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2824|回复: 6

祈嗣真詮

[复制链接]
<
发表于 2009-7-17 13: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发表于 2009-7-17 15: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网址打不开啊.
<
发表于 2009-7-17 16: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傳到168綱站
<
 楼主| 发表于 2009-7-18 06: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1# stillwater
7400.JPG
7401.JPG
7402.JPG
7403.JPG
7404.JPG
7405.JPG
7406.JPG
7407.JPG
7408.JPG
7409.JPG
7410.JPG
7411.JPG
7412.JPG
7413.JPG
7414.JPG
7415.JPG
<
 楼主| 发表于 2009-7-18 06: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祈嗣真詮(圖片包自解檔)下載
http://file2.ws/7410/download

袁了凡(1533-1606)本名袁黃,字坤儀;世居浙江嘉興的陶莊(明代並入嘉善縣)。在吳江縣得了公費做縣裏的公讀生。明穆宗隆慶四年(西元1570年)在鄉里中了舉人明神宗萬曆十四年(西元1586年)54歲中進士,奉命到河北省寶坻縣做縣令。過了七年升拔爲兵部職方司主事,萬曆二十年(1592年)剛好碰到日寇豐臣秀吉帶兵侵犯朝鮮,朝鮮向中國求救兵。當時的經略(駐朝鮮軍事長官)宋應昌奏准請了凡爲“軍前贊畫”的職務,並兼督導支援朝鮮的軍隊。此時提督李如松掌握大明朝援朝軍隊的兵權,他假裝賜給高官俸祿與日寇談和,日寇信以爲真,沒有設防;李如松發動突擊,攻破形勢險要的平壤,因而打敗了日寇。了凡因爲這件事當面指責李如松,不應用詭詐的手段對付日寇,這樣有損大明朝的國威;而且李如松手下的士兵隨便殺害百姓,並以頭來記功。了凡向李如松據理力爭,李如松發怒;不但不接受勸誡,反而獨自帶著軍隊東走,使得了凡所率領的軍隊孤立無援。日寇因而乘機攻擊了凡的軍隊,幸賴了凡機智應對,將日寇擊退。而李如松的軍隊,最後終於被日寇擊敗了;他想要脫卻自己的罪狀,反而以十項罪名彈劾袁了凡。在萬曆二十一年癸巳(1593年)朝廷的“京察”(六年一度的京官核查)中,了凡被言官彈劾“不稱職”,實際上是朝廷內部官僚集團的傾軋,終於在“拾遺”(諫官)的仕內,被迫停職返鄉。在家裏,了凡非常懇切,認真地行善直到去世明神宗萬曆三十四年(西元1606年),了凡逝世,享年七十四歲。明熹宗天啓年間(1621-1623),了凡的冤案終於真相大白,朝廷追敍了凡征討日寇的功績,贈封爲「尚寶司少卿」的官銜。了凡從當學生時,就非常喜歡研究學問,書不論古今,事不分輕重,他都認真研究,並且非常通達。例如:星象、法律、水利、理數、兵備、政治、堪輿等。了凡在寶坻縣當縣長時,非常注重人民的福利,常常想做些有利地方的事情;寶坻縣當時常有水災泛濫,了凡於是積極興辦水利,將三汊河疏通,築堤防以抵擋水患侵襲;並且教導百姓沿著海岸種植柳樹,每當海水泛濫,挾帶沙土沖上岸時,遇到柳樹就積擋下來,久而久之變成一道堤防。於是了凡又督導百姓在堤防上建造溝渠,並鼓勵百姓耕種;因此,荒廢的土地漸漸地開墾,了凡又免除百姓種種雜役以便民,使得百姓安居樂業。了凡家裏並不富有,可是卻非常喜歡佈施,家居生活儉樸,每天誦經持咒,參禪打坐,修習止觀。不管公私事務再忙,早晚定課從不間斷。在這當中,了凡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68歲時寫下四篇短文,當時命名爲《戒子文》,用來訓誡兒子,就是後來廣行於世的《了凡四訓》這本書。《明史》對於袁黃(了凡先生)記載有多篇,偶舉可見《曆志》、《藝文志》、《循吏列傳》等。僅據清朝宰相張廷玉所撰的《明史》所載,了凡的著作包括《曆法新書》五卷、《寶坻勸農書》二卷、《皇都水利》一卷、《群書備考》二十卷、批削《四書》《書經集注》而成《刪正》等。其餘還有《寶坻政書》、《情理論》、《了凡四訓》、《祈嗣真詮》等等。本來被人卜算其壽為53歲,無子。之後於1569年遇見雲谷禪師,透過雲谷禪師解說命運(數)其實可以改變之後,積極為善助人,因此改變自身的命運,不僅未於53歲壽終,且生下兒子,並於69歲那年寫下「了凡四訓」。改運後的袁黃在辛巳(西元1581年)生下兒子天啟世所流傳的《了凡四訓》,是了凡先生晚年寫的四篇訓子文。


雲谷禪師傳白話述意 (原文作者:憨山大師)

