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楼主: 道之一二三

将近十年前写的雄文,现在看看什么叫算无遗策

  [复制链接]
<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9 20: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道之一二三 于 2020-10-29 20:17 编辑

毛泽东:抗美援朝的胜利和意义


70年前的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10月25日,打响了驻军朝鲜后的第一仗。经过三年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在当时兵力、国力悬殊的情况下,中国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这场战争对于新成立的人民共和国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1953年9月12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曾总结“抗美援朝的胜利和意义”。今日重温此文,以此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文/ 毛泽东】


抗美援朝,经过三年,取得了伟大胜利,现在已经告一个段落


抗美援朝的胜利是靠什么得来的呢?刚才各位先生说,是由于领导的正确。领导是一个因素,没有正确的领导,事情是做不好的。但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战争是人民战争,全国人民支援,中朝两国人民并肩战斗。


我们同美帝国主义这样的敌人作战,他们的武器比我们强许多倍,而我们能够打胜,迫使他们不能不和下来。为什么能够和下来呢?


第一,军事方面,美国侵略者处于不利状态,挨打状态如果不和,它的整个战线就要被打破,汉城就可能落入朝鲜人民之手。这种形势,去年夏季就已经开始看出来了。


作战的双方,都把自己的战线称为铜墙铁壁。在我们这方面,确实是铜墙铁壁。我们的战士和干部机智,勇敢,不怕死。而美国侵略军却怕死,他们的军官也比较呆板,不那么灵活。他们的战线不巩固,并不是铜墙铁壁。


我们方面发生的问题,最初是能不能打,后来是能不能守,再后是能不能保证给养,最后是能不能打破细菌战。这四个问题,一个接着一个,都解决了。我们的军队是越战越强。今年夏天,我们已经能够在一小时内打破敌人正面二十一公里的阵地,能够集中发射几十万发炮弹,能够打进去十八公里。如果照这样打下去,再打它两次、三次、四次,敌人的整个战线就会被打破。


第二,政治方面,敌人内部有许多不能解决的矛盾,全世界人民要求和下来。


第三,经济方面,敌人在侵朝战争中用钱很多,它的预算收支不平衡。


这几个原因合起来,使敌人不得不和。而第一个原因是主要的原因,没有这一条,同他们讲和是不容易的。美帝国主义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


在朝鲜战争中,敌人伤亡了一百零九万人。当然,我们也付了代价。但是我们的伤亡比原来预料的要少得多,有了坑道以后,伤亡就更少了。我们越打越强。美国人攻不动我们的阵地,相反,他们总是被我们吃掉


刚才大家讲到领导这个因素,我说领导是一个因素,而最主要的因素是群众想办法。我们的干部和战士想出了各种打仗的办法。我讲一个例子。战争的头一个月,我们的汽车损失很大。怎么办呢?除了领导想办法以外,主要是靠群众想办法。在汽车路两旁用一万多人站岗,飞机来了就打信号枪,司机听到就躲着走,或者找个地方把汽车藏起来。同时,把汽车路加宽,又修了许多新汽车路,汽车开过来开过去,畅行无阻。这样,汽车的损失就由开始时的百分之四十,减少到百分之零点几。后来,地下仓库修起来了,地下礼堂也修起来了,敌人在上面丢炸弹,我们在下面开大会。我们住在北京的一些人,一想到朝鲜战场,就感到相当危险。当然,危险是有的,但只要大家想办法,并不是那么了不起。


我们的经验是依靠人民,再加上一个比较正确的领导,就可以用我们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伟大的,是有很重要意义的。


第一,和朝鲜人民一起,打回到三八线,守住了三八线。这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打回三八线,前线仍在鸭绿江和图们江,沈阳、鞍山、抚顺这些地方的人民就不能安心生产。


第二,取得了军事经验。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陆军、空军、海军,步兵、炮兵、工兵、坦克兵、铁道兵、防空兵、通信兵,还有卫生部队、后勤部队等等,取得了对美国侵略军队实际作战的经验。这一次,我们摸了一下美国军队的底。对美国军队,如果不接触它,就会怕它。我们跟它打了三十三个月,把它的底摸熟了美帝国主义并不可怕,就是那么一回事我们取得了这一条经验,这是一条了不起的经验


第三,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


由于以上三条,就产生了第四条:推迟了帝国主义新的侵华战争,推迟了第三次世界大战。


帝国主义侵略者应当懂得: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今后,敌人还可能打,就是不打,也一定要用各种办法来捣乱,比如派遣特务进行破坏。他们在台湾、香港和日本这些地方,都设有庞大的特务机构。可是,我们在抗美援朝中得到了经验,只要发动群众,依靠人民,我们是有办法来对付他们的。


我们现在的情况,同一九五〇年冬季的情况不同了那时候,美国侵略者是不是在三八线那边呢?不是,他们是在鸭绿江、图们江那边。我们有没有对美国侵略者作战的经验呢?没有。对于美国军队熟悉不熟悉呢?不熟悉。现在这些情况都变了。如果美帝国主义不推迟新的侵略战争,他说,我要打!我们就用前三条对付他。如果他说,我不打了!那末我们就有了第四条。这也证明我们人民民主专政的优越性。


我们是不是去侵略别人呢?任何地方我们都不去侵略。但是,人家侵略来了,我们就一定要打,而且要打到底


中国人民有这么一条:和平是赞成的,战争也不怕,两样都可以干。我们有人民的支持。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人民踊跃报名参军。对报名参军的人挑得很严,百里挑一,人们说比挑女婿还严。如果美帝国主义要再打,我们就跟它再打下去。


注释:这是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


来源:《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

<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9 20: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过去近70年了,他说的话放到现在,依然没有过时,这就是伟人的长远战略眼光!
我们被迫应对美国发动的贸易战,也打了两年多了,还随时要准备着应对可能出现的热战。伟人的讲话,对后世的启发很大,影响可谓深远,永不过时。
<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9 20: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


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7 10: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媒:美国要学习与强大的中国共存


人民日报海外网


参考消息网11月16日报道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11月13日发表题为《在对华问题上,拜登会比特朗普更强硬吗?》一文,作者为美国“国防优先”组织研究员邦妮·克里斯琴。作者在文章中指出,华盛顿的决策者可以学习与强大的中国共存。他们必须这样做。全文摘编如下:


在大多数问题上,总统特朗普和当选总统拜登都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强调他们之间存在天壤之别。但在中美关系上,每个人都竭力证明他对北京会特别强硬。在最后一场辩论中,中国被提到了几十次,两人都指责对方从中国那里接受好处。特朗普的一则广告称,对于拜登,“中国说了算”;而拜登的一则广告说,特朗普已经“向中国人轻易认输”。


现在我们知道,这两人当中的哪一个将有机会把他的对华鹰派议程付诸行动。在拜登准备就职之际,中美关系已经处于最低点。如果他像承诺的那样行事,他将把两国关系降得更低。这会是一个严重的战略错误。


