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4511|回复: 8

九字秘呪的傳播与演變 (道教文化中的九字)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10-6-23 14: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作者 : 李遠國  教授 (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会理事/四川省中國哲學學会理事/中國道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摘要:九字秘咒又稱“六甲秘咒”,與此咒相配還有“四縱五橫圖”。這種源自中國道教的法術,後來傳入日本,被神道教吸收,並加以發展完善,從而得以較為廣泛的傳播,影響頗大。這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宗教領域中的一個典型,值得做深入的探討。
一、日本神道教的九字秘咒
日本自明治(1868年)以來,在《古事類苑》的“方技部”中,已彙集了有關“九字秘咒”的史料。進入昭和(1926年)之後,在日本民俗學界中開始發表有關“九字秘咒”的論文。然而,真正開始對此課題研究是進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首先是小扳真二先生發表了論文《反閉》,關于“九字秘咒”的詳細內容才逐漸明確。
對有關情況,酒井忠夫教授已有專文述說。他說:“這九字傳到日本(在日本,九字中的陣字,成為陳字,後四字是陳列在前),在修驗道和陰陽道施行,也在廣大民間盛行。”並推測九字與禹步的結合當在北宋末期,“則和禹步儀禮相隨的九字的祝文咒語進一步成為四縱五橫的符形,恐是在南宋與金、元的民族戰爭之際。因為,記載四縱五橫符形事宜的資料和文獻,在南宋和金朝以前是沒有的。這個禹步九字的符形,恐是在鎌倉時代由五山的學僧們所作中國文化導入的系譜中,和儒、佛的書一起介紹進來,于是在日本也逐漸施行起來。在室町時代,如同上述那樣,其它的道書也傳入日本,因此可以說和禹步九字相關的道書也被介紹進來,而禹步九字的符形的內容當然也就明確了。雖然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傳人日本的道書,但是可以預想的是今後必會出現。彙集宋金時期九字符形相關資料最多者,就是金朝的施子美的《軍林寶鑒》(上卷速用篇)的記載。在《修驗故事便覽》卷二‘九字’條所引用的記述如次:速用篇曰:正立門內,叩齒三十六遍,以右手大姆指,先畫四縱,後五橫,訖,即咒曰:四縱五橫,吾今出行,禹主(王)衛道,蚩尤辟兵,盜賊不起,虎狼不行,還歸故鄉,當吾者死,背吾者亡,急急如律令。咒畢便行,慎勿反顧。”
酒井忠夫先生在這裏所說的修煉道與陰陽道,都屬于日本傳統的神道教。據日本史籍的記載,修煉道的創始人是役小角。傳說他為大和國葛木上郡茅原村的人,生于舒明天皇六年(634年)。出生時手持一枝花,其哭聲如同在說“天遣我來,拯救衆生”。其長大後,遂人葛城山中潛心修煉,先後修持了辟谷法、服餌法、調息法等,終于得道成真。其所創修煉道的中心教旨是主張入山修行,成仙得道,並以符箓咒術等方術為人治病驅邪。所傳《鎮宅靈符緣起圖說》收有靈符十二種,稱佩帶該符就能長壽無病,有福有祿。其中許多護身符的未尾有“急急如律令”的字句,顯然這是取自中國道教。尤其重要的是,該派所用的祭祀儀式多同道教類同,比如使用鏡子作為法器,認為鏡子能夠認別邪魔惡鬼的本體,可以辟邪護身。修煉道的許多方術如辟谷法、服餌法、調息法、煉丹術等以及他們施行的祝咒、占蔔、祈禳、預言、驅邪、手訣、定方位、看風水等,都與道教法術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概括而言,修煉道是融合日本民族的神道、密宗、和山嶽信仰、咒術信仰,並吸收了中國道教的信仰與法術而形成的宗教。因此,有的日本學者認為,修驗道就是日本版的道教。
陰陽道的代表人物是安倍晴明(921~1055年)。他從小就跟隨大陰陽師賀茂忠行學習天文之道,故精通易理、陰陽五行之學,成為平安時代中期最為著名的陰陽道大師。從現存的陰陽道儀式來看,顯然深受中國道教的影響。在天社土禦門神道本廳藏有《太上神仙鎮宅靈符》,共有七十二道靈符,符的畫法與道教之符基本相同;靈符上有八卦圖,中央為北鬥星象圖,下有天尊及侍者像,天尊像類似道教的真武大帝坐像。在陰陽道的儀式中還沿用了道教的禹步。據《尊星都蘭禹步作法》中記載:唱天蓬,出左足,繼右足;唱天內,出右足,繼左足。依次唱天衝、天輔、天禽、天心、天柱、天任和天英等,反複以足的動作,旋繞于壇上。壇地之四周表示九星和三十六禽,即表示方位,亦說明時間。這一套解厄禱福的禹步,幾乎與道教經書《天蓬伏魔大法》所載完全一致。
此外,陰陽道還接受了道教的庚申思想和守庚申儀式,並使之得以在宮庭皇室、社會民衆中廣泛傳播,而其祭祀儀式中的泰山府君祭、天曹地府祭以及北鬥星祭、五星八將祭,特別是專門祭祀北極星的玄宮北極祭,這些祭儀無論是從名稱還是從內容上看,都與道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二、中國道教的九宇秘咒
道教的九字秘訣,首見于東晉葛洪所著《抱樸子內篇·登涉》:“人名山,以甲子開除曰,以五色缯各五寸,懸大石上,所求必得。又曰:入山宜知六甲秘咒,咒曰;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凡九字,常當密咒之,無所不辟。”如此簡潔的九個字,卻被葛洪奉為無所不辟的要道,其中究竟有什麽奧秘呢?
