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8-26 01: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 9 B* Y# [" F; O) O2 t! V0 }$ q
/ R0 W, _. Q; z% q. e0 J) ylione1
( _7 p6 ]* H7 u
: z! [# H( e$ a& [了解中国历法的原理( E6 `/ l& ~2 U3 W; ^' T
* M$ T% k! w* `+ C* ~" w; V" [
9 [, K5 f! Z- ]/ ~; x8 @ M4 ?
推算年、月、日的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订时间顺序的法则叫"历法"。"历书"是排列年、月、节气等供人们查考的工具书。历书在我国古时称通书或时宪书,在封建王朝的时代,由于它是皇帝颁发的,所以又称"皇历"。
- k0 d5 u! x( \+ h
4 ^& o/ \) L) u* L, A Y人们根据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据月亮绕地球公转,产生朔望,形成"月"的概念,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的四季交替现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这三个概念所依据的物质运动是互相独立的。根据精确测定,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2422平太阳日,这叫一个回归年。而从一次新月到接连发生的下一次新月的时间间隔为29.5306平太阳日,这叫一个朔望月。以回归年为单位,在一年中安排多少个整数月,在一个月中又安排多少个整数天的方法和怎样选取一年的起算点的方法就叫历法。历法问题的复杂性全在于回归年和朔望月这两个周期太零碎,它们同"日"之间的关系,不像公里同米之间的关系那样简单;而且,它们彼此之间也不能通约。所以,历法总是顾此失彼,不能同时协调两个周期。由于这两个原因,历法一般地分为三类;太阴历、太阳历和阴阳历。侧重协调朔望和历月关系的叫太阳历,简称阳历;兼顾朔望月和回归年、历月和历年的叫阴阳历。
' H6 j0 ?" s4 O4 W& H* m2 r+ x. {9 Q4 P: e, u0 s1 K' F) A3 }
无论哪一种历法,都有一个协调历日周期和天文周期的关系间题。在原则上,历月应力求等于朔望月,历年应力求等于回归年。但由于朔望月和回归年都不是整日数,所以,历月须有大月和小月之分,历年须有平年和闰年之别。通过大月和小月,平年和闰年的适当搭配和安排,使其平均历月等于朔望月,或平均历年等于回归年。这就是历法的主要内容。
$ H; z$ j c3 K! H b% M6 L- G- r# [# y7 x; Y4 Y
年月日的来历 ! ^- z6 V& K W9 N! D2 C
- s$ j. Y; i$ |' u一年,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周的时间。全长为365天又1/4天(365.2422日),也就是365日5小时48分46秒,这叫"回归年"。
8 ~& c, r4 a4 a; z" r! d
8 K7 ]! {% W2 J/ y. H- P历法上的年为了应用方便,不采用回归年,而是采用了完整的天数。公历的平年是365天,闰年是366年,每四年一闰,每百年少闰一次。使用的整天数的年历法上叫做"历年"
: t+ A; g6 X' f. \/ S* ]. L$ F- A9 G+ S# G# o; H( N+ \9 C9 L
农历是根据月亮的朔望月共12个月算一年,一年是354天。每三年有一个闰年。闰年是383天或384天。 X# x/ P5 @7 O; |
. T+ x8 ]$ m1 {7 o9 c4 T% ]* K一年,又是气候变化的周期,气候由冷变热,再由热变冷;这包括了人们从事农业自耕种到收获的全过程。所以人们从很古的时候起,就用气候冷热周期变化这个自然规律作为计算时间的大单位,把一年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
& J' i# a; K2 w- u0 y8 u+ Q3 h; g4 F
一个月,就是月亮绕地球一周,也就是一个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59……日,也就是29日12时44分3秒,这叫做"历月"。众所周知,月亮是个球体,由于月亮绕着地球不停地公转,同时又跟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所以月亮对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也在不断地变动,月亮对着我们照亮的这一面,有时有,有时无,有时多,有时少,这就形成了月亮的圆缺循环。当我们看不到月亮的时候,叫做"朔"(多在阴历的初一和三十日)。过十四、十五天,我们就会看到圆圆的月亮,叫做"望"(多在阴历十四、十五、十六日)。月亮由这次朔到下次朔或由这次望到下次望,这就是月亮绕地球转了一周,就是一个月,我们把它叫做"朔望月"。
3 u& L) z9 Z. k' f7 f& c+ B* C7 j, {* k$ @
月亮圆缺循环变化的规律,人人都可以看到,所以人们很早就把它作为计算日子的单位,把朔望月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阴历的一个月,就是根据朔望月定出来的。
& r1 ^, m. ^6 M9 v6 |# K3 m
/ E B/ f, Z- K* V$ R q一日,就是地球本身自转一周的时间,也就是一个白天加一个黑夜,共计24小时。地球是椭圆形的,自己不会发光,所在同一个时间里,地球只有一半向着太阳,向着太阳的这一半地球就是白天,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太阳的光照不到地球上,这一半地球上就是黑夜。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有规律的循环。 + `7 \" N. h. x. s. q W! ]- ]
