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7617|回复: 5

太乙北極真經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95.45%
差评率:0.00%
质量:4.95分
交流:4.82分
附件:4.95分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09-11-12 19: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太乙北極真經

目錄


銘語
首錄
太乙北極真經子集卷一水心輪篇
太乙北極真經丑集卷二炁輪心始篇
太乙北極真經寅集卷三腦髓輪天篇
太乙北極真經卯集卷四形性命分篇
太乙北極真經辰集卷五生色空輪篇
太乙北極真經巳集卷六塑走關性與梳堅定合篇
太乙北極真經午集卷七上元圖說
太乙北極真經未集卷八昧靈界輪天篇
太乙北極真經申集卷九鬆拏穿素命天合篇
太乙北極真經酉集卷十[言口]彀接適合篇
太乙北極真經戌集卷十一尖離披合合篇
太乙北極真經亥集卷十二炁一成胞胞一天地合篇
後語
經語
Δ
[言口]ㄎㄡˋ叩也
彀ㄍㄡˋ張弩也

《太乙北極真經序》
文山遯叟蕭天石
太乙北極真經為統五教而合一之聖修經典五教者何道儒釋
基回也統五合一貫之渾成分五而成六泯六而歸無無為天地
始守無自可證先天殊途而同歸百慮而一致故曰守其一萬事
畢守其無萬理集又曰萬法歸一一歸無萬理歸一一歸虛是故
虛無大道先天地而不為大化育萬物而不為玄長於萬古而不
為久圓應無疑而不為神人能法而行之自可統萬類而歸於一
本圓萬理而通於一心體證心性則自無往而不在道矣豈僅合
五教而為一哉
一則靜靜則定定則寂寂則誠誠則真真則靈靈則神神則虛虛
則通通則感感則應應則合合則同萬不同而復歸於一矣夫無
者道之體一者道之始體無而守一證一便自可入道矣下手之
法默守後坤回光寂照先乾真性天地合發神驗無方石門傳經
此為首訣鍊形化精鍊精化氣鍊氣化神鍊神合虛鍊虛合道於
有無虛實之間補導生化妙育無育至精化物至誠感天以二至
而守二竅交二炁而通祖胎闔闢玄牝運轉水火克濟五輪尖披
四物功候證乎離合拏聚證乎栽接返還妙在生化得道重在天
樞此中要妙不可不曉通萬理而參同要基契悟求六合於一身
總在行持知而不行與不知等耳行而不恆與不行等耳
大凡教理貴在參悟功夫貴在修證參而不能悟與不參等修而
不能證與不修等其中關竅與過程主要在一化字能知化能悟
化能自化能神化則自能與天地合一而了然於大千世界沙一
粒百年身世水半漚矣習水仙道法而得飛昇之譚峭詩所謂線
作長江扇作天鞦鞋拋向海東邊蓬萊此去無多路祇在譚生柱
杖前亦抵掌可至而北極真經所謂之統五合一境界亦自在回
光一照中矣大凡世間事心誠則靈誠可感天誠可通神其有不
至者則此心有不誠者在耳
中華民國七十二年雙十節文山遯叟蕭天石於文山精舍


《訓語》
訓文即偈語也其旨維何在于志堅心誠求之無福不臨倘昧先
天真靈不守後坤回光均蹈背馳咎自天予非不允赦實由自取
惟守惟默惟真惟誠去邪去偽黜奸懲惡善於是臻福亦无疆
太歲庚申季冬穀旦日日授于濟南乩壇


《箴》
程子四箴曾子五箴官箴不與吾道六箴無方無體全在私修不
在事理得初易擾沈通自明坐候功用各各相轉昧然而進有害
先陽屢守不效有傷潛陰合五統六(五教基回儒釋道統一糸
而成六)因作六箴為諸子誥之

【第一守實箴】
莽莽渾渾一元為始少壯而老實質潛消真虛不集諸鉛无導溜
溜日月不動不搖戒者其霜萎物維黃能閑其邪能去其華沖沖
果抱永實其將(作未來講)吾道不墜(就是時時刻刻有一
將字無難無了)實在田疆(田疆丹圃也)

【第二誠惡箴】
煌煌帝集(基字也不作合字解)萬惡是競唯善是存福業日
蒸日十二時所作何事宅躬自省萬邪俱滅審吉求赦上帝是允
何况僭修又孰得囿乎穢障

【第三去愚箴】
(愚字作迂字解正與李耳大智若愚正義反合乎旨也)
瀛瀛兩地合流跨影不仙不聖不禪不神也有天梯可以同登也
有迷梁墮入地獄禮齋頂參實為至迂化乾返坤止乎至明一羣
鳥、一羣魚在網出網雖愚不愚在籠出籠雖困必明陰結陽開
一縱一收徒泥于此烏得而脫去繫絚

【第四守寂箴】
吾初為人先動後寂百有二紀炁水未分我尚冥然炁長水合我
靈復頑天誕非我誕我者靈其靈灝灝不可轉移不可收實(非
拾字作丹字義意解)一夜一晝一動一靜陽收陰放乾起坤伏
誰生也是誰滅也是一輪日噋寂焉常存諸子觀化此其入門

【第五居誠箴】
道之一途萬修所歸不偽不虛由無為而有為復有為為無為一
心所篤水火不避虎豹不懼辟荊走棘入此險惡鮮不中徂(喪
道即喪己之虛靈所謂也)吾誠先求志一志一道合新晨曙色
一回不滅

【第六警思箴】
濛濛杳杳不見一物日升月出萬象畢呈孰流露出不收即散見
之曰物惑我者思悠悠未來乾惕在人論剛與柔由思而知知非
知過古有幾人欲慎其思先守丹田思如一錯刼焰飛身撲之無
物熄之無水犯此過者焉往而不歸於身燼
《誡》
誡首何為而作也既有箴言誡本無容再
述因係功用不同一重坐悟一重勤讀箴
須常悟誡須常讀久悟前箴自明黯白久
讀此誡自無過審作四去誡為諸子警之
誡曰
去矜誡
矜者常人有之則由善而轉惡小人有之
而居吉則多凶何以如是皆魄奪靈靈失
則矜心不存性又為習所遷明明居于上
知一為矜用靈失其主有勝于油燃風加
乎燭烈身飛燼其劇更甚可不時時自警
也其誡曰一
去燥誡
躁之為害少者易蹈乃為純陽奪陰之利
矛心主之也則弱者能強柔者必剛心一
不主魂動魄喜而又利其奪陰乘隙取陽
往往燥切之少年好善男女子誤身而滅
于非劫非數者不知凡幾舉動言論受世
所詆可不自警其誡曰二
去偏誡
偏之一字害己誤人二千紀來發于迷途
醒于世海南北不同南離火象而道之大
原滾滾不息多易遷改北極冰地多偏不
悟自畫半玦不能圓滿皆偏過也烏乎不
警其誡曰三
去急誡
急者過乎不及之常語而實則在於利害
善惡之中為轉善固宜就急其所當急是
為善矣茍不先審昧進妄動皆性不能守
此利彼害猝見乎前最宜自明且能慎可
以還性立靜而不失為成人勿因恆有之
賦而忽諸其誡曰四

老人作四誡本壇諸子最好夙根靈全為
四字縛束非吾侍壇得領真經諸子吾不
語也切注切注


《銘語》
世初維黃六名無藏桑雲海霧幻失不詳
茲受吾經石門是光續此六銘與道同將
其一
杳杳冥冥天生於是南離鶉火北坎虎水
後地與人物胥乎此大原淵淵派派昷氾
有宗所歸無極是視唯唯大道觀經知止
其二
西竺求書後世惟誠或曰妄誕不滅不生
輪因輪果確乎是真至唐而興元充乃尊
寂涅維福禎詳回根曰焉釋子圓在我身
其三
半弧之球一水所分二氣凝靜動而溫文
其表拘迂實繫清氳視此清徒教曷能分
其四
荒莽榛荊萬眾無皈出猶入埃罪已若忱
歐西美東分合舊新所奉所秉在吾炁甑
人失其炁教一不存
其五
文神武聖是允是瞻鱗鱗日月炳炳星辰
萬千百社貫結岱巔絕而復起倏然又衰
微危絕學胥從道來一不知闔闢人將呆
其六
源源炁水六五是合初本一泉汲而為瀆
決焉不堵氾而不防正邪莫遏有中下上
得上無渴教六統一真經不息其在斯壇
虔宣誠閱