此訣中所謂“六甲”,是指道教神靈世界中天地之正神。他們與六丁相配,合稱六丁六甲,簡稱“丁甲”。《老君六甲符圖》曰:“丁甲者,六丁六甲也。”六丁屬陰,六甲屬陽。《上清六甲祈禱秘訣》曰:“六甲六丁,天避十二溪女,那延五天女,共為一部陰陽之神,神通廣大。”《靈寶六丁秘法》曰:“六丁玉女神名,能小耳呼名字而使之,萬願從矣。”“令人宅清吉,五毒災難不近,求仙得仙,求官得官,子孫興旺不衰。”
由此可知,葛洪之所以重視此秘咒,是因為它可以遣召丁甲諸神,避免深山老林中的邪魔外道,毒蟲猛獸的傷害,求仙得仙,求官得官,子孫興旺不衰。這種觀念被後來的道士認同,故此咒成為衆多道士人山修煉的護身法寶,如《太上靈寶五符序》卷下詳細講述了入山修煉必須具備的一些條件,要擇時,“入山水之日,當以保日及義日、專日,大吉,易得道;以制日、伐日入山,必死。”並有入山咒日:“臨、兵、鬥、者、皆、陳、列、前、行,九字耳。常秘咒,無所不辟。”在這裏,葛洪所言九字秘咒中的“陣”字已變為“陳”字。這一字的差異恰與日本神道教所言相同。
正如酒井忠夫先生所推測那樣,宋元時期的道士又將此法與奇門遁甲、用兵征戰之術相結合,從而演變為縱橫之法。《黃帝太乙八門入式訣》卷下謂,古者鬼谷子、張太玄、唐公弼、費長房、李八伯、陶先生、魯哀公、珞碌子、伍子胥、張子房、魯平公、周文隆、王子喬、甯先生、左公房、淮南子、謝自然,皆以此法行持而獲仙矣。並載有“四縱五橫圖”,宣稱:“上將軍披頭跣足,仗劍,蹑足而去。如受持此法,庶人一般用之。咒日:四縱五橫,六丁六甲,蚩尤治道,蒙恬被兵。周遊天下,還複往反,所有虎狼賊盜,一切惡毒,並赴吾魁罡之下,元動無作。急急如律令敕。左腳踏符勿語,書符亦不回顧。但行大吉。”
前面所提到的《上清天蓬伏魔大法》中,亦收有“四縱五橫圖”,但稱之為“九龍符”。內日:“先正心平立,叩齒七通,吸天罡氣,灌注身中。及存七星在頭上,天罡指前,化形為天蓬,或為天師。便行,兩手握固,訣築脅下。咒雲:出天門,閉地戶。即存肝中青氣,自左耳出,化為青龍;肺中白氣,自右耳出,化為白虎;心中赤氣,自口中出,化為朱雀;腎中黑氣,自足出,化為玄武,侍衛前後左右。脾中黃氣,自頂門出,化為黃龍。吹在前月建上,即左手掐天罡印(辰文),右手劍訣,畫九龍符在地。右行七步,自魒至魁,便閉氣,存四獸神衆森然陳列,黃龍在前,隨鬥柄而指順行,天罡與神俱出。布氣訣:凡欲行神布氣治病,先步三台北鬥罡,鬥中作四縱五橫,鬥口中立。左手剔鬥蓋身,結鬥印,握固,存身為一氣都統大將軍,左右聾兵啞將,三十六員神將。次遣將吏,驅逐患人九竅四肢、五髒六腑一切邪氣,收擒為禍下邪,鎖縛赴壇。叩齒七通,命將捉赴魁罡之下,毋令動作。”
顯然,這是施用“四縱五橫”之術為人治病解厄,而關鍵在于步罡踏鬥。因此在該書中收載了數十種步鬥訣,如陰陽鬥、既濟鬥罡、未濟鬥罡、七星罡、七星鬥罡、禹步九迹罡、九鳳雷火破穢鬥罡、陰陽豁落鬥、交乾鬥、步鬥法、臥鬥法、三步丁罡、火輪罡、飛神入鬥訣、八卦鬥罡、藏身剔鬥罡、禹步通真訣,其目的是借助北鬥、天罡的神力,以伏魔辟邪。其曰:“夫步罡者,乘于正氣以禦物;訣目者,生于神機而運化。修仙練真,降魔制邪,莫不基之于此。其禹步者,法乎造化之象,日月運行之度也。一月一交,一交三旬,三旬者,盈數也。一時三月九旬。是以一步一交三迹,象一時也。並足,象天地交也;先舉左足者,應葉春秋之步;先舉右足者,應葉冬夏之步。春夏之孟,陽神也;秋冬之孟,陰神也。故生殺制禦,用春秋;收藏積聚,用冬夏。又雲:三步九迹者,法象三光九氣也。十二迹者,法子律呂也。又十五迹者,以三五之數也。因用制宜,存乎法訣。而稱禹步者,大禹治水,而成厥功,天授此步,以制神靈,誅斬馘伐,因名禹步焉。”