2 l' a& T6 e _$ B8 o
通常把太阳要升起来的时候叫白天,这就是一天的开始。在白天转为黑夜的时候,也就是太阳落下去的时候叫做黑夜。一天,通常是指这个天象变化的规律,就很容易被人们所掌握,并利用它来作为计算时间的基本单位。一天,是历法上的第一种单位。 9 b0 |0 `" P% y4 H. t5 b: |( z8 t
7 r* K2 x1 o% |0 S) P/ {- w这种用太阳定出来的日,叫做"太阳日"。太阳日又有"真太阳日"和"平太阳日"两种。真太阳日有长有短,这是因为地球绕着太阳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冬季地球离太阳远一些,所以公转就慢一些。地球公转的速度有快有慢,所以一天的时间也就有长有短。因此"真太阳日"的时间是不完全一样长的,这样用起来就很困难。为了方便起见,历法上用的不是真的太阳日,而是一个长短不变的日,这个日就是一年之中,真太阳日的平均时间长度,就叫"平太阳日"。按照现在惯例,一日的时间分成24等份,就是24小时,把24小时作为一日。依照现在惯例,一日是从半夜0点开始,到次日的半夜24小时止作为一天。但是这里需要提及的是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又把一天的二十四个小时分为十二个时辰,也就是用民间的十二个属相来代替。恰好每个时辰是两个小时,每逢单数进位,而每个时辰又分为三个部份,为初时、正时和末时,每天的交替时间是从当日的半夜十一点整开始为第二天的子时,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0点。所以夜晚11:00整到11:39分为初子时,11:40分到12:19分为正子时,12:20分到凌晨1:00整为末子时。而每天中午11:00整到11:39分为初午时,11:40分到12:19分为正午时,12:20分到下午1:00整为末午时,其它依此类推。 $ H$ Q' b% ~: R5 y
; C, ~, K) u" F5 K" u( i
用日来计算短的时间很方便,如三、五天、十天、八天,但计算长的时间就很困难,所在在计算时间上还有月、年和世纪等。
% h1 q* k7 L) ~/ R0 D" A6 b# o( W( n F
阳历、阴历、农历 ) Q/ Y1 o( B+ n* t/ l
; O4 E9 \$ `- k4 h7 B8 R5 |阳历(即公历),是世界上多数国家通用的历法,由"儒略历"修订而成。儒略历是公元前46年,古罗马统帅儒略、恺撒决定采用的历法。
, s7 E. b% e( a1 i( t* X
N/ h7 {) M! |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运动作为根据的历法。它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一回归年)为一年。一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2日,也就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积累4年共有23小时15分4秒,大约等于一天,所以每4年增加1天,加在2月的末尾,得366天,就是闰年。但是4年加1天实际回归年多了44分56秒,积满128年左右就又多算了一天,也就是在400年中约多算了3天。
9 {+ N5 _ u1 M1 d- |! \
! @" h) }( N l/ \阳历闰年规定:公元年数可用4整除的,就算闰年;为了要在400年减去多算的3天,并规定公元世纪的整数,即公元年数是100的整数时,须用400来整除的才算闰年,如1600年、2000年、2200年、2400年就是闰年。这样就巧妙地在400年中减去了3天,阳历规定每年都是12个月,月份的大小完全是人为的规定,现在规定每年的1、3、5、7、8、10、12月为大月,每月31天;4、6、9、11月为小月,每月30天;2月平年是28天,闰年是29天。 - w" S3 O) Z: e L% ~
/ y0 Z _( R& D7 V8 P
阴历,是根据月相圆缺变化的周期(即朔望月)来制订的。因为古人称月亮为太阴,所以又有太阴历之称,是纯粹的阴历,我国使用"农历",一般人叫它"阴历",那是不对的。农历不是一种纯粹的阴历,而是"阴阳历"。 ! k$ \: N2 e& d, ^" t, V3 U2 i4 |$ W
) K0 o& h% b6 i! k. e9 y* b3 H% k
阴历把月亮圆缺循环一次的时间算做一个月,12个月算做一年。然而月亮圆缺循环一次--一个朔望月,是29天12时44分3秒,比29天多,又比30天少。为方便,阴历把月份分成大月和小月两种,逢单的月是大月30天,逢双的月是小月29天,一年共是354天。
9 g9 j( V n6 @5 \; s' @. P K$ p- z* [
实际上,一个朔望月并不正好等于一个大月和一个小月的平均数--29天半,而是比29天半多44分2.8秒。所以12个朔望月实际上要比354天多8小时48分34秒,30年就要多出11天。因此,阴历30年中就要安插11年闰年,每逢闰年就在12个月多加一天。阴历的闰年是355天。这样,阴历每30年中有19年354天,11年355天,平均一年的长度是354天8小时48分。它的一年比回归年差不多短了11天。3年就短一个多月,17年就要短6个多月了。所以使用这种历时,新年不一定在冬天过,它可以在春天过,也可以在夏天或秋天过。它的惟一好处就是阴历上的每一个日期都可以知道月亮的形状。
1 g9 B0 W& b" M& T, B0 G; N0 o% `7 t/ Z: E# w
阴历作为一种历法,由于它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不相协调,所以当今世界上除了几个伊斯兰教国家因为宗教上的原因仍然使用外,其他国家一般已经废弃不用了。 6 _2 I& r6 n0 q0 i: g( h8 d w* g5 p