《首錄》
吾老人石門傳經(石門蜀中龍門)碣石諸生能常寶精穀分
火導水鍊形成炁化萬劫於無形求六合於一身炁成形散實者
化為虛亡虛實之間鍊亡而有有則恆存存在氣包(天地氣形
)氣包有存而後炁充二奧(陰陽兩竅也)人即離質而隨其
性之所遷無往非善五千紀之中(一紀十二年)兩授真經前
授此經二千五百甲子年久亡存已道德經太乙錄諸書以旦昌
卦爻為稍得門徑後世不可多得解人得之邵堯夫為吾門真傳
前半紀所傳之經得道者半今已下元告末上元開始氣質滿不
如前此次所傳爾等內外兩修諸子多祗二三十人成大望者多
亦不過半數(人數不可拘於本屆修方在壇已進之人)總不
若上末至中時(上元至中元)氣厚而質阜所以前有五十萬
眾之吾道而成歸樞府今後諸子能得鍊形成氣由實化虛者人
皆可以自進惟不能以本經認為讀本但求能悟默斯可耳
[]
今日一壇聚坐與子等同參幽微出劫入壇門戶洞闢闢而即闔
祇此微秒光陰世界永不變壞亦祇有此吾道中諸子修成靈圓
之炁包而已先天功夫後天成之後天不修乃有寂滅吾言此經
在爾等善用悟心成其氣祖(氣祖胎外皆是散而不聚修得自
凝)此吾傳經爾等之本旨

Δ
鼻光見白陽自陰出陰集陽回久久丹自鼻中垂玉帶此帶脈統
八合陰樞返陽之時前箴言果抱二句則知草木生滅陰陽之竅
全在無形捉摸有形耳                        老人定疑
Δ
寅甲相嬗六十年者是自夏始甲寅以前甲子不計年月只計大
植大漏大植生木時代是大漏潮汐時代是          慧地註
 
《太乙北極真經子集卷一》

【心水輪篇】
Δ
輪字不可作虛字解譬如太極圖中S線
陰陽水火關係此間是分輪耳抑輪分也
如此細悟得解此輪即知此初度工夫矣
                        老人定疑


[第一節 言意旨也]
老人曰天地本無物也物物生生始開於
氣水乃有母山水沙木皆在人先人生於
水者近紀年來不得中元氣息去上元又
遠難成正果必有無量數佛子婆弟護吾
法經度一切璀璨宮室錦繡輿服之苦魔
魔免則刼刼刼刼不懼在能聚氣氣何以
聚凝靜志息聲屏息啄(動於內竅形於
外體非由二度進三度者不可□□飲食
之間慎潔可得)舉凡物之小及秋毛而
不可破者放之八埏四表九宮兩儀之外
納之藏於秋毛之間小者大者氣形判之
水輪一天萬有此宰水生則靜而動兩儀
初判人生於水其在上元人生於木十五
萬年七見於世火山以為窟風獸炭石以
為飲食至人生水非穀不活非衣不暖非
火不溫非日月雨露風霜不能殺育萬物
仁山智水孔子發其義未闡坎離之秘也
坎為水精離為火精水中伏陽故有滿象
火中伏陰故有虛象化水為火化火生火
皆在坐悟坐悟一切易旨所備均從吾包
系氣海中一一得諸祖竅於心房之間而
後水輪天心無萬眾障無險惡劫疾久久
炁丹汞訣散瀰無遮惹樹林一切萬靈氣
昧昧然而聲色香味不能奪吾真靈道致
水形化火客魄散走主宰恆存入乎吾道

Δ
二事也一功養一功候不可不分
Δ
火有二質散者為燼存者為炁化火之火
燼火也生火之火炁原也慧地註


[第二節發真言也]
老人曰此吾未成氣形之一滴小胞耳自
離炁火之母化為二質有有形物有無形
物萬萬有有皆從一一之先無物而來一
千紀前尚有絲絲扣扣相證歷史古乘可
以參透原由物本無有佛家常談萬有真
宰西教所宗萬苦救濟道室能抱水源木
本儒者是尊故有不偏一說不趨一途不
執一見不昧一是一一皆從先天生成言
道德後世經言大慈悲救苦難一切眾生
觀自在菩薩甘露水濟無遮萬千地獄餓
鬼畜生太乙救苦天尊言虛做實鍊西聖
亦曰天堂是天是水是水是地即水即天
即天即水水之生也天一之論果如是言
吾得而為諸弟子於下節言之
Δ
水根天旨
 
[第三節道真經也]
老人曰吾先於石門授經得數十萬眾奉
法守則不以貨利位名動於心彼若彼世
無所謂貨利位名鳥獸草木世界之際蟲
魚灝灝惟慾是肆厥在鳥獸梟獍之毒初
不至此之寡生希產皆因也皆慾也輪輪
轉因因果惡慾之末不如蟲魚蝎螫鱷獺
之爭毒傷其本是為截源截源不流流盡
澤涸此為自斷欲長其流先生其母是炁
火生汽而丹訣奧竅之學出而繼吾真宗
者一平則息息則外流不竭內源愈旺而
道之基立焉
老人曰吾見兩儀未分之先一片汪洋洪
濛世界人有從水而生生息息者皆是一
切動蠢之物人而至於成形有吾手足耳
目鼻舌聲色香味薰陶而增人之智慧是
智慧愈靈吾道愈進人道是以劫重亂時
愈不易平也此皆客火奪主真水不制之
日吾道何何在是吾道即何何非是有吾
在是道即在是有道非是吾亦在是故與
爾諸善信士善男女語以鎮惡弭劫之經
其經孰是主水為天主炁為地一鑪一冶
活火不滅功候一至慾魔一寂則鼎升自
有紅玄相濟之靈而隨我性來俾我命存
水德生物有如是爾
Δ
水功天旨
Δ
炁火之火非真火乃
真火真靈由炁初判
之時慧地註


《太乙北極真經丑集卷二》
炁輪心始篇
【炁輪心始篇】

[第一節 言意旨也]
老人曰先天之氣渾渾灝灝錚錚鑠鑠無
清無凝無姤無晶自炁孕水產而分離母
子相倚生息之間乾元開始陰陽闢闔洞
洞攸攸物物分焉若釋若道若儒若清(
回部教也)若救(千紀前真教也不傳久
已彼時物各相食老人曾從世界濁流救
物一次後六百紀有人羣焉皆救教之力
也)若約(耶教是也)先後三百
紀中凡可以存立一枝一葉一縷一緒者
胞系分絡因得皆宗吾道不以偏而去厄
不以久而不昌得之於炁正者文光離火
之象道儒釋救及諸子百註萬家箋詁之
學皆發源於炁之一脈不過衍述有異同
門戶有成見善靈被縛道魔日爭而成亂
離刼不出數數不離刼炁走不守是以水
燃若油若漆遇風愈烈而乾坤真宰是息
以刼剗數(數定於天刼造於人以後不
可作一事講)至清約繼
生而輪炁之水生已炁火一息如薪厝火
如紙染油是謂真丹將成鼎火將鎔其器
無水則劇性根俱灰所以水來濟炁返本
歸原還我靈而天堂地獄之說盛信於世
一不之信靈失根本孰依附是救教為先
救先於存誠誠存則性堅性堅則命如亡
兦日已潛修得得真旨自知不卜不蓍臧
往而來隨吾心轉何在非逍遙之天極樂
之世又何天地堂獄之有人炁俱存無化
無滅生也由吾死也由吾心焉不穢炁以
聚神神以結精水子氣母萬紀不磨炁炁
輪系胞儀相守而相轉陰陽無錯境也
Δ
如字不可作虛字解
          老人定
Δ
如之一字乃實功最
要初度關鍵似二之
門則無不亂入者為
定出者為如此即一
成一敗之分途也能
定則性命皆為我用
性又最易擾那此乃
間不容髮功候一定
而散皆成如果生滅
息已    慧地箋註

[第二節  發真詮也]
老人曰炁胞之始淺而言之即天中之氣
是未分天地先有炁胞凡物亦何獨不然
今為下元炁息之季不練不坐道將不峙
不修不守道將永墜善何以歸惡何以除
魂魄之爭終無寧息魂清真中何以升揚
魄惑之魔何以潛化默轉妙靈全在錬坐
坐堅氣固而后精結精結而后神凝陰陽
合樞動靜得分(合樞序動靜男女一內
一外之定分也)倫脊
相關思慾融成一片清靈隨心上下直晶
自升曲污自泯所謂善性初具形習為遷
真炁不守真陽易消陽消陰亡是墮地獄
陽成陰散化而合一是得天樂(天樂古
西土名)能
登此土永不輪刼永不誕降如來以前果
吒柰那一人而已(此人生於四千紀前
講不生不滅之學者)至
於鍊氣成形元胞以後惟吾微樞李耳之
旨道宗平摩(平摩吾第二弟子生於五
千紀)得窺正貫皈
依妙山(北極冰洋今人所呼古名妙山
)後世清靜寂滅之
旨始基於此炁胞之輪將有升定此季羣
物私爭私逐染化不誠相率為偽道息炁
停生物殆終吾不下救生從何蘇教將不
能一派存也欲維中炁先闡吾宗坐道虔
嚮自有成人矣
Δ
炁根化旨
Δ
真中炁胞之子也
        老人定
Δ
真中有形在體無形
在靈      慧地註
Δ
精結二字須參悟前
註性堅則命如句註
精結最難精散最易
結由性堅命守散由
性堅命如正邪視此
矣        慧地註


