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楼主: 慕羲

【原創】明十三陵之長陵為何有短丁之應?三僚廖均卿之作 坐子癸 朝献山图表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6 17: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此例可看出,廖均卿用磁北立向?或是用人盘立向量龙测砂?
发表于 2011-7-16 17: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廖均卿也是人,在当时也行就是和现代一些假伪大师一样骗人钱财的,若干年后,现在的不学无术的大师同样成为古人,贻害人间
发表于 2011-7-16 20: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版主,你提供的长陵的磁北坐向,是你或其他易友实测的,还是你转换的?
发表于 2011-7-17 14: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任何皇陵都是凶的,好地也变凶地,因为挖地宫挖到如此之大和深!不过也可以借此来看看国师的方法。补上多些图大家继续研究。
这里还有更多图: http://www.fengshui123.org/bbs/v ... hlight=%CA%AE%C8%FD

补充内容 (2013-10-25 19:11):
请看更多真龙真穴骑缝:重重骑缝,节节骑缝
13陵1.jpg
13陵2.gif
13陵3.gif
13陵4.jpg
13陵5.jpg
13陵6.jpg
13陵7.gif
发表于 2011-7-19 10: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得意不可忘形 于 2011-7-19 10:37 编辑
其实任何皇陵都是凶的,好地也变凶地,因为挖地宫挖到如此之大和深!不过也可以借此来看看国师的方法。补上 ...
aniusg 发表于 2011-7-17 14:00



    倾听现代大师评语..妙音却在天外,天子之地.凡夫见识恐略显浅簿。

   1..代代皇陵皆在此地.恋头之局.当堪美,明代囯师恋头水平..应不在现代大师之下。

   2..能延几百年皇家之续...恐现代地师能造个省长?敢问尔等可否有此功力?足证廖之功夫不凡!

  3.贵为国师...钦天监诸同仁之目力.功夫绝非虚名..能坐上笫-把定盘..足证乃实力与功夫!各位与明朝国师.钦天监比照-下?最浅如历代之通书尽通否?能否还源历代通书之所以然?可见明钦天监诸师并非平凡...能让位瘳国师-乡下先生...亦必有舌战群儒设问之过程!

  4.能执皇陵..同音.同声.同律.同应.....廖均卿亦非凡间子.....尔等不在一个层次..何以不敬先人?

  5.长生之用乃五行之小术..怎可以小术而论五行。真三合固含长生.稀以长生为体.为交.为会.为合.为局.....用长生评理...先看一下陈传之正易和扬公造命.....

  6.损丁之事实...究出何理?确可探研!

  7.明朝哀败.....有几百年历史存...怎可如此论?

  8.又出明朝之皇帝...祖坟又何在?这个坟才关健!


  要之...敢问自已.帮东家几十年执盘。省长之官可曾造达?


   现代大师高论............天外之音!
发表于 2011-7-19 10: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倾听现代大师评语..妙音却在天外,天子之地.凡夫见识恐略显浅簿。

   1..代代皇陵皆在此地.恋 ...
得意不可忘形 发表于 2011-7-19 10:20


一个廖,不足为奇!
现代交通资信发达,要几个廖都有!
13陵绝对不是出天子之地,而是葬送天子之地!
发表于 2011-7-25 22: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sp138 于 2011-7-25 22:15 编辑

罗城.......

pc.JPG


5.jpg
发表于 2011-7-26 01: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聽聽大師們評說
发表于 2011-7-27 18: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慕羲


    不去过十三陵,得一览楼主的这组图。就觉得大开眼界,还有那么精彩的解说呢。感谢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1: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如果崇祯没有吊死,而是迁都南京
   

    洋历1644年,大明崇祯十七年,注定是一个国殇之年。李自 ...
万山横 发表于 2011-3-13 23:35



    天运不可违啊。
发表于 2011-12-7 17: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请楼主继续,但,窃以为,风水还没有决定国运的绝对能力。“风水大师”们不要太高抬自己!
发表于 2011-12-7 17: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上天天有人鼓吹所谓三寮风水是风水学标准,民间的风水高人很多啊。我不禁想到一句话“青蛙永远认为天只有井口这么大”,得罪啦,违反师傅的教导,本不应该说。
发表于 2012-2-4 08: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2-4 18: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地唯有德者居之!
发表于 2012-2-9 22: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廖国师应是很无奈,此陵不管三元还是三合.都难言其吉i而如立正北的癸山丁向,多数门派都会说吉0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14: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慕羲 于 2012-2-20 15:06 编辑

十三陵的兴建
1.《明史》记载的明成祖朱棣生平

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①,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②。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雍蔽③。知人善任,表里通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④。六师屡出,漠北尘清⑤。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朝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⑥。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⑦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⑧。
──《明史》卷七《成祖本纪》赞

【解读】明十三陵之建,明成祖朱棣应为首功。由他开始建长陵,明朝一代十三陵浩大的古典陵墓建筑群,方历二百年之功建成。所以在教科书上此课首句即为“明成祖早在迁都北京之前,从1409年就开始在北京营造陵墓……”。因此本课材料解析必须首先介绍一下这位明朝第三代皇帝的简要生平,而《明史·成祖本纪》赞恰是最简单明了的朱棣一生简史,可贵的是既有平生功劳的记述,又有合理公平的批贬。使我们可以公平评价他的一生。
【注释】① 文皇指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洪熙和明世宗嘉靖年间两次尊谥为“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和“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简称“文皇”。庙号一次称“太宗”,一次称“成祖”,后世一般称明成祖。此句说他少年即习兵法练武,后封为燕王,统治北京河北等广大险要地区。②建文即建文帝朱元,为明太祖之孙,明朝第二代皇帝。此句叙述朱棣乘建文帝生性软弱无能,从北方驱兵直向南京,夺取皇位,统治了全国。奄,覆盖、包括。③明成祖“躬行节俭”明显例子有:永乐八年他领兵北征,“念士卒艰苦,每蔬食”,不吃荤。永乐十九年他自己的62岁生日,下令免去群臣的贺礼贺宴。每逢水旱灾他及时赈恤,朝发文告夕即实行,毫不延误。《本纪》记有即位当年即遣大臣出治“苏、松、嘉、湖”江南地区“水患。同年,又免河南蝗灾灾民赋税,这年九月再由国家铸农器,免费发给山东穷苦农民。永乐三年,下令免除天下农民的盐钞和田租,共达粮338万石。六年,北京地区地震,诏抚流民多人。等等。雍蔽,消息闭塞之意,“无有雍蔽”,是指明成祖时赈济慈善事业,无处不到。④高祖指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这里评论明成祖的任贤和武功跟父亲一样。⑤指明成祖对北方蒙古军队的讨伐,使北方边境安靖。⑥季年指末年,明成祖的威名遐被四方,入贡和交往东西邻国达到三十国。最值得提出的是郑和七次下西洋(1405年~1433年),有六次都在永乐年间。由郑和使团带回的各国使团达19国,致使“诸番使臣充斥于廷”。所以学者说:“永乐中晚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与西洋各国关系最密切的时期”。⑦幅陨,即幅员。迈,超过。卓,高远。⑧这一句是批评明成祖的意见,认为他在争夺皇位,革除建文党羽时,有些“倒行逆施”、过分残酷的手段,也很难因功劳巨大而被掩盖。曷,即何。

