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1175|回复: 0

营卫出入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21-7-2 16: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我们知道,古圣医哲建立了以“气”统“血”的气血流通系统,血液的循行上文已论,那么“气”是怎样运行的?作为经气的主要部分——营气和卫气又是如何运行的?《灵枢·营气第十六》对营气的循行作了详细阐述:
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与太阴合,上行抵髀,从脾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阳。上行乘腋,出(出页)内,注目内眦,上巅,下项,合足太阳。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上行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出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下行至跗上,复从跗注大指间,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1]
文中将“经隧”的经气称为“营气”,指出其来源于水谷的精微之气(即“精专者”)。事实上,构成“经气”的还有宗气和呼吸之气。“营气”进入手太阴肺经,进而传注手阳明大肠经,依次运行十二经脉,最后从足厥阴肝经分两道运行,一道从肝入肺即再回到手太阴肺经,完成一个循环,此为十二经脉大循环;另一道,从足厥阴肝经的支别进入督脉“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而后“络阴器”进入任脉,“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最后“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最后回到手太阴肺经汇合。此处有个细节,就是根据《灵枢·脉度》对大经隧二十八脉循行一周路径的记载,应该包括跷脉,但上文却没有提到跷脉。那么营气是哪里进入跷脉的?对此,我们可以从《四圣心源》中找到答案。黄元御在《天人解·营气运行》篇指出说:“营气之行也,常于平旦寅时,从手太阴之寸口始。自手太阴注手阳明,足阳明注足太阴,手少阴注手太阳,足太阳注足少阴,手厥阴注手少阳,足少阳注足厥阴,终于两跷、督、任,是谓一周也。二十八脉,周而复始,阴阳相贯,如环无端。五十周毕,明日寅时,又会于寸口,此营气之度也。”[2]也就是说,营气到达足厥阴肝经阶段时,是分成三道而不是两道,前面两道分别进入手太阴肺经和任督二脉,完成大、小循环,第三道就是进入阴跷脉、阳跷脉。由于奇经八脉是十二经脉的别行,故终于阴跷脉、阳跷脉,不构成循环,也不再回到手太阴肺经。对于跷脉的起止路径,《灵枢·脉度第十七》曰:“蹻(跷)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蹻而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荣则目不合。”[3]指出跷脉是足少阴肾经经气运行的别行,但其描述的路径仅仅是阴跷脉。《难经·二十八难》则对二条跷脉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弥补了《黄帝内经》的不足,其曰:“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阴跷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4]根据阳跷脉的循行路线和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表里关系,我们认为阳跷脉当是足太阳膀胱经经气的的别行,且奇经八脉(不包括冲脉)均是十二正经的别行。其中除了任督二脉构成循环外,其余都没有构成循环。上面引文中的“入颃颡之窍”中“颃颡”音háng sǎng,杨上善注曰:“颃颡,当会厌上双孔;畜门,鼻孔也。”[5]《灵枢·忧恚无言第六十九》有云:“ 颃颡者,分气之所泄也。……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颃颡不开,分气失也。”