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1646|回复: 9

【轉帖】秦漢朝的生存風水法則(1)~四大局風水術 張茗陽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4.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4.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13-10-18 19: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1)四大局的風水標準    張茗陽 編著
  這是發源秦漢,卻流傳千年的風水術,既到了現代,它仍是風水界的主流標準;此法,先把住屋後面的環境稱「玄武」,前面叫「朱雀」,左邊為「青龍」,右邊則作「白虎」,以這「四獸」來代表住屋“前後左右”的地形。
  但如前述,五千多年前的黃帝時代,河南濮陽市已出土的遺址,就發現「左青龍右白虎」的風水觀念,但是將「四獸俱足」,來一齊探討住屋吉凶,則要算是秦漢朝,像漢學者班固所著的《白虎通義》,就開宗明義的指出:
     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中央后土
  《地理大全》也說:
  地理以前山為朱雀,後山為玄武,左山為青龍,右山為白虎,亦姑借四宿之名,以別四方之山。
  但實際上,「四大局」風水術如何運用呢?
  當時漢朝民眾認為,好的住地風水,須符合四大局標準才行,其標準敘述如下:
A.住宅後面(玄武)
  有隆起的山脈屏障在後,即後有靠山。
B.住宅前面(朱雀)
  有開闊平坦的草原,或低伏的山脈作為明堂,並有彎曲斗河流遶過。
C.住宅左邊(青龍)
  要有稍高的山崗佇立,其間如有流水行經更是理想,但山崗的高度不可超過「玄武」方的山脈。
D.住宅右邊(白虎)
  地勢須低平,呈環抱狀。
  以上,就是四大局風水的地形標準,但是要注意一下,同樣為「四大局」風水法則,但在「陰宅」與「陽宅」這二項不同的用途上,此標準還是有一些區別,敘述如下。
(2)四大局的陰宅理論
A.陰宅四大局
  陰宅即人「往生」後的墓葬地點,在這方面,漢代四大局風水也有相對的規定,但很可惜,《漢書.藝文志》所載的四本風水書籍,皆已亡佚…
  這裏,我們只好從最接近漢代的晉朝《葬書》中,來瞧出輪廓,它說:
    夫葬以左為青龍,右為白虎,前為朱雀,後為玄武!
  而四獸的地形標準要:
    玄武垂頭,朱雀翔舞,青龍蜿蜒,白虎馴頫。
  這種準則,照《葬書》後文的敘述是…
  後山「玄武」的山脈,須「疊嶂層層獻奇於後」;前面「朱雀」要「群峰矗矗呈秀其前」,來做作為案山、朝山,但山勢也不可過高(仰角三○度內)。
  左龍右虎要「龍虎抱衛、砂水翕聚」,即左右二邊通常為山陵餘脈的延伸,且剛好圍繞於陰宅前,作出保衛狀,好像人類左右二臂交環抱一樣,所以葬書稱:「龍虎,要如叉臂謂之環抱!」
  但注意,陰宅四大局中的「左青龍右白虎」,在狹隘的定義中,二者皆為山丘餘脈,專業用語稱作「砂」,此點和陽宅略有不同,而且右邊白虎的餘脈(砂),須要低伏一點(白虎馴頫),儘量不要比左邊的青龍砂高,才可。
  也就是說:「青龍須高大狀麗,白虎要低頭降伏」,這些和《雪心賦》記載:「虎砂低伏、龍砂蟠繞」的意義,是相同的。
  《葬書》總稱此形勢,為:
  勢止(白虎低平),形昂(青龍高起),前澗(朱雀地闊,有溪水繞過),後岡(玄武有高山作為屏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19: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B.始皇陵風水的探討
  關於陰宅的四大局法則,可由秦始皇陵寢周遭的地理形勢中,來得到印證。
  秦始皇陵位於關中渭河與驪山北麓的沖積扇平原上,關於它的建造過程,《史記.秋始皇本紀》記載:
  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并天下。天下徙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宮,奇器珍怪徒臧滿之。令所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這座龐大的地下皇宮,被現代人稱為「世界第八奇蹟」,它的雄偉壯闊是可想而知的,但在秦亡後,它的下場,據《水經注》記錄:
  項羽入關發之,以三十萬人,三十日運物不能窮,關東盜賊銷槨取銅。牧人尋羊燒之,火延九十日不能滅…
  因此,誠如史書所言,那麼,歷經多次浩劫的始皇陵,目前應只剩神秘的地宮…上面的宮殿建築,早隨二千多年來不斷的天災人禍,而蕩然無存…
  但不打緊,我們不是在鑽研考古,而是研究始皇陵的地理形勢,只要知道地宮的「位置」與「座向」,就可進行分析。
  始皇陵在地理上,是依驪山北麓興建,前臨渭河,而驪山又稱籃田山,位於陝西省臨潼縣附近,該地據說是一處地形甚佳的龍內寶地,而由秦嶺的餘脈,延伸而至。
  因此,以朝當時已形成的「龍脈」觀念,來看,則崑崙山應為其「太祖山」,秦嶺為「少祖山」,最後的支峰驪山,則為「父母山」,而始皇陵剛好是「結穴所在」。
  我們進一步綜觀始皇陵形勢,發現其後依鄰壯闊的驪山,前臨渭河,全局坐南朝北,右則為魚池與少華山…很明顯的,也是依「四大局」方式,興建而成。
(3)四大局的陽宅理論
  陽宅,即一般人的住處;它的「四大局原理」略異於陰宅,且依,小範疇的「私人住宅」,與大景點的「都城」,又有所不同,分述如下:
A.「住宅」四大局
  秦漢朝民眾的住處,誠如上述,在各地環境的差異,與「廣土眾民」效應下,當然,每戶人家的住處特徵,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
  但在民間盛行「四大局」觀念下,大多數民眾心中,總有個理想標準,我們可由十二世紀畢履道所著的《重校正地理新書》中,看出,這個「住宅標準」就是:
    後有山,前有草,東有池,西有岡,吉
  《陽宅十書》也說:
  凡宅左有流水謂之青龍,右有長道謂之白虎,前有汗池謂之朱雀,後有丘陵謂之元武,為最貴地
  這裏看出,陽宅的「左青龍右白虎,不見得,一定要「延伸的山脈」來環抱住宅,其它像池塘、溪流,走道…也可以作為「龍虎」,佇立在房子左右。
  尤其左邊的青龍方,最好是河流或池塘;右邊的白虎方,則最好為長道或低伏的山崗;前面朱雀可為草原或池塘,但儘量要保持地形的平坦與開闊;而後面的玄武方,仍舊要地勢稍高,並有山脈峙立在後,作為屏障。
  這些地形條件,就是漢朝最佳的「住宅模式」。
  我們再以實際的歷史記載,印證此四大局模式,根據《後漢書仲長統傳》的記錄,可以清楚了解漢人的理想住宅,他說:
  使居有良田廣宅,背山臨流(玄武),溝池環匝(青龍),竹木周布(白虎),場圃築前(朱雀)!
  大家細想這段敘述,不就和「後山、前草、左池、右岡」的陽宅四大局,幾近相同嗎?
  只是,在黃河流域的大平原上,住戶稠密的都市中,較少丘陵、山崗分佈,只能以種植竹木來代替「白虎方」低伏的山岡,這種風水技術,「補山」,是專門在彌補左右龍虎方的缺陷,而且,一互林木茂盛到可圍繞房屋,形成所謂的「羅城」時,將使住宅更加的「藏風聚氣」,而產生興旺吉祥之象…誠為理想的居住環境。
  此類住宅,以漢景帝之子“魯恭王”,在山東曲阜所建的「靈光殿」為代表。
  該建築確以「四大局風水」來進行配置的,例如左邊(東方)的「青龍」方,有座「浴池」,池畔旁邊還蓋一座九樓高的「漸台」,二者剛好符合「左池」、「青龍高大」的特徵。
  右邊(西方)「白虎」,則建有「陽榭樓」,高度較矮,沒有青龍方的「漸台」高,符合「右岡」的標準;南方「朱雀」地勢平坦,並有二座石頭堆積而成的“朱闕台”,峙立在大門二旁;北方「玄武」則見有山陵峙立在後。
  整個宮殿坐北向南、四獸俱足,成為漢代四大局風水的代表建築物。
B.「城鎮」四大局
  這種法則又稱「絕對四大局」,是古人在挑選城邑、鄉鎮、村莊、聚落等,較大景點的住地時,所用。
  他們通常先用傳統的風水法則,將住地選在沖積扇平原、盆地、河階台地、二河交會處…作為第一步工作。
  再來,則是用「絕對四大局」的原理,作為「擇地」的第二步動作。
  關於這項準則,就是將四大局再加上「方向」代號,使得「四獸」不僅代表地形特徵,也具有方位的意義在內。
  但實際上的面貌,又是如何呢?