2.明十三陵之选址

明太宗永乐七年五月己卯①,营山陵于昌平县,遂封其山为天寿山②。时太宗择寿陵,久不得吉壤,而仁孝皇后尚未葬③。礼部尚书赵以江西地理术人廖均卿④至昌平,偏阅诸山,得昌平东黄土山最吉⑤,遂即日临视,定议封为天寿山。

──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七十
【解读】上述记载为关于明十三陵、长陵选址最典型而又简单明了的文字。除此外尚有《明史·礼十四·凶礼》、《明会要》、《大明会典》等的记载,都不如本段文字明白晓畅。从此段文字可知明时选择陵址,风水阴阳学说作用极大,统治者认为这关系于王朝的兴亡。

【注释】①明太宗即明成祖,永乐七年为公元1409年。《明史·成祖本纪》永乐七年亦载,此年“五月乙卯,营山陵子昌平,封其山曰天寿”。②天寿山原名黄土山。关于这里的风水秀丽壮美,《十三陵》一书有生动地描述:“明十三陵的所在地是个群山环抱的小盆地,其北面,天寿山主峰三峰并峙,宛如巨大的屏障,再后则千峰后护山势不断,蜿蜒回荡,遥接太行。其东面,有逶迤的蟒山盘绕于左,西面则有龙山、虎山、汗包山、昌平城后山等一座座秀丽如屏的小山峦环抱于陵区之前。此外,陵区的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隅方向也都有山脉环绕,形成一个四面八方都有山脉屏护的闭合空间。这样的空间构成,即江西之法风水术中所讲的”北辰紫极垣“风水格局”(2004年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版22~23页)。③仁孝皇后指明成祖的徐皇后。徐后为明朝开国功臣徐达之女,朱棣即位后即为皇后,死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故直至明成祖选陵时“尚未葬”。“吉壤”指符合风水理论的吉祥的地方。④赵羾为明初大臣,生活于洪武至正统年间(公元15世纪中期至16世纪中期)。羾音gòng,赵羾在永乐年间官至礼部尚书,专管各种礼制和对外文化政治交流,曾出使交阯(今越南)和接待朝鲜使臣等。廖君卿为当时著名风水家,其祖廖三传说唐代就称为“江西派风水大师”,世代相传至廖君卿犹为明代风水名家。⑤黄土山本为一不起眼的山,经风水家廖君卿勘察观赏后,1408年,根据“外观山形”“内察地脉”,几经挑选,终于选出黄土山确为“最吉”之壤,上呈明成祖一篇题为《朝献山图表章》的奏章,选定了陵址。

3.风水术的来龙去脉和历史记载
风水,主要指古代人们选择建筑地点时,对气候、地质、地貌、生态、景观等各建筑环境因素的综合评判,以及建筑营造中的某些技术和种种禁忌的总概括①。它起源于人类早期的择地定居,形成于汉晋之际,成熟于唐宋元,明清时日臻完善……在古代,风水术盛行于全国各地,成了左右人们衣食住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中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79页

洛州南原兮山有嵩②,山川王气兮洛阳东③。宫阙崔嵬兮形胜通④,土圭测景兮天之中⑤。惟帝运之兴隆兮,盛大德而照融⑥。
──宋太祖《宣祖昭武皇帝改卜安陵哀册文》⑦

乾坤聚秀之区,为阴阳和会之所⑧,龙穴砂水⑨,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⑩。
──《清世宗宪皇帝实录》卷八九

【解读】上引三段为使教师基本了解风水术之简单概况。风水学为我国土生土长的一门综合气候、地理、地质、天文等的学问,有许多符合科学的道理,但在封建社掺有大量宗教迷信色彩。上引文第一段是对风水学的简单科学阐述,二、三两段各引一段宋朝和清朝皇帝选择陵址的有关风水理论,可以参照理解,并对了解明清陵寝形胜阴阳风水有一科学观念。

【注释】①详细情况请参读徐吉辉《中国丧葬史》307~311、367~369、453~457、512~518页魏晋隋唐宋元明清关于相墓术历史发展情况。②此句意为在洛阳之南有嵩山。③意为山川帝王之气一直延及东边,实指北宋首都开封。④崔嵬,高大壮丽之意。形胜即为风水胜景。⑤土圭为侧量之具,土圭测景即风水阴阳地势测量。⑥意为帝王之气帝王宏运十分兴隆,表现出大德永照不衰。⑦此是宋太祖赵匡胤为其祖陵迁葬之文。⑧乾坤可指天地。此句指雍正所选陵区为天地聚集秀丽之区,也是符合风水术的阴阳相合之地。⑨阴阳家认为若陵墓有砂又有水,方为无美不收的佳地,仅仅土带砂石则不吉祥。⑩咸,意是皆是、都有。此句意为无论地形、气候、风水标准,都是吉祥之地。此为清初大臣向雍正推荐泰陵(雍正陵)选址的推荐书。
明十三陵的布局
4.明十三陵各陵墓各居一山之下
在十三陵中,陵宫建筑规模最大的是十三陵的祖陵──长陵①。长陵位于天寿山中峰之下……
定陵,位于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皇后合葬墓②……
昭陵,位于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皇后……合葬墓③……
献陵,位于天寿山西峰前,是明朝第四位皇帝……皇后的合葬陵墓④……
景陵,位于天寿山东峰(黑山)下,是明朝第五位皇帝……皇后……合葬陵墓⑤……
裕陵,位于天寿山西峰石门山南麓,是明朝第六位皇帝……和皇后……合葬墓⑥……
茂陵,位于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位皇帝……皇后……的合葬陵墓⑦……
…──《十三陵》55、73、95、106、110、112、114页
【解读】上述引文足以证明教科书中,明十三陵中“每座陵墓各居一山之下。除十三陵总体都围绕明孝陵所居天寿山主峰外,其余十二陵都各另有一高山峰为其靠背。这是明十三陵诸陵建筑群的建筑艺术的一大特色。

【注释】① 长陵为明成祖称帝迁都后在北京所建第一座主陵,因为是其他各陵墓主的祖先,故又称祖陵。②明朝第十三位皇帝为明神宗万历皇帝,名朱翊钧,他的陵墓为和两位王氏皇后的合葬陵,即著名的定陵。③是指明穆宗隆庆皇帝和陈、李两位皇后的合葬墓。④献陵为明仁宗洪熙皇帝和张皇后合葬陵。⑤景陵是明宣宗宣德皇帝和孙氏皇后合葬墓。⑥裕陵为明英宗朱祁镇和钱、周两位皇后的合葬墓。⑦茂陵为明宪宗成化皇帝和王、纪、邵三位皇后合葬墓。
5.《明史》记载明十三陵的整体建筑结构

