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10773|回复: 36

有关“蒋大鸿”的一些史料 风水宗师蒋公(大鸿)传记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06-11-1 20: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有关“蒋大鸿”的一些史料(网上摘录)

    由于蒋大鸿是反清复明的义士,历史文献中对蒋大鸿的生平虽然有府志县志的记载,但都极为简略。

   

1、《绍兴府志》载:

      及明亡,唐王僭号于闽。平阶赴之,授兵部司务,晋御史,抗疏核郑芝龙跋扈。
     
福建破,遂亡命,服黄冠,假青乌之术,浮沉于世。东至齐鲁,登泰岱,谒曲阜,转徙吴越间,乐会稽山水,遂家焉。
     
熙十七年,朝廷开史局。征博学鸿词,故人欲为平阶地,亟驰书止之。
     
平阶诗文详瞻典丽,宗云间派,以西京盛唐为要归。于书宏览,洞究无遗。好谈几社轶事,感慨跌宕,滚滚不能休。酒阑烛灺,涕泪随之,闻者服其才而哀其志焉。著书十余种,卷以百计,殁后皆散落无存。遗命葬若耶之樵风泾。

2、《华亭县志》载:

      蒋平阶,字大鸿。居张泽、尔扬犹子。嘉善籍诸生,崇祯间,在几社有声。
     
乙酉亡去,赴闽。唐王授兵部司务,晋御史,劾郑芝龙跋扈,人咸壮之。
闽破,服黄冠亡命。
   
假青乌术,游齐鲁,转徙吴越,乐会稽山水,遂止焉。卒,遗命葬若耶之樵风泾。
   
平阶少从陈子龙游,诗文详瞻典丽。
   
凡天文、地理、阴阳、历数之书,洞究无遗。尤谙兵法,时遇权阉,未展所学,晚益精堪舆。
   
康熙间,有欲以博学鸿词荐者,大鸿亟止之。
   
好谈几社轶事,感慨跌荡,涕泪随之,闻者哀其志焉。

3、《松江府志》载:

    蒋平阶,字大鸿。明诸生,年十八,从陈黄门游,诗文日益有名,性豪隽,有古义侠风。晚业堪舆,精其术。今言三元法者,皆宗平阶。

4、《艺海珠尘》载:

    《艺海珠尘》子部艺术类《地理古镜歌》篇首题:“大鸿,字平阶,又号宗阳子,江南华亭人。明亡,唐王僭号,授兵部司务,历御史。福建破,遂亡命。入务本朝,其友欲以博学鸿儒荐,大鸿止之。卒于绍兴。著书十余种,卷以百计,皆散失。”书后有戴鸿之识云:“吾君平阶蒋公得无极真人玉函之秘,遂注地理辨正一书,悉本黄石、杨、曾之授,其旨深矣,惜言多隐而不发。于是作天元五歌、天元余义及集评水龙经四卷,则显而见焉。雖皆不外无极之传,然犹觉其糟粕耳。去岁(1806)孝廉方正陈子礼园,酷嗜秘书,家藏多本,又偏觅蒋氏遗书,内得古镜歌五十余首;乃蒋公得口授真传之后,又搜括余蕴而作也。其歌,始则细辨龙水之纯杂吉凶,继则阐明先、后天八卦之精义,以推断休咎。由大及小,以至田角、灰塘,一无遗漏。诚玉函之至秘,堪舆家之圭臬也。”

5
、《全清词抄》载:

   
《全清词抄》第一卷载有:蒋平阶,原名阶,一名雯阶,一字斧山。江南华亭人,明诸生,有《支机集》。此外,于《松江府志》的内,亦录有数行关于蒋大鸿的史实。“蒋平阶,字大鸿。名诸生。年十八,从陈黄门游,诗文日益有名,性豪隽,有古义侠风。晚业堪舆,精其术,今言三元法者,皆宗平阶”。

6
、《清史稿·列传》载:

      蒋平阶,字大鸿,江南华亭人。少孤,其祖命习形家之学,十年,始得其传。遍证之大江南北古今名墓,又十年,始得其旨;又十年,始穷其变。自谓视天下山川土壤,虽大荒内外如一也。遂著地理辨正,取当世相传之书,订其纰缪,析其是非,惟尊唐杨筠松一人,曾文辿仅因筠松以传。其於廖瑀、赖文俊、何溥以下,视之蔑如。以世所惑溺者,莫甚於平砂玉尺一书,斥其伪尤力。自言事贵心授,非可言罄,古书充栋,半属伪造。其倡言救世,惟在地理辨正一书。后复自抒所得,作天元五歌,谓此皆糟粕,其精微亦不在此,他无秘本。三吴两浙,有自称得平阶真传及伪撰成书指为平阶秘本者,皆假讬也。
     
从之学者,丹阳张仲馨,丹徒骆士鹏,山阴吕相烈,会稽姜尧,武陵胡泰征,淄川毕世持,他无所传授。姜尧注青囊奥语及平砂玉尺辨伪,总括歌,即附地理辨正中。
    
平阶生於明末,兼以诗鸣。清初诸老,多与唱和。地学为一代大宗,所造罗经,后人多用之,称为“蒋盘”云。




 

[ 本帖最后由 tianhezhong 于 2006-11-1 21:54 编辑 ]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 20: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蒋大鸿的”一些史料(网上摘录)

蒋大鸿在著作中的自述

1、《地理辨正》原序

   通三才之道曰儒,故天官、地理,皆学士家。穷理之本业,而象纬之学正旨,统测灾祥,属于国家者之事。独地理为养生、送死,生民日用所急,孝子慈孙,尤不可以不谨。 宋儒朱蔡诸贤,间有发明。见于性理书中,斑斑可考。顾仅能敷陈梗概,而未究其精微。或者进而求之,通都所布,管郭诸书,虽其言凿凿,而去之愈远。斯其为道显而隐,诚所谓间世一出,非人不传耶! 余少失恃,及壮失怙。先大父安溪公,早以形家之书,孜孜手授,久而后知俗学之非也。思穷径绝,乃得无极子之传。于游方之外,习其所传,又十年。于是,远溯黄石、青乌,近考青田、幕讲,彼其言,盖言人人殊,而厥旨则一。且视天下山川土壤,虽大荒内外,亦如一也。其庶乎地学之正宗在是。辄欲举其说以告学者,又不容显言无己。则取当世相传之书,订其紕缪,而析其是非。使言之者无罪,闻之者有所惩戒,而不至于乱辨正之书所以作也。夫地学之有书,始于黄石,盛于杨公,而世所惑溺不可卒解者,则莫甚于《玉尺》。故论断诸书,汇为一编。其俎豆之与爰书,皆以云救也。于姜诸子问业日久,经史之暇,旁及此编,岂好事哉。我得此道以释憾于我亲,从我游者,皆有亲也。姜氏习是编,而遽梓之以公世,其又为天下后世之有亲者加之意欤?允哉!儒者之用心也矣。

2、《平砂玉尺辨伪》序

   仆弱冠失恃,先大父安溪公命习地理之学。求之十年,而始得其传。乃以所传,偏证之大江南北古今名墓。又十年,而始会其旨。从此益精,求之又十年,而始穷其变,而我年则已老矣。姚水亲陇告成,生平学地之志已毕,自此不复措意矣。岂不欲传之其人,然天律有禁,不得妄传。苟非忠信、廉洁之人,未许与闻一二也。丹阳张孝廉仲馨、丹徒骆孝廉士鹏、山阴吕文学相烈、会稽姜公子尧、武陵胡公子泰征、淄川毕解元世持,昔以文章行业相师,因得略闻梗概。此诸君子,或丹穴凤雏、或青春鹗厉,皆自置甚高,不可一世。盖求其道以庇本根,非挟其术以为垄断。故能三缄其口,不漏片言。庶不负仆之讲求尔。若夫中人以下,走四方求衣食者,仆初未尝不怜之。然欲冒禁而传真道,则未敢许也。至于仆之得传,有诀无书,以此事贵在心传,非可言罄。古书充栋,半属伪造。故有辨正一书,倡言救世。后复自言所得,作《天元五歌》,然皆庄蒙所谓糟粕。必求其精微,则亦不在此也。此外,别无秘本,私为一家之书。近闻三吴、两浙,都有自称得仆真传,以自炫鬻者。亦有自撰伪书,指为仆之秘本,以蛊惑后学者。天地之大,何所不容,但恐伪托之人,心术鲜正。以不正之术,谋人身家,必误人之身家。以不正之书,传之后世,必贻祸于后世。仆不忍不辨,惟有识者察之。

3、《秘传水龙经》序

    天高高在上,哀此下民。亦欲使千古不传之蕴,宣露一时。苟知而不以告人,为不仁。告而不以实,为不信。予不识固陋,欲为后世通人彦士,执辔前驱。因无极之传,发抒要妙,尽泄杨公之诀。俾荡然大辟,以山龙属之高山,以水龙属之平壤。二法判然而不相合!不惮大声疾呼,以正告天下之有识之士。间亦信之,从来迷谬,于焉洞豁。予虽自喜其阐明之非偶,而且恐恐焉惧冒阴阳之愆,又何敢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也。方予初传水龙之法,求之古今文献,茫无显据。及得幕讲禅师《玉镜经》、《千里眼》诸书,于入穴元机,始得符契。未几,又得《水龙经》若干篇,乃叹平阳龙法,未尝无书。但先贤珍重,不肯漫泄于世尔。因无刊本,间有字句之讹用,加校注、诠次,编成五卷。一卷明行龙、结穴、大体、支干相乘之法。二卷述水龙上应天星诸格。三卷指水龙托物比类之象。四卷明五星正支、穴体吉凶大要。五卷义同四卷,而纵横言之。一、三、四卷,得之吴天柱先生。二卷得之查浦故宦家。五卷觅之吾郡最后得。作者姓名,或有或无,其言各擅精义,互见得失。合而观之,水龙轨度,无踰此矣。学者以此为体,而更以三元、九宫、易卦、乘气为用。譬之大匠,水龙者,檀楠、杞梓。而三元、九宫,则方圆绳墨也。譬之丹家,水龙者,鼎器、药物。而三元、九宫,则精莹之火候也。名材不搜,公输无所施其巧;铅汞不备,伯阳无以运其神。故天元心法,诚为至矣。