[6]张景岳在《类经·针刺类》注曰:“颃,颈也。颃颡,即颈中之喉颡,当咽喉之上,悬雍之后,张口可见者也。颡前有窍,息通于鼻,故为分气之所泄。”[7]上海中医药大学李鼎教授指出,颃颡的范围当是指“额之下、咽之上的口腔后部”,“下当喉咽部,上至鼻咽部。”[8]“究于畜门”中“究”是深入之意,“畜门”是鼻窍后部,位于颃颡之上,上通于脑。“逆顺之常”是指常态下经气运行一来一往、阴阳相贯。此处需要强调的是,十二经脉、任督二脉等各段经脉的命名,也是为了方便指导临床实践,因为它们的实质都是连绵延续的“气流”。此处还有一个细节,根据《灵枢·营气》的记载,任督二脉经气的循行是从头顶往下沿着后脊下行而后绕过前阴,再沿着任脉向上循行。这是站在后天层面,针对经气在人体正中前后运行方式的描述。而在道教内丹修炼中,任督二脉的运行则是相反:先天一炁从两肾命门处往后沿着督脉向上循行,而后从后脑门进入泥丸宫,再往下运行到达上颚“搭鹊桥”进入任脉,下灌“绛宫”最后到达下丹田结成金丹。也就是说,这是针对先天真炁运行次序的而言,属于先天层面,为的是采纳天地的先天真炁永固自身,证得仙道。当然,在道教医家眼中,金丹修炼也非常困难,特别是要使得真炁上行督脉这一段更是难上加难,要“闯三关”即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前文引用的“修真图”中画出羊、鹿、牛拉转河车图像来形容。对此运行路径,《紫阳真人悟真篇三注·卷三》有详细阐释:
上阳子曰:姹女是己之精,游行有方者,精有所行之熟路,常人精每亏少,但凡交感,激挠一身之骨脉,搅动一身之精髓。情欲方动,心君亦滛,三尸搬于上,七魄摧于下,方得精自两胫而上,由五脏升泥丸,与髓同下,自夹脊双关至外肾交媾,此为五浊世间法,此谓游行自有方,此谓常道之顺也。
金丹则不然,行颠倒之法,持逆修之道。大修行人炼己纯熟,身心不动,魂魄受制,情欲不干,精气满盈。如骤富之家,何处不有金玉。待彼一阳初动之时,先天真铅将至,则我一身之精气不动,只于内肾之下就近便处运一点真铅以迎之,此谓前行短也。真铅既渡鹊桥之家与混合,却随真铅升辘轳三车,由双关夹脊上入泥丸,遍九官,注双目,降金桥,下重楼,入绛宫冶炼。此为游行自有方,此谓后须长也。然后还归黄庭神室,交结成丹,此谓归来却入黄婆舍而嫁金翁也,此为颠倒五行而逆修也。及温养十月,以成真人,与天齐寿,是谓老郎。[9]
文中“辘轳三车”即修真图中的羊车、鹿车、牛车,分别对应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比喻修炼的三个关键阶段,足见金丹修炼之的难,但也并非不可能实现,在道门中人看来,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再加上名师点化、道缘来转还是有机会的。
从上可见,后天层面经络运行的是“经气”,包括先天元气转化的后天精气、水谷之气和呼吸而来的天地清气,而先天层面的升督脉、降任脉所运行的只有先天真炁。《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云:“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10]“所受于天”是说“真气”来源于先天一炁,先天一炁分化为元气(元精)、元神,元气也称真气落于下丹田,元神藏于上丹田泥丸宫(前文已论)。其中,“下丹田不仅是藏精之府,也是任脉、督脉、冲脉和带脉的会合之处,是汇集、贮存、转运真气的场所,男子藏精、女子养胎亦都在此。……乃百脉之枢纽,生命之根源。”[11]《素问·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曰:“真气者,经气也。”这是强调“真气”是“经气”的组成部分,而不是说经气就是真气。以上是十四经脉经气的循行和内丹修炼任督二脉先天真炁的运行路径,为了直观起见,笔者将二者画出示意图对比如下,并分别命名为《经气运行循环图》《内丹周天先天真炁运行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对于十二经脉经气的整体运行方向,《灵枢·逆顺肥瘦第三十八》有云:“黄帝曰:脉行之逆顺奈何?岐伯曰: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12]然而根据《灵枢》之《九针十二原》和《本输》的记载,十二经脉中五输穴经气段的运行方向却与十二经脉不同。《九针十二原第一》曰:“黄帝曰:愿闻五藏六府所出之处。