至于日本《尊星都蘭禹步作法》中記載的禹步法,似當源出《上清天蓬伏魔大法》中所述的“陰陽豁落鬥”。該鬥法分陰鬥式和陽鬥式兩種,陰鬥為冬至後習煉,陽鬥乃夏至後使用。其陽鬥圖所示,正與《尊星都蘭禹步作法》中所言一致。其鬥罡咒曰:“日月明,乾坤配。人道興,鬼道廢。吾從天蓬入天內,略過天衝逢輔退,反歸天禽與心對。把天柱兮任英會,鬥道通行按純神;人道通兮鬼道礙,千邪萬穢皆回避。急急如元鬥步敕律令。”
這裏需要略加解釋的是一些專用術語。如天蓬、天內等,皆為北鬥九星神之稱。《道法會元》卷一七二說:“北鬥九宸,應化分精,而為九神也。九神者,天蓬、天任、天衡、天輔、天英、天內、天柱、天心、天禽也。謂順支辰,總禦陰陽,契合天地,主張造化,乘三明以應四時,隨月建以定八節,曆九宮也,進退八門之中,齊七政也,往返于三元之內。二至以甲為先,儀奇以逆順為戶。孟仲季內,分其局上中下。始辯其則,六甲循環,無窮無極,故玄鬥之妙也。步之百日者,當先知升降儀奇之門,次運天輔,見天蓬所指之處,依法步之,十旬與神潛通。然後斡運正氣,通利陰陽,安鎮九州,殄滅妖氛,通誠達懇,上奏王皇。”即是以天蓬為北鬥九宸之首輔,主四時八節、陰陽造化之政。
三、巴蜀道教與九字秘咒
從唐宋以來,道教北帝派流行巴蜀地區,對紫微大帝、天蓬元帥的信仰與崇拜相當盛行。據唐末杜光庭《道教靈驗記》中記載,“蜀州唐興縣大通觀有紫微閣,是開元中道士蔡守衝以敕賜匹帛所造。”成都雙流人王道珂,行坐常誦天蓬咒,他說:“天蓬將軍是北帝上將,制伏一切鬼神。”成都至真觀道士張乾曜精奉香火,有人無疾暴卒,他敕水焚香,“念天蓬咒一百余遍”,卒者得以複活。成都人範希越,“得北帝修奉之術,雕天蓬印以行之,祭醮嚴潔”,祈雨立驗。杜光庭个人亦習北帝大法,並于四川酆都縣仙都觀得北帝派秘籍《黑律》,整理傳世。所謂“黑律”,是指北帝所主酆都鬼神所用的文籍皆為黑色。“北帝統率神將吏兵,演大魔黑律,行酆都九泉號令符,糾察三界鬼神印,降伏魔群,驅蕩妖氛,救護黎庶。”“凡欲行時,當先申西台禦史,及申天蓬真君,備牒九獄主者關帥捉之,次差桑將軍與追魂盧大將軍收捉,此名斬魂之法。”
入宋,三十代天師張繼先隱居青城,修習、傳播北帝道法,有道士王宗敬人青城天寶洞,師事天師學習溫太保地祗秘法,功成道妙,並將此法傳入三秦。後以秘法傳吳道顯,並命其入福建布道。道顯借天蓬、溫瓊之神威,降魔誅妖,普濟世人。晚年返歸青城,度弟子五百三十二人,惟青州柳伯奇、果州鍾明真得其真傳。《道法會元》卷二五三曰:“地祗一司之法,實起教于虛靖天師,次顯化于天寶洞主王宗敬真官,青城吳道顯真官,青州柳伯奇仙官、果州威惠鍾明真,相繼而為宗師。其後如江淅閩蜀湖廣嗣法者,何限姓名,昭揭甯幾人。其書始則有石碑本,繼則有鐵林府地祗,原公夫人廟地祗,五雷地祗,五虎地祗,索子地祗,十字地祗,四凶地祗,聖府地祗;後則有蘇道濟派,溫州正派,李蓬頭派,過曜卿派,玄靈續派,如此等類,數之不盡,千蹊萬徑,源析支分。
此外,又有盧茔、徐必大、劉玊、黃公瑾等,先後得巴蜀北帝派道法。盧埜即承杜光庭法脈,編注《酆都黑律》,又習張繼先地祗大法,同時又師事神霄派傳人陳道一,修持神霄金火天丁大法,遂集北帝、神霄二宗道法于一體。其後以法傳徐必大,必大再傳劉王。劉王為南宋名將劉玠之孫,棄官學道,遍訪高真。“初行小四直符水,繼行靈官酆都地祗考附,悉有靈著。”後師事盧茔、徐必大,盧茔悉以心章隱諱、內煉秘訣,傾囷付之。劉玊在述其師承淵源時曰:“地祗一法,凡數十階,溫將軍專司,亦十余本,使學者莫之適從。余初得于盛仙官樁,繼得之李真官守道,再得之六陰洞微盧仙卿埜所授本,已大不同;繼而遇時真官,則符篆愈異;晚參之聞判官天佑,及傳之呂真官希真,玄奧始全備矣。呂以道法,自青城而來江淅,名動一時,凡祈睛禱雨,伐廟馘邪,莫非用此呂之法書,悉要而簡。”這裏所說的盛樁、李守道、時真官、聞天佑、呂希真等,均為北帝派高道,劉王參伍諸真法秘,成為南宋北帝派的一位集大成者。