1 B# R1 X0 P% M U+ @1 K N农历,是把朔望月的时间作为历月的平均时间。这一点上和纯粹的阴历相同,但农历运用了设置闰月的办法和二十四节气的办法,使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这样它就又具有了阳历的成分,所以它比纯粹的阴历好。
$ O- o2 D0 e8 p; ~# i- E8 I
3 U( v3 q4 \7 |. N现在所有的农历,据说我们的祖先远在夏代(公元前17世纪以前)就使用了这种历法。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夏历。解放后还仍然叫做夏历,1970年以后我国改称为"农历"。至于"农历"一名的由来,大概因为由于自古以农立国,所以制订历法必须为农业服务。 % I" X" M$ `, H: l, f" j
# |2 x1 A. u3 X* G U
农历的历月是以朔望月为依据的。朔望月的时间是29日12小时44分3秒(即29.5366日),因此农历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它和纯粹的阴历并不完全一样,因为纯粹的阴历是大小月交替编排的,而农历年大小月是经过推算决定的。
% Z l" ~3 e7 F% M
8 o) T8 ]% L( a e2 O4 x; m农历每一个月初一都正好是"朔"(即月亮在太阳地球中间,且以黑着的半面对着地球的时候)。有时可能出现两个大月,也可以连续出现两个小月。由于朔望月稍大于29天半,所以在农历的每100个历月里约有53个大月和47个小月。
# d0 d Z+ d1 w: ]$ v
4 ]: }8 i) j: r) F农历是基本上以12个月作为一年的,但12个朔望月的时间是354.3667日,和回归年比起来要相差11天左右。这样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一个多月。为了要把多余的日数消除,每隔3年就要加一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有闰月的一年也叫闰年。所以农历的闰年就有13个月了。至于闰哪个月是由节气情况决定的。 * x/ G% h7 F% f) J$ V
1 I T- ?9 d6 U& e. y7 o2 D
农历月份的别称3 I$ W+ X7 c5 q+ S& a
一月:正月、隅月、孟月、端月、始春、元春;
7 [7 p& e: I, Z7 J. d. s4 d1 C7 @二月:如月、杏月、仲春、早春;/ R3 x8 y- N" h, E3 b9 }% ` e7 v- ~2 F
三月:病月、桃月、季春、炳月、三春、阳春、暮春;
& _% X3 f& \' d1 i2 E5 H- T四月:余月、清和月、桃月、孟夏;9 x) |9 O+ {8 d7 J: \
五月:榴月、薄月、仲夏;4 |; H3 z. _ ^* f4 W6 e
六月:且月、荷月、伏月、季夏;
/ {. G0 ]# B, G6 H8 u七月:相月、巧月、霜月、孟秋、桐月;% m: N+ l/ F9 \' o. J5 c( r! j6 o
八月:壮月、桂月、仲秋、中秋月:
, N% |- Q; n! i九月:亥月、菊月、季秋; 6 p0 _8 L: @9 n' y' \' r1 Z. J, W, p
十月:阳月、小阳春、孟冬; Y% U8 r( I7 M5 P6 d0 _0 a, Q
十一月:辜月、葭月、仲冬;
# d* G" v- r7 ` R9 L8 [十二月:涂月、腊月、嘉平月,季冬。
' G7 h5 c7 ^6 L. {. A7 E# J5 d9 `1 _9 m8 @9 X- L& D- b) s0 C7 B/ |. H
闰年的计算方法3 {3 ]% f" }. l& K3 Y' |
除去世纪年(如1800年为18世纪……)外,凡是年数能被四除尽的就是闰年,如1948年、1952年等等。至于世纪年,只有世纪数能被四除尽或年数能被400除尽的,才是闰年。如1600年到2000年当中的1700年、1800年和1900年,世纪数不能被4除尽,同样年数也不能被400除尽,所以这三个世纪年不是闰年,也就是从1700年到2000年400年中减少的那三个闰年。
0 F* Y0 [( ]9 j% @0 k
6 Z2 X/ m* c/ I! x1 W# Y- n二十四节气的传统含意
: R7 |) Z6 a" `. k# n! E立春:春季开始. `) l' t$ E& A: A/ [$ t6 i0 T
雨水:降雨开始
- o% _6 W$ U1 j+ b: f3 t惊蛰:开始响雷,冬眠动物复苏' K( R3 u4 I; X& H
春分:春季的中间,昼夜平分) t' N6 ?% B; w8 u/ G# x2 ]
清明:气候温暖,天气清和明朗。% {% J- e! E( \
谷雨:降雨量增多,对谷类生长有利- U: Y" z" H2 `8 x4 b- x
立夏:夏季开始
7 Z# t8 M" O0 G2 O/ @8 O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子粒逐渐饱满' d7 s' K% l: x& \* J
芒种:芒种忙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m% Q6 P9 [3 |0 n
夏至:夏天到,此时白天最长,夜晚最短; J) ]5 L3 v2 |/ T& N+ E h
小暑:正当初伏前后,气候开始炎热% x9 `$ q" ?! U0 X0 b
大暑: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 B. N+ |. z! M; ?" o
立秋:秋季开始,气温逐渐下降
3 m/ r% u% }4 q) L8 V" S处暑:"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 ~/ [; C# G6 n4 e' f2 ], D
白露:因夜间较凉,空气中的水气往往凝成露水9 S8 o4 h( T: ~$ ?2 i- Q
秋分:秋季的中间,昼夜平分
" O* i8 s3 n- K4 z! ^$ Q( L* z寒露:气温明显降低,夜间露水很凉
) E3 P4 J$ A/ a9 G$ N霜降:开始降霜" w$ Y) z+ V, L1 R" {! T6 X
立冬:冬季开始
S1 C" A, I2 M$ D小雪:开始降雪