凡山陵规制,有宝城①,长陵最大,径一百一丈八尺。次永陵,径八十一丈。各陵深广丈尺有差。正前为明楼,楼中立帝庙谥石碑②,下为灵寝门。……明楼前为石几筵③,又前为恩殿、恩门④。殿惟长陵重檐九间,左右配殿各十五间⑤。永陵重檐七间,配殿各九间。诸陵俱殿五间,配殿五间。门外神库或一或二,神厨宰牲亭 ⑥,有圣迹碑亭⑦。诸陵碑俱设门外,率无字。长陵迤⑧南有总神道,有石桥,有石像人物十八对,擎天柱四,石望柱二⑨。长陵有神功圣德碑,仁宗御撰⑩,在神道正南。南为红门,门外石牌坊一。……
──《明史》卷六十《礼十四·凶礼三》

【解读】这段引文为关于明十三陵整个建筑最权威而又简短的正史文献,可以此来对比历史教科书上的所述,其布局,其规模,其陵墓各类古建名称,皆可从以上引文找到证照。可以此参照课文所述,并找到《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十三陵》一书的22~23页《十三陵各陵分布图》,作出电化教育资料照片,在课堂上综合讲授。
【注释】① 宝城又名宝山城,为明清陵寝建筑的“前朝后寝”的“后寝”部分。之所以称为“宝城”,因城内墓冢为宝山而得名。为一城堡式建筑。宝城前部设方城明楼,明楼在方城之上。②明楼内立有“圣号碑”,即上文中所说“帝庙谥石碑”。长陵中碑刻“成祖文皇帝之陵”七个大字。③石几筵为巨石建成的石几、石桌石筵。④祾恩门和祾恩殿为陵寝建筑的“前朝”部分。祾音líng,《现代汉语词典》释为“福”,祾恩应为赐福留恩之意。祾恩殿里供奉着死去帝王牌位、衣冠册宝遗物,并陈设灵座。⑤长陵正殿今尚存,面阔九间,合66.56米,进深五间合29.12米。其配殿在清朝乾隆年间大修时拆除。⑥神库、神厨、宰牲亭均为陵寝建筑中仓库、厨房之类。⑦“圣迹碑亭”,为明朝各朝皇帝留下字迹的石碑亭,但一般都无题字。只有长陵碑亭留下了明仁宗朱高炽留下一块《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⑧迤音yí,延伸、连绵。⑨又称神道柱。⑩此碑碑文长3 500余字,书法洒脱,劲拔。碑阴有清乾隆御制《哀明陵十三》,文彩焕然。
6.关于明世宗的正史记载
世宗御极之初,力除一切弊政,天下翕然称治①。……顾迭议大礼,舆论沸腾,臣假托,寻兴大狱②。……若其时纷纭多故,将疲于边,贼讧于内③,而崇尚道教,享祀弗经④,营建繁兴,府藏告匮⑤,百余年富庶治平之业,因以渐替⑥……

──《明史》卷十八《世宗本纪》赞
【解读】二十四史所有纪传最后的史臣“赞”,都是对传主一生的总评价。《明史·世宗本纪》赞亦莫不如此。此评比较公正,既赞赏明世宗嘉靖皇帝初执政时大刀阔斧地革除一切弊政,使天下一时太平,又贬斥他以后把朝政搞乱,信任奸臣,且不断对外用兵,国内又不断发生起义,尤其是嘉靖好大喜功,屡建豪华殿阁庙观,致使国库严重亏空,民不聊生,所以明朝从嘉靖起,由兴至衰,他是负有责任的。教科书中所叙述他在建立自己陵墓永陵方面的奢侈,只是其中一项。嘉靖是明朝皇帝中在位年头较长的一个,共达45年,在诸帝中数第二位,他的孙子明神宗在位47年,算是最长。祖孙二人共在位92年,占明王朝整个寿命近1/3。所以除太祖、成祖和末代皇帝崇祯之外,此二人应是明王朝皇帝中的重要人物。世宗嘉靖一朝,比较重要的还有两件重大历史事件,一是民族英雄戚继光等在东南沿海抗倭战争的胜利,二是北方和漠北蒙古鞑靼部的战争,鞑靼首领俺答汗曾一直攻陷北京门户古北口,致使明政府十分恐慌。历史上著名奸相严嵩专权,也是在嘉靖时期。
【注释】① 指嘉靖即位初年,曾有一番作为。任用能臣杨廷和,革除一些前朝武宗正德时的弊政,比如逮捕佞臣江彬,关闭由皇帝亲自经营的“皇店”,遣散供皇帝荒唐淫乐的 “豹房”和其中成千上万的戏子唱妓、番僧等等,同时减免百姓赋役漕粮等等,使朝政一时有所起色。翕然称治,即天下安定大治,翕音xī,翕然意安定。②迭音dié,指轮流不断。“大礼”系指世宗嘉靖父亲朱尊号的议定。嘉靖继位于堂兄武宗正德,即位后才有为其生父谥号之争,曾因此将一些主不同意见的大臣下狱,《明史·世宗本纪》有记载。最后终还是将嘉靖生父尊为“献皇帝”。此句的“倖臣”当指附和嘉靖为生父尊帝号之人,主要是指大奸臣严嵩。严嵩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升为宰相后,更加为所欲为。③若其时,指嘉靖在位当年。“纷纭多故”,是朝政紊乱;将疲于边,指北边和东南及南方安南的战争,使将兵都疲惫不堪;贼讧于内,指国内的农民反抗斗争和朝内忠奸臣之间的斗争。④嘉靖是历史上有名的迷信道教的皇帝,其为崇奉道教而花费钱财,不计其数,宫中用于祷祀的费用,仅香蜡一项,就年费三十余万斤。⑤嘉靖有二十多年不回宫上朝处理政务,专修了西苑许多宫殿,与宫妃道士们吃喝玩乐,寻求长生不老,花费钜大,以致国库告匮,匮是缺乏和竭尽之意。⑥渐替,替指衰败,渐替是逐渐衰败。
7.明陵落照
古老的十三陵胜地,古木参天,芳香如茵,苍翠幽静;殿宇亭榭①,错落有致,富丽森然;地下宫殿宏伟宽敞,光泽晶莹。其天然景物与古建筑融为一体,既奇宏雄伟,又幽雅秀丽,一派肃穆庄重,别具园林之趣。每当红日西斜,傍于峰巅②,但见“辇路石人③斜向日,殿庭金柱冷含烟④”,故有“明陵落照”⑤之景名。
──《紫气贯京华·北京卷》336页
【解读】“明陵落照”被称为北京八景之一,和“蓟门烟树”、“居庸叠翠”等齐名。上段引文可谓有声有色地用秀美的文字将此景的壮丽描写了出来。这是一种自然美和人工建筑美合映的美色。教师们在教学时不妨将此段文字配上彩照或电视片一并介绍,可起特殊的历史美育的很好效果。
【注释】① 殿宇,指明十三陵各陵的宫殿建筑,可谓金碧辉煌。榭音xiè,《现代汉语词典》释为“建筑在台上的房屋”,如水榭,为水台上建筑。《王力古汉语词典》则释为“高台上构筑的木屋,多用于游观”,并指出春秋时《左传》里就有榭的名称。这里描写,明陵建筑群里,无论高大壮观的殿宇,或园林式的小型古典亭榭,一应俱全,而且错落配合和谐。②这里峰巅,当指明十三陵背靠主峰天寿山和其他各陵所依诸山。③辇音niǎn,指皇帝皇后乘坐的车。这里辇道即指神道,石人指皇陵主神道两旁侍立的石像,或称翁仲。④殿庭金柱应指殿中用金粉涂的巨大龙柱。⑤关于北京八景,或燕京八景,向有不同说法。八景说自金朝即已有之,见于古书《明昌遗事》,后来明朝人胡广有《北京八景图诗序》,清人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复文提到“燕山八景”。每书各有不同说法。明陵落照一景,肯定不会列入金时燕京八景之中。当为明清以后的北京八景之一。后来又有北京十六景之新说,“明陵落照”改成为“明陵秋风”。
明朝兴衰史的缩影
8.明王朝兴衰的轨迹
明朝,从公元1368年至1644年,共276年……明朝十六帝的历史分为前、中、后三期……明朝前期从朱元璋1368年建立明朝,至宣德皇帝病死的1435年,共约65年。这一时期明朝历史有开创和盛世的特点①……从明朝第六位皇帝英宗正统开始,进入到明朝历史的中期。这一时期比较长,从正统元年(1436年)直至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死,共约135年左右。这一阶段,明王朝内忧外患频仍,外有北方的瓦剌入侵,内部不断发生农民起义。②……从明神宗万历以后,明王朝进入统治的后期,历经万历、泰昌、天启、崇祯,从公元1573年(万历元年)至1644年(崇祯十七年),共约71年。③……
──《古城集·历史教材学和史学论丛》
【解读】关于明朝的盛衰历史,史学界一向有若干种不同的分期意见。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第六册,就简单地将明史分为前后两期,以嘉靖元年(1522年)为界。明史专家娄曾泉等著《明朝史话》,则把明史分为“建立和巩固”、“中衰”、“腐朽”、“灭亡”四期,第一期由洪武至宣德,第二期正统至嘉靖,第三期万历至天启,第四期崇祯一朝。而《剑桥中国明代史》更分成八个时期,外加南明为九期。上段引文引自星球地图出版社2005年版臧嵘、周瑞祥合著《土城集》264~270页《明清都城、宫廷史概说》一文。从引文可以找出明朝历史的发展概况,了解明王朝兴衰的历史,来印证课文中所说明十三陵建筑是“明朝兴衰史的缩影”

