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5657|回复: 16

[名墓考證] 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家族风水勘证记 唐荣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10-4-5 10: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家族风水勘证记

赣州杨公风水-唐荣应福堂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由一则风水典故说起

浙江奉化溪口,是剡溪第九曲的出口处,风水学称之为“水口”,故名溪口。中华民国的两代总统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就分别于1887年(岁次丁亥)和1910年(岁次庚戍)出生在这里。

据资料记载,1921年6月14日,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因病去逝,临终遗言,不愿与蒋父及其前妻徐氏,孙氏合葬在桃坑山。时任北伐军军长的蒋介石谨遵母命,择址另葬。湖北人肖萱,精通勘與学,蒋介石经人介绍,慕名登门拜访,求为母择风水宝地,肖萱在蒋介石陪同下,踏遍奉化山水,终于在溪口北的白岩山一个山坡地带选中宝地,建墓归葬,蒋介石并在墓旁开一方一圆两口水井,意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以启孝道。孙中山亲笔题写“蒋母之墓”;胡汉民作墓志;汪精卫作铭,书法家沈尹默书写;国民党军政要人均有祭文、唁电,文极一时。自从肖萱1921年点穴葬母之后,蒋介石一帆风顺,平步青云,到1926年升为北伐军总司令,1930年实质掌握国民党军政大权。蒋介石认为是葬母的风水效应,重谢肖萱,委以湖北省秘书长一职,并经常予以周济。

蒋母风水如此神奇,引起了我们浓厚的兴趣,决定到溪口实地勘察。

实则虚之 虚则实之——勘证蒋介石家族的真正风水宝地

1、蒋母之墓

在当地导游毛小姐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蒋母墓地,经实地勘察坟墓坐午向子正针,周天180度,实测水口艮寅宫,龙水交会媾成,斗牛纳丁庚之气,金局。龙从西南壬申龙蜿蜒曲折直至甲午穴,左边坤申临官小水随龙而来,堂外有辛戍方山峰高耸秀拔,所葬符合中国正统杨筠松古法风水术。细察之,不足之处:穴高沙低,水口关栏不紧密,来龙势不奇特,临官、帝旺没有朝拜峰,不能成为风水宝地。(该墓在文革期间全部遭毁,在1982年浙江奉化溪口政府按其原位建造)。



2、蒋介石出生地“玉泰盐铺”和蒋经国出生地“丰镐房”

座落在溪口镇的玉泰盐铺是蒋介石出生的地方,原来的房子在蒋介石两岁时被一场大火烧毁。现在所见的玉泰盐铺是1946年重建的,并在原址上向后迁移了一段距离。经测,该屋坐壬向丙兼亥巳,周天338.5度,厨房设在壬子方,蒋介石在二楼出生,方位也是壬子方。

在离玉泰盐铺不远的地方,是蒋经国出生的地方“丰镐房”,该屋坐壬向丙正针,周天346度,蒋经国出生在屋的戍乾亥方。

以上两座蒋氏祖屋都建在剡溪边上,溪水在坤申方悠扬清澈,源远流长环绕过堂,实测水口乙辰宫,龙水交会媾成,辛壬会而聚辰水局,杨筠松《天机赋》云:生来会旺,聪明之子方生。乙辰方是溪口镇有名的龙头山,对面朝峰如双龙戏珠。溪水清澈见底。堂局明亮清纯,可谓山清水秀,如临仙境。所建均符合杨公古法风水术。

勘察了蒋介石家族的上述几处风水,感觉断难成就两代王侯。“风水”在我的脑海里打了个问号,在我的追问下,导游毛小姐介绍说已知的还有蒋介石父亲与其前妻徐氏、孙氏合葬的墓地,我们立即驱车前往。