* ~( S3 f- f" p! i1 }大雪:降雪较大6 u) r; a" D% @, f ]
冬至:进入"数九"寒天,白天短,夜晚长
2 V9 j: y5 S7 `8 s; O: E* D: j6 p小寒:气候已比较寒冷
( E z* r$ t' l) L& c) G" ?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 B( j% M2 }& O1 Y4 j0 P" \' L( m0 c( g( c5 t
--------------------------------------------------------------------------------) @0 x" k5 |% E9 @/ ]. P ]: q
Q5 u5 y0 C. c' _" y--> 《易经》的卦象与天文历法1 b! m8 _3 |7 J, p% b
2 [0 o9 G! Z1 |- @" b6 c! A- M1 f
众所周知十翼是辅助帮助理解卦象意义的,可是卦象的本义天文内容却被十翼的引申意义内容所掩埋了。即如果没有十翼的帮助,恐怕没有人会充分理解卦象实体的实际意义,实体卦象的意义是通过十翼来理解知道的,可是人们却普遍重视了十翼而忽视了卦象的本义。而十翼当中既有本义又有引申义,人们很容易将引申义与本义混淆。卦象与经文应该区分开,卦象的本义就是表示大地方位和天文时间,而那些卦辞与爻辞却引申出许多内容,这些内容妨碍了对卦象天文本义内容的思考,以至于引起许多误会误解。
, |8 h$ K' T0 b5 m1 i7 J6 u" B/ S7 w0 [5 V) x7 S( U5 `
. z# ~7 p# H& U! N. p- f- r& c
八卦或六十四卦的卦象就是中国古人所使用的日历,是中国先民经过长期观察测量天象变化而得到的结果。卦象所表示的天象才是真正的本义,那是记载观察天时变化测量时的记号。八卦本义是天文历法,言天文气象地之定位四方对应于四季。《易纬*乾凿度》:“画卦成象,象成设位。” # W4 E t' _- t7 y1 a& t3 ^ `
% {: Y7 ~" L1 q9 V1 d& m6 C: _
! I" z- W# w$ T1 Y9 \( q
“帝出乎震”意为日出乎辰。后天八卦,冬终乾卦位置。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是来自于天文,不只是体用关系,可参考《周髀算经》。
3 O Y" d1 i5 x. A$ k+ F# b1 e6 h+ Q* _& l
4 N7 X2 V& C- Q+ ?) k
8 L' N' }1 }6 U8 u9 H
《礼稽命征》:殷代将神农四季八月火历改为四季12月火历。《礼稽命征》:“伏羲建寅,神农建丑,黄帝建子,禹宗伏羲,商宗神农,周宗黄帝。”《周礼*天官》贾公谚疏:“周虽以建子为正,行事皆用夏之正(正,定也,是也,又或政也。)岁。”因为寅月为万物始生之时。天气与地气时差大约1个半月,与人气又相差1个半月。“殷正建丑”上宗神农,又曾改为“建子”。“夏正建寅”是因为岁差造成的。 ( s& z6 k# B: Y- \" R3 I3 v
7 n/ b3 e; |* ?% P+ K4 X, H6 Y% E7 C0 q
, _. F. w9 X9 e5 |
《汉书·律历志》查黄钟为“天统”等。“三统者,天施,地化,人事之纪也。” “太极运三辰五星于上,而元气转三统五行于下。其于人,皇极统三德五事。故三辰之合于三统也,日合于天统,月合于地统,斗合于人统。五星之合于五行,水合于辰星,火合于荧惑,金合于太白,木合于岁星,土合于镇星。” “推五行,其四行各七十三日,统法分之七十七。中央各十八日,统法分之四百四。冬至后,中央二十七日六百六分。” 5 }' J0 Z4 ^4 V* l6 e
9 \* p$ u8 \0 x8 v& V
. [0 k! m- F+ K( J4 o1 z" d! N
《周髀算经》:“冬至从坎,阳在子,日出巽而入坤,见日光少,故曰寒。冬至十一月,斗建子位,在北方,故曰从坎,坎亦北也。阳气所始起,故曰在子,巽东南坤西南,坤见少晷,阳照三不履九也。夏至从离,阴在午,日出艮而入乾,见日光多,故曰暑。夏至五月,斗建午位,在南方,故曰离,离亦南也。阴气始生,故曰在午,艮东北乾西北,日见多晷,阳照九不履三也。(阳照三不履九,照三者南三辰巳午未,阳照九不履三,不履三者北方三辰亥子丑。)”冬至日影落在坎位叫阳在子,夏至日影落在离位叫阴在午。然后将子午线分成六份用十二地支表示,卦之六爻对应于此。还可以作为《洛书》《河图》和后天八卦的解释。 b, t7 Y5 s0 `! v0 z0 A% ?2 ]
3 c1 P) h8 K" e
/ x- B$ ?+ q3 d 《周髀算经》:“二至者,寒暑之极。二分者,阴阳之和。四立者,生长收藏之始。是为八节,节三气,三而八之,故为二十四。”“昼者阳,夜者阴。春分至秋分,昼之象,秋分至春分,夜之象。”其实早先的历法不是计算出来的,而是通过长期的观测得出来的,然后又以观测的结果作为根据再进行计算。 8 T& g4 R) Z. M/ M, j' }8 R
+ t( m& c; @8 M p3 ~
# A+ N% Y U5 L+ t$ [6 [4 A+ Q
《淮南子·天文训》:四表测日影杆,所据可能还是《周髀算经》。《淮南子?地形训》:“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尚书》:“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古微书》:浑天仪和地动仪非张衡首创,张衡是根据《纬书》而制造的浑天仪和地动仪,说明尧舜时已经不再竖立木杆测量日影,还说明《周髀算经》是周人祖上所传,并不是周朝人所为,而且是神农时代以前已经过时的方法,看《周礼》等测日影方法并没有商朝时用鼎测量天地变化的方法先进。“浑天者,言天地之体状如鸟卵,天包地外。”意思是指地球被大气所包裹。“天圆如张盖地方。……极在天中。天空转如推磨。”意思是指地球在北天区内运行。中国古人的混天说与盖天说或宣夜说都是正确的。虽然宣夜说已经失传,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宣夜古字的形状来进行了解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意义,即表示混天与盖天也是具有循环性的。
