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4217|回复: 47

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之悖论,谁能解开???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4.00分
qq:QQ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15-3-15 14: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野狐禅公案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之徒弟百丈怀海,讲经说法时,有一老者每次都最早到,讲经完毕后总是迟迟才离去。有一次讲经完毕,此老者徘徊许久 ,仍不离去,百丈禅师乃趋前,问其为何仍不走?老者自称其为一野狐之化身,释迦牟尼佛以前,迦叶佛时代,为在此山之一修行者,其次,其弟子问他:“解脱者是否会落入因果?”他回答:“不会”。因而堕为野狐之身五百世。世世受野狐身之恶报。虽然他晓得因答错话而堕为野狐,但苦思至今,并细听百丈禅师之讲经,仍不知道错在那里?今特恳请禅师为其解惑,百丈怀海告诉他:“解脱者是不昧于因果,但仍落于因果。”老者闻是言,法喜充满,乃顶礼并告诉百丈禅师,五百世野狐恶报已了,将转世超生,请其在寺后一颗树下,代为掩尸。禅师次日依言前往,果见一野狐尸,遂掩埋之。

故事至此结束,其背后隐藏着什么涵义呢?
释迦牟尼佛圆寂时,十大弟子中只有未解脱的阿难因昧于因果而痛哭流涕,其余因皆已证阿罗汉果(指已进入涅槃,不再生死轮回,达到了“无生”的境界),深明在因果律之下,生老病死乃是法之自然,而无哀容。
  再说释迦牟尼佛,晚年吃了信徒供养之食物后,腹泻三月而卒。大涅槃经即是记载:世尊在此期间所说之法。可知,释迦牟尼佛肉身仍有生老病死之苦,仍落因果中。
   可见 解脱者依然不能超越因果
  人面疮公案
在唐懿宗时,有位国师,名叫悟达禅师。他在长安居安寺讲经时,懿宗皇帝亲临法席,特赐沉水檀香的宝座。这时,他生起骄傲心,认为自己是高僧,不可一世。岂料妄想一起,护法神便离他而去。而跟着他十世的债主,可找着复仇的机会了,在他膝盖打一拳。从此膝盖上生起一个人面疮来,有眉、有眼、有口、有齿,每天要吃肉喝酒。如果不给酒肉,就痛起来,苦不堪言;群医都束手无策。
悟达国师,在未显达时,有一年在长安某寺遇到生恶疮的僧人,疮口流脓流血的,十分肮脏,且臭味熏人,令人作呕,人人皆不敢接近。当时,悟达禅师住在他的隔寮,天天照顾他,不嫌脏臭地服侍他,送饭洗疮。不知不觉,夏去秋来,气候转凉,病僧的恶疮渐渐好了。在临别的时候,病僧对悟达禅师说:「谢谢你的照顾,今后你如有难解之事,可以到四川蒙山找我,山上有两棵大松树为标志,我叫迦诺迦。」
悟达禅师想起往事,便往蒙山寻找那位生恶疮的僧人。远望在山腰之处,有二松,高耸云里。来到松树前,发现有一金碧辉煌的庙宇,而要寻找的那位僧人,已含笑立在寺门,引之入寺。悟达禅师顶礼毕,述说其苦。僧人告之翌日到岩下泉水洗濯,即能痊愈。
第二天早晨,小童子领他到岩下泉水之处。正要洗濯的时刻,人面疮说话了:「不要洗!我们之间有一段仇怨未了。你是高僧,博览群书,一定读过西汉史,可知袁盎腰斩晁错的故事吗? 袁盎就是你,晁错就是我。你十世为僧,认真修行,我找不着报仇的机会。现在你生傲慢的心,使我有机可乘,今蒙迦诺迦尊者的慈悲,调解我们的仇怨,用三昧法水洗我,自此以后,不与你为怨了。」

    前边两个公案,大同小异,令人警惕因果报应是丝毫不爽的。
但是如果悟达国师没有生傲慢的心,使晁错有机可乘,哪晁错是不是便永远没有机会追债了。既然因果法则任何人都不能超越,那念咒,念佛消业障之说又从何说起?《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中所载:“佛言若人先造一切极重恶业。遂即命终乘斯恶业应堕地狱。或堕畜生阎罗王界。或堕饿鬼乃至堕大阿鼻地狱。或生水中或生禽兽异类之身。取其亡者随身分骨。以土一把诵此陀罗尼二十一遍。散亡者骨上即得生天。洒在逝者的骨灰上能使亡者立即升天。”
1、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受持读诵此陀罗尼满八十万遍。无量劫来所造五无间等。一切诸罪皆悉消灭。(诃罗译)

      2、若有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受持读诵此陀罗尼。满九十万遍。无量劫来五无间等一切诸罪。悉灭无余。(智译)
     3、若有修真言之行出家在家菩萨。诵持此陀罗尼。满九十万遍。无量劫造十恶四重五无间罪。悉皆消灭。(不空译)
“尔时世尊告四大天王曰。汝等谛听我当为汝。演说持此陀罗尼法。亦为短命诸有情说。若欲受持当净洗浴着新净衣。始从白月一日乃至圆满十五日(一个阴历月有三十天的为白月)时。斋戒一心诵陀罗尼满其千遍。令短命者命还增续永离病苦。一切业障悉能消灭。”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记载:“佛言若复有人忽遇恶病众苦逼迫。闻此陀罗尼者即得永离一切恶病众苦消灭。”这么好的咒语为什么释迦摩尼自己没念,最后落病而化??

大修行者们,一念清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声阿弥陀佛,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那些债权人找谁要账去?这个世界是不是太不公平了?
  有欠钱的有欠命的,你一句阿弥陀佛 把这些80亿劫的债务消得干干净净,你好意思吗?
     问题1。既然因果任何人都不能超越,那净土宗称“念一声阿弥陀佛,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又是如何消除
     问题2。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为何口称慈悲为怀的人都要一门心思的想消除业障(债),而逃避还债呢?
   问题3.为什么以逃避还债的能力作为修行境界高低的标准。按说境界越高还债越方便吧,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发表于 2015-3-15 20: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消業往生與帶業往生
  
  
元音老人著
  
載於『廣化文選』
  
      
  
近來差不多在全國各地,圍繞著關於淨土宗的異方便—「帶業往生」展開了熱烈的爭論。一方說:要真能往生,須將妄業消去;另一方則說:不需要,可以帶業往生。雙方各說各有理,互不相融。
  
