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1179|回复: 18

《宇宙程序学》许博寓著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qq:QQ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07-10-9 09: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Re:天機 《宇宙程序学》已经搞到手,现節錄部份內容上傳分享。

 

全书共2500页,大16开本。

 

请天機兄寻找一本古籍《梅园棋经》,就可解开奇门之迷!

 

[ 本帖最后由 wuweiwei 于 2007-10-9 13:42 编辑 ]
0054 拷贝.png
0055 拷贝.png

0001.tif

261.67 KB, 阅读权限: 10, 下载次数: 117

0002.tif

271.45 KB, 阅读权限: 10, 下载次数: 93

0003.tif

229.95 KB, 阅读权限: 10, 下载次数: 85

0014.tif

434.92 KB, 阅读权限: 10, 下载次数: 83

0015.tif

323.45 KB, 阅读权限: 10, 下载次数: 89

0016.tif

337.27 KB, 阅读权限: 10, 下载次数: 88

0056.tif

388.01 KB, 阅读权限: 10, 下载次数: 89

0058.tif

381.03 KB, 阅读权限: 10, 下载次数: 74

0059.tif

250.29 KB, 阅读权限: 10, 下载次数: 83

0060.tif

330.39 KB, 阅读权限: 10, 下载次数: 464

0061.tif

189.03 KB, 阅读权限: 10, 下载次数: 63

0062.tif

225.85 KB, 阅读权限: 10, 下载次数: 67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元 +100 收起 理由
yongbin + 10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发表于 2007-10-9 10: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uweiwei 于 2007-10-9 09:08 发表 Re:天機 《宇宙程序学》已经搞到手,现節錄部份內容上傳分享。   全书共2500页,大16开本。   请天機兄寻找一本古籍《梅园棋经》,就可解开奇门之迷!  

wuweiwei兄你好,建議請用jpg檔。

 楼主| 发表于 2007-10-9 12: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十六分野]预测【香港六合彩】

 

因为jpg不支持2色,故改用png啦!

 

 

[ 本帖最后由 wuweiwei 于 2007-10-9 12:34 编辑 ]
0001+.png
0608+.png
发表于 2007-10-9 18: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书。。。。。。。。
发表于 2007-10-9 19: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uweiwei 于 2007-10-9 09:08 发表 Re:天機 《宇宙程序学》已经搞到手,现節錄部份內容上傳分享。   全书共2500页,大16开本。   请天機兄寻找一本古籍《梅园棋经》,就可解开奇门之迷!  

 

 

感謝 wuweiwei 兄分享此書部份內容。

 

 

小弟未曾聽過《梅园棋经》一書,可能要有緣份才行。

 

 

《宇宙程序学》好像是一本好書!希望有機會拜讀!

发表于 2007-10-11 2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b_C45D14E3A8966615.jpg
发表于 2007-10-11 23: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宇宙程序学》是许博寓先生几十年来,在深入研究以《易经》为主体,参照《佛经》,《圣经》等宗教经文和著作中,充分利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唯物辨证法,在老子“化繁为简,以备常用;化简为繁,以备考证。顺逆往来思维”的“大道”思想的指导下,坚持“在肯定中予以不断地否定;在否定中予以不断地肯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研究观,大量进行正反求证,而得出的基础学说。许博寓先生给定为《宇宙程序学》,其意为“万事万物之运动基础;各宗教文化之综合会众;各科学领域之理论基础”。是许博寓先生几十年心血的结晶及研究之大成。

全套书暂出版四本,十六开纸精装,共计2400页面。由三部分组成。

一:理论部分,诠释了《易经》为主体的各宗教经文之本源文化与类比而形成的类文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许博寓先生认为《易经》分二个大部组成。(一),本源文化,即基础文化,由形体图腾、逻辑数理、经纬程序组合而成。(二),类比文化,即在基础文化之上衍生、发展起来的文化,如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哲学、文字、文学、医学、气功、预测、命理、风水、军事等学科。许博寓先生认为在《易经》的研究中,要“较其普遍,别其特殊”,切忌偏执一偶。

