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53|回复: 0

风水与中医(一):中华民族宇宙生命观~六愚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24-6-19 16: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风水与中医(一):中华民族宇宙生命观~六愚

六与偶与一位小友论及风水与中医之关系,特从拙著风水摘录风水与中医关系
本篇将分三个单元,分别为中华民族宇宙生命观、传统医学理论与风水与传统医学与风水堪舆等。

(一)、中华民族宇宙生命观
风水、中医皆与中华民族的生命价值观息息相关;因此,六愚就从我华夏民族对于宇宙生命概念谈起。
中华民族之宇宙观,建立于人本基础上。因此,自古以来,中国人将大地视为一人性化之有机生命体。
不可否认,宇宙空间浩瀚无垠,处处充满着生命现象。
长久以来,天文科学家们对于宇宙星体如何诞生,如何毁灭的过程,争论不休。例如,「大霹雳宇宙论」即认为宇宙是以超高温之火球型态诞生;其他尚有诸如「宇宙膨胀论」、「反物质宇宙论」等。
然而,天文学家们对于浩瀚宇宙数不尽星体间之各种现象,即为生命活动之事实,则皆无异议。
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徐遐生博士所主张恒星生命诞生之X-风模型理论,已经逐渐所被世界天文科学界认同。此外,公元2008年元月,台湾清华大学天文研究所成员,利用各类太空望远镜观察位于天猫座距离地球大约9千万光年之远,一个旋涡星系NGC2770中,发现一个能量相当巨大,且为时五分钟的X光爆,成为率先捕捉到恒星爆炸死亡瞬间,且目睹爆炸后成为超新星之过程。
由此可证,浩瀚宇宙间确实是充满生命力,各独立星体生命周期之起起落落,如同人类生命,在生与死之间不断地轮回更迭。
然而,徐遐生或许未能想到X-风模型宇宙生成理论,竟与二千多年以前我国道家「混沌之说」所谓「夫混沌元始本一气」,以及「玄元始气于始初之劫」之「气」说,不谋而合。
而清华大学天文研究所成员所观察到的恒星死亡与诞生过程,则亦与《道德经》所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之说吻合。
数千年以来,我国先贤们多以哲学角度思考宇宙生成与演化过程;如此诸多理论之中,却大致可归纳为三:
一为太初、太始、太素之「三始」说;《列子.天瑞篇》:「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而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炁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无形埒,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变者,究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炁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
另一则为「三生」说;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三则为「三分」说;此说乃汉末道教依据张衡《灵宪》所谓「太素之前,幽冥寂寞,不可为象。惟虚惟无,道之始也」另提出「混沌既没,而有九宫」与「天有九位」之宇宙理论。惟此说六愚认为与上述《列子》某些观点相似。
此三种理论中,则以老子「三生万物」说,较被国人所认同。
老子「三生万物」之理论;即将「大地」视为一生命体,并扩及至人本之大地生命观。而此等「大地人体化」之人本概念,应属古代神话「盘古开天」传说,最具代表性。三国徐整(注:徐整,生卒年不详,字文操,今江西南昌市人,三国吴人)《三五历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去地九千里。」《五运历年纪》(注:《五运历年纪》撰成年代不详,一说或亦徐整所著):「 天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南朝《述异记.卷上》(注:《述异记》有二版本,其一据传为南齐祖冲之所撰;另一则据传为南梁朝任昉之作):「盘古氏,天地万物之祖也。然则生物始于盘古。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先儒说:『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古说:『喜为睛,怒为阴。』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今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余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桂林有盘古祠,今人祝祀,南海有盘古国,今人皆以盘古为姓。盘古氏,天地万物之祖也,而生物始于盘古。」明董斯张(注:董斯张,公元1587年~1628年,原名嗣章,字然明,号遐周,又号借庵,今浙江湖州人,明末学者)《广博物志》:「 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
