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1448|回复: 1

【转帖】风水与住宅选址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4.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4.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12-12-2 09:4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风水与住宅选址
  住宅对人生的重要性
  对于阳宅的重要,《黄帝宅经·序》明确指出:“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横,非夫博物明贤,未能悟斯道也。就此五种,其最要者,唯有宅法为真秘术。”接着又说:“凡人所居,无不在宅,虽只大小不等,阴阳有殊,纵然客居一室之中,亦有善恶。大者大说,小者小论。犯者有灾,镇而祸止,犹药病之效也。”为此,结论是:“故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若安,即家代吉昌;若不安,即门族衰微。”上至国都,次及州郡县邑,下之村坊署栅,乃至民居,但人所处,皆其例焉。
  由于“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宅安,即家代吉昌;宅不安,即门族衰微”的传统说法,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对于阳宅风水的好坏,十分重视。《晋书·魏舒传》记载,魏舒幼年丧父,寄养在外祖父的家里,后来“宁氏起宅,相宅者云当出贵甥。”外祖父见魏舒年幼聪慧,认为一定会如相宅者所说的话。魏舒也说:“当为外氏,成此宅相。”这里,魏舒的意思显然是说,我长大后要好好努力,干一番事业,以证实舅氏门宅当出贵甥的说法。由此我们今天看出了当时相宅风气的盛行,和人们对居宅风水的重视。
  在古人的眼里,阳宅风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家代吉昌”或“门族衰微”。在《晋书》里,还另有上党鲍瑗家因为“安宅失宜”,而多丧祸贫苦。当时,鲍瑗被丧祸贫困搅扰得焦头烂额,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便去请教淳于智。淳于智占卜后,根据所得卦象说:“为君安宅者,女子工耶?”鲍瑗回答:“是也。”淳于智又问:“此人已死耶?”鲍瑗回答:“然。”接着,淳于智说:“此人安宅失宜,既害其身,又令君不利。宅东北有大桑树,君径入市门数十步,当有一人折新马鞭者,请买还,悬此三年,当得物。”鲍瑗听了他的话,前去市上买来马鞭,把它挂在大桑树上三年。后来鲍瑗浚井,“得钱十万铜钱,杂器复可二十余万”,于是家道中兴。
  三国时,吴国孙皓流徙丁奉一家。到了晋朝,在丁家的旧宅先后住过的有周凯、苏峻、袁真、司马秀等大户人家,然而都纷纷“凶败”了。此后,又由臧焘去住,“亦频遇丧祸”,所以当时有个名叫王富绰的人,平时“常以正达自居”,认为“宅无吉凶,请为宅,未经择吉,即造筑,结果仍然未居而败。”
  为了望知人家宅第的吉凶,《地境图》“望百家宅法”很有趣,说:“有赤气者,家有泛财。白气入人家,有财不保。黑气有五,其伏在宅中。青气者,有银,地宝也。”
  在阳宅风水中,《宅经》曾指出:“宅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屋舍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是事俨雅,乃为上吉。”人一生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住宅家中度过的。住宅本身及环境的好坏与人的日常生活关系极大,所以自古以来,住宅便备受人们的重视。因此,风水学中分离产生出专门研究阳宅住屋的阳宅学理和阳宅学派自然是在情理之中的事了。