  即建城的位址,後面玄武最好在「北方」,前方朱雀喜在「南方」,左青龍在「東方」,右白虎則在「西方」,不僅考量前後左右地形,還要套上「方向」,以其位。
  我們以漢疏吳國都城建業(南京),為例。
  可以很清楚看出,都市的北方(玄武)有雞籠山屏障在後;前面南方(朱雀)為平坦的御道,並有秦淮河環遶彎抱而過;左邊東方(青龍)有「燕巢湖」與「青溪」流經;右邊西方(白虎)則為低伏「石頭山」。
  完全一幅「四大局」架構!
  所以,自古稱南京為龍蟠虎踞、六朝名都,可是名不虛傳…但,為何叫「龍蟠」呢?就是青龍方有「青溪」遶經;為何稱「虎踞」呢?乃是白虎方有低伏的「石頭山」據守,稱之。
  而不僅南京舊城…東漢光武帝自從平息王莽與赤眉之禍後,就將漢都遷往洛陽,劉秀新建的這座洛陽王城,也是依照「四大局準則」營造的,該城剛好就是一處北依邙山,南臨洛水,東有翟泉,西有函谷的地理架構
  包括漢高祖劉邦定都長安時,叫蕭何總司“未央宮”的營建,其宮殿佈置,後倚龍首山,並在該處設「玄武闕」,東方設「蒼龍闕」,西方設「白虎闕」,南方朱雀則為「重軒三階」(指有三重屋簷)的宮殿建築,且將屋瓦、牆壁、棟柱、大門皆漆成朱紅色,以為「朱雀」本色。
  這些將四大局中的「四獸」名稱,直接套上漢朝首都宮殿的命名,在史書上是到處可見的,可見,「四大局風水」影響漢朝文化之深遠。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19: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4)四大局的科學原理
  對於四大局風水術,在中國民間就耳熟能詳,但深究其因,為何宅地興建要執行這種四大局法則?則大多含糊其詞,未能切中題要。
  其實,四大局理論是相當科學的,對北半球生物的確具保護、滋長的效果,茲將其科學原理試述如下:
A.「北高南低」的原理
  自古以來,中國人建屋築城的環境,大多設在「後有高山,前有平原、溪流的地勢」,主要有二個因素:
(A)禦敵觀念
  中國自黃帝以來,五千年的歷史中,大部份具威脅性的外敵,大多來自北方民族,像匈奴、契丹、金人等;而事實上,除了漢族政權外,曾入主中原建立強大的元、清二朝,也是這些北方民族。
  這些北方民族的侵犯,在歷史上,是時有所聞的,連不可一世完成第一個大一統中國的秦始皇,也忌憚三分,所以,他才把術士預言「亡秦者,胡」中的「胡」,想成是北方的胡人。
  因此,派蒙恬率大軍北上征伐,並大修萬里長城,在中國北方形成屏障,防止胡人南侵。
  這些潛意識的「禦敵」觀念,當引用到「住宅」,則形成住屋北方須有靠山的準則,亦即房舍後面最好有座丘陵作為屏障。
  加上,自古以來,中國境內戰爭不斷,每在亂世,天災人禍、盜賊四竄…往令百姓頭痛;所以,除了自擁兵器外,住家後頭如能再有山崗、丘陵作為天險,防止盜賊偷襲,使民眾無「後顧」之憂,而能集中力量守衛「宅前」,如此,的確是很安全的「防護環境」。
  所以,自古以來,中國人在初選城鎮、鄉村的基地時,總是選在北方有「靠山」的環境,是有其道理的。