[第三節  語真經也]
老人曰吾在五千紀前二儀未判時代一
炁元中一分水精無他一合質物耳自氣
定形成三元周旋九宮成野五方定序草
木鳥獸蟲魚山澤風雷分而復合者不知
幾千萬禩彼時宮室文字曆數未成之前
以潮為朝以汐為暮一潮一汐是謂一日
三百八十潮汐以計歲炁成水主是乃一
元上紀後又以木計歲而氣候不齊未能
斷定蓂莢計月炁已大化水亦凝而不與
炁合此數千年來天地業障愈深渾厚之
氣少真誠之學衰道亡矣夫道未亡也人
自亡道地獄萬刼不生之苦海皆吾先天
固有同一氣胎物質何以善者常存惡者
易滅又何以惡者常存善者不祥是聞我
言度一切眾生者眾生也滅一切眾生者
亦眾生也滅不見滅生不見生所謂度不
自度度自吾心炁丹還我一元真炁而度
此一切無量濁塵無光彩璀璨琉璃之華
麗魔障險幕有吾真道不外善途物自為
物我自為我炁足神存精結色空無疆樂
土眾生胥賴無恆河沙億萬千刼脫離此
節是在養氣之充障障散邪從炁化炁化
則刼滅刼滅則眾生度眾生度則我之真
炁成形而性命胥歸一致形外之形悉成
渣滓不求升長(升同生)自能長升為
道即神
為禪即佛為教即聖為真人則仙固氣伏
陽潛陰是謂水炁同化之源得此解者仍
須善養善悟莫為客陽所奪邪魄所惑而
炁定已
Δ
炁輪合旨
Δ
序者四時運行定位
而無定也  老人定
Δ
善養則心中有目善
悟則一身皆目修成
真炁在此二目坐而
不養不悟正坐其弊
諸子切勿忽諸
          慧地註


《太乙北極真經寅集卷三》

【腦髓輪天篇】

[第一節 言意旨也]
老人曰前五千紀腦海髓山山川日月星
辰雨露未分腦髓合質皆金玉也其壽不
可以年計其質不可以物化其聲不可以
雷霆掩其色不可以虹蜺比人之腦海髓
山亦猶如是身之督宰是為腦使衝輔任
主歸源于髓髓之所在骨崢崢然骨為血
母髓腦為祖此乾坤天地判焉之下兩脈
分焉其在未分之前口舌也耳目也心斗
也鼻竅也外肢外體內四外四內五外五
皆為有形有質之身至化無形腦髓亦然
我之聲音之未發也我之顏色之未變也
我之手足未舉動也我之鼻舌未有香味
也我之耳目未有視聽也我之心思未有
所念也是皆何故是皆腦故是皆髓故欲
腦如金欲髓如玉可乎是坐欲髓如金欲
腦如玉可乎是坐是坐是橛泰華不可與
言高江海不可與言深見之未至腦即不
充識之不堅髓亦不固若江海若泰華若
腦若髓若金若玉何在而非耳目口舌鼻
竅心思手足何在而非風雨霜露日月雷
霆山川草木之化胎欲壽即壽欲仙即仙
欲聖即聖欲佛即佛欲鬼即鬼欲山川即
山川欲雷霆即雷霆欲風雨即風雨欲霜
露即霜露欲即是物物即是欲物欲胥泯
而后至此至此則道合道合則腦海髓山
萬紀不能磨百[木屠](五千紀前所有
此木年有萬禩幹息根又生子幹年壽俱
同現北冰洋有之)不能易佛家不壞金
剛身道家鍊真炁均是堅吾清髓固腦之
大體而言也
心斗者取乎運行周
而復指之意天人合
體故有是云
慧地註
Δ
內四在身坤離巽兌
外四在身乾坎艮震
交相為用輪錯而合
有妙境焉
堯夫代慧地註
Δ
內五外五十目十手
慎獨之旨諸子各各
自明此乃悟中淺似
深深有時似乎淺千
萬不可著力耗磨真
靈則十手十目之義
悟到圓成之日不知
有多少化機耳時慧
鈍不善用悟宜自却
去浮障是善矣
堯夫劄箋
Δ
金玉寶字也而皆是
空中實相耳
慧地註

[第二節  發真詮也]
老人曰旨云腦髓未成之丹未脫之塵一
炁成丹一神去塵丹完光定塵飛障落如
是一切苦海刼山無量恆河沙眾生隨吾
圓靈放大光圓靈普拔苦障入我樂網出
迷登清去邪驅魔消滅宿孽孽業不生鬼
祟不擾血肉筋骨萬絡千肌一貫于腦再
入于髓天之精也地之英也日月之靈光
也雨露之潤澤也雷霆之震警也百身腦
髓之大鑪鎚鍊此炁泉之本使邪而正使
奢而樸使昧而明奸詐兇險山魑野魅不
敢攖吾道之鋒不敢竊吾道之輝世季將
沉事必有祟物必有魔邪驅祟滅是非吾
道之功鎮乾轉坤不可如黑夜然一望千
里水光淼淼爝火星星初舉一足初開一
目見水與火皆可前進若臨深淵若履薄
冰道淺者行稍高者惕行多多敗惕久久
豐問何為祟腦因是萎問何攫邪惟道是
視道高道下道淺道深皆未有偏一上一
下道上則氣形並定道下則氣定形亡是
何作宰是何作鎮五百紀前善修之物祇
有二靈佛士伽尼道士李耳補道之士得
吾髓竅者儒耶回子皆系胞餘縱而言之
腦生于先天之炁海髓足于已成之後天
論氣則成質質而不流是乃朽灰無所謂
智無所謂巧聖者亦愚愚者亦明腦海髓
山不轉而動不流而沖河車所通心君是
守脈脈有序經經有條條剛幹強序接吸
啣尾澤不竭炁潮不洩骨根不朽是非坐
至六度不克臻此妙境也
Δ
腦動髓旨


[第三節  語真經也]
老人曰物之生始腦為之主爾等其抑審
聞乎生物乎其更有審聞乎生物之理乎
欲知腦源所用試以物物生理言之觀吾
物類自知修炁鍊丹之訣人生之初胎胚
于氣海之中一成形時先見其首肢體經
臟漸次滿分頭大于體平坐氣海陰霾毒
霧無點纖之浸盈無絲毫之思念久而息
吸生呼妄念萌蘖頭力漸弱肢體經臟洊
侵元髓而胎丹皆不成而悉化為塵俗因
果靈物而已此從人胎悟到處知其胎元
乃腦髓為最足最充之先天其如麟龍不
若一芥一蟲尚可以元胎而成形者觀草
與豆則知豆之生也出胞之時芽二莖一
芽大莖細且葉初胎即有甚於母體者豆
含腦質今人之說衹言其意未剖其實不
知芽初出產一升于土無異人胎初成之
首各以腦先成形故目為有補先天之功
其實卵生濕化無一不首大而體小觀雞
雀之微蝌蚪之細亦無不出生之候頭滿
而格具腦髓之生所謂先充若人生以後
善為惡吸則頭腦自薄而真炁易散修坐
補丹成者或得恆河之廣如不善悟不明
腦髓之功與世浮沉忘久趨暫福之來也
身存福存禍之定也魂與禍與坐進六度
炁成丹實又何輪刼之苦吾固吾腦吾堅
吾髓如初胚之兒出卵之雞浮水之蚪雖
不成丹亦可有半丹壽世之地道望矣腦
髓運復可不慎懼可不慎懼
Δ
腦靜髓旨
Δ
盈者惡障毒霾化合
而為害之謂也
老人定
Δ
上句浸盈壞思想下
句思念好思想好思
想充時少壞思想充
時多好時防壞浸息
息不容自懈庶可金
玉易成清輕上浮之
氣多渾濁下凝之氣
消已
慧地註
 
《太乙北極真經卯集卷四》
【形性命分篇】

[第一節  言意旨也]
老人曰原夫倫羣其在先天同一渾渾其
在後天同一形性先天有命後天不得而
補之先性先形能補則後天之命亦得而
補之矣譬物喻倫可識其源草木有形性
與命否曰有命無形無性太古以上之人
見之識之下元以後亡命與形只為性配
形消命絕丹沖不搆於坤坎之室者久已
當此浩浩滔滔莫知流止形定者存(存
字能作壽字之義)性定者大(大字作
神聖之義)命定者結(結字作參化天
地位育人神之義)三者能之則知所始
亦知所止止始無二致形出乎性而能回
光於命則命與性存即形與命大矣至於
形性命功言之淺者諸多觸義言之確適
又極深奧試取草木為之一解上古(五
千紀時)人物而有羣有羣而人物分草
行木語又誰見之更誰聞之是非古羣與
倫者鮮有不謂為荒誕無稽之語云爾不
知南極而北形分性定北極而前命猶未
定(未定者尚未化氣成形也)北形成
一性命俱定非越五千紀不可如今人羣
忘命與性衹善養形而形外之形早與原
充以上之光同散於魄魔輪天不識所返
之途為何在焉若知原充能固(四十以
上者方能做到此一步三度之捷徑橋梁
在是已)充固易溢溢而必散散而能收
收而能守守而能歸真原返本形自不散
性亦可定唯命得轉移其間倘無絳水互
固形失性渙命熄真炁俱亡
Δ
人羣物羣上古本無
分也自人自為羣而
物亦分已  老人定
Δ
魄魔輪者人身之肺
司其天肝膽應之則
性形變而命即絕於
生炁之輪者世人多
易犯此精散神化殊
可惜耳    老人定