  我国历代先哲都很重视阳宅文化建设,《释名》云:“宅,择也,言择吉处而营之也。”历代名人的住宅,大多选在风水宝地,如百里溪、范蠡、郑玄、陶潜、谢玄、嵇康等人的宅地被传诵千年。传闻光武帝的旧宅在六安县,靠近白水,取龙虎白水之义。风水师称为最好的阳宅有两处,一为山东曲阜孔子旧宅,地居泰山之下,沫泗二水交流,乃是平原得水之贵格,故子孙福祚绵远,千万年不绝;一为江西龙虎山张道陵旧宅,有青龙白虎盘踞之势。历代文献中有许多关于阳宅的论述。
  《墨子·辞过》云:“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御辞润湿,边足以风寒,上足以待霜雪雨露。”这段文字说明上古的民宅是傍山陵阜而建。
  《左传》记载,齐景公建议晏子重新选地盖房,理由是“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这说明住宅环境对处理政务有影响。
  《后汉书·仲长统传》记载仲长统对住宅的要求是“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币,竹木周布,场围筑前,果园树后。”背山临流,前有场囿,这正是风水术对阳宅的基本要求。
  《御览·居处》引王隐《晋书》记载:魏舒从小丧父母,住在外祖父宁氏家,“宁氏起宅,相者云当出贵甥。”上党有个鲍瑗请人相宅,宅修好了,仍有灾难,术士淳于智批判原来的相宅者说:“此人安宅失宜,既害其身,又令君不利。”这说明,至迟在晋代,就有了专门从事相阳宅的风水师。
  唐代,湖北黄州的浮屠泓师精通阳宅术。《丑庄日记》记载,泓师为大臣张说相宅,告诫张说不要在宅东北打洞。后来,宅东北无故陷丈余,张说欲平地,泓师断言:“公当富贵一世,而诸子将不终。”并说:“客土无气,与地脉不连,譬身疮痛补他肉无益也。今人俗师妄言风水者,一遇方隅坎陷,则令补筑增辏,便谓藏风聚。岂不料哉,君子无惑焉可也。”这说明阳宅文化日益盛行。
  宋代高似孙在《纬咯·宅经》归纳阳宅与吉凶的关系云:“凡宅东下西高,富贵雄豪;前高后下,绝无门户;户高前下,多足牛马。凡地欲坦平,名曰梁土;后高前下,名曰晋土,居之并吉。西高东下,名曰鲁土,居之富贵,当出贤人;前高后下,名曰楚土,居之凶;四面高,中央下,名曰卫土,居之先富后贫。”这些定论到底有多少合理性,值得探讨。
  明代吴江人计成撰写《园治》一书,对兴造相地、立基、屋宇均有论述,主张阳宅因地制宜,不拘方向,任其自然。
  清代,北方人修四合院,大门都开在院子正面前左角,称为青龙门,风水师称这种坎宅巽门最吉利。《鲁班经》可算是总结性的经典。
  什么样的阳宅吉?什么样的阳宅凶?我国自古以来有两大流派,一是形胜派,二是理气派。形胜派注重山川的来龙去脉,讲究明堂砂水和方向,把特定的阳宅放在客观环境中考察,强调实践性和效果性,为民众广泛接受。
  形法家。又称形势、峦头、峦体、形家、江西之法,代表人物有郭璞、杨筠松、曾文迪、赖大有、谢双湖、周景一、俞廷举等。代表作有《葬经》、《撼龙经》、《玉髓经》、《葬法心印》、《泄天机》、《平砂玉尺经》、《堪舆管见》、《地理人子须知》、《披肝露胆》、《搜玄旷览》、《山洋指迷》、《地理知止》等。主要内容是注重龙、砂、穴、水相配,山川形势有情。看地的具体方法有十条:一看祖山秀拔,即大河发源处的山脉秀丽挺拔。二看龙神变化,印山脉走向有起有伏,有变化。三看成形住结,即山脉起伏间形成的大小盆地、平原。四看落头分明,即河水交汇处。五看脉归何处,即山脉走向的终点。六看穴内平窝,即小地形。七看砂水会合,即穴周围的山水环抱形势。八看朝对有情,即穴前后的山水。九看生死顺逆,即山水吉凶的选择。十看阴阳缓急,即山水向背的选择。十条缺一不成(《地理臆解》)。
  由于形法家的发起和传播范围主要在江西,所以又称江西之法。形胜派要求到野外看地形,须要眼力、足力。研究方法讲求实际,因此涉及不少真实的地理知识,对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或起过一些推动作用。而风水的精华也主要是形家的研究成果。
  风水的另一流派是理气派,此派以气说、阴阳、五行、八卦、十二干支、二十四节气、星命、吉凶禁忌糅合在一起,有一套复杂而神秘的理论体系。