不必要地升级紧张局势、破坏贸易关系、为军事争端的发生创造机会、排除建设性外交的政策,会更加危险。


将中国视为敌人,并相应地采取措施以制造进一步的经济或军事冲突,这样做是不明智的,其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拜登应该抛弃这种鹰派作风。他应该放弃选战时期虚张声势的做派,转而在中美接触之际将美国的利益考虑在内。这意味着三件事。


首先,华盛顿对华政策的重点应该是互惠贸易,而不是自残性质的贸易战或其他挑衅行为。特朗普的高关税和由此引发的中方报复未能使美国制造业恢复辉煌,未能消除美国的贸易逆差。相反,这些政策对美国消费者来说代价高昂,对很多美国农民来说也是灾难性的。


拜登不应该进一步推动贸易战,而应该认识到这样一个现实:中美经济广泛联系在一起,在可预见的未来,切断这些联系会给两国造成巨大的经济苦难。两国命运通过无数经济合作点联系在一起,继续合作符合双方的利益。华盛顿不应该招来与中国的冲突或造成不必要的经济困境。


其次,通过扩大美国在亚洲的军事足迹来同中国对抗,会是非常危险的。中国并不准备尝试危及美国核心利益的全球军力投放。让美军置身于离中国军队不远的地方,会在美国无需介入的事务上制造太多紧张升级的机会。对中国采取咄咄逼人的军事立场与其说能遏制“威胁”,不如说会助推“威胁”


最后,外交必须处于中美互动的核心。最近关闭外交机构的举动,以及华盛顿的坏习惯——把外交当作对他国行为的奖赏而非获得决策者想要的行为的手段——都是非常糟糕的主观错误无论我们多么不情愿,中国是个大国,拜登将必须经常且有效地与它打交道。这意味着对话和做交易,而不是继续选战中争相对华展示“强硬”的鲁莽做法

<
发表于 2020-11-17 10: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特朗普,美国也不会掉进新冠疫情的陷阱。

没有特朗普,天朝很多领导还沉浸在"地产兴国"的幻想之中。

从某种角度讲,中国人或许应该感谢特朗普。


<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2 14: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道之一二三 于 2020-11-22 14:55 编辑

“我为什么离开美国?”90后中国留学生发长文流露心声



今年9月,北京姑娘栾奕从纽约回到她从小生活的城市,这也意味着她6年美国生活的结束


名校硕士毕业、成为抽签拿到H1B工作签证的幸运儿、公关做得风生水起。栾奕原本计划明年完成绿卡申请。她坦言,离开美国,是一个“几乎要前功尽弃、成本极高的决定”。她为此思考了几个月的时间。


回国后,她将自己的思考记录下来,意外地在社交账号上引起很多共鸣


结合她的自述,我们一起来看她的思考(注:本文仅呈现作者观点):


1.jpg


我为什么离开美国?


我在纽约一共生活了6年:在纽约大学读研2年,工作4年。2017年拿到美国工作签证,原计划在明后年完成绿卡申请。




2.jpg
栾奕从纽约大学毕业


读书时做过很多兼职,工作后做过公立学校教师,自媒体博主,纽约知名餐饮品牌PR经理。就职期间帮公司三登《纽约时报》并获得过近百篇主流媒体报道,个人也上过一些华人报纸。




3.jpg
栾奕在美国做美食博主探店


对我来说,离开美国是一个几乎要前功尽弃、成本极高的决定。


但我还是回来了。原因概括来说有四个:


➤ 美国疫情以来的行为,完全站在了它所宣扬的那些价值观的反面。


➤ 在美国我无法获得我所看重的共鸣共情与社会参与感。


➤ 美国综合得分日益走低,中美差距显著缩小,中国在我有生之年甚至有可能实现反超。


➤ 同等条件和同等努力下,我在中国获得快乐和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栾奕这一代人看美国电影、动画和出版物长大。在这些作品中,美国宣扬着它的民主、自由和多元。


而在经历了美国疫情暴发、“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运动、政府打压中企的一系列事件后,栾奕看到的,是“美式价值观的崩盘”。


                                        被打碎的“美国滤镜”


2012年我开始准备出国的时候,美国宣传的主流价值观大概是这样的:崇尚科学、人人平等、民主法治、自由多元


对于一个有点人文情怀的文科生来说,这简直就是“理想世界”的定义。


而在纽约这个“最不像美国”、最激进多元的地方,我曾经一度觉得世界真的还挺美好。


直到疫情、特朗普和“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这记组合拳,彻底打碎了所有的美国滤镜


而见识到美国最真实的面目之后,我无法说服自己继续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像原来那样与之共处。


接下来,她从三个角度写了自己对美国社会的观察。


                                                          1


                                    民主与法治:“看不见的手”突然看见了


好多人特别欣赏美国的政治制度。说实话,初高中的时候我也特别喜欢。但政府对华为、Tiktok、微信明目张胆的制裁“看不见的手”突然能看见了,还连扇了我们三个嘴巴


4.jpg


这让我对美国的民主法治和市场经济属性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政治体制没有优劣之分,哪个体制能让自家国民踏实发展、国家稳步向前就是好的。国民幸福感和社会生产力的提升才是王道。任何抛开历史阶段和国情空谈体制都是耍无赖。


非要借题发挥显示出自己的优越性来,以干涉和贬低中国为乐,有大国的瞎操心没大国的责任心。


作为一个少数族裔的外国人,即使是和平年代,这种“随时都会被第一个放弃”的感觉太令人不安了。我选择回到让我更有安全感的土地上去。


                                                                            2


                                                           反智与傲慢:“反疫苗”的美国人


疫情带给我的一个巨大冲击是,它让我十分具象化地意识到,美国社会的反智现象已经严重到了什么地步。


眼看着2020年都快过去了,美国社交媒体上至今还有人在争论要不要戴口罩。我盲猜,如果没有这些反口罩的游行,美国感染人数大概能少个10%。


有人说,那是因为民众在等疫苗。但问题是疫苗一般要达到60%以上的接种率才能实现美国的全民免疫。那么,有多少美国人愿意接种疫苗呢?


