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3225|回复: 6

[立向佈局] 桐源看风水:陈立夫祖地揭秘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qq:QQ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10-8-4 11: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注:本文转载经征得作者桐源居士同意。内容出自桐源居士著作《百年堪舆——龙主沉浮》“天目一狮 五水绕印——陈立夫”一节

旧中国“四大家族”,陈氏兄弟名列其中。究竟是什么样的风水,助其巨富显贵?

经历百年沧桑巨变,陈氏祖地故址依稀,看似平淡的阴坟阳居,蕴涵了太多的风水秘密。天目山来龙与狮子山之奇秀,对浙西北名镇的这处富贵大地,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陈氏祖地最为奇妙的,无疑是水的形态。处在水网平原上,东水西送,南水北流,五水绕印,百川同归。陈氏兄弟的智慧与失落,显贵与寿数,与水的分合聚散有什么关系?


四大家族 陈列其中  陈立夫(1900—2001),名祖燕,号立夫,浙江湖州人,与兄陈果夫(1892—1951),同为旧中国“四大家族”成员。

陈立夫.jpg

陈立夫

早于二陈成名的,是其二叔陈英士(陈其美)。陈英士于辛亥革命初期与黄兴同为孙中山的左右股肱,与蒋介石关系密切。

二陈是国民党重要人物。陈果夫几度出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是第三、四、五、六届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常务委员。陈立夫曾任蒋介石私人秘书,1929年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 1931年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陈氏兄弟掌握了国民党组织大权,建立了“CC系”,形成“蒋家天下陈家党”的局面。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陈氏兄弟逐渐失势。陈立夫晚年也多做文化上的工作,不在政坛上有决定性影响。但因是国民党元老,仍很受尊敬。

曾与周恩来正面交锋的陈立夫,晚年坚决维护祖国统一。1988年7月,与中央评议会34名委员向台湾当局提出提案,主张以台湾的资金、科技和大陆的人力资源合为互惠基础,建设中华。

陈立夫、陈果夫家族,在史学界尚有许多谜团待解,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其风水的解读。

官星天盖 天目一狮  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变迁,物是人非。如今找到陈立夫的出生地、祖居、祖坟,实属不易。可是,当你来到浙江省湖州市东林县东林镇西南的一个小土丘,站在一排虽然破败但隐约可见旧时规模的房子前,村民告诉你这就是泽河陈家时,稍具风水知识的你会一眼断定:这正是陈家、陈氏兄弟发迹的根!

陈立夫祖居、祖坟同处一地,祖居东南数十米,祖坟坐落在泽河边的坡顶上。阴阳宅同一朝向:坐北朝南,子午至尊。其风水虽同宗同源,但两者相较,又以祖坟为正。

陈氏祖坟(圆圈所在地).jpg

陈氏祖坟(圆圈所在地)

陈氏祖坟太祖山起自天目山。

天目山为浙江省内第一名山,雄踞黄山与东海之间。古名浮玉,东峰大仙顶海拔 1480米,西峰仙人顶海拔1506米,遥相对峙。两峰之巅各天成一池,宛若双眸仰望苍穹,故名。《元和郡县志》记载:天目山“有两峰,峰顶各一池,左右相称,名曰天目。”风水上的价值可概括为:龙飞凤舞俯控吴越,狮蹲象立威镇东南。

据《湖州市志》,湖州山地走向由天目山脉构成,西起浙皖边境的百丈峰,经西天目山和东天目山至境内分成两支,继续依西南向东北之走向,在安吉县境内天始向东西两侧延伸。东支从龙王山起,经千亩田、仰天坪、赤头扬、莫干山塔山、大岗山至弁山,经云峰顶向东北倾入太湖。

莫干山东西横亘15公里,南北纵贯12.5公里,方圆100多公里。相传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曾派干将和他的妻子莫邪铸剑于此,因而得名。主峰五指山,海拔742米,是陈氏祖坟少祖山。

五指山东北行约10多公里,一脉径直东出,穿越梅峰镇,跌断重起海拔403米的高山,又为陈氏少祖山。然后南北两翼向东开张,经青山,过东苕溪,止于东林山。这条渡河后于平原田野中若隐若现的龙脉,正是结作陈氏祖坟的真龙大脉。