二:程序部分,由经纬程序组成为基础,它是《宇宙程序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此基础上会入了大量的类文化程序,如四柱分解、铁板神数、河洛理数、周易程序、麻将算式、正反八卦阵、进位制逻辑、染色体排列、穴位分孽、风水罗盘、【x(B)y】天数星传图、七星二十八宿、三四因果、六道轮回等,期间还有大量的图示,如玄龟图、六十四方阵、十六分野等。许博寓先生说,于程序部分,他删掉了一个重要的程序,即河洛运动组织程序,也叫“永动能”程序。此程序是《易经》从基础程序向类比程序转化的桥梁和纽带。许博寓先生说,删掉此程序的目的是为了不再让《易经》培养出太多的以“神仙”、“半仙”自居的算命先生,为了不让《易经》的研究千篇一律,最后沦落演变为宗教文化。使《易经》能真正为民族的昌盛而发挥应该发挥的作用。

三:实践部分,书的最后部分,是彩票稽算法,许博寓先生设彩票算式,是希望大家在归纳彩票号码的过程中,熟悉并领悟“宇宙程序”的奥秘,从而创造出更加科学的单科学科程序。当然,也希望大家中大彩,许博寓先生的读者中就有中大彩的,但他自己却由于研究任务太重,没有时间研究彩票,暂时没有中到大的,不能不让我们为他感到遗憾。
发表于 2007-10-12 10: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什么时候能拜读此大作呀?
发表于 2007-10-12 2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一本好书呀。
发表于 2007-10-16 15: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上传吗
发表于 2007-10-16 17: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上传吗
发表于 2007-10-28 09: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书一般,4大册,除了每本他的简介,基本上都是一些看不懂的图表。320元买回去也只能在彩票上用用,每次只推算的号码也至少有96注,呵呵,中不中是另外一个事情了。 要想看明白估计,还的买他以后写的书,看他的介绍,一套书下来,最少也需要二千多元!

 

介绍中作者自称是邵康节先生的弟子,呵呵!

[ 本帖最后由 baoqieyin 于 2007-10-28 09:24 编辑 ]
发表于 2007-10-28 17: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将书命名为《宇宙程序学》。说是宇宙之大,广阔无垠,不说一套书,就是用每秒一亿万次的计算机,也不可能将宇宙的程序描述出来阿。这其实是一个误会,我虽然将书命名为《宇宙程序学》,但并非是对宇宙的解释和描述。

我之所以将书命名为《宇宙程序学》,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一:我于一九八七年开始专业研习《易经》一段时间后,就意识到《易经》背后必然掩藏着一个巨大的文理和数理高度统一的程序,或者说程序理论。并不是象我们 所见到的“先天卦、后天卦、河图、洛书、周易、及风水、命理等那样简单。或者说,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应该是末梢的一点东西,而本源被掩藏着。于是,我便下决 心去寻找《易经》的本源文化。但这个本源文化掩藏的太深太深,我经过了近十年努力,到全国各地寻求,也毫无头绪。就在我要绝望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位佛教隐 世高人的指点,他给我讲述了“宗教同宗”的渊源。从那时开始,我就在研究《易经》的同时,结合研究《佛经》,《圣经》,《古兰经》等宗教经文。就这样通过 对比、统考,相互参照。前后用时十二年,于一九九八年在梦中拜会邵雍大师后,方才真正抓到了《易经》本源文化的那根源头。才开始编撰《易经》本源文化程 序。书编撰成后,我仔细地推敲了一下。发觉这个程序并非《易经》所独有。它也是《佛经》,《圣经》等经文共有的一个基础程序。在此基础上我得出了“世界文 化的‘同根——殊途——同归’”的结论,再说,在研究过程中也得到过佛教,基督教和一些我至今叫不上名来的其他教派的高人的指点,还有不是教徒的社会隐士 的点化。所以,书名就不能以《易经程序学》来命名了。这是我将书命名为《宇宙程序学》的原因之一。

二:我所编撰的程序,是物质运动最基本的常态与常数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反映了物质最基本的最小单位的运动链式圆周结构。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运动都无不打上这个程序的洛印。这是我将书命名为《宇宙程序学》的原因之二。