宾大今年八月份的一项研究显示,美国20%的人不相信疫苗。注意,不是说新冠疫苗,是所有疫苗,疫苗这个概念本身。


这使我对美国人“崇尚科学”的滤镜破灭了


5.jpg


这六千多万不信疫苗的,加上几百万几千万不戴口罩的,让我觉得美国抗疫之路实在是道阻且长。


当然,美国疫情到今天这个地步,政府要承担最大的责任。他们手握一切信息和科技资源,甚至还有宝贵的两个月窗口期但他们选择把头埋在沙子里,什么都不做


疫情刚暴发的两个月,美国疾控中心宣传了:多洗手、别恐慌、保持社交距离。而在我和所有中韩日留学生戴了半年的口罩之后,5月,疾控中心终于建议大家戴口罩了


其他国家的确诊病例不作数,早就发布的科学研究也不作数。


除了傲慢,还是傲慢。


我有时候甚至觉得美国政府在赌。《纽约时报》在美国死亡人数达十万人时,发布了一整版的讣告。上面是1000位逝者的名字。


6.jpg


借用《三体》的一句话,希望美国有朝一日可以明白这个道理: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3


                                                          有条件的自由和开放


继续从口罩说起。


口罩自己可能都没想到,薄薄三层无纺布,遮住的不是病毒,而是人权与法治和那自由的天空。




7.jpg
1918年流感大流行期间,加州通勤者戴着白色的防护口罩,其中一人身上还写着“要不戴口罩,要不去坐牢”。 来源:纽约时报



有不少人,哪怕面对生死,面对求大家居家隔离的医护,面对每天开发布会教怎么戴口罩的州长,都要坚守不戴口罩和朋友去海滩晒太阳开派对的自由。


这件事本质上是高度崇尚自由民主的国家和东亚文化圈“不给别人添麻烦”的社会责任感的观念区别。


我们都没错,只是观念不同,不必强融。


5月北京新发地疫情前期,大姨夫去了趟新发地买菜,事发后一家人开始了强制隔离。两个快70岁的老年人,愣是在隔离期结束后又接着自我隔离了两周,一共在家里窝了25、6天。北京好不容易快清零了,他们生怕给社会添麻烦。


中国老百姓这种心照不宣的社会责任感,对我来说更加熟悉,也更加有安全感。


4月份的时候,美国著名国民电台节目连线采访中餐企业,探讨如何向中国学习,振兴“后疫情时代”的餐饮经济。


照理说是挺拉好感的方向,偏偏主持人在临结束时问:听说中国现在封城,出入公共场合强制扫码、查体温,中国群众就真的没有意见?


面对主持人的笑里藏刀,几个连线方都坦诚地说“没有怨言,大家都很理解”。然后就是主持人心领神会的笑容。在最后剪辑播出的版本里,主持人果然意味深长地补刀了一句。


这次访谈也让我对美国人的自由开放精神有了更绝望的认识。这样见多识广的媒体人,理应保持着开放的心,不带明显预判和倾向地去采访他人。


可惜没有人能逃离美国这么多年在舆论上妖魔化中国的洗脑,很多美国人所谓的“持开放态度”(open-minded),也不过是愿意接受在自己观念的同向延伸线上的更多观点罢了。


                                                                        4

                                                                 普通票:$100


黑人及其他有色人种、学生和残疾人:$50


促使我做出回国决定的导火索,是“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


看到那条视频的时候,我也跟着里面的路人从不解,到质疑,在看到弗洛伊德尿失禁的一幕时愤怒地热泪盈眶。


8.jpg


接下来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目之所及的所有活动为“黑人的命也是命”让路,所有媒体资源向这场运动倾斜,整个美国似乎都停滞了,每个人每天接受到的大部分信息都与它有关。


再后来,我熟悉的媒体圈和餐饮圈开始流行互相检举,谁家的编辑有过歧视行为,谁家拍杂志同工不同酬,谁家店员曾经驱赶过黑人顾客。


后来不知道是谁想出了“统计纽约哪些餐厅是黑人开的”这个主意。


最后发展到餐饮界各种意见领袖、主厨、食客的大联动,大家在社交媒体上接力扩充“黑人开店”名单,号召粉丝去名单里的这些餐厅点外卖以支持“黑人的命也是命”。


因为主厨是黑人所以去吃这家餐厅,主厨真的会为此开心吗?这是不是反向歧视呢。


这场运动进行到这里,个人观感已经很离谱了。而让我彻底震惊的是下面这件事。


8月底的一天我在网上闲逛,看见一个线上讲座活动,票价是分级制:


普通票:$100;黑人及其他有色人种、学生和残疾人:$50。


作为有色人种的我感到被冒犯,给主办方写了一篇长邮件表达这样定价多么不妥。当天晚上我就收到了对方CEO,一个金发碧眼白人美女的官方回复,邮件字数是我的三倍。


她表示,定价分级是因为之前与平权NGO合作过,他们也更希望借此举,给经济有困难的群体一个机会。言外表达了“其他人一片好评,你是第一个来投诉的”意思。


一位美国朋友说,这就是在实践“机会均等”啊。给“弱势群体”一个机会!并向我祭出网上的神图:


9.jpg

“平等 VS 公平”


沿着这个思路发展下去,看起来是少数族裔占便宜了,但这背后的逻辑和当年的种族隔离又有什么区别。又是谁给他们的权利,可以这样居高临下地评判他人呢。


经历了这场全民运动,“平等”和“人权”两个大词现在看来有点变味。而直说整场运动是白人的自我感动,又实在有点太悲壮了。


美国黑人世世代代重复着“黑人闹-白人哄-再闹-再哄”的命运。“黑人的命也是命”期间曾有一个视频冲上微博热搜:


10.jpg


每次看都很难过。


“黑人的命也是得”闹的沸沸扬扬的时候,也时有亚裔同胞站出来,试图借着这股东风,为新冠期间亚洲人遭受的歧视发声。其实在特朗普一句China Virus(中国病毒)“震惊四座”之前,针对亚裔的歧视就已经开始了。


1月底国内疫情大规模暴发的时候,纽约地铁就开始有人辱骂亚裔乘客“滚回中国”。唐人街晚餐时段整条餐馆街空空荡荡、陆续有中餐馆被打砸抢。


偶尔有几个政客跑到当地唐人街餐厅吃饭拍宣传照),试图拉动经济以及拉点选票。除此之外,亚裔基本上是孤立无援的状态。


首先美国的亚裔人口就不多,大家还以不爱投票著称。对主流政客来说,亚裔基本不算数。


如今亚裔精英越来越多,经济地位高,又重视教育,已经形成正向循环。在日常生活中,亚裔是真正能够与白人抗衡并且抢夺资源的一群人,他们对白人的食物链顶端地位是一种威胁。而帮自己养狼的事情,傻子才会干。


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感情健全的人,我当然支持“黑人的命也是命”,但我做不到在支持的同时,不感到一点委屈。


除了美式价值观的崩盘,栾奕说,她长久以来形成的认同感,让她对美国始终是一种异乡客的感觉,无法得到她所看重的个人社会参与感。


                                                                   隔了一层纸的共情


其实黑人平权运动和中国疫情早期抗疫的讨论度和全民参与度是非常类似的。但是慢慢地我意识到,无论我自己多么努力,我始终无法对这两件事情达到同样程度的共情。


对于中国发生的事情,我是更加真情实感地感受着共鸣,这些是我在纽约再待10年20年都永远无法获得的一种精神共鸣


11.jpg


很遗憾,面对弗洛伊德这样被残忍地夺去生命的人,即使刽子手如此具象,身边的人们如何群情激愤,我也没有办法达到同样程度的共情。


我终于明白,对于美国,我可能永远都是一个“异乡客。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事情,我的心态可能永远都是“他们美国又怎样怎样了”。