  
持「消業往生」論的人說:「帶業往生」是害人的謬論。它非但毀滅了淨宗行人臨終往生的願望;也傷害了整個淨土宗的嚴淨、肅穆的形象。因為「業」本身就是污染、是障礙。與淨土既不相應,而且是障道之因,何能帶著它往生西方佛土?所以佛、菩薩從未在各種經論上說過「帶業往生」的這一非常錯誤的說法。
   
主張「帶業往生」論的人則說:「帶業往生」一詞雖不是佛、菩薩直接說的,但在經論中,不無這種含意。比如『那先比丘經』云:「如持大石置於船上,藉船力故,石不沉沒。若無其船,小石亦沒。」石喻世人所造的「業」,船喻佛力。這不是很明顯的說藉佛力故,可以帶業往生嗎?所以我們淨宗行人,只要信堅願切,一心念佛,不用消什麼業,臨終決定往生。那種消業往生的論調是魔說,不可信賴,要將它徹底打倒、消滅。
   
這兩種論點各執一詞,相持不下。搞得佛教界內沸沸騰騰,莫衷一是,使後學者無所遵循,不知如何修持方合道妙。因之要請諸方大德,各抒己見,熱烈討論一下,得出個正確結論,掃清疑雲,以正視聽,而免後學步入歧途。
  
要評判這一問題的孰是孰非,先要將這二種論點的由來搞搞清楚,然後經過比較討論,就不難看出它們的矛盾所在,從而歸納出正確的結論。
  
  按這兩種論點之所以各執己見,互相水火者,不外以下數因:  
  
◎甲、持「消業往生」論者
  
一、見近時的淨宗行人不肯老實念佛,只悠悠泛泛地隨眾做做早晚課,像小學生交課卷似的,做完了課誦,就算念佛事畢了。不再用功念佛,來改造自己執著、貪戀的妄習,轉換自己的妄想、妄念,以消滅自己的心垢,而往往把將來往生淨土的責任,單單推卸在阿彌陀佛身上。如若臨終不見佛、菩薩來接引,生不到西方,誤認為那是佛、菩薩的責任。因此蓮池大師曾有「念佛者多,生西者少」的感嘆。這都是念佛行人心不專切,只圖便當,而貽誤了自己。所以要大敲警鐘,提倡「消業往生」來警醒昏夢迷茫的念佛群眾。  
  
二、現時很多念佛的人,誤解了「帶業往生」的含義。以為我們只要有信有願而且早晚也做課誦,縱或做了些不甚好的事也無妨礙,橫豎可以帶業往生嘛!
   
筆者在沈家門見有很多人在晒魚蝦,問他們說:「你們舟山一帶不是大多數人都信佛嗎?」他們說:「是呀!我們都是佛教徒。」我不禁疑惑地問道:「那麼,你們為什麼還要殺生呢?」他們說:「我們是帶業往生呀!」
   
他們把「帶業往生」一詞作如是見解,豈不毀壞了淨宗的聖潔形象?
   
三、為了澄清淨宗近來的腐朽污染的不良之風,以振興佛教,所以要高唱「消業往生」,以振聾發聵,而期淨宗行人真正能往生西方,而不是空喊口號,以免淨宗的旨被湮滅而漸趨消亡。
   
◎乙、主張「帶業往生」論者
  
  一、怕人有畏難情緒,不敢信入修持,而毀傷了淨宗,斷送了眾生的慧命。  
  
二、誤解了「消業往生」的難度,不知怎樣才算消業,才得往生。一般以為要將無明除盡,業盡情空,方始為消業。這豈不太難,能有多少人做得到?所以要堅決反對。
   
三、未真正了解「帶業往生」內含的精義。只知帶業便當,而不知所帶的是何業,更不了解心心念佛時,正是在最切近處消除自己的心業,為將來往生的正因。  

  
從上述二種觀點看來,不論是「消業往生」論者還是「帶業往生」論者,都是從善良的心意出發,都是為了保護淨宗行人確實能往生西方,以免貽誤失敗。既然大目的完全一樣,並無水火不能相容之處,就不難從中合其同、融其異而求得一致的結論了。
   
欲得到一致的結論,應先從「業」字上來探討論證,因這二個論點的中心問題都是「業」。那麼「業」究竟是什麼呢?『起信論』說:「無明為因生三細。」這三細相的第一相就是「業相」。什麼是「業相」呢?原來我人從無始以來真如不守自性,迷於無明,不覺而心動,這就是「業」。所以「業」是「動作」義,在經中稱為「惑業」。所謂相者,因心動迷本圓明,將本有無相之真如,變起虛空四大之妄相,即法相宗所說的相分;將本有之智光,變為能見之妄見,是為見分。一切眾生世界有相之萬法,皆依此見、相二分之所建立。此見、相二分亦即《起信論》三細相的第二「能見相」和第三「境界相」。  

  
從是可知,業就是造作。而眾生迷悟有別,造的業就不同,所感的果報也各別。凡夫所造的為有漏業,感三界六道分段生死之報;二乘所造的為無漏業,感方便有餘土之果報;菩薩所作的為非有漏非無漏業,感實報莊嚴土之果報。
   
凡夫癡迷過甚,執幻境為實有,迷假相而為真。為滿足一己的私欲,不惜廣造惡業,故生死不了,輪回不息。今欲往生淨土,橫超三界,若不將這生死根本—迷相而妄動的業—消去,如何得遂初心,真正達到往生淨土的願望。
   
或曰:「往生淨土,是憑阿彌陀佛偉大宏深的慈悲願力接引,何須消業才得往生?」答曰:「惑業不淨,勢必迷戀著娑婆世界上的一切假相,佛雖來接引,但因心迷染業而不見佛,錯失往生的良機。」永明壽禪師云:「佛如天上之月,影現千江萬水,但污水不見。念佛人心不明淨,猶如污水不能現月而不見佛。」臨終不見佛,如何能往生?
   
有好多念佛人,或因貪念著金銀財寶而落為守財鬼;或因迷戀妻子兒女而墮為看家鬼;或貪戀色身及迷於墳墓陪葬的美好莊嚴而淪為守屍鬼等等。古德說:「抱樁搖櫓,無有是處!」這就是說,如我們欲生西方,但又迷戀著娑婆世界不放,就如抱著岸上的木樁去搖櫓,再用多大的力,船也不能前進,西方如何得生?
  