【注释】① 明朝由朱元璋开创,至成祖永乐、宣德就达到盛世,在国内完善了一整套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鼓励开荒和移民屯种,崇尚节俭和严禁贪污,对外则有郑和下西洋的世界盛举。所以史上常称明初诸帝为“开明天子”、“承平之王”等等。②明朝中期则内忧外患频仍,外有北方瓦剌入侵,内部有成化年间荆襄流民大起义,正德年又发生河北刘六、刘七起义等等。加上宦官王振、刘瑾等专权,朝政混乱不堪。明朝由盛而衰。③明朝后期从万历开始,统治阶级更加腐朽不堪,他建造的豪华定陵便是明证。此时宫廷斗争也更加激烈,“挺击”、“红丸”、“移宫”等明末三大案,说明明朝宫廷争权夺利斗争已到无以复加程度。而阉党魏忠贤的专权,也达到顶点。明朝到了必然覆亡的地步。

9.正史上评价的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
神宗①……因循牵制,晏处深宫,纲纪废弛,君臣否隔②。于是小人好权趋利者驰骛追逐,与名节之士为仇讎,门户纷然角立③……邪党滋蔓④……人主蓄疑,贤奸杂用⑤,溃败决裂,不可振救。故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岂不谅欤!
──《明史》卷二十一《神宗本纪二》赞
【解读】这真是一篇写得十分痛快的好文章。学者常评价二十四史中《明史》为较成功的一部,从我们前引的这些本纪和传的赞中,的确可以看《明史》文笔的明畅。上引文对明神宗万历一生的评价,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他的定陵为何能建筑得那么豪华,其中出土文物为何如此丰富。因为他是一个十足的昏君。应特别注意文中的一句: “明之亡,实亡于神宗”,这是一句十分深刻的评语。

【注释】①神宗名朱翊钧。翊音yì。年号万历,从1573至1620年,在位47年,在明朝诸帝中,是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他死后二十余年明朝便被李自成起义军推翻。历史上认为主要是他种下的恶果。
10.英宗复辟、景泰被废
(景泰)八年春正月①……帝舆疾宿南郊斋宫②……群臣请建太子,不听。……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贞等迎上皇③复位。二月……废帝为王④,迁西内……王薨于西宫,年三十。谥曰戾。毁所营寿陵⑤,以亲王礼葬西山……赞⑥曰:景帝当倥偬之时⑦,奉命居摄⑧,旋正大位以系人心,事之权而而得其正者也。……而乃汲汲易储⑨,南内深锢,朝谒不许,恩谊恝然⑩。终于舆疾斋宫,小人乘间窃发,事起仓猝,不克以令名终。惜夫!
──《明史》卷十一《景帝本纪》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景帝病倒了。朝中以石亨、徐有贞为首的一些不得志的军人、政客,还有王振的余党宦官曹吉祥等……一起密谋策划,趁景帝正在病中,迎英宗朱祁镇复辟……在正月十六日半后之后,……带兵千人进入皇宫,直奔软禁英宗的南宫,撞门毁墙,接出英宗,拥至奉天殿升座……徐有贞对众人大呼:“上皇复辟了”,胁迫众官员进殿贺喜……众官员……只得列班朝贺。历史上称(这场宫廷政变)为“南宫复辟”,又叫“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后,废景帝仍为王,并把这一年改为天顺元年。病中的景帝被迁至西宫,没过几天就死了。……景帝死后,被以亲王的礼仪葬于西山……
──《明朝史话》106页

【解读】这是明朝历史上一次有名的宫廷政变。在此之前,曾发生了一次明朝丧权辱国的民族战争。北方蒙古族的瓦剌在明朝宣德、正统年间强大起来。正统十四年(1449),瓦剌首领也先率大军进攻大同,英宗正统帝和宦官王振率五十万军“亲征”,不意因宦竖专权,军政腐败,在这年秋天明军大败,英宗被俘,从征军队死伤数十万。因此战役发生在河北怀来的土木堡,历史上称为“土木之变”。土木之变后,明朝命王朱祁钰监国,总理国政。九月正式登上皇位,改元景泰。景泰任用历史上名将于谦为主帅,保卫北京,并几次大破瓦剌军,迫使也先停止战争,恢复与明朝的通贡与友好互市。并将被俘的英宗送回北京,当个名誉上的太上皇,幽居南宫。上面两段引文,是在土木之变和英宗迁回后由朝廷佞臣和宦官们举行的一次不得人心的政变经过。可以解释教科书上所述明为有功的景泰帝却在十三陵中没有他的应有陵墓的原因。