以前总觉得,如果我再多读点书,再苦练一下英语,再多交点美国朋友,总有一天能融入美国社会的吧?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后来我GPA3.9从纽约大学毕业,业余时间把《六人行》看了十遍,毕业后在美国学校教书,交了ABC男朋友,离开前两年每天的工作都是跟美国媒体打交道……


6年了,我明白了融入美国社会并不是可以用“能听懂深夜脱口秀95%的梗”来判定的客观状态,而是一个心理状态。


更重要的是,我想要一份社会参与感。我想要时刻和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人民在一起。我知道我们离完美的社会还有很远,但是,哪里又有什么完美的社会呢?我愿意跟同胞们一起吃苦,一起摸索,一起通过自己的努力,亲手让这里变得更好。


而除了这些“感性”的原因,中美力量对比的理性思考也是促使栾奕做出回国决定的原因。


                                                    分数走低的美国


如果说多年前我出国的时候,美国和中国就像是“100分”和“70分”


留学生们为了这30分的差距,克服语言文化身份饮食等诸多不便,背井离乡追求“向往的生活”不难理解。


如今将近十年过去,以及美国在疫情期间不负责任的表现,美国的综合国力和世界影响力的下降有目共睹。


两者的差距确实还有,但落实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上,为了享受这多出来的分数,付出那么多代价实属不值。


最后一个问题在于人心。


现在的美国不仅面临着内部的撕裂,还因为疫情期间的表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极大的信用危机。它几乎是釜底抽薪的移民政策也让很多外国人才寒了心,无论是已经在美国的,还是曾经向往美国的。


12.jpg


失掉国际信用,失掉外来人才,美国的实力会被严重削减。

<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2 14: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公知和美分的话来说就是:
这国怎
定体问
我陷思


通常,都会以为外国的月亮比咱这里圆些,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2 15: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国怎:这国家怎么了?
定体问:这一定是体制问题!
我陷思: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2 15: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21美国日新增20万.png
<
发表于 2020-11-22 16: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历史的发展。
<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2 18: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与西方抗疫对比,带来新一轮思想解放

https://v.qq.com/x/cover/mzc0020 ... 51kp.html?start=180

<
发表于 2020-12-12 07:26: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必胜~~~
<
 楼主| 发表于 2021-1-7 20:3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外交部回应美国国会遭暴力冲击:希望美国人民尽快享有和平、稳定和安全


1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问:美国国会遭遇暴力冲击,已造成多人死亡。中方对此有何评论?中国有些人将该事件与此前香港发生的事件相比较,并形容称这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答:首先我想说,我们都注意到美国国内正在发生的事情,我们相信美国人民希望恢复正常的秩序。你刚才也问到了,有媒体报道,在这次暴力事件当中已经有4人死亡,而且注意到中国网民的一些反应。我也愿意借这个机会跟你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中国的民众有权利和自由在网上发表他们的看法和评论,同时我想,很多人在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似曾相识的情景,但是美方一些人,包括一些媒体做出的反应是截然不同的。你刚才提到了香港2019年7月激进示威者暴力冲击香港立法会大楼,他们肆意地损害立法会的设施,使用有毒的粉末和液体袭击和围殴警察,甚至咬断警察的手指,用刀刺杀警察,但是香港的警方保持了高度的克制和专业,没有一个示威者死亡


但是现在在华盛顿发生的事情,暴力程度和破坏程度没有当年在香港发生的那么严重,但是你提到已经有4个人死亡。大家可能还都记得,当时美国的官员议员还有一些媒体,他对香港用的是什么词?现在他们对美国用的又是什么词呢?


我也留心搜寻了一下,美国的主流媒体都众口一词谴责“这是暴力事件”“暴徒”“极端分子”“恶棍”“是耻辱”。那么当年他们形容香港的那些暴力示威者的时候用的是什么?你刚才也提到了“亮丽的风景线”,把这些激进暴力的示威者美化成“民族英雄”,说美国人民和他们站在一起。我想,美方的一些人对2019年香港发生的事情和今天在美国正在发生的事情,反应和用词截然不同这种鲜明的对比及其背后的原因是令人深思的,值得大家都进行严肃和深刻的反思


我们相信美国人民是希望安全和安宁的,特别是在当前疫情的严峻形势下,我们也希望美国人民能够尽快享有和平、稳定和安全。


另外,我还注意到,中国中央广电总台国际交流局的发言人发表了一个声明提到,包括中国媒体在内的多家媒体在华盛顿国会山的常用连线点遭到了示威者的袭击,好在记者还是安全的。我们向前方的记者表示慰问,同时也呼吁美方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媒体记者的安全。


<
 楼主| 发表于 2021-1-7 20:43: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美国众议院议长去年口中“赞美”的美丽风景线,今天也发生在美国
1月6日,美国华盛顿,示威者进入美国国会区域,并攻破了国会大厦。图为特朗普的支持者.jpg
1月6日,美国华盛顿,示威者进入美国国会区域,并攻破了国会大厦。图为特朗普的支持者爬墙。 图自澎湃影像


1月6日,美国华盛顿,特朗普支持者冲进美国国会,闯入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办公室,坐.jpg
1月6日,美国华盛顿,特朗普支持者冲进美国国会,闯入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办公室,坐在佩洛西的椅子上。图自澎湃影像


<
 楼主| 发表于 2021-1-9 11: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灯塔不亮啦

灯塔不亮啊(1月6日下午的美国国会大厦(图自社交媒体)).jpg


灯塔不亮啊(1月6日下午的美国国会大厦(特朗普支持者闯入国会大厦(图自社交媒体)).jpg
古人曾经用过的云梯,今日重现江湖
<
 楼主| 发表于 2021-1-9 11: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特朗普推特,卒

推特公司发表声明:特朗普个人推特账号已被永久封禁

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21_01_09_577283.shtml

<
 楼主| 发表于 2021-1-9 11: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新增30万确诊病例!!


