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註冊
x
邵康節先生的《皇極經世》是非常不容易入門的學問,由於邵康節先生使用的看是簡單、但是易理深奧的框架,凡欲入門者,需要從0開始逐步搭建邵康節先生在《皇極經世》所建立的框架,知識點的累積都需要閱讀艱澀難懂的古籍,而《皇極經世》傳世的古籍並不多。天機論壇也是經過多年,經由不少無私奉獻的會員們,把《皇極經世》重要的典籍,都已經上傳。如今要入門《皇極經世》在搜尋材料方面不像以前這麼困難。
x" D, t" D3 S1 j鄙人資質駑鈍,對於《皇極經世》的研究,前前後後加起來也將近20年。初期閱讀的時候非常容易放棄,因為知識點的累積不容易,特別對一些書中的名詞及概念不清楚,舉步維艱。研究《皇極經世》需要鍥而不捨的精神,才能夠在困難的摸索當中,一步一腳印找到正確的方向。. y& Z# A9 {: e$ C( n
按個人過去經驗,研究《皇極經世》初期的進步很慢,必須要閱讀深入到某一個層次跟規模時候,才能夠慢慢有感悟。也因此在入門初期,不管你閱讀再多的內容、或花下再多的時間,也都容易找不到門徑而入,最後只能暫時放棄。但是若能鍥而不捨閱讀《皇極經世》的古籍內容,當你的知識點累積到某一個層次之後,就會慢慢的有突破。
1 F& }9 {1 r. u8 ]% A* Q前一陣子因為易友詢問邵康節《皇極經世》的掛一卦排列方式,再度把過去《皇極經世》的閱讀筆記,翻出來重新梳理、溫故知新。結果一發不可收拾,一頭栽入《皇極經世》浩瀚的數理當中。經過折騰,這一次的機緣,也對《皇極經世》過去卡脖子的內容有多方面的深入收穫。
1 ?. g' B+ I: D' U: i/ {2 g3 Z' b" N
此次研究,也對於《皇極經世》古籍中許多數位進行驗證,發現到《皇極經世》古籍當中,因為歷代傳抄及出版的誤植,對於天/地/人數、十六大位計算結果及數位表述有許多錯誤。而這些錯誤自宋代以後至今已超過千年,尚未有人進行驗證。例如研究《皇極經世》寶貴的古籍如《理數鈐》(出自《古今圖書集成》)、宋朝張行成的《易通變》、《皇極經世索引》(收納在《四庫全書》)、宋朝祝泌的《觀物篇解附皇極經世起數訣》、明朝余本的《皇極經世釋義》等書中的數字,仍然有錯誤。此次將個人研究心得分成幾個篇幅逐步分享,希望對於研究《皇極經世》有興趣的易友,有幫助。) X' H0 U1 g/ @5 `
7 p: D% h+ k) \( c" f$ `9 ?. Y
9 p( I& ^ m% f. u5 x《理數鈐》書中未訂正的原內容) l7 I( F3 W/ ^) K7 \
! l* o, o: N5 r @5 s
邵康节《皇极经世》探索阅读札记(一)
) l7 }* _+ c, |7 l; h! h2 I, H( R
6 ]0 {9 ]9 ]) ?/ W0 o, V" v/ B R2 j& ^, ]2 X" w2 v4 C
, D i. m1 v1 P4 C
《理數鈐》書中經鄙人訂正內容(用紅色標註者,為正確內容)
0 t: k# i8 o F4 r* k& B7 v
邵康节《皇极经世》探索阅读札记(一)
# X, ^' E! n) X k4 Y7 J$ M6 ~ O# p7 n6 U
5 M( N {) d+ b8 G訂正《理數鈐》
: A0 r. N' {" O; q1 {/ b* f1 I/ c天有四變,地有四變,變有長也,變有消也,十有六變而天地之數窮矣!