[第二節  發真詮也]
老人曰草有命與性形乎曰亡有也木有
命與性形乎曰亡有也老人至石門時天
樞老姥(斗姥星君)問於青玄老人曰
草木之生於春(彼時春至七十五日皆
曰青宮)榮於夏(春末十日合夏初四
十五日皆曰絳宮)收於秋(秋之九十
日前三十日合夏末二十五日為黃中秋
後六十日皆曰白府)藏於冬(此九十
日間皆曰黑潭)由由化化措措吐吐萌
蘗形也枝莖性也根本命也有如是云老
人曰女但知夫其輪迴剝復之象而尚未
觀我奧交玄關之門(佛言靈台道言祖
土儒言虛中皆是諸子讀金華錄者知之
已回基二子言清真言靈魂得超天帝之
堂)亦皆爾等天樞數十萬眾溺於黑潭
枯於絳宮諸子之所未知吾今授爾等經
言真詮一明萬物皆成一致草木之命與
形性人有之草木則無草木有之而人羣
則亡至人羣而亡命與性形之世則坐者
之功度普化有定矣天姥退而與諸子言
此真詮數十萬眾胥出溺途叩首九通皆
超登上帝之堂一時性命與形合化合生
天命之原生之者近得之者充固本充恆
草木所以常生常榮常收常藏無以命為
命無以性為性無以形為形然後物質光
華回本返實謂所謂無即所謂有有其固
有是在合度無其本無是乃真定人羣如
草如木而能真定者合度為難炁鉛不聚
水坎作衝(指三十歲前而言)四合三
升形自存在形自亡在性自有存性自無
存命食有守命自能歸不渙我神不散我
精不涸我炁草木之命與性形吾道弟子
得解天姥石門問疑所悟之語皆能入吾
五宮玄關之門或不致如石門羣石不審
也(師在石門授經木石俱登天籍經感
之耳)
Δ
四合三升者易著四
陰四陽合之為八卦
也此淺言之真旨即
人身之八脈耳三升
者由上元而中而下
元鍊氣還炁始終三
丹田歸之于一也
慧地註



[第三節  語真經也]
老人曰形黯黯爾性鏗鏗爾命渺渺爾黯
黯之天陰霾昏夜人見之而如是形實則
此形虛則彼鏗鏗之質九音風動人聞之
而如是性存則此性亡則彼(九音金石
絲竹匏土革木與風動是也風中又包火
與雷雨而言)渺渺之炁水火相制人處
之而被動命渙則此命定則彼論性與形
必先知命知命之自則知形性之自能知
形性之自則知天命之皈能知天命之皈
則性固而形返形聚而性固命之所在形
之所至形之所至性之所止性止而形由
气存性存乎形形即歸天命天命者何心
君所宰人欲不能擾事變不能怯至於不
擾不變則七情萬慾不縈不結不纏不奪
魄為魂使魄靈俱合靈光圓滿飄然而升
廢然而降我身之來即形即性即命我身
之返即形即皈即性即定即命即守道家
歷史老子始有傳聞五千杜撰實非偽語
列乎天籙不傳人世久矣石竹灰燼爾等
須知耳徒元胎列十四紀而誕生函石天
精地靈形性孕育非人而人生而神化是
謂道宗自後映土(印度也)佛經出藏
專論寂滅而言輪轉此即彼阿攤闍率獸
食人之時而形性命經語語皆曰降魔護
法所拯苦海均在修行未實以前命不知
立性圓形返亦是偏修教柔則成剛教剛
則化柔女修成男男化為女因果善惡事
報不愆古之賢者論陰講功有謂三世之
報三生之因皆命為性奪性為形遷之失
也後來淨土樂國與我玄關妙諦二二不
一今崇正炁立命言形與性者則當鍊炁
始在合度次則進一性天(做三庚者為
一性天)性天日進俗障自減真華日永
性天進至三度非可以人論也以神化神
守命固性無形充原得乎本輪天宮階而
梯焉合此黯黯鏗鏗渺渺皆歸二字曰誠
存後儒謂之至誠不息又曰可以前知皆
不外此一命主炁而已(一命主炁鍊汞
之例可以鼎開之前皆是此境至不息前
知顧視坐功何如耳)
Δ
命歸形性旨
Δ
徒元胎列者五千年
前無知者三百紀前
秦南宮楚豎兒也學
道于函谷李耳之門
得吾石門真經之旨
遂成天仙惜史不傳
徒元謂李耳嘗曰胎
列有人楚子其徒元
也      老人定疑
Δ
十四紀而誕生者南
宮輪迴于世即玄儈
耳        慧地註
Δ
真華人身之至寶也
根生于先天枝葉發
育于後天而以無形
靈光結成有形靈圓
而已      慧地註
 
《太乙北極真經辰集卷五》

【生色空輪篇】

[第一節  言意旨也]
老人曰聲也色也虛也渺也論實為聲耳
可得而聞焉論實為色目可得而見焉昧
昧唯唯不知所蘊杳杳恍恍不知所去其
為空也則一空中之色空中之實老耼得
其意釋迦接其本儒家探其源仁者虛者
寂者聲聆聆然色灼灼然有自一塵之微
充其體而至于彌輪之間皆聲色之母色
非有形色本無形聲非有音聲實有音心
之所撞皆吾聲外之音心之所思皆吾目
中之色不動不思靈昧俱合耳聲目色炁
不能觸化有化無其在斯與其在斯與


[第二節  發真詮也]
老人曰無心而行乎山谷之中木石風雨
湊然而合風蕩之鳴猿鶴不能同其韻其
聲則一行乎萬花齊放之叢梅耐雪而菊
經霜其色則一是在水養充其養炁梅菊
之色百卉不如也一炁回光一水返源水
仍是菊與梅也一炁成衝而任督俱通花
之實體返乎其自來者色之實境皆成虛
妄優婆曇與金光枝葉皆真空中之色水
流泉鳴皆非正聲風過石觸非聲有自聲
之自來蒸汽一動潛陰一結行乎天而為
雷為霆為霹聾者聆之而為驚是謂空中
之聲空中之色色中之空聲中之物物中
之聲皆自吾道一炁而成炁存聲存炁亡
聲亡色不如是色亦如是丹訣之竅先在
屏聲與色息而不息安在不空中有空哉
Δ
聲空化色旨
Δ
實中有空空中有實
八字時時坐悟妙蓮
花峯自然出現吾心
目中也  堯夫劄箋
Δ
午經炁胚成形說聲
生於肺色生於水皆
從經脈而分即指此
炁炁先成形形復還
炁而言    慧地註
Δ
七炁亦指一炁而言
即七經統一而言也
          老人定
Δ
空中有空皆在四體
久坐自得其聲從督
道來色從任津明焉
慧地註


[第三節  言真經也]
老人曰盎然四體充塞天地吾聲吾色出
因緣而沾染者吾聲吾色是實不充於體
不聞於地不沾於耳不染於目耳中之聲
自黑潭而朝絳宮者在體有聲而無聲出
體無聲而有聲七輪八轉炁聚聲成是為
聲空(大而化神之候也)不染目中之色春肝以至
冬水無一不分黃台青赤黑相即無在是
黃白青赤黑界界花花爾音隆隆爾佛杵
儒鐸道板皆是有聲化為無為之聲有色
化為無為之色儒家之曰天地道家之謂
乾坤佛家之謂剛柔如聲如色剛柔一體
所出色亦相同譬彼石之擊金金扣木鳴
有形之物相互而成聲是無物有物謂之
空者丹田以內皆是聲之源也華蓋肺俞
皆成聲之子也木官決瀆都會忘形諸竅
皆為生色之府也欲存吾聲欲去吾色欲
空吾空退藏放彌均是吾聲與色與空試
觀天象其氣青青其光渺渺碧若秋梧青
若春山白若溫玉黃若鑛金黑若膠漆幻
有幻無目中有色自有之目中無色其色
自無聲自東來春為之主聲自南來者夏
為之主聲自西來秋為之主聲自北來者
冬為之主解乎四時之主則知吾聲之自
然回光于氣體天有四聲地有五方界有
五種形而為聲形而為色一炁所冶忽忽
恍恍時而有時而無聲也色也空也至至
空不空至色不色至聲不聲炁守光回然
後丹隨身飛身隨我靈矣
Δ
色空返聲旨
Δ
七八二義即人身經
脈之分言也
慧地註
 