21-1-9今日新增30万.png
<
 楼主| 发表于 2021-1-9 12: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建国同志,你的历史功勋,人民将永远怀念你,在你的带领下,让米粒尖加速滑向未知深渊。
<
 楼主| 发表于 2021-1-9 12: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美国国会被占领,整个西方世界都在震动?


https://www.guancha.cn/SongLuZheng/2021_01_09_577285.shtml

<
 楼主| 发表于 2021-1-9 12: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卫健委:附条件上市后新冠疫苗接种相关费用,居民个人不负担

2021-01-09 10:38:39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1月9日上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发布会,介绍近期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有关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表示,附条件上市以后疫苗免费接种是在居民知情、自愿情况下,企业按议定的价格提供疫苗的费用,加上我们接种服务等全部的费用,将由医保基金和财政共同负担,居民个人不负担费用


通过主要动用医保基金滚存结余和财政资金共同承担新冠疫苗及接种的费用,不影响当期医保基金的收支,也不会影响大家的看病就医的待遇。从长远看,实行全民免费接种疫苗有利于快速建立免疫屏障,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从而进一步的促进医保基金长期可持续的运行。

<
 楼主| 发表于 2021-1-17 13: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
 楼主| 发表于 2021-1-17 14: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睁眼看中国


1月4日,在东方卫视《这就是中国》第87期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和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教授以“世界睁眼看中国”为题进行了讨论。以下为观察者网根据节目内容整理的文字稿。


张维为:


中国近代史上有个说法:睁眼看世界的的第一人是林则徐,也有人说是魏源。历史背景大致是这样的,林则徐组织编译了《四洲志》,使当时还是比较封闭的国人第一次知道了,原来世界这么大,有这么多的国家,有这么多的事情在发生。魏源受林则徐的委托,把《四洲志》增补为《海国图志》,介绍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科学技术发展等情况,而且结合鸦片战争的经验教训,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在这个意义上,我想他们两人都属于睁眼看世界的先驱者


但我今天和大家探讨的不是中国睁眼看世界,而是世界睁眼看中国。虽然我们生活在全球化的21世纪,西方的主流媒体由于种种原因,长期误导世界舆论,导致外部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是非常扭曲的。这也是为什么过去数十年西方媒体老是炒作“中国崩溃论”。他们先是预测1989年中国要崩溃;苏联解体后,又预测中国会步苏联的后尘分崩离析;邓小平去世前后,又预测中国要大乱;香港回归前,也预测香港的繁荣将一去不复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又预测中国将走向崩溃;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以后,又预测中国要出现大乱;这次新冠疫情的爆发也被一些西方人描绘成中国的切尔诺贝利时刻。结果当然我们都是知道的,就是中国没有崩溃,而是在迅速崛起,可“中国崩溃论”显然是崩溃了。


背后的原因我有一次在这里跟大家分析过,就是西方对中国的解读充满了一种我称之为“新愚昧主义”的东西。它主要由三个要素混合而成:第一是西方意识形态的偏见;第二是西方社会科学的偏见;第三是西方文化的偏见。欧洲中世纪的启蒙运动本质上就是用理性主义代替了愚昧主义,推动了西方的工业革命,所以应该说是有历史进步意义的。但随着进入21世纪,西方又把自己的政治经济模式以及一整套话语推向了绝对,形成了一种新的“愚昧主义”,结果自然是读不懂中国,甚至也读不懂西方自己的很多问题。


然而,西方也有对中国认识比较清楚的人士。从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到今天的英国学者马丁·雅克等,我想都是这样的有识之士。这次疫情爆发以来,特别是中国成功抗击了疫情,又使西方更多的人开始睁眼看中国。这次疫情防控过程中,应该说一开始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总体上还是负面多于正面,但随着西方国家自己的疫情防控荒腔走板,伤亡惨重,客观看中国的报道显然多了起来。而西方主流媒体对2020年武汉解封和去年10月国庆长假的报道,我想有一定的代表性,我自己从中得到两个印象:


第一个就是他们总算承认中国是真的把疫情控制住了。大家知道,西方主流媒体一直怀疑中国的疫情数据是假的。但从这次西方主流媒体的报道来看,这样怀疑的比例大大减少了。去年8月,法新社报道武汉解封,用了“武汉风潮,Wuhan Wave”、“回归正常生活的武汉人”。后来,这个报道被世界上,包括英国的《卫报》、CNN等西方主流媒体转载。不少外国网民表达了对中国的羡慕之情。连BBC、CNN等西方主流媒体都进行了一些报道。中国各地人山人海,英文直译就是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第二个就是他们真的看到中国经济复活了。西方主流媒体从中国国庆长假等活动看到了中国井喷式的消费需求,中国经济开始回到正轨。我想中国将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的一个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我昨天看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说,可能2021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高达8.2%。CNN也评价说,他们从中国的国庆看到,中国展现出了疫情已经得到控制的一种“自豪感”和“自信感”。这与世界其它地方,特别是欧美国家、印度、巴西,疫情还在肆虐的情况形成一种鲜明的对照。一个14亿人的国度,成为全球大疫情下唯一一块超大规模的净土,一个经济、社会、生活满血复活的地方,真是值得我们所有的中国人感到欣慰和骄傲


当然,这些西方主流媒体相对客观地报道中国,很大程度上是恨铁不成钢。《纽约时报》于2020年3月13日曾经刊登过伊恩·约翰逊的一篇带有自我反省的文章。他说:“中国为西方争取了时间,西方却把它白白浪费了”,“中国不得不应对一起严重的突发事件。西方国家政府几周前就收到了通知,但好像没能汲取中国的经验教训,并对中国采取的有效措施视而不见。甚至一些局外人说中国的经验是特殊的,实际上这是一种自我安慰。他们又认为中国离得太远,传染病肯定不会传播到我们这里。”


在作者看来,出现懈怠最重要的原因是外界,特别是西方,都执着地认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有问题,而低估了中国经验对他们的价值。像伊恩·约翰逊这样的西方作者想用中国抗疫的成功,来刺激本国政府醒悟过来,积极投入战“疫”。


在这次疫情中,相对而言最能够睁眼看中国的群体应该是国外的科学家和专业医护人员。他们很多人都密切关注中国的战“疫”,高度肯定中国一整套的防控措施。疫情出现后,世界卫生组织就派出专家组前来中国了解情况。


我记得,世卫组织访华的专家组组长、加拿大的流行病学专家布鲁斯·艾尔沃德就说这是世界上“唯一已被证明确实有效的方法”。当时西方媒体问他:中国的做法不是侵犯人权吗?艾尔沃德是这样回答的:不是,这是伟大的人道主义。”他多次谈到:“我亲眼看到中国人身上表现出来一种巨大的责任感,要保护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社区,自己的国家,要保护人类。”他认为“这让人动容”。他还说:“他们的人道主义精神,他们的辛勤工作,他们非常愿意分享。他们为自己的工作骄傲,他们谦逊而不傲慢、有责任心。我之前就说过,那些和我们一起工作的中国人让我钦佩,也很受鼓舞。”在总结中国经验的时候,他说中国战“疫”成功的经验核心是速度、资金、想象力和政治勇气。实际上这就是在批评西方的抗疫模式:没有速度、缺少资金、缺乏想象力和没有政治勇气。


西方很有名的医学杂志《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先生在BBC的一个节目中也说:“1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我们发了五篇中国科学家关于新冠疫情的论文。这些文章都明确讲了,这个病毒是致命的、有高度传染性的。”但是英国等西方国家都选择忽视,他认为这是丑闻,整个二月份都被浪费了。


美国布兰迪斯大学的公共卫生专家尤瑞斯基在一个网站上说:“我现在对中国充满了羡慕,我生活在一个民主国家,但随着感恩节的临近,我发现自己渴望在中国看到的那种自由。”进入秋冬之际,美国疫情再度失控,而在中国的人们可以自由行动,旅游、下馆子、上剧院,孩子们上学也不用担心健康问题。她还说,中国朋友和她分享了在中秋和国庆假期间到处旅游的照片,“我当时真是羡慕他们,现在更加羡慕他们了。