這樣說來,生西豈不很難嗎?不!一點也不難!不見佛說:「念一句彌陀聖號,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我們現在天天念佛,時時念佛,不是只念一句佛,還怕什麼業不能消、罪不能除呢?所以消業往生不是什麼難事。只要我們看破這娑婆世界的一切聲、色、貨、利、妻、財、子、祿,皆如夢、幻、泡、影,不可得而不去追求、貪戀它,反過來,全心全意地用「心念耳聞」的念佛法來勤勤懇懇地著力念佛,再大的業也不難消亡於無所有之鄉了。
   
或問:「為什麼這樣容易呢?」因為業從心生,非從別來。如今我們心心不異,念念在佛。佛就是心,心就是佛;全心是佛,全佛是心,還有業的立腳處嗎?
   
再說,當我們臨終往生的剎那,只見阿彌陀佛與諸聖眾前來接引,其他一無所見,還有什麼業不業?這不就是以我們平時念佛的功夫將業消去了嗎?不也就是佛、菩薩的慈悲攝受力使我們把業消除了嗎?
   
這樣一說,「消業往生」論似乎站住腳了,那麼,「帶業往生」論豈不謬誤了嗎?不,「帶業往生」也無錯誤,因我們之所以能夠往生,全靠念佛功夫純熟,不再繫戀娑婆所致。這在術語中稱作「淨業成熟」。這「淨業」,雖非染業,不也是業嗎?帶它往生,難道不是「帶業往生」嗎?
   
下品往生人,心未空淨,還著相,還有處所,有生在,所以只能往生凡聖同居土,這「凡」字正指帶業之眾生也。若是上品,生即無生,無生即生;一方即是十方,十方即是一方;淨穢不別,東西不分;心空意淨,而不見空淨,絕學無為而莫知無為,也就無所謂帶業不帶業了,不帶業不就是業消除了嗎?
   
或許有人說,淨業成熟稱為帶業往生似乎有些勉強。那麼,讓我們再來進一步討論一般人所謂的帶業往生的染業。我等眾生從無始曠劫以來,迷而不覺,執相習深,積垢厚重。今雖經勤苦用功念佛,有所覺悟,曉了世、出世法皆不可得,業障、罪衍更如空花水月,根本無有。理雖深悟,但舊習卒難頓除,還須久久掃蕩打磨,方始漸臻上乘,絕非一下子即能將無明習障徹底消盡的。
   
在禪宗,開悟的人謂登初地,為見道位;在相宗為通達位,後面還有從二地至十地之修道位,與十地以上至佛果的究竟位。這須行者努力用功將無明習障一分分的除去,方能一位位地升將上去。誰能一生成辦,消盡無明,頓證佛果呢?
   
經中說等覺菩薩尚有最後一分無明未盡。這未盡的一分無明,不就是業嗎?等覺菩薩尚有業在,又誰能一生證到等覺菩薩呢?帶著未盡的餘業往生不正是帶業往生嗎?
   
所以說,帶業往生並沒有錯,只不過不要把它的含意搞錯了,誤認為念佛也可以做點壞事,橫豎可以帶業往生就是了。
  
  綜上所述,我們念佛,正是在做消業的功夫。往生淨土,原是消了惑業而去的,而這業又是假佛慈力消除的,沒有什麼難處。正不必對「消業往生」這一論點恐懼而懷疑,更不用因疑懼而群情沸騰地急起反對。同時持「消業往生」論者,也用不著因佛經中無有「帶業往生」這一論據的金口親宣,而反對帶業往生,斥它是魔說,搞得大家不安,無所適從。  
  
大家知道,時代不同,用以表達思想的語法和方式也不同,所用的詞彙當然也隨之有異。佛圓寂已二千多年,當時雖無「帶業往生」這一詞句,只要經文中含有這種意向就行了。因為帶業和消業從上面的論證看來表面似乎有異,而實質完全一樣,消業之中有帶業,帶業之中有消業,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沒有什麼矛盾,何必因一些小節而爭論不休呢?
  
  另外,在這次爭論中,也有人主張帶業往生,只帶宿業,不帶現業的。當然,這一論點是從善意出發,恐人誤解於念佛修行後,仍做壞事,失去往生的機緣。但從立論的實質來看,意似欠妥。因為所謂宿業和現業,不外乎過去所造的和現在正造的業,或歷劫多生所造的業和現世此生所造的業二種意義。這從凡夫的妄念所顯示的三際—過、現、未看來,似乎義正言順,但從真如實際來看,這過、現、未,根本不存在。『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就是說這三際心皆係妄念幻現,而實不可得。因所謂三際者,是以「現在」為立腳點來分過去和未來的。但「現在」無立腳處,才說現在,已成過去。試看鐘表上的秒針,剎那不停地轉動,何曾有「現在」在?現在既無立足處,又哪裏有過去和未來呢?所以『華嚴經』說:「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當下這一念心空,所謂過去和未來皆如空花幻滅,何處去覓三際?三際不可得,故不應說只帶宿業,不帶現業。  
復次,上面說過,業是動作義。不僅是做了壞事才是業,做好事也是業。我人一生中不知造了多少業,而且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偶而做了些壞事,恐怕在所難免;有時存心做好事,反而害了人,變為壞事;或許做了壞事,自己一時還不知道。如說帶業往生,只帶宿業,不帶現業。那麼,這些人不論做好事的還是做壞事的,豈不是都不能往生了嗎?
   
假如真是這樣,為什麼《觀無量壽佛經》又說「縱是五逆十惡人,臨終遇善知識,為之開示,一心悔過,十念亦得往生」呢?
   
佛無虛語,經無妄言,這類五逆十惡人,臨終十念亦得往生,這不是證明帶著立論者所說的「現業」也能往生嗎?由此可知帶業往生是不分宿業和現業的。
   
再說「業」原是我們無明妄動所致,今一旦醒悟,以真智慧光一照,不論現業、宿業都一時消殞,所謂心空業亡,故五逆十惡人臨終十念可以往生。這猶如一間暗室,不論你關閉了多少年還是現在才封閉的,一旦門啟窗開或電燈打亮,黑暗馬上消滅,哪裏有現、宿之分?
  
  說到這裏,或許有人要問,既然現業、宿業一下子能消去,為何上文又說帶有餘業往生呢?這一問問得好!業都消光了,還有什麼餘業可帶呢?須知房間的黑暗,雖一下被驅除去了,但因封閉年久,霉臭之氣一時尚不能盡除,須待久久通風和慢慢的掃刷、揩抹,才能漸漸恢復舊觀。這一時未除盡的霉臭之氣,猶如我們未盡的餘業,所以要帶之往生啊!  
  