4、《水龙经》卷五序

    地理之书,真伪杂糅,山龙犹有善本,平洋只字不传。世本纷纷,皆不知妄作。俗士罔察,谬以高山龙法与平地同论。遂使安坟立宅,尽失其宜。中格合符,百无一遇! 固天机之秘,惜亦俗术之误人!顾此茫茫,不胜悲惋! 予自得无极真传,洞悉高山平地,阴阳二宅秘旨。曾有《水龙经》一书,藏之名山,未敢轻泄人世。庚子春,偕吾友余晓宗,遇同郡邹子所,客有以《水龙经》一卷见示。与予所藏,大同小异。披览之余,深叹三百年绝学,竟有从推测中,得其梗概。是书不知何人所著,考究其年次,应在万历中年。大抵江湖术士,历览已成之绩,不拘牵于俗论,而自抒其所见有如此。虽犹未究精微之蕴,然亦可谓绝伦敏妙之才矣。 按:蒋公著作流传至今者,影响最广的为《地理辨正》、《天元五歌》、《平砂玉尺辨伪》、《天元余义》、《古镜歌》、《阳宅得一录》、《阳宅指南》、《秘传水龙经》、《归厚录》等风水书籍,及有研究诗词的《支机集》外,还有《东林始末》、《毕少保传》等。

[ 本帖最后由 tianhezhong 于 2006-11-1 20:5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 21: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蒋公自述修证玄空之路

蒋公自述修证玄空之路

    昔遇吾师无极真人于原枝之野。扶桑上宫再拜稽手。叩问金丹大道。真人曰。人道不修。仙道远矣。天气生魂。地气生魄。造化之精英。性命之根底。于是乎寓焉。若祖宗父母灵骨不栖。则二象薄蚀。五行为灾。身且不保。而何有于长生久视蝉蜕羽化乎。我先授子以玉函之秘。山原水泽二宅奥妙。是名人世金丹。归葬其亲。兼以宜民保国建宅开都敬奉无极将语子以道矣。 但天道秘密。远则五百年一传。近则三百年一传。我昔化为无着大士。与斗中真人共明此事。为扶轮大帝定此埋金之术。今数应及子。运启后贤。传之匪人。祇为祸耳。于是告盟三天。常跪敬受。而ㄠ文妙义。不克骤通。小愤则昏。且失经大义。及寒暑易序。丹元童子。五华丈人。时或伺其寤寐。披我闱闼。引喻夏端。进以神解。比其晓悟。星岁十周。又复栈山桴海。迹夫古帝遗墟。神仙窟宅。考其制作。发其幽奇。盖鞅掌者二十年。胼胝者数千里。乃得内无惑思。外无疑旨。余之得此。可为劳矣。 故愿广志殷应物。不吝尝持要妙以示人世。而末俗浮嚣。不宝至道。或始信而终疑。或得半而遽足。或以伪而乱真。授受之问。良为不易。惟隽李沈于二生。及同郡壬生辈。资性屯笃。服膺不衰。丁酉岁。偕周生翱翔入越。越之彦士觞予于宛委山禹陵之下。陵之名迹载籍显著。乃其瘗玉之地。人莫能知。余登窆石。凭虚一览指定神禹葬处。其时同游者四十余人。苍黄不白。独余姚丞相之耳孙相烈。趾不旋踵。目不改瞬。应声拊掌叹曰。君神人之鉴哉。 虽古之管郭。不加于此矣。愿执弟子礼而问业焉。求卜一丘。奉藏母翣。余于宛委南麓。为定马须之封。而吕子之再从叔师濂及弟洪烈。先与余诗酒唱和。得意忘形。缟带纻衣。愿言古处。吕氏诸子之定交于予。旷世为期。非朝伊夕矣。昔旌阳真君。得郭景纯日负其母骨。求山雾之秀而葬焉。择洞壑之美而栖焉。古之至人。祈响如此。服旌阳之教。以净明忠孝为归。母墓未卜。其敢即安于越诸山。祖于金庭天姥。委于四明若邪。霄客之所君都。羽人之所游衍。愿追同好之士。披衣岚岫。坐啸曲阿。生茹其花。没敛其实。以故酉戊后岁必适越。三浙以东。虞江以西。足迹几遍。吕子同游。日久山川之变态心耳洞然。又欲尽知昔人裁制之法。过自抑损而进问于余。余遵奉师戒。盟天而传。即举真人所受玉函真义。特着一书以赠诸子。而总其要为天元歌。虽俚言鄙语。然实济世忧民之所为作也。吕四岳之后代产异人。挺兹后昆讵惭先觉。是能曲畅斯文。不晦云阳之旨。使有觉之数。咸识慎终。名山大川。郁为时栋。则大璞之余巧。实利济之全能。以是穷探道奥。翔步虚无。夫岂远乎。

岁在己亥日月会于玄枵之次中阳子 蒋大鸿题于会稽之樵风径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 21: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蒋大鸿墓记

蒋大鸿墓记

    蒋大鸿墓穴在绍兴府会稽县,东南距城约十余里石帆山下的林家汇,土名马龙头。象形取义,相传为螺蛳吐肉形,系明末遗老江苏华亭蒋公大鸿先生自营佳地也。 近祖来龙自驻日岭起顶,历经龙潭岗及作丹岗,绕鸡笼顶出大庆岭。一路崇山峻岭,星峰磊落。大顿小伏,形体变换迢递数十里,陡起鹅鼻大峰,绵跨诸嵊,会三邑之间,崔巍险阻,两肩展翅飞张,宛若鸣凤朝阳,此为干龙顿宿,度关、起顶分枝之处。 中抽为法华岭,左翼为朱华山。朱华之龙北委于平野,若隐若现。伏脉二十余里而起琶亭。诸山蜿蜒东行以入于郡城之卧龙山。为城中八山之尊也。望翠山高耸于法华岭之右侧。逶迤转磨层递,剥换起西化、东化、羊中、大尖诸山,层峦重巇,高插云端,别开生面。而西化山双峰昂头,对峙竞秀,已露立穴朝向。张本中支法华岭,龙身微曲盘旋,枝脚横排,蔓延瓜瓠,累累不断。 绕袅至何山渡后岭,再接再起,如层波叠浪,横开凌霄。大帐顶平背圆,是为少祖秦望山①。星辰雄豪端严,精力扩充,弥满陟巅。瞻仰夭矫不群,大有居中驭外之势。 前面一线当中委曲徒心出脉,两边帐脚齐送。穿渡覆釜岭、天柱山、黄方岭。星体五换六移,渐升渐高,如登天梯,卓然耸立。香炉峰②头尖头阔,山脊五峰排列,微有曲动,形如蚕卧高岭。而脉从阔处直落,隐隐如带飞舞,有起伏挫平之势,无急硬直去之情。所谓高山眠体平贪直去,如僧参是也,以此剥尽刚老之气,至断续处起白鹤山,尖秀无瑕。正脉绕向阳明洞③,天束咽起顶高耸石帆山④。此山西连大会稽⑤,东带若耶溪⑥,所为白水翠岩,互相映发。 庚峰贪狼,开面照荫穴场。复从左肩降势出脉,到头翻身勒转。向内临落横列联殊三峰,如梭如印,剥换武辅兼体至入首处。中垂隐靥,脉出戌方,撒落田际。左右有两源泉涌出,四时澄清如镜,由是隐迹藏形。中间无复脊脉之起,脱胎化弼,面前惟见圆唇之收龙,身后托纷披支脚逐条回环。绕至双溪港口与隔岸射的山,分出之葛山交牙锁织,作为内关贴身护砂,审形度势,回别众山。居中立极,扦作壬山丙向。 特朝西化双峰耸翠,砂明水净,穴法宛然。内堂元辰水,潆洄环抱,真气含蓄不漏。转从辰方小桥流出,会通耶溪之水。即正干右肩缠龙,水源所从出也。复屈曲流至双溪港,会上溪水,联合向丑方悠悠扬扬之玄曲折而去。凝眸四顾,山环水绕,局紧气宽。上收清虚天气,洵成神仙奥窟焉! 丁巳夏间,静承先师咨岳先生之命,采访蒋墓。曾经察看山峦绘图邮呈,惟当时于四周之罗城暨山水之原委,未尽详载。先师文孙采香世讲幼承家学,善相风水。适去冬应聘来杭,晤后谈及蒋墓,即欲往观究竟,因事中止。今岁暮春,乃偕采香与同志诸君游览禹陵,复访蒋墓。特用较准来山去水方向重绘是图,以便后欲访蒋墓者,知所循途焉!