雲谷禪師,出家的法名「法會」,又號「雲谷」。祖籍浙江省嘉善縣胥山鎮,俗姓懷,出生於公元一五00年(明孝宗弘治十三年)。幼年便看破紅塵,立志出家。投在本鄉大雲寺一個老和尚座下,剃度為僧。

當時有一位法舟禪師說:「止觀的要訣,不著於身心氣息,內外都要放得下。而你所修行的方法。落於下乘,那裡是祖師西來的脈意呢?學佛必定要以明心見性(開悟)為主。」雲谷禪師聽了,感動得難以自持地請求指教,法舟禪師教他切實去參 「念佛者是誰」?叫他當下發露「疑情」。他便依著指示,不分日夜地參究,連吃飯睡覺的時間也常常想不起來了。有一天正在吃飯,吃完了飯也不知自己已吃完,還按著空碗扒飯,因此手裡的碗,忽然不小心摔到地上。因地一聲,猛然打破黑桶,彷彿大夢初醒一樣。他再向法舟禪師請教他的境界,便得到法舟禪師的印證了!接著下來,他便讀禪宗大書「宗鏡錄」。對「三界唯心」的真理已徹底地覺悟,自此以後,所有佛經與佛法真義,歷代禪宗祖師的公案,都清楚得如同舊識。到此時,他便隱遁到佛教大叢林裡,做一些「煮飯挑水」出勞力的僕役工作。來磨鍊自己。

雖然雲谷禪師沒有建立甚麼門派,收徙傳道,但是見到他的人彷彿面對高峰峻崖。有不寒而慄之感。然而。雲谷禪師全都以平等心來攝受、加被他們;他接引參訪他的人,向來都是低聲婉語,平心靜氣,從沒有過嚴厲的責備。讀書人、為官的人。皈依他的也一天天多起來。因此,他不能靜靜地修行,有人想求見他的,他總以接引他們、加被他們為前提也接見了。

每年,他從山中到城裡一次,一定寄單在「回光寺」。每次到回光寺,在家男女居士,都湧過來,如圍繞著蓮花寶座一樣,而雲谷禪師看到這種受人擁戴的景況,不起一點分別心,親近他的人,好像嬰兒依傍慈母一般。

我做小孩時,便親近侍奉他了,承他老人家非常器重我,對我不厭其勞地訓誨開示。 我十九歲那一年,忽然不想出家了,被雲谷禪師知道了,問我說:「你為什麼要違背最初立志出家的心願呢?」我就說:「祇是我厭煩一般出家人太過庸俗了!」

雲谷禪師說:「你既知道厭煩世俗,又為什麼不學一學古代高僧呢?古代的高僧,皇帝不以臣子的地位看待他;父母不以子女的地位教養他;天龍八部對他無限地恭敬,也不認為可喜:你應該找出「傳燈錄」。「高僧傳」這些書讀讀看,就知道了!」

我(憨山大師自稱)當下就檢查書箱,查出一部「中峰廣錄」的書,捧著去見雲谷禪師,師說:「你熟讀這部書,就知道出家人的高貴之處了!」我從此時便決心落髮為僧,實在是受到雲谷禪師的啟示,這是嘉靖(一五六四,明世宗嘉靖四十三年)甲子年的事。

當袁了凡先生未及第時,曾經在山中參訪雲谷禪師,他們相對著默然無言地靜坐三天三夜。

雲谷禪師把「一切唯心造」的生命奧義指示給袁了凡,袁恭謹地接受指示,這件事詳細情形在袁的著作「省身錄」上,由於這個緣故,雲谷禪師的高風,一天天更加受人重視。

當明穆宗隆慶辛未年(公元一五七一年一),我辭別雲谷禪師到北方去參訪,臨走時,師告誡我說:「古人到天下各地行腳參訪善知識,祇是單純地為了尋求參悟本來面目,你要想想,日後拿什麼回來見你的父母師友呢?要謹慎地不要空空浪費你的草鞋錢啊!」

雲谷禪師平日動靜語默,安祥穩重如山,沉默少言,一旦說話,便如空谷足音,醒人眼目。師住在山中清修,四十多年如一日,夜不倒單,終身拜佛誦經,沒有一日間斷。

雲谷禪師回到故鄉住了三年,受到他化育的人,成千成萬。有一天夜間四處鄉鄰看到他的庵中起了大火,等到天亮,再跑去看個究竟。雲谷禪師已經安然圓寂了。這是明神宗萬曆三年正月初五日的事。

雲谷禪師生在公元一五00年。寂於公元一五七五年,世壽七十五歲,僧臘五十年。他的弟子真印師等為他火化,葬在大雲寺的右側。

我自從離開他之後,走遍大江南北,遍參了所有的善知識,但還沒有見過品德和道行的落實。慈悲安祥像雲谷禪師這樣的高僧。每一回想起來,他的音容面貌,便在心頭清楚地顯現出來。因為感念他教導我的深恩大德,所以一直到老年也不能忘記他。
<
发表于 2015-11-6 19: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模樓主的貼連接都會有問題的
<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1: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沒有了

黃紙墨書
吳佛令易唵八卦我今見聞必受持!阿彌陀佛
安里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5-10 20: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