三:自从一九九八年我于梦中拜会邵雍大师,找到了《易经》本源文化的108幅关系图后,我受到了一个启示,那就是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额定的信息圈,他只要在 特定的态势下,顺着这个信息圈的轨迹去搜寻,何迟何早地会同这个信息圈中的其他信息源形成同步振荡。我于梦中拜邵雍大师为师,就应该是这个同步振荡的结 果。而并非邵雍大师是天上神仙,我上天去拜师去了。或者说邵雍大师是仙来梦中点化我等等。正因为我崇拜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才对梦中之事有一个正确的反映,才没有束缚我得思想,才有了后来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进步。但我仍然尊邵雍大师为师,这是道德问题。不过,从那时起,我确实得 到了前意识的启迪和暗示,我的生活规律被全部打乱,生物钟完全失去了作用。而绝大部分难题又是在梦中或在功能态中解求出来的,一段醒来或恢复常态,我都必 须马上记录,否则,便浑身不舒服。所以是经常呼呼睡几天,经常又是几天不睡,或是睡了起,起了睡,不由自主,毫无规律,闹得家人也不得安宁。甚至有人怀疑 我患有间发性神经病。还别说,有段时间连我自己都有这样的怀疑了。就这样,我记录了几百万字的笔记。由于是在一种特定状态下解求的,我现在去翻看那些笔 记,有的地方连我都要研究几天才能搞明白哩。这是我将书命名为《宇宙程序学》的原因之三。

除此外,还有其它种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原因。但无论怎么说,书名命为《宇宙程序学》,并不是象有些人理解的那样,狭隘的形而上学的解说描述宇宙。它同样是借鉴了“宇宙”的名义,用以对世界文化的总括。
发表于 2007-10-28 17: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宇  宙  程  序  纲  纪

宇宙程序研究人许博寓说:宇宙程序集《易经》、《圣要》、《佛经》三大程序之大成,是研究宇宙万物运动规律的基础理论学说。如果一个人能看懂《纲 纪》的全部内涵,就等于他掌握了弄懂宇宙“玄谜”的钥匙,从而可以叩开宇宙“玄谜”宫殿的大门,因他的专长,如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哲 学、文学、艺术、医学、气功、军事、预测学等等,而各有所得,因此而摘取未来科学家的皇冠……,许博寓又说,若不能有效地破译《易经》、《圣经》、《佛 经》之程序,又集三大程序之大成,最保守的估计,100年内,无人能够破译并看懂此《纲纪》,(1200年后,有秦氏再解……),许博寓还说,由于世界交 替轮换,现有文明,不断淘汰过去文明,今天文明,必然被明天文明所淘汰,依此而形成文化的进步与退步并存,形成“封面”,造成数理、文理两派的间隔,相互 排斥,互不兼容。其实,数理程序离开了文理概律,充其量是一种游戏,文理概律离开了数理程序,顶多也就是“无根之木”,甚至是谬误,而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 用,变成骗人的鬼把戏。有此存在,给古今中外骗人的人,开拓出玩弄骗术的巨大空间,于是乎,一个接着一个,一代接着一代的“权威陷阱”,误人子弟之多少年 月……,许博寓接着说:近千百年来,“三经”之所以不能全方位地指导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实践,根本原因是程序不能昭然于世,历史上许多著名的社会科学 家、自然科学家为自己专业研究的有效突破,不得不到“三经”中去寻根问蒂,然,在他们成功之日,却很少言及“三经”,不知是他们忘了根本呢?还是怕别人知 道了这个秘密,而使他们的研究成果贬值。总之,“三经”程序即《宇宙程序》是游戏变成真理的桥梁和纽带,是检验真理与谬误的“试金石,是各世界文明实践的 结晶和总结”……?
一、宇宙方程式:
〔S〕4=4〔I+2(n-1)〕+4〔I+2(n-1)〕+4t?
二、宇宙常数:4.6692?
三、宇宙运动周期:100万(11个亿单位)年〔X〕9
四、宇宙周期形态:
1824703500983748135281684224卦〔y〕9?
 五、宇宙动态脉冲:8×3(ds)
六、宇宙动圈震幅12×3(K4)
七、宇宙三维复函数值:5×3(dw)?
八、宇宙阴阳错位排列函数角:32×2(rd)?
九、一个基因子遗传代数(返祖代数)=10的自变数×10的公变数×10的互变数×10的级变数×10
十、宇宙每单位刻度异价共鸣点(蜂鸣点):
124×(6×4)×{〔(9×4)×(8×3)×4〕2×7}×20? 
十一、宇宙三叉核分度集束110592(ds)?
十二、宇宙永动能补让(基因子补让)差数:
      1856〔W〕2?
十三、宇宙质量公式:
                                     (n+n)2
      (n+n)2=fn2?     n2=
                                             f
十四、宇宙生物链交感方程式:
a2+[(c-a)×c]+[(c-a)×a]-b2+〔(c-b)×c〕+〔(c-b)×b〕=0?   
十五、宇宙生物链贯串方程式:?
         (na)2+(nb)2=(nc)2
十六、宇宙异极和式:1+1=33(cg)
十七、宇宙同极单节分离式:1-1=12(cg)?