《太乙北極真經巳集卷六》

【塑走關性與梳堅定合篇】

[第一節  言意旨也]
老人曰塑梳不同用炁水不同質分而後
合者乾守坤轉而分此塑輪為乾陰後轉
之功即由前陽下垂兩衝而下復會尾骶
聚於督川之流而后逆入建瓴之腦海此
男功也合而復分者由後坤而上承順氣
接輸兩蹻以達上田中絳之外充結兩衝
回任於舌之端此女功也功若不分陰陽
則男女一致生身異體胡為也動靜剛柔
不同又胡為也明乎此者則塑體為坤梳
體為陽用中化合合炁成水分水成性天
心有復不必聖哲盡盡悟出妙諦走堅分
途全在心命人之不誠心之易走圓靈不
存命曷由堅欲知不走之因先思堅立之
本舉其小者而吉善走則圓光不散善堅
則內外無妨吾見珠之圓者走於盤而無
一息之守是乃天地精神乾坤陰陽所闔
唯然亦即炁水相凝不分之菁華也華之
堅也亦有時從柔而化剛從柔化剛者堅
功猶未及能從剛以化柔堅實而存固者
可取譬鞍韉之永不如鼓鼗之久也定定
何謂關關何謂定為乾母坤水是也關為
坤子性形是也水若無定乾母不生性若
不閑坤子必不能孳孳毓毓而生息亡有
了時一關一定一心一命惟功實升下而
中乘中而上乘惟關不難惟定為難欲除
一切障孽收起慧玄非從塑梳分悟不可


[第二節  發真詮也]
老人曰不盈不虛不謙不沖不益不損不
厚不薄不深不淺不平不偏不奇不耦不
合不分堅之不堅關之不關定之不定塑
也未塑走也未走梳也未梳若塑是塑若
走是走若梳是梳若堅是堅若關是關若
足是定一鼻之矗二簾所垂通上通下貫
乎七散乎八七匯八回旋如也盤如也不洩而泄不搜而受(上句最要切在兩字
抽狀一搜一洩不獨初度功進易犯此弊坐至三度抑且不免回徒輪世收刼亦此過也岳陽不慎於洩點石不慎於搜其事
可細參耳)受之則順泄之則清還吾玄玄
真宰之功復吾圓渺未集之靈冥冥是判
昭昭不渙彰彰無隱息息蠢蠢皆可思悟
正宰恆直虛靈不昧聖徒賢子略得一二
宏規大模闢之者老莊為一流變之者釋
墨為一流皆以塑與關合而為一之道耶
回異說一清一渾皆有梳堅分途同屐之
志然後不必言定與關與走則三偶聯六
而七淨土禪關都是成境問境何在在堅
坤之末在塑乾之始一始一末皆從三度
得來不費工夫(功則三度即此六層工
夫俱到方可見圓滿白光也且當與午經
正集炁功並參自易了悟)
Δ
塑先梳性旨
Δ
此註最要坐時不可
有此想亦不可離此
想耳      老人定
Δ
同屐者儒家謂之薪
傳釋家謂之衣缽道
家謂之統宗是也此
比例言耳其實仍在
身體上尋屐相屐相
謂何一度有一度之
屐相二度有二度之
屐相一不能見二二
不能回一一錯命如
隨功誤走此入三度
最難之險境諸子識
之諸子識之
慧地註


[第三節  語真經也]
老人曰天之塑者氣之定也地之塑者水
之定也風也雲也雨也雪也星辰也日月
也一日三百六十潮汐能有時而定能有
時而關能有時而走能有時而堅能有時
而梳亦有時不塑不梳不走不關不堅不
定不知不塑不走不關不堅不梳不定合
而言之六竅一集聚精會神以通一竅即
是走而不走其走乃有無色相中之真色
相也真色相者前經屢言之已此經合性
化炁化水皆從六竅而成七一通靈參觀
之而其炁可植百年之用即此意也夫(
塑梳合性經本與正經合篇今  師語此
因此集做到可享長生之樂不畏萬魔所
動特鎮此壇)
Δ
梳後塑性青
Δ
此卷不多定註因係
午經中抽出純用悟
功悟到即是
老人定
 
《太乙北極真經午集卷七》

【上元圖說】

[01]

上元炁始三輪未分之圖
此圖初離炁母水分輪天三界不判之象
道充之氣一分
而潮汐世界出矣
命司五千紀前無無世界
循迴轉轉因昷之胎
一變而成合質之物如前

[02]

炁胎之前
三元之始
合而為一者
皆炁胞也
此五千紀前妙山成形之象
如胎兒初孕日也

[03]

兩儀將分
氣六炁六
(陽中之陰
炁六生實
陰中之陽
氣六生虛是也)
未分之先
實為一個胎胞
清濁分後
一胞之中二形成焉
如前圖

[04]

此老人在妙山分形
陰陽相乘而成兩儀
四千紀前氣炁分充之真形也

[05]

太極成形後
乃有是象
此天地既分以後
而物與物競
陰陽之氣質又變
而清濁不分
救徒興教
而數無限量之物與人羣
皆從此橫豎上下一氣
而返回原充之炁胎也
如前圖

[06]

時至人羣物識開而復闔
非有各各清光靈虛之珠光
引幽出明
不能回我前充耳
觀前圖即知坐悟還靈之真益也

[07]

前圖皆從先天之炁生化而成
性近習遠
善實不存
惡虛侵陽
三界之宮
清府不潔
五中是渾
真充被消
邪氣忿結
即為如如似似之境
只要中虛一點精靈不滅
自然易返原充炁胎

[08]

原充反本之圖
上圖三界回性反靈
為驅晦入明必經之境
非可以有心泥執而得之也
此境純是反回先天真陽之意
不可不先從初度二度經過
妄用誤會
思又錯已
讀前圖時
仍須參悟
已經性堅之句
[]
此說乃三元九宮變化分合要鍵
故留是說
由前圖進悟
圖寶文靈返旋之旨
則可時時想做到天輪充滿靈圓
以後之靈光
不可上中下三充
復無為為有為之實境有如是也

[09]

老人妙山授形化物時
過經峪
普度羣倫
不受陰陽所造之數者
皆此炁功之力

[10]

上圖七惑奪靈
不獨惡念不可妄生
使炁能守靈
方可永吾三寶(精炁神)
三者不洩
魄惑無用矣

[11]

求放心者
即老人所定坐功
功則始平
而終于默靜
則全陰自能還吾全陽之炁胎已
不可與實功之求放同解

[12]

善惡分途
神人界輪佛鬼仙邪之分
均在炁解之中
善悟則善
惡悟則惡
此悟一錯
明者為晦
最宜慎坐
《太乙北極真經未集卷八》

【昧靈界輪天篇】
[第一節  言意旨也]
老人過石門時見一般阿闍黎祖坐于山
隙空洞問吾分界者有二十三人同坐于
優伽石台一時青青蒼蒼萬籟無聲之天
霾霧黯黯慘焉淡焉若有見然若無見然
若有聞然若無聞然及有所見日月之明
猶淡淡而無色及有所聞雷霆之震猶息
息而無聲諸阿闍黎祖問何以故老人坐
石洞中諸闍亦不之見抑若有見亦不之
聞抑若有聞如夢非夢見者輒悟曰靈而
不昧者皆于是悟昧而不靈者亦誤于強
悟是以三界六輪之先天不能充氣睟面
盎背合丹守不走之竅屢旦不晨旦爽之
氣失失之內輪魄惑之體全靈被奪真味
昧昧乾陽全伏坎陰不生而兩界俞府之
障塞閉于三充七通八剛之間靈散昧游
無所定亦有所定有所定實無所定諸阿
闍乃明其分界之竅一靈一昧靈者不渙
即仙即神即聖即人    昧者界滿即魔
即鬼即邪即祟如何而轉得此精靈先天
之神必借我後天未散之魄殺惑截昧正
其氣息其影練影成形練形成體至體成
而後真味三昧之圓覺靈光又從後天而
返回先天矣輪輪轉轉因因果果其說本
此阿闍黎聽老人之言所以有三昧三覺
懺悔日誦日坐之思生生坐悟以底於成
成者維何即後來圖說昧靈合光三輪化
一之旨也
Δ
念此句時須叩首四
十九通悟經至此亦
當如儀    老祖先
天真體也
慧地恭註
Δ
焦經脈是也
慧地註
Δ
回光金華篇參觀自
悟三竅合一成一圓
靈之道耳  慧地註
老祖道充真覺在此
Δ
覺字註之亦不得明
仍須從目心丹田步
步上上下下著想便
易悟到    慧地註


[第二節  發真詮也]
老人曰靈天有在昧輪阻止化實出虛入
幽見明皆靈體也守黯入惛通幻執一昧
徑所窒皆慾惑也有時昏昧心靈七宰不
能隨元充(真炁發育時元神充足在三俞肺膂之間謂之元充)而上
通下徹歌知上通之功先求充息之走欲
求下徹之效先求元充之守但走不守先
陽之靈不活但守不走潛陰之昧易踞真
靈所宰即在元充元充不分靈虛不分全
在存陽以合陰合陰以回陽陽初未復昧
昧之氣有時由尾骶而下兀濟火耗水皆
不善用炁火而惟外欲是奪則界輪全昧
何者是三寶真覺何者是八剛真源源竅
所在即昧惑在若鐙有光立吾前者我不
能見其虛靈之地猶立我前者不能見我
虛靈之地如是而昧如是而淺涅欲不淄
孰可得聞乎真竅旋陽返陰不使虛靈一
纖之末入于光覺靈化之炁海則脈通經
合氣實體輕三息十動五氣俱平百絡無
牽則生生死死或歸魄輪或藏氣窨或隨
魂升或流清腑一上一下分界者昧為靈
祛昧為靈祛非仙即神非聖即哲古源所
守皆成渣滓暗藏所昧皆成靈台碌碌之
石能如一羽之飛纖塵之細能作泰山之
重虛靈實昧二者分攻一攻即返是謂昧
進而靈光不出戶庭風輪之首皆轉練修
養出車入轍不能先平河車之道上護絳
宮之險而真靈易泄不從上回返入墜魄
之間一息一滅是有所因一來一住是謂
有輪人神仙鬼祇在體道之虛靈不昧與
此元充不散而區分之已
Δ
體靈從昧旨
Δ
是即坐到初度候功
證能平指此呼吸調
勻而言    慧地註


