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7050|回复: 14

佛法概论 释持宁法师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14-8-27 20: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佛法概论——三乘菩提之正见 释持宁法师

第一章     
解脱道略讲第一节  有情众生轮回生死的原因第二节  解脱道的修证第三节  解脱道的证果第四节  解脱道的涅槃第二章菩提道——成佛之道略讲第一节  菩提道修行次第第二节  佛的三身四智第三节    大乘菩提道之四种涅槃第三章总结解脱道与菩提道的差别及联系第一节  解脱道与菩提道的差别第二节  解脱道与佛菩提道的联系

第四章
略说修证佛法的行门——禅与净土
第一节  念佛法门第二节  参禅佛法概论——三乘菩提之正见  虽值末法时期,可是仍有大心之出家、在家佛子为了自度度他,而发起勇猛心欲实证佛法。可是部分佛子因为不明佛法的修证原理,无法以佛法的正知正见来指导自己的实修。有将行人天善法当作是行菩萨道者,有以小乘断烦恼的法门来求证大乘佛法之明心见性者,有以定为禅者,甚至有把外道法错会为佛法来修习者……故虽经多年精勤修行,道业却没有进展。佛子久修无证,究其原因是因为佛法的知见上存有盲点。盲点即是对三乘佛法缺乏系统的认识,不知三乘佛法之异同——共道与不共道,不知三乘佛法的修证次第,由此导致了事倍功半或者愈精进修行于道愈远的状况发生。《妙法莲华经》“譬喻品第三”,佛云:“(如来)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为说三乘——声闻、辟支佛、佛乘;……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故在“五浊”之娑婆世界,众生的根器优劣不同,因此世尊以智慧方便,将一佛乘的佛法细分为三乘——声闻乘、缘觉乘、佛乘,以此来接引不同根器的佛子,从而起到渐次引导众生走向大乘成佛之道的目的。在这三乘佛法中,声闻、缘觉乘所修的是解脱道,是讲声闻、缘觉如何出离三界生死轮回的原理与行门。声闻、缘觉乘的修行,纯粹是为了个人的解脱,故亦名小乘、二乘。佛乘所修的是菩提道,是讲菩萨如何圆证法界实相——真如佛性的原理与行门。菩萨修证佛乘的目的是为了成佛并度化一切众生成佛,故佛乘亦名大乘。因此,整个佛法可以分成两个大部分来说:一部份是讲二乘——声闻、缘觉所修的解脱道,另一部分是讲大乘菩萨所修的菩提道。《大智度论》“释嘱累品第九十”云:“小物应在大中,大物不得入小。若欲问应言:‘小乘何以不在摩诃衍(大乘)中?’摩诃衍能兼小乘法故。” 也就是说,大乘所修的菩提道内容涵盖了二乘的解脱道。二乘解脱道的修证,是要断除行者对三界的贪爱,可是二乘的行者在断除贪爱之前,先要见道。声闻、缘觉的见道就是断我见。二乘行者见道断除我见以后,仍须继续修行以求断除我执,如此才能解脱生死轮回。很多人误会佛法,以为修学禅定,不停地打坐就可以出离三界。实际上声闻和缘觉的解脱,是由于声闻法、缘觉法的“无我慧”而出离三界,并不是由于禅定。虽然声闻、缘觉能出离生死轮回,可是他们出了三界,却仍然不明白大乘菩提道所修的般若是什么?仍然不知道大乘菩萨所证的法界实相——真如与佛性是什么?不明白大乘佛法所说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是什么?相反,大乘菩萨在修菩提道的同时,却会“顺便”完成解脱道的修证。所以解脱道是三乘与共,故名通教。菩提道之修证,凡夫众生从初发菩提心于外门修六度万行开始;经由四加行断除我见,双证能取所取皆空;进而求大乘见道——开悟证解第八识阿赖耶识。明了一切有情本具之实相心;由此转入内门修证,于三贤位修学般若总相智、别相智,消除异生性,勇发十无尽愿,进入初地,成真佛子。此后进修地上菩萨所应修学之道种智,经十地之十度行渐次迈向佛地。如是菩萨的阶位,乃依唯识的增上慧学之深浅而建立,不共二乘,故名别教。解脱道如果因缘具足,极速者经过三生的精进修行就可以实证。可是佛菩提道呢?一般要历经三大阿僧祗劫才能圆成。所以菩提道甚深极甚深,一般众生可以说很少有机会听闻,更别说修证了。   下面将详述解脱道和菩提道修证原理、次第以及异同。有关内容,依据《阿含经》《华严经》《楞严经》《十地经论》《阿毗达磨俱舍论》等经论整理而成。目的是提纲挈领,让佛子在略见佛法全貌的基础上,达到消除盲点之效果。三乘佛法之修证原理、次第以及异同,大义如下。

第一章解脱道略讲                                                                                                                                                                                               声闻、缘觉乘所修的解脱道,是讲如何断除我见我执、烦恼,而证得初果须陀洹乃至四果阿罗汉的修行原理与方法。二乘的行者虽然不知不证诸法实相,但是他们通过修行,断除我见我执以后,就可以解脱生死轮回——舍报后能取无余涅槃。当然二乘人所取的无余涅槃,与诸佛所证的无住处涅槃有着很大的不同。解脱道的修证,主要是要断除我见我执、断除烦恼。二乘行者修习解脱道的目的,不求成佛,唯求出离生死轮回。欲说明解脱道的修证原理与次第,先要明白有情生死轮回的原因。下面将从人道的角度,来解说有情众生堕入生死轮回的原因。 第一节有情众生轮回生死的原因 《杂阿含经》卷三(六二)经云:“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愚痴无闻凡夫,无慧无明,于五受阴(五蕴),生我见系着,使心系着,而生贪欲。”有情众生既为我见、贪欲之绳所缚,便只有“以缚生,以缚死,以缚从此世至他世;于彼亦复以缚生,以缚死”,不停地在三界里生死轮转。由此可见,有情众生之所以堕入生死轮回,是因为无明所系,不能如实地明白无我的正理。因此而起我见、我执,复由我见、我执又起种种贪爱烦恼。如是无明、我见、我执、贪爱烦恼,就是产生“后有”,使得有情众生死后又有了来世。如此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轮回不已。一,无明“明”就是“智慧”的意思;无明,就是没有智慧、愚痴。无明,具体来说是指有情众生,没有佛教所说的出世间的智慧,心里痴暗,因而沉溺于生死大海,以苦为乐,不能自拔。关于无明,《瑜伽师地论》卷八云:“无明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运失念故;于所知事,若分别不分别染污无知为体。”简单的说,无明,是指有情众生因为没有听闻善知识宣讲佛法,于佛教所说的业、因果、轮回、四圣谛、五蕴、十八界、无我、真如佛性、一切种智等正理无所明了、无所证,没有出世间的智慧。因此而起惑造业,堕入生死轮回,不能解脱成佛。无始劫以来,有情就被无明所遮蔽所障碍,不能产生出世间的智慧,因而在六道轮回中不得解脱。无明,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来讲,又分为一念无明和无始无明两种。一念无明,是指有情众生不能如实地明白、证得五蕴无我,而有种种烦恼;无始无明,是指有情众生不能如实地明白、证得法界的实相——“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心”“识”,因此而产生的种种困惑、烦恼。小乘所修的解脱道能断一念无明不断无始无明。大乘菩提道既断一念无明,也断无始无明。(注释:一念无明、无始无明的内涵,后文会有详细叙述。)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来看,依于一念无明而起的我见、我执,实是一切有情众生堕入生死轮回的根本原因。

二,我见、我执
欲说明何为我见、我执,先要了解什么是有情众生、外道所认为的“我”。

(一),有情众生以及外道所认为的“我”

1有情众生所认为的“我自古以来,哲学家、宗教人士,乃至世间的芸芸众生,就一直在思考:“我”是什么?生命的实相又是什么?由于他们对于“我”的思考不是如理进行的,因此对于“我”的认识存有许多邪见。譬如:对于什么是“我”。有情众生或者认为色身是“我”,或者认为这个能见闻觉知、感受苦乐、能思考、能决定做什么的“心”是“我”。所以当人们身体受伤害时,会说“我很疼”;当人在活动时,会说“我在运动”;当人们在思考时,会说“我在思考”;当人们高兴时,会说“我很开心”;当人们决定吃饭穿衣、行善作恶的时候,会以为“是‘我’决定这样去做的”。无始以来众生就一直是将色身,将能够认知、思考、觉受、决定的“心”当作是“我”。无始劫以来,有情众生就一直以为有这样的一个“我”在感受、在行动、在思考、在决定,从来没有怀疑过“我”的真实性。直到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乔达摩·悉达多在菩提树下大悟成佛以后,初转法轮为有情众生宣说无我的道理,人们才知道“我”的真相其实是真实的“无我”。为什么说——“我”的真相其实是“无我”呢?这就需要先从佛学的原理来分析——组成有情众生所认为的“我”的因素了。《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二,佛云:“众生‘我’者即是五阴(五蕴),离阴(蕴)之外更无别‘我’。”因此众生所认为的“我”即是由五蕴聚合而成的,五蕴之外并没有一个独立的“我”存在。那么,什么是五蕴?简单地说,“蕴”就是积聚的意思。旧译“阴”或“众”(唐代以前翻译的佛教经典称为旧译),因此五蕴又称为“五阴”“五众”。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的总称。色蕴:“色”含有现代人所说的“物质”的意思。色蕴就是物质的积聚,是指四大种(构成物质的四种基本因素、微粒统称为地、火、水、风),以及由四大种积聚而成的人体、物体、器物、山川河流、草木等。一般色蕴积聚的物质、物体、人体等,有质碍,有形体,占有一定的空间。受蕴:“受”含有“领纳、感受”的意思。人类的感受有三种:“苦受、乐受、舍受(不苦不乐受)”,受蕴就是这三种受的积聚。想蕴:“想”含有“想念、思考、分析、分辨、回忆、推理”的意思。想蕴就是人们对于人、事物的“想念、思考、分析、分辨、回忆、推理”的总和。行蕴:“行”含有“造作、行为、行动”之义,既包括身体的行为,也包括心理的活动。行蕴就是“身行、口行、意行”的三种积聚。在五蕴中,行蕴包含的范围比较广,除了“色蕴、受蕴、想蕴、识蕴”以外的都是行蕴所包含的范围。识蕴:“识”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心”。识蕴的“识”之所以能称之为“心”,是因为“识”具有了别、思维、判断、决定的作用,能了别(分辨)、认知各种境界。佛门以外的人往往笼统地以为能认知、思考、觉受、决定的“心”就是一个意识,其实人们的“心”总计有八个,佛教称之为“八识心王”。八个“识”(心)各有各的作用。

这里先来说识蕴,识蕴包含六个“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识蕴的六识,各自了别的内容不同。其中,眼识了别的是物体的外形、色彩等;耳识了别声音;鼻识了别气味;舌识了别饮食的滋味;身识类似触觉,了别的是和自己的身体有所接触的冷热、粗滑软硬程度等;意识则能配合前面五个识,作更深入、更细致地思维、分别(此时称为五俱意识)。意识也能离开前五识单独了别法尘,比如了别梦境(此时称为独头意识)。识蕴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的总和。识蕴的作用是了别、分辨各种各样的事、理、境界。
通常人们以为了别、分别事理、境界的是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大脑及其神经系统。其实这些器官是都是肉质(物质)的,只是起到接触外境、传递信号的作用,本身是没有分别、觉知作用的。真正能分别、觉知的是“心”,只有“心”才具有分别、觉知的功能。有形的物,能被无形的“心”所分别、感知,其原理是极为复杂的。 佛教还以“名色”的概念,来概括五蕴的诸蕴:五蕴的“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此四蕴为心法,无实物形体可见,因而统称为“名”。“色蕴”称为“色”。合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总称为“名色”。从有情众生的角度来看,人们所能感知的“我”,其实就是由五蕴组成的。人们通过“身”(色蕴)与“心”(识蕴)的和合运作,就能去造作各种善恶业(行蕴),于是就有了苦受、乐受、舍受(受蕴)。由于不知道受蕴是虚幻的法,以为觉受真实,就产生了种种虚妄的想、思(想蕴)。基于虚妄的想思认知,为了避苦求乐,又会采取种种颠倒错乱的行为(行蕴)。如此循环不已。因此,人们能够感受的“我”在思考、在感受苦乐、在行动,其实无非是五蕴的和合运作而已。因此,众生所感知的“我”,超不出五蕴所涵盖的范围。五蕴“我”,是人们所能够直接感知的“我”。五蕴在相续不断中又不停地生灭——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变异。人身体(色蕴)内的细胞因为生长和应激,每一秒钟都会发生无数次的化学反应;人们基于本身和外界的刺激,一会开心了,一会又痛苦了(受蕴);人们无法控制自己的念头,一会儿想这个一会儿想那个(想蕴);人们的心理、身体的种种行为也是如此的变化多端(行蕴);所谓的“心猿意马”,最难捉摸的就是人的心了。因此,由不断变异的五蕴组成的“我”,一秒钟以前和一秒钟以后,已经完全不是同一个了。有情众生所谓的“我”,所感觉的“常不坏”的“我”,其实是根本不存在的。五蕴虽然是在时刻变异的,但是五蕴在根本心阿赖耶识的作用下,却又展现出相续性(连续性)。比如人们晚上睡着了,识蕴就消失了、暂时断灭了,没有任何的见闻觉知了。可是当人们第二天醒来的时候,识蕴的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又恢复了,又记起了昨天甚至是发生了很久的事情。人们就是因为五蕴——色、受、想、行、识,在根本心——阿赖耶识的作用下才具有的相续性——从昨天延续到今天,又能够从今天延续到明天,才会错误地认为“我”是存在的,“我”是不会变的,昨天的“我”就是今天的“我”。即便是五蕴的“我”具有相续性,这种相续性最多也不过能够延续一百多年。一百多年后,色身也会坏的,“受、想、行、识”也会坏的。五蕴的“我”只有一生,五蕴所组成的“我”根本不会再进入下一世之中。因此,外道的基督教所认为“我”死后,“我”可以进入天堂。那是不符合事实和道理的。有情众生执着五蕴,常想造作、保持自己喜欢的,远离自己厌恶的,舍不得“我”的消失。由执着“色、受、想、行、识”五蕴,遮盖了“无我”智慧的生发,因而积聚了无量的生死苦果。所以,五蕴又称为“蕴魔”。也因此,世尊教授声闻弟子“于五蕴生厌离”。在基础的佛学知识里面,和五蕴的知识同等重要的还有“十二处”“十八界”。世尊建立这些佛法名相,也是为了更加详细地说明众生所执着的“我”到底是什么。十八界包括:六根、六尘、六识。六根包括:眼根,是指眼睛等视觉系统。耳根,是指耳朵等听觉系统。鼻根,是指鼻子等嗅觉系统。舌根,是指舌头等味觉系统。身根,是指人的头颅、躯干、四肢及其感觉系统。意根,在大乘佛法的唯识经典中称为第七识——末那识,小乘的经典《阿含经》里面称为“意根”。作为六根之一的意根,不像眼睛、耳朵一样有个实体的器官存在。意根是无色根,是“心”“识”。意根末那识具有“恒审思量”的体性。末那识能往来三世而不断灭,除非如阿罗汉一样入了无余涅槃,末那识才会断灭。末那识是作主的心,八识心王中处处作主的就是末那识。末那识不甘寂寞,无始劫以来总是喜欢攀缘、执着三界的有为法。比如有的人喜欢看美国的职业篮球赛,如果一场球他没能看到结局,他心里就老是记挂着球赛的结果到底是哪一个队赢了?他会一直记挂着这件事,直到他打听到了结果。其实无论哪一个队赢了,对他来说完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就是末那识的执着、攀缘习气。末那识的这种攀缘执着习气,使得人不甘寂寞,不愿意趋向涅槃寂静,总是喜欢沉溺在有韵味有刺激有情调的事情中。修行就是要改变末那识的的攀缘执着习气,使末那识往甘于平淡寂灭的方向上变。末那识虽然是“处处作主”的心,但是末那识却是一个了别慧比较低劣的心。末那识不太会分析思考,在作出决定之前往往需要在六识对事物、境界作出了别分析的基础上,再来决定是做还是不做什么事情。比如说人饿了,身识、意识分析身体的饥饿状况后,再由末那识决定是否进食。末那识的作主往往是根据过去生、今生的习气来作主。由于末那识是“恒”——能往来三世而不断灭,所以过去生末那识养成的习惯(习气)会带到下一生。比如一个人过去生对于书法艺术很有研究,如果死后再投胎为人的话,他喜欢书法艺术的习气就会带到这一生。所以他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对书法的浓厚兴趣。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过去很多生就一直接受佛法的薰习,当他这一生再接触到佛教以后,就会立刻生起信仰,并深入修证。这就是佛教所说的“信根”成熟。末那识根据过去生、今生所形成的习气来决定如何行动的体性,就是俗语说一个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道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能思考分析的意识心不是作主的心。如果分析思考的心能够作主,则吸毒的人在分析思考吸毒的危害以后,立即就能够决定戒毒了。因此,能分析的意识心和作出决定的末那识心必然不是同一个。现代西方心理学家研究潜意识,他们认为意识不作主,作主的是潜意识。西方心理学家所探索的潜意识的功能,其实就是意根末那识的部分体性。但是他们不知道人除了意识心以外,还有一个末那识意根的存在。他们对于潜意识的研究,还处在很粗浅的程度。

在大乘佛法的唯识经典中,还详细说明了第八识阿赖耶识(心)的种种体性。这里也顺便简单地介绍一些:第八识阿赖耶识,是一切众生都有的根本“心”。阿赖耶识心无形无色,本来而有,不生不灭,虽然能集藏一切法的种子,能生万法,却又自体清静,离见闻觉知,随缘应物而不作主。阿赖耶识是本来而有的法,不要问阿赖耶识是“谁”生出来的?阿赖耶识不是因缘所生法,是本来而有,且不生不灭。不要问为什么,是法尔如是。无始劫以来阿赖耶识就存在,没有一法能够生出阿赖耶识。相反以阿赖耶识能集藏一切法的种子,阿赖耶识具有能生三界一切法的功能。这就是说有情众生的色身、七识心、宇宙器世间都是由阿赖耶识生出来的。阿赖耶识能造一切法,不是说先有阿赖耶识,然后阿赖耶识再造出宇宙器世间及有情众生的身心,而是说无始劫以来,器世间就有有情众生存在着。众生的存在是没有开始的,这些有情众生都具有根本心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和有情众生是同时存在的,没有先后的,只是在有情众生这一世的“我”死后,阿赖耶识又再造出来世的“我”。否则,阿赖耶识就等同于一神教所说的万能的“上帝”了(一神教的外道认为上帝是第一因,先有上帝,然后上帝又创造了人和世界)。阿赖耶识心虽然能够造一切法,但是却没有像意识心一样的见闻觉知。阿赖耶识也不作主,作主的是意根末那识。阿赖耶识从来不攀缘、不执着一切法。阿赖耶识只是遍造一切法,并集藏一切法的种子。所以阿赖耶识是清静的,是无我性的。阿赖耶识集藏的一切法的种子中,也包含过去生、今生的五蕴“我”所造的业种带到来世,并造出来世的五蕴“我”,以实现因果报应。第八识阿赖耶识是根本心。佛教所说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就是说有情众生的色身、识蕴的六识心、第七识末那识心以及宇宙器世间的万法,都是由第八识阿赖耶识所生出来的法。阿赖耶识是一切法的根源。“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是佛教的根本理论,因此佛教被人认为是“唯心主义”,其实佛教所说的“唯心”和哲学家所说的“唯心主义”是完全不同的。综上所述,“识”共计有八个——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再加上第七识末那识(意根)、第八识阿赖耶识,佛教称之为“八识心王”。在八识之中,识蕴的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只有一世。来世的六识心又是全新的。末那识和阿赖耶识能够往来三世。末那识只有在阿罗汉入无余涅槃的时候才会消失。而阿赖耶识永远不会断灭、消失。阿赖耶识是不生不灭的法。阿罗汉舍报后所取的无余涅槃,其实就是色身和前七识断灭。“我”的“身心”坏灭、消失以后,仅剩下阿赖耶识独住的状态(此时阿赖耶识因为不再集藏导致轮回三界的烦恼种子,而改了一个名字,称为“异熟识”)。因此阿赖耶识具有涅槃性。八识心王所包含的八个识,是人们都具有的法。人们的八个识各有各的作用,识蕴的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对于境界以及自身的情况具有见闻觉知的作用。人们在六识心完成认知活动以后,得要有末那识来决定是做什么还是不做什么。而有情的色身、六识、末那识、宇宙器世间都是由阿赖耶识造出来的。基于根本心阿赖耶识的存在,才有宇宙器世间、有情的色身、六识、末那识以及因果轮回的存在。八识心王虽然各有不同的体性作用,但在人们完成认知、行为等活动过程中往往是同步一起,和合运作的。这让人感觉就是一个“心”在活动。八个识共同组成众生的“心”,就像一部汽车是由外壳、车架、发动机、轮胎、方向盘、车座、油路、电路等所组成的一样。佛教有关八识的理论,是整个佛学的核心内容,也是最难理解的内容。在八识之中,识蕴的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人们容易理解、体会的。对于末那识、阿赖耶识,佛门以外的人尚且连名词都没有听说,更不要说是实证和体会了。事实上,末那识、阿赖耶识是客观存在的“心”,通过佛教的修证,是可以实证、体验的。由证知末那识、阿赖耶识的存在,就可以引生大乘的般若智慧下面继续说六尘。六尘是六根所“接触”的对象。包括:色尘,泛指眼睛所看见的一切对象泛指眼根所触的一切对象;声尘,泛指耳根所触的各种声音;香尘,泛指鼻根所触的各种气味;味尘,泛指舌根所触的酸甜苦辣等滋味;触尘,泛指身根所触的物质;法尘,是阿赖耶识所变现的内相分影像,是意根、意识所缘的对象。法尘的概念比较难以理解,可以举例说明,例如:自己的某个亲人虽然不在身边,但是经常能想起他的音容笑貌,和亲人大概相似的“音容笑貌”就是法尘。法尘简单地说,就是心中的影像。六尘的“尘”,含有染污的意思。六尘能染污人们的“心”,使之不能清静,故名为“尘”。六识,也就是五蕴的识蕴: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根、六尘、六识所包含的每一种法,都有不同的差别和功能,各称为一界,合起来总计有十八种不同的差别功能作用,称为“十八界”。十八界法的六根与六尘,合称为十二处,包括:眼处、色处,耳处、声处,鼻处、香处,舌处、味处,身处、触处,意处、法处,合起来称为十二处。十二处之六根能接触六尘,即眼根接触外色,耳根接触声波,鼻根接触气味,舌根接触食物,身根接触外物,意根接触法尘。经过接触,色、声、香、味、触、法进入了人们的心中,这个过程称为六入(六入的原理极为复杂,这里是简说)。《阿含经》云:眼色因缘眼识生……意(意根)法(法尘)因缘意识生。六识出生人们便能感受苦乐——产生受蕴。于是就会有种种想、思——产生想蕴。想蕴产生以后,就会有欢喜厌恶的心理活动,于是人们有各种避苦求乐的行为——产生行蕴。于是有情众生的五蕴“我”就具足了。“我”具足了,便有“我”的生死轮回。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简称为“蕴、处、界”,也称为三科。佛教施设“蕴、处、界”三科,是为了破除有情众生所执的“我”。从十八界法的角度来说,凡夫众生所认为的“我”,就是由十八界法的六根与六识组成的。由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这五根组成的人的色身,具有见闻觉知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再加上处处作主的意根末那识,组成了人的“心”。这七识心都是会断灭的心,故称为“妄心”。相对妄心的无常性,以第八识阿赖耶识不生不灭,故称之为“真心”(究竟的真心是佛地的第八识无垢识)。“色身”加上七识心的“妄心”,就构成了众生“我”的全部。人们通过“色身”与“妄心”的和合运作,就能够完成认知、感受苦乐进行思想、采取行动。有情众生不知道“我”的虚幻性,在无明的作用下,总以为“我”是真实存在的法,所以才会有种种颠倒错乱的行为。众生实在不明白自己生生世世所执着的“我”的真相。众生感觉到“我”的“存在”以后,又以虚幻的“我”为基点,把三界万法区分为“我”与“我所”。五蕴就是“我”。“我”以外的一切法,被“我”所认知、所感受、所支配的一切事物、对象,都成为“我所”。于是,有情众生就在我所中贪着财、色、名、利等,而导致了生死轮回。(注释:其实,众生将五蕴认为是“我”的情况是很复杂的,有人将五蕴的整体当成是“我”,有人将五蕴的某一蕴当成我,其余诸蕴当成我所。如《杂阿含经》(109)经所说,将色身(色蕴)当成是“我”,将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当成是“我所”,因此产生了“色是我、色异我、我在色、色在我”,不一一详说。)人类的一切,包括饮食、男女、政治、经济、科技、医疗、文化、外道的宗教等,无非是希望在今生来世,能让这个色身长寿,让这个“心”不停地觉受快乐。为了达到目的,真所谓千方百计,甚至是弱肉强食、残害生灵也在所不惜!人们以为色身是“我”,以为觉知心是“我”。故担心色身坏灭,害怕觉知心断灭,害怕“我”死后就是断灭空,故非常恐惧死亡——恐惧这一世的“我”消失。因此,人们活着就是为了“我”——满足“我”;想尽一切方法,不让“我”消失。人们不知道其实自己所执着的“我”是虚幻的,是一种错觉。为了这种虚幻、错觉,生生世世成为“我”的奴隶,如夸父追日而失去了生命一样。其实所追逐的不过是一个影子罢了。

