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881|回复: 1

论大建中汤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21-5-11 15: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大建中汤,《金匮要略》原文: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上冲皮起,出现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大建中汤证,心胸腹中寒气充斥,“上冲皮起,出现有头足”,则是寒气外迫之象,既能外迫,故亦上达心胸(头为诸阳之会,风性飘摇暑热纯阳可至,而纯寒与湿不可至,故寒气止于心胸),且蓄积其中,故“心胸中大寒痛”,脾胃虚寒,故呕不能食。按一般解释,方中蜀椒、干姜温中散寒,与人参饴糖温补脾胃合用,大建中气,使中阳得运,则阴寒自散,诸症悉愈,此解并无大错,但仲景此方用意至深,绝非如此简单,详见下文分析。
方中干姜,于地中横生,且向四面八方伸展,故姜有横行达表之力,又似人之指(趾),故又可达于四末。生姜辛散可发散表寒,干姜为母姜,且已晒干,无发表之力,但其性大热,气雄力悍,威猛无比,四逆汤用之,热力可速达于四末,则厥逆自回;干姜附子汤用之,热力可速达于肌表,挽残阳于即脱;至于虚寒痞闷,干姜横行开破之力更是游刃有余,如人参汤。本证中干姜横行外达,自可祛外迫之寒。
然而干姜毕竟上达略有不足,故又用蜀椒。按易理,离火之卦,为红色中空之物,中空之物,蜀椒正为红色中空之物,且上下两瓣,似离火上下两阳爻,中空似离火中间阴爻,故蜀椒有离火之象,火性热而善升,故蜀椒亦性热而善升(蜀椒善升,品验自得,服蜀椒少许,不时即觉颊面温热,其善升可知),故可祛蓄于心胸之寒。
蜀椒又有麻醉作用,口嚼蜀椒,舌即麻木,不知滋味,麻醉人神经可知,仲景于阴寒大痛证中,多用蜀椒,以缓痛势,如乌头赤石脂丸等,既能麻醉人,肯定也能麻醉虫类,故治虫方中亦多用,如乌梅丸,即本方亦可治蛔虫,亦虫得辛则伏之谓。若深究蜀椒药理,则又可养胎,因其内育子,子熟之时即脱椒而去,极似女子胞宫,其形其色亦极为相似,故仲景白术散用之养胎,因其性升浮,故用牡蛎为佐。
蜀椒虽有上达之力,达表之力毕竟不足,故欲祛外迫之寒,必须干姜相助,本方蜀椒干姜并用,各施所长,相互为用,效力更为强劲。
然而,据我所知,欲救冻僵之人,不可近火,待渐渐融暖之后,自然得救,若用火熏烤,逼寒气入里,则其人必死。此证中,寒气外迫,上蓄心胸,势极危险,若骤用蜀椒干姜上升外达,愈加逼迫寒气,亦必至误人,故仲景又用人参,人参生于山阴林间湿地,且初生时一桠五叶,以后随年深而至于二桠、三桠,然后才开花结果,故有渐次而上之意,可引领蜀椒干姜,从下而上,由内而外,将寒气渐次祛除,人参此性之用,又见于白虎加人参汤中,按《伤寒论》定例,凡下、吐、汗后,阳明证仍在,即当用白虎加人参汤,因下、吐、汗后,邪热下陷,欲白虎汤药力下行,自致泄泻,但用白虎汤,下陷邪热即无法祛除,故加人参,引白虎汤药力达于邪热下陷之处,而后向上清其阳明腑中邪热,如此病症自然得愈。据《医学衷中参西录》载,一人本白虎汤证,医者曾用青盐下过,就诊时并未言及,故用白虎汤,其症不解,又用大剂白虎汤,其症仍不解,幸亏其人略知医术,自购人参五钱煎汤送下,其热始渐渐退去。
仲景人参之用,细细思量,诚神妙不可思议!二方中人参功用,有似三国旧事,卫瑾监军,随钟会邓艾南征西蜀,促其为功,不使作祸,如此方建大功,以后三国归晋,自是顺理成章。
不仅如此,仲景又用饴糖之甘缓,协同人参之甘补,补益脾胃同时,又制蜀椒干姜雄悍之性,毕竟病状如此,但有丝毫鲁莽便足至误人,不可不谨慎小心,仲景仁慈救世之心,何其良苦!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发表于 2021-5-12 15: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法麦芽糖是饴糖,方中胶饴。蜀椒去目去汗人参应该是党参,还有量一升胶饴……等,量至关重要包括用水包括煮出 药的量制煮服法失承已久目前亦未传开,……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4-19 17: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