最後,我們把這些問題搞清楚了,還希望過去誤把早晚課誦認作念佛事畢的人,改正錯誤,除早晚課外,還要像參禪一樣的端坐念佛。古德教我們每天要念十萬佛號,就是希望我們心不放逸地將妄心轉換為佛心,作為將來真正往生之資糧。我們果能照辦,並且眾善奉行,諸惡不作,那決定是萬修萬人去,還有什麼疑慮恐懼呢?!祝大家安祥自在,上品往生安養!http://book.bfnn.org/books/0052.htm

发表于 2015-3-15 21: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permouse2099 于 2015-3-15 21:18 编辑

往生淨土並無超越因果,
只是暫離六道輪迴,在良好環境下專心修行,成就以後,
將來乘願再來,隨緣再還
這是佛菩薩的遊戲神通!!!
有表演病苦的,有表演被殺的,有表演生意失敗的,有表演終生貧窮的......示現無常,示現因果不空,令眾生覺悟!
相上有現象,(祂們)心中無一物,
所以,仍是因果分明的。

发表于 2015-3-15 22: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骗相信的人的    楼主 何必认真
em04.gif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元 -5 收起 理由
何有 -5 圖案灌水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5-3-16 08: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何有 发表于 2015-3-15 20:57
消業往生與帶業往生  
  元音老人著  載於『廣化文選』     持「消業往生」論者  主張「帶業往生」論者  
...

不是带不带业得问题,而是
悖论1.一方面,大修行人包括佛的报身也不能超越因果,一方面又说念佛或念咒能消除业障甚至命债。   
    到底这个债,能消除还是不能消除
悖论2.一方面慈悲为怀,一方面又想通过念佛或念咒能消除业障甚至命债。  
   为什么欠人的东西不积极奉还,悟达禅师如果不是起了傲慢心,那晁错是不是永远讨不回公道,你拍拍屁股往生了,那

些被欠债的众生呢,对他们是不是太冤枉了?
   至于说 “將來乘願再來,隨緣再還”,你总得挣的债权人的同意吧,如果我欠人一百万,然后不声不响消失了,就是将

来(一亿劫后)我还人家一百万亿,人家愿意吗,
悖论3.一方面很多人说“將來乘願再來,隨緣再還”,一方面说一句佛号消八十亿劫生死业障
    那么 既然一句佛号消八十亿劫生死业障,业障已经消灭,将来還的又是什么,
悖论4.《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记载:“佛言若复有人忽遇恶病众苦逼迫。闻此陀罗尼者即得永离一切恶病众苦消灭。”这么

好的咒语为什么释迦摩尼自己没念,最后落病而化??如果说是示疾,那又是说明了什么---大修行人也不寐因果--那岂不

说明业障并没有通过咒语消除?
   如果疾病,命债都可以通过念佛或念咒消除,欠人家的钱,是不是也可以通过念佛或念咒一笔勾销了?
发表于 2015-3-16 09: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这个债是你欠他的,还是他欠你的!
一劫内,看来是你欠他的!如果超出一劫,或许是他欠你的!
把因果看成是太极阴阳图,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是谁的因!谁是谁的果呢!
 楼主| 发表于 2015-3-16 11: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tsai 发表于 2015-3-16 09:33
关键是这个债是你欠他的,还是他欠你的!
一劫内,看来是你欠他的!如果超出一劫,或许是他欠你的!
把 ...

当然是欠人家的,要不谁犯得着念咒念佛消债
悖论1.一方面,大修行人包括佛的报身也不能超越因果,一方面又说念佛或念咒能消除业障甚至命债。   
    到底这个债,能消除还是不能消除
发表于 2015-3-16 12:5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因生此果   此果因此因
发表于 2015-3-28 11: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2。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为何口称慈悲为怀的人都要一门心思的想消除业障(债),而逃避还债呢?

殺人償命,就世俗諦而言,是的。倘若殺的對象是如虹霓的得道高僧呢?悖論建築在理性的世俗諦基礎上,往生帶業,卻不全是。

古代出家人,隨身要帶戒刀。戒刀不是用來防身,而是割掉身上布製的戒條,提醒自己犯了幾戒。還有持有多少戒。眾所周知,殺戒,以出佛身血為最。是這樣的,一位自稱是文殊菩薩,問這位某出家人想不想成佛,某說那當然,否則出家幹啥!結果這位文殊告訴某說,你要犯最大戒,出佛身血,才能成佛。我是佛,你殺我,就成佛。某猶豫了一下,突然醒悟,奮力抽出戒刀,正對這位文殊肚子捅一刀。怪了,戒刀穿過這位文殊,沒事。原來這位文殊是彩虹身,光蘊身。某當下頓悟,悲欣交加,進入五彩光明境裡。慕羲聲明一下,這個“故事”,不是轉貼!

這事說殺了等於沒殺。就世俗諦,這是殺業,業力不滅才是;聖義諦,第一義諦看業力無自性,何來消除不消除,何來逃避呢!不落因果與不昧因果的野狐禪,還在世俗諦裡打滾,對聖義諦而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因果歷歷在目,卻也還是虹霓而已。
有此肉身,就有此業力不滅,是的。密宗有一則傳說,弟子轉世到畜生道豬,仰仗修持,剛出生,沒忘前世。他的上師見到,叫豬趕快撞牆自殺,從新投胎。這時業力不滅,他的上師要付出相當殺業代價,血光之災!看過一則淨土記錄,一位淨土行者對重病腫瘤在身的比丘開示,結果那位比丘回答說:念佛是假的,痛是真的啊。這是世俗諦,業力誰也逃不了,包括肉身在世的佛,釋迦佛也會頭疼,無法阻止釋迦族被滅

至於念咒、陀罗尼,釋迦摩尼佛為何自己不能消業?這又是另一話題。聖者示疾,往往是世人眼中的奇蹟。達摩禪宗祖師示疾入棺,如是因,如是果,肉身當然也會生病。但另外一個分身,卻在另處行腳,示現的是左手持鞋的達摩(另只鞋在棺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jpg
這樣示疾,同樣在道家,王重陽《金蓮七真傳》,如法炮製,劇情相似。聖者念咒究竟消業不?不能只看世俗諦。

對了,今年春節有一頭豬跪在寺院前,被錄像流傳網路,結果還是被殺。http://www.fengshui-168.com/thread-116131-1-2.html其實這一殺,對屠戶是殺業不滅,他必須付出因果代價,可能對這頭覺悟的“豬”,反而是另一種形式的解脫!