  理气家。又称方位、宗庙之法、屋宅之法、罗经之法,主要内容是五星八卦。五星即五行,阳山阳向,阴山阴向,不相乖错。纯取五星八卦推定生克道理,又须乘气作向,控制消纳,因此太极、河图、洛书、八卦、天干、地支、阴阳都成为这一派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又有元运说,以甲子六十年为一元,配以洛书九宫,经历上、中、下三元为一周,再经历三周五百四十年为一运,合九个六十花甲,即九个甲子。每元六十年为大运,一元之中,二十年为小运,用这种方法占卜地气的旺、相、休、囚、死。这个学说出自元末明初宁波幕讲僧,五代无此说(《灵城精义》)。
  传说理气这个学派始于闽中,流传浙江一带。宋时最盛行,而以王伋为代表。由于以方位论五行,所以它离不开罗盘,罗盘成了这一派的规矩。在罗盘中有二十四个方位,有管局九星,有三合九星,九星之外又推演催官,增入二十八宿宿度,非常繁琐,以致使罗盘的层次达到二十四层。理气家不用到处考察山川,只在一个地点从罗盘上推演,前有杨盘,后有蒋盘。理气起源于秦汉五音、五姓,南北朝时梁有《五音相墓书》、《五音图墓书》、《五姓图山龙》等。唐代邱延翰把罗经方位由十二位增加到二十四位。杨筠松、曾文迪、赖文俊、廖禹、张子微、蔡牧堂等人兼谈形势、理气。宋代盛行的国音说即五姓说。理气的代表作有《青囊奥语》、《青囊序》、《天玉经》、《都天宝照经》等。专论理气的代表人物有王伋、张子微、幕讲僧、蒋大鸿等。
  对理气派后人有许多批评,说它“流弊之极”(《地理末学》)。“舍形势而勿论,独以卦列、天星、理气等说惑人”(《堪舆完孝录》)。“天星理气之说亦不足凭,龙穴不正,天星虽吉而亦败。龙穴既的,天星不吉而亦发。故智者但求成穴之假真,勿泥天星之凶吉”(《地理正宗臆解》)。“惟有姓音不可凭,谬妄最分明”(《人子须知》)。“理气各家,妄谈神秘,使人疑惑,久停不葬,为害不小”(《地理末学》)。“今时盲师横议,正义滋隐。崇饰方位,杂以天星,非分推求,妄加拘忌,于是形家的学说废,而山川之本失”(《葬经翼》)。“后之学地者,断断不可信一切理气无稽之邪说”(《地理知止》)。这些意见是值得思考的。
  阳宅风水的条件
  阳宅风水的基本问题是:一个人怎么来选定吉祥宅地才能与周围的自然、人文环境协调共处,并因而从中汲取利益?为了获得吉祥,下列五方面问题对阳宅风水很重要:
  (1)选择有利宅地;
  (2)选择房屋的朝向;
  (3)确定房屋的空间组织结构或形制;
  (4)建造围墙;
  (5)决定什么人应住在那里。
  由此可推知以上五方面内容都是关于人与环境要想达到完美和谐境界应采取的途径问题。
  1.选择有利的宅地
  从理论上讲,阳宅应当依山傍水。依山,可以取得丰富的生活资源,防止水涝,傍水有利于灌溉、洗涤、食用。吉利的宅地也要求有“四神砂”(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和周围水道。实际上房屋或居住地比坟墓占地面积要大。当一个人想在一块有人居住的地方建一座房子,在选址上就没有太多可供选择的余地。但不管怎样,风水先生仍然很关心住宅周围的地形。
  2.阳宅应当坐北朝南
  由于我国处于地球上特定的地理位置,因此,阳宅的南向是最佳朝向。当然,处于不同经纬地区的阳宅各自以南偏东、南偏西为最佳朝向。从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半坡遗址看,几乎所有的房屋都是坐北朝南,即风水师倡导的子午向。坐北朝南的阳宅,在炎夏可以避开阳光的辐射,在寒冬可以充分取暖、杀菌、得到维生素D的滋润。民间俗语云:“大门朝南,子孙不寒,大门朝北,子孙受罪。”此话不无道理。如果朝山是崎岖丑陋的石山、倾斜的孤山(由于山崩引起)或窥峰(山脉背后半掩半露的山峰)……则不是人类居住的好地方。若山峰轮廓没有崎岖不平、丑恶可厌的形貌,则为吉山。朝水也叫外水……来水应流向与龙(山脉)会合的方向以使阴阳二气中和。而且要流速平缓,迂回曲折,切忌平直如线。因此,如果有人想建宅并打算留传给子孙后代,他就会通过相看某地风水来选择宅地。
  3.阳宅的点与面要和谐