除了盘古开天神话外,我国民间亦不乏其他各种此类传说,甚至小说、哲学、文学、史学等,亦有此类记载,诸如《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鯈,北海之帝曰忽,中央之帝为浑沌。鯈与忽相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厚。鯈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以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屈原《离骚》「日安不到?烛龙何耀?」《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故曰水具材也」《吴越春秋》:「行到名山大泽,召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王充《论衡.书虚》:「天地之有百川也,犹人之有血脉。血脉流动,泛扬动静。」《山海经.海外北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綮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在西北海之外、赤水以北,有座钟山,山中有一神,人头、红色蛇身,开眼成白天,闭眼成黑夜,吹气成为冬天,呼气成为夏天,不吃不喝,呼吸为风称为烛龙,或叫烛阴。」...等,不胜枚举。
至于将「大地人体化」描述地最为具体者,则属董仲舒所提出之「天人同类」说。《春秋繁露.人副天数》:「唯人独能偶天地。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窍理脉,川谷之象也;心有哀乐喜怒,神气之类也;观人之体,一何高物之甚,而类于天也。..是故人之身首员,象天容也;发,象星辰也;耳目戾戾,象日月也;鼻口呼吸,象风气也;胸中达知,象神明也;腹胞实虚,象百物也;百物者最近地,故要以下,地也;天地之象,以要为带,颈以上者,精神尊严,明天类之状也;颈而下者,丰厚卑辱,土壤之比也;足布而方,地形之象也;..天地之符,阴阳之副,常设于身,身犹天也,数与之相参,故命与之相连也。天以岁终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乍视乍瞑,副昼夜也;乍刚乍柔,副冬夏也;乍哀乍乐,副阴阳也;心有计虑,副度数也;行有伦理,副天地也。此皆暗肤着身,与人俱生,比而偶之弇合,于其可数也,副数,不可数者,副类,皆当同而副天一也。」
此类思想同时影响了传统中医学与风水学。
中医学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体则是小宇宙;天地有阴阳循环更迭,人体中亦是阴阳有别;天地万物可归类为五行,人体则有五官、五脏。因此天地与人体宇宙小生命体息息相关;无论天地或人体,皆有「气」运行于其间;且人体之气与宇宙之气乃相互对照,相互交流。例如,《吕氏春秋.本生》:「天全则神和矣,目明矣,耳聪矣,鼻臭矣,口敏矣,三百六十节皆通利矣。」《淮南子.天文训》:「天有十二月,以制三百六十日,人亦有十二肢,以使三百六十节。」清《履园丛话》:「人禀天地之气以为生,故人身似一小天地,阴阳五行,四时八节,一身之中,皆能运会。」
传统医学著作则有诸如《素问.宝命全角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阴阳应象大论》:「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类经图翼.医易》:「天之气,即人之气;人之体,即天之体。...一念方萌,便达乎气,神髓气见,便与天地鬼神相感通...质诸人身,天地形体也。」《灵枢.邪客》:「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岛,人有七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声音。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腘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相应也。」...等,皆持相同见解。
由此可证,我民族之宇宙观乃属人本生命为主精神。
~~~ 待 续 ~~~

自然光子學(Nature Photonics)》期刊上論文的量子糾纏成像,竟然神似太極圖。

自然光子學(Nature Photonics)》期刊上論文的量子糾纏成像,竟然神似太極圖。

X風理論。從高處觀察此圖竟與古洛書圖吻合。(依據:中央研究院天文網)

X風理論。從高處觀察此圖竟與古洛書圖吻合。(依據:中央研究院天文網)

天文儀器觀測之新生星體光線和扭曲銀河形狀,亦與古河圖相符。(圖片來源:人民報網)

天文儀器觀測之新生星體光線和扭曲銀河形狀,亦與古河圖相符。(圖片來源:人民報網)

明代來知德《周易集注》的古《河圖》與上圖銀河形狀相似(圖片來源:易學網)

明代來知德《周易集注》的古《河圖》與上圖銀河形狀相似(圖片來源:易學網)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9-11 20: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