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註冊
x
本帖系轉帖,原帖作者:今日头条( b( `) g5 ^- B& `, O0 M
A/ s4 ]: Z2 p, |/ N! e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并称""。少年时,邵雍就胸怀大志,发愤刻苦读书,于书无所不读。
* S1 @1 S6 }6 u# B u [3 D
& F( s; @5 T- _: w0 u- f
% I/ o" j" L9 u
' ]; X( s: w% W+ E* y
唐朝最著名的道士袁天罡,就足以令后世人膜拜,不仅预言了武则天称帝、房玄龄官至宰相、岑文本早逝,还算出自己的死期。
0 u" D9 U! U; E9 \, y. M) |
2 o, w, J+ i2 H8 [2 h牛人邵雍,智谋不在袁天罡之下,临死前提出三个要求,前两个都很平常,而最后一个却让人百思不解,究竟是什么要求呢?熙宁十年,邵雍感觉身体不适,就为自己卜了一卦,结果算出将不久于人世,此时他已经六十七岁了,早就看破了生死,没有丝毫的难过
3 a! i( p% l6 u% ?' A/ y" ~( ^3 ~9 S
5 r) K/ ?2 A9 A2 U# U/ r有一天,好友司马光前来看望,邵雍笑着说:"咱们聊天的日子不多了,我很快就会驾鹤西游,以后你要多多保重。"司马光就赶紧安慰他,劝他多调养、休息,不要胡思乱想,但邵雍表示,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我的阳寿快到了尽头,这是上天注定的,司马老弟就别安慰我了。
$ O# J* ]0 ^, u2 a6 K8 h6 Y7 b: j1 K2 t2 a/ K Q: a$ w+ c
9 i: f' S( R- M& z4 C ?2 Q
( p% b' L6 d: _) P, r
几个月后,邵雍病入膏肓,眼看着就不行了,吕公著、程颐处理完工作火速赶来,并于邵家人商量邵雍的葬礼之事,并达成了一致意见,要风风光光地把邵雍安葬,并且准备了不少金银玉器作为陪葬品。就在此时,邵雍把儿子邵伯温叫到床前,对他说道:"我此生也没有什么遗憾,只有三个要求,如果你做不到的话,我死也不会瞑目。"
. m7 L' b8 Q1 h3 D2 [6 c( M( @
5 x g4 G4 h' A. N邵伯温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子,痛哭流涕的表示:不管父亲有啥要求,儿子一定会按照他说的去做。邵雍让儿子不要太过伤心,接着又说:"第一,尽管我在洛阳住了几十年,但我想落叶归根,死后把我葬城外的先人茔地,墓志铭让你程伯写;第二,给我穿上黑色的粗布衣服,上面一定要抹上油,而且墓中不许放任何的陪葬品,一个铜板都不行;第三,盖上棺材之前,一定要让邻居老李的闺女看一眼。". z% T5 o: {! `: V# J3 ]
+ R4 R: N& J" p& n" f
* \+ g; r. u, `: n. k% p5 r1 I
, h5 p7 y1 a$ q' e- i对于前两个要求,邵伯温没有啥疑问,父亲想与先祖葬在一起,乃人之常情,程伯与父亲相识几十年,他来写墓志铭再也合适不过。父亲一生勤俭节约,不要陪葬品符合他的性格,但为何在入殓之前,非要让老李的闺女看呢?这一点让邵伯温怎么都想不通,但还是答应下来。& P" l; @! f1 j T5 q
6 T4 j' }# Y8 E, _% y" G( i6 O2 ~
按照邵雍的要求,葬礼办的很简单,而邵伯温也把老李的闺女请到家中,让她仔细查看一番,然后才按照流程把父亲安葬好。时光飞逝,转眼间六十多年过去了,当年老李家的闺女,现在已经年过七十,子孙满堂,但他有个孙子却不务正业,整天游手好闲,靠盗墓为生。: ~9 k2 x. Q6 {% t
" ?) ~0 P8 N3 V1 {# S* h7 r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孙子与狐朋狗友商量去盗邵雍的坟墓,恰好被李家闺女听到了,她立马把孙子痛批了一顿,而且说道:"邵雍入殓时我亲眼看了,里面一件陪葬品都没有,就连他穿的粗布衣服都是抹油的,你们不要枉费心机了。" "孙子问:"是真的吗?""千真万确,我亲眼看到的。"这样,邵雍的坟墓便没有遭劫。原来,邵雍死前就料到,小秃闺女的孙子是个偷棺劫墓之人,可见邵雍的过人之处。1 s. g }; Y0 u4 N/ d8 z0 z
6 V9 N6 y0 I5 K7 j
* O! s' o) W& ] n【版權聲明】本文轉自《今日頭條》原文鏈結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6658682244264105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