[第三節  語真經也]
老人曰阿閣黎祖中二十三人中有那托
婆徒二人得超三大千界不受昧輪之縛
不困慾海之坎皆得習習生靜氲氲生升
颯颯爽爽洋洋灑灑渾渾之胎氣胞有物
物者昧也又忽無物物從何去無者靈也
以有化無初度之功不可驟進驟進則惛
惛則散而不收為邪祟鬼魔得之則將如
喑如聾如盲如瘓不語不聞不見不動皆
可有言有聞有見有動是皆虛輪靈輪合
乎外明潛於內庫斗室之小萬鐙不明萬
廈之大一珠之光能察秋毛所以虛靈能
定定於炁先昧氣所惑惑於炁後元充一
散諸靈不合而真養空如一爐火一壺水
水之蒸蒸在於爐火如火不存不養之以
燼則水不先枯亦必不溫其所以故不善
修即善修養昧從中來不因魔鬼祟邪亦
有時而然此皆虛盈不守實滿不還有妨
先天清空之府納入後天未實之輪輪宮
不守虛府皆障身之孽業後體造之必先
正體坐至元充之宮由實而虛由虛而實
真味一透三昧俱化而吾身世界為何亦
衹自覺其圓靈不散而上下住來如沉如
浮則定養之功基於此已阿闍黎祖徒聞
此經游行于毒蛇猛獸之途歷二百紀之
久唐玄奘又發宏大誓願欲度一切虛靈
受縛世世因輪果無有已時皆因靜極思
動小充不能守大充也此卷虛靈不昧非
聖徒經傳理測之說乃先後合天轉地之
實功須坐久而白生內府則界輪分解自
能入大充而脫小充矣
Δ
昧息都靈旨
Δ
大者指已成而言小
者指修成而言其實
功同而境異焉
慧地註
Δ
作用功夫說亦可指
身息言氣定者解不
致有錯
慧地又註
 
 
《太乙北極真經申集卷九》

【鬆拏穿素命天合篇】
[第一節  言意旨也]
老人曰後天之體萬虛皆實百體之神一
氣所穿穿之功候由拏而鬆鬆鬆拏拏其
濁自清濁清而後氣穿氣穿則中真恬定
中真恬定則拏氣聚精精聚而後神結神
結則鬆氣以會脈會脈通於黑骶黑骶一
通自能收明出冥不昏不沉不塞不滯所
以二度功成三度必經之途也吾道昔行
於前未有變質亦未有今日人質之活活
之一誤鬆而生懈拏而復走穿未及通萬
體俱挫斧鑿不敢攖其鋒嶮巇不敢乘其
途諸實之實皆成虛渺鬆之不懈拏之不
走宿元充中即得穿徑入庭亦非善修之
法欲修法必先練炁練炁又必先善坐帶
樞合魄而后真炁均返餘焰皆真氣會神
神為炁轉不求鬆而自得擺脫一切眾苦
沈無遮世界色色花花形形實實之胞膜
天地陰陽之疾人身有天地而疾則不同
矣何謂疾有不同人與天地合不能合分
不能分取譬以觀其解自明人離乎地而
有登天之思鳥有離乎天網而入地中之
水其皆可離而實則一气一理一命未嘗
秒焉或離耳引之者气化之者亦气如受
气引气化則一身百體之靈皆將不鬆而
懈不拏而走不穿而變欲再不懈而鬆不
走而拏不變而穿其孰能窺乎此境禪寂
道虛而外淵魚霄鳶不過僅得活潑之機
鬆之也於天與淵也拏之也於淵與天也
而終不能離乎天正地逆之地之气隨气
而變穿者斯可已欲如吾道之人而能一
气穿炁進護吾三度真人寶丹者非鬆拏
不拘於懈走而鬆拏者則去成遠矣

[第二節  發真詮也]
老人曰上節所言其旨在天天命與素物
各有因因因陳陳久久自懈時時易走格
格不通命素之功不回天元炁充者比比
此此皆從其體魄所散以散之前而曰吾
心欣欣然得之於身者又是一樂境如春
日花花世世深山淺道有百草百鳥千奇
萬錯炫燿我目而我之目鬆已鬆之誠是
而懈於中則身目皆盲身目一盲心目毦
毦見乎此爛慢炫燿之象者則曰我目瞳
瞳何秋毛之能走不拏而拏是真拏矣惜
乎真誠出表真天已放而命素常為外物
所奪者鬆拏兩途與穿破一界不能分進
功修同鑄一鑪使炁戀素使素制氣而後
懈從鬆出走從拏分通從穿來前陽元頂
得南方之正位尾骶後陰得北方之坐樞
左東青府之清寧能肅右西白合之動靜
能適二中之宮絳黑相濟百絡會明身目
有光首靈虛圓滿已苟不心先求乎內目
之彩而鬆者拏者穿者皆是幻境入幻不
難近魔為易不先求鬆何以大化不先求
拏何以鎮邪不先知穿(此句知字為全
道工夫入三度玅徑不可輕輕忽過亦不
可妄作解人祇在善於悟會耳)何以能通知穿
而通知止知觀皆從中來非從命心性功
做到無形形處無色色處不可強求躐級
躁工有妨先素也
Δ
鬆拏穿機合化旨

[第三節  語真經也]
老人曰素者為身之統命性實功依之若
砫合之若膠得气之平者靜者定者目一
秒息而鬼神即在目前此皆素充不統於
正而鬆非所鬆拏非所拏穿非所穿真素
一變而為氣奪水坎皆滿全離盡虛欲其
不懈不走而息息相通者豈可得哉諸气
之本實在乾鑪乾鑪充陽日不見其夢夢
月不見其盈朒昏兮混兮皆隨气變气變
奪炁諸陰散坎海不能揚風不能息木之
鳴且相擊相攪內焰動於外則身素皆燃
而坤子不生炁鬆於谷實拏於命泉穿破
湧底而真素又為客气所衝是乃素元主
气先懈先走先破而不能通者之奇創也
會吾真炁調陰洽陽命素無濁而有清去
垢而見光(由坐者目中所見之白光)坐功至此始可脫
去不懈而鬆之念不走而拏之疑不通而
思若有穿之弊皆非可以語坐之人也欲
知坐功必鍊真炁人各盡能了了惟鍊炁
以後坐之愈久鬆之時多拏之思密而穿
功都易錯通此其要義禮義忠信孝弟謹
行俱是約穿之絚護丹之寶一有他念胚
胎非是又焉能求其元素炁體之充本氣
胥歸靈胞耳
Δ
機分化旨
Δ
錯通之害皆由功候
愈精全體虛靈七八
皆歸萬有真絡實體
之間有無正氣剛維
系之則成此篇工夫
均歸於邪非人魔即
人怪與人妖也修者
慎之      老人定
七八經脈也系同繫
          慧地註
 
 
《太乙北極真經酉集卷十》
【[言口]彀接適合篇】
[言口]ㄎㄡˋ叩也
彀ㄍㄡˋ 拉滿弦也

[第一節  言意旨也]
老人曰洞洞乾元攸攸坤土孰焉是門孰
焉是戶門戶既除徑庭自無欲尋真境從
吾身始身之何來炁之何在炁在身存炁
獨得而主之身返炁息身不得而挽之哀
哀之身恬恬之境多於世障在人自[言口] [言口]
者何自來自粗莽由躁而靜者[言口]銜乎接
矣由靜而反動者[言口]出乎接矣欲救其弊
先從後乾化乎後坤操陽懾陰反動為靜
則可免乎出接之失也(出接者何即汞
鉛化而復散結而永凝之謂也)弊如救接去適不遠適歸於我其彀
自在一彀一適皆無躁蠟之害此害一免
一日一度之坐坐如是也一日十度之坐
坐如是也一日夜長坐之坐坐亦如是也
以如是為如是無不適且彀也以如是為
如是無不[言口]且接也昏昏之體我[言口]之而
晶然矣冥冥之氣我彀之而坦然矣懵懵之窔我接之而展然矣黠黠之路(即河車之路是也
)我適之而運然矣由是而洞洞之乾攸
攸之坤培乎後乾返吾先乾在此一[言口]一
接一彀一適之中由是而復乎先坤濟乎後坤亦不能出乎此一[言口]一彀一接一適
之間而已
Δ
兩如是為字乃功候
中一步一步之證驗
不可輕輕讀過當作
閒文來看  老人定