瑞士的《时报》是一家当地有一定影响力的媒体。12月6日它发表的一篇名为《中国人为什么不怨恨他们的政府》的文章说,许多外国人都认为中国人应该怨恨他们的政府,但民调的结果却发现,中国是民众对政府最为乐观的国家之一。


它分析出了四个原因。一是中国和美国民众现在年龄中位数是一样的,都是37岁左右,但是美国的年轻人从出生以来只知道战争、经济危机和收入停滞,而中国的年轻人则经历了一个财富不断增长的稳定时期,贫穷几乎被消除,他们的生活比他们父母一辈更好。二是中国的成功在于政府的宏观经济管控能力。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用25年时间建成了庞大的现代化铁路公路网络,以及十分高效的数字基础设施。三是他们了解中国因为帝国主义、外国势力入侵而遭受“百年屈辱”的历史,也了解“西式民主”在近代中国造成的极大混乱。最后是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大家认同个人自由与集体繁荣之间要有一种平衡。


不少西方学者也发表了有一定深度的反思文章,比如法国政治学者布鲁诺·吉格写道,“我们要承认西方体制无效,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体制再次显示它的优越性。要想战胜这样一种疾病对人类的威胁,还是需要有一个‘国家’,但西方的‘国家’在哪里?公共卫生是他们的当务之急吗?他们能够很快地建成一些医院吗?在一个外债深重,公共财政为负数的国家,公共部门被私有化和摧毁,国家只是为金融利益集团服务。西方能做到中国所做到的十分之一吗?”他也调侃了法国《世界报》曾经发表过的社论。中国刚出现疫情时,《世界报》曾说这意味着“一种体制的垮台”。但布鲁诺·吉格说,现在看来,垮台的体制是西方自己的体制


美国的一位资深学者、经济学家大卫·保罗·戈德曼在2020年春季号的《克莱蒙特书评》发表了一篇长文。他说,面对中国在经济、军事、技术上的全面崛起,西方世界显然是疑虑重重,但至今仍然云里雾里,不知如何理解。一个20年前被西方学者认定为即将崩溃的国家,为什么今天成了可能超越美国的国家?


他认为,美国战略家们似乎都认为他们正在和20世纪80年代的苏联打交道。要是那样就太容易了,可中国是完全不同的国家。苏联共产党人对他们最有才华的科学家说:“发明点新东西,我们给你一枚奖章,也许再给你一根腊肠。”他写道:“我们面对的可不是喝醉的、腐败的苏联官僚,而是从这个世界上最大国家的最聪明的大学毕业生中挑选出来的精英。美国面临着令人生畏的事情:一个有5000年历史的国家务实、好奇、坚决、适应性强,雄心勃勃。”这个描述与我经常讲的“文明型国家”有点异曲同工,就是中国是一个延续数千年的古老文明,同时又是一个超大型的现代国家,而且这个国家正在某种意义上重新界定现代性。


这位作者对中国能够在一个月里面就分享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而且10天内就能建成两个千人病床的医院感到惊叹。他觉得,中国就像一枚双级火箭。第一级是出口和廉价劳动力驱动的经济发展,它使中国从一个贫穷的农业国家变成了一个繁荣的城市化巨人。现在第二级火箭发力了,其特征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物联网以及供应链管理、还有大数据推动的一种新的工业革命。他认为,美国对中国雄心壮志的回应已经失败了。他归纳了两个原因,“一个是我们长期低估了中国的能力和决心,二是我们没有解决好自己的问题。


他还说,我们经常用的“帝国”概念会唤起人们对军事征服和殖民占领的记忆。但中国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实体,目的不是帝国统治。他把中国的目标称为“间接控制与同化”。他认为这就避免了一个国家对外国的军事承诺和过多的干预,而是可能通过在贸易和技术领域的主导地位来锁定自己的影响力。作者承认:“美国对中国没有简单的回应方式,没有快速的解决办法,也没有任何捷径。世界上从未见过像中国这样的一种全球突破。它将改变这个星球上每一个居民的生活,包括美国人的生活。


他引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做的一个关于人类“悲伤”五个阶段演变模式来讨论美国对中国崛起态度的变化。悲伤的第一阶段是否认,第二阶段是愤怒,第三阶段是讨价还价,第四阶段是沮丧,最后是接受事实。他说:“过去十来年里,美国一直否认中国已崛起为一个全球大国。我们无法相信一个世世代代被视为贫困代名词的国家能够与我们竞争,与我们平起平坐。随着特朗普在2016年当选总统,我们已经转变为第二阶段的愤怒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们不久将进入讨价还价的阶段。”我想作者指的可能就是美国拜登总统(执政)的这个时期。他没有接着往下预测,但顺着他的思路,“讨价还价”之后就应该是“沮丧”,直至最后“接受”中国崛起的事实。


这使我想起美国英语中的一个经常说的成语:如果我实在无法打败你,那我就加入你。我也经常讲,中美恐怕只有经过一定的交锋,才能更好地交流。


总之,面对充满不确定的中美关系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务必保持充分的制度自信和战略定力,时间对我们有利,历史在我们一边,我们要把“不自信”的帽子送给我们的对手。好,今天就和大家谈这些,谢谢大家!




黄仁伟:


关于世界看中国,今年特别需要提到一个现象,就是面临这么大的一个灾难,中国为什么能够这么快地摆脱,而且创造经济重新崛起的奇迹。这个奇迹怎么来的呢?
第一,全中国的人几乎是一条心。去年春节,整个中国万众一心守在家里就是最大的爱国。这一点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做到。


第二,我们全国的医疗和其他各种资源可以一下子集中起来援助湖北和武汉。这样就能坚决、彻底地在两个月里打胜“武汉保卫战”,全国不会出现“第二个武汉”。美国的纽约最早出现了问题,但联邦政府不管它,美国的各个州都各自为政,结果出了几十个、几百个“纽约”,疫情就这样在整个美国爆发。


第三,我们也有不足和失误,但是纠正得非常快。1月份出现在武汉的一些情况没有在全国其他地方出现。我们已经可以做到随时开、随时关,由一种比较固定的封闭模式转变成“控制中的开放”。这个控制开放的机制只有中国可以做到。


这是中国在2020年创造的奇迹,而在这奇迹的基础上我们创造了第二个大奇迹,就是中国经济再一次的高速增长。上半年我们的经济增长比较慢,第一个季度可能是负的,第二个季度的增长率是2%到3%,第三季度就到了4%以上,第四季度我估计要6%以上。世界上最权威的机构都已经预测了,明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可以到8%,可同时期欧洲、美国、日本还会负增长,或者增长率在0到1%之间。这样就等于中国加快了追赶美国的速度。我们疫情前的GDP占美国的66%,到今年已经超过70%了,有的人预测年底会到75%,我不敢说这么高,但维持70%是没问题的。