发表于 2007-10-28 17: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宇宙程序学》内容简介

《宇宙程序学》是《易经》、《佛经》、《圣经》的理论体系所提示的揭示事物本质运动规律的程序 式,由宇宙程序学专家许博寓先生,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综合、归纳、总结,而编辑的程序方程,是研究宇宙物质运动普遍规律的学说,它严紧的逻辑关系、特殊的 排列组合,反映了物质运动过程中,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空间,所表现的特定的态势--卦体同数的关系,又因为它遵循宇宙逻辑,形成圆周链式结构,所以,它 又具有回访过去、探知未来的功能。
《宇宙程序学》全套百余卷,若干册,涉及数理化、文史哲及医学、军事、权术、天文、地理、气功、预测等领域、尤 其记载并传承了千百年来,历代失传而鲜为人知的各种秘藉、宝典、窍诀、心法等,如《铁板神数》、《邵子神数》、《推背图》、《周易》等布局的思路及窍诀、 钥匙,《黄帝内经》所记载的1440×384种人体168经脉积1728穴位的今已失传的中医理论根本等等……
它全面、系统而又严谨的程序排列, 不仅揭示了千百年笼罩在《易经》、《佛经》、《圣经》头上的神秘面纱,戳穿了宗教迷信的骗人伪装,有力地回击了利用“三经”的未知之谜而骗人害人的各类骗 技骗术。展示了古代科学博大精深的内涵,而且填补了古今中外在此文化领域的空白,镶结了“三经”研究和“三经”研究引发的其它文化研究的历史断层。因此, 它必将是未来文化领域中不可多见的玫宝,它与时俱进,与史同存,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开发价值和极高的收藏价值。
现暂拟定陆续出版发行的书目有:
一、 《宇宙程序学》玄经卷(一)(纬图上)、玄经卷(二)(经图上、经图下)。玄经卷(三)(日卦图全卷1~16卷,推背图式,亦名火珠林式;日卦图全卷, 1~72卷,周易程序式,亦名太乙式;日卦图全卷,1~108卷,邵雍方阵式,亦名黄帝内经式或“三式”程序式)。玄经卷(四)(纬图下);玄经卷(五) (经图流程);玄经卷(六)(异态经图);玄经卷(七)(异态纬图);玄经卷(八)(异态日卦图);玄经卷(九)(物文经纬图)。二、《宇宙程序学》财经 卷(一)(彩票)。财经卷(二)(股票);财经卷(三)(价格);财经卷(四)(意象指数);财经卷(五)(逻辑数量方阵,即统计分析)。三、《宇宙程序 学》医经卷(一)~(十)。四、《宇宙程序学》算经卷(一)~(十)。五、《宇宙程序学》文经卷(一)~(十)。六、《宇宙程序学》义经卷(一)(气 功);义经卷(二)~(七)。七、《宇宙程序学》命经卷(一)(植文命理);命经卷(二)(物文命理);命经卷(三)(动物命理);命经卷(四)(分卷一 人文命理;分卷二活性命理;分卷三阴性命理,分卷四~分卷十二);命经卷(五)(物化命理克隆)。八、《宇宙程序学》龟经卷(一)(风水论局,即子午脉络 12×17×12=1008穴位排列图);龟经卷(二)(物文八卦阵布局);龟 经卷(三)(人文八卦阵布局):龟子卷(四)~(九)。

发表于 2007-10-28 17: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磨难造就的一代奇才
                                     ──素描《宇宙程序学》创发人许博寓

