所以用农历。就如看尼罗河泛滥与否。
现在,没必要了。
时间不统一,生活上就不方便。谁没事儿天天推测月相、五星位置?月食、日食,老百姓不过看个热闹而已。
前段时间,有航天事故,传说是美制单位和公制单位转换出了问题。
华夏文化,不是玩这些表面上的东西的。

搞研究用,要选自己适合的历法,看自己情况决定。
授时历,精准。那是搞天文的“精准”。
授时历,注定不能用于易数。计算方法有问题。



发表于 2015-3-12 18:58:02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的很多东西都是好的,被现代人无情抛弃了。。。
发表于 2015-3-12 19: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新意。呵呵
发表于 2015-3-12 19: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在与政治挑战,不可取.
发表于 2015-3-12 19: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都在用而已 只是需要让年轻一代传承下去罢了
发表于 2015-3-13 10: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都是公历和农历并用,农业用农历,其他用公历。并没有什么妨碍。
发表于 2015-3-13 13: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ls 于 2015-3-13 13:26 编辑

觉得很好玩

虽然提案者的角度狭隘,但比起“两会”上的许多扯蛋类提案,还是算好的。
发表于 2015-3-13 13: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向你学习!!
发表于 2015-3-13 14: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丹竹子 发表于 2015-3-12 14:21
元朝天文学家、北京城的规划设计建造者郭守敬,在元初编成《授时历》,测定一年为365.2425天,,与现在通 ...

        讨论问题,需要心平气和,切莫激动不平意气用事。历法是否先进,并非仅看回归年的周期是多长这一种因素。
        郭守敬之“授时历”当时确实先进,但是也吸收了很多外来历法知识,可以参看《回回天文史研究》(陈久金著,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
        明清两代为何一直有外来历法与本土历法的冲突以及朝廷测试两种历法何者先进这种事情,就是因为固有的历法收到外来文化冲击了,由于当时观测手段以及数学计算理论的滞后,导致本土历法相较于外来历法误差较大。参看《明史》和《清史稿》,就可以发现当时传教士如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人的天文历法水平要高出许多。这不是妄自菲薄,而是实事求是。再说,当时落后也是有原因的。
        “授时历”当时先进,不能代表永远先进,况且,其先进也有它的道理(吸收外来先进历法,整合出新),总不能一提到西洋文化,就说我们祖先以前如何如何,比西方早了多少年。犹如四大发明,我们一直在炫耀,有什么意义呢?不还是被炮舰打开了国门。现行西洋历法不科学吗?我看非常先进科学!人家的历法有人家的文化表述,我们有我们的文化表述。历法在于接近天文实际,并非单纯的人文构想。二十四节气都说我们本有,西洋历法难道不观测?四立、二至、二分,好像这八节西洋也观察,表述不同而已。所以别抱残守缺,一概说我们祖先比西方先进多少年如何,这毫无意义。
     再者,授时历在当时先进,与本楼主题所谓的恢复夏历有必然联系吗?别歪楼,别跑题!
     另外,元大都的主要设计者,貌似不是郭守敬,而是刘秉忠。
     最后,拿现行公历衡量一下我们的二十四节气,看看规律是否很明显。每年2月4日前后立春,4月5日前后清明……我们的农历呢?是正月立春还是腊月立春,每年都不一定吧,更不要说具体到几月几日了。
     别无他意,只是读了一点天文历法的历史,谈一点感想。我爱我中华文化,我更爱真理。不妄自菲薄,更不抱残守缺妄自尊大。
发表于 2015-3-13 14: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替天行道,正大光明,我佛佑护,功德无量!
发表于 2015-3-13 14: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天文历法关系貌似最密切的术数:七政四余和紫微斗数。七政四余据说源于唐代张果老,但《果老星宗》有学者考证出自明代。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考察印度占星术与我们的七政四余之间的关系,还有唐代天竺人瞿昙悉达所著《开元占经》以及唐代一行和尚等密宗大的所翻译的印度占星术典籍,瞿昙悉达所编译的《九执历》和一行和尚的《大衍历》之间的纠葛。
       紫微斗数据说传自宋代陈抟,陈抟为唐末五代人,一直到宋初都还健在。宋代文献貌似没有提到紫微斗数者,倒是明代编修的《道藏》中收录紫微斗数文献。紫微斗数与《明译天文书》(阿拉伯历法及占星术)之间有没有关系?
        我们固有的占星术一直偏重于军国大事,《史记》中的《天官书》和《开元占经》中所引用的先秦两汉占星书籍可以参看。
       当然,不管是发明的,不管什么朝代发明,好用准确就行了。
发表于 2015-3-13 16: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imefr 于 2015-3-13 10:31 编辑
易道岐黄 发表于 2015-3-13 08:23
讨论问题,需要心平气和,切莫激动不平意气用事。历法是否先进,并非仅看回归年的周期是多长这一 ...

