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4864|回复: 12

内丹功法真传——《道乡集》丹法纂要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qq:QQ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06-1-20 21: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b>内丹功法真传——《道乡集》丹法纂要

</b>[前言]这是90年左右,我的第一份气功函授资料,当时,严新大师很火热,我便函授了《严新智能气功》,函授费30元,附教材一本、磁带一盒、参考资料一份(便是下面的内容)。严新智能气功我练习了两年,出现了很多奇异现象,大大增强了练功和进一步学习的乐趣信心,可惜,苦无练功场地。当时,正在大学求学,为了寻找练功的地方,想尽了一切办法。最后,大学毕业后,放弃了这门功的练习,但也另外遇到了自己的机缘。
  《内丹功法真传》我没有练习,但《道乡集》确实是名著,之所以贴在这里,不过是不想看到苦寻师傅的道友怨天尤人,才把自己能公开的东西向大家展示,希望大家各有所得。
-----------------------------------------------------------------------------------------------------------
气功教学参考资料之一

内丹功法真传
——《道乡集》丹法纂要

内蒙古气功科学研究会气功教学咨询部印


编者的话

  道家气功源远流长,影响既广,功效亦宏,而内丹修炼,乃其主流。其旨本于有无相生、动静互用、性命双修,以虚静为基,以神气和合为用,以“自然”、“无为”为则,不但是祛病健身、益寿延年的妙法,而且是开发人体智能,使生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有效途径。然而,丹法玄机,奥蕴难明,万卷丹经,类多隐语借喻,或言龙虎龟蛇,或论铅汞婴姹,罗列卦爻,牵扯干支,竟使简易之理法,堕入五里雾中,难以得其真谛。以致今日之言丹道者,竟有误认龙虎婴姹之幻影为真境,而落入魔障者,亦有不知周天运转乃自然而然之妙机,反而妄行搬运,烈火空铛,自误误人者。若此等常识中事尚属梦梦,其它就更难言及了。
  《按摩与导引》于去岁今春连续刊出了崂山史从龙氏在民国初年编著之《道乡集》,剖析阴阳、阐发神气、分别层次、开示火候、详陈练法、指点窍妙,诚能深入浅出,发微钩玄,虽非灵犀烛照,实属正宗法门,非着相顽空之术所可比。其云“行一步,自有一步效验”,当非虚语。只可惜其书假借“仙佛”,依托“乩降”,宗教迷信色彩颇浓;而且叙述零乱,又无章目可寻,非前后互参则不能明其理法,非分类综合则难以握其枢要。因而不得不重为编纂,删其繁芜,去其浮词,特别是将封建迷信部份去掉。同时,前后会通,撮其精要,分类整理,以便研读。然而丹法虽简,其奥难明,为便于从不同角度琢磨,以期融会贯通,用以指导练功实践,因而章节间内容上仍有重复之处。
  重纂《道乡集》,原是为了自己研习方便。稿成,求教于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内蒙古自治区气功科学研究会理事长沈老湘汉同志。承蒙抽暇审阅并亲为拟定书名,推荐印行,以公诸同好,亦且求教于博雅,谨此致谢。
  杜子敬
  1 9 8 8年5月于塞北青城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楼主| 发表于 2006-1-20 21: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录 一、丹法要旨 1、阴阳 2、动静 3、恍惚 4、混成 5、中和 6、至德 二、丹法要则 l、道法自然 2、动静互用 3、性命双修 4、致中和 5、潜龙勿用 6、持之以恒 潜心自悟 三、丹法要诀 1、炼己 2、止观凝神 3、谨固牢藏 4、调息 