                      民国十一年岁次壬戌暮春会稽省繁章静识

    按:咨岳即荣锡勋,生于一八四五年,著有《地理辨正翼》、《撼龙经疑龙经批注校补》等。一九一七年丁巳,其徒承师命往寻蒋公宗阳坟,直至一九二二年暮春,与师之孙同到实地寻访,找到后在当年仲冬出一书,名《蒋大鸿先生墓图》。荣锡勋在民国曾与其门徒远走绍兴,拜访当时仍存的蒋大鸿墓地。其门人更补图促文,成《蒋大鸿墓记》一书。

    按:①秦望山:秦望山是因当年秦始皇南巡时,登临此山,远望南海而得名。 丞相李斯在山巅留下的289字的小篆《秦会稽山刻石铭》,更是极为难得的瑰宝。它那挺拔巍峨的山势,众峰之杰的雄竣,使秦望山成为俯瞰越中胜景的最佳所在。诚如王阳明《登秦望山》所写:“秦望独山万山雄,萦纡鸟道盘苍空。飞泉百道泻碧玉,翠壁千纫削古铜。” ②香炉峰:香炉峰海拔354米,峰顶岩石,状如香炉,峰顶常云雾缭绕,如香炉的青烟,香炉峰因此而得名。从石阶登峰,沿途先后可看到巍峨的大雄宝殿、小巧的四面观音殿等殿阁,这一千七百石阶曲折盘行直上山脊,俗称“螺蛳旋”。来到山脊,可以看到摩崖石,有近现代题刻七处,右边是“思远塔”,高七层。在塔下的平台上,尽可远眺四处山峦和八方秀水,沿山脊而上,还有几处险地。先是“瘦牛背”,这一条极狭窄的岩石道,两边是深谷,再往前,云门石和静观石当道如山,两巨石间的间隙仅70-80厘米,要侧身才能通过。来到香炉峰顶,峰四周景色十分壮观,东侧有巨石如鼠,石旁是大老鼠塔;往南看,山峦起伏,层层叠叠,山峰在云雾中忽隐忽现;往北看,绿色的田野如片片绿叶飘浮在水面上。 “炉峰禅寺”重建于l993年,占地1.5万平方米,有山门、九龙壁、放牛池、钟鼓楼、人工殿、左右两侧配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佛堂)、客堂院等11 处建筑,主建筑大雄宝殿9开间,高10余米,建筑雄伟,气势不凡。 ③阳明洞:也称“禹穴”,虽名为洞,实为一群山回抱的山谷。相传黄帝曾建侯神馆于此,后被道教列为36小洞中的第11洞天。大禹在这里得黄帝“金简玉字书”,识山河体势,穷百川之理,终于治平洪水,治水完毕,大禹将书藏于洞中,仅有一线缝隙。 ④石帆山:石帆山通体岩石,呈东西向,山形扁而狭长,山顶天然平坦。山岩石壁高数十丈,状如一叶顺风的帆,浮游于苍莽云海间,山名由此而来。另有一种说法是“石帆来海上”。说禹治水功成,天赐神女圣姑,圣姑从东海乘石船,张石帆来到这里。石帆山留有七千年前卷转虫式的海侵遗迹,说明石帆山早先濒海,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 ⑤会稽山:《史记·夏本纪》曰:“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 原名茅山,亦称亩山,是中国历代帝王加封祭祀的著名镇山之一。是中国山水诗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代文人雅士留下了众多诗文佳作。会稽山文化积淀深厚。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上古治水英雄大禹,一生行迹中的四件大事:封禅、娶亲、计功、归葬都发生在会稽山。春秋战国时期,会稽山一直是越国军事上的腹地堡垒。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不久就不远千里,上会稽,祭大禹,对这座出一帝一霸从而兼有“天子之气”和“上霸之气”的会稽山表示敬意。 ⑥若耶溪:神秘而古老的若耶溪,是绍兴稽北丘陵流入山会平原的最大溪河,发源于峨嵋山茅秧岭,溪口在绍兴城南稽山桥,全长23.5公里,集雨面积136.7平方公里。历史上若耶溪曾流传着诸多的神话传说,如禹得天书、欧冶铸剑、西子采莲、秦皇望海等。而所谓樵风泾“朝南风,暮北风”的传说,便是其中极其生动和风趣的一则。

[ 本帖最后由 tianhezhong 于 2006-11-1 21:25 编辑 ]
发表于 2008-4-25 18: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蒋大鸿

为明末堪舆术大师,著有《地理辩正》、《平砂玉尺辩伪》、《天元五歌》、《阳宅指南》、《水龙经》等书,声震大江南北,影响极为深远。由于蒋大鸿是反清复明的义士,因此对其生平事迹,虽然有府志县志的记载,但都极为简略。

 

1、《绍兴府志》载:

  

及明亡,唐王僭号于闽。平阶赴之,授兵部司务,晋御史,抗疏核郑芝龙跋扈。

福建破,遂亡命,服黄冠,假青乌之术,浮沉于世。东至齐鲁,登泰岱,谒曲阜,转徙吴越间,乐会稽山水,遂家焉。

康熙十七年,朝廷开史局。征博学鸿词,故人欲为平阶地,亟驰书止之。

平阶诗文详瞻典丽,宗云间派,以西京盛唐为要归。于书宏览,洞究无遗。好谈几社轶事,感慨跌宕,滚滚不能休。酒阑烛灺,涕泪随之,闻者服其才而哀其志焉。著书十余种,卷以百计,殁后皆散落无存。遗命葬若耶之樵风泾。

 

2、《华亭县志》载:

 

 

 

蒋平阶,字大鸿。居张泽、尔扬犹子。嘉善籍诸生,崇祯间,在几社有声。

乙酉亡去,赴闽。唐王授兵部司务,晋御史,劾郑芝龙跋扈,人咸壮之。

闽破,服黄冠亡命。

假青乌术,游齐鲁,转徙吴越,乐会稽山水,遂止焉。卒,遗命葬若耶之樵风泾。

平阶少从陈子龙游,诗文详瞻典丽。

凡天文、地理、阴阳、历数之书,洞究无遗。尤谙兵法,时遇权阉,未展所学,晚益精堪舆。

康熙间,有欲以博学鸿词荐者,大鸿亟止之。

好谈几社轶事,感慨跌荡,涕泪随之,闻者哀其志焉。

 

3、《松江府志》载:

 

 

 

蒋平阶,字大鸿。明诸生,年十八,从陈黄门游,诗文日益有名,性豪隽,有古义侠风。晚业堪舆,精其术。今言三元法者,皆宗平阶。

 

4、《艺海珠尘》载:

 

《艺海珠尘》子部艺术类《地理古镜歌》篇首题:“大鸿,字平阶,又号宗阳子,江南华亭人。明亡,唐王僭号,授兵部司务,历御史。福建破,遂亡命。入务本朝,其友欲以博学鸿儒荐,大鸿止之。卒于绍兴。著书十余种,卷以百计,皆散失。”书后有戴鸿之识云:“吾君平阶蒋公得无极真人玉函之秘,遂注地理辨正一书,悉本黄石、杨、曾之授,其旨深矣,惜言多隐而不发。于是作天元五歌、天元余义及集评水龙经四卷,则显而见焉。雖皆不外无极之传,然犹觉其糟粕耳。去岁(1806)孝廉方正陈子礼园,酷嗜秘书,家藏多本,又偏觅蒋氏遗书,内得古镜歌五十余首;乃蒋公得口授真传之后,又搜括余蕴而作也。其歌,始则细辨龙水之纯杂吉凶,继则阐明先、后天八卦之精义,以推断休咎。由大及小,以至田角、灰塘,一无遗漏。诚玉函之至秘,堪舆家之圭臬也。”

 

5、《全清词抄》载:

 

《全清词抄》第一卷载有:蒋平阶,原名阶,一名雯阶,一字斧山。江南华亭人,明诸生,有《支机集》。此外,于《松江府志》的内,亦录有数行关于蒋大鸿的史实。“蒋平阶,字大鸿。名诸生。年十八,从陈黄门游,诗文日益有名,性豪隽,有古义侠风。晚业堪舆,精其术,今言三元法者,皆宗平阶”。

 

6、《清史稿·列传》载:

 

蒋平阶,字大鸿,江南华亭人。少孤,其祖命习形家之学,十年,始得其传。偏证之大江南北古今名墓,又十年,始得其旨;又十年,始穷其变。自谓视天下山川土壤,虽大荒内外如一也。遂著地理辨正,取当世相传之书,订其纰缪,析其是非,惟尊唐杨筠松一人,曾文辿仅因筠松以传。其於廖瑀、赖文俊、何溥以下,视之蔑如。以世所惑溺者,莫甚於平砂玉尺一书,斥其伪尤力。自言事贵心授,非可言罄,古书充栋,半属伪造。其倡言救世,惟在地理辨正一书。后复自抒所得,作天元五歌,谓此皆糟粕,其精微亦不在此,他无秘本。三吴两浙,有自称得平阶真传及伪撰成书指为平阶秘本者,皆假讬也。

从之学者,丹阳张仲馨,丹徒骆士鹏,山阴吕相烈,会稽姜尧,武陵胡泰征,淄川毕世持,他无所传授。姜尧注青囊奥语及平砂玉尺辨伪,总括歌,即附地理辨正中。

平阶生於明末,兼以诗鸣。清初诸老,多与唱和。地学为一代大宗,所造罗经,后人多用之,称为“蒋盘”云。

 

 

 

                                          蒋大鸿在著作中的自述

 

1、《地理辨正》原序

 

通三才之道曰儒,故天官、地理,皆学士家。穷理之本业,而象纬之学正旨,统测灾祥,属于国家者之事。

独地理为养生、送死,生民日用所急,孝子慈孙,尤不可以不谨。

宋儒朱蔡诸贤,间有发明。见于性理书中,斑斑可考。顾仅能敷陈梗概,而未究其精微。或者进而求之,通都所布,管郭诸书,虽其言凿凿,而去之愈远。

斯其为道显而隐,诚所谓间世一出,非人不传耶!