严重同意易道岐黄 先生的观点。

学术问题,不能和民族主义扯上关系,否则肯定会固步自封。
无论支持什么、批评什么,不能信口开河,至少要有一定深度的学习、理解。
知识是无国界的,属于整个人类,国人自然要择善而从。不能因为不是中国的东西,就不取、不用。

不过,小弟对于历法的理解,不是“回归年的周期是多长”来判断历法的精确性。

七政、紫微,小弟毫无涉及,自无可评论。
不过,要说其与天文历法关系最为密切,不敢苟同。

最让我觉得奇怪的是宋代。宋代易学相当发达,历法却尤其古怪。
反正,每次想到宋代,是一种很别扭的感觉。



发表于 2015-3-13 19: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maximefr 发表于 2015-3-13 16:18
严重同意易道岐黄 先生的观点。

学术问题,不能和民族主义扯上关系,否则肯定会固步自封。

谢谢兄台交流!我说的紫微斗数与七政四余推命与天文历法关系密切,仅仅是从外在形式上给人的感觉理论,其实质是否如此,尚有待讨论和商榷。三式、八字等,和历法亦有密切关联。紫微斗数,一直有虚星和实星的争论,如果斗数盘是虚星,和天文历法关系就不大了。七政四余的命盘,是否就是出生时七政四余的实际位置,小弟未曾研究,不敢妄议。
     我对 宋代术数及历法的感觉,和兄台有点相似。
发表于 2015-3-14 04: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maximefr 发表于 2015-3-13 16:18
严重同意易道岐黄 先生的观点。

学术问题,不能和民族主义扯上关系,否则肯定会固步自封。

恢复夏历,有闰月的年份是13个月,没有闰月的年份12个月,工资发放该如何计算?
发表于 2015-3-14 04: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历法能便民、利国就好!
发表于 2015-3-14 08: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越王剑 于 2015-3-14 08:32 编辑

要真正恢复夏历,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实施天人合一,而要做到天人合一,就是古法中律历志和度量衡的内容,这是个利国利民的大工程。
真能做到这一点,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都将在这一切的潜移默化中得到和谐,国力将更加强盛。中华文明将再次站在世界的前列,成为各国学习的典范。
在下不才,对这方面颇有研究,对其中包含的科技惊叹不已。我相信,只要国人均愿为此壮举添砖加瓦,以超越古人的技术,再现中华文明的辉煌将不会遥远。
发表于 2015-3-21 17: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金甲 发表于 2015-3-13 22:24
恢复夏历,有闰月的年份是13个月,没有闰月的年份12个月,工资发放该如何计算?

工资发放是按天数,准确说,是按工作多少小时来计算的(一般是1周35小时工作制),跟月数有什么关系?