  這點,從數千年來各地流傳的「家族宗譜」、「縣志」…皆可瞧出,老祖宗早年蓽路藍蔞,選定新環境的苦心。
  「靠山」觀念,經後代長時間演變…今日,包括家裏的辦公桌、神位、家電、床位等,現代風水師都要求「依牆而立」,不許後頭空虛、有人走動,以求「安穩」的作法,最初皆源自於此。
(B)防風原理
  北邊「玄武」須高大的規定,另一項功能,就在「防風」。
  這功能,主要是根據觀察而來的,因中國黃河流域每到夏冬二季,由於大陸地殼與太平洋水溫的差異…冬天,北方必會吹起強大寒流,此時若住屋北方有山脈高起,足以抵抗或減弱冷氣團威力,就能使得山脈南麓的沖積扇平原,保持較為溫暖的生態環境,加上秋冬二季,由於地球公轉的關係,使得太陽直射「赤道至南迴歸」之間;這時,黃河流志的陽從東南方昇起,沒於西南方…因此,陽光會因角度「偏南」得以照射南麓沖積扇平原上的住宅,增加煦煦暖意。
  所以,在冬天黃河流域上的山脈南麓,和北麓一帶比較,平均溫度「相差」,最高可達二十度…
  因此,自古以來稱山南為「向陽」,山北為「向陰」,是有其道理的,而長期住在「向陽」的山陵南麓,將使住戶活力充沛、身心健康、陽光十足。
  另外,寒冷北風對人體的影響,當人體遭受強風吹襲,體內甲狀腺、腎上腺素分泌將立即增加,使得中樞神經呈亢奮、異常,十二經絡的氣血循環不順,精神易緊張、不安、煩躁易怒…久之,身體的免疫能力下降,變得不健康、容易生病。
  這些原理,在前面的「忌風理論」中,已略為提過,但在實際生活上,中國老百姓對它是如何的厭惡呢?我們可由《詩經、北風》一文看出:
    北風其涼(北方吹來的風,十分嚴寒)
    雨雪其雱(風中,還夾帶著大雪降下)
    惠而好我(承蒙你的厚愛,把我當作朋友)
    攜手同行(二人攜手前行)
    其虛其邪(豈可輕忽與從容不迫)
    既亟只且(這場災禍是相當急迫與嚴重的)
  此文,藉寒冷的北風,來比喻「衛君」實行苛政,致使百姓懼怕,相繼逃離家鄉的情景…文中明顯看出,當時民眾非常不喜歡住家遭受「北風」吹拂,甚至把它用來比喻苛政暴君。
  那麼,南方朱雀,為何就喜歡一片寬敞的平原,甚至有溪流遶經呢?
  山脈南麓的平原,除山擁有溫暖宜人的氣候外;而且,北方山脈上的溪流,在沖刷過山上的土石後,會沿著山勢流到南麓的山腳下,形成草茂水甘的“沖積扇平原”。
  因此,自古以來,山脈南麓的平原就是公認的文明發祥地。
  《詩經召南》對此地勢,有下列描述:
    于以采蘋(採收浮萍的地方,在哪?)
    南澗之濱(就在南邊山脈下的溪流邊!)
    于以采藻(採收水藻的地方,在哪?)
    于彼行潦(就在南邊山脈的水道上!)
  《詩經.周南》也記載一段先民的祝賀語:
    南有樛木(山脈南麓邊,有棵彎曲的大樹)
    葛藟縈之(樹上爬滿了蔓藤類植物)
    樂只君子(快樂的正人君子啊!)
    福履成之(擁有幸福又能安康。)
  從《詩經》記述這些古人生活點滴的片斷,不難看出,山脈南麓的樹林與溪流,是當時民眾生活的重心,很多的喜慶與祝福,都在形容這片南麓上的沖積扇平原。
  《重校地理新書》言:
    宅南有河,且北高,吉地!