岐伯曰:五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府六腧,六六三十六腧。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13]“所出为井”表示经气由此穴而出,像井水之泉源;“所溜为荥”,“溜”是小水流,表示此“穴”经气尚小;“所注为输”表示“输”穴经气渐盛,而且较深往里灌注,此处“输穴”与“五输穴”均用“输”,乃取输送、转输之意;“所行为经”表示“经”穴经气隆盛流行,有如江河;“所入为合”表示“合”穴经气既大且深,有如百川归海。也就是说,五输穴经气从井穴到合穴由浅入深、逐渐增大。其中,阴经连藏、阳经连腑。当然,五输穴是单就阴经、阳经的共性而言。因为阳经比阴经气脉长,多了一个“原穴”而成“六输穴”:井、荥、输、原、经、合。原穴是丹田原气(或称为真气)在经气运行过程中集中灌注和停留的处所,处在输穴和经穴之间。此处有一个困惑:为何清虚无形的真气偏偏绕过井、荥、输三穴而集中停留于“原穴”,笔者认为应是“原穴”处的分肉空间比较适合真气停驻之故。阴经气脉短,“输穴”与“原穴”共为一穴,即以“输”代“原”。由于《灵枢·本输》没有手少阴心经的记载,故五条阴经有25个腧穴,六条阳经有36个腧穴,共61个穴位,《针灸甲乙经》补充了手少阴心经的5个腧穴,方成今天66个穴位的“五腧穴”体系。《灵枢·本输》记载道:“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内侧也,为井木;溜于鱼际,鱼际者,手鱼也,为荥;注于太渊,太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腧;行于经渠,经渠,寸口中也,动而不居,为经;入于尺泽,尺泽,肘中之动脉也,为合;手太阴经也……”[14]据此可知,五输穴是依照井、荥、输、经、合的顺序依次流注,均从四肢末端走向肘膝,呈向心性运动,并不像十二经脉那样上下回环、升降相贯的运行。其中,手三阴、足三阴的井穴到合穴的顺序却与各自经脉的运行方向相反,而手三阳、足三阳的井穴到合穴的顺序与各自经脉的运行方向却不一致。对其载原因,学术界尚未取得一致的观点:李瑞、唐玉秀认为,十二经中流注的是营气,并营而行于脉外的是卫气,而五输穴的流注是脏腑的元气与水谷之气组成的“经气”,二者“气”的性质不同,故运行的方向也不同[15]。唐卫华认为,“十二经脉的经气存在着3种不同的流注方式:根据营气在十二经脉之间的逐经循行而产生的十二经脉气血流注,它活动的范围是在整个十二经脉之间;根据卫气在其中某一条经脉的运行情况来确定的标本根结理论,它活动的范围只局限在一条经脉之中,用以强调四肢末端是该条经脉的根本所在,在临床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五输穴理论是标本根结理论在针灸临床中的具体表现,它在根结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四肢远端腧穴的重要性,用以说明在具体的某一条经脉中,随卫气运行的气血(主要是血)的运行方式,强调位于四肢末端的井穴是该经脉气血产生运动的根源”[16]。周建伟认为,五输穴脉气与十二经经别构成“五输—经别循行系统”,独立于十二正经,同时二个系统又相互联系,通过经脉®络脉®孙络®皮部将中焦化生之气血,渗井®溜荣®注输®行经,在肘膝以上与经别相合,深人内脏,浅出体表至头项,阴经人于有表里关系的阳经,阳经归于本经。如此共同完成经络的生理功能[17]。石焱认为,五输穴脉气的向心性流注确是独立于十二正经之外的一个循行系统,但络脉才是其理想的续接途径,构成的是“五输穴—络脉循行系统”[18]。但仔细推敲,这些观点仍有待商榷。正如前文所论,十二经脉的本质是气束、气脉,是水谷精气、呼吸而来的天之清气和先天元气(转化为后天精气)三者的合流,统称“经气”“营气”。如果在十二经脉营气运行之外,又存在一套别行的气脉系统,则通过针刺五输穴气穴手段来达到以气穴之“点”带动经脉之“线”的经气的流通运行,那么阳经上运行不一致的五输穴经气与十二经脉经气想必会产生紊乱。因此,笔者认为,以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的水流只是为了形象比喻5个特殊气穴上经气的旺衰状况而已,而不是说又单独存在一小段从井穴运行到合穴然后才并入十二经脉的气脉运行系统。当然,这仅是笔者的管窥之见,请有识之士斧正!另外,关于五输穴的五行属性,《黄帝内经》没有明确记载,直到《难经》才明确指出,其中《六十四难》曰:“《十变》又言,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俞土,阳俞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阴阳皆不同,其意何也?然:是刚柔之事也。阴井乙木,阳井庚金。阳井庚,庚者,乙之刚也;阴井乙,乙者,庚之柔也。乙为木,故言阴井木也;庚为金,故言阳井金也。余皆仿此。”[19]就是说,阴经井穴属木、阳经井穴属金,阳经五行克阴经。其余荥、输、经、合分别以相生顺序相配属,而阳经原穴与输穴五行同属木。