另外,国内很多工厂,是计件工资。劳资单位先按产品重量、加工步骤、加工时长等要素,计算不同岗位的“工时”。然后折算成一个零件/产品的工资,按每个月加工数量支付工资。

年薪,是按劳资双方合同为准,会有此类条款。



发表于 2015-3-21 17: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imefr 于 2015-3-21 12:23 编辑
易道岐黄 发表于 2015-3-13 13:19
谢谢兄台交流!我说的紫微斗数与七政四余推命与天文历法关系密切,仅仅是从外在形式上给人的感觉理论,其 ...

正是“外在形式”。

从古代观星到式盘推演,我认为是一种很大的进步。
观星,虽说直接和天文直接挂钩,但受到很多局限。
式盘,是充分了解星体运动并高度抽象而进行布局推排,局限性也小多了。
如不能深度理解天文历,式盘不可能推演出来。
不熟悉天文、历,搞出来的预测术,竟然有人相信?(此指现代一些乌七八糟的东西,非指斗数七政。)

虚星、实星,没有争论的必要。
如果一定要争论,我可以肯定说,那是“在推演中用的什么东西都没搞清楚”。
没有人会傻乎乎的去研究式盘和实际天文状态的“一 一对应”关系。这玩意是西方占星术,不存在易学思想在里面的东西。(实际上,也不尽然。里面也有些共通之处。)
易学,讲的是一个“兆”字。不动不占

华夏文化不在“形式”,在“核心”。万变不离其中
表面上一样,反落了下乘。有式盘不用,还去观星?
哦,补充一下:
印象中,好像有说宿度用开禧的。
后来因宿度有变,用当时的宿度。
再后来又说宿度经常变只好再用开禧。
——记不清了,没太关注。
发表于 2015-3-23 15: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易道岐黄 发表于 2015-3-13 14:23
讨论问题,需要心平气和,切莫激动不平意气用事。历法是否先进,并非仅看回归年的周期是多长这一 ...

真心敬佩易友的博学宏才。
向你请教几个问题:现行公历起元旦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二月才28天?其依据是什么?
发表于 2015-3-24 11: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有兴趣和时间打字回答你这几个问题,你如果有兴趣可以查阅中西方历法史的书籍资料,相信在介绍西方历法史的书中很容易找到你要的答案。本楼的主题是恢复夏历,所以涉及到夏历与公历的比较问题。夏历说白了是一种阴阳合历。
摘录几个学者的观点:
       北京大学物理学教授薛琴访认为,阳历对农民耕种非常方便,真正的农民日历是阳历而不是阴历。
       著名天文学家戴文赛说:“同四季循环对农、林、牧业、航空航海和日常生活的普遍意义比较起来,月亮盈亏循环的实际意义微小得多。因此在历法选择中,舍阴阳历而取阳历是理所当然的。”
        “农历”称呼是违反天文学原理的。新版《辞海》上册1075页载:“农历指中国现行的夏历,属阴阳历,以其与农业生产有关而得名”。其实,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只是夏历中的24节气,而早期的多版《辞海》引用著名天文学家陈遵妫和戴文赛的论述,明确指出:“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决定的,属于阴阳历中的阳历部分,所以把旧历叫做‘农历’是不恰当的。”众所周知,农业生产需要遵从节气规律,寒来暑往的周期取决于太阳光照的变化,它与月相的盈亏毫无关系,因而24节气应该属于阳历性质,古代农民虽以阴历计日,实则是依节气阳历为时标耕作,可见阳历才是真正的农历。
         当然,以上只是一家之言,他们所说的阳历,也不完全等同于现行公历。现行公历,除了天文观测的基础之外,肯定包含特定的哲学宗教文化含义,每一种历法都是这样,无可厚非。
发表于 2015-3-24 11: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丹竹子 发表于 2015-3-23 15:21
真心敬佩易友的博学宏才。
向你请教几个问题:现行公历起元旦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二月才28天?其依据是 ...

