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1538|回复: 8

问参禅贵一念不生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16-4-9 18: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摘自《憨山大师法语》

  问参禅贵一念不生。念佛贵净念相继。兹参究念佛一门。意在妙悟。而得往生也。今念佛时。虽心佛分明。参时则二俱坐断。故参功渐胜。念佛渐微。他时焉得亦悟亦生耶。
  答。参禅。贵一念不生。是已。若言念佛。贵净念相继者。此将四字佛号。放在心中。为净念耳。殊不知四字佛号。相继不断者。是名系念。非净念也。乃中下根人。专以念佛求生西方。正属方便净土一门耳。今云参究念佛。意在妙悟者。乃是以一声佛。作话头参究。所谓念佛参禅公案也。如从上诸祖。教人参话头。如庭前柏树子。麻三斤。乾矢橛。狗子无佛性。放下著须弥山等公案。随提一则。蕴在胸中。默默参究。借此塞断意根。使妄想不行。久久话头得力。忽然[囗@力]地一声。如冷灰豆爆。将无明业识窠臼。一拶百碎。是为妙悟。即参究念佛。亦如此参。但提起一声佛来。即疑审是谁。深深觑究。此佛向何处起。念的毕竟是谁。如此疑来疑去。参之又参。久久得力。忽然了悟。此为念佛审实公案。与参究话头。原无两样。毕竟要参到一念不生之地。是为净念。止观云。若心驰散。应当摄来归于正念。正念者。无念也。无念乃为净念。只是正念不昧。乃为相继。岂以声声念佛不断。为参究净念耶。此不但不知参禅。亦不知念佛矣。若参究果至净念现前。则净土不必外求。而一念即至。得上品上生者。此行所至也。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发表于 2016-4-9 22: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念不生  好难做到
发表于 2016-4-9 23: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阿米 发表于 2016-4-9 22:45
一念不生  好难做到

若是好做,都是佛了!

发表于 2016-4-9 23: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大家能看明白吗?
发表于 2016-4-9 23: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aoyang372 于 2016-4-9 23:34 编辑



身是
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再到


菩提本是树,明镜亦是台,本来皆是物,处处是尘埃。

这就是修“佛”的一种境界!



还有一种修“佛”的说法,就是:

第一步:看物是物;就好比“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第二步:看物不是物;就好比“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第三步;看物还是物!就好比“菩提本是树,明镜亦是台,本来皆是物,处处是尘埃。

修到这第三步,就是真“佛”了!!!!!



发表于 2016-4-9 23: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三种境界,可以说是佛道的无上法门,能得此三种境界,方可证佛之真谛!
发表于 2016-4-10 00: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欲得三昧,还需在功夫中寻吧,我等念佛,功夫不够啊。
发表于 2016-5-6 19:36: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善哉。修炼之路漫漫兮,修得一分是一分,尽力尽心就是了。
发表于 2016-5-17 08:56: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念不生时,参的是什么禅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6-12 00: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