  每一座(处)阳宅与周围的环境是点与面的关系,点面和谐才能使人“得山川之灵气,受日月之光华”。大环境以百尺为形,千尺为势。形住于内,势住于外;形得应势,势得就形,形不欲行,势不欲止。小环境以水口、明堂至关重要。水口指某一地区水流进或水流出的地方,从水入至水出即是水口的范围。水口包容的面积决定了村镇的规模,对其建设发生影响。明堂本是古代天子理政、百官朝见的场地,风水术引申为宅前之地。明堂有内外大小之别,不可太宽,宽则旷荡不藏风;不可太窄,窄则局促不显贵;不欹侧,不卑湿,不生恶石,有诸山聚绕,众水朝拱,生气聚合为佳。
  4.阳宅的基址要适中
  风水师称宅地为穴,相地为点穴。穴有高有低,有肥有瘦,有窄有宽。穴有贯顶者,有折臂者,有破面者,有坠足者,皆为病穴。《管氏地理指蒙》论穴云:“欲其高而不危,欲其低而不没,欲其显而不彰扬暴露,欲其静而不幽囚哑噎,欲其奇而不怪,欲其巧而不劣。”穴土不可太湿,不可太浮,不可太顽,宅基要有生气。《博山篇》云:“气不和山不植,不可扦,或有奇纹土隐中,法宜扦。气未止山直趋,不可扦,或腰结,或横龙,法宜扦。”气是生机,有生机之地最宜人们生存。
  在《择里志》一书中说到,风水是人们在选择有利宅地时应连同经济条件、人的性格、自然风景一起加以考虑的这四项重要因素之一。
  5.阳宅结构应当讲究美感和实用
  早在先秦,阳宅规模就注重匀称,庭院、堂厢、寝室井然有序,后来修建的长安城、北京城以工整给人以庄严的感觉。民间住宅也有规范,不宜太窄、太宽,不宜后高前低,不宜四角欠缺,不宜宅小窗大,不宜宅大人少,不宜有堂无室,不宜梁大柱小,不宜将卧室对灶屋、茅厕、客厅大门。
  6.绿化环境
  风水术主张在阳宅周围植树:广陌局散,非有护障不足以护生机;山谷风重,非有树障不足以御寒气。草木繁盛则生气旺盛,护荫地脉,斯为富贵坦局。东植桃杨,南植梅枣,西栽槐榆,北栽杏李,大吉大利。壬子癸丑方种柘树。寅甲卯乙方种松柏树,丙午丁未方宜种杨柳树,申庚酉辛方宜种石榴树。俗语云:树木弯弯,清闲享福;桃株向门,荫庇后昆;高树般齐,早步云梯;竹木回环,家足衣绿,门前有槐,荣贵丰财。
  此外,阳宅风水还有值得注意的零散原则,如宋人袁采在《袁氏世范·治家》云:“屋之周围,须令有路,可以往来。”“居宅不可无邻家,虑有火烛,无人救应,宅之四周,如无溪流,当为池井,虑有火烛,无水救应。”
  应怎样来考察某地的风水状况呢?首先,观察水口,依次为野势、山形、土色、水利,最后为朝山朝水。
  水道。如果水口亏散空阔,即使该地拥有大片农田和高大住宅,兴旺繁荣的家境也不能延续给下一代。住在那里的家族将散居各地,最终消声灭迹。因此,当寻找和观察宅地时,应找寻那些排水量不易被观察到的溪流以及群山环绕的田野。尽管在山区很容易发现这种水道,但在平原地区却不是那么容易……不管是高山还是低丘(阴山),若水流从旁边背离该地而去,则吉祥……。
  野势。一般来说,人得阳气而生(出生、生存、多产)。因为天空是阳性光(头顶的天空沐浴在阳光里),故四周高山耸峙,只露出一线天空的地方不适宜人类居住。广阔的田野多么美丽,它是人类居住的好地方。日、月、星光永远照耀着大地,风、雨、寒暑自然界各种天气现象温柔中和。这种地方会诞生很多伟大人物,而且人们无病无灾。在选择居住地时,要尽力避免那种因四周高山阻隔而太阳晚升早落的地方。
  如果晚上看不到北斗七星的灵光,则这种地方有一种阴气。一旦阴气占据优势,会导致“鬼怪”在早晚出没于凶气之中或者导致主人容易生病。因此,住在狭窄的山谷里不如住在开阔的原野上好。广袤的田野周边的低山不应称其为山。它们亦称原野,因为这些地区并未隔绝天日,而且水路远远流过。在高山地区,若有一片开阔地,也是人类定居的好地方。
  山形。一般最好的山形,据风水师所说,其祖宗山要高峻挺拔,主山要秀丽、雅洁、柔和……应尽力避开由于龙形蠢笨疲软而缺乏生气的来龙(山脉)……。
  土色。一般在农村的居住地,水底和岸边的土质应结构坚实,纹理细腻。然后才会有清凉干净的水井。这一切构成了人生中最理想的居住条件。如果土质是红色粘土、黑砂、砂砾土或细黄土,则为“死土”,从这种土壤里流出来的水无—例外地会令人恶心(岚瘴)。这种地方不适合人类居住。