【注释】①景泰帝即明景帝,景泰在1449年即位,景泰八年为1457年。②舆,音yú,从《王力古汉语词典》解释为轿子和抬负之意,舆疾可理解为用轿舆抬到南郊斋宫。③上皇指曾被瓦剌俘虏后放回的明英宗。④郕音chéng,古地名,在今山东宁阳县地。郕王为原明英宗时景泰的封号,政变后恢复原封号。⑤寿陵为原在十三陵景泰为自己所建陵墓,英宗复辟后被毁。⑥“赞”以下所引古文为《明史·景帝本纪》最后编著者的评语。“赞”以前全为《景帝本纪》一生生平介绍原文。⑦倥偬音kǒng zǒng,困苦繁难,急迫匆忙。⑧居摄,居于摄政之位。⑨汲汲,心情急切。易储,更换皇位。⑩南内深锢,指景泰病中实已被深闭南宫,不许大臣朝谒他。所以恩情全无。恝音jiá,无所谓的样子,冷漠之意。令名,好名声。石亨,为明朝大将,曾随于谦抗敌,后因与于谦不和而深忌之。徐有贞为明朝文臣,与于谦等亦有矛盾。曹吉祥本为残留在朝的恶宦王振余党。后来石、徐、曹等共同谋害于谦,终被英宗下旨处死。英宗因为复辟,有两个年号,前一年号为正统,由公元1436年至1449年,后一年号为天顺,由公元1457年至1464年。景泰帝在位时,曾为自己修陵在十三陵黄寺岭下,英宗复辟后陵废,景泰帝死后以亲王礼埋葬于北京京西的金山。

规模宏伟的长陵

11.正史中的徐皇后简介
成祖仁孝皇后徐氏,中山王达①长女也。幼贞静,好读书,称女诸生②。太祖闻后贤淑,召达谓曰:“朕与卿,布衣交也③。古君臣相契者,率为婚姻。卿有令女,其以朕子棣④配焉。”达顿首谢。……王即帝位,册为皇后。言:“南北每年战斗,兵民疲敝,宜与休息。”又言:“当世贤才皆高皇帝所遗,陛下不宜以新旧间。”⑤又言:“帝尧施仁自亲始。”⑥帝辄嘉纳焉。……(徐后)谕曰:“妇之事夫,奚止馈食衣服而已,必有助焉⑦。……吾旦夕侍上,惟以生民为念,汝曹勉之”。⑧……类编古人嘉言善行,作《劝善书》,颁行天下。永乐五年,疾革⑨,惟劝帝爱惜百姓,广求贤才,恩礼宗室,毋骄畜外家⑩……谥曰仁孝皇后。七年营寿陵于昌平之天寿山,又四年而陵成,以后葬焉,即长陵也。

─《明史》卷一百十三《后妃传》



【解读】上引文交待了成祖的徐皇后是一位贤淑而又知书达理的皇后,而且是第一个葬入长陵的入葬者。观她与明成祖朱棣的一生,的确是皇帝的贤内助,关键时刻都提醒成祖以民为本,“以生民为念”,与民休息,不要任意加重人民负担。同时她还以身作则,向民劝善,尤其严格要求皇上不要专门骄纵皇后之家,这一点是十分可贵的。



【注释】① 中山王达,指徐达,为明太祖开国功臣,与太祖困难相交,生死与共,起兵反元胜利建明后,封为中山王。②指徐后幼年知书达理,其文化程度相当于一个女知识分子,“诸生”为士人的意思。③明太祖与徐达为贫困时患难之交,故称“布衣交”。④令女指好女儿,此句言朱元璋主动向徐达求婚,要他把女儿许配给自己儿子朱棣。⑤这几句是徐皇后封后以后对朱棣建议的几点意见,一是解除人民在多年战争中的困敝,与民休息。二是因为朱棣为兵变夺位称帝,所以在用人方面不应对大臣们任用厚此薄彼,不管先前态度如何,应一律平等对待,不分新旧。⑥此处徐后建议朱棣应学习先贤尧,对亲属也好,万民也好,都以施仁为先。⑦此句为徐后对宫内属下所言,告诉她们,好妻子对待丈夫,不能只考虑衣食住行,还应帮助他治理天下。⑧旦夕是日日夜夜,毫不松懈;汝曹勉之,意为你们要严自勉励。⑨疾革,病重病危之际。⑩毋,不要;骄畜外家,骄纵皇后之家。

12.明成祖朱棣安葬史实
为了解除北方蒙古势力的军事威胁,成祖五次御驾亲征,规模之大,用兵之繁,历史上均不多见。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六十五岁的永乐帝第五次北征,回师途中积劳病倒,七月十八日在北固荒野榆木川①骤然去世。因六军在外,京师无主,从征大臣秘不发丧,将军中锡器熔成一 ②(棺),遗体秘密装殓,后将锡医杀死。途中饮食行礼奏事,一如平日。八月初八回到北京,十日全国开始哀悼仪式。下葬前,皇宫举行一套极为隆重而繁缛的丧葬礼仪,将灵柩从宫中送往长陵。十九日又举行安神礼、迁奠礼、赠礼,重新打开地宫隧道,将棺椁连同册宝、明器一起葬入地宫③。随着石门的永远封闭,五百多年前的一个全盛时代结束了。
──《紫气贯京华·北京卷》349页

【解读】引用这段文字,是为了使学生和教师在教学明成祖之死和长陵之国葬有一种更科学和更符合史实的认识,可以对比教科书上所谓长陵仅葬明成祖衣冠的“长陵一枝花” 的传奇说法的无稽,以此培养学生对历史科学而正确的判断力。上段虽为现代学者所写的历史记载,但有充分的史实根据,可以同时参照《明史》卷六《成祖本纪二》的最后三段,以及《明史》卷五十八《礼志十二·凶礼》的《山陵》部分,其中病死于榆木川,因“六军在外,秘不发丧”,“镕锡为椑”以临时安殓尸体,以及八月方才“发丧”,后葬于天寿山长陵,《明史》一一有详细记录。
【注释】①榆木川,在今内蒙多伦西北。②椑音pí,《王力古汉语词典》释为“内棺、衬尸棺”。③因为徐皇后葬时已关闭了地宫,所以要重新打开。册宝指皇帝生前玉玺册书等,明器为陪葬的殉葬器皿。

13.明十三陵长陵祾恩殿



(长陵)恩殿坐落在三层重叠的须弥座台①上,高大宏伟,气度轩昂。台基高三点一三米,周围绕以三层栏板和柱子,石质洁白,雕刻精美,白玉石丹陛雕饰云海江崖纹饰,具有明代雕刻风格。大殿为金色琉璃瓦重檐九楹庑殿顶②,覆盖面积达二千三百多平方米,面阔九间……进深五间,二十九点三一米,总面积一千九百五十六平方米。其结构平铺而延伸,舒展而连续,主次有序,严谨完美,加之斗拱③、飞檐、彩画、红墙相映,把恩殿衬托得无比辉煌雄深,凝重明快。恩殿又是我国仅存的最大的楠木大殿,为古建筑中无比珍贵的遗物。其主体建筑全部用贵重不凡的楠木建成,殿堂内外纵横林立的优质金丝楠木巨柱,最高达十四点三米,直径都在一米以上。大殿梁架由六十根整材金丝楠木承托,中间四根直径达一点一七米,两人合抱不能交手……
──《紫气贯京华·北京卷》345~346页



【解读】《紫气贯京华》一书为教科书课文主要依据参考书之一。这部有关北京古建筑的专著,对故宫、颐和园、明十三陵都有详细生动的叙述。引出上面一段,可使教师和学生更加如亲临其境似地了解长陵这一祾恩殿建筑之可贵以及它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也会使后人深切体会我们祖先的聪慧勤劳,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