; i7 n4 z0 G/ k3 G6 F
; H8 W7 x! N) [9 T7 _. N6 `
' Y$ N( n$ I- g
: f5 F7 f2 T; h2 H2 j, o0 X' X: J《洛书》《河图》为月亮闰年和月的周期算法,《太极图》为太阳年月的周期算法,这些图都曾沦落民间后又重新失而复得。《河图》原来也是一本书,不知什么时候失传了。很多书中有引用的记载。《太平御览》:“《河图》曰:元气闿(音开)阳为天。”《汉书·五行志》:“凡此六十五字,皆《雒书》本文,所谓天乃锡禹大法九章常事所次者也。以为《河图》、《洛书》相为经纬,八卦、九章相为表里。”《河图》《洛书》表示天与地和地与天所对应的数字关系,对于我们今天不懂天文的人是根本无法明白这些关系的,当然也就不明白《易经》的实质内容了。
- v2 _) }% |0 D- \5 N4 L% I% L; B; E& O, ?5 A2 W
5 ~( i- y! z! H% d# \1 c: K3 a
富贵自有天定,君子不与命争。% V: @: a& z A7 b2 I! G! [ A
大儿巴菲特、二儿索罗斯、小儿比尔·盖茨,哈哈。
" p# Y+ t3 T0 G9 R5 t我的个人空间:http://bbs.macd.cn/sites/?action/viewspace/itemid/1015 / {5 e% y' }9 h" t* X' B
) ? X3 r% P* I! T--------------------------------------------------------------------------------9 t7 Q' u! `; ^' E0 S' C3 q0 o
" v' c! b( m% ?9 Q3 e F5 ~1 m
雨过天青13 % n( q8 u6 g+ g& D$ Y" a
+ D+ \& Q2 z& Q《洛书》《河图》为月亮闰年和月的周期算法 B4 V2 T7 A' S+ [
. q k3 K0 J2 W6 @% l S# P/ z. j
---5 V1 P, T/ X( ]2 r: p5 P
股市周期,最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全部来源于此。- X5 Q/ m7 L) P) D
4 Z& b6 z! _. N" X. J' @2 }6 w. q
: Q6 C7 @' w; G9 W3 n0 ^+ N7 F- ?好贴要顶,希望搂住继续,把这个做成专题,多收集些资料来:)
0 K/ |4 S+ f, b6 ^8 y! H! \& H9 v% x) j
-------------------------------- / n) ~( r! F V; Q
~7 @! ^9 k/ |( t
jasmoline2005 $ _% H; G+ Z, u4 T
% x* P6 T# d0 r8 i
上面那篇文章并没有说明具体如何定出八柱。
+ z6 k" ?; L6 s- y4 b( u: c0 _& C
还请楼主明示到底应该如何排出比如2007年1月7日20点45分(北京)的八柱呢?' z, E6 x; e. _. e9 I
2 Z: J" k+ Z* x- p$ t" E( O& r y( s
不定八柱,把第五柱定出来也行。; k. s4 x# n0 b" O/ u O4 {9 O
- x/ J0 u6 g1 _ f还望楼主说明。
2 M( K! q4 T4 J8 G1 ]& F% z& g5 Y% f& t" h& ~/ c' H* ]0 Q
谢谢。
0 c% T* ~& N4 ~+ v. i1 m- H0 k7 O0 [# I/ ?& T
--------------------------------
4 w9 z/ L( n" V) Z2 _% J. ^ o* M$ g. A% y2 N V
lione1 9 G! e* R7 } H3 u- V
7 \3 }0 O2 ]. h$ v
还请楼主明示到底应该如何排出比如2007年1月7日20点45分(北京)的八柱呢?- j% ]: `! e- B T4 ^, H/ Q/ c
; W4 h1 U1 K1 M+ S
---仅就八柱而言(太极历用另外一套方法),公历2007年1月7日20点45分为:农历的2006年(丙戍)十一月(庚子)十九日(辛丑)20点45分。
; w& E+ Y$ }3 V% K
$ Y* s( @ J" o9 O# {' i2 d如您是指的农历的2007(丁亥年)1月(壬寅)7日(己丑)20点45分,日期又变了,虽然都可以很简单地排出八柱,但会面临对日期的两难选择。
S9 J3 e# p0 [) K$ s" j$ o" w+ _5 _8 ~; p- d
所以,现行的历法是有问题的,这些问题,统统出在对回归年的置润上,也就是说,置润的方法是不科学的,无论您用什么置润法,都会出现误差。5 L- Y& T4 V, ^/ r$ o$ \( M
+ O4 L4 |; t7 {- d$ q+ S
至于太极历的排法,我有空给您弄一下。。。
W; H( ?/ k2 V6 k# \; U9 d8 R# w3 M1 c$ H1 K
--------------------------------
& P, s. ?' D0 R9 W, C& G- b( D, G7 }; Z. u
河海
U6 b9 S1 m8 |0 m' Q" Y
+ U) b5 S" E* H1 [谢谢
7 t9 _! J3 r, J% C, X$ n
: F4 E: D0 c& T, X- v4 b--------------------------------
2 e5 h* V2 y8 x. @9 Y/ @. Y6 J0 x# a- L1 N' O; ^- r
jasmoline2005 * t2 g, v# |6 z6 q, |0 ]: D
) v! E3 \1 @, X2 K
QUOTE:; P0 h5 K: n' }
原帖由 lione1 于发表" |: y& V' w" l
还请楼主明示到底应该如何排出比如2007年1月7日20点45分(北京)的八柱呢? o9 p5 x e4 t
) f5 U; x) q3 A) ^+ l/ }
---仅就八柱而言(太极历用另外一套方法),公历2007年1月7日20点45分为:农历的2006年(丙戍)十一月(庚子)十九日(辛丑)20点45 ... # O/ ?+ T9 t; e$ D' O6 w