  水利。一般人无法生活在无处取水的地方。山里应有溪流,然后它才能产生出吉祥神妙的变化力量(生化之妙)。水流的进出口应与风水法则保持一致,这样的地方吉祥。
  阳宅风水对设计民房、颐养身心有一定作用。《吴兴志·谈志》记载宋代吴兴郡治的房屋布局是“大厅居中,谯门冀其前,卞苍拥其后,清风、会景、销署蜒婉于左,有青龙象,明月一楼独峙西南隅,为虎踞之形,合阴阳家说。”《归潜志》卷十四记载金代刘祁自述其园屑云:“所居盖其故宅之址,四面皆见山。若南山西岩,吾祖旧游。东为柏山,代北名刹。西则玉泉、龙山,山西胜处,故朝岚夕霭,千态万状,其云烟吞吐,变化窗户间。门外流水数支,每静夜微风,有声琅琅,使人神清不寐,刘子每居室中,焚香一柱,置笔砚褚墨几上,书数卷,偃息啸歌,起基山光,寻味道腴,为终日乐,虽弊衣恶食不知也。”
  总之,阳宅风水的形局,是从四神砂的山水形局演化而来的。这也像人体的头、胸、手的合抱之势。形局布置选择、演化及其理论依据参见下图。
  从村落到住宅完全是同构体。而以聚“气”(心理空间)为要。形为衣,气为体,“气者形之微,形者气之著。”村落的拓朴因素多于住宅,信宅的定势由于大一统的结果。
  从村落到住宅形成双层环抱,使“气”凝结开穴。以“形”滞“气”(气来自龙脉,通过砂山,会聚于穴)。
  门为气口。“惟是居房屋中,气因隔别,所以通气只此门耳;门户通气之外,和气则致祥,乖气则致戾。”
  ——引《古今图书集成》
  阳宅经典对外形的论述
  《黄帝<宅经>》总论中说:“宅有五虚,令人贫耗;五实,令人富贵。宅大人少,一虚;宅门大内小,二虚;墙院不完,三虚;井灶不处,四虚;宅地多,屋小,庭院广,五虚。宅小人多,一实;宅大门小,二实;墙院完全,三实;宅小六畜多,四实;宅水沟东南流,五实。”又云:“宅内渐昌勿弃,宫堂不衰莫移。……”又云:“其田虽良,落锄乃芳;其宅虽善,修移乃昌……”。在《修宅次第法》中说:“宅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为俨雅,乃为上吉。”《元元经》曰:“地善即苗茂,宅吉则人荣。”《黄帝<宅经>》所提倡的这些话,应当认为是正确的。
  在宅院的布局中,按照宅屋的方向定位,然后定门、定路、定井、定厨灶、定碾磨房、定牛马栏;但不管哪个方向,坐东向西宅屋,不宜居。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谁也懂得坐东向西的房子最不好,冬冷夏热,缺点甚多。宅院的布局很讲究门,这也有它一定道理。
  在论宅内形中,主张凡起屋,应是后高前低,最后是“青松郁郁竹漪漪”的四合院;对其它的内形均有很多禁忌。
  村镇建设做到节约用地、布局合理、经济适用、美观大方。即我们住宅建设的技术政策所提倡的:坚固、适用、经济、美观。风水与建筑物协调配合见下图。
  中国个体建筑,独具一种“命名”的传统习惯。即对一宫一室,一楼一阁,一门一桥,都根据其方位、功能、寓意愿望给以“命名”。而这些命名,包含着深入浅出的哲理祝愿和诗情典故。
  阳宅“形法”的基本观点,大抵是采用《阳宅十书》,以及明代刊行的《鲁班营造正式》和清代刊行的《鲁班经》。前者是有关建筑选址与规划布局的,为堪舆家所掌握;而后者多涉及建筑的设计与施工,为建筑匠师所熟悉运用。
  明代所刊行的《阳宅十书》在建筑营建经验及民间习俗的基础上,将流行于世的被认为是吉凶的宅外形,归纳出了100多项。《阳宅十书》中说:
  阳宅来龙原无异,居处须用宽平势。
  明堂须当容万马,厅堂门庑先立位。
  东厢西塾及庖厨,庭院楼台园圃地。
  或从山居或平原,前后有水环抱贵。
  ……
  更须水口收拾紧,不宜太迫成小器。
  星辰近案有堂宽,案近明堂非窄势。
  此言住基大局面,别有奇特分等第。
  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若大形不善,总内形得法,终不全吉。故论宅外形第一。
  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污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地。
  宅,东下西高,富贵英豪。前高后下,绝无门户。后高前下,多足牛马。