东林山,又名狮子山、锦峰山,由三座紧临相连的小山包构成,突起于菰薄溪泊之中,三峰鼎峙,中峰为高,四周碧水环流。主峰海拔75.31米,西峰 71.21米,西北又有绣球山,风水上又称“狮子滚绣球”。

狮子戏球.jpg

狮子戏球

东林山奇秀无比,故自古以来备受关注,引无数文人骚客折腰于此。

东林人沈伦1387年撰“东林山记”曰:一水环涵,周行不过数里,上插浮图,下建塔院,风景四围空阔无际,胜概于此为多。夫东林亦吴兴之胜地,而贝锦实东林之名山。

明嘉靖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刑部尚书顾应祥描述道:其东北巍然而高者,曰长超山;西北则金盖山、横山、感山、菁山,若拱若揖,障于下流,俯视平原,沃野万顷。并题诗赞曰:“锦峰西下此亭开,特立缥缈之层台,天目诸山一览尽,苕溪百里相萦回。”

罗隐《钤记》曰:“官泽水长流,东林滚绣球,菁山如走马,代代出公侯。”

沈伦、顾应祥深情介绍了东林山及其相关的形胜,相比起来,还是罗隐的赞语言简意赅,更具风水内涵一些。

“菁山”,现称青山。古人对天目山奔跃而来,经青山呈走马状逶迤而至东林山的龙脉走势,还是十分清楚的。灵秀无比的狮子山,作了一次完美亮相,给这支龙脉画上最后的句号。

由青山跌断而过的龙脉,10公里距离内,南有龙山,北有金鸡山东出之脉连绵护送,的确有一股公侯之气。

道其有“公侯之气”,所言非虚。事实上,由青山过渡的龙脉,不但具走马之形,还有盖星中少有的官星天盖,旁有护从诸山簇集。前人所许之公侯,实不为过。

官星天盖.jpg

官星天盖

陈氏祖坟父母山,正是东苕溪西部侧身耸立的官星天盖。遇苕溪深切,龙脉潜行平洋,东约5公里,缓缓重起狮子山。此后再无山地,沃野百里,一望无际。平原三峰狮子山,一枝独秀。

官星天盖出身,为官必高贵。平洋中耸起狮子山,清晰放射出龙脉结作的信号。毫无疑问,狮子山作为这支龙脉的尽头之山,龙气聚钟,加上碧水环绕,气象非凡,此间必有真龙大结。

按《葬书》言,独山不可葬。狮子山三峰并峙,似自成一局,不可言独山。但若论大结作,则又非西连天目山之脉不可。茫茫平野之中,哪里才是龙穴所在呢?

找到这一答案,首先必须弄清狮子山的作用。狮子山究竟有什么风水价值呢?

尽头之山并无龙脉至贵正穴,有时恰恰是余曜派生的次要之穴或根本无穴,这种例子在风水实践中比比皆是。平原中独立突起、不具大结作之形的狮子山,正是这样。言其无穴恐过于绝对,但本身欠缺开挣展势,有结作亦小的狮子山,非龙脉正穴则是确凿无疑的。

狮子山虽不一定作穴,但却可以为旁侍朝对。实际上,狮子山成了众人之砂,为它处所用。何处主使?东面渺茫无脉不必着眼,惟西面莫属。

距狮子山西北仅两里之遥的泽河,看来符合这一条件。与大名鼎鼎、明丽照人的东林山相比,处在青山与东林山之间的泽河,显得寂寞冷清许多。盖因其地势不高,不张不扬,故而难引起人们足够注意。但这种表面上的平淡与低调并不说明其风水地位比三峰耸秀的狮子山逊色,而恰恰相反。

清嘉庆《东林山志》卷三“形胜志”记曰:“泽河,在山(指东林山——笔者注)西。平远漾之水逆流西注,官泽诸水东注,蓄聚于此,陈氏世居其上。”陈氏卜居的,正是泽河。不仅如此,还把墓地选定在位居高处的坡顶上。

泽河是河,亦非河。说其是河,以前确有一条名“泽河”的河;道其非河,是因为东林镇西面这处隆起的丘上,住满了人家,地名就叫泽河。青山东南、狮子山西北,陈氏祖坟所在的这块占地数百平方米不起眼的小土丘,实际上是一座倒地金星,一枚眠体金印,微微隆起,贵重无比。陈氏祖坟选定的位置,就在这枚圆弧形金印的南端,居中面南至尊大拜。

官星天盖,天目一狮。泽河地处江南水乡,周边遍布水网稻田。从龙行方向看,先有陈氏祖坟,后为狮子山。陈氏祖先离开风光无限的狮子山,于青山、狮子山之间择地卜居迁葬,体现了过人的堪舆眼力。

绵绵小丘上的陈氏祖坟,究竟蕴涵着什么风水奥妙?