[第二節  發真詮也]
老人曰老人自石門過經峪時見乎木石
之中鹿一鶴一猿一龜一問吾自來問吾
自去其時老人從者五十六人皆咤為奇
異不知四物蠢蠢介介皆有道用鹿之鳴
也聲乎[言口]已鶴之息也氣乎接已猿之默
也體乎彀已龜之潛也身乎適已老人語
從者五十六人各各自悟一悟即得而後
吾與徒從行經一地一地之方皆能合坐
順而適者有反光回胎之妙息精而接者
有挫幽入明之現色定而彀者有潛後伸
前之息行準而[言口]者有必剛還柔之實用
其間工夫人各不同地各異致人各相同
派別又異所以門戶徑庭闢者自闢無殊
闔者自闔耳老人復回石門語數十萬眾
先派諸方一一唯唯聽吾法言俱臻上乘
妙山道昌實肇於此[言口]也彀也接也適也
成之者各得所途不以體類分不以歧功
輟也則去吾道丹息胎復汞裹之間不遠
矣老人此次經言實功皆從悟中捉有思
中覓無惟[言口]彀接適四工得一不能定游
亦可却魔避障而延年也
Δ
正意息心旨
Δ
[言口]彀接適皆從身心
性命四字中求之人
而具之於初物能守
而不變物惜其偏人
惜無恆故借四物之
譬喻人能得其全而
不使性近習遠方可
立恆即近習有分亦
可收回先天復我元
胎也      老人定
Δ
此節工夫即可引證
中庸力行知恥兩句
之意則四字意思自
易了了    慧地註


[第三節  語真經也]
老人曰黃極何始吾[言口]之則知所始吾不
之[言口]亦自不知其所自始[言口]而後知知者
維何接之是知接從何自自吾心始心知
所始抑知所終乎知之則彀彀又何自自
吾體充體充何來來於不[言口]不接不彀不
[言口]則目耳皆由粗以進精不接則由棼以
歸一不彀則由內以致外內外一致棼紊
皆理精粗胥分而後目中所有耳中所有
心中所有皆成渺渺杳杳之境適者之始
從中來已觀前則眾派不一心有所[言口]而
宿障即阻心有所接而魄惑即擾心有所
彀而炁魔即動如是而欲宿障之不吾侵
也其惟坐乎如是而欲魄惑之不吾觸也
其惟坐乎如是而欲內魔之不吾犯也其
惟坐乎如是而坐如是而適如是而適如
是而坐坐者適之適者坐之坐而後止于
適與坐而僅止于[言口]者誠不可道路計以
適而後觀吾止境亦猶醒醒而悟夢夢之
境悟乃是徹徹乃是悟悟乃是通通者適
之母體母體之靈後乾後坤安有不靈具
稟厚以具後天母體而求後充前充之剛
竅胥歸寂定哉老人語此一節皆因初度
之功坐即得徹遠不若二千五百紀前氣
賦之堅然靈虛之體又不若今日是以有
此初度合度經旨即[言口]接道充之功夫也
論是篇也四字分言為二段淺言合成一
脈[言口]接一段乃是尋常坐功即須注意疾
病憚倦皆防[言口]而後截下不能接中中又
不能接上真炁錯走不可玩而試之也以
論彀適工夫則為引二就三最捷妙徑先
有[言口]接之功繼之以彀適之思入三脫二
無時非吾見吾即無時不有吾吉適功也
是在二度前與二度後崇實之大道耳
Δ
正息復胎旨
Δ
內外工夫非有心可
捉在無心而得之者
最易見妙深耳
          老人定
Δ
此段坐功不可忽更
不可強勉能坐到此
際方知如是虛境皆
成實境    老人定
Δ
如是二字又是要實
悟的着想
        慧地箋註
Δ
引二就三二者一乾
一坤一陰一陽三者
上中下三充元息三
焦是也    老人定
Δ
入脫二字工夫在引
就之時即能自明能
入能脫有先知先覺
之妙坐到此候即彀
接適始能悟出真解
          慧地註
 
 
《太乙北極真經戌集卷十一》

【尖離披合合篇】

[第一節  言意旨也]
老人曰前篇所言四物之用有功同而候
異者有候至而功未到者此何以故尖披
之靈不能通也尖者在後披者在前一尖
一披黑潭之氣上過黃亭而沖天關下注
黑骶仍歸炁胞由由而外吾之體復入內
我之境其境之大如空濛之氤氤氳氳散
而不知所止聚而不知所終黑黃兩間惟
我是存所存之體即後息反回先息之體
囊而已彼若妙山觀止乎北妙丹之成觀
止乎南乾離坤合一息之身萬息披焉萬
息之體一息尖焉尖而後披始可離而後
合也人之所異于四物者尖披能雙鍊而
四物功尖候披之有不同者離合不難離
而後合又不若合而後離之為難也(離
而後合與合而後離皆從息定出游來也
)至此功候胎海必先重
而後輕胎海之炁始能化有為無而真炁
尖焉氣子披焉于何知之洞明乎離合之
交一潛一放之真體胥從尖黃披黑而來
者即在善悟四物之功候參異取同是去
玄津之要不遠矣
Δ
黑黃交媾之間初坐
宜滿而溫坐久溫而
後空仍不失初坐之
溫最善    老人定
Δ
此段定游工夫坐時
不可以為何處是此
妙境方能擺脫炁胎
是一要竅  老人定


[第二節  發真詮也]
老人復與石門諸第子深言尖披之妙其
從者五十六人中知此妙工淺即深深即
淺然後二十三人得成最上乘妙臻者抑
惟有由尖而披而已所謂尖者尖吾氣也
尖吾體也氣尖而後七通七通而後陰目
開陰目開而後陽體回陽體回而後真炁
上披天目天目可披則山川草木日月雨
露照也臨也墜也潤也生也長也流也聳
也是即人身天地同是氣胞與天地質化
之異而其形成則同所以有身有魄有神
有惑皆為奪吾披合真真炁海之利刃不
先鍊尖如山之聳如川之流如草之生如
霜之墜則尖功一離[言口]而不得復接者猶
其小失一離胞海胎息是阻其尖雖成亦
不過與四物同候異功耳總言尖之功成
如日之臨如月之照如露之潤如木之長
是為正果上乘工夫而後離乾合坤合坤
反乾陽離陰合陰離陽合皆由尖合披由
合反離也離而後靜者合披為易無異離
而反合轉尖為披為尤易易耳二十三從
徒鑒于此四物之功候老人乃有引深入
淺之說練難為易不以先炁後氣之分而
有成敗得失之誤也尖披離合四種工夫
不難于初進而難于將成(即三度時白
光生室儼如白晝仙神鬼祟妖怪魑魅之
屬以及聲色雷霆風雨之變且有天籟以
外未寂之擾皆足以妨有成可懼甚也)
吾道以妙為妙以正為正以安徒摩徒二
人得之此艱窘之境其成果則較後之諸
徒為尤速何故讀普安呪與真武經會可
略約悟到披合工夫矣
Δ
炁還元息旨
Δ
七通初度工夫也惟
至陰目開時則初度
又進一度陰目何在
見虛白而一練下垂
氣海即是陰目開處
          老人定
Δ
七通經也
Δ
天目開本是二三度
工夫接合之時全身
心目成大圓靈皆天
目也
          老人定
Δ
是者是一箇合而歸
本之言也  慧地註
Δ
此段離合工夫如夏
日日炎而泉寒冬日
天冰而地煖其間分
氣是也
        老人定疑
Δ
妙者渺也正者真也
是乃渺中之真真中
之渺處處皆吾大道
永生不滅之候耳
          老人定


[第三節 語真經也]
老人曰一物之微必有至末至末之微必
有所終終之至末即末之始其始其末其
終其微皆其尖候是候之來有順有逆有
堅有虛堅者虛之尖而披已虛者堅之離
而合已欲明離合之道先培尖披之基其
基云何虛靈是也欲吾虛靈不走不散尖
之于吾上虛玄門(即天庭顖門)尖之皚皚而披
于外者如苗者易成尖之而披于外者如
梳去成不遠尖之而披于外者如梭則凶
其尖其披二度後功候漸潛而坐體如羽
浮波者自自悟見自自能收見之收之有
離有合離者見其尖不可使之散亦不可
使之凝合者見其披亦不可使之垂更不
可使之平總須由不着力處使之合抱於
兩端而上下圓虛成鏡功至此候物欲不
能擾山魑野魅不能驚鬼祟妖怪不敢近
雷霆不能動萬籟無聲之仙先神尊上帝
皆有測汝貳而不貳之時是在成者自成
不可泥于心中之尖離披合而有所捉摸
祇須用一堅字到底工夫斯可已
Δ
歸炁化合旨
Δ
此處全說靈光靈光
如守是真披而梳靈
光如散是乃披而梭
已        老人定
Δ
如羽浮波初坐切忌
有此現色即可解坐
或定息凝神自重自
慎      慧地箋註
Δ
這個散字不是散渙
就是種種凝圓變態
不同或上或下或大
或小或遠或近或花
或黯之類皆是
        慧地箋註
Δ
此篇純為將來有可
望大成者而言所有
老祖定疑及吾箋註
不可輕以示人也
        慧地又註
 