  又說:
    宅南有河,北有丘,吉。
  《詩經、邶風》也記錄:
    凱風自南(涼爽的和風,從南方吹來。)
    吹彼棘心(南風讓棘樹開始成長茂盛!)
    棘心夭夭(每棵樹木都生機蓬勃!)
    母氏劬勞(這時,最辛苦的人要算母親了!)
  這些記錄再再看出,「玄武高起、朱雀低平」的四大局風水,冬天可阻擋北風,夏天又能炎來生機的南風,實在是非常理想的住家環境。
  所以,有些古人稱「南風」,為「凱」風,就是這個緣故。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19: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B.「東高西低」的秘密
(A)「左青龍右白虎」的風水理論
  四大局風水術另一特色,就是左青龍(東方)要高起,右白虎(西方)要低伏,相當多的風水理論,都在強調此一法則。
  《宅經》稱:
    青龍壯高,富貴雄豪!
  《陽宅統楷》則說:
    白虎當頭(高起),有災殃之患。
  意即,左邊青龍方要高大(但不可超過房屋主體仰角三十度),右白虎方則要像《葬經》所稱:「白虎馴頫」(低伏),或如《青烏緒言》曰:「白虎宜靜不宜動、白虎頭上不可造庵舍、樓閣」等,才可。
  但如前文所述,「左高右低」是四大局中最具代表性的型態,但並不是惟一的法則,例如在陽宅風水中,四大局也可為「左池右丘」或「左溪流右長道」的地理形勢。
  接下來,將對最具代表性、影響中國最為久遠的「左高右低」理論,針對其來龍去脈作一深入探討。
  首先,就從漢朝著名的「西益宅」風水著手。
(B)盛行漢朝的「西益宅禁忌」
  這是漢代風行民間的「四大忌諱」之首-「西益宅」!
  意指,在住宅西邊「興建樓房」是不吉祥的,尤其愈高大,禍害愈大,任何人都要儘量避免。
  「西益宅」雖流行於漢朝,但整個文獻的最早記載,卻首見於《左傳》,其內文記錄:
  魯哀公欲西益宅,史以為不祥。哀公作色而怒,左右數諫而弗聽,以問其傅宰質睢曰:「吾欲西益宅,史以為不祥,何如?」,宰質睢曰:「天下有三不祥,西益宅不與焉。」哀公大悅。有煩,復問曰:「何謂三不祥?」,對曰:「不行禮義,一不祥也;嗜欲無止,二不祥也;不聽規諫,三不祥也。」,哀公繆然深惟,慨然自反,遂不益宅。」
  即魯哀公想要在宮殿西邊的空地擴建宅院,但群臣反對,因為此舉,違反了當時已形成「西益宅不祥」的禁諱,他雖想獨排眾議,破除迷詻,無奈在忠臣宰質睢一番勸說後,最後打消心意,不敢違逆「西益宅不祥」的習俗。
  到了漢朝,「西益宅」禁忌更加普及,成了民間主流的共識,神聖不可犯,逼得漢朝大儒王充趕緊跳出來批判,針對當時百姓盲目的信仰,大加撻伐,在其名著《論衡.四諱》篇說:
  俗有大諱四:一曰諱西益宅。西益宅謂之不祥,不祥必有死亡,相懼以此,故世莫敢西益宅。
  述說過「西益宅」在當時背景後,王充緊跟著展開批判:
  夫宅之四皆地也,三面不謂之凶,益西面獨謂不祥,何哉?西益宅何傷於地體?何害於宅神?西益不祥,東益能吉乎?夫不祥必有祥者,猶不吉必有吉矣。
  宅有形體,神有吉凶,動德致福,犯刑起禍,今言西益宅謂之不祥,何益而祥者?且惡人西益宅者,誰也?如地惡之,益東家之西,損西家之東,何傷於地?如以宅神不欲西益,神尤人也,人之處宅欲得廣大,何故惡之?而以宅神惡煩惱,則四面益宅,皆當不祥。
  王充在文中,已清楚介紹西益宅的來由,並對其不合理處,提出質疑與批判,極具說理性,展現知識份子不隨便盲從迷信的風格,這種精神在科學不發達的時代裏,是很難能可貴的。
  但是「西益宅」風水說,難道就是無中生有,不值得一談嗎?