2外道所认为的“神我”对于什么是“我”,佛教以外的外道(泛指佛教以外的各种宗教),还有一种“神我论”的观点。这种外道虽然不将人的身心认为是“我”,但他们却认为人的色身之内,另有一个常不坏的“神我”(或者是“灵魂”)住在色身中,就像油在芝麻中一样。此常不坏的“神我”,具有灵性,能够主宰人的一切身心活动。此种外道,认为轮回的主体就是“神我”(灵魂),并以为经过行善、苦行、禅定等修行,将恶业消除,则在人死后“神我”(灵魂)就可以摆脱肉体的束缚,返回到大梵天、天堂中去常乐不死。外道所说的“神我论”,是以虚构的“神我”(灵魂)来代替五蕴“我”,也是不如理思维的邪见。

(二),我见、我执我见,《大乘义章》卷六云:“言身见者,亦名我见。五阴(五蕴)名身,身中见我,取执分别,从其所迷故,名身见。以见我故,从其所立,亦名我见。”因此,我见就是因为有情众生没有觉悟,不知道无我的正理,不知道自己的身心活动,其实都是六根、六尘、六识以及第八识阿赖耶识互相作用而产生受蕴、想蕴、行蕴的结果,错误地以为是有一个“我”,具有“六根、六尘、六识以及阿赖耶识”的功能作用,以为人的身心活动都是由“我”来完成的,都是由“我”来领纳各种苦受、乐受、境界等等。人们完成认知、感受、思考以及各种行为,其实都是“六根、六尘、六识以及阿赖耶识”相互作用的结果,并没有一个“我”在其中。有情众生因为不知道这个原理,当然更不可能现前观察“根、尘、识” 和合运作的过程,故于五蕴身中见“我”,以为有一个“我”在看、在说话、在做事,在思考,在感受苦乐。由此“取执分别,从其所迷”,而沉溺于生死轮回之中。我见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有情存有的无明,不知不证无我正理,而使得有情产生错误的认知,于五蕴身中见我。譬如,人在昏暗的角落,看见一团绳子,以为是一条蛇,害怕得要死。本来绳子不是蛇,因为昏暗,误以为绳子是蛇。绳子表示“五蕴”,昏暗表示“无明”——不明白无我的道理,蛇是指人们经过错误的认知所产生的“我”。本来是一段绳子,可是因为昏暗(无明),错误地将绳子当成是蛇。可见,是因为昏暗(无明),让人产生了错觉,才会认为蛇(我)是存在的。因此,我见是有情众生基于虚妄的认知,而产生出来的。我见,是由有情众生的意识心不如理思维所产生的一种错误见解。无始劫以来,有情众生的这种错误见解就一直存在。我见,要在薰习佛法的正知正见以后,经过深入观察,确认五蕴里面没有常不坏的“我”以后,才能断除。我见断除了,就是二乘佛法的见道证得初果。在大乘佛法里面,一般要在六住位才能断除我见。我执,《成唯识论》卷一云:“然诸我执,略有二种:一者、俱生我执,二者、分别我执。俱生我执,无始时来,虚妄熏习内因力故,恒与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任运而转;故名俱生我执。此俱生我执复二种:一种、常相续,在第七识缘第八识,起自心相执为实我;二种、有间断,在第六识,缘识所变五取蕴相,或总或别,起自心相,执为实我。此二种我执,细故难断。后修道中,数数修习胜法空观,方能除灭。分别我执,亦由现在外缘力故,非与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别然后方起,故名分别我执。唯在第六意识中有。此分别我执有二种:一种、缘邪教所说蕴处界相,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我。二种、缘邪教所说自性等相,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我。此二种我执,粗故易断。初见道时,观一切法法空真如,即能除灭。”这一段有关我执的内容很深奥。简单地来说:“执”,就是执取、坚定地认为、执着而不舍的意思。我执是指有情众生的意根末那识恒执“我”是真实存在的。由于有情众生的末那识,能往来三世而不断灭,每一世的意识心都以“我见”来薰习末那识。末那识经过无始劫以来“我见”的熏习,一直就接受并坚执此一错误的观点为正确。再者,末那识恒内执阿赖耶识的体性为我用——以为阿赖耶识的功能是自己具有的功能。因此,使得意根末那识认为自己是真实的,不肯放弃对自我的执着,不想让“自我”消失。于是末那识生生世世不断不坏,故有众生的生死轮回。我执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别人教导就存在的,例如:幼儿因为俱生我执的缘故,执着我、我的(我所),不容许别的小孩子玩他的玩具,父母如果亲近别人家的孩子,幼儿也会流露出嫉妒心理和行为。没有人教他,他生下来就会执着“我”与“我所”。因此,有情众生的我执是极为顽固的,很难断除的。解脱道的修证,在断我见后尚须断我执。我执断除了,生死轮回就解脱了。修习大乘成佛之道的菩萨,一般要到八地才会断尽我执。修二乘解脱道的声闻人,断尽我执,就是阿罗汉了。

三,烦恼《大智度论》卷七云:“烦恼者,能令心烦能作恼故,名为烦恼。”《成唯识论述记》卷一云:“烦是扰义,恼是乱义,扰乱有情故名烦恼。”因此,凡是能扰乱有情的身心,使之心烦意乱的事情,都叫做烦恼。烦恼能障碍解脱,使得有情众生沉沦生死轮回。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来说,有情众生最根本的烦恼有六个:贪、嗔、痴、慢、疑、恶见。其中恶见又包括: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因此,六根本烦恼又可以细分为十个: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称之为十根本烦恼。十根本烦恼又称为“十使”。“使”即驱使的意思,“十使”能驱使有情众生在三界中生死轮回。十使中,恶见所属之五使:我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是有情众生因为无明,对于生命的真相产生了错误见解而引发的烦恼,所以又称为“见惑”。见惑是见所断惑,在解脱道见道位断除我见以后,也就随之断除了。不须在断除我见以后长时间修道才能断除,故名为 “五利使”。十使中的“贪、嗔、痴、慢、疑”,这五使是因为有情众生贪爱三界的种种法,迷而不觉而引发的烦恼,故又称为思惑。思惑的五使,是有情众生无始劫以来贪着世间五欲所形成的烦恼,习气坚固,难以断除,故名五钝使。因此,思惑是修所断烦恼。断除思惑的五钝使,需要行者在见道以后,长期历缘对境地精进修行才能次第断除。佛教除了十使以外,还有五盖、五结、九结的说法。盖,是烦恼的异名,是指有情的智慧为烦恼所覆盖的意思。五盖,是指有情众生被“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盖”覆盖心智,令起无明,使得有情不能解脱生死轮回。五盖中的贪欲盖、嗔恚盖、疑盖,即是根本烦恼中的贪、嗔、疑;睡眠盖,是指有情众生在睡眠之中,心智昏昧,由此导致禅定、善法不能生发;掉悔盖,“掉”是指有情在修习禅定或者专心思维佛法的时候,生起了和修行无关的邪心杂念;“悔”是指有情在“掉”后,心中又开始忧恼悔恨。掉悔覆盖心智,导致禅定、智慧不能生发。结,含有结集、系缚的意思,也是烦恼的异名。有情即是为自己结集的烦恼所系缚,而不得解脱。《大毗婆沙论》说有五结:贪结,嗔结,慢结,嫉结,悭结。《辩中边论》说众生:有爱、恚、慢、无明、见、取、疑、嫉、悭九结。烦恼种数,若详述的话有数百种之多。如《成唯识论》就说有一百二十八种。其实都是由十种根本烦恼细分出来的。烦恼的产生,来源于有情众生的我见、我执。故《成唯识论述记》卷一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由我执而产生无量无边的烦恼,能障碍有情众生走向涅槃彼岸,是佛子所应当断除的。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楼主| 发表于 2014-8-27 20: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有情众生生死轮回的过程及其原理。

要说明有情众生的生死轮回过程,有必要了解佛教的时空观。

(一),佛教的时间观

佛教的时间观,是指佛教对于时间的认知。关于时间,《瑜伽》卷五十二,弥勒菩萨云:

“复次云何时?谓由日轮出没增上力故,安立显示时节差别;又由诸行生灭增上力故,安立显示世位差别,总名为时。”

因此,时间是依据三界“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相续与变异——产生、成长、壮大、衰败、毁坏而建立的法,人们将事物的出生、成长、灭亡的过程,称之为时间。因此时间不能离开法——世间具体的事物而存在。离开具体的法,是没有一个时间的实体存在,人们无法把时间从甲地带到乙地。历史上有一种外道,认为时间是一切法产生、灭亡的根本因。这是不对的;现代有的人以为时间是一种“能量”,借助能量的转换可以往来过去、未来的世界,那是一种臆想。

故《中论》“观时品”说:

“因物故有时,离物何有时”?

《中论》“观去来品”还说:

“若离于去法,去时不可得。”

所以,时间是依据具体的事物及其因果流变所幻现出来的一种形态,有具体事物存在,有事物的前后变异,即有时间前后延续的现象。

《杂集论》卷二云:

“时者:谓于因果相续流转,假立为时。何以故?由有因果相续转故。若此因果、已生,已灭;立过去时。此若未生;立未来时。已生未灭;立现在时。”

时间的划分也是建立法,是依具体存在的事物的变异——运动建立的法。如:地球围绕太阳转动一周称为一年,月球绕地球转一周称为一月,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将一天等分为24份,每一份为一小时等等。这样的建立,是人类为了计算而假设的。

佛教的计时单位,《瑜伽》卷五十二作了如下划分:

“此时差别、复有多种。谓时、年、月、半月、昼夜、刹那、腊缚、牟呼栗多等位,及与过去、未来、现在。”

佛教的计时单位,最小的单位是刹那,最大的单位是劫,其他还有年、月、腊缚、牟呼栗多等。对于刹那的定义,一种是从色身的行为上定义的,如《俱舍云》卷十二云:壮士一弹指顷,六十五刹那;还有一种是从“心行”来定义的,如《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云: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经九百生灭。佛教对于计时,还有一种笼统的方法,概括为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

佛教不同的计时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参考《俱舍论》:

一弹指之间,包含六十五个刹那,一百二十个刹那为一怛刹那,六十怛刹那为一腊缚,三十腊缚为一牟呼粟多,三十牟呼粟多为一昼夜(一日)。三十日为一月,十二个月为一年,一劫包含一千六百八十万年,这样的劫被称为是一个小劫,二十小劫,共约三亿三千六百万年,为一个中劫,四个中劫——成劫、住劫、坏劫、空劫,共约十三亿四千四百万年称为一个大劫。(旧译一个大劫包括四个中劫,新译一个大劫包括八十中劫。以上是纯依经论的文字所作的推算,然而圣意难知,不敢说绝对正确。)

关于时间,佛教还有两种概念,一为无始,二为阿僧祗劫。

无始,是说有情众生及其生活的宇宙器世间的存在,是没有开始的,从无限久远的,无限长的时劫以来,就有众生存在、生活着、在六道里面轮回。除非随佛修学佛法解脱生死,否则就这样一直轮回下去。

阿僧祇劫通常又称无量数劫。一个阿僧祗劫,包含了无数个“劫”。说为“无数、无量”,是指其数目之大,远超过天文学家所用的数字,完全无法想象。虽然一大阿僧祇劫的时间长的难以想象,但是,毕竟是有起点和终点的,最终还是可以过得完的。有情众生从初发成佛之心,到修行成佛,得要经过三个大的阿僧祗劫,所以成佛很难。

时劫的长短,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世界,时劫的长短是不同的。如:《显无边佛土功德经》记载:人类所住的娑婆世界一劫的时间,仅仅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一昼夜(一天);而极乐世界的一劫,相当于袈裟幢世界的一昼夜;袈裟幢世界一劫,相当于于不退轮音世界的一昼夜……。也就是说:人类所住的娑婆世界经过了一个劫的时间,在极乐世界才算过了一天。

(二),佛教的空间观

佛教的空间观,是指佛教对空间,对世界(宇宙器世间)的认知。

1,虚空(空间)

《中论》“观六种品”,龙树菩萨云:

“何以故无色处名虚空相?色是作法无常,若色未生,未生则无灭,尔时无虚空相。因色故有无色处,无色处名虚空相。”

“观六种品”中所说的“色”,含有物体的意思。“因色故有无色处,无色处名虚空相”,是说“色”(物体)的边缘、边际,没有“色”的地方所显示的“空无所有”的相状,就叫作“虚空”(空间)。虚空(空间)不能离开色法(物体)而存在。虚空(空间)是依色法(物体)而显示出来的法——是建立法,虚空(空间)不能离开色法而独立存在,人们无法将一部分虚空(空间)从甲地带到乙地。

有所谓虚空外道者,以为虚空(或者虚空中的能量)创造了世界以及有情众生,以为虚空是一切法的本源。这是一种邪见。

2,世界及有情

世界,时间的迁流,过去、现在、未来称为“世”;东西南北上下的界限称为“界”,合起来就是“世界”。每一个世界,都包括器世间和生活在那里的众生。器世间就是指可供有情生活居住的国土,包括大地、空气、山川、河流、草木等等。众生,唐代以后的新译为“有情”。《杂阿含经》卷六云:

“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白佛言:‘世尊,所谓众生者,云何名为众生?’佛告罗陀:‘于色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着缠绵,名曰众生。’”

《杂阿含经》卷四十五云:

“诸阴(五蕴)因缘合,假名为‘众生’。”

《大智度论》卷35亦如是说:

“于五众(五蕴)中我我所心起故名为我,五众和合中生故名为众生;”

因此,众生其实就是“我”的总称,是一个集合概念。

有的人以为凡是有生命的,就是众生。基于这个认识,因为植物也有生命,也有出生、成长、死亡的过程,就以为植物也是众生。佛教所说的有情众生,一般是指具有色身和与色身相应的心识,能够完成身体、心理活动的生灵。植物是有情众生依共业,由有情众生的阿赖耶识共同化现出来的。因此,植物只有“身体”,没有心识,没有精神、心理活动,属于无情物,不是佛教所说的有情众生。

有情众生在器世间,以所作的善恶业,各在三界六道轮回不息。

3,三千大千世界

宇宙中的世界,无量无边,世界又有大、中、小之分。在佛教来说,一尊应身佛教化的世界,为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又分别由小世界、中世界组成的。每一个小世界的结构都是一样的,立在中央的都是须弥山。须弥山,又称为妙高山,是由金、银、琉璃、水晶四宝所成。山高有八万四千由旬,阔有八万四千由旬,为诸山之王。须弥山的山形上下皆大,中央独小,日月即在须弥山的山腰,四天王天居于山腰的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忉利天上面是欲界天的其余四天。再往上则为色界十八天、五不还天及无色界四天。忉利天以上诸天都是处在须弥山山顶上面的虚空中。须弥山的山根处有七重金山,每一重金山之间都有香水海环绕。在第七重金山之外有咸海,咸海的四方分布着四大部洲,咸海之外有还有大铁围山。四大部洲是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是人类居住的地方。四大部洲每一洲的周围又各有数百个小洲。我们人类所居住的地球处在南瞻部洲。南瞻部洲的地下是八大地狱。须弥山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之下是金轮,金轮下面是火轮,火轮下面是风轮,风轮之外便是虚空。以须弥山为中心,下至风轮,上至无色界四天,就是一个小世界。如是,积一千个小世界,称为“小千世界”;集一千个小千世界,名为一个“中千世界”,集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为一个“大千世界”。因为这中间有三个千的位数,所以大千世界,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周匝成败,众生所居,为一佛刹,是一尊化身佛所教化的世界。

人类所处的银河系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名娑婆世界,教主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地球只不过是广袤的银河系的一粒微尘罢了。

一个三千大千世界,都要经历从无到有,从有又回归到无的生灭循环过程。这个循环过程,就是佛教所说的“成劫、住劫、坏劫、空劫”。

空劫的时候,只剩下四禅天诸宫殿,三禅天以下尽是暗无天日的虚空。空劫经过20个中劫以后(亦有经论谓空劫等各是一个中劫者),就到了成劫。成劫之初(劫初),由众生的业力,虚空中便有风起,逐渐形成风轮、水轮、金轮,并有大梵天最初形成。其后,其余诸天、须弥山、内外海、四大部洲、地狱等器世间次第形成。最初出生在大梵天的众生就是大梵天的天王尸弃,随后其余诸天、四大部洲人类、饿鬼、阿修罗等众生相继出现。等地狱出现第一个有情,成劫的20个中劫,就满了。就转入住劫。住劫,也有20个中劫组成。每一个中劫,又包含20个小劫。一小劫之时间极长,如此计算:从人寿十岁初始,每一百年增寿一岁起算,如是渐增至人寿八万四千岁,名为增劫。从人寿八万四千岁时起算,每百年减寿一岁;递减至人寿十岁便死,名为减劫。一个增劫、一个减劫,各是半个小劫。合一个减劫一个增劫,就是一个小劫。减劫至人寿十岁时,女生五岁出嫁,十岁便死。彼时无有蔗糖糕饼等物;增劫至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女生五百岁时才会出嫁,世界安乐富足。

住劫中,各个减劫的末期会有饥馑劫、疾疫劫、刀兵劫出现,称为小三灾。饥馑劫出现在人寿三十岁的时候,由于人心贪得无厌,致使万物不生,饿死许多众生,经七年七月七日七夜,方得度过灾年;疾疫劫出现在人寿二十岁的时候,由于人心险恶,导致瘟疫流行,死人不少,经七月七日七夜,才得以度过;刀兵劫出现在人寿十岁的时候,由于人心狠毒,致使芦苇都可当作利刀杀人,人类经过七日的相互残杀,所剩无几了。

住劫经20个中劫后,坏劫来临。坏劫来临时,先是火灾,空中出现7个太阳,灼热形成大火,使欲界与色界初禅天悉成灰烬;自初禅天至地狱之有情,各随其业因或出于二禅以上,或移于他界,至不留一人。其后又有水灾,第二禅天悉被淹没,二禅天的有情或修三禅或往生到其他世界。最后,出现风灾,第三禅天悉被飘散。此火、水、风三大灾亦称劫灾,然仅破坏至色界第三禅天,第四禅天以上则不受影响。坏劫以后,进入空劫,三禅天以下,一无所有,唯大黑暗。如此经过20个中劫,名为空劫。

一个大劫,包括此“成、住、坏、空”四劫。人类过去所经历的大劫叫庄严劫,未来的大劫叫星宿劫,现在所处的大劫是贤劫。过去、现在、未来的每一个大劫,都会有一千佛出世。人类现在所处的是贤劫,也是如此有千佛出世。

据《佛祖统纪》卷三十勘考诸经论:诸佛出现于减劫,增劫佛不出。人类在减劫,从人寿八万岁,渐减乃至寿百岁的阶段,才会有佛出世。因为增劫人们过于快乐,难以发起出离心。而人的寿命如果低于百岁,福报太差,就难以闻法学佛。

4,四大极微

每一个世界,包括器世间和众生。那么构成器世间和有情的色身的最小微粒是什么呢?依佛教的认知来说,构成器世间、众生的色身的基本元素是“四大种”——地、火、水、风。其中,地大种,是指器世间的物质中,具有坚硬性质的元素;水大种,是指器世间的物质中,具有湿润性质的元素;火大种,是指器世间的物质中,具有温热性质的元素;风大种,是指器世间的物质中,像空气一样具有流动性质的元素。四大种,简称四大,一切色法,包括器世间、一切有情的色身都是由此四大所组成。如:人体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等是地大;唾涕脓血,痰泪便利等是水大;温度暖气是火大;呼吸是风大。由于四大遍及于一切色(物质)现象之中,所以现代科学所说的物质,佛经称之为“四大种所造诸色”。

组成四大种的最小微粒,佛教称为“极微”,旧译“邻虚尘”。此四大种之极微,皆是圆形,类似现代科学所说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四大极微本来不生,亦永不灭,但是它们的存在方式可以改变。类似科学所说的“物质不灭定律”——物质不会消失,可以从一种形式变成另外一种形式。四大种之极微虽然不生不灭,但是四大极微并不是外于根本心阿赖耶识存在的法。四大极微,是有情众生的本心阿赖耶识所变现出来的法,是依有情众生的本心而具有常住不坏性。本心阿赖耶识常住不灭,故所变现出来的四大极微也是常住不灭。因此可以不断地被无量劫中流转的众生所摄取,来制造色身和器世间。

有一类外道以为器世间、人体都是由四大极微组成的,“物质决定意识”,以为人们的“心”也是依四大极微所成的色身而有——刀的锋利是依刀而有的,没有刀就没有刀刃的锋利,以为色身坏灭以后,“心”也会随之归于断灭。所谓“人死如灯灭”,以为人就是一世,没有能去至后世者。此即是典型的唯物主义的断见论。

(三),三界、六道

1,六道轮回

所谓“六道轮回”,“道”即是通道的意思。“六道”,是说有情众生,按照他们每一生轮回的形态划分,总计有六种:天人、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称为六道。六道是一切众生乘业趣向之处,故又名“六趣”。六道众生的大概状况简介如下:

(1)天人道,天道的众生称为天人。欲界、色界的天人有色身,色身很美妙,而且高大,寿命极长。如兜率天的天人身长半由旬(一由旬约40里),天寿四千岁(兜率天的一日相当于人间四百年)。人类的色身是由粗重物质构成的,天人的色身是由细微物质组成的,犹如光体,故身量高大而没有障碍。天人出生时还会自然报得各种神通。有情舍报后能往生到天道,生前都是有很大的善行。要想往生到高层的天界,还需要有禅定的证量方可。

(2)人道,也就是人类。人者,忍也,是指人能安忍世间苦乐之境。人类生活在四大部洲,地球人类生活在四大部洲的南瞻部洲。人类的意识非常的发达,能够理解深奥的哲理,所以人类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人类是胎生的,目前住劫时期人的寿命不过百岁。生而为人,是因为他们的前生,能够行善积德,不残害生灵,尊重法律和社会公德等。往生到人间的有情,需要在生前守持五戒方可。                                   

(3)阿修罗道,《楞严经》说阿修罗道的众生有四种,分别摄于天、人、鬼、畜四道。居住在海底的阿修罗道,男子貌丑,女子貌美,也有婚姻嫁娶,福报和天人差不多,只是阿修罗没有酒喝。因此这一类的阿修罗又称为“无酒”。无酒阿修罗生性好斗,因为四天王天、忉利天的天人在其顶上游行自在而心生恼怒,常和天人战斗,但败多胜少。阿修罗对佛法难以生起深信,还常常怀疑佛陀帮助天人。生为阿修罗者,往往都是生前恃才傲物,喜欢争斗,又以骄慢、谄诳等不净心修布施等善业的有情。故佛教将其列于人道之下,甚至还把它归入恶道。

(4)畜生道,畜生道的众生,也称为傍生,相当于现代人所说的“动物”一类。畜生道的众生种类极多,千差万别,有的体型很大,如鲸鱼,有的则很小,相当于现代生物学所说的动物及部分微生物,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他们。微生物、细菌一类众生,佛经称为“微虫”。佛说一杯水中,有八万四千微虫。常见的畜生道的众生,和人一样,也有愉悦、烦恼等心理活动。只是因为业报的原因,它们的意识心不发达,无法完成深细的思维,极为愚痴。畜生道的众生,或者以草为食,或者互相吞食。它们无惭无愧,没有仁义道德。畜生道除了极少数畜生能够学佛以外,绝大部分只是完成一期的因果报应的工具而已。沦落畜生道者,往往是生前心性愚痴,犯有贪赃枉法、生性好淫、偷盗、杀生等罪的有情。