3、蒋介石家族的真正风水宝地——蒋父之墓。

来到溪口镇北的桃坑山下,观其形势,其脉天魁天皇出势,天乙双峰奋讯于奎娄之位。实测水口乙辰宫,龙水交会媾成,辛壬会而聚辰水局。群山如宝殿、如金鸾琼楼,王者气派尽收眼底。蒋介石父亲之坟葬于1895年,岁次乙未,1913年岁次癸丑,重修才与其妻徐氏,孙氏合葬。有黄興题“肅庵蒋公之墓”。站在墓前,但见辛戍冠带、乾亥临官,两峰高耸入云,杨筠松《逐吉赋》云:辛属天乙,玉殿、戍属天魁,乾属天马,亥属天皇。起祖自丙戍龙高耸出脉起伏至丁亥龙下脉。势自天降,踊跃奔腾辗转而至戊申龙,再蜿蜒顿跌直入庚午落穴,形止气蓄,成回龙顾祖之局。前面案山一重高过一重,层层环抱。第一重如玉带缠腰;第二重、第三重环抱有力顾我有情,乙辰处起一小印星镇塞水口,随龙水也随案山从辛戍乾亥方环抱过堂。堂局周密,聚而不散。内有圣人登殿之水,有公侯拜舞之山。经实测,该墓坐丙向壬兼午子,周天169度,符合中国正统杨公古法风水术。诚完美龍穴也,真是天造地设之洞天福地。

难道蒋介石真不知道只有其父之墓才是真正的风水宝地?我看未必,蒋介石乃一代枭雄,深知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的道理,现在倒回头再看,唱得最好的蒋母之墓已在文革遭毁,而真正的风水宝地蒋父之墓却安然无恙,不正体现蒋介石的高明之处吗!

纵观蒋父之墓,仍有不足之处:就是水口山峰过于低陷不起,俗话说得好啊“多大的蛤蟆叫多大的声”蒋氏父子也只能做偏安一隅的领导人,足见“风水”诚不欺我也。按肖萱的补充意见,蒋介石曾在武岭南部的文昌阁附近增建一座两面临溪的楼台“小皇宫”。意在镇稳龙头,使龙气永驻溪口,以保江山万代。不料抗日战争中被日机炸毁。蒋到台湾后还叹息日机炸毁龙头建筑引致失败。

我们的遗憾

2006年6月3日12时30分,我们离开溪口。根据资料,蒋介石的第三代嫡系血统的五个男丁已有四个早亡,而我们所勘的蒋氏家族风水中并无可造成上述效应的风水格局,当时我认为是台湾的风水有关,车到奉化市区。从买来的《蒋介石一家人》的书中看到了蒋经国生母毛太夫人墓的照片,而我们此前并无勘测到。于是,我们又调转车头,于1时30分重新回到溪口,在导游毛小姐的引领下,来到安葬毛太夫人墓的围墙外边,但因该处不对外开放,虽经多方努力仍无法如愿勘测到毛太夫人墓。我们一行只好带着遗憾登上归程。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发表于 2010-4-5 10: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ony791110 于 2010-4-5 11:00 编辑

传说老蒋是从外面带回的真实的不姓蒋
应老蒋坟墓也不是一般的人能找到的。那只是四明山脉的传说!
发表于 2010-4-5 12: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娘是改嫁到蒋家的了,他是河南人,记得好像是许昌一带的.
发表于 2010-4-5 14: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ony791110 于 2010-4-5 14:04 编辑

回复 3# 小学生


   
继续!
发表于 2010-4-5 16: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没图片
发表于 2010-4-7 21: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蒋介石,河南许昌河街人。幼年丧父,母由于抚养无力无奈带其逃荒至浙江。在浙境内遇一大盐商,后嫁与其做妻。