 楼主| 发表于 2015-3-28 17: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慕羲 发表于 2015-3-28 11:33
殺人償命,就世俗諦而言,是的。倘若殺的對象是如虹霓的得道高僧呢?悖論建築在理性世俗諦上,往生帶業, ...

1.不落因果與不昧因果的野狐禪,還在世俗諦裡打滾;

说念佛(咒)能消除业障同样是站在世俗谛的角度讲的---看看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念咒感应事迹  即可知道
所以 从世俗谛的角度讲 业力到底能消还是不能消?000如果能消 岂不又是一个野狐禅,如果不能消,那些说念咒念佛 消灾解病的岂不是谤佛
2.人面疮的公案大家看是肯定是站在那个国师的角度,提醒修行者不要如何如何
如果站在另一个人的立场上,换位思考一下作为一个修行人,你又当如何?
譬如欠人100万,然后跑到美国,结果人家找遍全中国都没有追回欠款,可好你一时大意回国探亲,被人逮住,然后你就在网络发文 告诫远在美国的各位同修千万不要回国呀,否则会被业障逮住-------?






发表于 2015-3-28 20: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ymy111 发表于 2015-3-28 17:01
1.不落因果與不昧因果的野狐禪,還在世俗諦裡打滾;

说念佛(咒)能消除业障 ...从世俗谛的角度讲 业力到底能消还是不能消?

《永嘉證道歌》:「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宿債」、「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從世俗諦看,念佛是淨業,業障是惑業、不淨業,是兩碼事。欠債當然需還債。二樓說了帶業往生,是帶現業/淨業與宿業/不淨業/餘業同時往生,淨業與不淨彼此有多寡,所以往生才分九品。九品往生,隨見解之深淺,或隨念佛之多寡,修行福德之厚薄,或信願行資糧高低,或奉行大乘正法(梵語sad-dharma)與體證第一義之深淺等皆有等同關係。下品下生,到上品上生,從世俗諦邁向第一義諦、聖義諦時,才能逐次證悟本來無一物,業障本空之義。


 楼主| 发表于 2015-3-29 07:5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my111 于 2015-3-29 08:23 编辑
慕羲 发表于 2015-3-28 20:24
《永嘉證道歌》:「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宿債」、「分別名相 ...

这个悖论 单指世俗谛的
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宿債----念咒或念佛消业障,显然指的是世俗谛,而且网上的感应实例,也是通过念佛或念咒 能多少业障 等等、


世俗之人 念咒或念佛  其业障是如何消得,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记载:“佛言若复有人忽遇恶病众苦逼迫。闻此陀罗尼者即得永离一切恶病众苦消灭。”----应该指的是“未了”之人吧


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这不是断见吗,大千世界是秒有,怎么能说没有?
发表于 2015-3-29 10: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世俗之人 念咒或念佛  其业障是如何消得,

念咒,只是淨業,在阿賴耶識(靈魂)裡種下種子。譬如種子要發芽,成大樹,還要其他陽光、水、空氣等條件。不一定能消業,甚至變成焦芽敗種,反效果!

念佛、念咒也有出問題的,心態一旦執實,很容易演成強迫幻聽症,自我催眠,無法自主,最後搞到無法正常工作,人格分裂。念佛的綿密功夫是念念在茲,又不妨礙正常聽聞!開悟時空間無限,更能看清近距離的感官現實。雲在天邊水在瓶,描寫的是悟境所見,遠距離的天與近距離的瓶,毫無障礙。

暫時倚老賣老一下,大學時,有同修因幻聽,無法上課,入魔而跳樓自殺的,也有念佛改信天主瑪麗亞,念成三太子通靈的,當然也有同學成道的。在下打過煮雲法師主持的精進佛七,閉關時有人見證,看到阿彌陀佛現金身在眼前,不是一二位。那又如何!貪嗔癡一起,就沒了,是幻影,還是真實?就看個人當時心境而定了!有同學不信這一套,在振興草坪上,在下為了她們起信,隨意“演示”一下,第一位位同學大喊受不了,第二位同學以為玩催眠遊戲,結果反應也是一樣。事後到處傳在下是大魔頭,當時佛學社指導老師,哲學系副教授(現已病故)特意跑來當面斥責在下入了魔。哈哈,這就是一般世俗,人性自然反應!

樓主把“妙有”,認為“實有”,建議不要念咒念佛。要理性分析,建議把《唯識論》系列好好研讀,了解種子起現行,念咒原理是啥!說到妙有二字,昨晚看到視頻(很長要耐心看),東北長春百國興隆寺常慧法師遇山神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A0OTEyMTE2.html ,述說山神很具體,他們在長白山已經三千年了。拿真的物品,穿牆進入關房,要供養法師,還有真的人民幣,寺裡大家肉眼可見可供的物品,甚至幾位山神托著法師的肉身,騰空飛行四個小時,到一千多公里外的長白山如來寺。第二集其中一段說道:常慧法師送長白山的山神出門時,八位山神從牆出,常慧法師顧及禮貌,忘了自己是肉身,準備跟隨步行送“他們”到牆外,結果撞牆,頭撞一個大包。對山神是無,對法師肉身是有,這就是妙有
 楼主| 发表于 2015-3-29 14: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my111 于 2015-3-29 15:03 编辑
慕羲 发表于 2015-3-29 10:05

念咒,只是淨業,在阿賴耶識(靈魂)裡種下種子。譬如種子要發芽,成大樹,還要其他陽光、水 ...

樓主把“妙有”,認為“實有”-----个人认为 妙有就是妙有,不是您认为的“实有”
念咒,只是淨業....不一定能消業----------------经上明明写着  一句佛号可以消80亿劫生死重业(大安法师:心的力量超过一生泛泛悠悠的业力,所以就能够念一声佛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又当如何解释??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佛言若复有人忽遇恶病众苦逼迫。闻此陀罗尼者即得永离一切恶病众苦消灭。” ----------------- 又如何解释???
发表于 2015-3-29 18: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经上明明写着  一句佛号可以消80亿劫生死重业(大安法师:心的力量超过一生泛泛悠悠的业力,所以就能够念一声佛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又当如何解释??

心的力量?心是啥?腦皮層的作用,還是下意識自然反應?還是藏在心臟裡,現代醫學尚未發現的XXXXXXX......還是啥六識七識?.心究竟是啥?新的禪宗公案,就參這三字---.心是啥?保證比念佛者誰,還要受用!參見 http://www.fengshui-168.com/thread-117091-1-1.html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看《楞嚴經》可能有答案,那還是停留在文字理解上,不是真實體悟!