  「非也!」。
  「西益宅」的產生,是有其歷史背影的,古今學者雖嘗試作進一步解說,但往往不能切中問題核心,作出令人滿意的答案,像《禮記》曰:
    南向北向,西者為上!
  另外,佛教界認為「西方」為極樂世界;而秦朝的民間信仰,盛行以西為至尊之方…這些因素下,所以西方,不能任意擴建住宅來加以冒犯,因此不宜「西益宅」!
  雖然解說似乎有理,但是,如果所有的風水法則都是由「信仰」、「習俗」、「心理」層面的禁忌,而衛伸出來,則中國「風水」早就不值得大家浪廢精神、時間來研究了。
  他進一步指出,「西」就是白虎方,不宜「西益宅」,就是住家的西方(右邊)不要高起,有過於高大的建築物。
  整個法則,除了信仰因素外,最大原因,就是要使農作物獲得最多的“紅光”照射…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19: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C)素里市的青椒實驗
  中國古代是以農立國,人民的生存與經濟,是要靠農作物收穫才能維持,只要該年天災連連,作物短收,百姓就會衣食短缺,造成貧病交加。
  因此,眾多的風水法則,除了要求環境能使人類住得舒適、建康外,設計上必然還“隱含”促使農作物豐收、物產豐饒、六畜興旺的功能在。
  有了這層認知後,於是,台大畢業,對農業十分專精,決心對千古「青龍壯高,白虎低伏」的風水之「謎」,作一破解。
  分成二處同時進行,一處在加拿大接近西雅圖的素里市實驗農場,另一處則在列治文市(Richmond.B.C)五號公路旁。
  在素里市農場裏,於方形園圃的中央,立起一道36英呎高的高北向圍牆,這高度也是當地法令所允許「人工建築」的最高限制。
  高牆立好後,就在二邊的農地種青椒,二邊的青椒品種、培育土壤、灌溉用水、有機肥…都控制在相同的品質,只差二地中央大高牆築起,造成地形上,偏東的農場「西方高起」(牆高),偏西的農場「東方高起」(牆高)。
  而東方高起,就是青龍方高起;西方高起,不就是白虎方高起,形成古人所謂的「西益宅」嗎?
  數個月後,青椒陸續長大,二邊收成的結果,令大師群嚇了一大跳!…想不到東方(青龍)高起的農場,所生產的青椒,竟然比西邊(白虎)高起的農場,其產值高出甚多,足足是五倍的生產量!
(D)列治文市的胡蘆瓜實驗
  另外,在列治文市的實驗農場,也進行相同的實驗,祇是園圃中央的高牆,剛好,因農場中央有座現成的建築物,形體高大足可取代高牆功能,因此,沒有另外加以興建。
  這裏的菜圃裏,則以「葫蘆」取代「青椒」來實驗,但手續上卻麻煩很多,因葫蘆的品種是臺灣帶去的,無法適應當地的土質,只好採有機土,於是利用當地種洋菇收成後,所留下的麥桿有機土壤來培育,因為當時是別人免費供應的,所以,大量採用,過程中並混合當地的砂土,來進行種植。
  再來是開花期的受粉過程,花朵受粉一般來說,要有「媒介」才可,當時實驗正值初夏,農場沒有適當的昆蟲像蜜蜂、蝴蝶等,才進行受粉媒介;無奈,只好動用人力,每天清晨起床,工作人員就在二邊農地,用手替一朵朵的葫蘆花親自受粉。
  等到葫蘆瓜收成,報告出爐時,「成果」頁滿意…果然,靠近五號路的農場,也就是東方(青龍)高起的曲域,比起靠近九號國道的農場(西方白虎高起),其葫蘆瓜產量,依然高出有五倍之多!
  回憶當時情景,葫蘆品種是臺灣帶去的,「青龍方高起」的農場,當時,只見該區果實纍纍,足可用「豐盛」二字形容。
  而且,每棵葫蘆瓜都很碩大,比起另一邊「僑虎高起」的農場,其矮小瘦弱的葫蘆瓜,形成強烈對比,其中最大的一棵,由地面直立後算起,高達一六一公分,足足有一個人的高度,實在是很驚人。
  可見,地靈「瓜」傑的神奇!