值得一提的是,起源于《黄帝内经》、成熟于金元时期的子午流注针法,就是根据十二经脉在旺盛于不同时辰的原理选气穴下针以提高治病疗效的医疗手段。元代王国瑞在《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明确指出曰:“十二经行十二时,子原是胆丑肝之,肺居寅位大肠卯,辰胃流传巳在脾,午字便随心脏定,未支须向小肠宜,申膀酉肾戌包络,惟有三焦亥上推。”[20]这是以歌诀形式记载十二经脉的旺盛时辰,但以张介宾在《类经图翼·经络》所转载的“十二经流注时序歌”更为流行,其云:“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膀申肾酉心包戌,亥三子胆丑肝通。”[21]就是说,手太阴肺经的经气在早上寅时最为旺盛,与肺部和肺经相关的疾病在此时选穴针灸,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其余十一条经脉仿此。但张介宾对此却是持批判态度,其在《类经·经络类》指出说:“人身经脉之行,始于水下一刻,昼夜五十周于身,总计每日气候凡百刻,则二刻当行一周。故《卫气行》篇曰:'日行一舍,人气行一周与十分身之八。’《五十营》篇曰:'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一周于身。’此经脉之常度也。而后世子午流注针灸等书,因水下一刻之纪,遂以寅时定为肺经,以十二时挨配十二经,而为之歌曰:'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膀申肾酉心包戌,亥三子胆丑肝通。’继后张世贤、熊宗立复为分时注释,遂致历代相传,用为模范。殊不知纪漏者以寅初一刻为始,而经脉营运之度起于肺经,亦以寅初一刻为纪,故首言水下一刻,而一刻之中,气脉凡半周于身矣,焉得有大肠属卯时、胃属辰时等次也?且如手三阴脉长三尺五寸,足三阳脉长八尺,手少阴、厥阴左右俱只止十八穴,足太阳左右凡一百二十六穴,此其长短多寡,大相悬绝,安得以十二经均配十二时?其失经旨也远矣,观者须知辨察。”[22]仔细思之,张介宾实是误解了“子午流注歌诀”的原意。因为“子午流注”的本义是指在每个时辰中均有一条经脉的经气最为旺盛,而不是说,在这一时辰,经气刚好运行到这条经脉上,因为十二经脉中的经气无时无刻都在循环运行,前文已经计算,循环全身28条大气脉一圈只需要28.8分钟。其实在张介宾之前,孙一奎在《医旨绪余》中就已指出:“二刻行一度为一周身也。昼夜共行五十度,则每经各行五十次矣。并未尝言肺止行寅时,大肠止行卯时。又不思各经长短不同,难以分时注释。如果十二经分发十二时,则一时止行一经,何以能八刻之一千八十息,脉行六十四丈八尺而四度周于身也?又何以能十二时之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八百一十丈而五十度周于身也?所谓一时止行一经者,实理势之所必无也。”[23]也就说,“子午流注”理论是指十二经脉在不同时辰“经气”旺衰的有别而言的。至于为何出现不同时辰分别旺盛一条气脉,笔者认为那是天体运转与人相互感应的结果。因为所谓年、月、日、时等时间的形成都是宇宙天体在斗转星移中造成的。“时”字,甲骨文写作“”,从“”表行进,从“”表太阳。可见,“时”的造字本义是指太阳的运行。因此,子午流注理论只是“天人合一”思维的一种应用。当然,“天人”能够相应相感的中介是“气”。在人体中起沟通“天人”的脏腑是“肺”。肺通过开窍于鼻和主皮肤来协调天人气息的同步。一旦鼻子或皮肤中完全与自然界隔离,人体生命也就无法存活。可见,“天人合一”是时时刻刻存在的客观现象。
以上所论是营气循行的情况,脉外那部分飘逸滑利的是卫气。营气偏于内,濡养脏腑、筋骨;卫气偏于外,防止外邪入侵,卫者,保卫、护卫之意也。值得注意的是,本来卫气呈分散状、飘逸状,与营气相并而行,但《灵枢·卫气行第七十六》却描述了其似乎有另外循行的路线:
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卫气之行,出入之合,何如?