天目山来龙,脉落平洋,近十里距离无力再起,山地来龙、平洋结穴的陈氏祖地,宏观取势,微观点穴,适用山地与平洋兼用的穴法。

龙西发,北作穴、南作朝,为侧势。侧势结作的陈氏祖坟,金曜独尊。位置略靠左以狮子山为青龙,右隔东苕溪诸山为白虎,前对碧波荡漾的洛舍漾,右前有龙山,后倚烟波浩淼的太湖,长超山、金盖山、横山等侧后枕靠,好大的一个风水格局!

在这里,略呈南北走向的绣球狮子,频频向西南方的泽河陈家暗送秋波。青龙蜿蜒,顾盼有情,实际上已传递出陈氏祖坟结作的准确信息。

从泽河看东林山.jpg

从泽河看东林山

东南巽位狮顾之山,对于陈氏祖坟来说,一点也没有浪费,反而变得异常珍贵。巽为更点,有峰丛秀,为更点明,兼得水朝,极贵,主贵近天颜。

如果说,陈氏祖坟北部正靠的太湖距离稍远,尚不足以说明龙脉的意向,那么,东以狮子山为界,在这片东西距离10里、地势略微向西倾斜的平洋上,位于南部呈长条形、面积达2000多亩的洛舍漾,则明白无误地透露了龙脉大结的玄机,祖坟南面众水交汇到堂,更是最好的证明。

若没有以下情况的出现,泽河陈家的前程恐怕还不止于陈氏兄弟的表现。只可惜行将结作之所,有大溪相截,龙脉断而再续,至陈氏祖坟 4公里,再东去1公里为东林山,其间距离实在过长,重起乏力。这一变故,瞬间令强盛龙气荡然无存。若无山水迅速回归团聚,近距离彻底扭转这种不足,那么,“公侯”之许将成一枕黄粱。

龙脉汹涌而出,必要脱卸才能结作,但跌断须恰当,否则无力再起。脱卸充分、脉秀异常的青山之脉,遇大溪深切,力量受到极大耗损,龙脉结作由雄峻高山突变为平原,如此必要成得水之局,众水回环生聚,抚平受伤的创口方可。水的形势,将决定泽河陈家的兴衰成败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楼主| 发表于 2010-8-4 11: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水一哥 于 2010-8-4 11:58 编辑

(接上文)

五水绕印 百水环流  右承天目来龙之势,左傍奇秀狮子山,显为横龙结作的陈氏祖坟,有无鬼星?其鬼星又是一种什么样的表现形式?

平洋与山地,穴法相通,其形却异。陈氏祖坟鬼星,不以山环出现,而以水绕代替。水的缠绕形态,让人大开眼界,叹为奇观。

周边本已水网密布的陈氏祖坟,又一条名“泽河”的河水蜿蜒流至陈氏祖坟正前,然后分成5条小溪自南向北穿小丘而过,再折西北流注东苕溪。溪水流经陈家祖坟和祖居,悄无声息,水平如镜,只见其源,不见其去。好一个“五水绕印”的得水吉局!

平洋中以水为龙。识破水之性情,审明水之去向,是平洋穴法的关键。有水弯环缠绕,就如同山地中得砂首反复卫护一样。砂之围裹尚有真假之别、面背之分,水的缠绕却是情意绵绵,真切无虚。得五水缠绕的陈氏祖,如同得众山百般呵护、千方拥戴一样,其贵无敌。即使在平洋形穴中,也甚为珍稀。

五水绕印的泽河,较之虚具结作之形而穴情不明的狮子山,风水之偏爱与冷落实在有着太大的区别。据载,仅在泽河读书处就读的学生自明万历庚辰(1580)至清康熙复甲子(1684)而中举者就达44人,其中进土27人,榜眼1人,状元1人,名震朝野。