5、伏气 6、配合阴阳 7、火候运用 四、炼丹步骤与方法 (一)炼精化气 1、调药 2、采药 3、封炉 4、炼药(小周天) 5、止火 (二)炼气化神 1、采大药 2、大药过关服食 3、养胎 4、万脉归源 (三)炼神还虚 1、全神 2、出神与收神 3、还虚 五、丹法常用名词术语 明堂 黄庭 土釜 玄关 天心 六尘 橐龠 活子时 筑基 胎息 火与药 小药与大药 文火与武火 封炉 进阳火与退阴符 日月合璧 降龙伏虎 攒簇五行 五龙捧圣 芦芽穿膝 折芦过江 六、其他 1、炼养生活 2、炼养环境 3、法财侣地 4、断阴魔法 5、制睡魔法
 楼主| 发表于 2006-1-20 21: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丹法要旨
  1、阴阳
  《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一语劈破旁门。盖造化生乎阴阳,阴阳成乎造化,举凡昆虫草木,无一不赖阴阳而生,抛劫阴阳,将何以尽天地之妙哉!如牝鸡生卵,无雄者不育雏,此即孤阴不生之明征。若虫蚊尚有阴阳,况我先天大道,至精至微,至大至刚,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与鬼神合其吉凶,离乎阴阳,更不能一朝立也。是以舍劫阴阳,别无他道;隐显莫测,神通广奥,皆从阴阳造化中得其玄妙。
  吾人一身皆属阴,只有先天一点祖气属阳。未生身前,只此一点乾金,叻地一声落地,先天胎息间断,后天呼吸随生,从此一点乾金流入坤腹,变成坎象,故曰水中金。此一点真气受之父母,故日祖气。能将此一点祖气还归本源,即是抽坎填离,又谓之还丹。离得此乾金,遂成乾健之体;坎失中爻,亦成坤柔之象。坎中真金抽尽,即成马阴藏象。人无慧命,如灯无油,不灭何待!老年人尤当奋勉,先将慧命坚固,即是延年的根本。道不离乎阴阳,丹不外乎神气。神气混合,即是阴阳匹配:天人会萃,即是理气和合。讲什么龙虎,说什么汞铅,只要认得何为元神,何为祖气,常使抱元守一,便是造化真功。祖气非以神光煦照不生,元神非以祖气合之不聚,万勿流于枯寂,终自误耳。
  2、动静
  夫道,不过动静二字。其实只一静字;静时固静,动时亦静也。如北极坐镇中央,众星环拱,静者固静,动者仍自静耳。“静为动之基”,盖以动自静里生出,不静则不动。动非常动,有时仍归于静。动静循环不已,如二气往来于天地之间,自成造化。人不能法天,所以不能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乃不能守此一静耳。故人自为人,天自为天。若能与天地合体,与日月并明,我亦天也。人能坐到虚至极,静至笃,阴阳也自旋动。天人一理,道无二致。而旁门左道,节外生枝,背生生不已之道,作不伦不类之事,以为捷径,终自误耳。
  3、恍惚
  太上曰:“恍恍惚惚,其中有物”。倘若无物,恍惚者谁耶?修丹者修此恍惚,学道者学此惚恍。“知君夙植英灵骨,所以教君学恍惚,含元殿上水晶官,分明指出神仙窟”。可知恍惚者,真阳发动也。第三句分明指出真阳之气即水中金一物,成道由此,得丹由此,非神仙窟而何!但先天不能与后天相抱,虽恍惚而总非恍惚。果能先后天打成一片,虽不欲恍惚,亦不可也。道是自然,非旁门外道所能知也。
  何为先天?虚极静笃,无人无我之时也。因其混混沌沌,不分阴阳,故曰无极。及至静极生动,一阳发生之时,始有天地、人我之分;因其已分阴阳,故曰太极。总而言之,曰无极亦可,曰先天亦可;曰太极亦可,曰后天亦可。“气”也有先天后天之分。静极生动,无中生有,此动气即先天气也。呼吸之气,息息归根,即后天气也。先天气为子气,后天气为母气,以呼吸养育先天气,为子生母。盖先天之气原无形象,非虚极静笃不生;后天之气本有形象,然非至无形无象则不能用。夫恍惚者,乃先天气生,后天气接,二气旋转而生者也。先天气非后天气温暖不生,亦非后天气相恋而不住。故先天气之行止,唯听命于后天也。后天气为何?若以口鼻呼吸为后天气,试问口鼻与气穴相隔甚远,何以能相恋而不相离耶?唯真息不在口鼻而在气穴。息息归根即是气穴呼吸,而不着于口鼻也。此是天机,切记。