岐伯曰: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虚张为经,是故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阴,阳主昼,阴主夜。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藏。
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指之端。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手太阳,下至手小指之端外侧。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足少阳,注小指次指之间。以上循手少阳之分,下至小指次指之间。别者以上至耳前,合于颔脉,注足阳明,以下行至跗上,入五指之间。其散者,从耳下下手阳明,入大指之间,入掌中。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内踝下,行阴分,复合于目,故为一周。
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一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二舍,人气行三周于身与十分身之六;日行三舍,人气行于身五周与十分身之四;日行四舍,人气行于身七周与十分身之二;日行五舍,人气行于身九周;日行六舍,人气行于身十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七舍,人气行于身十二周在身与十分身之六;日行十四舍,人气二十五周于身有奇分与十分身之二,阳尽于阴,阴受气矣。
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周。是故夜行一舍,人气行于阴藏一周与十分藏之八,亦如阳行之二十五周,而复合于目。阴阳一日一夜,合有奇分十分身之二与十分藏之二,是故人之所以卧起之时有早晏者,奇分不尽故也。[1]
文中以房昴为分界线,将28星宿分为昼夜两部分。其中,从东方房宿始经南方七宿至西方毕宿共14星宿,对应卯时到申时6个时辰,为白天,故曰“房至毕为阳”;从西方昴宿始经北方七宿至东方心宿共14个星宿,对应酉时到寅时6个时辰,为夜晚,故曰“昴至心为阴”。文中“一舍”即一星宿。由于经气循行一昼夜50周历经28星宿,我们可以计算出,“一宿”人体之气行50¸28=1.78周»1.8周,故曰“日行一舍,人气行一周与十分身之八”。这里“日行”是指天体星辰的移动,“人气”指卫气。“日行十四舍”,指白天6个时辰,星辰移动14“宿”,卫气主要运行于阳经,绕行1.8′14=25.2周,故曰“人气二十五周于身有奇分与十分身之二”,“奇分”是有余之意。
根据上文记载,似乎卫气既有随营气气脉运而行的路线,又有另外聚集成束的气脉。这样一来,我们就会产生困惑:营气和随营气而行的卫气与卫气别行的气脉路径不一致,岂不是会相互冲撞而导致体内气机紊乱?事实上,正如前文所论,营气与卫气本质上都是一气,二者是因为气的致密程度不同而大致命名的两类“气”:呈致密状、偏于内部、聚集成束、起营养作用的称为“营气”,剽悍滑利、呈分散飘逸状、起护卫作用的称为“卫气”。而上文《卫气行》所描述的卫气的运行路径,其本质是指卫气在昼夜不同时间段感应天体运转所表现出来的在不同经络、不同脏腑的旺盛情况,也就是人体一气周流(包括营气和卫气)升降出入多少分配不同体现出的旺衰情况。白天“气”出多入少,主要旺盛于外,表现为三阳经上“气流”旺盛;夜晚“气”出少入多、主要旺盛于内,表现为阴经、脏腑上气流旺盛,感觉上好像是整条气脉在移动,因此《卫气行》才做如此描述。我们知道,只要人体生命还存在,就无处不有“气”、无时不有“气”,只是不同时间、不同部位“气”的分布不均衡。因此,卫气始终是与营气相并而行,即《灵枢·胀论第三十五》所言“卫气之在身也,常然并脉循分肉,行有逆顺,阴阳相随,乃得天和,五藏更始,四时循序,五谷乃化。”[2]“气”入多则转化为营气,营养润泽脏腑,出多则转化为卫气,散行护卫肢体。二者是相互转化、出入无间,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所以,也就不会存在营气运行与卫气别行冲撞的现象。要言之,《卫气行》描述的这些路径是卫气在经络、脏腑旺盛的不同阶段。如文中言“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指之端”这是指卫气旺盛始于足太阳膀胱的阶段,其运行路径当然是与足太阳膀胱经气脉循行的筋骨相连的外面那部分分肉与皮肤腠理。“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注于肾”是指卫气回收入内灌注(旺盛)于肾脏。其余仿此。值得注意的是,文中在描述白昼卫气循行(实际是旺盛)用了多个“其散者”,那是表示卫气在同一时间里有几段气脉同时旺盛。只不过足太阳膀胱经是巨阳,卫气两最大最盛,故才言“始于足太阳膀胱经”。此外,文中“以上循手少阳之分”之前没有“其散者”似乎是接足少阳胆经而来,但其余均有“其散者”,颇感奇怪。对此,明代医家楼英认为是“衍文”,在“以上”之前当有“其散者”三字。今姑且从之。关于卫气白天“出内踝下,行阴分,复合于目”和夜晚卫气依次旺盛五藏之后“复合于目”,却没有提到如何从肾到达“目”的。但我们知道,阴阳跷脉分别是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的分支且阴阳二跷脉会合于目部,故当是沿着跷脉完成“出于目”与“终于目”而循环一周的,对此黄元御指出:“卫气之行也,常于平旦寅时从足太阳之睛明始,精明在目之内眦……·出内踝,下入足少阴经。阴跷者,足少阴之别,属于目内眦。自阴跷而复合于目,交于足太阳之睛明,是谓一周。”[3]此外,尚有一个细节,就是卫气白天主要旺盛于三阳经,并不是完全没有旺盛于三阴经,其在三阳经、三阴经旺盛的时间比是3:1。