余少失恃,及壮失怙。

先大父安溪公,早以形家之书,孜孜手授,久而后知俗学之非也。

思穷径绝,乃得无极子之传。

于游方之外,习其所传,又十年。

于是,远溯黄石、青乌,近考青田、幕讲,彼其言,盖言人人殊,而厥旨则一。

且视天下山川土壤,虽大荒内外,亦如一也。其庶乎地学之正宗在是。

辄欲举其说以告学者,又不容显言无己。

则取当世相传之书,订其紕缪,而析其是非。使言之者无罪,闻之者有所惩戒,而不至于乱辨正之书所以作也。

夫地学之有书,始于黄石,盛于杨公,而世所惑溺不可卒解者,则莫甚于《玉尺》。

故论断诸书,汇为一编。

其俎豆之与爰书,皆以云救也。

于姜诸子问业日久,经史之暇,旁及此编,岂好事哉。

我得此道以释憾于我亲,从我游者,皆有亲也。姜氏习是编,而遽梓之以公世,其又为天下后世之有亲者加之意欤?

允哉!儒者之用心也矣。

 

2、《平砂玉尺辨伪》序

 

仆弱冠失恃,先大父安溪公命习地理之学。求之十年,而始得其传。乃以所传,偏证之大江南北古今名墓。又十年,而始会其旨。

从此益精,求之又十年,而始穷其变,而我年则已老矣。

姚水亲陇告成,生平学地之志已毕,自此不复措意矣。

岂不欲传之其人,然天律有禁,不得妄传。

苟非忠信、廉洁之人,未许与闻一二也。

丹阳张孝廉仲馨、丹徒骆孝廉士鹏、山阴吕文学相烈、会稽姜公子尧、武陵胡公子泰征、淄川毕解元世持,昔以文章行业相师,因得略闻梗概。

此诸君子,或丹穴凤雏、或青春鹗厉,皆自置甚高,不可一世。盖求其道以庇本根,非挟其术以为垄断。故能三缄其口,不漏片言。庶不负仆之讲求尔。

若夫中人以下,走四方求衣食者,仆初未尝不怜之。然欲冒禁而传真道,则未敢许也。

至于仆之得传,有诀无书,以此事贵在心传,非可言罄。

古书充栋,半属伪造。故有辨正一书,倡言救世。后复自言所得,作《天元五歌》,然皆庄蒙所谓糟粕。必求其精微,则亦不在此也。

此外,别无秘本,私为一家之书。

近闻三吴、两浙,都有自称得仆真传,以自炫鬻者。亦有自撰伪书,指为仆之秘本,以蛊惑后学者。天地之大,何所不容,但恐伪托之人,心术鲜正。以不正之术,谋人身家,必误人之身家。

以不正之书,传之后世,必贻祸于后世。

仆不忍不辨,惟有识者察之。

 

3、《秘传水龙经》序

 

天高高在上,哀此下民。亦欲使千古不传之蕴,宣露一时。

苟知而不以告人,为不仁。告而不以实,为不信。

予不识固陋,欲为后世通人彦士,执辔前驱。因无极之传,发抒要妙,尽泄杨公之诀。

俾荡然大辟,以山龙属之高山,以水龙属之平壤。二法判然而不相合!不惮大声疾呼,以正告天下之有识之士。

间亦信之,从来迷谬,于焉洞豁。

予虽自喜其阐明之非偶,而且恐恐焉惧冒阴阳之愆,又何敢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也。

方予初传水龙之法,求之古今文献,茫无显据。及得幕讲禅师《玉镜经》、《千里眼》诸书,于入穴元机,始得符契。

未几,又得《水龙经》若干篇,乃叹平阳龙法,未尝无书。但先贤珍重,不肯漫泄于世尔。

因无刊本,间有字句之讹用,加校注、诠次,编成五卷。

一卷明行龙、结穴、大体、支干相乘之法。二卷述水龙上应天星诸格。三卷指水龙托物比类之象。四卷明五星正支、穴体吉凶大要。五卷义同四卷,而纵横言之。

一、三、四卷,得之吴天柱先生。二卷得之查浦故宦家。五卷觅之吾郡最后得。

作者姓名,或有或无,其言各擅精义,互见得失。合而观之,水龙轨度,无踰此矣。

学者以此为体,而更以三元、九宫、易卦、乘气为用。

譬之大匠,水龙者,檀楠、杞梓。而三元、九宫,则方圆绳墨也。

譬之丹家,水龙者,鼎器、药物。而三元、九宫,则精莹之火候也。

名材不搜,公输无所施其巧;铅汞不备,伯阳无以运其神。故天元心法,诚为至矣。

 

4、《水龙经》卷五序

 

地理之书,真伪杂糅,山龙犹有善本,平洋只字不传。世本纷纷,皆不知妄作。俗士罔察,谬以高山龙法与平地同论。遂使安坟立宅,尽失其宜。

中格合符,百无一遇!

固天机之秘,惜亦俗术之误人!顾此茫茫,不胜悲惋!

予自得无极真传,洞悉高山平地,阴阳二宅秘旨。曾有《水龙经》一书,藏之名山,未敢轻泄人世。

庚子春,偕吾友余晓宗,遇同郡邹子所,客有以《水龙经》一卷见示。与予所藏,大同小异。披览之余,深叹三百年绝学,竟有从推测中,得其梗概。

是书不知何人所著,考究其年次,应在万历中年。大抵江湖术士,历览已成之绩,不拘牵于俗论,而自抒其所见有如此。虽犹未究精微之蕴,然亦可谓绝伦敏妙之才矣。

 

按:蒋公著作流传至今者,影响最广的为《地理辨正》、《天元五歌》、《平砂玉尺辨伪》、《天元余义》、《古镜歌》、《阳宅得一录》、《阳宅指南》、《秘传水龙经》、《归厚录》等风水书籍,及有研究诗词的《支机集》外,还有《东林始末》、《毕少保传》等。

 

 

 

 

 

 

                                             蒋公自述修证玄空之路

 

昔过吾师无极真人于原枝之野。扶桑上宫再拜稽手。叩问金丹大道。真人曰。人道不修。仙道远矣。天气生魂。地气生魄。造化之精英。性命之根底。于是乎寓焉。若祖宗父母灵骨不栖。则二象薄蚀。五行为灾。身且不保。而何有于长生久视蝉蜕羽化乎。我先授子以玉函之秘。山原水泽二宅奥妙。是名人世金丹。归葬其亲。兼以宜民保国建宅开都敬奉无极将语子以道矣。

 

但天道秘密。远则五百年一传。近则三百年一传。我昔化为无着大士。与斗中真人共明此事。为扶轮大帝定此埋金之术。今数应及子。运启后贤。传之匪人。祇为祸耳。于是告盟三天。常跪敬受。而ㄠ文妙义。不克骤通。小愤则昏。且失经大义。及寒暑易序。丹元童子。五华丈人。时或伺其寤寐。披我闱闼。引喻夏端。进以神解。比其晓悟。星岁十周。又复栈山桴海。迹夫古帝遗墟。神仙窟宅。考其制作。发其幽奇。盖鞅掌者二十年。胼胝者数千里。乃得内无惑思。外无疑旨。余之得此。可为劳矣。

 

故愿广志殷应物。不吝尝持要妙以示人世。而末俗浮嚣。不宝至道。或始信而终疑。或得半而遽足。或以伪而乱真。授受之问。良为不易。惟隽李沈于二生。及同郡壬生辈。资性屯笃。服膺不衰。丁酉岁。偕周生翱翔入越。越之彦士觞予于宛委山禹陵之下。陵之名迹载籍显著。乃其瘗玉之地。人莫能知。余登窆石。凭虚一览指定神禹葬处。其时同游者四十余人。苍黄不白。独余姚丞相之耳孙相烈。趾不旋踵。目不改瞬。应声拊掌叹曰。君神人之鉴哉。

 

虽古之管郭。不加于此矣。愿执弟子礼而问业焉。求卜一丘。奉藏母翣。余于宛委南麓。为定马须之封。而吕子之再从叔师濂及弟洪烈。先与余诗酒唱和。得意忘形。缟带纻衣。愿言古处。吕氏诸子之定交于予。旷世为期。非朝伊夕矣。昔旌阳真君。得郭景纯日负其母骨。求山雾之秀而葬焉。择洞壑之美而栖焉。古之至人。祈响如此。服旌阳之教。以净明忠孝为归。母墓未卜。其敢即安于越诸山。祖于金庭天姥。委于四明若邪。霄客之所君都。羽人之所游衍。愿追同好之士。披衣岚岫。坐啸曲阿。生茹其花。没敛其实。以故酉戊后岁必适越。三浙以东。虞江以西。足迹几遍。吕子同游。日久山川之变态心耳洞然。又欲尽知昔人裁制之法。过自抑损而进问于余。余遵奉师戒。盟天而传。即举真人所受玉函真义。特着一书以赠诸子。而总其要为天元歌。虽俚言鄙语。然实济世忧民之所为作也。吕四岳之后代产异人。挺兹后昆讵惭先觉。是能曲畅斯文。不晦云阳之旨。使有觉之数。咸识慎终。名山大川。郁为时栋。则大璞之余巧。实利济之全能。以是穷探道奥。翔步虚无。夫岂远乎。