作者于1960年4月,出生于中国湖北潜江境内莲籽湖畔的一个因村西有一座历史悠久的观音庵而得名的观音庵村,排行老五。
观 音庵村虽为穷乡僻土,边远小塞,但湖光秀丽,地杰人灵,加上观音庵香火旺盛,也称方圆几十里少有的热闹之所。作者自幼生活在这里,耳濡目染,虽非天才斗量 海水,然聪明、勤奋、好学、上进、争强、灵性。从小在邻里四周则小有名气,六岁上学,取名许勇,后改为许祖勇。发蒙以后,便得长辈、师尊的厚宠,班干部、 学生会干部,集于一身,五好学生、先进分子、学生标兵,非尔莫属。在家为娇儿、学堂做娇子,大有“自从持守定,功在众人先,别有非常喜,随龙上九天”之 势。
然,人生在世,时事难全。作者出生在饥荒年月,先天营养不足,所以自幼体弱多病,尤其是顽疾哮喘,折磨得作者痛不欲生。已是弱不经风,就难以 抵抗各种流行病疫的侵蚀。在那个短医少药的年代,可以保命的唯一寄托,就是求菩萨保佑,为此,作者的父母带着作者几乎求遍了方圆百十里内的所有寺庙和道 观、庵院。作者同佛道二家结下的不解之缘,是从那个时候就开始的吧。
回想作者的童年,可说是九死一生。一次同大妹六英一齐得“天花”,高烧不止, 昏迷十天十夜,然大妹去了 ,作者侥幸的活了下来,又一次同弟弟卜生一齐得不知名的病,死去三天三夜,弟弟去了,作者又侥幸的活了下来。现在作者想起当时的情景,都锥心的刺疼,亲情 连心啦。作者五岁溺水,差点淹死,八岁玩火,又遭火喷,九岁在鬼门关一游。遇着下雨、逢着飘雪,只得蜷曲着身子呼吸,天寒地冻的日子,病情更重。逐步养成 了日上三杆不起床,不入深夜不睡觉的劣习。由此,作者在上学期间,经常是学校上二节课后方能到校,尽管如此,作者的学习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只要病情 尚有缓和,作者就变成一只活泼可爱的小马驹,活跃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之中。于是乎,就更引起了郑同桂(女)、甘师勇、杨礼州、杨明山、曾令文等老师 的垂怜和爱惜。“福祸双依,得失互顾”,这话一点不假。
作者喜欢雪,他喜欢观那白皑皑的无尚纯洁。然作者最怕雪天,每逢这个时候,他只能蜷缩在媾火旁,不停地喘息,等待时间慢吞吞的流失……。然,就是这雪天,给作者带来了亘古奇遇。
记 得那是一九七二年冬的一天,一场好雪扑天盖地的,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受了一夜病魔折磨的作者,被父母严严实实地裹在厚厚的被絮中,放在媾火旁,昏昏睡觉。 不知什么时候,父亲从外面抱进来一个冻僵的雪人,也放在了媾火旁。不一会,雪人身上的雪融化了,原来是一个冻僵了的老人,大约七八十岁吧。虽然清瘦,但蛮 有精神,特别是双眼,似乎可以射出两道光芒来。老人苏醒后,沉默寡言,直到过去了七、八天,老人同作者及作者的家人斯熟了,老人才讲述了自己的事情。这个 时候,作者及作者的家人才知道,老人名叫樊隐,安徽人,少小上武当修道,几十年清心寡欲,潜心悟道,从一个无稚小道士变成了鹤发童颜的武当紫霄殿的老道 长。在一年前,被“破四旧,立四新”运动赶下山来,过着四处乞讨的日子,前几天因为脚乏,不知怎地就倒在了作者的屋旁,被作者的父亲救起。老人的处境实在 令人同情。反正在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好吃的,多吃一口不饱,少吃一口不饿,一个老人一日下来,也吃不了多少。就这样,在没有任何客套和俗礼的情况下,仿 佛老人是作者家中的一员,出了趟门而如今回来了一样,理所当然的便留了下来。日子照旧的过着,没有了什么特别的地方,每到晚上,照 旧只听到作者拉风箱似的喘气声,伴着巨烈的咳嗽声。
好不容易天晴了,太阳出来了,气温稍有暖和。大人们忙大人的事去了,别的小孩子们则在雪地上疯玩,堆雪人、打雪仗,拖滑车、踏河冰。然作者不能,他只能呆在火堆旁,一边烤火取暖,一边赶做他落下的作业。有时陪老人不着边际的说一说话。
进 入腊月了,这天是初八吧,老人似乎很特别,不时地看一看作者的手,摸一摸作者的头,相一相作者的面,时而点头皱眉,时而叹息,时而微笑,时而又沉思,仿佛 遇事难决。中午时分,老人和作者的父亲在一旁嘀咕了好一会,才告诉作者,是让作者拜老人为师,练功治病。因为老人是武当长老,功夫只能传武当入室弟子,且 限定八人,老人业已传授八名弟子。又加上是那样的一个年月,为此,老人实在为难了好些日子,但为了给作者治病,老人还是破例地传授了作者武当上层气功心法 “玉柱通天大法”。但令作者至今遗憾的是,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并没有举行何种仪式,所以算不得是入室弟子。所以作者虽以武当为本,却入不得武当宗室,师兄 们虽承认其师弟的名份,却无九弟排序的一席之地。历代规矩,谁人敢违。致使作者最多只能算是武当俗家弟子。但救命之恩,授业之德,令作者没齿难忘。所以, 作者至今仍以武当弟子自居,这是后话。