(5)饿鬼道,饿鬼道的众生,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鬼”,属于鬼道众生。饿鬼道的众生,有的生活在海底,有的生活在人间山林处。鬼道的众生有的似人形,有的似兽形,身体是由细微物质构成的,就像影子一样,普通人的肉眼是看不见的。人间具有“阴眼”的人,比如巫婆,能够看到饿鬼,甚至还能够和他们交流。饿鬼道的众生,略分为两类。一类饿鬼道的众生,因生前乐于布施,形相福报,接近欲界的天人,名为弊鬼,也就是通俗所说的善良而又有神通的“鬼”“神”;另一类饿鬼道的众生,因为前生恶业的业报,或者没有食物水质可食,即便是人间的清泉,在他们的眼中也成为不可饮用的浓血,或者虽然嘴巴很大,但是咽喉却细的像针一样,食物无法下咽,或者嘴里冒火,食物进入口中,就烧成焦炭;还有一部分鬼道的众生,只能吃一些屎尿等污秽的东西。这一类的众生,称为饿鬼,数量占绝大多数。饿鬼道的多数众生因为“缺乏营养”,他们皮肉血脉,悉皆枯槁,头发蓬乱,面皮黯黑,唇干舌焦。饥渴的煎熬,使得他们四处奔波,甚或割下自己身上的肉来吃。饿鬼道的弊鬼,如《地藏经》所记载的河神、山神、鬼王等,属于佛教的护法。他们本身皈依佛教,同时也保佑学佛的人。饿鬼主要居住地在南瞻部洲的地下,弊鬼则住在山林海边、四天王天忉利天处。一般饿鬼道的众生寿命有五百年,饿鬼道的一天相当于人间一个月。人间充满了饿鬼道的鬼神。他们和人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尽管人类无法看到他们的存在。如《长阿含经》记载:人间的宅舍、街道、田野、山间、江海河流、草木等等地方,皆有鬼神居住。大部分的鬼神都是善意的,他们保护着人类。作恶的人,成百上千的人才有一鬼神守护,譬如群羊仅有一人守牧;如果是学佛之人,或者是善人,一人就有百千鬼神守护,譬如国王,一人就有百千人护卫。

出生在饿鬼道者,往往是在生前喜欢欺世盗名,骗取名闻利养,嫉妒心重,遇人受难也不施舍、极度吝啬的有情。犯有贪赃枉法、偷盗、举债不还、杀生等罪的有情。

(6)地狱道,是指生活在地狱里面的有情的总称。地狱的众生也是化生,他们的饮食方式是识食。地狱道的有情终身生活在地狱之中。有名的大地狱有八处:想地狱、黑绳地狱、堆压地狱、叫唤地狱、大叫唤地狱、烧炙地狱、大烧炙地狱、无间地狱,名为八大地狱。八大地狱每一座地狱,又分别包括十六座小地狱。八大地狱以外,还有十座大的地狱以及一些小的地狱。中国民间俗语所说“十八层地狱”的十八狱,出自《十八泥犁经》,这里不一一列举。掌管地狱的诸王中,名气最大的是阎罗王。初入地狱的有罪众生,阎罗王会派“生、老、病、死、治罪”等五位使者,来质问罪人。使者先列举罪人所作的恶业,然后对他加以呵责:地狱受报,皆是因为生前罪大恶极,完全是自作自受,丝毫怨不得别人。如此指责罪人以后,就将罪人发落诸地狱中接受惩罚。生活在每一座地狱的众生,或者终日手执锋利刀剑互相砍杀,或者生活在沸腾的屎尿之中,或者被地狱的狱卒用铁钉钉满全身,用锯子将身体割截成数段,用刀将身体剁的粉碎;或者狱卒逼迫他们手抱火红的铁柱,通身上下被烧的焦头烂额,没有一处完好;或者是被地狱的狱卒将烧化了的铜水灌入口中,从咽至腹,无不燋烂;或者被丢进沸腾的大铁锅中,身体被煮的烂熟;或者被巨大的石头来回碾压,骨肉糜碎,脓血流出,或者被狱卒逼使在刀山剑林中奔跑、体无完肤;或者被冰冷的寒风吹的皮开肉绽……等等,其状惨烈无比。所有的地狱中,最黑暗的就是无间地狱了,无间地狱又名阿鼻地狱,在无间地狱里面所受的痛苦,时间长达数劫,受罪死去后,冷风一吹,又会活了过来,一天之中,万死万生,没有间歇,故名无间地狱。地狱众生纯苦无乐——没有任何快乐可言,唯有受苦。地狱众生的寿命极长,可与天人相比。如无间地狱的众生寿命有一劫之多。因此,地狱有情的寿命越长,所受的酷刑就越多。人、天人都希望长寿,地狱众生但求速死,但是却不可能。等到地狱众生受报结束以后,从地狱出来,还要身受余报,先是上生到饿鬼道,鬼寿尽后,又出生在畜生道里面,畜类命终,才有可能再生于人中。即便是出生为人,也是身体残废贫贱之人,往往因为过去生所形成的恶习,继续作恶,而导致再次堕入地狱,以至恶性循环,无有出期。

地狱众生的生存环境及其身心遭受的痛苦,令人闻之尚且心惊胆颤,毛骨悚然,更不要说身处其中了。地狱是造了地狱恶业的有情众生所共同化现出来的世间。造了地狱业的有情,死后就要到那里受报。众生堕入地狱的原因,主要是生前造了很大的恶业,比如生前心地恶毒杀业(杀人、杀死其他动物)太重者;不孝顺父母乃至杀死父母者;诽谤破坏佛教三宝者。

三界

六道

境业相应

境果相应

无色界

无色界四天

禅定业,舍色身见

四果、三果

色界

色界四禅天

禅定业,离欲界爱

欲界

欲界六天

十善业,忍辱

二果、初果

天阿修罗

十善业,嗔重

(三皈)五戒

畜生

愚痴业重

不解脱

饿鬼

悭吝业重

地狱

五逆十恶业

三界六道境业境果相应表

需要注意的是:佛教三宝,是指佛、佛法、出家的僧人。父母养育了子女的生命,所以恩德极大,如果有情借助佛教三宝的教化,有了出世间的智慧,就能够永远地解脱生死轮回,因此,佛教三宝能够养育众生的“慧命”。如果做了破坏三宝的事情,比之伤害父母,还要严重的多,因为父母养育子女的生命,只能利益子女的一生,而佛教三宝“养育”众生的慧命,能够利益众生的无量世。而众生学佛以后,不仅能够利益这一世的父母,还能利益过去世、未来世的父母,乃至其余众生,佛教也因此可以以灯点灯,灯灯不灭,永久流传,究竟地利益众生。所以三宝的恩德更大,所以做了不利于三宝的恶业,后果更加严重。破坏三宝的恶业,大的有伤害僧人的身体、焚毁佛教经典、偷盗寺院的财物等等,小的有辱骂僧人,或者在还没有深入了解佛教以前,就信口开河说佛教是迷信,叫人不要相信等等,这些行为即使很小,都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这一类恶业,就像一粒极小的种子,将来就会长成参天大树。佛门以外的人们,对于生命真相的认知,还极为有限,即便是不信佛教之人,对于佛教宁可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也不要随意按照自己的理解,以为佛教就是烧香拜佛,信神祷鬼,求菩萨保佑,无知迷信等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从世间法的角度来讲,即便不信佛教、不信因果轮回的人们,不说诽谤三宝的话,不会影响他们的任何生活。“万一”佛教所说的一切都是真实不虚的,他们因此而承担地狱的恶报,那就太不值得了。采取这样态度的人,才是世间聪明的人。学佛的佛弟子,对人宣传佛法,引人进入佛门是一件功德很大的事情,但是,在接引别人之前,自己先要掌握一定的佛学理论,同时要注意观察对方的心性,还要有善巧方便,才会有效果。否则,如果盲目地宣传,对方不仅不会信仰佛教,反而会犯下诽谤三宝的大过失。

人们通常所说的神仙,属于天人、人类。《大智度论》卷五六说:神仙有二种:或天或人。天仙,其实就是天界的天人;人仙,其实就是通过修炼,具有一定神异功能,寿命很长的人。如我国道教所说的神仙,通过气功修炼、服食药物等,以达到长寿的目的;再如《楞严经》所说的十种仙人之中的“精行仙”——“坚固交遘而不休息,感应圆成名精行仙”。精行仙,就是通过打通气脉,通过男女之间长时间地双修来达到成仙的目的。这类仙人往往住在远离人间的深山海岛等处。仙人能长寿,有的还会有神通;但是因为不能依照佛法修证断除我见,故不能超出生死轮回,所以“报尽还来,散入诸趣”。

六道轮回的众生,根据依业所感的果报不同,又可划分为:三恶道、三善道。依恶业所感而赴之畜生、饿鬼、地狱三道,是为三恶道;依善业所感而赴之阿修罗、人、天人三道,是为三善道。

处于六道中的众生不论是胎生卵生,还是湿生化生,如果不修学佛法,就无法脱离生死,这一世生在这一道里,下一世又生在那一道里,只能在六道里面轮来转去,这就是“六道轮回”。在六道之中,最适合学佛修行的是人道。天人的果报太殊胜,使人沉溺其中,不能发起出离心;阿修罗的嗔恨心太重;畜生道的众生太愚痴;饿鬼道、地狱众生纯苦无乐;只有人道苦乐参半,生活环境比较安定,再加上人类的心性比较坚忍,理解能力也很强,所以人道是最适合学佛修行的,乃至诸佛都是在人间示现成佛的。

2,三界

六道轮回的众生,根据有无色身、性情、以及所居住的器世间等等不同,又可以分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所谓的欲界,因为欲界的众生都有饮食、睡眠、男女性欲等欲望,故名欲界。生活在欲界的众生,包括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人等六趣,故欲界也称为六趣杂居地。欲界的最下层,是地狱众生所住的世界,中间依次是饿鬼、畜生和人所住的世界,最上面是欲界的天人所住的世界。欲界有六天,从低到高,依次为: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欲界六天的天人自然情况各有不同,譬如第四天兜率天,兜率天依空而居,分为内、外二院,外院为兜率天的天人所居,内院现正由最后身菩萨——弥勒菩萨住持弘法。因此,内院往往是一些佛弟子发愿往生的净土,将来弥勒菩萨会由内院下生人间成佛。兜率天外院的天人男女行淫的时候,只要拉拉手就满足了,故云:兜率天执手成淫。此天的天人身长四由旬,天寿四千岁,一日相当于人间四百年。欲界天人的饮食是甘露。欲界天人都有婚姻嫁娶。欲界六天的天人活着的时候,其乐无穷,但是,在临死前有五种预兆出现:身光消失、不乐本座、花冠枯萎、天衣垢坏、身出汗臭。生平一起嬉戏的天女们,见天人“五衰相现”,便皆远离。天人在天上往往将过去生积累的福报享尽,死后要堕落到三恶道。因此,濒死的天人,以天眼看见将要往生的地方,就会凄惶恐怖,痛苦不堪。因此《正法念处经》说天人的享乐,以及享乐之后面临的窘境,“如蜜和合毒药,是则不可食,天乐亦如是,退没时大苦”。所以众生不可贪着天界之乐,应思出离三界。

所谓的色界,在欲界天之上的天人及其生活的器世间。色界的范围包括初禅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二禅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三禅三天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四禅四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四禅天之上有五个天(五不还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共十八层天。此界的天人的色身是由微细物质构成的,极为高大,而且都是中性身,没有男女性别,故无淫欲。色界天人因为欲心淡薄,一直处于禅定之中,能以禅悦为食,故已经没有欲界的睡眠、饮食等欲望,因此色界天人离欲清静,能称为“梵”。往生色界的天人,都是生前证得初禅以上,并行有大善业的有情众生。色界的众生寿命极长,远高于欲界众生。

色界的天人,因为不需要饮食、嗅香,因此没有舌识、鼻识(但是舌根、鼻根仍有),故十八界法中,色界天人少了四界。

这里略说五不还天,五不还天包括: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往生五不还天所居住的天人,必须是生前断五下分结,证得三果以上的贤圣,才能往生到那里。解脱道的三果阿那含往生五不还天以后,在那里能断除五上分结,证得四果阿罗汉,舍报后能取无余涅槃,不再进入轮回,故称此天为五不还天。五不还天的色究竟天,在五不还天的最顶上,故名色究竟,仅大乘的地上菩萨能往生此天,报身佛——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报身——卢舍那佛如今正在色究竟天上为地上菩萨说微妙甚深法门。

所谓的无色界,是指此界的有情众生没有色身存在,没有物质世界存在,只有心识住于四空定中,故名无色界。无色界是超越物质的世界,无色界的有情五蕴之中,没有色蕴,唯有受、想、行、识蕴存在。不依赖色身,独立的精神体可以有“受、想、行、识”,这是一般人很难理解的。往生到无色界的有情,都是生前厌离色蕴,证得四空定不退的有情。无色界既然没有色身、国土器世间,就无法确定其方所,但就果报殊胜程度来说,在色界之上。

无色界的四天包括: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无色界的四天,不是真有上下四天的差别,唯是根据无色界天人所住的禅定境界的高低来划分命名的,如:住于空无边处定的有情,总称空无边处天;住于非想非非想定中的有情,总称非想非非想处天。关于无色界四天的天人的寿命,《长阿含经》说:空无边处天为一万劫、识无边处天为二万一千劫、无所有处天为四万二千劫、非想非非想处天为八万四千劫。

无色界的天人,唯有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存在,依识食而存,由意识觉受定中境界。 往生到无色界的天人,都是一些不了解佛法,却又极为精进修行禅定功夫的众生。无色界的众生,他们没有色身,只剩下一个纯粹的“精神体”处在定中,因为没有断除我见的缘故,故以定中的微细的觉受为“我”,若能听闻佛法,断除我见——不以定中的觉知为“我”,则立即就能证得四果,成为解脱生死的阿罗汉。因此,此界的天人因不断我见,还是凡夫,故舍报后,仍要继续生死轮回。