  凡宅,不居当冲口处,“不居寺庙,不近祠社、窖冶、官衙,不居草木不生处,不居故军营战地,不居正当水流处,不居山脊冲处,不居大城门口处,不居对狱门处,不居百川口处。
  凡宅,东有流水达江海吉,东有大路贫,北有大路凶,南有大路富贵。
  凡宅,树水皆欲向宅吉,背宅凶。
  凡宅,地形卯酉不足,居之自如。子午不足,居之大凶。子丑不足,居之口舌。南北长东西狭,吉;东西长南北狭,初凶后吉。
  凡宅,居滋润光泽阳气者吉,干燥无润泽者凶。
  凡宅,前低后高。世出英豪。前高后低,长幼昏迷,左下右昂,长子荣昌,阳宅则吉,阴宅不强。右下左高,阴宅丰豪,阳宅非吉,主必奔逃。两新夹故,死须不住。两故夹新,光显宗亲。新故俱半,陈粟朽贯。
  凡宅,水路桥梁四面交冲者,使子孙怯弱,主不吉利。
  凡宅,门前不许开新塘,主绝无子,谓之血盆照镜。门稍远可开半月塘。
  凡宅,门前不许人家屋箭来射,主出子孙忤逆不孝。
  凡宅,门前有探头山,四时防盗。若在屋,出军贼之人。
  凡宅,屋后或有峻岭道路,或前冲后射,主出军贼之人。
  凡宅,屋后不要绝尖尾地,主绝人丁。门前屋后方圆大吉。
  凡宅,门前见水声悲吟主退财。
  凡宅,门前忌有双池,谓之哭字。西头有池为白虎开口,皆忌之。
  凡宅,门前屋后见流泪水主眼疾。
  凡宅,门前朝平圆山主吉。
  凡宅,门前屋后沟渠水不可分八字,及前后水出,主绝嗣败财。
  凡宅,并不可当大门,主官讼。
  凡造屋,切忌先筑墙围并外门,主难成。凡大门门扇及两畔墙壁需要大小一般,左大主换妻,右大主孤寡。大门拾柱,小门六柱,皆要着地,则吉。门扇高于墙壁多主哭泣。门口水坑,家破伶仃。大树当门,主招天瘟。墙头冲门,常被人论。交路夹门,人口不存。众路相冲,家无老翁。门被水射,家散人哑。神社对门,常病时瘟。门下水出,财物不聚。门著井水,家招邪鬼。粪屋对门,疤疖常存。
  水路冲门,忤逆子孙。仓口向门,家退遭瘟。捣石门居,宅出隶书。门前直屋,家无余谷。门前垂杨,非是吉祥。巽方开门及隙穴开窗之类,并有灾害。东北开门,多招怪异。重重宅户,三门莫相对,必主门户退。
  这100多项特定的环境条件,主要讨论了住宅周围的地形地貌、山脉水流的形态和走向,道路的方向、形状、位置,宅基的形状,以及邻近建筑物的性质、方位和树木的种类、形态及位置等等。当然,这都是古人对宅居形局的认识。
  在住宅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上,风水总的来说是要求合乎情理,要求向度上的一致,忌背众,即忌与众人的屋向相反。对于屋前空地,不能两边低而自己独高,只可人高而己略低,但又不能过低,否则都将犯忌。
  另外在绿化方面,风水的要求也非常多。一般以如下方法为佳:东种桃柳(益马),西种栀榆,南种梅枣(益牛),北禁种杏。又有:中门有槐,富跚三世,宅后有榆,百鬼不近。宅东有杏凶,宅北有李、宅西有桃皆为淫邪,门庭前喜种双枣,四畔有竹木青翠则进财。
  风水十分注重住宅及其与四周环境的关系,如地形、水流、水质、建筑、树木等,认为这些因素都能够影响住宅的兴衰。
  通常在宅地的选择上,风水常用“辨土法”和“称土法”两种,以决定此处建宅是否吉祥。详细方法可参阅前面有关章节内容。
  总的说来,不论是宅外形法还是宅内形法,其吉凶标准的制定,多是综合了气候、地形、景观质量、生活条件、宗法制度、伦理观念、营建技术,以及艺术、心理和风俗习惯等因素而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当然,其中也掺杂了不少迷信观念,是谓古风水之糟粕也。今人只能将它作为古文化欣赏研究,但要对其迷信成分有充分认识。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发表于 2012-12-2 11: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文章好支持学习了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6-13 21: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