$ L5 }# N, D5 D" ~% Z0 }以下為正確的16變之數字: B: z. A1 }9 t9 E W7 ]
乾為一 | 一變, 以十二因《乾》之一, 得《夬》為一十二(=1分=12秒) | 一變, 以三十因《夬》之一十二, 得《大有》為三百六十(=1時=30分=360秒) | 二變, 以十二因《大有》之三百六十, 得《大壯》為四千三百二十(=1日=12時=360分=4320秒) | 二變, 以三十因《大壯》之四千三百二十, 得《小畜》為一十二萬九千六百(=1月=30日=360時=10800分=129600秒) | 三變, 以十二因《小畜》之一十二萬九千六百, 得《需》為一百五十五萬五千二百(1年=12月=360日=4320時=129600分=1555200秒) | 三變, 以三十因《需》之一百五十五萬五千二百, 得《大畜》為四千六百六十五萬六千( =1世30年=360月=10800日=129600時=3888000分=46656000秒) | 四變, 以十二因《大畜》之四千六百六十五萬六千, 得《泰》為五億五千九百八十七萬二千( =1運 =12世) | 四變, 以三十因《泰》之五億五千九百八十七萬二千, 得《履》為一百六十七億九千六百一十六萬( =1會 =30運 =360世) | 五變, 以十二因《履》數, 得《兌》為二千零一十五億五千三百九十二萬( =1元 =12會 =360運 =4320世) | 五變, 以三十因《兌》數, 得《暌》為六萬零四百六十六億一千七百六十萬( =30元 =360會 =10800運 =129600世) | 六變, 以十二因《暌》數, 得《歸妹》為七十二萬五千五百九十四億一千一百二十萬( =360元 =4320會 =129600運 =1555200世) | 六變, 以三十因《歸妹》數, 得《中孚》為二千一百七十六萬七千八百二十三億三千六百萬( =10800元 =129600會 =3888000運 =46656000世) | 七變, 以十二因《中孚》數, 得《節》為二兆六千一百二十一萬三千八百八十億三千二百萬( =129600元 =1555200會 =46656000運 =559872000世) | 七變, 以三十因《節》數, 得《損》為七十八兆三千六百四十一萬六千四百零九億六千萬 | 八變, 以十二因《損》數, 得《臨》為九百四十兆三千六百九十九萬六千九百一十五億二千萬 | 八變, 以三十因《臨》數, 得《同人》為二萬八千二百一十一兆零九百九十萬七千四百五十六億 | 九變, 以十二因《同人》數, 得《革》為三十三萬八千五百三十三兆一千八百八十八萬九千四百七十二億 | 九變, 以三十因《革》數, 得《離》為一千零一十五萬五千九百九十五兆六千六百六十八萬四千一百六十億 | 一十變, 以十二因《離》數, 得《豐》為一京二千一百八十七萬一千九百四十八兆零二十萬九千九百二十億 | 一十變, 以三十因《豐》數, 得《家人》為三十六京五千六百一十五萬八千四百四十兆零六百二十九萬七千六百億 | 一十一變, 以十二因《家人》數, 得《既濟》為四百三十八京七千三百九十萬一千二百八十兆七千五百五十七萬一千二百億 | 一十一變, 以三十因《既濟》數, 得《賁》為一萬三千一百六十二京一千七百零三萬八千四百二十二兆六千七百一十三萬六千億 | 一十二變, 以十二因《賁》數, 得《明夷》為一十五萬七千九百四十六京零四百四十六萬一千零七十二兆零五百六十三萬二千億 | 一十二變, 以三十因《明夷》數, 得《無妄》為四百七十三萬八千三百八十一京三千三百八十三萬二千一百六十一兆六千八百九十六萬億 | 一十三變, 以十二因《無妄》數, 得《隨》為五千六百八十六萬零五百七十六京零五百九十八萬五千九百四十兆二千七百五十二萬億 | 一十三變, 以三十因《隨》數, 得《噬嗑》為一十七垓零五百八十一萬七千二百八十一京七千九百五十七萬八千二百零八兆二千五百六十萬億 | 一十四變, 以十二因《噬嗑》數, 得《震》為二百零四垓六千九百八十萬七千三百八十一京五千四百九十三萬八千四百九十九兆零七百二十萬億 | 一十四變, 以三十因《震》數, 得《益》為六千一百四十垓九千四百二十二萬一千四百四十六京四千八百一十五萬四千九百七十二兆一千六百萬億 | 一十五變, 以十二因《益》數, 得《屯》為七萬三千六百九十一垓三千零六十五萬七千三百五十七京七千七百八十五萬九千六百六十五兆九千二百萬億 | 一十五變, 以三十因《屯》數, 得《頤》為二百二十一萬零七百三十九垓一千九百七十二萬零七百三十三京三千五百七十八萬九千九百七十七兆六千萬億 | 一十六變, 以十二因《頤》數, 得《復》為二千六百五十二萬八千八百七十垓三千六百六十四萬八千八百零京二千九百四十七萬九千七百三十一兆二千萬億 | 一十六變, 以三十因《復》數, 得《姤》為七秭九千五百八十六萬六千一百一十垓九千九百四十六萬四千零八京八千四百三十九萬一千九百三十六兆 |
$ n" B* M& C9 c9 s/ y. t1 @ ~
5 @ x$ Z- M5 H- Q8 @% A
! d! Y/ Q0 }2 x: q2 U4 H- b R( x: S+ ~. Q2 s# m4 p'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