以上,就是三界的大致情况,有情众生如果没有解脱生死,就不停地在三界之中往返轮回,没有一个止息的时候。


 楼主| 发表于 2014-8-27 20:47:03 | 显示全部楼层
3,三界唯心造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就是诸法实相、诸法的真相、究竟的真理。 心(识)者,总八识,号为八识心王,八识心王之中,唯第八识阿赖耶识坚住不坏,自凡夫位乃至成佛,皆是此识。十方三世一切有漏无漏法,皆因八识心王而有而显,八识心王复依第八识及无明而现于三界,无明业种及上烦恼随眠复由各自第八识所持而藉缘变现色身及世界山河,故说三界唯心——唯依第八识心而有,依第八识心而现,以第八识心为根本。 三界中的一切有漏法、无漏有为法,皆因八识心王而有;乃至无漏无为法,亦因八识心王而显。若离八识心王,无有一法可得,若无八识心王,万法悉不能生,故说万法唯识。依阿赖耶识及其执藏的一切法的染净种子,才有六道轮回,才有修行所证的解脱果,若无阿赖耶识为一切染净诸法的根本,则无六道轮回,则无解脱证果可言,故《大乘阿毗达磨经》说阿赖耶识为:
“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显示的就是宇宙万法的本质。因此,无论三千大千世界,空间有多么广阔,无论三界的二十五有,种类是多么繁多,都不出有情众生的一心,归根结底,都是由有情众生的本心阿赖耶识心所造。《大方广佛华严经》“夜摩宫中偈赞品第二十”云: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
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
……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
阿赖耶识是心,心体无形无色,是如何造色的呢?宇宙器世间和有情的色身都是由四大极微组成的,那么皆具圆相的四大极微是如何形成器世间及色身的呢?
地水火风四大极微元素,皆是同等大小的圆相,如沙子,本来是不可能随意聚集成雕塑(沙雕)的;但是,如果借助胶水、支架等辅助物,就能粘合成各种雕塑。
四大微尘和根本心阿赖耶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本心阿赖耶识具有大种性自性,能团聚四大微尘成有情的色身和器世间。如求那跋陀罗所译的《楞伽经》卷二所云:
具有共业的有情之阿赖耶识,共同执持地火水风四大极微,团聚成他们共同居住的器世间:共业有情的阿赖耶识中藏有“断截色妄想大种”,故于虚空形成山河大地石砾沙土等;共业有情的阿赖耶识中藏有“津润妄想大种”,故山河大地有种种水,滋生草木;共业有情的阿赖耶识中藏有“堪能炎盛妄想大种”,故有堪能烧燃之种种物性;共业有情的阿赖耶识中藏有“飘动妄想大种”,故有大地气流飘动等。共业有情如是造就了他们共同生活的器世间,并在器世间造作各种善恶业,又种下了后有的种子。当劫火来临,世界毁坏时,器世间的物质四大分解,碎如微尘,散于虚空,当因缘成熟的时候,造有共业的有情众生,又会将这些微尘团聚起来,形成新的器世间。
有情众生的色身,也是如此,当人死后,阿赖耶识又去投胎住于胎中的时候,阿赖耶识能吸取母体的四大种物质(营养),根据过去生所作的善恶业所产生的业力,来制造来世的色身,并能执持色身的生长,当色身成长,五根完具的时候,就会出生,出生以后就会又经历成长、衰老、死亡。当人死亡的时候,阿赖耶识就会舍离色身,色身离开阿赖耶识的执持,就开始毁坏,身中的四大就会分解:地大还归于地,水大还归于水,火大还归于火,风大还归于风。当来世受生时,又藉父母缘,摄受四大种,令色身成长、出生,于是再次经历成长、衰老、死亡的过程。有情众生的生死就是不断重复此一过程。不论色究竟天的天人的一万六千由旬的高大色身,还是需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的细菌的微小色身,都是他们各自的阿赖耶识,根据自己过去世善恶业的业力来造作的。
阿赖耶识依有情众生过去的业因,而造出有情来世的果报正体——五蕴身心,称为正报;具有共业的有情之阿赖耶识共同造出的国土世界、山河大地等,以供有情在其中居住生活,在其中继续造业受报,称之为依报。正报依报二报,皆是有情各自的阿赖耶识所具有的功能作用,故《成唯识论》卷二云:
  “阿赖耶识因缘力故,自体生时,内变为种及有根身,外变为器。即以所变为自所缘,行相仗之而得起故。”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山河大地是有情的阿赖耶识所变,而每一个有情都有各自的阿赖耶识,那么应该每一个有情的阿赖耶识只制造出属于他自己的器世间啊,为什么客观上有情众生所生活的器世间却是同一个呢?
     有情众生所居住的山河大地器世间,并非是由某一单一有情的阿赖耶识所变现的,而是由所有共业有情的阿赖耶识,依据这些有情的业力,共同变现出来的。所以《成唯识论》卷二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造有共业的有情之各自的阿赖耶识,共同变现出器世间,如同一个房间,有无数盏明灯照耀,无法说房间某一处是哪一盏灯照亮的,只能说是所有的灯照亮的。因此,无法说明这个世界上的某一条河流具体是哪一个有情所造。虽然无法说明哪一个有情造了哪一部分器世间,但是任何一个有情所造的善恶业,却都会改变山河大地、器世间的现况。《优婆塞戒经》卷三说:一个恶人的因缘力量,就能令其所生活的器世间的农作物减产,一人作恶,都会殃及天下。反过来说,如果大家都能去恶修善,那么整个世界也会因此变得清净,此即是“心净则国土净”的道理。  
少数学佛之人,不明白佛说之“心能造物”的原理,将佛所说能生万法的阿赖耶识,等同于外道所说之第一因的造物主、上帝。
无始劫以来,就有众生生活在器世间,并不停地生死轮回。有情众生的存在是没有开始的,是本来而有,法尔如是。有情众生死后,阿赖耶识能携业种去到来世,再团聚四大种变现来世的有情之五蕴色身和所生活居住的器世间。有情各自之阿赖耶识变现出的色身和器世间优劣,完全由有情的过去世所作的善恶业的业力决定,是自作自受,非有外力的作用。佛说阿赖耶识心能造诸法,不是说先有阿赖耶识,然后阿赖耶识再造出宇宙器世间及有情众生的身心,而是说无始劫以来,就有有情众生存在,有情众生各有八识心王。而外道所说的上帝造物,是说上帝无因而有,然后上帝花了五天的时间造了大地万物以后,到第六天用泥土造了亚当,又用亚当的肋骨造了夏娃。基督教的圣经说上帝创造万物和人,上帝是第一因的造物主。这和佛教所说以阿赖耶识为根本因,根据有情过去生业力,以四大种为缘,造作有情的色身和器世间,是完全不同的原理。外道的第一因造物主是基于虚妄认识的邪见,而佛教的“万法由心生”的原理,所揭示的是有情色身以及器世间的形成与毁坏的真理,二者相差何止万里。
因此,三千大千世界及其六道众生,都是由有情的本心阿赖耶识所变现出来的假有、幻有,心外是没有一法可以独立存在的。故有祖师归纳云:
“三界唯一心,心外无别法;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四),人类起源与业报、轮回的原理。
1,人类的起源
有情众生是没有来源的,也就是说生命是没有开头的。无始劫以来,就有有情众生生活在器世间。现今所说的人类起源,泛泛而论,是指贤劫地球形成以后,地球上的人类是从何处而来的问题。世间的一切宗教、哲学,都在探求宇宙、人生(人类)的起源,它们各有自己的主张。如:我国古代有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基督教认为,人类、世界是万能的上帝所造;当今的唯物主义则坚持进化论的观点,他们以为,数亿年前,宇宙经大爆炸形成地球,地球上的无机物可以变为有机物,有机物再演化为鱼类,再继续演化为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猿猴,直到猿猴进化为人类,也就是说:一块石头,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最终可以进化为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当然,这都是由于不如理的思维所产生的错误观点。人类来源的真相,正如佛教所认识的:
在劫初(成劫的开始)地球形成之初,便有光音天的天人命终以后,自然在地球化生,劫初人类仍然是天人的模样,肢体圆满,形色端严,身带光明,能腾空自在,长寿久住,而且也没有男女之分。后来人类由于贪食“地味”(一种食物),身体开始变得粗重,不能飞行,身光也暗淡下来,终于成为现在人类的模样。
人类久住地球以后,少数人之间开始产生亲密行为,便出现了男女,有了情欲,由于当时的风俗,人们视男女淫欲为污秽,故为众人所厌恶。于是,关系密切的男人女人就造了屋舍,以避外人,由此逐渐形成了婚姻、家庭、聚居、城市等等,直至今日,这个过程极为漫长。
2,业报与轮回的原理。
无始劫以来,有情就在六道轮回。有情之所以陷入六道轮回,不是因为上帝的惩罚,或者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是有情众生自己造成的。有情众生不明白无我的正理,不知道“我”的虚幻性,为了满足这一世虚妄的“我”的需要,不停地造业,这些所造的善恶业,会转化为“种子”,保留在“识”(阿赖耶识)体内。所谓的人死了,就是色身毁坏了,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根毁坏了,因为五根毁坏,导致“根”“尘”无法相触,因而阿赖耶识无法生起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来了别外境,所以死人都是没有觉知的。死亡,其实就是色身毁坏,觉知心消失了,无法再认知外境,也感觉不到“我”的存在。如电影中常看到的人死而复生的情节,当死人复活时候,身体有了知觉,然后觉知心又恢复了,人就活过来了。人死的时候,前六识虽然消失了,但是末那识、阿赖耶识仍然存在。人死了以后,末那识因为我执的习气,舍不得让自己消失,于是阿赖耶识经由末那识起作意,会造出中阴身,中阴身再去“投胎”,当中阴身“投胎”以后,中阴身就消失了,阿赖耶识根据这一世的“我”所作的善恶业的多少,又借着外缘的四大种,造出来世六道中某一道的“我”来,这就是轮回的原理。
为了详细地说明轮回的原理,这里以六道中的人道轮回来举一个例子。比如这一世的“张三”,他活着的时候,作了一些善、恶业,这些善恶业,转化为“种子”,保留在他的阿赖耶识内,当“张三”死亡时候,阿赖耶识舍身以后,他的色身就开始毁坏了。如果“张三”生前所作的善业极大,那么阿赖耶识先从脚底处舍离,这时候脚底最先变冷;反之,若“张三”生前所作的恶业极大,阿赖耶识就会先从头部舍离,此时头部先变冷。阿赖耶识在舍身——离开人体的同时,就造出“张三”的中阴身,当阿赖耶识离开人体多少,中阴身就形成多少。当阿赖耶识完全离开色身,“张三”就彻底死了,外在的表现就是体温消失了。医学上说死亡是以心脏不再跳动或者脑死亡为标准的,但是佛教所说的死亡,是指阿赖耶识全部舍离身体。阿赖耶识完全离身,一般快则八小时,慢的可能要拖到一整天、乃至二天。因此医学上认定的死亡,实际上可能人并没有真的死尽。
阿赖耶识全部舍身以后,中阴身也就完全形成了。中阴身,也就是人们通俗所说的“灵魂”。中阴身是有情死后,来世的生命形成以前,在这一特殊时间段里暂时存在的一种生命体。因此,中阴身只是轮回的中间状态,不属于六道的一种,故又名中有、中蕴。中阴身的面貌,和他将要往生的六道的某一道的众生是一致的,如果“张三”来世要投生到畜生道,那么他的中阴身就是畜生的样子。中阴身是由细微物质构成的,一般人看不见,有天眼通的人能见。中阴身有一些所谓的小五通,包括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中阴身的小五通,都是依业报而来的,不是修来的,而且神通能力也是有限制的,主要的作用是让中阴身能够顺利地投生到下一世。中阴身的寿命有限,七天一生死,最迟经过七次生死,四十九天,必定投胎往生。因此,在中阴身阶段,死者的家人可以作功德回向给死者,或请寺院的高僧法师,进行超度活动,以便中阴身能投生到三善道里面去。有情死后,不必都要经过中阴身阶段,如往生到无色界的众生,无须经过中阴状态,人在这边死了,那边就直接出生在无色界了。
“张三”在中阴身阶段,便又依业力不由自主地寻找来世的父母。“张三”的中阴身,因为有小五通,能看见来世有缘的父母——男子女子在行淫,如果他和女的有缘,来世为男者,中阴身就会起颠倒想,很讨厌男子,想把他拉开,让自己和女子行淫,等男子女人行淫时精子和卵子结合,“张三”的中阴身就会见到风雨云雾,觉得寒冷,复又看到家宅、楼阁、草庵等,中阴身便进住其中——即入母胎,“张三”的中阴身入胎后就消失了。“张三”中阴身消失以后,“张三”的阿赖耶识、末那识仍住于受精卵中,受精卵最初形成的七天,称为羯逻兰。不论是在受精卵阶段,还是成人阶段,色身皆须阿赖耶识执持,才能生长,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张三”的阿赖耶识住于胎中,借助母体的四大营养,来制造他来世的色身。因此,胎儿的身体并不是母亲制造的,而是执持胎儿色身的阿赖耶识制造的,母亲不过是提供营养物质,供阿赖耶识用以制造胎儿的色身罢了。
由于受精卵没有眼根、耳根等五根,所以根尘无法相触生出“识别”,因而也就没有了见闻觉知,在住胎的最初阶段,胎儿什么也不知道,胎儿在发育到一定阶段,五根完备,才会有见闻觉知。胎儿的成长过程,《佛为难陀所说入胎经》、《大宝积经·佛说入胎藏会第十四之一》等述之甚详,也为现代科学所验证。
胎儿经十个月的成长以后,就会出胎,当“张三”的来世——胎儿生下来以后,父母给他取个名字叫“李四”。于是,“李四”又开始了他自己的生命旅程。这就是“张三”经过一次生死轮回以后,成为“李四”的过程。这一世的“张三”所做的善恶业,是要由来世的“李四”受报的,因此说因果报应非“自作自受”;虽然上一世“张三”的色身和识蕴的六识心不能去到来世——和“李四”的色身、识蕴的六识心不是同一个;但是,“张三”的意根末那识、阿赖耶识却是可以相续到来世的——“张三”的末那识、阿赖耶识和“李四”的是相续的“同”一个,所以又说因果报应亦非“异作异受”,这就是有关轮回的中道义。
当然,轮回不仅仅局限于人道,轮回往往是在六道里面进行的。众生来世要往生的六道中的某一道,是和这一世的心性、行为是相应的。如果是心性残忍狠毒,无恶不作的人,他的阿赖耶识就会在“业”的作用下为他营造往生地狱的境界相,在他死后,就为他制造出地狱身,使他出生在地狱里;如果是心性贪婪吝啬,只肯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就会投生到饿鬼道里面;如果是心性好淫,执着情爱的人,阿赖耶识就会营造出和他心性相应的境界相,等他舍报后,来世就成为鸳鸯鸽子一类执着情和欲的众生;如果是心性阴险毒辣,专搞阴谋诡计,见不得阳光的人,来世就会投生为喜欢阴暗互相吞食的蛇类;如果是心性乐善好施,却又易嗔好斗的人,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劫富济贫一类“侠客”人物,他们来世很可能成为阿修罗;如果是心性喜欢和人相处,乐于用仁义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的人,很可能还会在人道里面轮回;如果是喜欢做十善业,或者是乐于修习禅定,五欲又很淡薄的人,性情和天人的境界近似的,他来世可能生在天界。
如果不学佛,有情众生就是一个完成因果报应的工具,不论他是王侯将相,还是下里巴人。即便是学习儒家,积极入世,建功立业,也不过是来世在人天轮回,等前世所造的福报享尽的时候,就会又堕落到三恶道里面去了;即便是修习道家,能够生天成仙,结果也是一样,还是无法出离三界的生死轮回。所以说,学佛是大丈夫行,非王侯将相所能为!
以上说明了有情众生堕入生死轮回的原因以及轮回的原理,下面再来看看,二乘的行者是如何修证解脱道,而出离生死轮回的。
第二节  解脱道的修证   
一,声闻乘的修证。
声闻乘,是指以追求个人的解脱为目的,亲随佛陀或者圣弟子,通过听闻佛陀(或圣弟子)讲述四圣谛、蕴处界是苦空无常无我等声闻法,以“无我”的智慧而证解脱果者。
声闻乘主要是通过听闻世尊或者圣弟子讲法来修行,故名声闻。世尊为声闻弟子所讲的法,主要是“四圣谛”,四圣谛是指“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内容分别如下:
苦谛,是说人的一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等八苦。八苦可归结为一苦——五蕴炽盛苦,一切苦皆因五蕴炽盛而有故。或说有三苦:苦苦、坏苦、行苦。身体受苦、心理痛苦,是名苦苦;有生必有死,世间一切法终归坏灭,是名坏苦;诸行无常,剎那变易,是名行苦,如有误会禅宗,以定为禅者,纵能证得初禅而得禅乐,也是落入行苦之中。苦谛是说现实的人生,无非是苦,苦多乐少,即使人在享受再大的娱乐,可是当用针刺一下他的皮肉,所有的乐感顿时消失。有情众生不了解苦之真义,贪着眷属及五欲等,此等贪着便生诸苦。八苦,或三苦、一苦,是名“苦圣谛”。
集谛,是说有情众生贪求外界之色、声、香、味、触之五尘境,于各种顺逆境中起诸贪厌,造诸善恶业行,因此集聚了未来世再受后有的种子,是名“苦集圣谛”。
灭谛,是说声闻弟子知苦集之理后,经过修行实证无我,能灭除意根对五尘境及其所生的种种法的贪爱,贪爱永断,便出三界,名为“苦集灭圣谛”。
道谛,是说声闻弟子,如何修道,才能灭除三界的种种苦。声闻乘的灭苦之道,是修四念处观、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行此三十七道品,能断苦集。苦集已断则知苦灭,自知不受后有,是名“灭苦集道”。
声闻乘主要是通过听闻佛法而证菩提,利根的声闻人听闻佛或圣弟子说法,详述或略述五蕴十二处六入十八界之意涵,即断我见我执,成须陀洹乃至阿罗汉;钝根者尚须闻熏四圣谛、四念处观、八正道、十二因缘之正理,然后付诸于思维及修行,才能得证声闻菩提。
二,缘觉乘的修证
一般来说,缘觉出于无佛之世,因无佛出现人间,不能听闻佛法,只是通过自己的观察思维,亲证蕴处界空,得缘觉菩提,成辟支佛,故又称为独觉。辟支佛的修法,是从因缘无常的观行来修、从十二因缘观来修的。十二因缘观有五种观法,十种不同的十二因缘,所以缘觉的证悟也有十种的不同。缘觉主要是通过缘起性空的现观,而破除无明的。缘起性空的现观,就是修十二支缘起,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因为我们的无明,所以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和行为(无明缘行);这些错误的认识和行为产生了善恶业的种子必须转入来世报偿,又因为存在不愿自己灭失的心行,所以人死亡后出生了中阴阶段的意识觉知心(行缘识),中阴阶段的意识觉知心希望来世复现,而重新入胎受生,便由阿赖耶识藉着未来父母和合产生的受精卵及母体的营养,又产生了新的生命,名就是意根,色就是受精卵(识缘名色);当我们在母体中渐渐成长,肌体逐渐成形而后出生时,意根想攀缘外境,就通过眼,耳,鼻,舌,身这五根去感知外境,形成法尘,(名色缘六入);意根接触到这种种法尘,就以为自己看见,听见,嗅到,尝到,触到了外境(六入缘触);既然以为接触到的外境并以之为实,必定产生种种苦、乐、不苦不乐的感受(触缘受);有了这种种感受,我们必然就会起欢喜或者厌恶的心(受缘爱);起了欢喜心,就想执取自己所喜欢的境界(爱缘取);获取了所贪恋的境界,就去想办法保有这样的境界,不令坏失(取缘有);因为一直想要占有、想保持,如此则又种下了来生再次受生的因,所以死后再次在三界出生(有缘生);再次出生就一定会老死(生缘老死),这就是十二因缘。这十二因缘,环环相扣,形成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绵绵不断,此有故彼有,这就是我们生死轮回的过程。缘觉通过现观十二支缘起,实证到所谓的“我”(名色)及一切世间的各种法、相、事、物都是缘生缘灭——都是由于诸缘和合而生,诸缘的消散而灭。缘觉实证到“名色”的五蕴中并没有一个真实不坏的我,于是就断了我见、我执。当缘觉断我执后就发现:此灭故彼灭,我把无明灭了,贪爱三界的心行就不再出现;心行灭了就不会去投胎,不投胎名色就灭了,就不会再有来世的色身及六识;此灭故彼灭,乃至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无明灭了,也就解脱了生死,不会再有来世的生死轮回,这是缘觉的解脱果之修证。
缘觉菩提,有时也是可以缘于世间法而觉悟。比如:有人偶见黄叶离枝飘零而落,便悟世界无常,因此成辟支佛者;有人偶见他人老已病死,便悟色身无常及觉知心无常,便成辟支佛;有人偶见自身眠已、偶见他人闷绝,便知五蕴无常,成辟支佛;有人于证得禅定后,因于无常观而成辟支佛……如是因众生根器种种不同而有差别。
缘觉菩提之证得,要皆不依听闻法音而入,是故异于声闻菩提。虽然缘觉所思所观不异声闻菩提之蕴处界苦、空、无常、无我、缘起性空,然偏于因缘观者多。十二因缘观比起四圣谛、四念处观要来得深细,并且缘觉不由他人教导,自思自观而自觉证,故其智慧大多深利于声闻行者。 
第三节  解脱道的证果
二乘行者经如法修证以后,即能见道断除我见,断除我见以后,再修除烦恼,即可分证解脱果。
一、声闻乘行者所证的解脱果。
二乘行者经以上的修证,即可分证解脱。声闻乘行者所证的解脱果有四:
初果断三缚结。欲断三缚结,先要断我见,再来断疑见和戒禁取见。断疑见是指由于已断我见故,对于“我”之错误见解,已经了知,于五蕴非我无复生疑;亦因断我见故,于诸方大师所说法中,能如实了知他们是否已断我见。断戒禁取见,是指对于外道所施设戒法及禁忌,及种种外道的修法,皆能了知其为妄想所设,由此不能得解脱。断三缚结,即成初果,名须陀洹。  
二果薄贪瞋痴。初果由三缚结永断之见地上进修,努力除断五欲(一般指色、声、香、味、触,也指财、色、名、食、睡)之贪爱,虽犹不能即断,而能使五欲之贪爱转为淡薄,不复转盛,如是名为斯陀含,成二果圣人,是名薄地,薄贪瞋痴。
三果断五下分结。断尽五下分结已,为三果圣人,名阿那含。
四果断五上分结。名为阿罗汉、世间应供、杀贼、应仪。
声闻乘的阿罗汉略有两种,一者慧解脱,二者俱解脱。慧解脱的阿罗汉偏重修慧,是依现观五蕴空所产生的无我慧,来断尽烦恼,名为慧解脱的阿罗汉。慧解脱的阿罗汉,因为没有证得灭尽定,故不能随时取无余涅槃,要待舍寿的时候才能入涅槃。慧解脱的阿罗汉,在觉悟声闻菩提以后,如果加修四禅八定,再证得灭尽定,就能够随时入灭尽定取无余涅槃,名为俱解脱的阿罗汉。
此是解脱道断结证果之次第。
声闻乘的阿罗汉因为无法实证大乘佛法的本心阿赖耶识,无法将深藏在阿赖耶识内的烦恼习气种子随眠断除,故只能是断除烦恼的现行,没有办法断除烦恼的习气。如阿罗汉嗔结已断,有人骂他的时候,他不会生气,但是他当下也会笑不出来了,这就是瞋的余习。
二,缘觉乘所证的解脱果
    缘觉乘的行者,出现在无佛之世,由十二因缘和诸种种观行而成缘觉,所证缘觉菩提亦有浅深差别,故说缘觉亦有十品,而非品品皆相同。缘觉乘的行者因为觉悟缘觉菩提,而断尽一念无明,最终能证得辟支佛果。辟支佛果,同于二乘声闻所证的阿罗汉果,都是出离三界分段生死之解脱果。
第四节  解脱道的涅槃
二乘的阿罗汉、辟支佛舍寿前会随缘度众,所度众生亦只能证二乘菩提。定性阿罗汉、辟支佛舍寿时,必入涅槃,十八界俱灭,穷未来际不复受生。
二乘所修的解脱道的涅槃有二种: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二乘无学证得解脱果,舍报后能入涅槃,但是他们不能证得涅槃。
要说明什么是涅槃,先要从八识心王入手。如上文所说,八识心王是: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前七个识再加上色身,就是有情众生所认为的“我”,都是由第八识阿赖耶识所出生的。
二乘人经过修行见道后断除我见,继续修除烦恼,断除我执,二乘人因此能够明了:就是因为有“我”,才会有生死轮回;如果无“我”,就没有生死轮回。二乘人基于此一认知,证得人无我,到临终时,“我”心甘情愿让自己消失掉,不会再投胎,就没有来世的轮回。俱解脱的阿罗汉在舍报的时候,因为我执已经断除,第八识阿赖耶识渐渐离开身体就不会出生中阴身再去投胎,五蕴、十八界的“我”就消失掉——色身毁坏,前七识也消失了,没有“我”了。结果剩下谁呢?只剩下“我”背后的那个第八识阿赖耶识。此时阿赖耶识改名叫做异熟识,异熟识是无我性的,异熟识无形无色不生不灭,没有见闻觉知也不做主,因此不会再在三界中出现。这就是二乘舍报以后所入的涅槃。简单的说,人死后,前六识消失以后,末那识因为我执的力量,会带着第八识阿赖耶识去投胎、住胎(以人道为例)。住胎以后,阿赖耶识再借助母体提供的营养,又造出来世的“我”,这就是轮回;如果在人活着的时候,经过修行,将我见我执断除,那么在人死的时候,第七识末那识也就消失了。阿赖耶识(异熟识)因为没有了我执的力量,不会再去投胎、住胎,这样就不会有来世的“我”再度出现,只剩下异熟识独自存在。异熟识独自存在的状况,就是涅槃。
阿罗汉虽然三界烦恼断尽;但当他还没到舍报时,他仍要随分随缘去度众生,仍要受寒风、热苦、饥饿、痛痒、色受想识蕴的行苦……等等。可是对他而言,这不是大苦,名为“微苦所依”,所以叫有余依涅槃;当他舍报时把十八界舍了,这些苦也就舍了,就是无余依涅槃。《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说 唐 玄奘译)卷80中说:“问诸阿罗汉住有余依涅槃界中,住何等心?于无余依般涅槃界,当般涅槃?答于一切相不复思维,唯正思维真无相界,渐入灭定灭转识等,次异熟识舍所依止。由异熟识无有取故,诸转识等不复得生,唯余清净无为离垢真法界在。于此界中般涅槃已,不复堕于天龙药叉、若干达缚、若紧奈洛、若阿素洛、若人等数。”所以说,阿罗汉入无余涅槃时,“诸转识(前七识)等不复得生”,仅仅剩下“清净无为离垢真法界”——异熟识存在,这就是无余涅槃。
因此,所谓的轮回生死,其实是五蕴的“我”拉着第八识阿赖耶识轮回生死,因为今生的“我”舍不下自己,所以“我”死了以后,又出现中阴身,又去投胎,就又有了来世的生死。虽然“我”有生死,第八识阿赖耶识却没有生死;阿赖耶识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离见闻觉知不做主,本来涅槃。阿罗汉、辟支佛说“我”死了以后取涅槃只是方便说,其实是五蕴的“我”消失掉变成真实的无我,只剩下异熟识存在而不去投胎住于涅槃之中。异熟识没有取涅槃,因为异熟识本来就是涅槃。涅槃不是修来的,涅槃只是在自我的执着修除掉以后让它显示出来;是本来就存在的,所以涅槃是“所显得”。因此说二乘无学阿罗汉、辟支佛并没有证入无余涅槃。因为他们的七识是能入的心,在入涅槃时,见闻觉知心及作主的七识心已经消失了,谁入涅槃呢?没有“人”能入。如龙树菩萨在《十二门论》中说:“此五蕴灭,更不生余五蕴,是名涅槃。……又我亦复空,谁得涅槃?”
涅槃中犹有法身者,故五蕴断灭以后,有法身住于涅槃之中,涅槃不是断灭空,此法身即是异熟识。
《大方广佛华严经》(40卷本 唐 般若译)卷9云:
“如是甚深阿赖耶识行相,微细究竟边际,唯诸如来住地菩萨之所通达。愚法声闻,及辟支佛,凡夫外道,悉不能知。”
因此二乘无学不能证得阿赖耶识,对涅槃的境界一无所知;所以当有人问阿罗汉:“你断除了‘我见’‘我执’,将来舍报入无余涅槃时,既然不是觉知心及思量作主的心入住涅槃,涅槃之中没有心行、没有我、没有觉知,五蕴的我已经不存在了,真实无我;我既然全部断灭了,那你入涅槃后是不是一切法空?涅槃是不是断灭空?”这时阿罗汉就会舌头打结,说不出话来。所以他必须去请问世尊。当他提出问题之后,世尊就跟他解释:“‘识缘名色、名色缘识’,名色的名是受想行识,识蕴之中共有七个识,七个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及意根;这七个识在入无余涅槃时,和五色根及六尘一起全部灭尽,十八界就全部灭尽了。这样一来,名与色也就全部灭尽了;但是名与色全部灭尽之后,并不是断灭空,还有入涅槃前的名色所缘的‘识’独存不灭,它离见闻觉知、从不思量、从来不念一切法、从来无有任何牵挂,就这样寂静无我无行地独自存在,名为无余涅槃。所以无余涅槃不是断灭空。”阿罗汉听佛解说了以后,就知道无余涅槃里有个实际“识”的存在,不是断灭空,也就安心了。阿罗汉虽然知道这个“识”的存在,但是这个识的体性行相如何,他并不知道,也就无法了解当“我”断灭之后剩下的异熟识在涅槃里是个什么状态。当他再问佛:“住于涅槃的‘识’是什么?”佛说:“你得要修学般若,等我二转法轮再来听。”所以后来佛说般若经。这个道理其实还是要破参证得阿赖耶识的人才能真正听明白;因为没破参的人一定会跟阿罗汉一样想象涅槃里面是什么,这是想象不出来的。
以上是解脱道的修证原理与所证的解脱果。下面再来介绍大乘的菩提道,也就是成佛之道。