                                                                               岁在己亥日月会于玄枵之次中阳子

                                                                                    蒋大鸿题于会稽之樵风径

 

 

 

 

 

 

                                              蒋大鸿墓记

 

蒋大鸿墓穴在绍兴府会稽县,东南距城约十余里石帆山下的林家汇,土名马龙头。象形取义,相传为螺蛳吐肉形,系明末遗老江苏华亭蒋公大鸿先生自营佳地也。

 

近祖来龙自驻日岭起顶,历经龙潭岗及作丹岗,绕鸡笼顶出大庆岭。一路崇山峻岭,星峰磊落。大顿小伏,形体变换迢递数十里,陡起鹅鼻大峰,绵跨诸嵊,会三邑之间,崔巍险阻,两肩展翅飞张,宛若鸣凤朝阳,此为干龙顿宿,度关、起顶分枝之处。

 

中抽为法华岭,左翼为朱华山。朱华之龙北委于平野,若隐若现。伏脉二十余里而起琶亭。诸山蜿蜒东行以入于郡城之卧龙山。为城中八山之尊也。望翠山高耸于法华岭之右侧。逶迤转磨层递,剥换起西化、东化、羊中、大尖诸山,层峦重巇,高插云端,别开生面。而西化山双峰昂头,对峙竞秀,已露立穴朝向。张本中支法华岭,龙身微曲盘旋,枝脚横排,蔓延瓜瓠,累累不断。

 

绕袅至何山渡后岭,再接再起,如层波叠浪,横开凌霄。大帐顶平背圆,是为少祖秦望山①。星辰雄豪端严,精力扩充,弥满陟巅。瞻仰夭矫不群,大有居中驭外之势。

 

前面一线当中委曲徒心出脉,两边帐脚齐送。穿渡覆釜岭、天柱山、黄方岭。星体五换六移,渐升渐高,如登天梯,卓然耸立。香炉峰②头尖头阔,山脊五峰排列,微有曲动,形如蚕卧高岭。而脉从阔处直落,隐隐如带飞舞,有起伏挫平之势,无急硬直去之情。所谓高山眠体平贪直去,如僧参是也,以此剥尽刚老之气,至断续处起白鹤山,尖秀无瑕。正脉绕向阳明洞③,天束咽起顶高耸石帆山④。此山西连大会稽⑤,东带若耶溪⑥,所为白水翠岩,互相映发。

 

庚峰贪狼,开面照荫穴场。复从左肩降势出脉,到头翻身勒转。向内临落横列联殊三峰,如梭如印,剥换武辅兼体至入首处。中垂隐靥,脉出戌方,撒落田际。左右有两源泉涌出,四时澄清如镜,由是隐迹藏形。中间无复脊脉之起,脱胎化弼,面前惟见圆唇之收龙,身后托纷披支脚逐条回环。绕至双溪港口与隔岸射的山,分出之葛山交牙锁织,作为内关贴身护砂,审形度势,回别众山。居中立极,扦作壬山丙向。

 

特朝西化双峰耸翠,砂明水净,穴法宛然。内堂元辰水,潆洄环抱,真气含蓄不漏。转从辰方小桥流出,会通耶溪之水。即正干右肩缠龙,水源所从出也。复屈曲流至双溪港,会上溪水,联合向丑方悠悠扬扬之玄曲折而去。凝眸四顾,山环水绕,局紧气宽。上收清虚天气,洵成神仙奥窟焉!

 

丁巳夏间,静承先师咨岳先生之命,采访蒋墓。曾经察看山峦绘图邮呈,惟当时于四周之罗城暨山水之原委,未尽详载。先师文孙采香世讲幼承家学,善相风水。适去冬应聘来杭,晤后谈及蒋墓,即欲往观究竟,因事中止。今岁暮春,乃偕采香与同志诸君游览禹陵,复访蒋墓。特用较准来山去水方向重绘是图,以便后欲访蒋墓者,知所循途焉!

 

                                                                          民国十一年岁次壬戌暮春会稽省繁章静识

 

按:咨岳即荣锡勋,生于一八四五年,著有《地理辨正翼》、《撼龙经疑龙经批注校补》等。一九一七年丁巳,其徒承师命往寻蒋公宗阳坟,直至一九二二年暮春,与师之孙同到实地寻访,找到后在当年仲冬出一书,名《蒋大鸿先生墓图》。荣锡勋在民国曾与其门徒远走绍兴,拜访当时仍存的蒋大鸿墓地。其门人更补图促文,成《蒋大鸿墓记》一书。

 

 

按:①秦望山:秦望山是因当年秦始皇南巡时,登临此山,远望南海而得名。 丞相李斯在山巅留下的289字的小篆《秦会稽山刻石铭》,更是极为难得的瑰宝。它那挺拔巍峨的山势,众峰之杰的雄竣,使秦望山成为俯瞰越中胜景的最佳所在。诚如王阳明《登秦望山》所写:“秦望独山万山雄,萦纡鸟道盘苍空。飞泉百道泻碧玉,翠壁千纫削古铜。”

 

②香炉峰:香炉峰海拔354米,峰顶岩石,状如香炉,峰顶常云雾缭绕,如香炉的青烟,香炉峰因此而得名。从石阶登峰,沿途先后可看到巍峨的大雄宝殿、小巧的四面观音殿等殿阁,这一千七百石阶曲折盘行直上山脊,俗称“螺蛳旋”。来到山脊,可以看到摩崖石,有近现代题刻七处,右边是“思远塔”,高七层。在塔下的平台上,尽可远眺四处山峦和八方秀水,沿山脊而上,还有几处险地。先是“瘦牛背”,这一条极狭窄的岩石道,两边是深谷,再往前,云门石和静观石当道如山,两巨石间的间隙仅70-80厘米,要侧身才能通过。来到香炉峰顶,峰四周景色十分壮观,东侧有巨石如鼠,石旁是大老鼠塔;往南看,山峦起伏,层层叠叠,山峰在云雾中忽隐忽现;往北看,绿色的田野如片片绿叶飘浮在水面上。炉峰禅寺”重建于l993年,占地15万平方米,有山门、九龙壁、放牛池、钟鼓楼、人工殿、左右两侧配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佛堂)、客堂院等11 处建筑,主建筑大雄宝殿9开间,高10余米,建筑雄伟,气势不凡。

 

③阳明洞:也称“禹穴”,虽名为洞,实为一群山回抱的山谷。相传黄帝曾建侯神馆于此,后被道教列为36小洞中的第11洞天。大禹在这里得黄帝“金简玉字书”,识山河体势,穷百川之理,终于治平洪水,治水完毕,大禹将书藏于洞中,仅有一线缝隙。

 

④石帆山:石帆山通体岩石,呈东西向,山形扁而狭长,山顶天然平坦。山岩石壁高数十丈,状如一叶顺风的帆,浮游于苍莽云海间,山名由此而来。另有一种说法是“石帆来海上”。说禹治水功成,天赐神女圣姑,圣姑从东海乘石船,张石帆来到这里。石帆山留有七千年前卷转虫式的海侵遗迹,说明石帆山早先濒海,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

 

⑤会稽山:《史记·夏本纪》曰:“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 原名茅山,亦称亩山,是中国历代帝王加封祭祀的著名镇山之一。是中国山水诗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代文人雅士留下了众多诗文佳作。会稽山文化积淀深厚。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上古治水英雄大禹,一生行迹中的四件大事:封禅、娶亲、计功、归葬都发生在会稽山。春秋战国时期,会稽山一直是越国军事上的腹地堡垒。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不久就不远千里,上会稽,祭大禹,对这座出一帝一霸从而兼有“天子之气”和“上霸之气”的会稽山表示敬意。

 

⑥若耶溪:神秘而古老的若耶溪,是绍兴稽北丘陵流入山会平原的最大溪河,发源于峨嵋山茅秧岭,溪口在绍兴城南稽山桥,全长23.5公里,集雨面积136.7平方公里。历史上若耶溪曾流传着诸多的神话传说,如禹得天书、欧冶铸剑、西子采莲、秦皇望海等。而所谓樵风泾“朝南风,暮北风”的传说,便是其中极其生动和风趣的一则。

 

发表于 2008-4-25 19:2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樓 诚心 的帖子

、《秘传水龙经》序 天高高在上,哀此下民。亦欲使千古不传之蕴,宣露一时。苟知而不以告人,为不仁。看到到这里了。眼睛有点累。明天接着看
发表于 2008-4-25 22: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机集》一书恐已成绝响矣!惜哉!
发表于 2008-4-26 13: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末堪舆术宗师蒋大鸿[图]

    
    蒋大鸿先生可以说是风水史上一个极罕有、具有独特魅力的奇人,他在数百年前开创玄空风水体系,极大震撼了当时的风水界。他的传人数不胜数,但对他的理论都无法透彻理解,《地理辨正真诀》《平砂玉尺辩伪》《天元五歌》《阳宅指南》《水龙经》为蒋大鸿先生的最主要著作,学玄空风水者必备。
    