我指的当然是公历。3 Y- A5 A! y/ W* y% g4 }- L
1 Q1 @7 n4 t7 ?) N
还请详细说明一下。
) z: Z& ]9 }1 |2 o1 @7 z4 K
7 A6 n; c, U8 T v谢谢!
+ u N& l+ Z) o3 S9 }! ^7 z
+ m2 |8 [5 a- ^-------------------------------- & B8 D" P% q% j4 i9 G0 l/ }7 q
% F5 p! _) @4 V, b9 v; [' w/ {
风云雪狼 9 y8 I- Z; K, e1 [/ P6 A
+ [* G5 Z% [8 r: |$ |+ ^; _; F7 C6 g我还是不明白太极阴历是怎么算的
6 s- M0 }. N6 c' O) P- N$ O. P- P9 c! _ E* U/ J9 k5 _6 z
-------------------------------- 2 O* r9 k% h4 B
: i/ j' ^0 I2 N
jasmoline2005 3 |" @- e' X" D4 e9 k
) z. j2 ~8 @- U* ?$ \! K$ I: s' c
QUOTE:
3 S% }2 C- s5 Z' k6 b) A. E7 d& y/ l) o原帖由 风云雪狼发表
1 t" p2 B! n' S+ W& |+ u# n9 ~我还是不明白太极阴历是怎么算的 . r: Q, `' m' b( H4 B! ?# S
0 d m9 _2 p* x. ?. V3 h% N
--------------------------------
& K3 Z# y4 b: i" V" z9 T, X
3 i; X6 v5 T6 o: Slione1 7 G: u5 w2 l2 A8 x' Z: a8 S
' ?; e, Z# I, u& N
理论与方法整理中,要等等。。。4 Z+ G3 I; S7 L- b* W' f$ [7 M
. U9 a2 M. I) a4 W& Q9 \2 a
顺便更正一点:比如日的上日与下日干支取法,例子:
# y3 \: X/ T2 F' Z* p4 S4 C3 a- }) C
上:甲子,下:甲午9 M0 Z( c C$ |: J' U0 [/ O
- ~) a3 F- U, Z$ A; E取上或是取下,由月支的奇偶定,奇取甲子,偶取甲午,这是太极历法才有的直取法,如是传统历法,要查万年历0 }% v) N+ c4 P$ f
9 E- r* |+ k( o4 V# `( O% o" j
所以,前面贴中例子的:甲子,乙丑为上、下刻等有误,晕!!1 X/ z' q+ O7 E' m
3 v! a6 L- v- v( v误:
6 o) o+ x6 L4 g) [$ l' y
6 ~9 O7 a: P' S$ g( }% P甲子乙丑刻则取丙子为第一分(1分=20秒钟),依次类推丁丑,戊寅分吗?丙寅丁卯刻划分十二分时是重新定五虎遁庚子分,还是顺上一刻续排戊子分?
$ m5 Z$ |- E! J6 }2 _
- l8 G7 p, s3 [: O---甲子、乙丑刻的甲子与乙丑是有区别的,因为小四柱的刻相当于大四柱的年柱位,而分柱相当于大四柱的月柱位,,所以,应按五虎遁诀起出分干,即: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所以,如是甲子刻,分干支为丙寅,丁卯,戊辰。。。而如是乙丑刻,分干支则是:戊寅,己卯,庚辰。。。' h) Y- ^8 F- k4 ?! T% G
- j8 ?$ f9 m& u0 n5 A- j正:
. T8 Y$ {1 O7 K8 ?6 b
( S6 D! }+ k# J# K( E3 g---甲子、甲午刻的甲子与甲午是有区别的,因为小四柱的刻相当于大四柱的年柱位,而分柱相当于大四柱的月柱位,,所以,应按五虎遁诀起出分干,即: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取上刻或是取下刻,由月支的奇偶定,奇取甲子,偶取甲午,这是太极历法才有的直取法,如是传统历法,要查万年历。所以,如是甲子刻,分干支为丙寅,丁卯,戊辰。。。而如是甲午刻,分干支则是:庚午,辛卯,壬辰。。。1 P: t u8 A! t: C' v$ O9 W
" Y( j3 k) ]# f5 H" g: @1 R
-------------------------------- / j# V2 y7 y n! h" D
# b) v0 `& D: X6 C" y
jasmoline2005 3 h- M# G. r% H! n1 r* w4 s7 i, q
9 A0 z6 x( S( l, g. |6 Q0 I什么时候能整理出来?期待中......
; W! h9 S. y' b2 g/ o$ c& _# G: n9 ^" c
你的这个方法和易麟的五柱预测法是一样的吗?