所以现在西方一些重要的经济预测机构都已经把中国超过美国,达到世界经济总量第一的时间大大提前。有讲2030年的,有讲2028年的,也有讲2025年的。不管怎么样,以前美国认为中国要超过美国(经济)总量不可能,后来说可能,但至少会在2050以后,可现在说2030年的已经比较保守了。因此中国现在非常自信。


2020年的疫情以及美国的脱钩使我们下决心“双循环”,并以内循环为主。这一个牌打出去,真的把美国吓坏了。中国可以依靠自己的内循环保持4%到5%的增长率,这也是个大奇迹。外循环方面我们有“一带一路”,它是今年世界经济中唯一的亮点。除了中国市场以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中国的贸易平均增长了5%到10%,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增长了30%。全世界的投资和贸易都下降了,可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全部上升。而且很有意思的是,疫情中发达国家的生产停了以后,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出口需求大大增长。我们对美国的出口增长了8%以上。


所以美国要脱钩,实际上害了美国自己,脱钩的结果是它从中国市场退出,再要进来就很困难了。其一,中国企业把美国原来的份额拿回来了。其二,欧洲、日本也会抢美国的份额。所以美国的脱钩越厉害,将来在中国的利益就越小。这也就是为什么拜登上台后会适当地缓和与中国的关系,而且他的团队拒绝“与中国脱钩论”。他已经认识到了脱钩是美国的灾难。我们不怕,你要脱钩,我们就内循环,但是你没有中国(市场)这块蛋糕了。


虽然世界舆论中还有一些抹黑中国的话,但是我看到《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已经开始有一些忏悔的文章了。他们觉得自己前段时间做得不好,做错了,开始认识到中国做得比他们强。那么我就先讲到这儿。


主持人:谢谢两位教授的演讲。刚才张教授说,世界上其它国家睁眼看中国,最早最客观、理性的一批人是科研人员、学者等,那最后一批是不是一些政治人物?


张维为:我想这有一定道理。科学家的职业决定了他们更加尊重事实,真正的一流科学家几乎都非常尊重中国的做法,觉得我们的做法是对的。政治人物就比较麻烦,特别是西方的政治人物。他们几乎都是律师出身,出发点不完全是事实,而是各方面利益的考量。于是,他们就不实事求是了,为了拿选票和一时的喝彩,就拼命地乱讲。但最终他们自己会尝到苦头,这次疫情就是个例子。因为中国这样做,他们就不这样做了,中国戴口罩,他们不戴,中国封城,他们不封,结果就出大问题了。


主持人:对。非理性、价值观先行在某种程度上只是把自己捆住了手脚。黄教授刚才的演讲中有一个观点,就是在抗疫过程中,我们采取的是一种控制中的开放,我觉得也很有意思。它其实讲究一种平衡的拿捏。您觉得这考验的是一个政府怎样的治理能力?


黄仁伟:您说得很好。这次是中美两个大国治理能力的竞赛,也可以叫大考。中国不能说得了满分,但是85到90分是可以的。美国基本上是不及格。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的改革开放其实一直有控制,有时候节奏快,有时候节奏慢;有时候门开得大一点,有时候门开得小一点。但是我们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只是控制着节奏。


主持人:对。这种节奏感、分寸感的拿捏好像是玄而又玄的东西,但其实并不是。我们仔细去研究就会发现它真的是治理能力很重要的指标。


张维为:我们在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经常讲发展、改革、稳定三者之间的平衡。它们缺一不可,但是火候是不一样的。我经常跟美国人和欧洲人讲:“你们真的要解放思想,客观看看中国成功的经验,很多你们是可以借鉴的。这次防控疫情也有非常多的经验。”


主持人:是。科研人员、学者可能是率先理性、客观看待中国的一群人,但是这样的一种客观和理性能传递给更多的人吗?这些声音能被普通人接受吗?


张维为:我个人觉得,在西方社会,特别是像美国这样高度极化的社会里,要理性思考非常难。首先,支持拜登和支持特朗普的极端人群互相都恨不得把对方一棍子打死。政客也恨不得把对方关到监狱里去。其次,他们一派只看CNN,一派只看FOX news,两个媒体报道的内容是完全不一样的。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谣言。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有句话讲得是对的,就是一个社会一定要有一个权威来界定什么是真相。所谓的西方民主政治今天很难找到共识,也没有一种权威信息,这是它面临的巨大挑战。


黄仁伟:是。西方把现在的民粹主义、反智、反对科学以及国内的问题都归结为中国造成。他们的非理性还会维持很长时间,所以我们也不要认为因为我们有成功,他们的舆论就自然会改变。要转变也没那么快。


主持人:中国的这种治理能力和优势跟我们的文明是牢牢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从我们的文化基础上生长出来的一种力量。那对于西方和其他国家来说,真的要能够理解中国文明的魅力,是不是客观上有难度?


张维为:对。中国人的成功可以归结为实事求是,尊重事实。西方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它的哲学里边一直认为一定有一个先验的价值,而这个价值是绝对正确的。如果你和这个价值不一样的话,那么是你有问题,是事实有问题。他们会说这个理论肯定对,你的事实要纠正。我们很多经济学家也这样,中国经济挺好,他们会觉得这个不对,跟教科书不一样,是有问题的。


你看他们很多报刊问的问题,包括我刚才演讲中引用的一些,像“为什么中国人不抱怨政府”、“为什么中国还不崩溃”等就是这样的情况。他们觉得中国跟他们价值观不一样,就应该抱怨,就应该崩溃,就应该怎样。结果不是这样的,所以他们要克服这一点。实际上英国的哲学是比较注重经验和实践的,要把这部分寻找回来,而不要老是迷恋价值观。


黄仁伟:其实中国的文化具有很大的普世性。它之所以能存在五千年,一定符合很多人类本质上的东西。我们的文化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但是现在不管是儒家、道家,还是《孙子兵法》等典籍各国都在学。这里头包含了很多人类普遍的东西,所以我们的治理能力、治理的体制和模式终究也有很多可以让其它国家借鉴的地方。


主持人:对。我们中国一直睁眼看世界,也受惠于其中。所以其实也很希望其它国家能睁眼看中国和世界,这是一种开放的胸怀。有时候我也在想,我们自己是不是还要再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找寻更好的方式来让大家更了解我们?