  4、混成
  《道德经》云:“道可道,非常道”,则知此道虽然是可道的,但却非寻常之道。“名可名,非常名”,则知可以名道者,诚足以天地参矣。又曰:“有名,天地之始;无名,万物之母。“盖有名乃太极成形,阴阳已判时也;无名乃阴阳未分,鸿蒙时代也。由鸿蒙而生天地,故曰“万物之母”;有阴阳而后天地始分,故曰“有名天地之始”。此外讲也。静坐到屏除念虑,凝神于气穴,虚而又虚,静而又静,外不着声色,内不起私欲,灵明一点,照育中央,即无极时代也。因其时无形影可见,无征兆可言,故无所命名。及至静笃虚极,一阳初动,丹田暖气渐达于四肢百骸,融融然大地皆春,一身经络血脉流畅无滞,竟体愉快,心花亦开,故以万物之母名之。其实,于此时以神凝合此阳气,即是匹配阴阳也。《道德经》云:“有物混成”,即指此也。夫混成者,即阴阳和合之谓。独修一物,万无混成之理。既阴阳成象始有太极,指为天地之始,诚不谬也。然而,不第为天地之始,亦可为结丹之始。
  5、中和
  《中庸》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之变,失于中和;人事之扰,失于中和。夫中者,不偏不倚;和者,无燥无湿。一有偏倚则失于中,一有燥湿则失于和。故静坐时,执其中,用其和,而大道之全功毕矣。
  6、至德
  《易》曰:“诚性存存,道义之门”。孔子亦曰:“苟无至德,至道不凝焉。”盖以道为浩然之气,欲使直养无害,必先全其天理。理全则欲静,欲静则喜怒哀乐合于中节,不至害道也。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芸芸,吾以观其复”。虚极静笃,非私欲尽乎。“未炼还丹先炼己”,亦此意耳。圣人千言万语,不过说明理气二字。后世真仙亦不敢明言窍妙,此言动静,彼说有无,比龙虎以言其性情,喻水火以言其虚实;日月合璧即理气之混融,坎离抽填即理气之运行,千比万喻,总不出此二字。
 楼主| 发表于 2006-1-20 21: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丹法要则
  1、道法自然
  金丹之道无他,“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行无为之化而万物生,人行无为之功而一身健。天地之旋转,是谁使之旋转耶?日月之运行,是谁使之运行耶?均出乎自然。不劳其心,不居其力,是以天地日月得其长久。人之所以不得其寿者,不能法天也。日月舒光,孕育万物,出于无心也。我能静观,心目之光亦自下施,是以观至虚极静笃,造化亦生。《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我之神与气,即我之阴阳也。气生有时,即虚极静笃之时也;气行有路,即云梯漕溪路也。气之外耗,因情欲外诱也。天无情欲,故天得长久;人为情欲诱尽此气,故不得其寿也。人能去尽情欲,常以神光静观此气,则气不为外诱所耗,自然渐积渐旺,阳气日增,阴气日消,欲净理存,内药有象矣。
  《易》日:“物极必反”。静到极处,自然生动;动到极处,自然复归于静。困久必亨,否极泰来,皆是自然而然者。得其自然之机,顺其自然之势,听其自然之运,任其自然之止,总教合乎自然,顺其机缄,无一点强制勉强。静时固静,动时任其自动,我但凝神气穴而矣,此清静无为之大道也。待其机动颇大,我方将元神凝入气根,神与气结合一团,渐渐归于定静,而呼吸之气亦自与神气相依,渐渐入定,而不为外物所诱也。机发则任其发,机息则任其息,我但凝我之神使不外驰,朗我之神使其内照,则机来自然为神吸收而返,机息则受神寂照而安,正所谓“无功功里施功”也。明明无为而实有为,虽有以为而实无为,故曰:“道向无为为处为”。学人不知天机活泼,一味枯禅,是以终落空亡。夫禅,无形无色,无声无臭,只空空洞洞一太虚境界;及静极生动,乃曰“机”矣。只信习禅而不信有“机”,是以流入顽空,仍不免生老病死之患。禅与机相互为用,故能以道全形。禅定机来,机患禅静。《道德经》谓“有无相生”,丹经谓“动静互用”,自初功以至结果,总是二字往一来为用,无他道也。