 楼主| 发表于 2014-8-28 11: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菩提道——成佛之道略讲  
大乘菩萨所修的菩萨道,依之起修能证佛菩提——诸佛究竟圆满的智慧,故名菩提道。声闻缘觉乘具有一切智,佛菩提具一切智及一切种智,至高无上,故名为大。一切种智的修证是大乘独有,不共二乘。一切种智是指有关八识心王的一切种子的功能差别的智慧,即是唯识所说之百法明门、千法明门、万法明门……。一切种智的修学是要在证得诸法实相阿赖耶识的基础上,才有能力进修的法,是地上菩萨修学的重点。
不共二乘之一切种智,甚深极甚深,极难修证。菩萨修习一切种智,直至成佛,要经历许多阶段、时劫,从初发成佛之菩提心开始,积累福德资粮,此后要见道证解阿赖耶识,才能进入地上菩萨之修道位,经十地修证,最后才能究竟成就佛道。如是过程,世尊为了使佛子明了成佛之道之内涵,明了在各个阶段所要修学的内容,依一切种智别于通教之外建立五十二阶位: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等觉、妙觉位。此五十二个阶位,即是菩萨从初发菩提心,到究竟成佛所要经历的阶位。末法时期,邪说盛行,佛子多不知正确的成佛之道的意旨,不知道自己处在学佛成佛的哪一个阶段,不知道在这个阶段需要修学哪一些内容,不知道下一个阶段所要进修的内容,不知道这一个阶段修学完毕以后如何转入下一个阶段继续修学……。为了使佛子明了菩提道的真实次第,如法修证,在此简略地解说菩萨成佛所要经历的五十二个阶位,内容如下:
第一节  菩提道修行次第
一、十信位的修证
十信位的修证目的就是要人对“佛、法、僧”深信不疑,信仰三宝,发起深切的菩提心。何为“菩提心”?《大智度论》卷四十一云:
“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
因此,菩提心的意思就是指众生,因为自感人生无常,轮回是苦,为了自度度他,而发了成佛的大愿。
信仰三宝,发了菩提心的人,就是大乘佛法所说的菩萨。如《央掘魔罗经》卷四,本师释迦牟尼佛云:
“若闻释迦牟尼如来名号,虽未发心,已是菩萨。所以者何?以如来胜愿:一切世间是‘我’有故,诸未度者当令得度,化以正法悉令觉悟。是故文殊师利!闻如来名者皆为菩萨,非但自能速除烦恼,亦复当得我所得身。”
发菩提心是世间最为殊胜的事情。发了菩提心的人,他的殊胜,不仅超出世间的一切没有发菩提心的人——不论他在这个世间是如何的尊贵,也超出了一切还没有佛菩提心的天人和二乘的阿罗汉、辟支佛。初发心的人,乃至畜生,即便他还处在烦恼中,没有证得任何一个果位,仍为世尊所赞叹器重。世尊说初发心的菩萨,未来世必当成佛。譬如,初发心的菩萨,就像皇帝的太子,当太子还处在胎中的时候,就被大臣、贵族、人民所尊贵,因为太子将来必能继承王位,统领天下的。如《大智度论》卷三十二记载:(有人)问曰:
“若菩萨未得漏尽,云何在漏尽圣人前?”(龙树菩萨)答曰:“菩萨初发意时已在一切众生前,何况积劫修行?是菩萨功德智慧大故,世世常大能利益声闻辟支佛。众生知菩萨恩故,推崇敬重乃至畜生中亦为尊重。”
《大智度论》卷四十四,龙树菩萨亦如是说:
“诸凡夫人虽住诸结使,闻佛功德发大悲心怜愍众生,我当作佛。此心虽在烦恼中,心尊贵故天人所敬。如转轮圣王太子初受胎时胜于诸子,诸天鬼神皆共尊贵。菩萨心亦如是,虽在结使中胜诸天神通圣人。”
每一个人——只是这个世间芸芸众生中很普通的一个。如果不信佛学佛,他的这一生只是一个完成因果报应的工具,可是当他一发菩提心的一刹那,就已经化腐朽为神奇,就已经种下未来世成佛的种子。这成佛的种子,必能让人到达究竟安乐永灭诸苦的彼岸。因此,发菩提心的功德很大很大,诸佛如来,如果详细解说发菩提心的功德,即使花费一个整劫的时间,也是说不完的。
十信位修学没有满足的学子,如果听闻甚深佛法,往往会心生烦恼;我见、情执严重者,当他听到善知识所讲的了义佛法和自己信受的老师所讲的法不同时,甚至会犯下诽谤正法、诽谤善知识的大恶业。如是果报,《大乘方广总持经》等经典具有明确的记载:诽谤正法、诽谤善知识的人舍报后,来世即出生于地狱中,受苦无量。多劫始能脱离此苦,而后辗转受生于饿鬼道、畜生道多劫,然后方能再生人中;初生人中,五根不具,盲聋瘖哑,生在边地,不闻佛法,历五百世;后生有佛法处,然因往世之诽谤正法习气与业力故,甫闻善知识所讲的正法时,又不能自已地加以诽谤,舍寿再堕地狱。如是反复轮转,受苦无量,难有出期。所以,十信位之修证,虽说是学佛的初级阶段,也不是容易修的!
修学十信之学子,有一劫成满,亦有乃至一万劫方得成满者 。此十信成满之人,谓于佛法成信不退者,始入初住位中,继续修学比较深的佛法。
二、十住位之修证
初住位修集布施福德。
二住位修诸戒法戒相,坚持不犯。
三住位中修忍辱行,于“众生忍”而修集资粮。
四住位于布施持戒忍辱益加精进不止。
五住位略修禅定及禅的知见。
六住位现观六根六识六尘虚妄而断我见,为下一步大乘佛法的见道证解阿赖耶识作准备。《成唯识论》(玄奘法师译)卷第九谓:
“菩萨先于初无数劫善备福德智慧资粮顺解脱分既圆满已,为入见道住唯识性,复修加行,伏除‘二取’(能取与所取),谓‘暖、顶、忍、世第一法’。此四总名顺决择分,顺趣真实决择分故,近见道故,立加行名。”
因此,六住位的修证即是“伏除‘二取’”,完成四加行“暖、顶、忍、世第一法”的修证。四加行的修证简单地说:
一者暖位:学人树立正见,发“下寻思”,坚信“能取”(指能取六尘一切法的识蕴的“六识”)与“所取”(指六识所认取的六尘一切法)都是性空——都是虚妄的,不真实的。
二者顶位:学人依暖位所起的正见,继续深入寻思,渐渐发起“上寻思”,能够实证“所取空”—— 六识心所取的六尘一切法都是性空。
三者忍位:学人依顶位已印定“所取空”之后,再来实证“能取也是空”,即对于“能取”的前六识觉知心起观察思维,不仅能够了知“所取”的一切法性空,也能了知“能取”的六识觉知心也是性空,没有真实体性,发起“下如实智”。能够安忍于经过观察思维整理后所知的“所取非有” 、“能取亦不实”的真义,证“印顺忍”,具足“下如实智”,让意识心能够忍受于承认自己是虚妄的这一事实。
四者世第一法,学人印前“所取空”,顺后“能取空”,再深入现观五蕴十八界现象界性空之理,发起“上如实智”,心得坚定,尽信“能取所取俱空”。证“双印能取所取俱空”,是为“世第一法”。于世第一法位时,学人不仅真实确认“所取六尘万法是空”,更对于自己所取、所认知的“能分别的六识”也绝对承认是无常、是空、是假的。对于这一点,就算是在晚上睡觉做梦时,在梦中也不会怀疑。如此实证“能取的觉知心与所取的六尘万法都是空”,如此即说学人证得世间的最高实义,正式地断了我见,成为声闻初果,成就世俗人中第一无上的正法实证,故名世第一法。
加行位之世第一法修学完毕,从此以后心心无间,不久必入七住见道位——证得第八识如来藏而发起般若慧。
七住位的修证即大乘佛法的见道——证得第八识阿赖耶识。七住位的修行非常重要,因为七住位是见道位,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中说:
“已入见道诸菩萨得真现观,名为胜者,彼能证解阿赖耶识,故我世尊正为开示。”
大乘的见道就是禅宗之开悟明心,证得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之真实心——阿赖耶识(如来藏识)。譬如《六祖坛经》“护法品第九”对于禅宗开悟所证的自性、本心进一步解释:
“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阿赖耶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
可见禅宗祖师开悟所证的就是阿赖耶识,禅宗的开悟就是大乘的见道。为何判禅宗的初悟为七住见道位?
《菩萨璎珞本业经》云:
“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尔时从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罗蜜,正观现在前,复值诸佛菩萨知识所护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为退分。佛子﹗若不退者:入第六般若,修行于空、无我人主者,毕竟无生,必入定位。佛子!若不值善知识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我初会众中,有八万人退。如净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恶因缘故,退入凡夫不善恶中,不名习种性人;退入外道若一劫、若十劫,乃至千劫,作大邪见及五逆,无恶不造,是为退相。”
上引经文最后一句:“如净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恶因缘故,退入凡夫不善恶中,不名习种性人。”既然讲“退入凡夫不善恶中”,也就是说第六住以下是凡夫;反过来说,第七住以上就不是凡夫;不是凡夫,当然是见道位以上的佛弟子。而且,这是“正观”般若波罗蜜,常住不退。经文说:“若不值善知识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因此这个不退,是特指不退失菩提心而言。既能不退菩提心,当然是大乘见道的不退转菩萨。经文说:“佛子﹗若不退者:入第六般若,修行于空、无我人主者,毕竟无生,必入定位。”所述的正是入第七住“不退失”者的功德。自此之后,“毕竟无生,必入定位”,功德远胜六住位的退分,自然是大乘见道,并非到初地才是大乘见道。见道有真见道与相见道的差别,基于开悟触证阿赖耶识是真见道,位在七住。而此后八住位到初地属于相见道。
七住位的修行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七住位的开悟证得阿赖耶识本心,是正式修学佛法的起点。此后的修行都是以这个所证的第八识心阿赖耶识为基础的,所以,禅宗五祖弘忍大师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七住位的开悟,就像一道门槛。七住位开悟见道以前的持戒、念佛、行善等等修行,都是在外门收集开悟见道的福德资粮,开悟明心以后才是正式转入内门修学大乘佛法的起点。所以佛子的当务之急就是求大乘见道。在娑婆世界,见道的最直接方法就是禅宗的开悟。禅宗之开悟明心,往往不用语言文字,学人以一念相应慧便觅得自心真如——阿赖耶识(如来藏)。由已亲证如来藏识故,同时断身见、我见,渐生般若慧之根本无分别智(般若总相智及别相智),亲证中道实相观。七住菩萨,悟后有一个现象,会观察五蕴十八界“我”的虚妄,会观察世界如幻。因为七住菩萨是站在真如的角度来看待色身、来看待见闻觉知心、来看待时间空间,七住菩萨所观察的一切事、一切物,都会跟苦、空、无常、无我相应。因为照见自性真如,它的真实、恒常不变,再来对照色身和受想行识,就会发现:识阴的七识心——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及意根全部都是虚妄;有念的觉知心如幻,离念的灵知心也一样虚幻不实;六根中的五色根虚妄不实,最后的意根——恒审思量的末那识,也一样虚妄不实;六识六根都虚妄不实,六尘就更加虚妄不实了。七住菩萨因此而确认自己虚妄——根本就没有真实不坏的我存在。七住菩萨因为照见真如的真实、恒常不变,对照这个世界时,他同样会发现这个世界也是虚幻不实的。而一般众生以为世界是永恒的,一个大劫虽然非常久远,但是从这个永无生死的真心来观照的时候,这个世界仍然是非常的虚幻、非常的短暂、非常的不实在,因为它终究会坏灭。
一般凡夫众生都把五蕴身当成真实的我,执着于这个五蕴的我。但是当行者开悟明心——亲证如来藏识之后,从此他以如来藏识为我,不再以五蕴为我。虽然七住菩萨以如来藏为我,但是这个如来藏空寂、无色、无念、无受想行识,无有分别,它完全是无我性的,所以众生无始劫以来执着的这个“我”的见解就断除了——就断了我见。因为我见断的缘故,疑见就断了。疑见断除了,各种人为施设的戒禁取见也就消除掉了。七住菩萨依次断除我见、疑见、戒禁取见等三缚结,而进入圣道流。此七住位菩萨所证的无我观,不同于六住满心位的无我观;六住菩萨的无我观,只是现观六根六识六尘虚妄而断我见,不知实相心何在。他所作的无我观,同于声闻法的无我观——不离蕴处界空相的观行。七住菩萨却又从所证得的第八识实相心,现前观察它的常住而不曾剎那暂断,以及无始以来就具有无我性的;由这个实相心,再来返观五蕴、十八界我的虚妄。能作如是现前比较观察,所以七住位的无我观与声闻及六住菩萨的无我观大有不同,所产生的无我观的智慧也迥异。
因此,开悟明心能断一念无明之见一处住地,即是断见惑(恶见——我见、邪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见惑断,则三缚结亦断。开悟明心时亦分破无始无明,明法界因——第八识阿赖耶识。
七住位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开悟证得阿赖耶识和成佛有莫大的关系。七住位以后,菩萨修到八地,一念无明之烦恼断尽了。此时第八识阿赖耶识就改名为异熟识,有时候又方便叫作第九识——其实这个第九识仍然是原来的第八识啊!并没有多出一个识来。这个异熟识仍然还含藏着所知障的微细随眠,所以还需要继续修行,如果能够再把这种随眠都断尽了,就再一次改名,叫作无垢识,也就是佛地真如的心体。但是这个佛地真如的无垢识,其实仍然是原来的阿赖耶识心体,仍然具有原来阿赖耶识的真如性;只是因为经由开悟、修行,使得心体中所含藏的两种障的种子、随眠都究竟清净了,所以将阿赖耶识改名为异熟识,再改名为无垢识。虽然有三个名称,其实还是原来的阿赖耶识心体。所以,阿赖耶、异熟,以及佛地的无垢识,其实都是同一个心。到佛地的无垢识才是究竟的清净,不再变异,故云“常、乐、我、净”。七住菩萨所证的内容非二乘定性无学及凡夫外道而可思议者。
这里需要补充一点,七住位菩萨证解阿赖耶识,有时候方便说为证得真如。以阿赖耶识所显示的不生不灭性,是无为法,称为真如,如《大乘入楞伽经》 (卷6) 所云:
   “显示阿赖耶,殊胜之藏识;  
   离于能所取,我说为真如。”
因此,诸经论之中,乃至禅宗祖师有时会用真如代指第八识阿赖耶识心体,读者不可错会。
如是七住菩萨继续进修到九住圆满,十住位因缘具足时眼见佛性,可以证得如幻观。《大般涅槃经》卷8云: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佛性如是微细难知,云何肉眼而能得见?’佛言:‘迦叶善男子,如彼非想非非想天亦非二乘所能得知,随顺契经,以信故知。’” 所以佛性虽然无形无相,却真实可以用肉眼看见。《大般涅槃经》卷27复云:
“佛性亦尔,一切众生虽不能见,十住菩萨见少分故,如来全见。”
所以佛性是可见的。世尊又云:
“复有眼见,诸佛如来,十住菩萨眼见佛性。”又云:“善男子、见有二种,一者眼见,二者闻见。诸佛世尊眼见佛性。”
真如不可见,故云见无所见。佛性是真如之用,虽然无形无相,但可以见,也必须眼见为凭(五根中若一根见佛性,其余诸根也可以见)。欲眼见佛性,必须具备定力与慧力,二者兼具方可眼见。若向人道“佛性不可见”者,此人乃是闻见佛性,不是眼见佛性。
十住位所证的如幻观,使十住菩萨恒常处于世界如幻的境界中,现前观见唯有真如与佛性是真实法,世界与身心都是犹如梦幻一般的不实在。这不是由次第观行而得到的境界,而是明心见性时便在剎那间住入这种境界中,由肉眼看见世界与身心(七识心)的如幻不实。眼见佛性之法,与境界相应,受用更大,其解脱正受功德远过于破参明心,是故当修当证。如幻观成就了,才算是满足十住位的观行。十住位菩萨,成就如幻观,能薄贪嗔痴,就二乘解脱道的修证而言,名为证得二果。
虽然明心见性的功德受用很大,但是开悟明心之七住菩萨及眼见佛性之十住菩萨,只能降伏三界中之烦恼粗重业道、降伏粗相续之果报;是故若菩萨悟后,仍有诸多烦恼,乃是正常事。因为烦恼是修所断惑,非因开悟就完全断除。
    三、十行位的修证
具足十住位如幻观的修证,就进入十行位。一到十行的细节暂且不谈,单说十行位的观行。十行位的观行,主要是阳焰观——一切法犹如阳焰——好象太阳晒在远处热沙地上那个热气反射上来,空气晃动犹如有水流动,然而智者知道那个水是不真实的。这就是说,十行位的菩萨,悟后精勤修道,现前观察我们能觉知、能取六尘万法的觉知心与作主心末那识,都是犹如阳焰的出现。现实上虽然存在,但却是假有暂有的;如实地现前观察,就是十行位的无我观——阳焰观。
十行位菩萨依阳焰观,能现观自他一切有情处于如幻世界之身口意行,皆是依其心与心所有法,演其所当演之角色——人生无非是戏,都是七识心与心所有法而令色身行来运往,依于藏识现一切行,犹如阳焰动摇不住,无有真实;故说人生如戏。悟后认真修行阳焰观,异生性(就是凡夫性)就可以消除,菩萨的圣性才能发起,才能具备菩萨性。
    四、十回向位的修证
凡夫性消除掉后,还要在十回向位中,再修十种回向的菩萨行,利益广大佛子。从初回向位起,十回向位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一种回向,其目的就是在于发起修证佛道的圣种性。十回向位菩萨,欲入初地者,必须勤修初回向位之加行。初回向位之身口意行,主要为救护众生回向正道,也就是要破邪显正。若不破邪,未悟众生云何能知何者是邪道?破邪已,正道自显,众生即知取舍抉择,免入邪道。一切证悟般若菩萨,应该亲自或协助善知识破邪显正,救护一切众生远离邪见,趋入正道。菩萨具足如是功德,即可转入第七回向位,次第而至十回向位满足。
十回向位菩萨,依十住、十行位所证的如幻观、阳焰观,现前观察,亲见一切有情于世间所起的贪爱与厌憎,所造作的一切善行恶行,所受用的一切境界,悉皆无得无失。犹如迷人眠梦,于梦中悲欢离合,喜乐无常,而不知是梦。十回向位的菩萨,复观察自身所行菩萨道,亦如梦中广修六度,悉依世界六尘幻相及自心所现七识妄心诸心所法而行菩萨道,皆是梦境所行,无有一法真实可得,故云菩萨道如梦。十回向位菩萨,能作此现前观行,证实人生如梦,一切皆无得无失,证得如梦观。十回向位的如梦观成就了,我性、凡夫性就消除了,就进入“性障(贪嗔痴慢疑)永伏如阿罗汉”的境界,修证佛菩提道的圣种性与道种性就具足了。以后凡有所作,都是为了佛法、为了众生,不是为了自己,于一切时、一切处行菩萨道。
这三贤位的无我观——如幻观(世界如幻)、阳焰观(人生如戏)、如梦观(菩萨道如梦)的修行圆满具足了,异生性永伏了,发起了菩萨的圣性及道性,就可以准备入初地、就必须以初地的入地心的无生法忍为主修了。
进修初地入地心的无生法忍,主要是修学《楞伽经》所演述的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两种无我法——唯识的增上慧学。初地入地心的无生法忍修学完毕,进而勇发十无尽愿,发起增上意乐。发这十无尽愿的人,都是尽未来际受持的,都是永不休止的;在未来的无量世中行菩萨道,永不休止地去修持那十种无穷无尽的愿。这要有很广大的心才敢发,发了这个心而不退悔,就是成就增上意乐了。这时候十回向位菩萨的见地已经通达了,通达了以后就是唯识五位的通达位,就已经进入初地了。
菩萨在明心后进入初地前,都叫做通教或三藏教的圣人——只是别教的贤人;进入初地后才叫别教的初地圣人。
五、十地的修证
初地,主修法施波罗蜜多及唯识的百法明门,证得镜像观——现观一切六尘万法犹如镜像。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根本就是自心如来藏所显现——如镜现像。通常大家都以为自己所看见的一切景色,一切色相都是外面的。其实我们根本没看到外色相,因为处处作主的“我”——第七识末那识心,非形非色,并不能直接接触色法五尘。末那识的我所见之六尘相,都是如来藏所显现出来的内相分——跟外面的色相一模一样的色尘相。六尘在自心如来藏镜子上面显现,并非真实不坏的常住法,乃是有生有灭的法。一切凡夫之所以执着世间的法,就是由于觉得这色、声、香、味、触,以及这五尘所生的法,是真实的,而没有观察到六尘的虚妄,不知道六尘是由藏识明镜所现,不知道藏识才是真实法。这个镜像观如实地现前观察亲证领受的时候,就完成了初地无生法忍的修证,就进入二地。初地满心,若蒙佛加持而入大乘照明三昧者,于三昧中,十方诸佛为现一切身面言说。由是佛力所加故,此菩萨佛性得以开展,能觉照十方百佛国,能至十方百佛世界面见百佛、供养百佛、听受妙法;亦能化现一百化身菩萨,一一化菩萨各有一百化身眷属。
初地之前所修证是大乘人无我,是大乘般若之无生忍智,与初地所证的法无我不一样。大乘之人无我者,即禅宗之破初参——开悟明心。能证得觉知心外别有如来藏心之本来无生、本来无灭;有念无念的觉知心我为生灭变异、为假我,受想行识等知觉性为假合幻有,名为大乘人无我。而此人无我智,仍唯了知如来藏识之总相智与别相智,不证种智。法无我是证得如来藏后,依所证藏识加修唯识的一切种智,证知蕴、处、界诸法之无我性,诸法皆因如来藏所收集之业种所生,一切境界皆因如来藏与根、尘、识互为缘起而有。如是现见一切境界皆是自心现量,非有外法而为有情之所触所受者。因此便能远离对于自心藏识之执着,便能远离意识心对自己的执着,发起初地般若道种智,这才是初地所证的法无我。故知开悟明心证得如来藏者仍非初地,仍须加学法无我智——唯识一切种智才能入初地。若十回向位菩萨的增上慧学之熏习证验不足,不能现观一切法相皆是自心所现,不能证知自心所取一切法皆唯内相分,执有外相分能为自心所得者,虽发十无尽愿,起增上意乐欲入初地,也是不能进入初地入地心的。
二地,主修持戒波罗蜜多及一切种智。二地满心才算是真持戒,此以前叫做学戒,不叫持戒。二地修学千法明门,在千法明门之中,去证验这个能知能觉的心在取六尘——也就是取自心第八识如来藏所现的六尘境相。这个能取六尘的自心,就像是镜子映现出这些外面的影像的时候,其实是要靠光影来照射,才会显现出镜中的影像。人之所以能够摄取这六尘,要靠人的这个能取的心——七识心,在镜像里面运作,才显现出六尘万法。然而这七识心,其实根本就没有在外面的六尘法中运作,都在阿赖耶识的内相分的六尘法中运作。这是二地满心证得的犹如光影观。这时候二地菩萨便可以随心所欲而不犯戒,因为这时已经了解如何去改变自己的内相分了,可以自己控制内相分而使它转变清净了,这才是真正的持戒者。
    三地,主修忍波罗蜜多及万法明门、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等,藉以引发六通及三昧乐意生身。三地修学这些境界很迅速,事半而功倍。到了三地满心的时候,证得犹如谷响观。三地菩萨宣说妙法来利乐有情的同时在观察自己:在利乐有情说法无量当中,这些法音的宣流,都是犹如空谷回音——犹如谷响。他修学万法明门的目的,就是要证实这些:凡有所说,皆无实义;说来说去都是自心,所听闻到的自己法音的宣流,只是在自心如来藏中回响而已。
    十回向位菩萨能“永伏性障如阿罗汉”,乃至初地菩萨可以断尽一念无明而不俱断,能证慧解脱而不取证。唯保留最后一分思惑不断,以便未来世再去受生,继续往上修学增上慧学。到了三地满心后,由于三地菩萨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的修学满足,这时他有能力取证无余依涅槃,可以成为俱解脱的菩萨阿罗汉,可是他不要,他志不在此。他在初地时就发起增上意乐——发了十无尽愿,由这个十无尽愿所持,所以他发起受生愿,继续再去投胎;他不害怕隔阴之迷,因为他知道未来世就算忘了这世的修证,只要能再接触佛法继续修行,终究还会再悟,还会再修回来。为什么阿罗汉、辟支佛都不敢,他敢呢?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自私的原因,一个是无我无私的原因。自私的原因是:如果入了涅槃,就不可能成佛;因为他要的是成佛,而不是二乘的小果。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大悲心的驱策,因为他看见这么多众生都被那些大大小小的假善知识所误导了,好可怜!如果入了涅槃,不再来受生度他们,他们将来不晓得要怎样流转,一不小心又堕入三恶道去了,好可怜呀!因为这个悲心,所以他就留惑润生起受生愿重新去入胎。所以三地满心的菩萨可以修证灭尽定却不要,因为进入灭尽定中无知无受无想,什么都没有,在那里只是虚耗光阴而已,不如来做一些对众生有利的事。
    四地,主修精进波罗蜜多及亿法明门。唯识的增上慧学,地地都要学,不断地深细,一直到等觉菩萨为止。四地的增上慧学的熏习主要是重新依相见道位去观行:现观声闻法中的四圣谛。四圣谛有十六心的观行,不是依二乘法的那种方式观行,而是以真如的立场,从无生法忍来观这四圣谛的十六心,叫做安立谛十六心。四地,可以随意化现到十方世界度化众生(四禅八定及五神通未修学具足者,则不能发起意生身)。可是他观察:我的真实的本心在这里,我化现这些化身到处去说法利乐有情,其实都是犹如水中月一样——千江有水千江月。他的每一个化身都像是一个水中月,都不是真正的我。犹如水月观的现观就是这样完成了,就成四地满心了。
    五地,主修禅定波罗蜜多及一切种智。五地依道种智对十二因缘作粗相观后,便能生起变化所成的境界正受。五地现观一切诸法——包括自己庄严的意生身及化身、轮宝等——都是犹如幻化、好象是有,其实不是真实有,似有非有,都是自心如来藏变化所成,成就变化所成观,而转进六地。
六地,主修般若波罗蜜多——依道种智进一步现观十二因缘及意生身化身等,皆自心真如变化所现,成就细相观。由于这个境界正受,六地菩萨便在很自然的情况下取证灭尽定——不是刻意去取证灭尽定,成俱解脱大乘无学。
七地,主修方便波罗蜜多及一切种智。七地修得许多的方便善巧,能念念入灭尽定。阿罗汉入灭尽定时还要盘腿,坐下来,然后从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样次第转进而经过四空定,最后入灭尽定。七地满心的菩萨不然,刚刚一坐下,想要入灭尽定,一坐下就入了,念念都可以入灭尽定的等至位中。因为七地寂静观的成就,所以很容易会取无余涅槃。这个时候,佛会传给他一个三昧,叫做“引发如来无量妙智三昧”。这个三昧超过七地菩萨从无量劫以来修学所有三昧的总和。七地满心的菩萨修这个三昧就不会入无余涅槃。
    八地,主修愿波罗蜜多及一切种智,成就如幻三昧观。由于七地方便波罗蜜多的完成,所以八地菩萨于相于土都能变化自在。七地菩萨若想现相现土时,还要起作意之后去观行;他不必作观行,只要心中一起作意,就可以在十方世界随念化现。由于这个缘故,使八地菩萨产生了一种极广大的愿心,所以在八地中就是专修愿波罗密多。这个愿波罗蜜多修学成就,配合如幻三昧观,证得如实觉知诸法相意生身,便成八地满心。
    九地,主修力波罗蜜多及一切种智。九地成就四无碍辩——法无碍、义无碍、词无碍、乐说无碍。法无碍,亦名总持无碍、陀罗尼无碍;此谓于一法中能总持一切法,于一一法中皆能总持声闻法、缘觉法、大乘通教法、大乘别教法。义无碍是对总持里面所有的意义内容如实地证解了知。词无碍谓于总持法之一切义,能藉种种言音开显实义,展转解释,于表义名言无所障碍,乃至扬眉謦咳屈伸俯仰,悉皆能令众生解意。乐说无碍,谓辩才自在。九地满心位证得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
十地,主修一切种智——智波罗蜜多。十地把九地之前所修的一切福德、一切的功德来作回向,回向的结果,就在色究竟天宫完成了一个大宝莲花王宝殿。十地坐上宝殿里的宝座而放光照耀十方佛世界时,十方诸佛就发动十方世界所有的十地菩萨,带着他们各自的九地以下菩萨眷属,来到这个宝殿里,然后十方诸佛同时伸手放光遥灌十地菩萨以及诸菩萨之顶,十地菩萨便因此而成就受职位的功德,成为法王子——受职菩萨。十地满心时能够为一切众生说法如云如雨,永无穷尽,普益十方佛子,所以十地菩萨又名法云地。