陈氏是吴兴(今名湖州)望族,原隶河南陈州,辗转迁居阳武、颖州等地,南宋迁徙至东林山,清初迁到湖州府城内府学前,陈英士是东林支的第26世孙。英士之祖父陈恂、父延佑经商致富后在湖州扩建成相依相连的三座院落。据传,陈氏从14世祖到18世祖都做过官,五世不衰,故名“五昌里”,意为“五世其昌”。

东林山一角.jpg

东林山一角

如记载的一样,泽河故宅与东林山狮子口墓葬地,曾给陈家带来了“五世其昌”的繁荣。但狮子山葬地毕竟华而不实,自“五世其昌”后,陈家历经了6代人100多年衰落平淡的日子,至陈氏兄弟出生前百年,大约在陈立夫高祖归葬垄上,真龙大穴再次为陈氏所拥有时起,泽河陈家新的辉煌开始了。

充分得水浸润,于丘之中的五水绕印,宛若隔世,超凡脱俗。生活中的陈立夫,也曾自得其乐,以田园劳作度过人生的暗淡时光。国民党败退台湾后,陈立夫离开政坛去美国新泽西州定居,以经营农场养鸡、卖皮蛋等为生。在美国,陈立夫一边养鸡,一边弘扬中华传统道德。虽然58岁时得了糖尿病,也曾因胆结石、膀胱结石开过刀,但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长寿。活了102岁的陈立夫,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

五水绕印,对陈家显赫大贵贡献良多,但也并非全美。水既能聚气,亦会带煞,不可谓近水全吉。水本动,至穴前左右澄凝不动,势成缠绕而不忍离去,自然吉祥。但至穴场又分流而去,却非吉象。吉中藏凶,在陈氏祖周边表现得尤为充分。

水紧贴后直流,风水上吉凶相伴。兄弟连袂贵显,固然是五水绕印最直接的风水预示,但贵显之中亦有参差不齐。偏房、夭折等突然变故,将与万人倾羡的富贵中同时出现。陈氏两代风流中,陈英士遇刺,陈果夫寿不到60,陈立夫10多次险遭不测,幸得真龙大脉庇佑,命不该绝。这些,与五水居中分流而过,存割脚、穿臂、射胁之虞有关。

陈氏祖坟奇特五水,足以让人对这座眠体金星刮目相看。不过,这还仅仅是一个缩影。明顾应祥看到的“苕溪百里相萦回”,是比穴地水势大了许多的局部胜景。其实,放宽眼界考察,泽河周边乃是风水上极为难得的百水环流大局。

陈氏祖坟地形图.jpg

陈氏祖坟地形图

受中国地势西高东低的影响,山脉总体呈现出自西向东次第下降的一般性特点,水流情况也较为一致,曲折东流。但这一规律,在莫干山东北陈氏祖坟所在的东林镇,却被彻底地打破。

莫干山余脉青山东侧,一条南北走向的河流,将天目山余脉强悍之势瞬间化解于无形,使其与东部地区的联系完全切断。以河为界,东部平原反过来微微西倾,逐步回朝,与一般情况下的西高东低形成鲜明对照。

地势的这种变化,从水流方向上得到最明显的印证。围绕着东林镇上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东水西送,南来北上,百水西流,全部曲折倒流东苕溪,最后万水归宗,倾入太湖。

东苕溪为平原性河道,由南、中、北苕溪合流而成,强力吸引这条大溪由南向北流的,是东林镇北部约30余公里广袤2000多平方公里的太湖。正是这条东苕溪,至东林镇境时,田湖之水、河溪之水,数水齐发,悉数西入东苕溪,呈现出异常难得的风水景象。

也正是这条底宽达 60米、浩荡北上的东苕溪,使陈氏祖坟西倚祖山、直龙结作的希望落空。右傍大溪,左揽狮子山,横龙结作,成为陈氏祖坟唯一的选择。

溪、山相隔,大自然格外厚赐这块江南土地,那真是一片美仑美奂的水乡泽国。《青乌先生葬经》曰:“山来水回,逼贵丰财。山顿水曲,子孙千亿。水过西东,财宝无穷。三横四直,官职弥崇。”陈氏祖坟的地势及前后左右横直密布的水网,正是风水家梦寐以求的理想吉局之一。