  吾身以心肾比天地,以神气为日月。故修丹之士,以天地为鼎炉,以日月为金丹。其下手妙诀,只将心中之神凝于肾气之中。正如天道三十日,日月合璧,月受日之阳光,渐有阳气,故三日现于庚,犹是蛾眉。渐渐阳气充足,由半轮而成团圆,正《悟真》所谓“药遇癸生须急采,金逢望远不堪尝”之义。夫“望远”者,距望日稍远也。如十五日是望,十六日即望远也。一到望远,月即亏损,故丹家不用,必待日月再合壁,阳气再发生。如此周而复始,以至采无可采,舍利成矣。
  夫孙道人采四方气以助大道,此犹未焉者耳。吾道片刻用功以夺天地一年气候,较之采四方气不啻霄壤。《道德经》云:“归根复命”,由复至坤,正一年气候。是以吾能运一周,即如日行三百六十五度,片刻峻功,一年气候在我矣,岂不胜采四方气为更妙乎。
  道法天地,以静观为主体,以调和阴阳为作用,只是个凝神入气穴,便如日映月窟,造化由是而生,舍利由是而结,总是个自然而然,毫无勉强掺杂其间,行之既易,收功亦巨。而世人或视为难途,或以平淡忽之。傍门小道,非吞津咽液,即吐故纳新,或强行闭气为伏气,或硬自搬运为周天愈行愈远,愈悟愈迷,行将累及一身,仍不自觉,良可悲悯。
  2、动静互用
  “高以下为基,有从无中生,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静乃动之基,不静则不能生动。不静而动,便非真动。因其水源不清,不足以结丹,故虽动亦不用。必至虚极静笃之时,忽然一动,方是真动。要识动静原是一物,静时为体,动时为用。静而生动,正玄关辟发时也。倘不从动中认宗祖,静时无声无色,何以辨别。动既从静中得来。乃知动是宗祖,静亦祖宗也。何谓宗祖?因此动机乃生人生物之根本耳。然而,动时因知宗祖所在,而静时则一片真空,虽欲强动,亦不可也。“无事更寻谁”,乃对有事而言。动时凝神于气根,乃有事也。然而,有事几同无事。设惑于有事,妄自搬运,反碍活泼之机,非清静无为之大道也。有事若行无事,无事但观其妙,更有何物之可寻哉。此二句包括天机,慎勿轻视。总而言之,动时可觅宗祖,静时无物可寻,但守其静,以待再动可也。动则观窍,静则观妙,金丹之全旨备矣。
  3、性命双修
  大道有本有末,有体有用。初下手凝神于气根,本也;了手时粉碎虚空,末也。以性为之体,以命为之用。初时以性就命,如日蒸海水,久而云气上升,此炼精化气之正功也;中间以命合性,名曰抽坎填离。离得坎中一点真金,转成乾健之体,坎失中爻,化为坤象,仍归乾南坤北先天方位,纯是天道。性命混合,还丹可结;独修一物,万无混成之理。若偏重于性,而不知命应速修者,是以难见效验。要知先命后性,三教一理。不将此命还归本源,更无修性之必要。故达摩面壁,是命功以后之事。能先从命功上讲求,自能步步脚踏实地。古人云:“欲教灯不灭,须识添油法”。夫油者,精也;灯光,性也。以精合性,即是添油之法。或曰“精是后天渣滓之物,保之何益?”岂知保后天即所以固先天也。老年人尤以救护命宝为第一要着。因老年人此宝最少,生发也迟,再加生而不知采,采而不知炼,炼而不知归炉,生气日耗,死机不远矣。丹经云:“竹破须竹补”,精若消耗,非精不能补也。人年过十六,阳精外耗之后,必须以精补精。精能补足,而后方可练精化气。补之之法,总在“和合凝集”。此种功夫虽系炼命,然亦不可顷刻离性。盖以命居深宫,倘无求之之法,则不能自出。故丹经云:“有人识破我家风,太阳移在月明中。”须知月本无光,必借太阳温煦之力始有光彩。人能将此灵性返照于命宫,即是日照月宫;照之既久,先天一气始从虚无中来。盖以神栖于目,而目又为心之先锋,目到何处则心到何处,此和合凝集之妙法也。故必先澄清心地,轻轻回光返照,凝神降心于气穴,不可使心外驰,驰则心火不聚;亦不可思虑,虑则水源不清。灵光常常朗照,静到极处,自有动机。此动机乃吾身之生机也。此机非静极不发,非虚极不生,非回光返照、凝神气穴不动也。此机一动,万勿妄动,须将我之真意寻气根旋动处,放此心在气根。动气亦自旋回。此时我之呼吸亦渐渐归到此处,息息归根,绵绵不绝,口鼻之呼吸可无用矣。此息既与神气留恋,自然三家结合成团,心不必定而自定,息不必调而自调,融融然一身轻暖,真“三十六宫都是春”也。今之学佛者轻视双修,独重性道,未闻可以延年者。瞑目而逝,便谓超升天界,欺人而终自欺耳。
  4、致中和