说也奇怪,作者似乎对气功,玄学颇有源缘,短短六日便背熟十三重炼功心法及法诀,一日筑基,二日入门,便开始修炼常人要筑基三年以上才可修炼的“玉柱通天功法”。很得师傅的欢心。师傅还曾说过,要不是赶上那个年月,光大武当,非作者莫属的话哩。或许是一句鼓励的话吧。
时 间一晃,二年过去了。作者已练至七重,使其从一个瘦弱的小灵童变成了一个体骼健壮的少年。由于道家气功,同《易经》、《黄帝内经》是密不可分的,故作者同 时也从习《周易》和《黄帝内经》等相关知识。那个时候,这些东西是绝不敢公开的。就是在这个时候,疯狂的“文革”后期运动,破坏了作者正常的生活秩序。师 傅被作为外来人遣返回原藉了。临别时送给作者几本书,是师傅在两年内利用休闲时间,用毛笔一个字一个字誊录的。《易经》扉页留下了这样的嘱咐:“得意非得 意,忘形是祸;失意非失意,磨难是金。得有失,失有得,得失反复,忍三甲,困三甲,又忍又困三三甲。再何处,问辟解雍而成名。有诗作证:雕鹗当秋势转雄, 乘风分翼到蟾宫,荣华若问将来事,先后名声达九重!”
师傅走了。作者的病也痊愈了。第一次的奇遇也就这样在作者不经意的情况下,结束了。因作者年幼无知,难以分辨是非,无能驾驭时事。除了气功时常修练以外,余者皆被作者置于一旁而不顾。
但从那时起,作者的运势似乎如日中天,可谓“玉出昆岗石,舟离古渡滩。道途逢水顺,春风马蹄轻。”一九七四年乡解中第,一九七七年金榜题名,一九八二年仕途得意。一帆风顺,步步高升。
在 此期间得到了诸多老师、前辈及兄弟朋友的关心、帮助和爱护,如周汝平、王同恺、杨礼充、周素芬、施奇、张书礼等老师的细心讲习,如胡安银、陈时选等长辈的 淳淳教导、精心培养,尤其是作者的堂叔许成云、堂兄许祖兵及家人,更是给予了作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循序善诱的启迪。为此,作者向他们表示最崇高的敬礼和衷 心的谢谢。
然,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正当作者筹谋大展鸿图之机,却遭受情魔攻心,酒气困绕,导致作者在仕途上进一步,退十步,令不甘人后的作 者痛苦万分,倍受煎熬。此时此境,作者的努力奋斗何止超出常人的几倍,几十倍。好不容易地从黑暗中接近黎明,必有顶头浪再将作者打入黑暗之中,多少次的努 力,又是多少次的失败,其中的羞愤、熬煎,是外人无法体会得到的。摆在作者面前的似乎是无法穿越的铜墙铁壁,而将作者回击的伤痕累累,遍体鳞伤,“仕途艰 辛,人生坎坷”。
一九九一年,作者终遭惨败。困于蒺藜而刑其家,败于心魔而受其辱。大好前程,拱手让人,腾达坦途,就此掘断。这时作者才重新记起师傅临别的嘱咐,并非空穴来风。然,为时已晚,无论精神,还是财富,作者已一无所有,空空如洗,不得以,回首再窥“易学”俯首重入“易海”。
其 间,得益于邵伟华先生弄起的易学热潮,有幸研习易学的系列知识。尤其得到《中国方术概观》系列丛书责任编辑韩勃、蒋琬文,以及徐琳、尚志隐、肖书等热心记 者、编辑、著作者的大量赠书和江湖隐士,得道高僧的秘本讲习,使作者对《易经》有了重新认识、重新学习、重新研究的机会和条件,还得益于潜江市公安局余先 银所长、谢指导员等给作者创造了一个特殊的学习环境,使作者能够顺理成章的走上专业研易的道路。
随着对《易经》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研究面的不断拓 展,作者的疑问也越来越多,是啊,“四柱八字”、“看相算卦”、“风水择日”、“三式”、“医经”等等,它们都似乎是“易”,但又似乎并非“真易”。它们 虽自成文格技法,但相互又有联系,它们不管怎样变化,最终也掩盖不了同发一脉的痕迹。这么说来,它们只是凤毛鳞角,只是末梢的一点东西,在它们的背后,一 定有一个巨大的、完整的本源文化体系。
带着这诸多的疑问,作者学习了古今中外大量的哲学著作,各类经书及相关的数学、医学、天文学、地理、军事学 以及同其有关的名人传记等等,从字里行间去收集,从只言片语中去发现。重点并反复参悟了《周易》、《佛经》、《圣经》作者已知的现有的各类读本。为强化哲 学修养,作者又反复深入研读马克思、毛泽东的有关哲学著作。