【注释】①须弥座,《现代汉语词典》释为“佛像的底座”或“佛塔、佛殿等 的一种底座”,后泛指一切高大建筑如宫殿等的底座。须弥一词来自古印度,本指神话中的高山。②檐,指屋顶向旁伸出的边沿部分;楹指堂或殿屋前部的柱子;庑音wǔ,正房对面和两侧小屋。③斗拱,我国古建筑学的特有名词,指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柱顶所加一层层探出呈弓形的承重结构。



14.明十三陵主神道上的石兽、石人像



十三陵的石像生①大体仿南京孝陵制作,而又增加了四勋臣②。皇帝为什么要在陵前设以上几种石兽、石人呢?这是有由来的。以狮子为排头,因为狮大凶猛,吼声洪大,群兽闻声无不惊恐。所以不仅陵前有,古代官府衙门前也放有一对狮子,是威严的表示。獬豸是传说中的神兽,头生一角,据说它如遇二人相争,专触不正之人。古代的法官曾戴过獬豸冠,以表善断邪正。因此,放在陵前有“辟邪”、“压胜”③的意思。骆驼、象是沙漠和热带地区的运输工具,将它们放在陵前,以表示皇帝统治疆域的广泛。麒麟则是神话中的“吉祥”之兽。龙、凤、龟、麟,古称“四灵”。马善走,是皇帝的坐骑,自然更不能缺少。武、文、勋三臣石像,古称 “翁仲”……据说秦朝有位大将,名叫阮翁仲,此人身高体壮,力大无穷,曾驻守临洮(今甘肃岷县),防御匈奴有功。他死后为了纪念他,秦始皇命令铸造阮翁仲铜像,放在咸阳宫的司马门外,后来人们便将铜人、石人等统称为“翁仲”了。十三陵放置武、文、勋三臣像,象征着文武百官。



──许大龄《十三陵石像生的由来》,见《京华古迹寻踪》114~116页



【解读】这是已故著名明史专家许大龄先生留下的一篇名文,文章精辟和准备生动地解说了明十三陵长陵主神道(也即总神道)上石兽、石人像的由来。使我们在讲课时可以准确地解释为什么在陵墓神道一般都置有这几种石兽,其象征其含意是什么?从而令我们更感到明朝皇帝陵墓建筑的对皇权威权的显示。



【注释】①石像生,即指古人陵墓前一组大型石制雕刻,有石兽、石人。②指明成祖长陵主神道石刻规模风格、石像生种类,基本按南京明孝陵制造,只不过多了四位功勋臣像。③辟(音bì)邪,指避免和驱除妖魔。压胜,即厌胜,战胜妖魔之意。



奢华豪贵的定陵



15.建造定陵给人民造成巨大灾难



定陵自一五八四年①十月六日开工,每天直接进入现场施工的军民夫役和瓦木工匠达二、三万人……定陵用料最多的当属城砖,其产地主要是山东的临清……砖长0.49米,宽0.24米,厚0.12米,重48市斤……谕令②临清各窑,每年为皇家烧造白城砖120万块……除白城砖外,还有供殿堂铺地用的铺地方砖。它只产在江南苏州,其烧造工艺,……泡数年,筛数次,温火烧成,犹如河中淘金,故有“金砖”之称。……定陵所用巨石,大部分来自京南房山县大石窝,主要有青石、白石、汉白玉等数种,在几十万块大石之中,最重的可达上百吨……当时从大石窝往京师运送……一块巨石,就需要民夫二万人,用时二十八天,耗银十一万两……运往天寿山……还需再加一倍……定陵大殿多采用金丝楠木,主要产地在湖广③、云贵和四川诸省。木料质地坚硬,耐腐蚀且有香味,是明代皇家建造宫殿庙坛的主要用料……(但)能够利用的楠木大材只剩“穷崖绝壑,人迹罕至之地”了……砍伐极为困难。万历年间……对四川人民采木之苦,有过这样一段详细的陈奏④:“采运之夫,历险而渡泸⑤,触瘴死者⑥,积尸遍野”,“木夫⑦就道,子妇啼号,畏死贪生,如赴汤火”,“风岚⑧烟瘴地区,木夫一触,辄僵沟壑⑨,尸流水塞,积骨成山……”“一县计木夫之死,约近千人,合省不下十万⑩”……



──《地下玄宫洞开之谜》46~48页



【解读】上述所引为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1年岳南、杨仕合著《地下玄宫洞开之谜》的一段,该书主要介绍定陵地下宫殿考古发掘的情况,参考大量史料回顾了四百多年前明朝政府为营造皇帝陵墓,所花费的巨大财力物力,可谓令人震惊,冤死的民伕不啻数十万计。此段资料有助于师生在教学这段历史时,一边惊叹于定陵建筑的美观华贵,另一面却也该认识到这是封建社会里无数劳动人民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样我们对课本上所述定陵建造,使得当时“上下解体”、“百用乏绝”、“十室九空”,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注释】①1584年为明神宗万历二年,万历在位长达47年,可以想像,这么多年中万历为自己的陵墓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明朝史话》说他“为了建造定陵,大约用了六年时间。据记载,每天役使军匠、民工多达三万余人,共耗费白银八百余万两,相当于万历初年两年的全国田赋收入,约折合当时一千万贫苦农民一年的口粮”。这是仅算这六年的集中建造所费人力财力,没有加上建成后的历年修缮。②谕令,皇帝的命令。③湖广,当时指湖南湖北二省。④这是指万历年间负责工程的工科给事中王德完等的上奏。⑤泸,泸水。⑥瘴,瘴指亚热带潮湿地区的恶性传染病。⑦木夫,运木头的差夫。⑧岚音lán,山里的雾气。⑨意为立刻僵死在沟壑之中。



定陵地下宫殿的面世



16.定陵考古初出土时的景象



考古人员初入后殿时①,眼前景象一片残朽狼藉,无一不表露出漫长岁月的痕迹。棺椁塌陷,箱子腐烂。至尊至尚的万历皇帝的尸体已成骷髅,尚未看出仰面而卧,右手扶面额的葬式。皇帝头发松软光亮,梳髻,上插五枚金簪,嘴上残留黄胡须。身穿织锦龙袍(已烂得千疮百孔),腰束玉带,足登长统靴……头旁圆盒中置一顶金冠,脚前摆着不少龙袍、靴子,尸体上下铺盖着金丝织锦,周围堆满金银、玉器、元宝,一片金光耀眼,在后殿地面上还散落着不少珠玉宝石,甚至还有绳子和两端包铜的杠子,到处遗留着人们慌忙撤出的痕迹②……



──《紫气贯京华·北京卷》374页



【解读】上引一段现代学者所描写的定陵发掘刚出土面世的后殿实景,也许使人更有亲临其境的感觉,一方面使我们了解经过几百年后原有辉煌地下宫殿随时光流逝而残破,另一方面也使我们深深感谢那些可贵的考古工作者,是他们的辛勤劳动和科学研究,方使四百多年的古建筑和宝贵文物又和世人见面。



【注释】①《地下玄宫洞开之谜》一书引用某西方通讯社报道说:“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有计划、主动发掘的第一座皇帝陵墓……它从1956年5月开始动工,至1958年7月结束,为时两年零两个月。一切迹象表明,定陵的发掘是由一批实力雄厚、训练有素的专家完成的……。”②指当时给明神宗万历皇帝安葬的人员“慌忙撤出”。