  元气,水也;气穴,炉也;内窍,釜也;元神,火也;真息,风也。心息相依,即以风吹火。心急则火燥,火燥则水沸;性孤则火微,火微则水寒,必冲而用之,方为合宜。《中庸》所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神虽凝于水乡,更须用这“和”字。神不可燥,燥则水枯;火不可寒,寒则炉冷。必须不燥不寒,一团和气,方生造化。
  5、潜龙勿用
  初下手凝神于气穴,神凝则气生,气生则机发。要知此动乃微阳耳。《易》曰:“初九,潜龙勿用。”学人不明此理,往往一遇动机,便去运行周天,徒戕真机。更有稍觉下部发热,便去强行搬运周天,宁不太可笑乎!微阳发生,只可以神逆归原处,以涵养之。时来时凝,适至阳气充足,自然有药产之景。见此景象,正好将药采归玉炉。采药归炉后,移时炉中火发,此乃升降之真机耳。倘若神气不足,药未归炉,万勿先行搬运。盖欲养其精,蓄其锐,待时而动也。若一遇机来,便运周天,失之于嫩,难结丹也。此间不容毫发,非有心人不能明晰也。道本自然,冬至阳升,不期升而自升;夏至阴降([注]这里所说的阴阳,是就升为阳,降为阴来说的,而不是指阴气与阳气本身。),不期降而自降。此乃天然之机。我能升降一任天机,方为法天也。昧者妄自搬运,乃违天也,以致有虚火上升,双目失明者,真可叹也。
  刻下旁门,皆以运行周天为拿手好戏,不明次序,一味胡乱搬运,言之津津,听之怡怡,害人真不浅也。
  6、持之以恒 潜心自悟
  修道一事,非大英雄、大豪杰,具百折不回之志,有闻一知十之慧,方可不为次序所紊,歧途所误。否则,一见效验,便自矜夸,未肯低心下气,问难晰疑,行致歧途,反以为是,其不为群魔所噬者几希。道虽简易而悟有深浅。悟之深者,不为境限,不为幻诱,性命混合,还丹可结;悟之浅者,不能降伏尘劳,偏去无味摸索,捱时耐坐,反有之损。求益反损,何如不求! 
  道在自悟,亦须师传,一有不合,即当请教,明辨笃行,道无不成之理。
发表于 2008-9-14 14: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能有如此胸襟,令人佩服!
发表于 2008-9-19 09: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请继续分享
发表于 2008-9-19 19: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为筑基部分,不知有无化神和还虚部分,但那是需要口诀的。希望楼主继续!
发表于 2009-12-7 16: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楼主继续!
发表于 2009-12-7 20: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见此如见亲人,倍感亲切。太谢谢了。
发表于 2009-12-7 23: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看目录,好像还有好多啊,都是看书打字上来的?辛苦了,感谢
发表于 2009-12-29 15: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道乡集堪称近代内丹术之大成,内容简练实用易懂。可惜很少有人大力推荐此著作。不过看上面内容不全。
发表于 2010-1-6 13: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能有如此胸襟,令人佩服.感谢分享 .
发表于 2010-1-6 13: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能有如此胸襟,令人佩服.感谢分享 .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5-1 21: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