 楼主| 发表于 2014-9-21 21: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等觉菩萨的修证
等觉菩萨应修一切种智,圆满等觉地的无生法忍,进断极微细俱生烦恼障,于百劫中广施内财外财,修集佛地三十二大人相、八十随形好所需的福德。在这一百劫当中,主要是在修集福德、在与众生广结善法因缘,一直在物质世间中,实践无我法——对自己的五蕴完全没有任何执着,使得我执的微细习气能够断除净尽。这等觉菩萨的修行法门,不是一般能修的;怎么说呢?譬如某甲来跟等觉菩萨说:“我要熬一个药,我的药需要一颗眼睛,把你的眼睛送一颗给我吧!”等觉菩萨就得要当场挖给他,不可以迟疑。等觉菩萨的修行法门就是百劫修相好,无一时非舍命时,无一处非舍命处。
佛经中曾说过:有的出家弟子禀佛说:“世尊!您要入灭了,那我们怎么办?没有人供养,以后修道怎么办?”佛说:“你别愁,我这三十二种大人相,随便一相的福德,就够你们吃喝不尽了。”为什么?因为他的每一种相好庄严,都是百劫修来的;每一种相好庄严,都是以内财外财来修集无量的福德才能完成,所以随便一相的福德拿出来,就够他后代的遗法弟子享用不尽了。
    七、 妙觉如来的修证
等觉菩萨在百劫于一切所知境中,断除所知障中极微细执着愚痴,及修集福德满足已,成最后身菩萨,住兜率天观察世间时节因缘;众生法缘若熟时,即降神母胎,人间受生,隐其威德神力,现如凡夫,方便善巧示现出家修行,终于菩提树下明心,大圆镜智及上品妙观察智、平等性智现前,确定必将成佛;复于夜后分,曙光将显,明星出时,睹见明星而见佛性,成所作智现前,圆成佛道。人间舍寿后,报身常住色究竟天利乐十方地上菩萨,以诸化身利乐有情,永无尽期,成就究竟佛道,是名大慈大悲大雄大力无上正等正觉——十号具足之人天导师。
如是成佛之道已经略述,要皆依于唯识二门——真实唯识门与虚妄唯识门,而得成办,由斯二门方能成就一切种智。扼要言之:成佛之道须依唯识五位渐次而进,乃至究竟地。 唯识五位之内容依《瑜伽师地论》所述简介如下:
《瑜伽师地论》卷81,弥勒菩萨云:
“佛子成佛有五地:一、资粮地,二、加行地,三、见地及通达地,四、修地,五、究竟地。”
一者资粮位,一劫乃至万劫修行十信,成信不退。
二者加行位,佛子于外门修六度万行,至六住位修般若加行。大乘佛法之加行,谓“伏、除”二取,证得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此四法是开悟明心之前,为求大乘见道而建立之法,加行位者,能现前观察“能所取俱空”——双印能取所取俱空。从此以后,心心无间,不久后必入见道位——证得第八识如来藏而发起般若慧,故将此一阶段的修证名为加行位。
三者通达位(胜解行位),谓学人初证自心藏识,入大乘别教真见道位已,得般若总相智,名为七住真见道,得根本无分别智;依此根本智,于唯识性及唯识相而作观行,熏习种智,生起后得无分别智,皆属般若别相智。通达此者,即入初地,名通达位。大乘见道位包括真见道和相见道两个部分,涵盖了七住至初地的范围。
四者修道位,于修道位中,始自初地,末至等觉。修何等道?谓入因果分、修差别分及三学分,是此十一位中修道,即是唯识行也。
五者究竟位,谓最后身菩萨成佛时,具足果地智及果地断,究竟无余,故名究竟位,即是唯识果也。
一般来说成佛要三个大无量数劫。第一个无量数劫:从初住位修布施,到十回向位发起修十地行之道种性止。此无数劫中,菩萨之六度势力仍弱,常被烦恼所转,未能伏诸烦恼,虽因真见道而具有波罗蜜多功德,而成佛仍很遥远。第二个无量数劫:从初地发起增上意乐,到七地修学“引发如来无量妙智三昧”止,都在修学各地的无生法忍。此无数劫中,六度势力渐增,伏诸烦恼令永不现,次第渐近佛究竟觉。第三个无量数劫:从八地修习求佛菩提起,到十地成就大法智云止,此无数劫中因修习无生法忍,六度势力增盛,毕竟伏断一切烦恼,永不现行,将成佛道。
那么成佛的周期能否缩短?世尊在《解深密经》里面说:悟了以后很懈怠不肯精进修行的人,他修行佛道,一劫就是一劫时间,不能缩短;精进一点的人,他“以一个小劫为一劫”,缩短许多了;更精进的人,福德因缘更具足的人,他可能以“一年为一劫”;甚至以“一个月为一劫,一天为一劫,一个时辰为一劫”;乃至以“一时、一分、一剎那为一劫”。所以说成佛的周期是能缩短的。
成佛周期的长短全赖个人的根性,若人具慧,远离邪见恶友,广修福德,上上精进修者,得转大劫为中劫,乃至转一小劫为年月日时,是名超劫精进。真正有福德因缘的人,有信心的人,有慧力的人,消除了性障及习气,各方面都具足的人,他是容易的可以遇到一个真正的大善知识,可以带领着他从参究明心一直往上走,在一生之中完成初地的道业。所以虽后发心,精进修行可先成佛道。盼我佛门学人勿妄自菲薄!
菩萨的五十二阶位和唯识五位是修学佛道的重要蓝图,未悟之前就要先自我检查到底是缺乏信心?资粮?还是事行?对照检查后就知道自己处在哪个阶段,就知道该往哪个方向上努力,如何去用功修行。
 楼主| 发表于 2014-9-21 21: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佛的三身四智
通常大家说佛是三身成就,四智圆明,那么佛成就的三身四智是什么呢?
一、佛身有三种:法身、报身、应化身。
佛的法身即是真如无垢识,无形无相,究竟清净。佛的报身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身量广大庄严,唯有地上菩萨才能见到。恒为十方诸地菩萨宣说种智,尽未来际而无穷尽。佛的应身是应世间众生得度因缘成熟而示现于人间,有色身,有生老病死及成道转法轮而后入涅槃种种诸相。佛的化身是佛以成所作智及神通力,于十方世界变化示现,利乐有情,忽现忽灭。
比如说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是应化身佛,入灭后以庄严报身的形态存在,恒住色究竟天宫为地上菩萨说法,称之为卢舍那佛。但报身、应化身不是真佛,真佛叫做法身佛。法身无身,无身就不可见,无身所以无法可说。你如果真能明心——悟得真如法身,就知道真如不是佛,佛是施设的名词;就能了知十方诸佛乃是报化身佛,法身佛才是真佛。
二乘人取无余涅槃,是把色法灭尽,永远不会再有未来世的色身。但是菩萨修证佛菩提而证得解脱的色身——他不灭尽色身,以无漏有为法继续修行菩萨道,最后成就究竟佛道。成佛以后也不灭掉色身,用来度化众生。直到众生全部都出离生死,然后自己才会进入无余涅槃——永灭未来色。
二、佛的四智圆明
学佛要转识成智,那么八识是如何分别转识成智的呢?
在七住菩萨开悟明心时,其意识即开始转生下品妙观察智,意根转生下品平等性智,仅六七二识转识成智,而且是下品转。进入第八地时是中品转。最后身菩萨在菩提树下明心时,大圆镜智及上品妙观察智、上品平等性智现前。在夜后分,明星出时,睹见明星而见佛性,成所作智现前。成佛的时候第八识才转生大圆镜智,前五识才转生成所作智。三身四智需要佛地方才满足,并非第一次明心见性的时候就具足了。所以讲“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就是这个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14-9-21 21: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   大乘菩提道之四种涅槃
    大乘菩萨历经五十二阶位的修证,最后成佛,证得究竟的解脱。大乘的解脱有四种涅槃: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共二乘的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佛地的无住处涅槃。   
七住菩萨明心开悟证得阿赖耶识时,就懂得什么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因为他亲眼看见自己的第八识如来藏识——它的自性是本来就清净的,不是修行以后才清净的,第八识本来就具有涅槃性。七住菩萨明心后,经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直到佛地金刚喻定现前,圆满道种智,名为一切种智,无生法忍圆满具足,这时才现起佛地的无住处涅槃。证得无住处涅槃时也同时证得无余涅槃,为什么?因为真如的识种不会再流注变易,连变易生死都断尽了,何况是分段生死。从此以后,不住于生死,也不住于涅槃,所以叫无住处涅槃。这是大乘所讲的四种解脱道。这四种解脱道,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是共二乘,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和无住处涅槃是不共二乘,这是二乘人所不知道的。这四种涅槃都是非修得非不修得。

 楼主| 发表于 2014-9-21 21: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   总结解脱道与佛菩提道的差别及联系
第一节  解脱道与佛菩提道的差别
二乘声闻、缘觉所证菩提,唯能成就出离三界分段生死之解脱果,不能成佛;唯证佛菩提者,才能究竟成就佛果。大乘佛菩提道涵盖二乘菩提的解脱道。解脱道只是佛菩提道一切智中的一部分,只是修证大乘般若所得之副产品。以下再来概括归纳解脱道与菩提道的区别及联系,望学子能建立三乘菩提之正见,进而于大乘见道发起勇猛心。
一、 从入道初门来看解脱道与菩提道的差别
一般来说,声闻法的入道正途是依四圣谛(苦谛、苦集谛、苦灭谛、苦灭道谛)、四念处观等;缘觉的入道正途是修因缘观;菩萨的入道正途,即是明心见性。
大乘佛法之入道正途有二:一,教外别传;二,言教开示。教外别传者,即是禅宗之不依经教义理开示学人,别于经教之外,不依言说而使机锋,令学人触证自心真如。初入大乘宗门正旨,渐能通达经教宗旨,乃至通达悟后渐修渐至佛地之修道次第。言教开示者,则以佛及诸大菩萨所说经义,宣示自心真如之体性。佛子由闻熏而建立正知正见,一朝忽然触着自心真如,便入大乘见道。所悟无异禅宗诸祖。由闻说而悟,虽异于禅宗;实际上悟入时仍是一念相应——不闻而闻、不说而说——证悟之剎那及第二剎那起之领受真如体性过程中,皆离言说,心中绝无言语。
    二乘的见道是断我见,大乘佛法的见道,最直接的就是祖师禅(禅宗)的明心见性。
佛教通常所说的“禅”略分为四种:声闻禅、大乘禅、祖师禅、如来禅。声闻人的禅叫声闻禅,也就是声闻人的开悟,声闻禅是以四念处观为入手法门而断我见。大乘禅的修学,先要学习基本的佛法,再修学禅定和五神通。到达第四禅后,观禅、炼禅、修学完成,然后再寻找大善知识,明第一义——如来藏识。
祖师禅则直接从明心见性下手,明心见性之后再去补修禅定观行的功夫,更主要的是去进修唯识的增上慧学。如来禅不是禅宗祖师们所讲的如来禅,佛在《金刚三昧经》说如来禅“存三守一”——存三解脱,守心一如。三解脱谓:金刚解脱、般若解脱、虚空解脱;守心一如谓:安住于真如真心的境界,发起真心的各种功能。修如来禅可以很快进入等觉地,乃至妙觉地,当然这不是一般的人能修的。声闻禅与祖师禅截然不同。声闻禅利用动中禅(身念处观)的修法断身见后,尚须转入受念处观、心念处观、法念处观继续修行,才能开悟断我见。声闻禅的开悟是断我见;祖师禅的开悟是证得法界的实相——真如。证得自心真如的同时身见我见一时断除。这是二者的不同所在。声闻禅虽然易修易证,但并不鼓励禅子们修学。原因是:声闻初果乃至阿罗汉亦不能知七住菩萨明心时所证自心真如境界,更不能明白十住菩萨眼见佛性之境界。而菩萨七住明心者,略作思维体验便知声闻初果乃至慧解脱者的境界。
在这里还要把禅和禅定略作区别:禅定是强制觉知心住于一境,不再攀缘其它法。长住如是心一境之中,名为禅定。修定之法包括:天台的止观、禅宗的看话头、默照禅等观心的方法。禅定通外道及世间法,名为四禅八定。自古以来,外道修定而得非想非非想定者有很多,却无一人能出三界,以不见道断我见故。二乘解脱道的行者若断我见我执,即使没有四禅八定,也可以成为慧解脱的阿罗汉、辟支佛,舍报后照样能出三界。所以说佛教与外道的不共法是二乘的出世间智慧和大乘的般若慧。禅定之修行,是对意识心之训练,制心一处,令意识降伏烦恼,不起心动念,无关智慧。声闻乘的行者是由现观蕴处界的空相觉悟一切有情无我后而生出的智慧。缘觉乘的行者是经由缘起性空的现观而产生的智慧。声闻、缘觉的解脱都是分别通过对蕴处界、缘起性空的观行所产生的智慧断尽烦恼而得成办的。《楞严经》说:“摄心为戒,因戒生定,由定发慧。”是说禅定的本身并不能产生智慧,禅定只是有利于声闻、缘觉对“无常空”和“缘起性空”的观行而发起智慧。禅定的定力只是有利于参禅找到第八识如来藏识。是故二乘的出世间智慧和大乘的般若慧,本身皆无关于禅定。在大乘佛法里,四禅八定通常要到三地才开始修习,三地以前无暇修习,主要的时间都是用来修学般若慧。三地菩萨修习禅定,因为与三地的无生法忍慧相应故,能成大势用,非如一般人之证得四禅八定。
学禅的人应当清楚声闻禅和祖师禅的分际,祖师禅才是菩萨入道正途。应该究明禅法与声闻法及缘觉法之差别。如果不能够辨别三者的差别,我们将会被某些名师所误导,而以修福、修定、伏烦恼、无常观、四念处观、十二因缘的观法做为禅法,想求成佛就了不可得了。
二、从修证的方法来看解脱道与佛菩提道的差别
二乘的基本修行方法,如“安般”“四念处”等法,都是对五蕴十八界的无常、无我作观行,而实证到蕴处界的空相。相对于大乘佛法来说,二乘法比较容易修证。在二乘法中,只要有亲证解脱道的善知识指导,几乎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藉意识的思维,在身、口、意当中去体证、现观缘起性空的十二有支及十八界法的虚妄,因此而断除对这个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空相的误计,不会再将蕴、处、界误认为实有。佛在世的时候,有许多外道去见佛,佛跟他们开示两三句话,马上就成为俱解脱阿罗汉。有的当下就求佛允许他先入涅槃了。这是因为那些外道已修成四禅八定,对三界的执着已经完全降伏,只差尚未见道而断我见。所以只要佛跟他们开示而见道,马上就可以取无余涅槃。大乘法所讲的除了二乘的蕴处界“空相”、十二因缘以外,也讲“空性”。空性是指一切有情都有的真如本体如来藏。大乘佛法的修证,以七住位开悟明心——证得第八识空性如来藏为起点。开始熏习般若慧,除了初期的别相智以外,以后都是法无我——一切种智的修习。大乘佛法的中心思想就是一切种智的修证。
大乘佛法难修难证,就在于这个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的触证非常困难。既然找不到真如,大乘经典就读不懂;读不懂的缘故,就无法进修大乘佛法的成佛之道。所以,大乘佛法的弘扬,三百年来一直都保持在很肤浅的状态,这就是一个最大的原因。这个自心真如的触证,也就是禅宗讲的开悟明心。因为这个第八识,它的心行的法相很微细。虽然真如一天到晚跟你在一起;可是,它在哪里呢?又找不到!所以一般学佛人听到“学佛先要明心见性”,脚底就凉了。就说:“我何人斯?焉敢望此!”现在台湾有许多“大师”,大陆也有所谓的八大修行人,个个都说已经开悟了。可是他们所说的悟,却经不起经典的考验。这就是说:他们弄错了,错将离念灵知心——将不起念时的意识心当作是真如了。从这一方面也可以了解到:要获得大乘法的见道——找到如来藏发起般若慧——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三、从修行所证智慧来看解脱道与佛菩提道的差别
《菩萨优婆塞戒经》卷一中说:
“菩提三种:一者声闻菩提,二者缘觉菩提,三者诸佛菩提。”
菩提意为“觉悟”,三乘行者所觉悟的智慧不同,因此佛教的智慧也就有三种:
(一)、声闻乘无常空的智慧
声闻乘是指随佛或圣弟子听闻说法而修行的人。声闻乘的阿罗汉从现观五蕴、十八界法——六根、六尘、六识是苦、空、无常、无我,十八界中没有一个真常不坏的“我”存在,因而断我见、我执而证解脱。
(二)缘觉乘的缘起性空智慧
缘觉乘是指在无佛出世的时候,自己观察十二因缘而断除一念无明的人。缘觉乘的辟支佛现观十二支因缘的流转,观察生死轮回是因无明而有。实证到所谓的“我”实是因缘所生法——都是由于诸缘和合而生,将来也必因诸缘的消散而灭。诸缘中并没有一个常不坏的“我” 存在,于是就断了我见、我执而证解脱。
声闻、缘觉是小乘佛法,他们所修的是解脱道,都是因为这种“无我”的智慧而断尽了自我的执着,即使没有四禅八定,舍报后照样可以入涅槃。
(三)、大乘的般若智慧
般若是指大乘行者一念相应,亲自触证到自己的第八识阿赖耶识,并且能去体验领受它的自性而发起的智慧。菩萨开悟时,他找到这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第八识阿赖耶识心。他现观这个第八识真心的性、相、体、用,如实地了知第八识不生不灭,这个第八识完全不同于有生有灭的第六意识妄心。他依所证得的这个第八识再来返观五蕴、十八界,就体证到:世界如幻、自己的身体和觉知心如幻——都是第八识藉各种因缘所生,将来必定也会随因缘的消散而坏灭。开悟的菩萨依这个不生不灭的阿赖耶识而确认自己虚妄——根本就没有凡夫众生所说的真实不坏的“我”存在,所以他在开悟时即断了我见。般若智慧只有当参禅者一念相应开悟明心后才开始产生,故禅是般若,而非禅定。
般若智有三种层次——般若总相智、别相智、种智。
1、总相智。总相智就是参禅破初参,找到自心真如——第八识如来藏,能现前观察它,这就是般若的总相智。
开悟证得自心如来藏的人,刚开始找到的那一剎那,那几天里、几个月之中所发起的智慧,都叫做总相智,知道这个就是真心了,可是只知道一个总体的概略情形。(譬如,第一次见到芒果时,只是看到芒果的表相,知道这个就是芒果。)
2、别相智。参禅开悟后,长期地观察所悟的自心如来藏,就会发现这个如来藏的确是自性清净,却又含藏着众生的七识染污种子。这个真实心,含藏了种种的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乃至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缘起性空……等一切佛法,一切法都是从自心如来藏所出生、所显示。经过这样确实的体验,就是证得了般若慧的别相智。(譬如,看见了芒果后,也触摸过、吃过了,知道芒果的味道了。)
3、一切种智。自心如来藏含藏着一切种子——见闻觉知心的种子、意根心的种子、及其他许许多多的种子。种子又名为界,又名功能差别。由于这一些种子的存在,所以六道众生才有种种的功能差别出现。了知这些种子的修行,就是修证一切种智。完全了知如来藏中所含藏的一切种子的智慧,就是佛所具有的一切种智。当地上菩萨一切种智还没有具足的时候,就称为道种智。(譬如,吃过芒果后,又能知道芒果的营养成分、生长状况等。)
总相智又名根本无分别智,别相智和一切种智又名后得无分别智。根本无分别智是说,参禅破参证得第八识如来藏,再证得这个第八识本体以后才能产生般若的总相智。般若的总相智,是进修佛菩提智的根本,所以称为根本无分别智。接下去所要修学的别相智、一切种智,都是从这个总相智开始进修的。如果没有证得这个第八识的本体而未发起般若智慧的总相智,就无法修学别相智和一切种智。别相智以及一切种智,既然都是以这个总相智作为根本,然后才能出生,所以别相智与一切种智因此就叫作后得无分别智。
禅宗真悟祖师的公案,百分之八十是属于总相智。破参而获得总相智了,再来修学般若系列的一切经典,这个就是般若的别相智。般若系列的经典就是由种种的方向,由各个层面,来为证悟的菩萨们宣说真实心的自体性,以及它所出生的七转识和色法、无为法等等体性。这个叫做别相智。
一切种智是唯识的增上慧学,也就是佛三转法轮所讲的唯识方广诸经——《胜鬘经》《楞伽经》《解深密经》《金刚三昧经》《如来藏经》……等。这一些经典是讲真心如来藏所含藏一切种子的功能差别方面的。这也是禅宗的开悟明心者,在通达了别相智之后,进入初地的时候所必须要通达的。通达了《楞伽经》《解深密经》《胜鬘经》,才能进入初地。对一切种智有了部份的证知,就是初地菩萨无生法忍的成就,名为道种智。
大乘的般若智慧与解脱道的无常空、缘起性空的智慧不同。为避免误会,故名般若。如果用无常空、缘起性空来解释般若,那表示这个人没有开悟,没有般若。佛在《大方广佛华严经》(40卷本)卷9云:
“如是甚深阿赖耶识行相,微细究竟边际,唯诸如来住地菩萨之所通达。愚法声闻,及辟支佛,凡夫外道,悉不能知。”  
《大宝积经》 (卷119) 亦如是说:
“如是法身不离烦恼,名如来藏(阿赖耶识)。世尊,如来藏者,即是如来空性之智。如来藏者,一切声闻独觉所未曾见,亦未曾得。”
因此,由于小乘的声闻、缘觉不知不证第八识,所以没有般若智慧。他们只是从现象上现观五蕴、十八界的空相,体证到世俗谛的无我,断我见我执后而证解脱。他们也只能证得解脱果,不能成佛。《六祖坛经》中说:“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因此,大乘佛子,条件具备,当参禅开悟,来发起这种般若智慧,才能成佛。
佛教的智慧总计这三种。小乘的智慧来源于无常空、缘起性空的观行,大乘的般若智慧来源于开悟明心。因此,单纯的行善、持戒、禅定、吃素、念咒、结手印、修气脉并不能产生智慧,也不能解脱生死了。
四、从修行所证智慧的深浅来看解脱道与菩提道的差别
佛教上述所证的三种智慧,又可以归纳为人无我智、法无我智。声闻乘所证的人无我智,是经由现前如实地观察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无常空而产生的智慧。缘觉乘所证的人无我智,是从十二因缘当中去如实观察: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都是藉藏识因及父母、无明、四大、业种作为因缘,而有蕴处界的缘起缘灭。所以说蕴、处、界是“性空”,这种经由现观缘起性空而产生的智慧就是缘觉乘所证的人无我智。大乘七住菩萨所证的人无我智是经由证知法界的实相——第八识真如后,由真如再来反观蕴处界的无常空或者缘起性空而证得的。
声闻乘之法无我智者,即是三法印之“诸法无我”。声闻行者在蕴处界之人无我智基础上,现前观察蕴处界辗转所生诸法之中,无有不坏之我,由是断尽我执,成阿罗汉,而犹未知诸法缘起缘灭之因——藏识实相,不与大乘般若慧相应。是故人人畏见维摩诘大士。缘觉乘行者,依十二因缘之缘起正观,深细证知诸法之中,无有常恒自在之我,悉同蕴处界之缘起缘灭。然缘觉乘人于缘起法中,明白“识(阿赖耶识)缘名色(意根及受精卵)、名色缘识”这个道理,故能了知无明依于阿赖耶识而住,而至后世、而现行。其慧深细,非声闻罗汉所能知之。虽然如是,然犹未能证得自心赖耶,故于菩萨所说般若中观之理不能证入。
大乘法无我智是初地以上菩萨所证的内容。地上菩萨依自心藏识之亲证及领受其性,证知藏识之无我性,证知藏识所生十八界、五蕴、十二处之无我性,亦证知自心藏识及蕴处界所共辗转而生之一切法,悉无常恒不坏之我。如是菩萨法无我智,下自初地所证八识心王之五法、三自性、七种性自性、七种第一义、二种无我法所得道种智,上至诸佛之二种究竟转依、四种圆寂、四智圆明之一切种智,悉名大乘法无我智。
大乘人无我、法无我的修证,具足人无我与法无我的现观,兼含世俗谛与法界实相的胜义谛,涵盖了二乘“诸法无我”之人无我、法无我智。二乘的无我观永远不能触及法界实相心,不能触及第一义谛,故非真正法无我。这是大乘与二乘法所作无我观的最大差异处。
五、从所断无明上来看二者的差别
世尊在《圆觉经》中说有两个障碍——理障和事障,使人不能成佛。理障即是无始无明,指不明真如佛性——不能亲证,或者亲证了,但是不究竟。理障断而未尽的话,仍不能成佛。要成佛,在断尽理障之前,还须先断事障。事障就是一念无明——因起烦恼而续诸生死。一念无明就是四种住地烦恼——见一处住地、欲界爱、色界爱、无色界爱住地烦恼。
二乘的阿罗汉、辟支佛断尽一念无明,即断了分段生死,故舍报后可入无余涅槃。阿罗汉、辟支佛虽断尽了一念无明,却仍未与无始无明相应,没有到达无始无明境界。
无始无明从无量劫以来不与众生心相应,一直到菩萨开悟明心以后才第一次相应。菩萨初悟虽破无始无明而仍然还没有断尽,要到佛地才能断尽。明心见性以后分断无始无明,仍然还有过恒沙数修所断上烦恼未断,名为尘沙惑未断。到这个时候才到达无始无明境界。
七住菩萨开悟明心分破无始无明的同时,也断一念无明四种住地烦恼之见一处住地烦恼,其它还有——欲爱、色爱、有爱三种住地烦恼,要到八地,才能断尽。故菩萨种性的佛子,不需断尽一念无明,便可直接破无始无明。
六、从理事圆融来看二者的差别
佛法上讲的理事圆融,是说在一切事相上面都看见真实理。这个真实理,能够在一切事相中现观。所谓的在一切事相中现观真实理,就是在所有法相上面——在六根、六尘、六识上面,在三界中,都可以观察到第八识如来藏是如何运作的,这个叫做理事圆融。
二乘无我法不能称之为理事圆融,因为二乘法不能触证第八识。二乘人都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空相上来现观无我,这些都是事相。所以说二乘法有事无理,叫做俗谛。
大乘法是从真如的立场上来现观如来藏识的不生不灭,现观蕴处界的空相,所以叫做理谛(真谛)。大乘菩提道有事有理。
二乘人证得五蕴空相,却不能证得与五蕴并行的如实不空的、可以亲自体验的第八识真如。所以大乘经中说二乘无学圣人证空而不证不空,不能称之为理事圆融。大乘菩萨不但能证得声闻乘的无常空和缘觉乘的缘起性空,也能证得“不空”的真如。故大乘佛法称之为理事圆融。
七、从修行的结果上来看二者的差别
二乘定性不回心无学圣人,舍寿则必取无余涅槃,永不受生。但二乘人仅能断分段生死,不能断变易生死。诸佛灭尽三界分段生死无明后,再断尽藏识一切烦恼障的习气种子,断尽所知障一切随眠,第八识的种子变易流注也就灭了,永不变易,名为断变易生死。如是已证有余、无余涅槃而不住无余涅槃境中,已断尽分段生死及变易生死,依无尽愿度化有情永无休止,不入涅槃不住生死,名为无住处涅槃。唯佛证得。
阿罗汉不证佛菩提,故不名佛。佛亦证解脱果,故亦得名阿罗汉。如是正理,大乘学人不可不知。
八、从度众的数量上来看二者的差别
二乘定性无学舍寿时,必入无余涅槃。十八界俱灭,穷未来际不复受生。唯于舍寿前随缘度众,所度的众生数量有限且仅能证二乘菩提。大乘菩萨若得证悟,不论证悟后已否证得有余涅槃,悟后皆依于大悲之心,发起世世受生不入无余涅槃之大愿,世世自度,亦复如是教人转度有情。如是乃至成佛,所度众生其数无量。