    附:蒋大鸿自述求学玄空飞星之路
    
    昔过吾师无极真人于原枝之野。扶桑上宫再拜稽手。叩问金丹大道。真人曰。人道不修。仙道远矣。天气生魂。
    
    地气生魄。造化之精英。性命之根底。于是乎寓焉。若祖宗父母灵骨不栖。则二象薄蚀。五行为灾。身且不保。
    
    而何有于长生久视蝉蜕羽化乎。我先授子以玉函之秘。山原水泽二宅奥妙。是名人世金丹。归葬其亲。兼以宜民保国建宅开都敬奉无极将语子以道矣。
    
    但天道秘密。远则五百年一传。近则三百年一传。我昔化为无着大士。与斗中真人共明此事。为扶轮大帝定此埋金之术。今数应及子。运启后贤。传之匪人。祇为祸耳。于是告盟三天。常跪敬受。而ㄠ文妙义。不克骤通。小愤则昏。且失经大义。及寒暑易序。丹元童子。五华丈人。时或伺其寤寐。披我闱闼。引喻夏端。进以神解。比其晓悟。星岁十周。又复栈山桴海。迹夫古帝遗墟。神仙窟宅。考其制作。发其幽奇。盖鞅掌者二十年。胼胝者数千里。乃得内无惑思。外无疑旨。余之得此。可为劳矣。
    
    故愿广志殷应物。不吝尝持要妙以示人世。而末俗浮嚣。不宝至道。或始信而终疑。或得半而遽足。或以伪而乱真。授受之问。良为不易。惟隽李沈于二生。及同郡壬生辈。资性屯笃。服膺不衰。丁酉岁。偕周生翱翔入越。越之彦士觞予于宛委山禹陵之下。陵之名迹载籍显著。乃其瘗玉之地。人莫能知。余登窆石。凭虚一览指定神禹葬处。
    
    其时同游者四十余人。苍黄不白。独余姚丞相之耳孙相烈。趾不旋踵。目不改瞬。应声拊掌叹曰。君神人之鉴哉。
    
    虽古之管郭。不加于此矣。愿执弟子礼而问业焉。求卜一丘。奉藏母翣。余于宛委南麓。为定马须之封。而吕子之再从叔师濂及弟洪烈。先与余诗酒唱和。得意忘形。缟带纻衣。愿言古处。吕氏诸子之定交于予。旷世为期。非朝伊夕矣。昔旌阳真君。得郭景纯日负其母骨。求山雾之秀而葬焉。择洞壑之美而栖焉。古之至人。祈响如此。
    
    服旌阳之教。以净明忠孝为归。母墓未卜。其敢即安于越诸山。祖于金庭天姥。委于四明若邪。霄客之所君都。
    
    羽人之所游衍。愿追同好之士。披衣岚岫。坐啸曲阿。生茹其花。没敛其实。以故酉戊后岁必适越。三浙以东。
    
    虞江以西。足迹几遍。吕子同游。日久山川之变态心耳洞然。又欲尽知昔人裁制之法。过自抑损而进问于余。余遵奉师戒。盟天而传。即举真人所受玉函真义。特着一书以赠诸子。而总其要为天元歌。虽俚言鄙语。然实济世忧民之所为作也。吕四岳之后代产异人。挺兹后昆讵惭先觉。是能曲畅斯文。不晦云阳之旨。使有觉之数。咸识慎终。名山大川。郁为时栋。则大璞之余巧。实利济之全能。以是穷探道奥。翔步虚无。夫岂远乎。
14746083_2008032509544595412900.jpg
发表于 2009-2-3 21: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蒋的书还是很值得参考的,并不像黄寅说的那么不堪
发表于 2013-3-11 18: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水宗师蒋公(大鸿)传记

蒋大鸿(1616年-1714年),名珂,字平阶,又名诸生、雯阶,号宗阳子,门人称其“杜陵夫子”。明末清初的著名风水师、堪舆学家,亦为有名诗词人。世代居于华亭张泽(今松江区张泽镇)。蒋大鸿幼年丧母,中年丧父。初随父安溪公习形家风水。后经多番引证,发觉很多不妥当的地方,但却不知如何改正。
后机缘巧合,得无极子传授玄空风水,恍如茅塞顿开。之后再集各家之法,加以融会贯通,先后习吴天柱水龙法、武夷道人阳宅法等。如此十年后,蒋氏开始四处游历,引证所学风水,再十年,才完全掌握玄空风水之真谛,成为中国风水一代宗师。
晚年的蒋大鸿在绍兴稽山耶溪定居。姜垚《从师随笔》:为东关人沈孝子葬亲。死后葬于若耶溪樵风泾。亦有一说,云蒋氏墓穴在绍兴府会稽县,
蒋公门人有:
姜垚(会稽人,字汝臬,号尧章,著《从师随笔》、《青囊奥语注》、《平砂玉尺辨伪歌》、张仲馨(丹阳——今江苏省丹阳市人,孝廉)、骆士鹏(今江苏丹徒县人,考廉)、吕相烈(山阴人,文学,因求蒋公为蔔母坟,而与蒋定交,其再从叔吕师濂,弟洪烈亦从之。)、武陵胡泰征、毕世持(淄川人、解元)、姚恒洪、王济善、李衡等人。东南距城约十余里石帆山下的林家汇。以此资料计算,蒋公享寿至少九十八岁
《清史稿·列传》
蒋平阶,字大鸿,江南华亭人。少孤,其祖命习形家之学,十年,始得其传。偏证之大江南北古今名墓,又十年,始得其旨;又十年,始穷其变。自谓视天下山川土壤,虽大荒内外如一也。遂着地理辨正,取当世相传之书,订其纰缪,析其是非,惟尊唐杨筠松一人,曾文辿仅因筠松以传。其于廖瑀、赖文俊、何溥以下,视之蔑如。以世所惑溺者,莫甚于平砂玉尺一书,斥其伪尤力。自言事贵心授,非可言罄,古书充栋,半属伪造。其倡言救世,惟在地理辨正一书。后复自抒所得,作天元五歌,谓此皆糟粕,其精微亦不在此,他无秘本。三吴两浙,有自称得平阶真传及伪撰成书指为平阶秘本者,皆假托也。从之学者,丹阳张仲馨,丹徒骆士鹏,山阴吕相烈,会稽姜尧,武陵胡泰征,淄川毕世持,他无所传授。姜垚注青囊奥语及平砂玉尺辨伪,总括歌,即附地理辨正中。平阶生于明末,兼以诗鸣。清初诸老,多与唱和。地学为一代大宗,所造罗经,后人多用之,称为“蒋盘”云。
《绍兴府志》;明亡,唐王僭号于闽。平阶赴之,授兵部司务,晋御史,抗疏核郑芝龙跋扈。福建破,遂亡命,服黄冠,假青乌之术,浮沉于世。东至齐鲁,登泰岱,谒曲阜,转徙吴越间,乐会稽山水,遂家焉。康熙十七年,朝廷开史局。征博学鸿词,故人欲为平阶地,亟驰书止之。平阶诗文详瞻典丽,宗云间派,以西京盛唐为要归。于书宏览,洞究无遗。好谈几社轶事,感慨跌宕,滚滚不能休。酒阑烛灺,涕泪随之,闻者服其才而哀其志焉。著书十余种,卷以百计,殁后皆散落无存。遗命葬若耶之樵风泾。
《华亭县志》蒋平阶,字大鸿。居张泽、尔扬犹子。嘉善籍诸生,崇祯间,在几社有声。乙酉亡去,赴闽。唐王授兵部司务,晋御史,劾郑芝龙跋扈,人咸壮之。闽破,服黄冠亡命。假青乌术,游齐鲁,转徙吴越,乐会稽山水,遂止焉。卒,遗命葬若耶之樵风泾。平阶少从陈子龙游,诗文详瞻典丽。凡天文、地理、阴阳、历数之书,洞究无遗。尤谙兵法,时遇权阉,未展所学,晚益精堪舆。康熙间,有欲以博学鸿词荐者,大鸿亟止之。好谈几社轶事,感慨跌荡,涕泪随之,闻者哀其志焉。
《松江府志》蒋平阶,字大鸿。明诸生,年十八,从陈黄门游,诗文日益有名,性豪隽,有古义侠风。晚业堪舆,精其术。今言三元法者,皆宗平阶