" U; W, v4 V I3 C- x f" ^9 c/ f* a6 J$ T: ]: ]" t
--------------------------------
" Q' S9 I" v7 j# X/ C8 _) Q$ m( X! }: [2 j
lione1
% F" a- k& A) g, P4 \% v/ m; V. x. B. P* Q( q9 V! l! g5 r5 V
完全不一样啊,一个时辰12分是什么东东?没有这个范式啊!正宗的是邵子的:30,12,30,12 的时空全息分形结构,所以,再将时辰12分割是没有道理的,可用的话,也是权宜之计。0 p5 a+ d: g+ v4 {2 M, Q
! j/ w; M+ I* E! F; U
--------------------------------
7 J6 h1 i! d; u' u) C' ^3 Z& `2 E; ?8 i% o" [4 r& h
jasmoline2005 ! ]" ?- l% C1 C+ x% t+ G$ j0 G
; v; f% Z6 V! I' l" E
希望楼主能早日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 {4 M8 B8 U7 n) m) b, Y' N" L( a
% `1 f( d+ |! @) H/ T- D期待中......+ E4 T r$ Y7 J( C7 T2 S
6 C; E: m% h+ q* s
-------------------------------- ' X/ w6 y# q2 X* \5 j9 [- ^! _
) n+ i' @; a/ d4 v- o0 q
liubuzhen
. f9 q, ? I/ S% N) Z( T2 s2 k
& a u2 c5 E n, ]) Z! D完全不一样啊,一个时辰12分是什么东东?没有这个范式啊!正宗的是邵子的:30,12,30,12 的时空全息分形结构,所以,再将时辰12分割是没有道理的,可用的话,也是权宜之计。
4 T' `: N7 F6 u5 K
8 O8 T$ U# F8 N5 @2 n3 is enough.....!!!!!!!!!!!!!!1---------------2-------------------35 p9 J7 p6 P# E
- b' r' g* M) b% r. O# S2 E* O- Z--------------------------------
9 [% g" R4 Y! x. x
$ D% `# D$ k: p7 C& h瘦铁先生 9 k1 @; ^' }0 l+ H1 o% i
) w0 ^. f7 y2 r% w( p- S) A好帖!! 坚决支持!!& M% h, } ~* ~& w
. b/ \1 L9 W% b# X-------------------------------- 8 f x; U* a# J$ t
3 ?( V2 E' {% G p. T. ~1 ^
yesnetboy 8 ]& o4 x; F) [2 P- p
& v1 l4 v' W0 g( T
只能说一声,高$ i5 I7 ^1 R9 I& q% i" Z
: Y/ V+ @! t5 f# m- y
--------------------------------
0 C5 B9 a- t& Y( L4 J* B
) o) a) [; r( e/ I: J3 n桃源逸人 + e5 X* W4 q3 }" @1 \' }0 t
/ \$ z, w( v; T4 }: C4 {7 ^6 i/ ]
八柱基本是搞笑
, R0 d8 c D' u# O% r1 y& n/ k3 |+ r
--------------------------------
- j) T1 i9 m& U) I. Y
# ]0 g1 O2 H: S9 Z! H) mlione1
: `% p9 b! v, V# R, J E1 l% T1 b' g# N3 r$ c8 a( F
确实,弄不好就是。。。3 _* j* k7 b4 d/ G/ L, M
但不弄就什么也没有
1 m" {8 c8 E t# I. N2 w
: Q- o d, W/ X9 Q6 o" K6 K-------------------------------- 5 T. H2 t, J- @) y
& D0 d. T9 L, }2 h% n! u
zhou3684 ! }+ g4 y( v; u* Y1 l( K
* w ^7 A: \% l7 V% v% i/ V# _- x6 w
太繁琐了' h, h8 R; k: K! F! B
7 b: P/ W2 N% t: B" G. f- W--------------------------------
' m5 E& `0 I* a( j2 M5 J ?0 Q0 A8 s3 b& [8 h
jura999 & \' b7 x. }3 l- h# n# v0 M
0 Z' Y a% x8 i- C4 p估计应用较难
6 I e3 w1 k v4 Y1 t/ q; I+ a6 U8 x: T' G% b
--------------------------------
3 p+ D9 Z5 T+ c+ U% L" s U% d: O! E) b- q. }9 H6 j; o: j
cyzpp 6 z: \9 Z8 T5 { z9 g1 d
& v) {$ ]* N6 T# Q8 ?2 H7 E
厉害厉害佩服
?* n, W- ]7 q: b, w
- I y7 S2 V2 }0 t--------------------------------
1 u. B9 |2 C" C- F& w
/ W+ q R3 [& x. F5 |( s抱着猫睡的鱼 - I" B( a4 T7 s) S" c
2 i1 i3 G5 v& B; K$ p
路过
# V% o' g+ N( v, u7 C/ `
: z" v% y1 [ o2 _; I# I" C! z-------------------------------- # }: ^0 ]% X1 K( q
6 H' k5 \$ H; B6 C6 V
zhou3684
. I' u1 j# r2 y, w. I; z; P; d) e0 |) @* T/ s$ ~: R
太繁琐了% ]- ^3 z7 x/ p0 y0 g1 d
- e; `: G2 n5 C h A% n% u$ b-------------------------------- ) c# u" U# }" r. [
0 b i7 l5 p/ x: ?- z7 L
flay1980
% T3 V& f! B9 P+ V1 Z
! [. ~* A6 H# ^- s不太易懂+ c# }4 D* Y$ }9 N; v4 f% J
& I" v7 Z& G5 z; G8 m3 D
--------------------------------
4 ]- b2 O6 t' b: o3 e; |" Z6 C
! }$ Q3 K! U5 E; z, \7 U9 a4 x6 [moonkids * w! h- U9 o7 Q. p; ?1 I3 ]; {
- e$ |0 i5 g. @3 o
阅
, Z' ~; @! f3 \7 c5 M! Q5 s1 x. K' S, B. u
--------------------------------
; Q/ }" j, m7 h7 Z- F: }
# F. A9 ]: h% y; Q: n& O9 J* i冰冰0809
* u7 ~; @* k/ ^" q$ r. |1 B8 D& f& o# @' q
看不懂................................