这些重要的历史资料,是我在念初一的时候,最初收集自我和一个同班同学的一次聊天中。当时,他在兴致正高的时刻,忽然将话题转向了“蒋介石”。他零零碎碎地告诉我了一些说:蒋介石是咱们河南许昌人……在年幼的时候,他的外婆曾和蒋在一起玩耍过多次……据他外婆讲,蒋的一个同父哥哥在蒋正得意的时候还曾去找过他,希望能获得高官爵位,但蒋只给了他很少的一些钱便打发其回家……这引发了我极大的兴趣。以至于后来我竟随着这位同学一同到了他外婆家做了一次“求证”,并从她口中听到了更多关于蒋的事实。

现在,能够证明蒋是河南许昌人的有关者早已经不在了,但蒋的故事,却还在这一带绘声绘色地流传着。

朋友们,今天我之所以告诉你们这些,并不是想要刻意地希望“中国历史”能够将对蒋的错误记载正确地修改过来,而只是想要告诉你们这样的一个事实:

蒋介石,河南省许昌县河街人。这个中国最大的民族败类,他到死也没有敢于承认过一次自己是河南许昌人。

当然,你们若想知道我对蒋的评价,我只想这么对你们讲:蒋介石,这个中国最大的民族败类,他不但篡改了历史,还丧失了中国人抗战时期应有的道德良心!

蒋家事实

妈那个巴子!此信息虽源自民间,但已经愚者奔赴许昌县河街乡(原灵沟镇)蒋介石出生地求证属实,浙江人无须再放屁!难道,你们要争蒋中正做老子吗!

人物史实转换

郑福安:蒋介石他爹

王 氏:蒋介石他妈

郑 发:蒋介石他哥

郑三发:蒋介石个人

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许昌遭受旱灾,灵沟镇郑发一家决计外出逃荒。郑发父亲郑福安因体弱多病,留家看守。母亲王氏带领8岁的郑发和5岁的弟弟郑三发辗转到达开封。

他们走后不久,郑福安去世。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氏给从奉化到开封经营益泰盐行的蒋肃庵当女佣。不久,蒋肃庵丧妻,便收王氏为填房。因郑发不如弟弟聪明机灵,在蒋府颇受冷落,于1895年春节后离开蒋府,辞母别弟到杂货店当学徒。

郑三发则随继父改姓蒋,后来王氏与郑三发随蒋肃庵去了奉化,从此杳无音信。

1904年,郑发到开封蒋府寻母,发现人去房空。长大回乡的郑发在许昌老家以种田为生,过着平静的生活。

1933年元宵,郑发偕子进城观灯,见许昌专署衙门前挂着的一巨幅人物照与自己很像,不知其为何人。门口卫兵告诉他,这个人就是当今国民党中央政治局会议主席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是浙江奉化人。这引起了郑发对往事的回忆,他认定蒋委员长就是自己的弟弟郑三发。从1933年至1948年,郑发曾先后4次追寻蒋介石,历时15年。其间,他还两次托人给蒋介石写信,隐讳地称二人为“同学”,至今这两封信仍收藏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郑发初次去南京寻蒋认弟,在浦口曾受阻被遣返。第二次是1941年去重庆,一家3口在那里住了5年。1946年冬,他第三次到南京认弟,在南京住了半年。1948年夏,郑发第四次去南京寻蒋认弟,又是无果而终。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蒋介石被迫逃亡台湾,郑发寻蒋认亲之念终告破灭。


郑发其事

经考证,据郑发个人所言,因光绪年间许昌遭旱,父亲饿死,家中无法生活,母亲王氏带着他和弟弟三发逃荒开封,嫁给一位姓蒋的浙江奉化籍盐商。三发后来随继父回到了奉化。改名蒋介石。1941年郑发去重庆市找蒋介石认亲,蒋没有与他见面,由戴笠把他“优待”在重庆白公馆。1944年许昌沦陷前,戴笠又将郑发妻女接去,不久转至息烽监狱,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初夏才让他们一家三口“衣锦还乡”。回到许昌后,郑发被安排为县候补参议员,由离家前的一个农民变成了风光人物。