 楼主| 发表于 2014-9-21 21: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解脱道与佛菩提道的联系
大乘菩提道与二乘解脱道虽有很大的差异,但二者又有许多联系。
一、二乘解脱道与大乘解脱道共通,所以大乘法的菩萨们也必须修学解脱道。
大乘法中解脱道的见道部份,可以和菩提道的见道一起完成。七住菩萨在亲证如来藏的同时断除身见、我见,完成了初果解脱。菩萨十住位眼见佛性,现观世界如幻,贪嗔痴转薄,成二果解脱。到十回向位的菩萨成就如梦观的时候,贪嗔就断除了,成三果解脱。初地菩萨永伏性障,可以断尽一念无明而不俱断,能证慧解脱而不取证。到了三地满心后,三地菩萨由于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的修学满足,这时他有能力取证无余依涅槃,可以成为俱解脱的菩萨阿罗汉。但他志不在此,他还要往上修。一直到六地满心位,烦恼障现行悉断,才成就四果解脱。六地菩萨会在很自然的情况下取证灭尽定,成俱解脱大乘无学。
二、大乘菩提道涵盖了二乘解脱道。
菩萨明心见性证得般若总相智后,不久即会渐渐通达二乘法——只要将二乘经典阿含诸经读过就知道了。可是二乘无学阿罗汉、辟支佛证悟二乘人无我,却无法通达大乘法。除非二乘的阿罗汉、辟支佛回心向大。二乘的阿罗汉、辟支佛若回心大乘修佛菩提,其大菩提果之修证位次,最高位阶六住位。须至破初参明心,证得“识缘名色”之识(阿赖耶识),确认不疑,方名“般若正观现在前”,成七住不退心。
三、声闻法与缘觉法也是菩萨修学大乘佛法的基础。菩萨如果没有修过声闻、缘觉的法他就不能讲二乘的法,将来所成的佛也就不是一切智者,就不能称作是佛。因此《维摩诘经》说:“亦不可与声闻、缘觉而相违背。”
综上所述,佛法可以概纳为二大类:第一类是解脱道的智慧,也就是初转法轮时讲的无常空及缘起性空;第二类是大乘菩提道的般若智慧——无生忍、无生法忍,也就是真如与佛性的智慧。而这个真如与佛性的智慧又把它分成两部分来说:第一部分是在总相与别相上说二转法轮的般若空——第八识如来藏的“空性”;第二部分到了三转法轮的时候,再从别相上来说明一切种智,也就是唯识经典所说的百法、千法、万法明门……。福德因缘具足者,修学三转法轮的法,能使你从破参明心七住位进入到初地,在一生当中完成。   
以上宣说三乘菩提之异同,令诸学人闻已思维已,即知大乘佛道次第梗概,知已当思如何下手?如何突破?如何转进?修学大乘佛法之盲点既除,则知应当速求破参见道。觅得如来藏已,成大乘真见道人。如此方能进入修道位,乃至究竟成佛。
有缘学子通过阅读上文,即可建立有关三乘菩提之正知正见,明白三乘菩提之异同,了然修证佛法之次第。如此则修行佛法的盲点已摧灭也。那么学子如何拓宽佛法修行之瓶颈——突破修证之行门,如何进求大乘之真见道——明心见性。将于下文略述。

 楼主| 发表于 2014-9-21 22: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略说修证佛法的行门——禅与净土
禅与净土的修证是中国大乘佛教修行的两个主要的行门。参禅以在娑婆世界求开悟为目标,而净土主要以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为标的。禅与净土两个法门各有优缺点,略说如下:
往生极乐世界学佛有不利的一面:
往生去极乐世界的人,大部份的人要住在莲花之中半天乃至十二大劫不等,极乐世界的一天相当于娑婆世界的一个大劫。譬如:上品中生的人往生到极乐世界先要在莲花中住半天,相当于娑婆世界的半个大劫。花开以后见佛菩萨光明说法,七天以后得到位不退,过一小劫才得无生法忍进入初地。时间很久。上品下生的人住在莲花中,一日一夜花开,七天才能见佛,但是看不分明;经过二十一天才能够了了分明。再经过三小劫才能进入初地,得无生法忍。时间更久。中品下生,往生以后七天,才能见到 观世音与 大势至菩萨,闻法以后证得初果,一小劫以后才能得到第四果。下品往生的人都是属于造恶业,但不诽谤大乘、不诽谤菩萨藏、不诽谤正法的人所往生。他们所需要的时间就更长久了。
在极乐世界逆境很少,修布施、持戒、忍辱,都很困难,福德资粮不容易累积。而娑婆世界相对容易的多,因此修行也快得多。
而在娑婆世界修参禅,如果有因缘的话就很迅速,能够很迅速地开悟获得无生忍。譬如说信力、慧力、福德具足的人,很容易开悟,一念相应而超越了凡夫地。故《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四中, 佛有一段话说:“你们在这个娑婆世界行善布施,对人有恩,修学各种功德,能够不犯我所制定的各种禁戒,能够修忍辱行,能够修学一心禅定,能够修学般若智慧,互相辗转教化,这样努力修行而斋戒一日一夜的话,胜过在无量清净佛国修一百年。”
往生极乐世界学佛也有有利的一面:
极乐世界没有恶缘,所以佛弟子在那边永远不会造作恶业也不会跟随恶知识谤佛、谤法、谤僧,不会诽谤圣人。这样佛弟子就永远不会入三恶道,修行就快了。往生极乐世界的佛弟子直接随阿弥陀佛、观音菩萨等修学,一闻千悟,迅速断尽上烦恼;极乐世界容易修行四禅八定,佛弟子也容易远离隔阴之迷。十方无量世界佛国已经证悟的佛弟子,往生极乐世界,见佛闻法,得到初地乃至八地境界的人,最迟不会超过半天。如果悟后能够具足四禅八定,能够修唯识的经典和论典,能够深入去用自己所悟的真如佛性引证而入初地得道种智,并且又断尽一念无明的话,往生见佛闻法,立刻得到八地,比起在娑婆世界需要修两大无量数劫,才能修到八地,的确是快得不得了。
既然在娑婆世界和极乐世界修学各有利弊,那么佛子当兼取娑婆与极乐——禅与净土的优势。在娑婆世界应当求开悟,并悟后起修,舍报时应当要往生极乐世界面谒西方三圣,可以立刻获得无生法忍,进入初地至第八地。经由无生法忍的获得,可以立刻发起阿赖耶三味,到这个境界就有能力回入娑婆,来到这个世界的凡圣同居土,也可以来到这个世界的色究竟天宫礼拜供养卢舍那佛——释迦牟尼佛的庄严报身。若能听闻卢舍那佛说一切种智、说无量百千三昧,就可以很迅速地进入第十地。进入第十地的话,又可以跟卢舍那佛学如来禅。修学如来禅,可以很快进入等觉地,乃至妙觉地。这样佛子学佛就能很迅速地成就。

 楼主| 发表于 2014-9-21 22: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节  念佛法门
念佛的法门涵盖持名念佛、观想念佛、系念思维念佛、无相念佛、体究念佛、实相念佛等等。最普及的就是持名念佛,这里略说无相念佛。
无相念佛就是《楞严经》中所述,第二十四种圆通法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这个念佛圆通法门,当达到“净念相继”时,其实就是禅宗参禅里的看话头。因为在看话头的缘故,因缘时节到来,能“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开悟明心,能“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见到自己的法身佛——自心真如(如来藏识)。在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奉世尊之命,叙述他的修行圆通法门时说:
   “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为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入三摩地,斯为第一。”
此念佛圆通章之经文不长,但自前至后皆用忆与念,而不说执持名号,可见不是持名念佛。凡修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者,都应以想念之念来念佛,而不是嘴说口念。为了保持无相忆佛的一念清晰、持续,还须以拜佛作为方便:拜佛的时候,心里提起想佛的一念,而不要让佛号、形像在心里出现,这叫做无相忆念拜佛。譬如儿子远离至国外留学,妈妈想念儿子从小就未曾离开身边,如今到遥远陌生的地方,不知是否平安!刚开始一周、二周心里很难过,常想念儿子,有时痛哭流涕。想念儿子的时候,有时会出现儿子的面貌,但是大部份时间,尤其是白天多是没有面貌的。就算是专心想的时候,相貌也会慢慢地淡化,最后不见了。虽然相貌不见了,心里还是在想念他,这个念是想儿子的念。无相念佛的人,可以揣摩这种心态,把想儿子的念转变为想佛,用想特定一尊佛的念来代替想儿子的念,此即是忆佛、念佛。
在忆念佛的同时拜佛:拜佛时闭合双目,两肩放松,十指相触,手指微曲,两掌微合但不合紧,(手指尖向前,不是向上。)腋下两边以能放一拳为度。自然站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然后,弯腰下拜至90度角的时候,右手向中间前伸,这是第一着地动作(有的人直接向前伸,而不是中间)。跟着左手向前伸,这是第二着地动作。着地以后,双膝跪下,右手移向斜前方与左手成平行位置。双脚放平并靠拢,身体后坐,臀部尽可能地坐在腿上。然后头部慢慢下拜触地,双手慢慢握拳。然后慢慢翻掌,掌心向上,成接佛足礼。拜佛时间长短,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起来时,先慢慢握拳,然后翻腕,伸开手掌,手心向下,支撑起上半身。然后右手回到双腿中间靠近身体。左手也慢慢收回,两脚分开立起,如同下拜时一样成三足鼎立之势。然后双手和双脚同时用力,把身体支撑成为拱形(似马蹄铁形,双掌可有几个回收支撑以协助起身)。然后,双臂垂直,双掌微合,身体慢慢合掌立起来。到此,完成一拜。每一个动作都要慢之又慢,也可停滞一会儿,如同放电影的慢镜头似的。起初约一分钟左右一拜,随着功夫的深入会出现越拜越慢的现象。经如此拜佛训练,忆佛的一念在行住坐卧中才会一直持续,不容易丢掉。
若行者一向修习净土法门,今修此念佛圆通,得成无相念佛之功夫动静一如者,必将于某一时节、因缘成熟时,忽于静中乃至动中生起疑情,参究念佛。念念欲明“念佛者是谁?”此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所说“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之契机和初期现象;也正是参禅人所谓的疑情。行者可自然转入参禅,期待因缘成熟,撞着磕着,乃至静中一念相应,亲见自己未生前本来面目——自心阿赖耶识。