9 A) r- g z/ C
2 d5 u2 a9 r# Z6 ~0 Y1 n7 ?+ s-------------------------------- & \/ k5 {5 k; L
& F9 V# m# q. S m0 o. w$ P
冰冰0809
( v3 ]' Z0 f' @6 O- Y
0 W7 h' i* n* u2 [八根柱子是多了点,我只需要五根柱子,请楼主明确回复一下我上面的提问。6 m3 @9 {1 M7 x" n" U" q* s
$ h4 Z: ~5 r z: [9 G! n' z/ [
谢谢。
! J" B# }% Y% g1 G Y2 O" c; ]4 E9 }6 \! ^; E( U
--------------------------------
: n5 g. F; J2 z/ V/ _
' E3 |! N" G3 T& P8 d/ h4 h东方无碍 - Z. @ Y5 z, X8 `
% {) U l% ]' B8 E7 E
说了一大堆,不过 如果不换算成真太阳时,只是一个大大的错误而已!
( a P/ r: C/ t- j( w) u+ o R, g) F, j, i
-------------------------------- u+ S8 I& x! M3 g1 c( q
# s8 y2 E1 {5 Q& B
exarch
& K/ r! ~. C% }& L' V8 u, q: S4 }1 _/ {9 m" z
xuexi/ a6 ^; \6 M& K/ s1 u
, Z0 p) j6 J7 S) `# F7 ?3 S6 y
看来很玄啊& \. _7 {6 L: F) C+ Z( q
$ p) A# e8 [$ p& k& s' B3 J7 U
--------------------------------
1 V _$ i! Y: }& o3 p
# d" q6 G5 {) ^* zyourvica u8 U: l$ p8 e' p: x @4 K
7 E8 Z8 ?# f0 R* Y Z- E/ ~
就是算不出来呀 I8 [$ X# T, L* \
& s' b' j. p/ W$ ?9 _4 X
-------------------------------- 7 h& M7 D' E/ k! V. K
7 j2 z6 y' ^3 e
qqrxlxpp 8 z3 M4 v! {9 x4 e1 F
; S0 f4 L; |" N+ I
還是看不懂
T& w) T0 z8 \& R' ]; v0 R/ |" @, `3 H1 e6 M
-------------------------------- 3 w* \1 ^ R5 v6 C5 g% m8 O
2 ^1 g k' E5 w1 h6 |leivin
) [* K8 x3 ]+ D' w d% h- }. Z( b2 ~4 Q, z* r' `; h
好东西' i4 }* }" O. Y. M N& |4 i
. c1 r: j% T0 X3 W z
-------------------------------- - Q& n. r6 P; X( ` K3 u, i
% J: H" _$ ^5 P0 ]' }; qgudafa 1 V ?* [4 p- J* f) Z
8 ]0 S: x) O& A3 w' Z1 g/ p: g7 b U6 n
高,实在高,我都头昏了也不懂楼主在说啥+ g% K! i& z F3 @/ F8 Y t$ v1 L
1 j% N# i, M. I6 I" ^9 _ H+ I--------------------------------
9 \! @9 v9 X3 ]' y) |, k$ W% ]
4 J2 A. V9 b4 u/ t. s* l( p) Ytjd
' @) a5 \9 o; `$ E. {9 H# s
V' Q- k) {0 m, @% `1 [好东西# L s6 `4 s9 I5 Y/ f5 k1 w- [
. R+ [: p/ ? j% |-------------------------------- . S) T! J* B( Y7 n9 U3 t2 U
# Q) Q: C8 x, U8 `/ C7 r
gh60 % q% u+ Q: }6 H7 @, `
2 m7 Z: w, `# u5 `# Q0 q误导,毛泽东思想也用上才好呢!+ b* {7 J+ W0 ]( o$ _
* F/ @( ~. K e6 y
--------------------------------
1 @, v1 H/ b, _3 K! T+ k % a5 H, {3 c4 ]% m5 }" ~
hilipcbj ( @0 d" _5 w3 c" d& a
$ _1 ?6 ]0 F p6 _2 S9 E: D; G: Z- w
简直太深奥了。好好学习.$ Q+ i, m% V) T% ]5 C
1 p; [ n, I2 I4 [, ^
-------------------------------- " `0 L/ a) T4 e9 Z# }
7 A$ H) @8 ^9 e ?: }3 rllwsmsh
, L+ t, i! |6 o9 R2 B- \* l& {% P7 l: U T2 h! ?& u
学习" O1 v0 o- x [: |; D
% f5 h2 I- `/ f/ Y! n3 v, A
--------------------------------
$ I6 W) ~7 b2 y+ s
: g8 F+ Y, x" z# k1 O. L4 x+ Pgoldyds 4 |: t) L% ]/ R Z D! K ?. a" j
/ n2 p7 Q0 x% ~+ D
2 G$ V% s# c% |5 D: P好东西。定一下下。* E$ R* |: b6 K# ]
7 c0 v$ F; k E9 a/ J* q' Z& G-------------------------------- % i( O% L3 ~9 a0 N: ~+ p: g& t- H
& o6 H( N2 t1 |1 Kliu0120
0 B$ X) {( w2 J9 q y- w: U* [
! b T) j7 T3 h& O# Y' z好( _% c9 j) M. |1 P- ~0 y7 w
" V/ R( z1 M( b* A- I6 B8 [4 V--------------------------------
! ?" A6 d+ b$ I, y( ~9 H6 B% p" [; v' M) {9 D- Y
( N7 V5 _1 h; G! X. M7 I; R神乎其神7 d* Z/ D w9 t% U3 V2 }
不过还是要谢谢你啊
; g, \. N& _+ @4 K辛苦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