我没有兴趣和时间打字回答你这几个问题,你如果有兴趣可以查阅中西方历法史的书籍资料,相信在介绍西方历法史的书中很容易找到你要的答案。本楼的主题是恢复夏历,所以涉及到夏历与公历的比较问题。夏历说白了是一种阴阳合历。
摘录几个学者的观点:
       北京大学物理学教授薛琴访认为,阳历对农民耕种非常方便,真正的农民日历是阳历而不是阴历。
       著名天文学家戴文赛说:“同四季循环对农、林、牧业、航空航海和日常生活的普遍意义比较起来,月亮盈亏循环的实际意义微小得多。因此在历法选择中,舍阴阳历而取阳历是理所当然的。”
        “农历”称呼是违反天文学原理的。新版《辞海》上册1075页载:“农历指中国现行的夏历,属阴阳历,以其与农业生产有关而得名”。其实,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只是夏历中的24节气,而早期的多版《辞海》引用著名天文学家陈遵妫和戴文赛的论述,明确指出:“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决定的,属于阴阳历中的阳历部分,所以把旧历叫做‘农历’是不恰当的。”众所周知,农业生产需要遵从节气规律,寒来暑往的周期取决于太阳光照的变化,它与月相的盈亏毫无关系,因而24节气应该属于阳历性质,古代农民虽以阴历计日,实则是依节气阳历为时标耕作,可见阳历才是真正的农历。
         当然,以上只是一家之言,他们所说的阳历,也不完全等同于现行公历。现行公历,除了天文观测的基础之外,肯定包含特定的哲学宗教文化含义,每一种历法都是这样,无可厚非。
发表于 2015-3-24 12: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待研究。
发表于 2015-4-6 10: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易道岐黄 发表于 2015-3-24 11:21
我没有兴趣和时间打字回答你这几个问题,你如果有兴趣可以查阅中西方历法史的书籍资料,相信在介绍西方历 ...

个人向你请教的问题,刚好是现行公历的硬伤,不知易友为何避而不答?
一个依据基督教传说起元旦的历法,一个任由罗马皇帝随意删减月日的历法,它的科学先进性是不是目前最先进的?
授时历就是夏历的传承与发展,为何就跑题?
夏历历史悠久,元明清时它不排外,敢于吸收外来先进精髓,它因而生命不息,今天还在现行公历的时代顽强并行被百姓宠用;我相信,它也可以结合今天的科学测定与时俱进的发展,而且你也知道它是阴阳合璧,那是祖先的智慧产物——合阴历与阳历于一身!
至于它的农历俗称是农业文明时代百姓喜爱这么尊称的产物,这也不能作为否定夏历的依据。毛泽东还有个称呼叫三伢子呢!
发表于 2015-4-9 19: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丹竹子 发表于 2015-4-6 10:23
个人向你请教的问题,刚好是现行公历的硬伤,不知易友为何避而不答?
一个依据基督教传说起元旦的历法, ...

你可以坚持你的观点,没人强迫你改变自己的观点。当然,别人也有自己看法。我已经说了,没兴趣也没时间回答你的那些随便一查资料就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你也没必要回复我的帖子。你如果别的看法,请你跟帖即可,没必要再直接回复我这个回复。多元时代,个人有不同观点是太正常不过。历法除了根于科学观测之外,肯定都有民族文化诸如宗教、信仰、历史习俗等因素的浸染。所以,历法不纯粹是自然科学,还有文化因素在内。你需要我回答的那几个问题,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很抱歉,我不跳坑。再次申明,我不说民族主义者,更不是文化沙文主义者。我只是对楼主的帖子发表了一下自己的看法,没想到就被你上纲上线说成:“外国人的屁是香的,中国的是封建遗毒!” 我不知道你从我的哪些话里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讨论问题需要心平气和,有理有据,不能乱扣帽子。你后来的几次与我“探讨交流”回帖,还把字体搞成红色蓝色加粗,其实没有这个必要。万勿激动。
     或者,你如有兴趣,也可以直接上书有关部门,像黄道长一样,建议废除公历,完全实施夏历。更可以建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让全球都实施科学伟大的夏历。到时候,我一定点赞!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6-8 19: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