 楼主| 发表于 2014-9-21 22: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参禅
一、参禅的先决条件:
参禅是求悟之佛子最主要的修行方式。佛子在参禅以前,需要具备一些先决条件,参禅才容易开悟。否则,若非过来人能自参自悟,只能是缘木求鱼。参禅的先决条件有:
(一)、参禅之前应培植福德资粮。
开悟是大乘佛法的见道,是一切尚未见道的佛子所要努力追求的目标。开悟也是大福报,所以需要今生往世积累很多的福德资粮,才有开悟见道的可能。
(二)、要有信心,自信参禅能开悟。
很多人不相信末法时代有四向五果、十地菩萨示现,不相信末法时代有悟了的人转世再来,以为当代参禅开悟是不可能的事。这其实是一种慢心。慢心,粗略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高慢,一种是卑慢。高慢是因为觉得自己超胜于人。反之,自己觉得某些方面不如别人而心生自卑,不相信自己参禅能开悟,这就是卑慢。慢心的消除至为重要,西天第十四祖龙树菩萨云:“汝欲见佛性,先须除我慢。”达摩祖师初到东土,在起程之前,他的师父般若多罗三藏就跟他讲:“汝所化之方,得道者不可胜数。”达摩祖师在中国也讲过:到末法时代,中国地区参禅的人“潜符密证,千万有余。”那么既然有这么多的人可以悟,怎么可以说现代的人不能悟呢!因此在开悟之前,必须要先除掉我慢的心态。
(三)、寻求能帮助自己开悟的善知识。
《法华经》云:“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这是说善知识有能力帮助佛子参禅开悟。然能助佛子开悟之善知识是有一定标准的:
第一,不会破坏佛子勤求明心见性之信心,并愿意助佛子悟明心性者。如果有善知识常常开示弟子们说:“末法时代开悟甚难,不要求开悟。”然后又讲:“参禅只要看过程,不要问结果。”那么这位就不是教禅的善知识,因他破坏了禅子们悟明心性的信心。
第二,能教授修禅的知见,而无错误者。如果是以定为禅,以虚空粉碎、大地落沉、无念为悟,或者以识神妄觉为真心本性,或者是以伶俐心解知了义经典或禅门公案等为开悟者,皆非善知识。但此种假名善知识,不是一般禅子们所能辨别。绝大部份的禅子们也只能随缘而已。
    第三,有善巧方便能建立禅子们参禅功夫者。真善知识必须要教导从学的弟子能把参禅的功夫,即参话头的功夫修起来,那才是善知识。如果一天到晚说禅,讲的境界很高,但随学的人却无法修学参禅应有的功夫,其他知见也无法教导,而变成口头禅、野狐禅,即非善知识!
第四,已悟明真心。这样的善知识有其自己的见地,依照自己所悟的见地来说,他所说的均符合了义经的意旨。然欲寻求已悟的善知识,只能依缘而得,无缘者不得。因为不能辨别的缘故,即使住在隔壁或当面相会,也可能失之交臂。
第五,能指导禅子悟后起修者。这一位善知识,他本身悟境不退,或随时随地亲见佛性,乃至已经破牢关。他有禅定功夫,也通于经教,能够指导禅子悟后起修的方向及禅定功夫。能帮助禅子们由断三缚结之见地,迈向薄贪瞋痴乃至断五下分结、五上分结等等境界。这样的善知识,是可遇而不可求。当禅子遇到真善知识应当承事修学,不可用世间之知见来自己障碍自己。常常有人寻觅善知识,但是善知识送上门来他却不认识。
(四)、悟前先断我见。
禅子在参禅前应观察五蕴、十八界的无我性,以求断除我见。这样才能在参禅的时候,不落在识蕴之中,将妄心当成真心,而导致错悟。因为缺乏参禅的正知见,禅子在参禅的时候往往忽略断我见的重要性。
(五)、掌握第一义的知见
1、深解第一义
参禅即是以自己的妄心寻找不生不灭的真心,因此需要知道妄心和真心的一些体性,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妄心就是七转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真心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譬如,《人天眼目》 (宋 晦岩智昭 著)卷五云:
“《宗镜》云:‘第八识多异熟性故,亦名含藏识,亦名八王子,亦名八解脱,亦名八丈夫,总有四八三十二相,此是果相因智报德。七、八二识不相离。’《解深密经》云‘此八识能发起前六转识故。’第八识谓前世中,以善不善业为因,招感令生第八异熟心。是果。此阿赖耶者,即是真心,不守自性,随染净缘不合而合,能含藏一切真俗境界故,名含藏识。如明镜不与影象合,而含影象。亦名如来藏识。”
参禅以前需要阅读第一义的经典,或者听取善知识对真心、妄心的开示,才不会把参禅的方向和目标弄错了。这就是说,行者想通过参禅开悟,找到自己的自心真如,先要对这个要找的本心有一个大概的认识。这个本心,佛在多部经典里都说是我们的第八识阿赖耶识,又叫如来藏识。那么这个第一义的实相心有什么样的性、相、体、用呢?这个第八识阿赖耶识的体性完全不同于我们的第六意识心。第八识阿赖耶识不生不灭,藉缘能生万法——我们的七识心和外界的山河大地。它离见闻觉知,没有思量性,从来不分别万法、也不攀缘万法。(你要跳楼,它跟着你跳,你要行善,它跟着你行善。)它从不作主(作主的是末那识),完全是寂灭性,完全是无我性的。阿赖耶识在众生身中,不在虚空。众生每人都有自己的阿赖耶识。
参禅开悟是证悟法身,法身即是如来藏。《佛说不增不减经》云:
“舍利弗,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
故知法身即是如来藏。法身在众生身中名为众生。法身打破一念无明及无始无明,在菩萨身中名为菩萨。法身断尽一念无明及无始无明,在佛身中名为世尊。虽有三名,同一法身。
众生个个皆有自己的法身真如住于五蕴身中,众生不是由同一个法身真如分割出来的,如《大方等如来藏经》云:
“善男子!我见众生种种烦恼,长夜流转生死无量。如来妙藏在其身内,俨然清净与我无异……我观诸众生,婴苦亦如是,身怀如来藏,而不自觉知。是故告菩萨,慎勿自轻鄙,汝身如来藏,常有济世明。若勤修精进,不久坐道场,成最正觉道,度脱无量众。”
《解节经》亦云:
“此一切有情之真如,皆各各摄受藏隐于各自之五蕴中,于十方界遍一切处受生。”
2、无念灵知心是妄心,永无可能变为真心。
    有佛子知见不足,欲藉修定转变六七二识所成之灵知妄心,欲将此妄心修成无分别无能所,使他不攀缘执着,以求解脱,此是舍本逐末。何以故?若将此妄心修至无能所无分别时,他依旧是妄心,依旧是六七二识,不可能转变为本心。本心永远是本心,妄心永远是妄心。真觅得本心者,便知主客易位之道理。无念灵知之妄心总认为自己是主人。本心从无始劫以来,一向远离能所分别,不知自己是主人。妄心一向都在境界上有得有失,本心则一向无得无失,亦不知自己无得无失。开悟明心时,灵知妄心才知道自己原来是客人;过去自以为是,处处作主,是愚痴无知,所以轮转生死六道。自己应依本心无住无求,方能了生死。灵知妄心一旦确认此一事实,便断我见我慢我贪我痴,从此转依而得解脱。此须依般若禅修行方能悟得。  
3、参禅与禅定之修法不同,应有拣择。
禅宗的开悟是一念相应慧,不是禅定。“一念相应”指的是开悟时的那一剎那忽然契合,突然之间就知道了。知道了如来藏是什么,在哪里。“一念”可以是指极短的时间,指悟的时候只是一剎那。在那一剎那之前,于真心、实相心无所知,可是在那一剎那之后,就了知它就是了。“念”也可以是指心中(意识)突然出现的一个“念头”,或一个想法、一个答案,在悟的当下,突然就契合、找到它了。就好象俗话说的“灵光乍现”一样,于一念之间顿悟了。就好比寻找一位失散了多年的亲人,虽然只剩下略微模糊的一点印象,可是他日一旦遇着、碰见,当下一眼就能认出。参禅也是如此。破参前正知正见的熏习非常重要,这个阶段能让你充分了解如来藏的体性。他日福德因缘具足之时,一旦触着、碰着,当下即能承担、肯定无疑。
初学禅之学人,常以为开悟是很玄妙之事,而有过多的臆想;对“一念相应”也有过度的期待,以为会有个什么“东西”等在那里要去跟它相应。如来藏是空性心,无形无相,不是有形体的物质。因此开悟并不是要去跟什么“东西”相应,而只是当下那一剎那知道了、找到它了。如来藏其实是随时随地与您相应的,只是因为还没破参明心,所以不知道罢了。而开悟也是无所得、无所有、无境界的一种“境界”。
古来多有人不清楚禅和禅定的区别,将禅定出现的境界当成开悟。于今末法,似此流类更多于昔,特在此为这一类人概要说明今时以定为禅之各种层次,以供诸方知识学人省察思维。
(1)散乱攀缘心:以日常生活中或课诵中能知能观之心为真心。
    (2)以法定心:以数息、念佛、忆佛、观心、内观,或其它方法摄心而定住之心为真心。
    (3)常寂常照:以一念不生时常寂常照之灵知心为真心。此境界犹有观照寂照,不离知也,犹是妄心。此中有十余种定境变化,皆幻而不实,执即着魔。
    (4)遍满虚空:于一念不生常寂常照之中,定心扩散,便以出现遍满虚空境界之心为真心。不离有所得有境界法,仍是妄心。
    (5)身心统一、内外统一、时空统一;在欲界定中舍弃觉知,便入此境界。皆在未到地定中,是定非悟。
    (6)初禅善根发:于未到地定中,忽发起身乐而入初禅,亦是定境非悟。此定有四种不同:进分、护分、达分、退分。从头部发起者,十有九人退失此定。
    (7)虚空粉碎:此亦初禅中之定境觉受,不久即失,非是证悟。
(8)大地平沉:仍属初禅定境,已接近二禅前之未到地定。欲界定之末期亦可出现此定境。若于初禅中证此境界,不久之后发起微细身乐。此乐微细常住,非如善根初发后粗乐之必须提心方有乐触。
(9)无觉有观三昧:舍微细乐触,续深入定境及除性障。坐中对外境无觉,对心境有观,此是二禅前之未到地定。
(10)无觉无观三昧:精进修习无觉有观三昧而能长时间安住者,舍观便入二禅。此定境虽离觉观,似无所有,仍非证悟般若,不离境界故。
以上是禅师修定之体验,皆属禅定有境界法、有所得法。非般若禅、祖师禅,不能发起智慧。若以证得以上一种或多种定境之心而自以为悟者,乃是错悟。是以定为禅者。
(六)、培养动中定力
参禅看话头、参公案都需要一定的定力。尤其是见性,没有定力就不能眼见佛性。参禅的定力是动中的定力,非打坐修习禅定所得的定力、定境。因为禅子看话头、参话头,应该动静之中都不离开话头。烧饭、洗衣、擦地板、穿衣、吃饭、坐马桶都是参禅的时间。学禅的人就是要把握一切的时间,在一切的场所都要去照顾话头及疑情。因为随时随地都可能有法身慧命出生的因缘出现,这都需要动中的定力。看话头的功夫非常重要,将来悟了以后能不能够亲眼看见佛性,就决定于这看话头功夫做得好不好。看话头的功夫如果做得不扎实,将来见性的时候就会见得模模糊糊,好象雾里看花。看话头的功夫做得很好,将来见性就会非常清楚分明。看话头的功夫如果欠缺,可以借助上文所说的无相念佛、拜佛的方法,迅速地提升动中定力。这样才能在看话头的时候,不至于看不到话头,不至于丢掉话头。
禅子若具备了上述先决条件,自己学佛的障碍很少,又能遇到善知识,并且没有慢心,兼备参禅的知见和动中功夫,这时候,表示他开悟的福德因缘已经具备,就应暂时放下修福之行而专修禅之慧业。六祖大师云:“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因此,学佛的人不要一直停留在修福阶段。因为修集福德的目的,是在积累明心见性的资粮,当禅子福德因缘足够,善缘也成熟时,就要开始去参禅求悟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9-21 22: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参禅
   (一)、看话头、参话头、参公案。
禅门里所讲参禅,就是看话头、参话头、参公案、思维观的功夫。要想看话头、参话头,先要明白什么是话头,如何看?所谓话头即是话之前头,譬如说“念佛是谁?”这句话在心里出现,或口说出来即已成过去了,便是话尾。所以话头是此句话在心里没有念出来之前,叫作话头。因此当一个人打算做什么事情之前,心里起思维之语言文字,这个心之语言文字,叫作话,叫作念。这些话之前头谓之话头。不管是讲出口,还是在心里面转,都是一句话,都是话尾。看话头是一个念头相续而不断绝。例如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所说的净念相继,是一念相续,也是一个话头。念佛念到没有名相、声相、形象,还是在念,那个念就是话头。所以无相念佛本身亦是一个话头。话头知道了,把心安住在一句话之前头看住它。这句话之前头,在心里面持续存在,而不出现语言、文字、形象、符号、声音而看住它,叫作看话头。初看话头会丢掉;不停地丢掉、不停地找回来,就是照顾话头。时间久了,渐渐不会丢掉,始终在心里。最后牢牢地与心粘在一起。继续照顾下去,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就变成参话头。参话头与看话头之间的差别,在于参话头有一个疑情在,一面看“念佛是谁”的话头,但心里怀疑思索,究竟念佛的是谁,心里虽无“念佛是谁”这四个字的形象或声音,但是禅子一直安住于“念佛是谁?”这个意思里面,这样子叫作参话头。看话头如无疑情,是在修定。如果坐下来看话头,看久了就会入定。如果有个疑情持续伴随话头存在,谓之参话头。所以二者之差别,在于有无疑情及寻觅思维的作用。参话头和思维思想有什么差别?思维思想就是运用语言文字,用一句连接一句的话在作分析,那叫作思维思想。参话头是要有定力,而不必透过语言文字,就能够有思维之作用在,称之为思维观——直观。所以看话头时,有一个疑情在,谓之参话头。参话头时常常会灵光一现而出现一个答案,人们能够不运用语言文字,就可以去分别对错,并且知道为什么对或错,均不必经由语言文字。这功夫就叫作思维观——直观。
参公案也是一样。公案是指过去祖师们,参禅开悟的过程、流传记录下来称之为公案。就像在政府机构里,有很多档案,以前就叫作公案。禅子可以借着过去祖师们参禅开悟乃至见性的过程去参究,虽然他的过程非常长,但是有一个重心在,那就是为何他这样能够悟?
话头与公案,粗略的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从真心——自心真如而入的话头。譬如说:念佛是谁?参禅是谁?拖着死尸走来走去是谁?这一类话头主要在 “谁”上面。如果能一念相应,开悟了,就马上明白哪一个是自己的真心了。第二类的话头是关于佛性的话头。譬如说: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眼前灯色明。庭园桂花香。这一些话头,若是开悟了,佛性就现前了。话头有的直接,有的间接,如“拖死尸的是谁”,这个话头就很直接,再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这就很间接。有的话头说“生从何来、死往何处”,意分两头,也很难参。所以话头也有很多类,禅子在参究之前先要选择与自己觉得较契合的话头或公案,选择一个来参究。在选定之前最好能先请示善知识,然后再开始参究。
参的时候不可在心中念诵这则公案的过程或问答语句,也不可在心中用语言文字思维分析。依旧是思维观之方法谓之参公案。参话头参公案都是一样,都需要定力而不用定境。所以不可以修一念不生的功夫,必须修一念相续的功夫——定力。
参禅的人,需要具备参话头、思维观的功夫。如果有这个功夫,即使以语言、文字来参究亦是参禅。譬如禅门之中,师父与弟子间的问答及开示,都透过语言、文字在运作。所以有定力的话,虽然用语言文字,也是参禅。如果没有这个功夫,而聪明伶俐的话,那么他阅读了义经典的时候,往往会错解,以为自己已经悟了;但是他不敢承担,也不敢承认自己开悟,这不是真实的悟。如果侥幸仍能悟入,也会成为解悟。因为他没有定力的缘故,不能够亲自体验。这是一念不生功夫的大缺失。即使有幸在具眼禅者的机锋引导下得悟,也大多不能保任;不过几十分钟、几个时辰或几天之后,悟境就退失了。如果不修动中功夫——一念相续,将来就没有缘由见到佛性。所以近年有善知识在他的书里,一再强调,必须能够在动中维持未到地定的定心。这是真实语,是一念相续的净念。到这个地步,就能够作思维观了。
(二)、参究的方法
    参禅要离心意识参。
在禅法里面讲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识。为什么叫识?因为能分别的关系所以叫识。意就是恒审思量的心,不停地在观察,不停地攀缘,不停地执取叫作意。意与识合并起来叫做心,是众生的心─相续无尽直到老死的妄心,不是唯识所说的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真心。
有人开示说:“禅不是在所知的境方面用功,却在能知的心方面用功。”此种说法也是落到心意识中去了。所知的境是妄,能知的心也是妄。自古以来,学禅教禅的人,犯此过错者比比皆是。所以祖师说要离心、意、识参。这句话非常好;可是就有许多知识错解祖师这句话的意思,便叫人家要无念、要离念,因为要离开心、意、识嘛!但是这样的说法是错了,他落到顽空的一边去了。
参寻真心本性应该要往“离开心、意、识”的方向去参寻。而参究的过程必须要应用心、意、识来参。所以离心、意、识参的意思是说:参寻的方向不要往心、意、识里面钻,方向要离。而不是把心、意、识放下来。心、意、识放下来就是无念,就是离念,就是无心。无心、无念,就是修习禅定,这样就无法明心见性。离念,或者说把心、意、识放下来,离开心、意、识,那就成为无心,成为一念不生,就无法生起疑情。
悟前要有个妄心来寻觅真心,悟后还得要真心妄心和合运作。因此克勤圆悟大师说:“此事虽无拣择,到这里却要具眼拣择。”拣择就是分别。如果离开“心意识”,就不能分别。不能分别就不能参究,不能分别的时候是谁悟得无分别心呢?所以要有分别的心。
一切的有情众生从无始劫来,一直都是真心与妄心混合在一起生活。真如真心是无分别心,但是要找寻这个无分别心却必须要有个分别心。所以圆悟大师讲:“这个事情虽然它是无分别的,可是到了这个地步,却得要有眼睛来分别、筛选、选择。”参禅的时候“心、意、识”固然是妄,但是心意识这个妄心却不能不要。没有了心意识这个妄心的作用,就无法开悟。因此,参究的时候,参寻的方向应该要远离心意识,但是参究的过程必须要用心意识做为工具来参究。没有心意识这个工具,就无法参究真如佛性,就无法参寻无分别心。无分别心是指一切有情众生的真如本心,它本身不做任何的分别,它没有喜怒哀乐,不分美丑善恶,它没有是非可言。这是理上的无分别。但是在事相上就必须要有分别,不可以将蛇、鼠、虎、狼当做人来看待。
(三)、起疑情
    祖师说“大疑大悟,不疑不悟”。因此起疑情对参禅开悟来说是很关键。疑情一般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嚼钉子。禅子在刚开始看话头时,觉得很别扭。那就好象在嚼钉子一样,常常会丢掉,心里面蛮烦恼的。
第二阶段:精进的人会丢了再提,丢了再提。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渐渐不会丢了。这个阶段,味同嚼蜡。看话头真的没有味道,已经习惯于看话头,但是疑情还没有升起来时,平平淡淡,就好象口香糖嚼到后来,既不甜也不香,什么滋味都没有。但是这阶段必须做上六、七个月,乃至一、二年。
第三个阶段:就像成人在舔棒棒糖一样。看话头看到疑情升起来的时候,有一些滋味。有滋味的时候,坐下来就会定定地看着一个地方。心中一直看话头,在话头里面有疑情在。
第四个阶段:那就是天经地义像小孩舔棒棒糖一样,理直气壮。有人骂小孩:“那么喜欢吃糖。”小孩却说:“糖很好吃嘛。”理直气壮。当一个人看话头到后来疑情很强的时候,他会觉得生死事大,什么都不管了,只有这个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第五个阶段:进入见山不是山的阶段。参话头参到后来,疑情很强的时候,就把外面的境界都忘了。这种状况刚开始时,会时断时续;有时进入忽略现实的状况,有时又会退回到第四个阶段,又感觉有身心世界在。发觉退出来之后,马上又继续参,嗯!结果又进去了。到后来就住在忽略现实状况的时间比知道有身心世界时间要长,这就是在静中忽略现实的状态。那么在这个阶段里,此人的功夫是“水泼不进,银山铁壁,绵绵密密。”这个时候,如果突然间升起一念来反观话头的时候,会发觉话头不在了,没有话头,只有个疑。这个时候不需要再把话头提起来,只要一直疑下去就对了,这就是真正话头现前。在这个境界里面,称之为黑漆桶,完全忽略身心世界了。到这个时候,疑情是非常的强烈,世界一切事情他都不放在心上。有这种境界的人,将来悟的时候,会悟得很深入。
这五个阶段都走过的人,他将来度人的时候,方便善巧会很多。而如果有善知识来帮忙的话,那最多只要到第四阶段,不需要经历看山不是山这个阶段就可以悟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1 22: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开悟
(一)、悟之表象
    悟之表象,依根门来分,有六门。每一门中各有动静两种,而以动中悟者为多。根门就是指六根六门。眼根是一门,耳、鼻、舌、身、意,总共六根,所以有六门。
    第一门:眼见色而悟入。譬如:当年世尊拈花,迦叶尊者会意微笑。世尊讲:“吾以清净法眼涅槃妙心,实相无相正法眼藏,教外别传,付嘱迦叶尊者。”
    第二门:听到声音,从耳根而入。譬如香严智闲禅师在开垦竹林的时候,把瓦片丢出去,碰到了竹子。“空”的一声,悟了! 又譬如克勤圆悟禅师听到鸡啼的时候,他也悟入了。又譬如临济门派,凡有学人入门,便大喝一声。这都属于耳闻声而悟。
第三门:是鼻嗅香而悟入。《楞严经》里面,有个香严童子,闻香而悟。因为我们这个世界的人,鼻根不利,所以很难悟。但是有个香积国,只要闻到饭的香味,一个个都悟了,鼻根猛利的原故。   
第四门:舌尝味而悟入。《楞严经》里面有药王菩萨,因为尝味而悟入。
    第五门:身受触。譬如:德山宣鉴禅师,凡有学人入门,一棒就打过去,就悟了。又譬如有人耳朵一痒,他也悟了。这都是身受触而悟入的。
第六门:意知法的根门。是指纯粹在静中打坐的时候用思维观参究而非因外缘悟入的。这种方法比较难悟。
(二)、悟之实质
    所谓开悟,是说在参究过程中,不离定力而一念相应,触证到如来藏而生起了智慧。这个智慧能断三缚结、五下分结、乃至五上分结,而与定力相应,所以得到禅悦及解脱正受。从破初参悟得真如,到重关眼见佛性,乃至牢关会末后句,及体验牢关参禅事毕,皆是一念相应慧,也都或多或少与定力相应。所以悟,可以把它定义如下:藉由定力参详而了知有情生命之最初与最后的根源——阿赖耶识,因而导致无生解脱慧生起的一念相应的过程。即是开悟。
在悟之前需要修动中的功夫——参禅的功夫,以及听闻参禅的知见。悟了以后,却发觉到真如佛性不是因为修行而得,它从无始以来本然存在,没有一个相貌形象可以拿出来示现给人看。所以祖师常说“无门为法门”,就是这个道理。悟的实质,不离一念相应慧。凡是没有一念相应,而靠语言、文字思维分析所得的结论,那不是悟。必须要自己辛苦参究之后,突然间一念相应,那才是悟。                                            
(三)、渐悟与顿悟
事实上,开悟这回事只有顿悟,没有渐悟。只有渐修顿悟,没有渐悟。《圆觉经》里面也是这样讲的。在悟之前,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去闻熏佛法知见,锻炼修持定力,而渐渐具备了悟的条件,这些前方便,称之为渐修。透过渐修之后,悟的时候只是一剎那,只是一念相应找到自心真如。真如佛性一悟就具足,一悟就发现他本然的存在。不是因为修行的渐渐累积增加了悟境,然后才具足的,所以没有渐悟。南泉普愿禅师讲:“道不属修。”如果是因为渐渐修行增加累积而得的话,那将来一定会渐渐地因为因缘的散坏而失掉。
虽然只有顿悟没有渐悟,我们却不可以除掉渐修而期待顿悟,因为渐修是顿悟的基础。而顿悟只是一念相应,并不是累积几十次、几百次的悟以后才圆满,而是一悟即得。所以《圆觉经》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只有渐修而顿悟,没有渐悟。
唯识所说渐悟菩萨,乃是已经完成禅宗顿悟的过程——找到真心之后,依其所证真心阿赖耶识而进修一切种智者,方得名为渐悟菩萨。以禅宗之顿悟为基础而修学种智,因此得入初地无生法忍。从此地地增上乃至等觉位之无生法忍,皆是依上地善知识闻熏而渐悟。若未经禅宗之顿悟明心,不能入渐悟菩萨位,无力验证阿赖耶及末那识故。
(四)、开悟不可以说吗
有大师讲:“说自己已经开悟的人,他就是没有悟。”然后过一会儿他又会讲:“我从来没有说过我已经开悟。”这样子两句相应,大家就会认为这个人已经开悟了,一定是圣人了。这一种善知识,自古以来历代皆有,不是现在才有。因为自己没有悟入,他不敢承认已经悟了,反而指摘其他说悟的人就是一种执着,就是没有悟。这种错误的说法,误导了许多学禅的人,都不敢去亲近一个真正悟入的人。古代祖师们那么多公案都说悟,譬如《六祖坛经》,永嘉玄觉大师《证道歌》,三祖僧璨的《息心铭》,还有祖师讲《参同契》。更多的祖师写了更多的歌谣都讲悟。世尊也讲悟。《景德传灯录》、《续传灯录》、《指月录》,通通讲悟。乃至净土宗《莲宗宝鉴》,也讲悟。这么多的祖师、菩萨都说悟,怎么可以说现代的人悟了不能讲呢?
(五)、禅宗绝不可明说密意
禅宗不可明说密意——直接将阿赖耶识的所在告知学人。以学人非自参自肯故,体验不足故,往往不能信受,不敢承担,没有解脱的功德受用。宗门密意公开会导致禅宗和佛教的灭亡。真如佛性是佛世尊无上甚深密意,即使弥勒菩萨也不敢明说,何况吾人?佛在《大宝积经》卷110中说本心的时候,已有吩咐不可向外道及一般人说。即使是佛子来求,如果他不是恭敬渴请,也不可以为他解释,何况明说?如果冒然明讲,那就是“亏损如来”。亏损如来的重罪,谁都担不起。若遇修炼神通之人,更需谨慎,不可轻易为他宣说。
(六)、开悟的印证
开悟后,可以以佛经、禅门公案来印证,但最好有善知识为之印证。如果所悟为真,自然可以踏踏实实,自信满满。如果错悟了,有善知识为他指出来,可以避免大妄语,好继续去参悟。但是如果条件限制,没有善知识给他印证怎么办?开悟明心的人就只好以《维摩诘经》《如来藏经》《无上依经》来印证,因为此三部经,可以说是禅门之照妖镜,悟的真假,一照便知。见性之后要以《楞严经》《圆觉经》《法华经》《大般涅槃经》来印证自己亲身体验之真如佛性。以禅门公案来印证时,要小心,因为禅门有一些公案是未悟或错误的禅师写的。如果以这些公案来检验,就会出差错。
关于开悟的印证,有一种错的观点认为“自参自悟”或“不经过善知识的印证的开悟”就是外道。这些人的根据就是《六祖坛经》中记载的玄策的一句话:“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后,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 其实这是玄策当时的方便语。诸多迷信传承、有名师情节的人,毫无智慧,都死在这句话上了!
其实自参自悟还是有师的,他们都是根据佛经,根据善知识的开示,去修去证,才得以明心见性的,并不是真的“无师自通”。岂不知“以法为师”“以戒为师”的道理吗?自参自悟是有的,《六祖坛经》记载的永嘉玄觉禅师,就是因看维摩经,发明心地。他自己就说:“我听方等经论,各有师承;后于维摩经,悟佛心宗,未有证明者。”大势至菩萨在《楞严经》中也说:“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开悟)。” 禅是般若智慧成就。真悟的人(特别是大根器的再来菩萨),于悟时,观察所悟的自心真如的性相体用迥异于意识心。如果再加上具足有关真如的知见,于悟时或悟后对照经典、禅门公案,是完全可以大胆承当的。是以香严禅师于悟时,即写悟道偈,并非找人印证后再写的偈子,这说明悟时自己即非常肯定所悟为真。
佛门内另有两种情况,需要注意:一是有人为骗取名闻利养,而未证言证——没有开悟,大妄语说自己已经开悟;二是有人悟错了,将离念灵知心当成真如了,但是却经大名气的假“善知识”印证为开悟。所以要将这两种情况与自参自悟,自己以佛经、禅门公案印证的情况区分开来。没人印证的开悟不一定假,有人印证的开悟也不一定真。善能区别,才是有智慧的人。所以,千万不要认为“自参自悟”或“未经过善知识印证的开悟”就是外道。如果这样说,诽谤了真正开悟的善知识,诽谤了善知识开示的正法,那后果就可怕了!
(七)、真假开悟之简易辨正法
参禅已经有一些消息的禅子,想要知道自己开悟明心的真假,请回答下列四个问题:
     1、您所悟之心是常?或无常?
     2、您所悟之心是有变易?或无变易?
     3、您所悟之心是有作用?或无作用?
     4、您所悟之心是下列诸心中哪一心?
    (1)、一念不生、寂而常照之灵知心。
     (2)、无思维之灵知心。
    (3)、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能作主之心。
    (4)、无分别之明觉心。
    (5)、专心课诵、专心做事的心。
    (6)、遍满虚空无见闻觉知的心。
    (7)、遍满虚空而能觉知的心。
    (8)、打坐进入定中能知能见之心。
    (9)、打坐入定时不闻外声、不见外境之灵知心。
    (10)、打坐入定后无见闻觉知之心。
    (11)、证得神足通,能离开色身飞来飞去的心。
     (12)、神通之心。
     (13)、十方唯一虚空,是吾人共有之真心,是常,它有殊胜之体性及能量,能生吾人之知觉心等变易作用。
    (14)、无相念佛之心。
    (15)、能看见话的前头的心。
以上诸心皆常见外道之常,其实非常。
     (16)、没有如来藏真如,一切皆空,一切法缘起缘灭,无佛无法无僧, 亦无解脱。
此乃断见,依常见之心而有。
禅宗所悟内容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又名如来藏。如来藏识异熟性故,其体永不坏灭而内容有变易、有作用,故成佛时能变为真如,故非常非断。如来藏于五位中及无余依涅槃中皆自在,故非无常。不生灭之主体识中、有诸异熟及等流种子流注变易,故非是常,故有作用。如来藏非有变易(主体自在、不生灭、不增减故),非无变易(内有异熟果种及修道清净法种流注变易故)。非有作用(离六尘见闻觉知,而于五位中寂照不灭任运随缘而不动故,醒时亦同故),非无作用(若无作用,一切有情顿成死尸)。故如来藏非常非无常,非有变易非无变易,非有作用非无作用,名为中道实相。余者皆非。若以一念不生、无思维时、寂照之灵知心……等,错认为如来藏或真如时,则与外道及民间信仰之常见论者无异,非佛法也。您所悟的“心”是这样的体性吗?  
证悟者非以打坐进入某境界为悟,非以见某形相、见某定境定相为悟。悟如来藏者乃无境界法、无入出法,乃无所得法,唯是一念相应而证知如来藏本体,智慧因之现起耳。真悟者以一念相应慧,而随时随地皆能体验如来藏之运作,极为具体,绝非虚无缥缈之想象。证如来藏者若是有形像法、有境界法、有定境法,皆是因缘假合所成,故有所得;若有所得即是变易,不久必坏,于五位中不能持续不断,不能自在。有他心通者若无证悟之一念相应慧,亦不知悟者所悟之内涵;有天眼通者若无重关之一念相应慧,亦不能以其天眼而见佛性。佛性无形无相,然能以父母所生眼而亲见,非无定力者以破初参之智慧想象所能见;故禅非禅定,乃般若耳,唯一念相应耳。《须摩提长者经》佛云:
“……我尔时伸手按地,魔众眷属即便破散,我以所知所得所觉之法,当现证验,应得成道。尔时即集无量功德智慧,以一念相应慧得成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转法轮,自得成就,亦复成就一切众生。”
《菩萨藏经》云:
“尔时佛告舍利弗……以此善根、愿一切众生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一切智。如先释迦牟尼佛坐菩提树下,住不可思议无垢定,降伏恶魔,所有诸法可知可见可觉。于夜后分、明星出时,以一念相应慧,行灭苦道,得证醍醐。”
《大宝积经卷》佛云:“生死无边际,常住于实际,一念慧相应,生死无疲倦。”
故知禅乃般若,一念相应而得悟。不可将禅定有境界法、有入出法、所得法,说之为禅。如来藏无形无相,然真实可证。悟前即与妄心同在,非因悟而从无变有,非因修定除烦恼而将了了常知、明觉寂照之七转识妄心变为如来藏。如来藏不落境界中,于六尘中随缘而应,然不会六尘六入。它与七转识妄心和合似一,行相极细故难悟知。
禅子开悟,必然看得懂所有或者多数公案。若禅子自认开悟,不妨以两则开悟明心公案拣择,此公案不用意识思维,如真悟者一看即明白其中的道理:
    其一,洪州水老和尚初问马祖:“如何是西来意?”祖乃当胸蹋倒,水老和尚大悟,起来抚掌呵呵大笑云:“大奇!百千三昧,无量妙义,只向一毛头上,便识得根源去。”礼拜而退。住山后告众云:“自从一吃马师蹋,直至如今笑不休。”
此即开悟,明白真心也。
    其二,香严智闲禅师:佑和尚知其法器,欲激发智光,一日谓之曰:“吾不问汝平生学解及经卷册子上记得者。汝未出胞胎,未辨东西时,本分事,试道一句来,吾要记汝。”香严懵然无对。沉吟久之,进数语,陈其所解,佑皆不许。香严曰:“请和尚为说。”佑曰:“吾说得,是吾之见解,于汝眼目,何有益乎?”
    香严遂归堂,遍检所集诸方语句,无一言可将酬对。乃自叹曰:“画饼不可充饥!”于是尽焚之曰:“此生不学佛法也,且做个长行粥饭僧,免役心神。”遂泣辞沩山灵佑而去。抵南阳忠国师遗迹,遂憩止。一日,因山中芟除草木,掷瓦砾,击竹作声,俄失笑间,廓然惺悟。遽归,沐浴焚香,遥礼沩山,赞云:“和尚大悲,恩逾父母,当时若为说却,何有今日事也。”乃述一偈云:
    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治;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
    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成言上上机。
禅师云:“经是佛语,禅是佛意。经教名相,犹指月之指。佛子必当循指得月,方是正行。若执名相经教,不肯死心求觅佛心佛性,是求指舍月,非佛子本分事。故香严将其平生所集诸方语句名相,一火焚之,都无吝惜,宜其开悟也。且道:作么生是香严击竹开悟明心处?

 楼主| 发表于 2014-9-22 22: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悟后起修
(一)、悟后应修学唯识
悟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随善知识修学唯识的种智。禅宗的开悟就是破初参明心,找到自己的阿赖耶识,所证的是般若的总相智。阿赖耶识里面有无量无数的种子,这一切的种子称为一切种;对这一切种子的功能差别具足了知的智慧,就是“一切种智”。这一切种智只有佛才有,初地到十地的菩萨也分证这种智慧,地上菩萨只能知道部分种子的智慧,名为“道种智”。所以悟后起修,应当找寻能教授唯识的善知识,按照唯识的经典——《解深密经》《楞伽经》《大乘同性经》《成唯识论》等去修学唯识种智。开悟的菩萨,依照这些经典进修八识的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两种无我法,勇发十无尽愿,才能进入初地。
(二)、悟后应除烦恼、转习气
《楞严经》跟我们讲得很清楚:“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悟得真如佛性是理悟,可是烦恼和习气是在事相上的修行,这不是顿时可以除尽的。因为这些烦恼习气是无始劫以来,累积下来的,这种习气非常的坚固,不可能在开悟见道时马上就可以消除,需要悟后一步一步地去断除。断除烦恼习气,就是断除一念无明,断除后有的种子。这样才能断尽分段生死,逐步走向究竟的解脱。
(三)、悟后修习禅定 永离隔阴之迷
悟后修学禅定是正修行。修习禅定也需要有正知见。有的人已经得到未到地定,能够入定三天、五天、十天、半个月,可是初禅久久不能现前;那就是说他被性障所障住了。所谓性障就是《小止观》里面讲的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盖。五盖之中,对发起初禅最大的障碍是淫欲之贪着。于男女欲有贪,初禅便永不现前。
有很多人误会了初禅的修行,是不停地增强未到地定的功夫,总认为是入了初禅以后才离五盖。而其实是应该要先离五盖,然后才能得初禅。所以智者大师在《小止观》里面,把弃五盖放在第三,正修行放在第六,道理就在这里。
悟后起修,首先要修初禅。但是初禅的善根发有两个条件:第一条件是除五盖,性障微薄,心调柔软。第二条件必须具备未到地定的定力。
探究定学,修学禅定,不需读很多典籍,只需去读智者大师所讲的《释禅波罗蜜》《摩诃止观》就可以了。



最部发完毕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4-28 20: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