在下有次做一場惡夢,遊到海底,碰到對方好噁心,自挖眼珠,畫面比現在動畫鬼怪電影,還要恐怖!於是起念驅魔咒普巴,啥咒都沒用!包括大悲咒。請問若是樓主,該咋辦。若樓主修淨土,第一反應一定是念“阿彌陀佛”啊,告訴樓主,“他”也會念!呵呵!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佛言若复有人忽遇恶病众苦逼迫。闻此陀罗尼者即得永离一切恶病众苦消灭。” ----------------- 又如何解释???

就算十惡不赦大惡人,業障如何重,也有佛性,咒是因佛性而緣起闻此陀罗尼者即得永离一切恶病众苦消灭。問題在那個惡人聽的到嗎?看得到嗎!“心”不在焉,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就算惡人聽見,是用哪種心呢?真心懺悔的心嗎?對了,有次佛七,還是三時系念,忘了。圓滿結束時,就在8樓的頂樓,四邊都是窗。不知從何處飛來一群鳥,蓋滿四周整片窗,密密麻麻,唧唧咋咋,早上陽光全被遮住!真嚇人!請問“這群鳥”是用那種心飛來的?

還是老生常談,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念咒有效,不一定適用於任何人,任何動物!有時念錯也有效果。第一次參加新竹獅頭山放生,只是幫忙抬鳥籠上山,真的很重,也很臭!因為沾滿鳥屎。大夥念大悲咒時,根本看不懂,在下隨口念幾個字而已。開籠時,突然放聲想哭又想大笑:終於自由了,天好藍啊,雲好白,飛翔的滋味真好。我的家在天空。原來在下與那群臭鳥心靈相通了!
发表于 2015-3-29 19: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伊仔 于 2015-3-29 19:24 编辑

道化信念。以响值空虚。以通极西方世界。只是愚念?
发表于 2015-3-30 00: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伊仔 发表于 2015-3-29 19:15
道化信念。以响值空虚。以通极西方世界。只是愚念?

人生一世如草木一个样,都要经历生老病死枯,因与果,就如种果树一个样,你若种了芒果就结不出香蕉,种了香蕉就结不出芒果。人总是要付出,只有善心、善意、善言、善行、善德,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中对得朋友兄弟就可以了,极乐世界与十八层地狱,只是劝人为善的一种说词而已,不要太过计较,计较太多反面很累,最好不要把自己搞的天堂上不了,反而成了人间炼狱!
发表于 2015-3-30 05: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lsm7672 发表于 2015-3-30 00:10
人生一世如草木一个样,都要经历生老病死枯,因与果,就如种果树一个样,你若种了芒果就结不出香蕉,种了 ...

这也是道化信念教化的一种方式罢了。世上道道如是。这问的是佛教的来因出处而已。
发表于 2015-3-30 07: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在学佛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很多的问号, 有人因此而怀疑, 皆因个人业力所致。有学而不信, 不信而信,信而不学, 不信而学,各式各样的奇难杂症,往往一刹那的意念决定一切。。。。故有 ‘地狱门前僧道多’一说,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07: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my111 于 2015-3-30 07:51 编辑
慕羲 发表于 2015-3-29 18:31
心的力量?心是啥?腦皮層的作用,還是下意識自然反應?還是藏在心臟裡,現代醫學尚未發現的XXXXXXX..... ...

念咒有效,不一定適用於任何人,任何動物!有時念錯也有效果。----无效的不是这个话题所讨论的---这里单说那些有效的---那些有效的例子又如何消除业障的?欠人的命,欠人家的钱可以一咒了之吗?所谓一灯照破千年暗,所有的债就可以因为自己开悟了就“了则业障本来空”而不还吗?你空了,可以不还了,那些债权人的坏账就只能自己承担吗?
发表于 2015-3-30 08: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ymy111 发表于 2015-3-30 07:46
念咒有效,不一定適用於任何人,任何動物!有時念錯也有效果。----无效的不是这个话题所讨论的---这里单 ...

“你”空了,-是你现在”获得“的因,可以不还了-----是你现在”获得"的果,-----那些债权人的坏账就只能自己承担吗?--这是债权人承受的自身的因果吧?---还是不妥,还在因果中,怎么想呢?,是个大课题哈?看看谁能解释的开,我是不懂,顶顶贴---凑凑人气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09: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慕羲 发表于 2015-3-29 18:31
心的力量?心是啥?腦皮層的作用,還是下意識自然反應?還是藏在心臟裡,現代醫學尚未發現的XXXXXXX..... ...

藏密有直接把坏人杀死送到净土的法子。比如一个人在国内作恶多端,为了怕他继续危害国人于是给他一张绿卡送达美国。问题是那些被他伤害,骗到的人的权利谁来维护。
那个人面疮公案里的晁错,他找袁昂找的多辛苦,我敢说,自从这个公案公开以来,还没有人站在晁错的角度思考过。如果当时袁昂修的是净土,待业往生了,那晁错岂不是永远在世间游荡 了无出期?如果按世间法,即便往生了,如果业障未了,阿弥托佛也应该引渡回来,把债还清在走吧。

发表于 2015-3-30 09: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念咒有效,不一定適用於任何人,任何動物![有時念錯也有效果。----无效的不是这个话题所讨论的---这里单说那些有效的---那些有效的例子又如何消除业障的?欠人的命,欠人家的钱可以一咒了之吗?所谓一灯照破千年暗,所有的债就可以因为自己开悟了就“了则业障本来空”而不还吗?你空了,可以不还了,那些债权人的坏账就只能自己承担吗?

樓主老是狗咬尾巴,原地繞圈。前面說過包括釋迦摩尼佛,有此肉體,就是世俗諦了,要吃要拉,自然是業力不滅,縱然開悟,當然要還,而且歡喜的還,那些債主,就是他要度化的人!樓主知道嗎?誰是最大債主,人間的六親五倫--父母、妻子.....!!

聖者為了留在人間結緣,故意債還不完全,這叫【留惑潤身】,全身化光後,還要留一些咚咚在人間,與世人結緣。或者不化光,全身完整留在人間,再投胎轉世,這叫【全身舍利】。請看張照片---蒙古籍,從清朝冊封至今的國師甘珠佛爺,http://www.fengshui-168.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139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燒了三天三夜,全身只有手燒掉,其餘至今完整無缺,還有彈性。他轉世到美國,30年後到台灣找他的親信弟子,他的親信弟子們足足等了30年。他說不願當佛爺,擔子太沉了,只想帶他們到美國,過一般家庭生活!他的親信某,在下認識,說了這段因緣。過程還是遵從古例,除了認親外,還從保險箱取出前世他自己12件封存物,今世的他通過驗證,無誤。甘珠佛爺的人情債,還沒還清呢!