明末清初是松江人最悲壮的时期。随便列举出:陈子龙、夏允彝、夏完淳、沈犹龙、李待问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英杰。但人们遗忘了其中一位文武双全的传奇人物,历史对他的吝惜,致使松江后人甚少知道他的名字和事迹,这种不公平,让人扼腕长叹。
    光绪《重修华亭县志》曾载:“蒋平阶宅,在华亭县张泽镇利涉桥东。乾隆年间归长芦盐运使沈树声,有敦睦堂,东偏有江上草堂。”《张泽志稿》记:“兵书墩,在东隐寺院后,明末时有志亘复明祚之士蒋雯阶募兵起义,迨国朝定鼎,雯阶出亡至闽,相传其临行时瘗兵书兵器于此。案:蒋雯阶宅亦在东隐寺院右前,此墩亦即在蒋宅后。”
    旧志中的张泽镇,街市不大,《张泽志稿》所绘制清末时期的《镇境图》和《街市近图》,利涉桥、东隐寺院,就坐落在市镇的最东面。
    随着张泽市镇经济的发展,旧志上的辕门街往北移了约50米,原来的讲义街现在成了艳东路。沿着艳东路,自西向东,路边有一棵大树,大树北侧,穿过仅1米多狭窄的弄口,小路旁一条即将湮没的小溪就是潭家泾。建筑垃圾、杂乱的野草把潭家泾挤得惨不忍睹,面对苍天,浊水无言。
    章焕《友石居杂识》云:“是宅即明季诸生蒋平阶故居,平阶精堪舆之术,谓百年后此宅必贵,然必种德者能当之。至乾隆时沈都转树声果得显官,其言始验”。蒋公能知“百年后此宅必贵”,怎晓再百年之后,宅已荒芜。
    艳东路上,“蒋氏第宅”、“兵书墩”早已无影,“东隐寺院”、“利涉桥”也难觅其踪,300多年前,蒋大鸿就出生在这里。
谙兵法的几社成员
    蒋平阶,原名雯阶,字驭闳;后改名平阶,字大鸿。蒋大鸿的出生应是万历四十三年(1615,乙卯年),史书未见记载,主要依据以下几方面的推断:
    1.《松江府志》:“ 蒋平阶,原名雯阶,字大鸿。年十八,从陈黄门游,诗文日益有名,性豪隽,有古义侠风。”《华亭县志》曰:“蒋平阶,字大鸿。居张泽、尔扬犹子。嘉善籍诸生,崇祯间,在几社有声。平阶少从陈子龙游,诗文详瞻典丽。”从二志中的记载,可知蒋大鸿18岁入几社,师从陈子龙。
    2.蒋大鸿入几社是在1632(壬申)年。因为,此年几社发展迅速,扩至百人。据《社事始末》载:“随于壬申古文之外,另刻《几社会义初集》,扩至百人。”《绍兴府志》卷六十三:“明末华亭夏允彝、青浦陈子龙主几社坛坫,招致海内文人,见平阶大惊,亟邀入社。”
    3.同年,王沄14岁,入几社,师从陈子龙。王沄生于1619年,以此推算,蒋大鸿入社18岁,则应生于1615年。
    4.旧志所载“师从陈子龙”,也是1632年(壬申)的事。因为入几社,必须以师生相称。《南湖旧话录》记:“几社非师生不同社,或指为朋党之渐。苟而出仕宧,必覆人家国。陈卧子闻而怒。夏考功曰:‘吾辈以师生有水乳之合,将来立身,必能各见渊源。然其人所言,譬如挟一良方,虽极苦口,何得不虚怀乐受?’几社诸子,各分师承。”
    蒋大鸿“凡天文、地理、阴阳、历数之书,洞究无遗。尤谙兵法,”
    因此,陈子龙“见平阶大惊,亟邀入社”,虽以师生相称,但两人关系亦师亦友。
    旧志对蒋大鸿的事迹记载不多,《南吴旧话录》有一则故事:蒋大鸿,少时即善谈。席有大老某行一令曰:“上句不拘山水,但须四字相属,承以古语,别用俗语为殿,务欲文义贯穿。”大老曰:“江淮河汉,万水朝宗好到底。”一曰:“嵩岱恒华,自西自东缺不全。”大老曰:“五岳而遗其一,不无割裂。”当问诸监令者,其人避席对曰:“实避祖讳,向不敢托之口齿。”大鸿曰:“吾无所讳。衡庐茅蒋,天与人归江南好。”大老明日重币延之家塾。
    另据杜登春《社事始末》一书记载:崇祯十五年壬午(1642)之冬,蒋驭闳(雯阶)、周宿来(茂源)、陶冰修、蔡山铭(岘)、吴日千(骐)、计子山(南阳)共集西郊成立“雅似堂社”,有《雅似堂之刻》。
    蒋大鸿的人生,青年时期“时遇权阉,未展所学”,但在几社“诗文日益有名”、“诗文详瞻典丽”,可惜,蒋大鸿遗留的著作不多,现在能见到的仅有《东林始末》、《毕少保传》、与门人周积贤、沈亿年等人合著的《支机集》,以及陆续发现,散见在他人著作中的零星诗文。
领受陈子龙命抗清
    几年来,在搜寻资料时,总有一个问题萦绕脑中,那就是清军铁骑冲破松江古城时,蒋大鸿在哪里?
    蒋大鸿既然如旧志所说“性豪隽,有古义侠风”,“尤谙兵法”,他就不可能置松江百姓于不顾,将同门师友抛之脑后,他必定有重要的事情要办,史料没有记载,因为当事人多已作古,蒋大鸿个人也没说,因为多说无益。唯在多年以后,“感慨跌宕,滚滚不能休。酒阑烛灺,涕泪随之,闻者服其才而哀其志焉”。
    从史籍的蛛丝马迹,以及他人留下的片言只字推测,蒋大鸿当时是跟随陈子龙“辗转嘉兴、松江间,与壮士谋复兴事,越中鲁王、闽中隆武帝之使命交至。”城破后由陈子龙指派去闽中联络唐王抗清的。因为:
    1.当时陈子龙与张肯堂往来密切(张肯堂,明末松江华亭人,字载宁,号鲵渊。南都亡,唐王即位于福州,进太子少保、吏部尚书,寻改左都御史,掌都察院事)。陈子龙把抗清复明的希望寄予唐王,企图借唐王之力匡复松江。
    2.陈子龙还推荐其他人去闽中,有《陈子龙年谱》为佐:乙酉(1645年),十一月,(陈子龙)“与徐枋遇于途,复为之联络闽中,枋辞不赴”。徐枋为子龙曾邀其参加唐王军不果一事,在其《居易堂集》卷一《答陈给谏卧子先生书》中说:“昨承面谕惓切,复辱手教谆谆,小子微末,岂敢坚执鄙见。……若漳海所传,则尤非若所安。”
    3.另《传家阳宅得一录》书前,有蒋大鸿自叙曰:“丙戌岁(1646年),以王事入闽”。
    所以,在陈子龙指派或授意下(因为当时陈子龙是松江抗清力量的主要领导人),蒋大鸿带族弟蒋日驯同赴闽中,投奔明朝唐王朱聿键。由张肯堂推荐,被唐王授兵部司务,后晋为浙江道御史,《张泽志稿》有记:“明蒋雯阶,嘉兴籍,以张肯堂荐授兵部司务”。
    蒋大鸿在闽中唐王处确实也有所作为。钱海岳先生所撰《南明史》曰:“南京亡,(蒋大鸿)与族人日驯谒福京,授兵部司务,迁浙江道御史,疏言:‘一官五月而易数人,一人数日而更三命,百里而督抚并设,巡方与中使并差,皆害政之大者。’又言:‘疑人复留用,募兵不问饷。有听言之名,而未收其用。去铺张而存实意,相天下机而务持重。’上皆褒纳。郑芝龙专政,抗疏劾其跋扈,人咸壮之。”
    1647(丁亥)年,清军破福京,蒋大鸿没有随张肯堂去舟山,而返嘉兴,与陈子龙密谋抗清。据《南明史》记载:“(蒋大鸿)福京亡,因周谦通黄斌卿,说吴胜兆反正,倾家助子龙饷。永历元年(1647,丁亥年),从张名振接应松江,飓风舟覆得免。胜兆败,入太湖军,偕钱枬被执致南京,幸脱。再游山东、直、浙,联合忠义。清刊章名扑急,遂黄冠亡命,以青乌术自给。”王沄在《续陈子龙年谱》卷下也有记:“按丁亥之变……,先逃得免者,门人蒋文学平阶也。”
    蒋大鸿被执南京,是如何得以逃脱的,至今是谜。人们往往将舍身成仁、慷慨就义的志士,视作千古英雄。然而,蒋大鸿在抗清斗争中能机智脱险、亡命终身而至死不渝。这样的斗士何尝不是英雄,值得让后人敬重呢?
《支机集》词作有遗篇
    白榆关外吹芦叶,
    千里长安月。
    新妆马上内家人,
    犹抱胡琴学唱汉宫春。
    飞花又逐江南路,
    日晚桑干渡。
    天津河水接天流,
    回首十三陵上暮云愁。
    ——蒋大鸿《虞美人》
    张泽镇上的“兵书墩”是蒋大鸿举兵抗清“尤谙兵法”的纪念;而《支机集》则是蒋大鸿作为云间词派代表人物之一,为后人所留下的词集。
    文坛前辈、诗词名家施蛰存先生在《蒋平阶及其支机集》一文中介绍说:“蒋平阶是云间词派主要作家,他的词集名为《支机集》,但嘉庆年间修的《松江府志·艺文志》中没有著录。我访问多年,公私藏书家都无藏本。……希望天壤间还有一本倖存,可以资校补,俾成完帙。”
    《绍兴府志》曾赞蒋大鸿“诗文详瞻典丽,宗云间派,以西京盛唐为要归。于书宏览,洞究无遗。”《支机集》是蒋氏师徒、子弟合著的词集,其中为蒋大鸿、门人沈亿年、周积贤、儿子蒋无逸、蒋守大,以及沈亿年之弟沈英节、周积贤之弟周积忠等7人的作品。云间词派是清初重要之词派,其人其词以及论词观点,对明末清初的社会产生过很大影响。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研究员林玫仪先生在《支机集完帙之发现及其相关问题》中指出:蒋氏师徒诸人之词论宗旨主要为“重寄托、重创调、专意小令、不标词题”,“清初诸家徵引‘五季犹有唐风’、‘唐词多述本意’等论词观点均出自蒋氏师徒,……在时人心目中,俨然成为云间词派理论之重点,足见蒋平阶师徒父子,在当时词坛必曾发出一段亮丽直光芒。”
    沈亿年在《支机集》凡例中很自信地说:“盛明诗宗较振,而词鲜有名家。我师虽一时偶涉,意不苟安;周子轶才,良足羽翼大雅;予有志焉,而未逮也。是集流,岂曰无关风传会?欲求定论,将俟知音。”
    确实,在清初重要的词选集如:《明词综》、《今词初集》、《词坛妙品》、《兰皋明词汇选》、《倚声初集》、《瑶华集》、《国朝词雅》、《昭代词选》、《清词综补》、《古今别肠词选》、《清平初选后集》等,多收入过蒋氏师徒及子弟的作品,可见《支机集》当时颇负重名。
   