除上面所言,尚有北宋道士元妙宗,得鄧紫陽真本天蓬符,為黑篆神符三十六道,施而用之,殊顯靈效。南宋西蜀道士廖守真,精虔修行,感北帝降靈,傳北帝天心地司法于世,“所到則瘟疫消滅,神煞潛藏。”得其秘傳者相繼有肅安國、彭元泰、史白雲、費中亨、陳一中等,其法脈直至元代猶存。如此衆多高道出入巴蜀,並多以青城為傳法祖地,促使北帝道法大行于世,並在巴蜀地區留下了不少有關的文物古迹、經書畫卷。如《上清天蓬伏魔大法》,此法本出于西蜀董大仙。“昔上清紫微宮北極尊帝都天大元帥天蓬真君,降傳秘密之法,務拯群生,蠲除疾苦,垂微妙之訣,以付修真之士。我上清董大仙于蜀城西明山修行上道,忽獨遇元帥,授文字三冊。上則訣目符竅,中則罡鬥咒訣,下則役使鬼神行持之法。真人得之,下居府城,功行二十余年,終于西明山持尺乘白鶴白日仙去。秘法藏于山間,後人相傳焉。”
近年來在四川地區先後發現一批道教法印、神真畫卷,其法印主要有北極驅邪院印、上清天樞院印、雷霆都司之印、靈寶大法司印;其畫卷主要有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太上老君、太乙救苦天尊、先天鬥姥、天蓬元帥、真武元帥、溫瓊元帥、殷郊元帥、馬勝元帥、王靈官等,這些出自元、明、清三代的道教實物,皆與北帝派有關,有著相當鮮明的巴蜀地方文化的特征。
以上探討了九字秘咒在中國道教、日本神道教中的傳播、演變,同時涉及到巴蜀道教在中日文化、宗教交流中曾經起到的曆史作用。盡管目前尚未更多的資料來說明巴蜀道教與日本神道教之間有著直接的交流,但唐宋時期的巴蜀肯定和日本有著非常密切的往來。最後需要說明的,九字秘咒法在其發源地中國早已淹沒,然而它卻仍然活生生地存在于日本。日本神道教吸收道教傳統的修持方法,加以完善與發展,創造了一套融咒術、手印、步法等為一體的九字切法,從而使這種來自中國的古老修煉法在日本得以光大發揚,這當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項成果。
9.JPG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发表于 2010-6-23 15: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了解一些此九字咒更多知识,多谢!!!!!!!!!!!!!!
发表于 2010-6-23 16: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啊!!!!!!!!!!
发表于 2010-6-23 18: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
发表于 2010-6-26 03: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多了解一些此九字咒更多知识,多谢!
发表于 2010-7-2 15: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
多了解一些此九字咒更多知识
 楼主| 发表于 2010-7-13 10: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大家觀看我的轉帖
发表于 2010-7-26 17: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谢楼主
发表于 2010-7-27 12: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樓主分享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4-18 16: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