 
《太乙北極真經亥集卷十二》

【炁一成胞胞一天地合篇】

[第一節 言意旨也]
老人曰前經皆吾老人與石門諸子所言
炁解一放萬彌萬收一歸之旨何者可成
何者可修修從坐始成亦從坐始是以木
石同登因木石能靜於人能堅於人堅修
堅坐靜修靜坐靜靜堅堅皆真誠之氣胞
中正充善靈也(正充任督主之心居胞海所繫之正脈也)正充
之氣清而為天正充之氣濁而為地清濁
未剖元吉在中(易曰黃裳元吉是也)黃判玄分人出
於斯而後天地之炁解愈不可解何也是
在靈昧動靜之間一動即昧一靜即靈動
靈靜昧抑有時而昏者氣胞之初往往有
之譬彼濁流萬無清日不波不風攸攸如
是皆氣渣滓不有此氣真炁之火曷以升
火真炁之水曷以鑄丹欲求此理先觀氣
解(氣解午經中圖說自明)炁解一明真鑪在握坐久
觀成如毛遇風常坐却病亦可延年二千
五百紀前之落機山即[木屠]木也石質成形
化人而昇平摩新宮果佛之徒皆是(果佛如來千世之
適祖)如是天地人本一炁胞一個炁胞
天也地也物也人也即人即物即地即天
回回是炁回回是體生生是炁生生是體
氣體統一合為炁胎分為氣子息息不回
氣胞將熄如火之燼如燭之跋見跋見燼
人如是而行深者其輪必凶物如是而質
良者其化必劣欲修吾身先明氣一氣一
得解萬化俱善一不識解萬險中來此乃
經義一本一末坐坐修修功養功候二者
最大門徑修方諸子不可不先悟徹炁解
別有用心亦徒自失道本與性根命何云
乎哉胞由氣一一由炁來皆吾初基
Δ
此時無言語無文字
全以心性形色感化
而成不可以為無稽
理想之說是善
          老人定
Δ
這箇炁胞之胞與包
字本不相同有月是
體無月是氣一箇未
成一箇已成是也
          慧地註
Δ
落機譯音此山脈也
本石門傳經時一木
質耳
          老人定


[第二節  發真詮也]
老人曰人初之炁天地也天地之炁炁胞
也合而語之無天地之實質無人物之實
形生而後化化而後合全在真宰一靈不
散一昧不蔽能得乎此庶可近修近修易
成無墜無墮矣所言前集皆本也所言後
集皆苗也木之有苗而楝榦枝葉胥有基
焉本固己而風霜雨露之剝不易戕削吾
木先胞此先胞也存之為我失之為滅(
不是佛家寂滅之滅是乃永墮地獄不轉
輪迴之滅)欲脫此苦先救吾
靈吾靈不救何以歸光人世之變皆刼之
導魔身心之業海性命之關鍵耳彼夫世
言舜也孳孳跖也孳孳何別何殊善惡別
殊此則一修內行一傷外行修內行者有
無禍害有之成者知之(此句須參悟普
祖得道時境界自能了了)
傷外行者有何歡娛歡娛之境一眴皆
成悲喪哀悔雖有歡娛之境不如養吾善
體修吾善根鍊吾善氣踐吾善行回吾善
靈而後心為我使不使我為魄害雖曰跖
徒亦可登岸不過成者甚尠悔咎減戾皆
能消除氣胞些些濁障天地清靈多見熙
熙耳修道諸子大概知之惜不能親靈試
之將來氣胎轉胞翦惡刪宄修行立德先
從道始不可前樂是視炁胞氣一之樂天
地間何有巳時身存吾存身還吾亦存也
若修此行是謂上乘道統合一六善大化
責在先靜不可懆切有傷夙根與本靈斯
可謂之氣解后一萬萬千紀不泯諸佳弟
子耳
Δ
包胞化分旨
Δ
先胞與先天無大異
處所異者現在未來
過去不同之有差異
耳惟先胞不然時時
如是永永如是
          慧地註
Δ
一傷一修世人多犯
此弊能去其弊無不
大成此乃最妙之丹
訣也      老人定
Δ
丹訣在此細細思悟
          慧地註
Δ
存者靈也亦有與身
俱存者惟至少數兩
儀判後吾徒不過八
九人      老人定


[第三節  語真經也]
老人曰一炁之火火不能生水孕之也水
輪心始氣胎之也自有水胎火孕一氣萬
化一合腦海髓山基之于先天正充三元
九宮兩儀判然已此集前二節言昔日授
經意化心觀之時言語未備文字未著歲
時不恆(有大小潮夕之分有三百六十
為一日有三百八十為一歲是也)
古荒無攷人不之見亦不之聞古遠荒渺
安識其詳是以坐悟之道思本思原修氣
鍊形還吾先天真炁俄頃之功生白定游
萬俗俱化萬念俱合化合之功首在全真
全真之用首在養氣次第候到命定性圓
道統成矣其成道統心嚮邇而固無難境
實則難經之途頭頭皆是自此集上均有
功養功候之分一不善悟錯縱紛雜皆入
葫蘆真炁反收客魄惑奪惑奪而後氣黜
神走空靈不附骨質體形皆入刼網坐之
可挽默然可還全在一靈所制制靈無惑
真炁來復潛乾伏坤都從海水炊飯熟冰
窨報花開十五千紀一結實十五千年一
回輪三十輪中多此因五千萬仙皆先果
有花有果陰陽是主成先根先根成時氣
解又回吾妙山之靈是真一胞是真一炁
一炁分數胎而炁解一輪實為上乘萬教
修祖也午集圖說坐修養候皆為石門心
授形習得道普度眾眾妙諦肩者有徒成
者自悟而已
Δ
胞包合炁旨
Δ
前節已定
        老人又定
Δ
玄機玄關在此數語
無心坐悟須臾打破
有心捉摸萬無一解
          老人定
 
【語後】
太乙乃後世尊吾北極初判敬詞真經又
復後世因教而定祗語吾於二千五百紀
前自沙山出救諸刼痛苦之數曾授石門
經峪一次真語皆從下末而返上始所言
之旨今又濟壇得聚諸方信善士信女人
胥虔坐禱真言以為出俗超塵之筏兩三
盈朒本經始克先告厥成其間變幻不測
之事忽焉而合忽焉而分皆吾司測之靈
證功證過所生之境此經成蕆不過三十
六分非限之也實緣功獎未定定確適職
尚待平默不以矜能躁進偏事急功為念
吾皆可以許聽真經一志求道不分中外
視若一家將來午經正集產世合觀是篇
自可證驗其前四集無大奧交(同窔)辰集
以下均要奉看圖說與疑註豁然通悟較
坐猶是一途也不可隨流誤與中下者參
(不識字之婦孺不可輕語惟在道諸士
可也)吾道大昌出刼出
數道有正歸必自此經始亦必自此一地
始諸方弟子遵旃

日日親授乩沙

《太乙北極真經》十二集終


【經語】
吾奉
師命傳諭謂是經語即前授之經皆從石
門本經抽出副冊先授爾等為引心入
靈悟回先光之本與[虫巳]蛇山道書不同
彼冊專重指悟此冊全在心領不可自
是更不可捉摸實理此篇巳經以下皆
是心身性靈原理在於指悟

師命定疑在於心悟吾又遵箋是在善悟
者去矜去躁去急去偏默然神會未讀
書者得人口述尤易貫澈因不硬從實
處尋字字句句之真義而後真義自在
圓充之中也諸方識之
箋註弟子慧地恭畫
 
 
《梳後塑性旨》
√∘梳理順了以後接著塑性
√∘這裡談塑性要旨
√∘善捏塑了塑性但不見得了仙佛性
√∘可見得他所梳理的是道性

[第三節  語真經也]
老人曰
天之塑者
氣之定也
地之塑者
水之定也
√∘這個塑是什麼
√∘塑形塑象然非泥塑也
√∘陶冶培養皆為天地氣水之定
√∘形五臟之氣定五行之位使五氣朝絳水也
√∘絳水元宮泥丸也

風也雲也雨也雪也星辰也日月也
一日三百六十潮汐
能有時而定
能有時而關
能有時而走
能有時而堅
能有時而梳
亦有時不塑不梳不走不關不堅不定
不知不塑不走不關不堅不梳不定
合而言之
六竅一集
聚精會神以通一竅
即是走而不走
其走乃有無色相中之真色相也
真色相者
前經屢言之已
此經合性化炁化水
皆從六竅而成
七一通靈參觀之
而其炁可植百年之用
即此意也夫
(塑梳合性經本與正經合篇今師語此
因此集做到可享長生之樂不畏萬魔所
動特鎮此壇)
Δ
梳後塑性旨
Δ
此卷不多定註因係
午經中抽出純用悟
功悟到即是
老人定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发表于 2009-11-13 09: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支持天机兄!!!1
发表于 2009-11-14 18: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书是甚宝也,谢谢楼主。
发表于 2009-11-17 13: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唯一未知 于 2009-11-17 13:47 编辑

听说入门后再修百日方可领此经。

ps:少了图?

发表于 2009-11-17 14: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天机大大,不懂也收下先
发表于 2020-10-30 13: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乙北极真经,非常好的典籍。收藏一个。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4-19 11: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