就这样,在书山中寻来找去,艰辛觅踪,1991~1994年弹指即过,然作者也只是似 懂非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寻求真谛,作者于1995年春开始,踏上了“流浪觅真源”的万里征程。南下云南赴海南,东征泰山及广川,北游京都带五岳, 新疆西藏也走过……。大江南北,黄河两岸,长城内外,边陲山塞,多少名山古刹,又有多少无名村垛,几年间,作者一边用所学的预测技法度日,一边苦苦地追寻 着那一点“真”,时常无米充饥,又时常露宿荒郊。穷困没有将他屈服,磨难更炼就了他刚毅的意志。作者坚信“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有 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作者艰难地向前走着,不停地向前走着。祖国大地上,留下了他一串串、一串串艰难求真的足迹。
期间,他 得到过昆明的廖宇云、高爱云、杨中奇、廖才保、罗春梅;海南的田桂兰、广东的李谊心、邓炳东;北京的林欣、马剑、张叔、刘凤华、金春霞、李东杰等人的关 怀,同时他得到过家乡的高克标、胡保全、谢新阶、付明堂、李现龙、崔勇、梁正荣等人的大力支持,以及大哥许祖勤、二哥许祖银、三哥樊哲士、姐姐樊哲香、妹 妹许祖芳等亲人的理解、爱护和鼓励。还有那些不知名的好心人的一饭之恩,饮水之德。尤其是那些得道高僧、名川隐士及众多长者的不计名利的对作者的讲习和点 化,在这里作者一并向他们表示最真诚的感谢,并祝他们万福。
历时两年多的流浪觅踪,虽受益匪浅,但要洞悉“易海底真”,谈何容易。作者十二岁接触 “易学”,一九九一年开始全身心的研究易学,前后历时二十余年的时间,仅毫无头绪,见到和听到的,要么只是技法,要么空有理论。有的甚至是封建迷信,危害 大众的东西,或者难以自圆其说的骗人神鬼论、骗人鬼话,完全违背了易理本意。“易根究竟在哪里?”。作者多少次向苍天发问。
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也有绝望的时候。一九九八年头,在北京积水潭一陈姓老人的一番话,撩起了作者这根脆弱之弦,陈老人说:“学易之人,要么能扶国匡政,要么不如回家种地。” 是呵,这么多年的光阴如流水一样的去了,一事无成,或许作者的希望值太高,也或许作者本就没有这么高的悟性。作者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这次,实在无可奈 何,有了放弃之举,于一九九八年春天,作者背着沉甸甸的研究笔记,两手空空的地回到了家乡,借了点钱,开始作小本生意,然几个月下来,是大做大亏,小做小 亏,本钱被折腾的所剩无几,没有办法,又去卖苦力,然老板不给钱,做也白做,可谓是上天无门,入地无路,堂堂七尺男儿,找不着生存计,便有了一死百了之 念,于是心灰意懒,百无情趣,唯有一个人躲在房里整日昏昏憨睡。仅靠清水度日。到了十月九日,作者已经饿的是两眼昏花,全身无力,但还是懒得生火,同往日 一样喝了一碗冷水,继续蒙头大睡,时临寅时,尔得一梦,一位穿着皂服长袍的老人,端坐在一张古式木太师椅上,左立一矮青年,圆脸,大约一米三、四,右立一 高青年,方脸,大约二米左右,二人均二十八九上下,三人悬在半空之中,同作者对视着。不一会儿,作者便醒了,一夜无话,第二日便是十月十日,同样的梦境再 次现显,作者醒来就想“真的大限将近了吗?但那三人又不是书中描写的勾魂使者的模样……。看老人慈祥的面容就可以不得而知……”,这一夜作者在床上是翻来 覆去,思前想后,直到第二天晌午之后才睡去。无巧不成书,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梦境再次显现,也不知作者哪里来的灵感,忽然悟出了是师傅来点化自己,于是在梦 中向着师傅行拜师之礼。两旁的青年人算是作者的师兄吧,告诉作者,老人便是以先天地为宗,以皇极经世为业,揭而为图,萃而成书的宋朝大儒邵康节先贤。师傅 问作者所求何学,作者但求《铁板诀》,以求发财计。师傅不允,再问所求何学,作者无言,不知该求何学。师傅思索一会儿后,举起左手画了一圆,又举起右手画 了一圆,师徒三人便从作者的眼前消失,紧接着108幅斗柄图应运而生,按序运转,大约10分以后,作者从梦中惊醒,梦中之事,历历在目,于是,作者披衣下 床,翻开万年历慎重地记下拜师的四柱“戊寅、癸亥、庚辰、戊寅(一九九八年十月十一日寅时,当时将四柱记为戊寅、乙亥、庚辰、丙寅,今按习惯四柱算式记录 于前。