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查看全部评分
举报
原帖由 瀛山居士 于 2008-9-14 21:17 发表 三僚风水作法中国风水作法的标准?!又是一个痴者。
原帖由 法信 于 2008-9-14 19:55 发表 三僚风水作法是不是中国风水作法的标准、准则. 首先,风水作业的准则是什么? 现行的三合、三元、玄空等等各有独到之处,想整合成一个唯一的标准、准则,想法是好的,但是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很难!观念上就很难:有 ...
原帖由 麒麟童0000 于 2008-9-16 09:03 发表 连风水源头的东西不去深入研究,连尊重都不懂,就难取古为今用,就难于挖掘民间祖传,更难説发展。 据我观察三僚的东西:玄空有三元大卦、沈氏、温氏、骆氏、六法、天根月窟的内容;三合有四局三库、赖氏拨砂、穿 ...
说得好。
原帖由 法信 于 2008-9-14 19:55 发表 三僚风水作法是不是中国风水作法的标准、准则. 首先,风水作业的准则是什么?现行的三合、三元、玄空等等各有独到之处,想整合成一个唯一的标准、准则,想法是好的,但是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很难!观念上就很难:有 ...
原帖由 大吉 于 2008-9-16 01:25 发表 三僚的东西,不是单纯的“三元”、或者“三合”几个字,就能讲清楚的。道理很简单:这些东西都仅仅是“罗盘功夫”。——如果用这些观点来看三僚的功夫,真无异于管中窥豹!或者说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诚如君言!
原帖由 益福堂 于 2008-9-19 17:01 发表 诚如君言!
风水分峦头和理气,理气又分百家。如三合、玄空、三元大卦、九星、纳甲、八煞黄泉等。从三僚地师应用看,留有并用的痕迹。目前对三僚的回访是越来越多,是很好现象。真传的东西还是不会那么容易丢失的,关键是整理;要注意的是天象周期时空变化的研究,也要注意探源的研究。目前估计三僚风水方法还存,原理就不太明了,这些要我们去除门派之见去不断探索。
风水研究上还是应该避免人身攻击,求同存异,要容别人包括容纳别人的错误。互相攻击不利研究。
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兴国三僚时空赣州 (2008年09月21日) 了解风水文化的人都知道,兴国三僚村被誉为“客家堪舆文化的发祥地”、“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那么,三僚的风水文化为何有如此深厚的底蕴,它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提起三僚风水文化的渊源,有一个人物是功不可没。他就是唐末金紫光禄大夫杨筠松,就是他当年在行走赣南的途中,发现三僚这个地方,非常适合发扬堪舆文化。于是便带领弟子在此隐居,潜心钻研风水文化。据三僚风水文化的传承人,杨筠松风水文化协会会长曾宪文介绍,他们祖先之所以选择在三僚发展风水文化,与三僚的地形、地理有很大的关系。 [采访]杨筠松风水文化协会会长 曾宪文:因为前有罗经吸石,后有包裹奇石,所以杨公(杨筠松)断定这个地方就是世代会出风水地理先生。所以他就确定这个地方,因为这个地方是生成的,前面一个罗盘石,后面一个包裹石。我们走地理的人就是背一个包裹,提一个罗盘,所以这个是地方的地形生成的,所以我们是世代相传,就从唐朝在现在,出现了24位的国师,70多位的名师。 这事实上,随着三僚风水文化的发展,在小小的三僚村里,也确实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师级人物。至今在全国各地,还遗留着大量的经三僚堪舆大师钦点的风水范例。其中经三僚风水大师堪择的皇家宫、城、陵等建筑的经典之作就达数十件之多,著名的包括北京的故宫、天坛、十三陵,万里长城第一关山海关等。在三僚村,各具特色的风水建筑也是比比皆是。 [采访]杨筠松风水文化协会会长 曾宪文:我们整个三僚的景点就是等于一本书,整个景点都是我们祖先的风水杰作。 在采访中,许多参观过三僚的风水文化爱好者对于三僚村里的风水文化杰作和三僚在风水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也是称赞有嘉。 [采访]中国易学风水协会副会长 柏开梁:世界的风水在中国,中国的风水在三僚,中国的风水有两个派别,一个就是形式派,还有个就是理性派。形式派就是江西,也就是三僚风水。所以三僚风水在中国风水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历史地位。记者:本台报道来源:时空赣州网
原帖由 yuanywd 于 2008-9-28 11:11 发表 看到此帖,我举一个细节问题。我的两个老师,出自那个地方,老师教我罗盘的测量方法就不一样,我不想多说自己的情况,网上高手多的是,我只是提供一个细节,供网友参考。
兄您好
可否就曾從政絕後之情形,略說一二.
广东兴宁岗背刘七公墓,合三合的作法,但是不合三僚的三元作法;又例如:广东南海大沥的叶氏宗词,为宋代所建,出宋代宰相和现代的叶剑英元帅,也是合三合的作法,而不合三僚的三元作法等等。
楼主的意思你什么都会了哦,所以才发此贴让大家纷争??????不懂!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2-7-2 16: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