    施蛰存先生也云:“自浙派崛起以后,云间派影响日渐微弱,由于它占领的时间不长久,终于成为文学史上一个被遗忘的陈迹。”
遁世入道绍兴度晚年
    蒋大鸿募兵起义,难以抵挡清军铁骑;虽谙兵法,却无法改变明王朝覆灭的命运。作为抗清义士,“清刊章名扑急”,无奈之下,避世入道,其实有着不为外人所知的辛酸。蒋大鸿以青乌术谋生,借地师之名,周游江南、联络抗清。既躲开了清廷的追扑,又为联络抗清志士有了很好的身份掩护。
    杜登春在《社事始末》一书云:“乙酉、丙戌、丁亥三年之内,诸君子之各以其身为故君死者,忠节凛然,皆复社、几社之领袖也。……一时诸君子慷慨就义,视死如归……更若陆丽京之卖药,蒋驭闳之黄冠……皆终身高隐,不恋功名。”
    蒋大鸿遁世入道,不恋功名,《华亭县志》有载:“康熙间,有欲以博学鸿词荐者,大鸿亟止之。”
    由于蒋大鸿是反清复明的义士,因此对其生平事迹,虽然有府志、县志的记载,但都极为简略。蒋大鸿黄冠入道,臻化境成为震古烁今的堪舆学一代大宗,被尊为“地仙”。后世得知其名,几乎都因蒋大鸿所流传下来的堪舆之书,影响最广的如:《地理辨正》、《天元五歌》、《归厚录》、《古镜歌》、《(秘传)水龙经》、《阳宅指南》、《传家阳宅得一录》等。
    在《华亭县志》、《松江府志》、《绍兴府志》、《艺海珠尘》、《全清词抄》、《清史稿·列传》等书籍中对蒋大鸿的记载,无不称其:“晚业堪舆,精其术。今言三元法者,皆宗平阶”、“所造罗经,后人多用之, ‘蒋盘’”。称为
    蒋大鸿卒于何年,不见记载。根据《传家阳宅得一录》书后有“岁在丁已(1677)年六月蒋平阶大鸿氏撰”以及《地理辨正》(两峰书屋抄本)有:“辛酉(辛酉为1681,康熙二十年)华亭蒋平阶大鸿氏敬告”一语,可推测当时蒋大鸿尚健在。据姜垚《从师随笔》记载:蒋大鸿最后事迹是康熙五十三(甲午,1714)年,为东关人沈孝子葬亲。按此计算,蒋公享寿已在百岁。
    蒋大鸿的晚年在绍兴度过,并卒于绍兴,“遗命葬若耶之樵风泾”。樵风泾在绍兴城东南二十五里的若耶溪中,风景秀丽。听说,绍兴当地有一个“蒋大鸿文化学术研究会”,可惜在松江,蒋大鸿依旧默默无闻。
    曾有传闻,民国总统蒋中正,为蒋大鸿儿子蒋守大的后人,因浙江蒋氏族系纷杂,查无实据。这一传闻,也许就是后人对蒋大鸿几度反清,后又拒官,志于子孙数代而亡清,终无变节的一种褒扬吧。
   
发表于 2013-5-13 11: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顶一个!
发表于 2013-5-13 20:00: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蒋公是明臣,明朝是中原汉族,而中国历史教育以忠义为先,而清朝是关外满族,所以蒋公不当清朝的官,鉴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他所著的书籍你能完全相信吗?值的深思啊!
发表于 2013-5-14 08: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关于蒋的资料, 一口气存下来,慢慢阅读,谢谢诸位。。。。。。。

发表于 2013-5-14 11: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crazy 发表于 2013-5-13 20:00
蒋公是明臣,明朝是中原汉族,而中国历史教育以忠义为先,而清朝是关外满族,所以蒋公不当清朝的官,鉴于当 ...
蒋公是明臣,明朝是中原汉族,而中国历史教育以忠义为先,而清朝是关外满族,所以蒋公不当清朝的官,鉴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他所著的书籍你能完全相信吗?值的深思啊!

清朝末年,中國受到外國欺侮,特別在八國聯軍之後,國人終於覺醒。
國父孫中山先生及諸多革命先烈,皆在此大時代相遇。
按照 crazy 先生的邏輯,清朝末年尚是【關外滿族】,
所以,當時所有出版的書籍、人文思想,都會鑑於當時【滿清政府】,而全部造假?

1917年蘆溝橋事變,日本侵華八年,在八年抗戰中,許多令人敬佩的愛國作家、作曲家,
造就許多鼓舞人心的文章、歌曲。
綜觀國內外歷史,每一朝代更迭,無不是由當代人民主導,就算在高壓的政治壓力下,仍然不會消失。

如果,這些還算不上有力論點,那麼試想:
楊公當時也因【借閱】唐朝皇宮中的【天機玉函】,而成為風水傳承的先驅。
為逃避官府的追捕,楊公也走避他鄉。
按照 crazy 先生的邏輯,鑒於當時的歷史背景,楊公所傳著的書籍,你能完全相信嗎?







发表于 2013-5-14 11: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多一点了解蒋大鸿一代风水宗师
发表于 2013-5-16 14:21: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razy 于 2013-5-16 14:32 编辑
天機 发表于 2013-5-14 11:08
清朝末年,中國受到外國欺侮,特別在八國聯軍之後,國人終於覺醒。
國父孫中山先生及諸多革命先烈,皆 ...


回天机先生的话:我并未说将公造假呀!只是我个人感觉读任何书都要先了解作者的当时背景如何,从而来恒量其书籍学理的多少。打个比喻,假如日本 人侵华成功,假如你是当时的风水宗师,你愿不愿意将自己的心血全著于书中?鉴于当时的政治背景下任何文人墨客都会思考清楚理智写作的,更何况将公乎?再者就当今流传的将公风水理论在实践上是否还很不完善?比如在阳宅上用将公理论或许还能过得去,如果用之以阴宅又如何?,,,在风水能量作用上是阴宅作用力宏?还是阳宅?这些问题凡是有实践经验的人都很清楚的,。话又得说回头来,清朝初期满汗不两立也是事实,那时的将公以传承的方式传下风水学术,也是难能可贵的,。但到清朝经过了康乾盛世的中期,满汗两族也比较平和了,风水术在那时期也转入了发挥时代,所以当时著的书很多是个人心得经验之作,虽然有些不全面,但还是值得一观,到了清末且是争鸣时代……。话多了也许无益,以上只是我个人观点。
发表于 2013-5-16 14:22: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機 发表于 2013-5-14 11:08
清朝末年,中國受到外國欺侮,特別在八國聯軍之後,國人終於覺醒。
國父孫中山先生及諸多革命先烈,皆 ...

回天机先生的话:我并未说将公造假呀!只是我个人感觉读任何书都要先了解作者的当时背景如何,从而来恒量其学理的多少。打个比喻,假如日本 人侵华成功,假如你是当时的风水宗师,你愿不愿意将自己的心血全著于书中?鉴于当时的政治背景下任何文人墨客都会思考清楚理智写作的,更何况将公乎?再者就当今流传的将公风水理论在实践上是否还很不完善?比如在阳宅上用将公理论或许还能过得去,如果用之以阴宅又如何?,,,在风水能量作用上是阴宅作用力宏?还是阳宅?这些问题凡是有实践经验的人都很清楚的,。话又得说回头来,清朝初期满汗不两立也是事实,那时的将公以传承的方式传下风水学术,也是难能可贵的,。但到清朝经过了康乾盛世的中期,满汗两族也比较平和了,风水术在那时期也转入了发挥时代,所以当时著的书很多是个人心得经验之作,虽然有些不全面,但还是值得一观,到了清末且是争鸣时代……。话多了也许无益,以上只是我个人观点。
发表于 2013-5-16 15: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crazy 发表于 2013-5-16 14:22
回天机先生的话:我并未说将公造假呀!只是我个人感觉读任何书都要先了解作者的当时背景如何,从而来恒量其 ...

謝謝您的回帖,讓我學習您的觀點。
发表于 2013-5-23 22: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是蒋公是无后的,那么为什么像蒋公这么著名的风水师会没有后代呢?他为什么不懂得给自己选上乘的风的风水宝地葬祖而让后代兴旺发达呢?
发表于 2014-8-17 23: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pan168 发表于 2013-5-23 22:04
据说是蒋公是无后的,那么为什么像蒋公这么著名的风水师会没有后代呢?他为什么不懂得给自己选上乘的风的风 ...

蒋公无后????????,你可有依据?????????
发表于 2014-8-18 07: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 tianhezhong 的資料搜集!
发表于 2014-10-4 15: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蒋公千古,是中国风水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
发表于 2014-10-4 17: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顶一个!
发表于 2014-10-4 17: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蒋就是一代宗师,虽然奥语中的东西其没有全面解说,也不可能全面完整的解说,但至少从理论上让人听得懂看得懂的解释却后来未有明显的流传或公开。
发表于 2014-10-4 20: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蒋公后人如何?
发表于 2014-10-4 23: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蒋公后人如何?
发表于 2014-12-20 12: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D收藏
发表于 2014-12-20 14: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别人说学风水看书是学不到真正的好东西的,不知道是也不是。
发表于 2014-12-31 11: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学习,颇有意思,打着蒋公旗号的人实在太多
发表于 2015-1-3 07: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失为一种了解蒋公心理路程的历史资料。评价一个人需要放在历史背景下。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4-24 07: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