另一位是漢人段劍青上師,他也轉世投胎,托人將前世弟子送他的華嚴經抄,轉到在下手裡,在下通知他前世弟子的學生來取。這個遺物就是緣起,結緣的最大緣起。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0: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my111 于 2015-3-30 10:39 编辑
慕羲 发表于 2015-3-30 09:34
樓主老是狗咬尾巴,原地繞圈。前面說過包括釋迦摩尼佛,有此肉體,就是世俗諦了,要吃要拉,自然是業力不 ...

既然 有此肉體,就是世俗諦了,要吃要拉,自然是業力不滅,縱然開悟,當然要還,而且歡喜的還,-----

1.那念佛消业障,念咒消业障之说又从何说起?

2.一灯照破千年暗  照破的又是什么?
3.未了應須還宿債」----了了,宿債还用还吗
发表于 2015-4-1 22:21: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很精彩!
发表于 2015-4-2 00: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慕羲 于 2015-4-2 02:13 编辑
藏密有直接把坏人杀死送到净土的法子。比如一个人在国内作恶多端,为了怕他继续危害国人于是给他一张绿卡送达美国。问题是那些被他伤害,骗到的人的权利谁来维护。

藏傳佛教的確有誅法,但請別用世俗眼光看,殺壞人送到淨土,標示這個“壞人”與行誅者有很深因緣,行誅者要替這個壞蛋承擔業力,彼此有因果關係,並非對任何人皆可為之。終究離不開業力因果!聽過一則故事吧,有為出家人坐商船,偶然偷聽到船家幾人磨刀霍霍,準備殺全船商家,掠奪財物。這位出家人,只有一人,無法對抗多人暴力,於是他決定趁船家們昏睡,逐一殺掉。法律絕對不允許這種暗殺,而且只是預備殺人動機,尚未構成事實。這位出家人為了救多數無辜,挺身承擔殺業,接受法律制裁!只因為一人受罪,總比多為無辜被殺好!所以,請看行者動機,別只看結果!除了誅法,藏傳佛教還有息增懷法,如行之有效,頂多延後果報順序而已,還是脫離不了因果業力!
那个人面疮公案里的晁错,他找袁昂找的多辛苦,我敢说,自从这个公案公开以来,还没有人站在晁错的角度思考过。如果当时袁昂修的是净土,待业往生了,那晁错岂不是永远在世间游荡 了无出期?如果按世间法,即便往生了,如果业障未了,阿弥托佛也应该引渡回来,把债还清在走吧。

沒錯,往生後,袁昂要自修到花開見佛,蓮品無垢增上,有神通力後,不是引渡,這叫乘願再來,因為花開見佛之後,必然自然明了緣起因果,第一位度化晁错,彼此有債,有深緣。
]
那念佛消业障,念咒消业障之说又从何说起?

消字,請不要字面解釋,以文害意。前面說過業是動作,“有就有”如何刪去?消是轉化,改變性質。用淨業轉化不淨業。如同用仇恨無法解決仇恨,必須轉化,用包容、關懷才行!
一灯照破千年暗  照破的又是什么?

智慧之光照黑暗/無明,黑暗/無明自然因智慧之光而無!愛恨情愁是劇本,一旦知道真實身份,現是人生演員,而且還照劇本努力演出,還會傻傻演下去嗎?
3.「未了應須還宿債」----了了,宿債还用还吗
前面說過,債就是緣起,未了是未成佛,還傻傻的當演員,看不透這齣戲碼!了了是成佛,而且入無餘依涅磐,完全與世俗無緣。觀音菩薩本來就佛,但他/她不願了了,不願成佛,所以倒退果位,始終與世俗結緣,人間示現,《普門品》不是說了嗎!道教尊稱他/她是救苦天尊,也沒錯!



发表于 2015-4-2 01: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ymy111 发表于 2015-3-30 10:35
既然 有此肉體,就是世俗諦了,要吃要拉,自然是業力不滅,縱然開悟,當然要還,而且歡喜的還,-----[/ba ...

不是说欢喜的还了吗?借一百,还一千,关件能否修出资本
 楼主| 发表于 2015-4-2 09: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乙巡行 发表于 2015-4-2 01:23
不是说欢喜的还了吗?借一百,还一千,关件能否修出资本

了了是成佛,而且入無餘依涅磐,完全與世俗無緣。   还还什么


未了还应还宿债    --您仔细品品这句话  
发表于 2015-4-2 10: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样争辩毫无意义。佛理不是辩来的,而是证悟来的。到不了境界,任你费尽脑细胞也白闹,也无非闹个两小儿辩日的水平。佛是彻悟圆融富足一切智慧的,凡人岂能想得明白。
发表于 2015-4-2 10: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带业与消业往生说起