在重庆未见到蒋介石,郑发并不甘心。1946年冬,他第二次去找蒋介石认亲。他在南京闲居达半年之久,但蒋介石个人却未予召见。1948年5月,郑发再一次来到南京,依旧无功而返。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普遍开展了镇压反革命的运动。在许昌河街,有人还别出心裁地针对郑发搞起了“挖蒋根”运动。在许昌的镇反运动中,许多在国民党部门干过事的军政人员,被逮捕法办关进监狱,有些罪大恶极的,还被枪毙了。郑发看到这一切,早就吓得胆战心惊。从此,郑发对过去的一切便守口如瓶了,即便讲,也仅是对极少数信得过的人悄悄说一点罢了。1973年2月20日,郑发在家中去世,终年89岁


历史档案

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收藏的“国民政府”档案中,存有两封河南许昌人郑发(“郑发”,即郑二发,蒋介石的亲哥哥。蒋介石原名“郑三发”)写给蒋介石的信。第一封写于1946年12月中旬,信文如下:

“主席钧鉴:敬禀者,窃郑发,年六二岁,原籍河南许昌灵沟镇人(“灵沟镇”:现河南省许昌县河街乡)。于清光绪甘五年,曾在开封郑老师福安馆内求学时,与主席系属同学。别后数十年始终不克一晤。到民十八年秋,并蒙主席召见,因发离家未遇,殊觉怅然。发分别来京,晋谒无门。同学敬请,崇安!民人郑发拜启。”

第二封信写于1948年5月13日,信文如下:

“大总统钧鉴:敬禀者,窃发,年六十四岁,原籍河南许昌灵沟镇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曾于开封郑老师馆内求学时,与总座同学。别后数十年始终不克一晤,至三十五年发奔至南京,蒙总座派吴秘书长鼎昌召见,心感莫忘。发今再来京,因许昌共匪扰乱,寻获郑发等语,迫不得己,发不顾生死,星夜奔南京,以避危险。专呈一函,恳求总座恩准召见,以解数十年渴望。幸得一见,感戴之至。肃此敬请,崇安!步兵少校郑发鞠躬。五月十三日”
发表于 2010-4-7 21: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im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img]
“郑三发子”(蒋中正)的哥郑发
发表于 2010-4-7 21: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表于 2010-4-10 21: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衣冠散落屿如萍   
隼噬鲸吞荡板倾     
幸得梧桐栖秃凤   
已无肝胆事先陵
慈湖柳撇莫愁月   
绿岛槎浮故梓星     
血国泪家成一椁   
不抔待挹又清明
发表于 2010-4-30 14: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小学生的解说,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曾有部小说专门是写老蒋生平的,记得老将幼年流落街头,叫做"郑三发子".
发表于 2010-4-30 16: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小说,内中有类似 小学生 的说法,主人翁就叫 郑三发子。书名好象是《金陵春梦》??
发表于 2010-7-11 11: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看过介绍老蒋的一书,里面也说他叫郑三发.
发表于 2010-7-11 11: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蒋经国之母毛福梅夫人
发表于 2011-2-7 19: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真是的,不知道 开了眼界
发表于 2011-2-7 23: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听说过,不知真否
发表于 2018-10-26 23: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可否上个卫图?
发表于 2018-11-25 19: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蒋是不是“郑三发”,大量公正调查的历史事实已经证实,蒋和他母亲的身世早就有客观定论。“郑三发子”的故事就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政治需要,可以说是为了彻底否定蒋介石而编造的政治谎言,就是为否定老蒋在大陆人心中的政治地位而编造的政治诋毁。现在有何必咋拿文ge那套歪理邪说来继续蛊惑人心,往一个鞠躬尽瘁、尽心尽力的抗日领袖身上泼脏水?老蒋不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但他是一个称职的抗日领袖,他已经做了他该做和他能做的,他无愧于人民。

蒋介石及蒋母身世调查经过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6-17 02: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