对此《卫气行》记载曰:“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病在于三阳,必候其气在于阳而刺之;病在于三阴,必候其气在阴分而刺之。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五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六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七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八刻,人气在阴分……”[4]此处“阴分”是指三阴经而不是指脏腑。依次旺盛太阳、少阳、阳明然后是三阴经,文中没有明确阐述三条阴经的依次旺盛次序,当是笼统而言,毕竟三者才仅旺盛1刻(14.4分钟)。其中,旺盛于三阳经都是先旺盛足经,其次才是手经。酉时足阳明胃经卫气旺盛后,就从足心部开始灌注足少阴肾经进而依次旺盛肾、心、肺、肝、脾最后再回到肾,盛衰循环一周。为直观起见,画出《卫气旺盛路径示意图》如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从上可见,卫气的出入有序与人体睡眠有着密切关系。白昼卫气以出为主,人体精气盛行于外,故精神爽朗、工作有力;夜晚卫气以入为主,人体精气盛行于内,故感到疲倦困顿,通过合目睡眠为的是积蓄力量,睡着时盖被以防着凉也正是卫气实于内、虚于外,寒邪容易入侵肌表的缘故。如此,出入有序,则肢体康健;反之,若卫气出入紊乱,该出不出,该入不入,则白天困倦、夜晚精神,长此以往,气息逆行,百病缠身。也就是说,黑白颠倒的起居习惯是导致当今各种心脑心管疾病久治不愈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文中提到清醒和睡眠的时间各占一半,只是大致划分。因为一般情况下,人的清醒时间多于睡眠时间,而且也不是说白天就完全不能睡觉。只要卫气顺利入内白天也可以入睡。午睡就是在白天时间里调节卫气出入的一种养生法。黄元御说“卫气入于阴则寐,出于阳则寤”正是此意。因此《卫气行》所强调的是卫气与睡眠的密切关系以及卫气正常出入对维持肢体健康的重要性。
至此,我们可知,卫气的运行论聚散,以出入方向为主,侧重于横向,旺盛以昼夜为界限;营气的运行为线状,以升降为主,侧重于纵向,旺盛以时辰为依据相应阴经阳经。营气与卫气一经一纬,构成了人体生命气机的基本运行方式:升降出入。可以画出《生命气机运行图》如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由此,《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曰: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小大,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故曰:无形无患,此之谓也。[5]
文中“神机”和“气立”是指人体生命的存在与终始皆需要体内之“气”升降与出入的正常有序。“器者,生化之宇”,“器”既指人身机体,也指自然万物。“生化”是生命诞生与运化之意。因此,此句意思是说,“气”的升降出入不仅存在于人体生命,更存在于天地一切事物之中,这是宇宙万物生生不息的基本法则,故曰“无不出入,无不升降”。而要保证人体生命的健康,就要使体内之“气”有条不紊地升降出入,能够“常守”,否则就会疾病丛生。人体中营气以升降为主,逐经循行,偏于内部滋养脏腑;卫气以出入为主,聚散飘逸,偏于外部护卫肢体。在中草药运用上,人参和黄芪均是补气圣药,但人参主补五脏精气,侧重于内部,其气有收敛内聚之功,更接近于营气;黄芪偏于走外部,升阳、固表,其气以外散为主,更接近于卫气。故黄芪暂用短时间内可见气力增强、精神抖擞,但久用就有虚脱之弊,因此若与人参同用即可避此偏颇。所以,医疗用药上要兼顾营气与卫气。
尚需注意的是,十二经脉营气的运行贯通到手足,然如果四肢中任何一者受到严重伤害,致使此段营气运行受阻,那岂不是会影响到十二经脉乃至整个经络系统都无法正常流通?对此,《灵枢·动输第六十二》给了我们一个较好的回答:“黄帝曰: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之无端,今有其卒然遇邪气,及逢大寒,手足懈惰,其脉阴阳之道,相输之会,行相失也,气何由还?岐伯曰: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故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黄帝曰:善。此所谓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此之谓也。”[6]“四末阴阳之会”指手三阴与手三阳、足三阴与足三阳经气分别在四肢的手指、足趾末端相交通,这是“气之大络”即较大的气脉;“四街”即《灵枢·卫气第五十二》所提到的胸气、腹气、头气、胫气四大气街,这是“气之径路”——经气的大通路。故如果四肢段经脉受到“大寒邪气”或其他外力的突然阻断,十二经脉的经气就会自动缩小集中到大的气脉上,以便再次构成循环通路,即“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这是十二经气脉在特殊情况下的应急反应,是以“弃车保帅”之法来求得整体生命的存活。与血液网状流通结构一样,无数的络脉和孙脉也构成了纵横交错的网状联通路径,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体生命受到危害的风险。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4-26 06: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