05300000828264127063291129232.jpg


1-13102511363U92.jpg


63d0f703918fa0ec66deeeac249759ee3d6ddb72.jpg

20111128175152111.jpg



a8ca4664gd5d14233a6a5&690.jpg

u=2687856643,3139311928&fm=21&gp=0.jpg
wKgDs1Mi4G_TENCdAANq3_4pQ5s523.jpg

931682172912625779.jpg

001PsEY2gy6Q18VZnQW16&690.jpg



学佛修行,主要努力的目标何在?依现况看来,似乎都为了解决宿业,往生净土。传统的净土宗大德,提倡带业往生,用意在于鼓励行人,一心念佛,发愿往生西方。至于无始至今,所造生死业如恒河沙数,今生修行忏悔,能消多少算多少,消不掉的罪业,就带到莲邦,藉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加上理想的环境里,用功修持,慢慢去消吧!后来有一位密宗的上师,在十几年前,率领他一班学生,作一份查经报告,发现“带业往生”之说,查无实据,“消业往生”才是佛陀的真意。
于是新旧双方展开论战,文证、理证、方便说、究竟说、祖师说、如来说,缁素大德卯足气力,为“我见”论辩的文字,真是洋洋大观。另一位折衷论者,调和二说道:消除恶业,带着净业往生净土。理由是:净土是净业所感的地方,“心净众生净,心净国土净”,非修净业,不能往生净土。倘若恶业不消,如流氓恶霸,原性不改,岂不把净土弄得乌烟瘴气,鸡犬不宁,大家如何和乐清净,安心修道?
有人问我对以上争论的看法。一向生活在传统中国佛教圈里,我既不反对带业往生的旧说,对消业往生的新说,也觉得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站在慈悲方便的立场,既已发心学佛,求生净土,只要信愿具足,恳切忏悔,既往不究,专修净业,决定往生。净土法门,本来就是方便的易行道,说得太深太难,反而障人为善,杜绝菩提大道。不过,消业往生之说,警策念佛之人,精进向道,净念相继,念念是佛,妄念不起,宿业消除,新业不造,临命终时,决定随愿往生净土。恒之于随业受报的业感说,的确是理由充分,不违佛意。
然而,不论消业或带业,乃至佛教徒口中常感叹业障深重,此业都含有浓厚宿业的意味。本着依业流转,及劝人“随缘消旧业,切莫造新殃”而言,强调业力与修行的关系,无可否认的,有它正面的意义。遗憾的是:过份重视宿业,带来相当的负面影响。原来颇具创意的佛法业力说,一变而为无可奈何、无力感的宿命思想,这是值得正信佛弟子深思的问题。
佛法的业感说
印度宗教,从《奥义书》以来,即肯定行业是有情流转生死的动力。佛教也说“诸业、爱、无明,因积他世阴。”所不同的,佛法是缘起论,缘起无我,否定自作、他作、共作,无因作;身心、世界都是辗转相依,次第相续的活动,“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如火种的存在,薪尽火相传;前异熟灭,后异熟生,有情生命就这样延续下来。
佛教业感说的价值在于:
(一)自力创造非他力:佛教因缘论,否定神权的他力、咒力,唯有从现在自我身心,依循正确事理去改善过去,开展未来。
(二)机会均等非特殊:“婆罗门至上”之说,佛陀反对到底。社会阶级,种族差别,完全是人为的。善恶行业,决定人生的际遇。贫富贵贱,苦乐祸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俗语说:“风水轮流转”。上升与下堕,不是神的主宰。在因果定律下,人人机会平等。
(三)前途光明非绝望:佛教是宗教,不同于唯物论者,人死如灯灭的一世论,也非西方神教的末日审判,信者永生,不信者永火的二世论。佛教三世因果说,依现在果报而推及过去行业,又从现世的行业,确定未来的果报,使人安于现在、把握现在以创造未来光明的前途。
(四)善恶有报非怀疑:人生行为的价值,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验之于无尽而广大的时空中,绝对是因果不爽,无可怀疑的事实,孳孳为善必有益,纵情造罪必遭殃。有此正见,才能于坎坷的生命历程上,努力向上向善向光明。
业力与自由意志
业力与自由意志,二者似乎相反。既随宿作之业而决定,则无自由意志可言;反之,在自由意志下,则不受宿业限制。关于这道理,必须正确认识佛法三世业感说的真义。如上所述,三世因果业报是佛教徒必备正见之一;如否定它,便成断灭的邪见人。在十二缘起支,不知业报是无明内容之一。然而佛教业力说,绝不能偏离于因缘论。因缘论不但驳斥非因计因的神意论,及执一切皆偶然的无因论,同时也反对抹煞现前的努力,而把世间一切完全归之于过去的定命论。当知,佛教虽然承认三世因果,而主要重心在于现在。过去已成过去,往事如烟,怀念过去的光荣,或后悔既往的作为,无助于实际的效益。未来是不定法,前途的如何,取决于现在的行业。一味地追忆过去与幻想未来,是不合因缘正义的二边之见。
谈到自由意志,依佛法说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而非毫无限制的绝对自由。从造业的原动力看,业包括身行、语行、意行。行业是以思心所为主而有的身心活动,依审虑思、决定思而后发动具体的行为表现,构成善恶的业力,本此业力而感受生死果报。据此而论,我人上升天堂,下堕地狱,乃是自由意志所为。造业是自己主意,自由意志的选择。不过约业果相续说,现世的生命果报,不能不受前一生命的影响;宿世的活动留下潜能,使当前的意志受到牵制,不能随心所欲,达成自己的愿望。使我们重建信心,树立择善固执,生死不渝的正见,迈向理想目标前进,乃是佛法修学的根本课题。
活在当下 身心自在
我曾提及佛使比丘“生活中的缘起”,对传统三世两重因果说的批判。有人不以为然的说:十二缘起不通三世的解说,固然为回归佛法缘起无我的本义,以对治我见、常见。但以当下一念的缘起观,是否矫枉过正,令人起无见、断见呢?古德云:“宁起有见如须弥山,不起无见如芥子许”。立足于人天道上,有见、我见、功利心、荣誉感,并不碍于有漏善业的修集,只是与解脱道不相应罢了!通俗的因果观,神不灭论,如现代人搬家,旧屋新屋不同,人还是那个人;衣服换来换去,主人翁并没有换。
很显然地,这是灵体不灭、神我独存的思想。佛法缘起甚深,业果不可思议,但业感说必须建立在缘起的基础上。舍缘起而谈业果,乃是印度神学的老路,与释尊缘起中道义绝不相应。“有业有报,作者不可得”的缘起无我论,对自性见深重的众生,脑筋是转不过来的。“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缘起空义,不但对治有见、常见,同时也不许无见、断见。空无依傍,截断众流,如天马行空,何必瞻前顾后呢?
佛教是理智实践的宗教,理论的方便说明,旨在令人舍迷情而向正觉。佛法不是玄学化的本体论,世界有边无边,生命与躯体是一是异等等戏论,大觉佛陀置而不答。面对中箭的险境,生命垂危,伤者不急于拔除毒箭,而执意寻求无关急救的答案,如此延误医治,断送宝贵生命,何等不智!
佛教业力说,在原始佛教时代,并没有重要的地位,直到佛灭后部派兴起,阿毗达磨论师才特别发挥起来。如集谛的内容,原是指贪爱等烦恼,后来才加上有漏诸业。当然,起惑、造业、受报的三杂染是一贯作业,集谛是可以含有业的成份。但以修行着力点而言,应以根绝造业的无明、贪爱为要务。
至于前世业障,已由业因而受果报,如何忏悔令清净?念一佛持一咒,能灭无量劫生死罪,不过是后期大乘发展起来的思想。总之,我认为:当着眼于现前问题的解决,对佛法作闻思的工夫,以培养正见;面对现实,勤修念处,加强透视世间的洞察力和克制堕性的意志力,使菩提心坚固,菩提行不退转。我人与生俱来习已成性的弱点,在正念力的监视下,原形毕露;终得无常、无我的正观力,根尘相对:无明不生,业尽情空,当下解脱!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6-17 07: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