水向西流,再折向南汇入微山湖。山东曲阜孔府周边的这一奇特的水流现象,一直没有引起风水研究者的足够重视。水向东流这一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有时在某些地方遇到了现实的挑战。其实,这一特殊现象,是对水向东流规律的补充、丰富和完善。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身系国家安危的英雄豪杰,部分彪炳千古的学界大儒,本来就异于常人,不同凡响。风水现象也是一样。

值得注意的是,祖上风水存水向西流,所主之人一生中常涉大是大非,或学界领袖,或生前死后备极尊崇,广受争议。若龙真穴的,非大贤大儒,大富大贵,就是大奸大恶。

与曲阜孔府的河水流向略有不同,陈氏祖坟前后的河水则是先向西流,再折而向北。碧水环绕东林山后,条条小溪汇成数条淙淙大河,由东而西向陈氏祖坟前后缓缓而来。然后,泽河等数条河水经陈家打了一个大结后,继续向西急速倒入东苕溪,再自南而北奔流太湖。

陈氏祖坟风水态势图.jpg

陈氏祖坟风水态势图

水为财,陈氏兄弟名列“四大家族”,其财自不必说;水主智,百水回环,带来了陈氏兄弟无穷的灵气和杰出的智慧,不但在乱世中善于钻营屹立不倒,而且著述甚丰,体现出学贯中西的学者风范。抛开两党政争,从公允的立场看,陈立夫人品、学问俱佳。其兄陈果夫一生写有各种体裁的文字190余万字,陈立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主编过《孔子学说对世界之影响》,《易学应用之研究》等。著作有《唯生论》、《生之原理》、《四书道贯》、《孟子之政治思想》、《人理学研究》、《从根教起》、《迎头赶上》、《陈立夫先生言论集》,译著有李约瑟的《中国之科学与文明》。

父母山侧身的官星天盖与大江深切、横龙结作,使泽河陈家无缘王侯之贵,倒是出了两代三人的“重望师臣”,陈氏兄弟双双成为“国民党教父”,不但贵近天颜,还数十年受宠信。在国民党官僚阶层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60多年前,周恩来就曾说过:“在敌人之中,陈立夫这个人是值得重视的”,此话说得不错。政坛上叱咤风云数十年已属不易,又为学界翘楚卓有建树,更为难得。在陈立夫100余年的漫长生涯中,以20世纪50年代成为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替罪羊为界,正好分前后两个50年。前50年,他是政治人物;后50年,潜心于研究中国文化,以学术上的成就再度引起华人界的重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思想,不仅体现在陈立夫的学术思想中,而且在他对人生、对健康养生的态度上,无不闪现着崇仰自然、顺应命运的智慧之光。在美国前后生活了20年的陈立夫,对西方文明给予了严厉的批判。他对资本和商人统治这个世界感到忧心如焚。认为所谓的美国模式决不可以成为世界的样板。在追求最大利润的驱使下,资本和商人是绝对不会考虑我们这个小小地球的承受能力的,无限的发展,为发展而发展,将把人类带向灾难的深渊。他呼吁人类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生存智慧,回归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些极具智慧的见解是那样富于先见之明,是这位经历坎坷、思想深邃的百岁智者留给人类的精神遗产。

充分得水的陈氏祖坟,赋予其后在富贵与智慧上的过人之处,使得陈氏立世具有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同时,还不乏凛然正气。身在异国他乡的陈立夫,晚年需要靠养鸡度日,但身上的民族气节未曾有变。如同祖坟周边百水归湖的形态一样,陈立夫的晚节与风水结局相一致,多次公开主张一个中国,受到两岸人民的欢迎。虽远隔重洋,却在他乡心系祖国,终成一统,尽管这只是融会在陈氏的精神世界里。

《百年堪舆——将帅家国》已出版,购书可联系:QQ 1284639598 电话13570213136

发表于 2010-8-6 20: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图学习了学习了
发表于 2010-8-6 23: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得水为上,富堪敌国
发表于 2010-8-8 09:5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发表于 2010-8-10 00:39:0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名人风水,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10-8-10 07: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风水一哥
请问楼主,百年堪舆书多少一本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6-16 12: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