17.定陵出土珍贵文物



定陵发掘成功后,出土了各类殉葬品近3 000件。这些殉葬品件件都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宫廷实用物品,包括帝后服饰,饮食起居所用的各种器物、丝织疋料①、珠宝、金锭、银锭等……如神宗皇帝的冕冠、乌纱翼善冠、金丝翼善冠②、衮服③、玉革带、“大碌带”、镶猫眼石④金簪、皇后的龙凤冠、孝靖皇后的百子衣和孝端皇后⑤的镶珠宝玉龙戏珠金簪等均属罕见的稀世国宝。……丧葬礼制用物,如谥册、谥宝、冥器⑥和木俑⑦……为人们研究明代的丧葬制度……提供了绝好的实物资料。



──《十三陵》91—93页



定陵出土瓷器虽不多,却极为珍贵……定陵青花瓷⑧器除青花云龙大瓷缸最富价值外,另有青花瓷碗,是“百金一器”的精品──薄胎瓷。此碗胎薄如纸,晶莹光润,与青花相映,色泽幽青可爱,被誉为“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为罕见珍品。瓷器中另一品种为三彩瓷炉,又称明三彩,三彩瓷炉釉色分为黄、绿、紫三色,炉壁伏有三只螭兽⑨,两只尾端上绕弯成双耳,三只兽头倒立外伸,构成三足,匠心独具,饶有风趣……为稀世珍品。



──《紫色贯京华·北京卷》379页



【解读】定陵出土珍贵文物达三千件,这里引文两段仅介绍其中两项,已使人们惊叹不止。当年周谷城先生曾精辟地说过,我国一处地下遗址出土文物,就可顶上西方一个颇具规模的博物馆。定陵就是这样一处地下珍稀文物宝库,深为国人自豪。定陵文物教科书上已经介绍不少,上述《十三陵》和《紫气贯京华》二书有关内容亦足够教师在课堂上补充,请认真阅读并加以研究,引申出更深奥的教育意义。



【注释】①,同匹,量词,一常用于整卷的绸或布,为50尺或100尺。②这里指神宗皇帝的两顶皇冠,一为乌纱、一为金丝所制。其中金丝翼善冠,高24厘米,重一斤六两,用纤细金丝编成,明代称其工艺为“金”,金丝网上盘绕金龙两条作戏珠状,神灵活现,跃跃腾空。据历史记载,此冠明时就值两千金以上,现在价值连城。③衮音gǔn,衮服,古代帝王的礼服。④猫眼石,又称猫睛石,呈蟹绿色,经光线折射形成一道细长白线,如波斯猫的眼睛。猫眼石产于锡兰(斯里兰卡),世间数量极少,所以价值昂贵,明朝时一粒豆样大小猫睛石就价值千金。定陵出土的猫睛石金簪为无价之宝。⑤孝靖和孝端为与明神宗同葬定陵的两位皇后,孝靖皇后王氏,比神宗万历早死十年,埋于万历棺木右侧,孝端皇后也姓王,其棺椁置万历棺木左侧。⑥冥器即明器,封建社会帝王死后按照生前所用卤簿器物形状仿制的模型,供帝王皇后灵魂在阴间使用。⑦俑,墓葬中陪葬的木或石制泥制偶人。⑧明朝瓷器以青花瓷最为名贵,尤以白地青花瓷器为精。其胎质坚实细密,釉色青翠纯正,图案规整大方,洁白细腻。⑨螭音chī,古代传说中一种无角之龙。


此文来自  华夏“董”氏大全  的文件夹
发表于 2012-3-4 19: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玄空 于 2012-3-4 19:39 编辑
一、龍法:既然是亥艮龍,貪狼當以水木為宗,廖竟然誤成木火為宗,一字吉凶天壤。後面銅鑼穴星癸丑,竅出坤未,流破龍之貪狼,主傷丁。

二、水法:右隨龍水辛戌,水來大;左客水寅卯,水來小,廖反客為主,舍大取小,以寅水為源,以為長生。近水出未(據下文,今停車場),遠水出巽,轉丙(今13陵水庫)。

三、向法:立正北坐子兼癸,磁北癸兼子。以向收水,廖以為左收寅水長生,孰料甲卯敗水尾隨寅水上堂。所謂地戶水流囚謝,卻是近水辛戌·破軍侵帝旺,禍不旋踵。遠水,流破丙巳武曲,英年早逝,君子道消。

四、慕羲以為玄不通關竅,廖仙點地縱然翰藻满篇,金玉地鉗。可惜定局错,立向再錯,龍傷水敗。所謂三台帝座,卓列羅城,捍門華表,鎮塞星河,天門開地戶閉,後嗣却短命,甚者為异族所虏,阉人护国。朗朗大明,山河如夢幻泡影。永樂地下有知,豈不錐心痛哉!

拜現代科技衛星圖之賜,揭開神秘面紗,長陵巒頭利弊一覽無遺。一點馬後炮。請看下文,歷史已有公斷:


慕羲 发表于 2011-3-7 01:28



看到這一篇世紀大辯論的文章,由慕羲兄超級版主提出四條反辯,

唇槍舌劍句句攻擊要害,一路長趨直入攻城掠地,三僚群雄毫無招架之力,

換小的來提出正辯,幫國師群雄開講。

慕羲曰:

一、龙法:

既然是亥艮龙,贪狼当以水木为宗,廖竟然误成木火为宗,一字吉凶天壤。

后面铜锣穴星癸丑,窍出坤未,流破龙之贪狼,主伤丁。

看原文『其脉天皇出世,天市降形,贪狼木火以为宗,势若峦翔儿起,

‧‧‧‧‧‧‧‧‧‧

艮亥脉作癸山丁向,卦例相合;五星聚会,主大臣股肱协力。

木火得局玉叶庆,衍蕃昌悉和仙经。宜任陵室。』‧‧‧

辯曰:贪狼木火以为宗,此句是講星體形勢,以貪狼雄壯高聳為形勢,

當然以火形和木形星體為祖宗。

而不以方位五行的水木行龍來論,兩者意義大不同。

先天轉後天,故來龍卦例相合』。

五星聚会此句是講堂局,『木火得局』此句用天星坐穴為木星,

朝案方為火星,木火相生之堂局,五星齊全之地是為有地理。

『后面铜锣穴星癸丑,窍出坤未,‧‧‧

若點此地為陰神滿地還成群,紅粉場中空快樂。少子地當然捨棄不用。

二、水法:

右随龙水辛戌,水来大;左客水寅卯,水来小,廖反客为主,舍大取小,以寅水为源,

以为长生。近水出未(据下文,今停车场),远水出巽,转丙(今13陵水库)。

看此文‧‧‧长陵的水系,由两道交合水与一道朱雀水组成。

第一交合水,已无痕迹,环抱陵前的金水与三孔桥,

已辟为停车广场第二道交合水,由老君堂流水与锥石口流水

组成,向东南环绕流入十三陵水库。自西向东的德胜口流水和

十三陵河,那就是长陵的朱雀水了。‧‧‧

第二條感覺上有人撿柿子專挑爛的,而且還用力捏了幾下。

辯曰:黃泉寺村有一條隨龍水由子方流來,與老君堂村來的艮水交合後,

      繞過堂前左水到右,旺水過堂前又是隨龍水,太妙了!