但此四柱亦没有错,在四柱的144变中有此一柱)”。并连夜将108幅斗柄图绘出。从那日起,在100天内,每夜师傅皆按时前来点化,作者也知道了 矮个子师兄姓陈,在后来的日子里,专门给作者出难题,误导作者的思路,高个子师兄姓秦,虽然有些和事佬,但在关键时候为作者打圆场,帮助作者效正思路。 100日以后的三年六个月中,师傅虽不像以前天天皆来,但只需作者念动口诀,师傅便来点化。在师傅的精心呵护和启迪下,使作者顿开茅塞,将以前所学融会贯 通,悟出了机要所在,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作者再次沿过去寻访的足迹重新追踪。原来是枯滞的古迹在作者的眼前复活了,原来是断层的经 文,在作者的心中一气贯通,“三经”领域的空间在作者的面前越来越明朗,越来越开阔,易海弄潮,辟雍精微。
一九九九年以来,作者先后解开了东西南 北中五大术数、“古三式”、《推背图》、《火珠林》、《铁板神数》、《邵子神数》以及《周易》30~34程序,《圣经》阴阳躔度程序,《佛经》菩提三世因 果、六道轮回程序和诸葛亮的“石头阵——正反八卦阵”等,并对上述“三经”程序进行归纳、总结、综合、提炼,使其互为补充,互为丰富,互为完整,编辑而形 成了一个新的程序式,作者将其命名为“宇宙程序”,《宇宙程序学》也因此应运而生。
作者认为,宇宙运动无始无终,周期形态重复再现,上帝、菩萨被作为创造本级文明的上级代表,流传至今,我们理所当然的要敬仰它们。本级文明进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创造下级文明,进化与退化总是趋于平衡之量化质化的同步进行,“推背”运动,周而复始。
作者崇尚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作者认为指导我们思想和实践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作者同时认为,时至今日,“三经”界溺于成俗而不自知,日入于卑而不自觉。必须推陈出新,自我革命,排弃糟粕,保存精华,补充完善,重拾辉煌。
在此期间,作者在《易海方舟》主编张庆国先生和广大同志们的支持下,以许博寓署名撰写并发表了大量的论文,为此作者向广大的同志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作 者为研究“三经”,编撰《宇宙程序学》,十几年来漂泊四方,无暇顾家,对家庭的关爱甚少。为此作者深感愧疚。尚幸有作者的姨姐关爱芝、关琼芝、姨妹关艳 萍、关晓萍、连襟陈官栋、李昌海、刘一明、彭华、舅兄关贵贤、舅弟关艳军等对作者的家人给予了无穷的关爱和温暖,使作者的女儿许岩在无父爱的条件下,健康 的茁壮成长,小学 、初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今更成为潜江中学的高才生。此情此景此事,作者对他们的感激之情无法用言语表述。只有衷心地祝愿他们合家安康、万事如 意。
为答谢所有曾帮助过作者的亲朋好友、同道、同志、老师、师尊等,作者将一如即往的努力拼搏,深入研究,使《宇宙程序学》早日为中华民族的军事、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的振兴、昌盛服务。
为华夏之昌盛,为人类之进步,为真理之传承,为文明之弘扬,作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关贤蓉            
撰于癸未年仲夏     

 

发表于 2007-10-28 21: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来!
发表于 2007-10-30 20: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复的表格太多了好像
发表于 2008-12-3 15: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能够上传本书,太喜欢啦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6-7 20: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