(E)紅外線的秘密
  為什麼青龍方高起,會有如此好的「風水」呢?而白虎過高的區域,就會成為飢荒之地呢?
  「完成是由於紅光,加上紅外線的作用!」
  如何說呢?
  農作物要開花結果,一定要有充足的陽光進行光合作用,讓水與二氧化碳輔化成碳水化合物(葡萄糖),而碳水化合物合成愈多,所結成的果實就愈碩大營養,也就是一般人所說的「大豐收」。
  問題是,「充足的陽光」可使光合作用熱絡,那麼烈日當空的太陽,不就是最好的光線來源嗎?
  「不能作如此推論!」。
  所謂充足的陽光,是指植物行光合作用最需要的紅光、紅外線外,再加一點紫外線,並不是太陽光譜中的「紅橙黃綠藍靛紫」七色光都要。
  只要這些紅光系統足量供應,就能使農作物的果實甜美肥碩!(見表A)。
  表A: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紅光、紅外線在太陽光裏的比例,也不是固定不變,它會隨一天早晚的不同,而變化,由下表,可看出一天之中的光線組合成份。

太陽高度仰角
紅外線
可見光
紫外線
90°(日正當中)
50%
46%
4%
30°(太陽西下)
53%
44%
28%
6.5°(太陽即將沒入地平線)
72%
28%
72%

  表中清楚指出,日正當中,陽光中的紅外線成份,是最少的,愈接近太陽西下,則紅外線成份愈多,尤其快要日落時,落日餘暈的紅外線比例,更高達72%。
  所以,大家在夕陽西下時,常見西方天空佈滿一片紅色的彩霞,就可略知一二。
  關鍵就在這裏,太陽西下時「紅光」比例最高,而農作物開花結果最需要的也是紅光系,如果在這夕陽西下時,某處田園的西邊(白虎)剛好聳立一座高大山脈,仰角超過45度以上,甚為逼迫…
  這時,由於山脈阻擋,大約下午三點以後,該區田園裏的農作物就照不到夕陽的紅光與紅外線。
  而既然紅光吸收減少,則該區(白虎高起)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就降低,致使產量大減,民眾收成變少,緊接著該區開始鬧飢荒、盜賊四起…久而久之,成了「貧病交加」的國度。
  相對的,青龍高起的區域,農作物在太陽西下時,可以涵蓋所有紅色光系,使得植物進行充分的光合作用,造成產量增加,年年大豐收,於是該區域豐衣足食、人強馬壯,久而久之,成為富強安樂的國度。
  這就是三千多年來,中國人禁止「西益宅」,「白虎高起」的秘密,在此多年的研究,以及花費巨資的實驗,以科學原理,替歷史揭開謎底了。
  雖然如此,有些人又開始擔心了,因為他的住處,剛好就是「白虎高起」的地形,坊間地理師又向他說:「虎高起,驚動白虎,是會傷人的!」,於是,他非常的擔心害怕!
  「白虎高起」的禁忌,以他的研究,僅適用大區域(AREA)的農業用地,因為只有農作物才需要大量的紅外線與紅光色系,一般民眾的住宅,因人類對紅外線需求,沒有像植物這麼迫切,加上現代住宅,晚上都有各式各樣的日光燈照明,這些燈泡或燈管的光源作份,或多或少含有紅光色系,因此,人類生理上對此較不虞匱乏。
  所以,在今日社會住屋的西方,既使有高樓大廈擋住日落的陽光,大家也不不用擔心,就是這個緣故。      
張茗陽 編著
发表于 2013-10-18 21: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人有环境生态学!
发表于 2013-10-19 00: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也仅能说是一种合理解释,也许还有更为重要不为人知的原因。
发表于 2013-10-19 02: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imefr 于 2013-10-18 20:11 编辑

并非如此简单。
发表于 2013-10-19 08: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罢了,不是这样简单的。。。。
发表于 2013-10-19 08: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一下,古人是真了不起。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6-7 19: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