      從西北戌方而來的錐石口流水,冠水來流過堂歸庫,美極了!

      從德勝口橋申方來一條德勝口水,右水倒左流來的生水,帥呆了!

      這麼好的水法才有秀美的水庫,藏私可惜!


三、向法:

立正北坐子兼癸,磁北癸兼子。以向收水,廖以为左收寅水长生,孰料甲卯败水尾随寅水上堂。

所谓地户水流囚谢,却是近水辛戌破军侵帝旺,祸不旋踵。远水,流破丙巳武曲,英年早逝,君子道消。

辯曰:向法本來是國師群的機秘,牽涉到的消砂納水,和拿生氣,

分金是非常複雜的計算過程,從不洩露,偶而有一二句而已。

但看整個十三陵的水流全部乾旱,可知水源已被吸得乾乾怠盡,

同樣的地脈中的生氣也被吸的光光。這些可怕的事實,

只能贊嘆說明:國師群個個功夫超凡精彩萬分,佩服得難以形容。

      唯一能夠挑剔的,是距離五公里水庫的水還沒有吸乾,未盡全功。


四、关窍,

慕羲以为玄不通关窍,廖仙点地纵然翰藻满篇,金玉地钳。可惜定局错,立向再错,龙伤水败。

所谓三台帝座,卓列罗城,捍门华表,镇塞星河,天门开地户闭,后嗣却短命,甚者为异族所虏,

阉人护国。朗朗大明,山河如梦幻泡影。永乐地下有知,岂不锥心痛哉!

辯曰:明朝歷經十六代1368—1644共二百七十七年,

成祖過世後還歷朝二百二十年之久,三元不敗謂一百八十年,

已經超過一個三元不敗,夫復何求?

      況且雙性戀癖,荒淫而亡,閹人干政擾國,后嗣短命,‧‧‧

通通要怪罪先生?各位當先生的您願意接受嗎?

也願意保證永遠不敗?否則願意人頭落地乎!

      夫!有地理,還要問是否合天理!

      多少帝王做了多少傷天害理之事,國師群已盡力而為,

當是助紂為虐有損陰德,並後悔不已!只願能脫身已足矣!

      因此赐官官不要,赐金金不受。赐尔一清风,任卿天下走。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20:58:5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這一篇世紀大辯論的文章,由慕羲兄超級版主提出四條反辯,唇槍舌劍句句攻擊要害,一路長趨直入攻 ...
黃泉寺村有一條隨龍水由子方流來,與老君堂村來的艮水交合後,
小玄空 发表于 2012-3-4 19:32


陵坐癸,子方來水?!水從山背後流來嗎? 亂來

廖的粉絲喜歡磨牙,可惜在下不是牙醫,恕不奉陪!
发表于 2013-1-17 16: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玄空 发表于 2012-3-4 19:32
看到這一篇世紀大辯論的文章,由慕羲兄超級版主提出四條反辯,唇槍舌劍句句攻擊要害,一路長趨直入攻 ...


車駕臨視明成祖,欽定山名天壽山。
文武百官呼萬歲,壽比天齊並永樂。
一堆枯骨成夢想,地下皇宮冷清涼。
長生來短有缺陷,造葬手法來化解。
那位國師展真功,十三皇陵來巡禮。
1..長陵
天壽山下建長陵,永樂成祖朱棣陵。
在位長達二十二,六十五歲真長壽。
明朝國師廖均卿,建造長陵立奇功。
廖家手法真高明,朱家王朝十三陵。
堂前吐唇肥又厚,生氣勃勃歷長久。
拿得左右雙水口,積蓄文昌來歸庫。
離壬子癸共相合,喜產多男壯丁盛。
胃入牛斗歸富地,玉帛千箱倉滿庫。
財丁俱全富貴格,確是貴壽帝王陵。
发表于 2013-1-17 16: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黃山寺下栽獻陵,洪熙仁宗朱高熾
在位短暫僅一年,四十八歲算中壽。
皇帝也有大小分,陵寢規模小一尊。
楊公養老看雌雄,陰陽用法大不同。
滿盤陰陽來交媾,四面八方全兜收。
拿手絕活來呈獻,擒拿水法又出現。
巽宮水路繞纏乾,恐有懸樑之厄應。
发表于 2013-11-24 02: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10-24 16: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慕羲 发表于 2011-3-14 19:47
用地盤或人盤:從穴星格父母山,或從束氣、過峽、來脈處格,均不離乾亥壬子的範圍!從父母山或穴星格來 ...

一语惊醒梦中人

  一直在想你前面的帖子为什么说流破龙的贪狼

  看到此贴 方然醒悟

感谢幕大..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4 21: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重生 发表于 2011-7-16 20:17
请教版主,你提供的长陵的磁北坐向,是你或其他易友实测的,还是你转换的?

http://www.fengshui-168.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2116
发表于 2016-1-19 20:49:01 | 显示全部楼层
补一图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演示文稿1.jpg
发表于 2018-12-13 16:48:51 | 显示全部楼层
ygzs 发表于 2011-3-8 08:40
楼主幸苦了。
分析得很有道理,说到了问题的关键。

技术不到,居然敢评论国师。
发表于 2018-12-26 16: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问道堂 于 2018-12-26 16:21 编辑

           在下实佩服慕版的考据功力。拙见:所谓短寿,仙道早有定论【二八佳人体似酥,腰中仗剑斩愚夫】。人道不守,当不能全推至地道上面。“丹法与葬法逆”,徐氏二贤不吾欺也。

    看等高线图,九龙拱护之地。以癸兼子论,明堂窝聚如盆底,交合坤申(老君堂左水归右),再出巽而大局流归丙午(地户水流囚谢),卦例相合,且龙运相当——皇后葬于中元之巽末(五运之前半),帝葬于中元之乾开(六运之首甲辰年)

    转 署名 王虹钧的网文及附图参考:

    长陵从天寿山发脉结穴,龙、穴、砂、水、向分明。立癸山丁向兼子午分金,过脉艮龙为主,入首亥龙结穴。左右水发源,从前面明堂流过为腰带水从巳巽方流出。
    以上是十三陵的理气数据,从下图看很明显的水是从右后方(乾亥)和左后方(艮寅)而来,去水在明堂交汇转左前方巽巳水口而去。懂本门学术的一目了然。
    正是“发丁全在贪狼,财禄必求武曲。贪来朝武,瓜瓞绵长。三吉发祥,四凶必损。贪武同收,满门朱紫。收来放去,祸福详推。”





13陵-2.jpg
13陵-4.jpg
13陵-1.jpg
13陵-3.jpg
13陵-5.jpg
发表于 2022-7-31 05: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何有 发表于 2011-3-8 10:57
請看朱棣之後,短命的皇帝。不過,政權維繫了277年,不算短,長陵二字,非浪得虛名。
長陵二字

我是覺得十三陵要扣掉3 位皇帝才可以知長陵到底保國祚多少年,应扣57年,那么共220年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4-19 12: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