张维为: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最近我们观察到了中国年轻人的崛起,他们的特点就是平视西方,相当自信,总体上三观相当正。他们因为是移动互联网的一代,能力很强,很有创意。最近有两个例子,一个是乌合麒麟。他的画有很强的冲击力,看得出来他很有想法,而且对西方的文化艺术有一定的了解,所以他的很多作品西方人是能看懂的。


还有一个也是90后的画家,他画了工业朋克风的《中国2098》这个系列,非常震撼。里面的华尔街挂着中国的宣传画,这就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我觉得这是一种新的方式。所以我认为我们有关部门要让年轻人发挥他们的创意,让来自民间的高手跟西方的话语较量,把一个真实的中国传达给外部世界,对我们自己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我甚至觉得年轻人可能会引起一场中国的文艺复兴,而这场文艺复兴是有世界意义的。


主持人:是。我们来看看现场的年轻朋友们有些什么样的话题想讨论。来,欢迎这位朋友。


Q1:三位老师好。我叫吴馨远,是一名学生。我想问一下,现在世界各种主流力量都开始睁眼看中国了,但是我也注意到,反而在我国学界,一些学者和老师依然觉得西方什么都是好的,对我们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文化颇有微词。我们作为普通学生,应该如何去应对这种情况?谢谢老师。


张维为:实际上有一些学者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中国人的自信是随着年龄而变化的,大致从85后开始就越来越自信了。所以现在确实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在大学里,学生比老师自信。很多老师是60后、70后,由于西方话语在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新闻学领域的长期影响,他们有点不太自信。


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当然是你们年轻学生适度地影响你们的老师,但我也碰到过学生说:“张老师的观点我高度认同,但我的老师不认同,怎么办?我通不过他的考试。”我说:“你‘曲线救国’吧。考试的时候如果他真的手握‘生杀大权’,学位还是要的嘛,这时你就要用策略来应对。但是从你们这一代开始,再也不要做西方话语的‘打工仔’了。西方提一个理论,给它设计点中国的数据来证明它是对的,这样就太浅薄了。等你有时间自己做学问的时候,一定要从中国人的立场出发来把世界看清楚。西方的理论是西方在实践中总结、引申出来的。中国现在崛起,也可以这样做。”


黄仁伟:现在对我们现实持比较负面看法的知识分子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是60、70后比较多,第二是文科比较多,第三是海归比较多


主持人:反而是海归比较多?


黄仁伟:他们在西方拿了学位以后回国做教授,他们的理论体系是在那个国家得学位的过程中形成的。他们进入高等教育的阶段正好是中国打开大门看西方的时候,而我们自己还没有赶上西方,反差太大,所以基本上西方说什么就接受什么,现在要改非常困难。我们现在这一代的学生是看着中国已经走向强国的过程中进入高等教育的,所以就能发现西方的理论充满矛盾和问题,有解释不了的地方。现在实际上是中国新一代学者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


主持人:对。要构建中国原创的话语体系,学者们的担子很重。好,我们再看这边有没有朋友要提问。来,欢迎这位。


Q2:三位老师好。我是闫玉,之前在欧洲工作,目前从事视频内容的创作。老师刚刚提到了乌合麒麟的一幅漫画。其实网上还有别的关于这个主题的作品,比如有一首说唱歌曲叫《澳貌岸然》,还有乌合麒麟自己的第二幅作品《致莫里森》。我们写了那么多新闻稿,他们都不会认真看,但是几幅简单的作品就让他们不舒服了。可是,中国人的性格就是低调、内敛、谦和、有礼,这一点我在海外生活的三年中深有体会。所以我想问三位老师,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如何去改变这种文化基因里的定式,用西方能够听得懂的语言去更好地传达我们的精神内核和文化?谢谢。


张维为:我觉得这个也没有那么难,我们这个节目实际上也在做这件事。我们的方法是非常坦诚地沟通问题,如果你不同意他的观点,甚至他的观点完全是违背事实的,你可以严厉批评,也可以侃侃而谈。所以我觉得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和风格。


但总体上西方是承认实力的,喜欢直来直去。你抓住这两点,也直来直去是没问题的,我们经常用这个方法一剑封喉。但也可以客客气气,大家谈笑之间把问题就给说清楚了。我觉得不必太纠结于什么方式

黄仁伟:我跟美国人打了30多年交道,我的经验是不要惧怕。美国不讲理的地方一定不能屈服,但是不屈服不等于不讲道理,我要讲更好的道理,我要拿出更多的事实根据,我要抓住你核心的缺点。你立论的根本的错误在哪里我一下子就给你点出来。我试了无数次都有效,而且越这样,美国人对你越尊重,下次越要听你讲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是完全固步自封的。我们有毛病就要承认毛病,但是我们的毛病不是他们讲的那个毛病,我们的毛病是中国自己可以治好的。此外,我们刚才讲到了几个艺术家在国外产生的影响。软实力一方面是内容,一方面是形式。有时候我们的内容好,形式不行。现在要掌握好的形式,这样就能把内容更好地传播出去。TikTok就是一个新的形式,一下子震惊了美国,现在上亿人在看,弄得特朗普吓得要死,要封掉它。结果90后的美国人一致起来反对,他又不敢封了。我们要学会用最新的形式传播中国最新的内容。

主持人:好,我们再来看这边还有没有朋友要提问?来,欢迎。


Q3:三位老师好。我叫刘昊,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在读硕士。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跟社会组织形式只有在疫情这种极端情况下才能够展现出优势,而在平时还是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更能够激发市场的活力。请问该如何反驳这种观点?谢谢。


张维为:我们经常讲,成功总是留给做好准备的人,对不对?我们也有一些基本的理念,像是人命关天、自由与自律平衡、不仅关心自己,也要关心他人和社会。这些都是能在平时反映的东西。另外,我们掏心掏肺地帮助武汉、湖北是我们基因决定的,西方任何国家都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西方话语虚构了一种情况中国人没有创新精神是因为平时被政府压抑,没有言论自由等。但现在连西方主流媒体都开始发觉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创新的中心了,西方在很多地方开始模仿我们了。比如Facebook模仿Tik Tok,但模仿得不像样,达不到水准。我们有超大规模的市场,应用软件迭代升级很快,一到国外就占领人家的市场。


所以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创新最活跃的中心,人民充满了创意。当然,我不排斥很多地方我们还要向西方学习和借鉴。我们这个节目一开始的定位就是中国这么大个国家应该有一个一流的思想性节目,很开放,什么问题都可以讨论,我们也在朝这个方向努力。这个我们是受西方启发的,觉得中国也可以做出来,我们也愿意请外国人来一起讨论。


主持人:对,我们并没有完全否定西方国家,他们也有很多做得好的地方,我们也可以学习。但是刚才这位朋友提的观点里面的第二部分,就是平时还是要西式自由民主那一套,我们在节目里面已解构过很多次。我们对此要有深刻的认知,他们的制度不是他们所说的那样。


黄仁伟:西方民主从希腊到现在也两千多年了,但是最近发生了很多问题,越搞越不灵了。特别在美国,这次选举充分暴露了他们民主制度的失灵,甚至还造成了社会的撕裂,并且这种撕裂可能要持续十年以上,我们现在看不到弥合的可能性。所以现在是第一次全世界共同批判美国的民主,这个很有意思。


另一方面,中国的政治体制和治理体制并不是危机体制。危机中当然效果非常明显,平时也很有效。举一个简单例子,我们春节的时候全国有“春运”。差不多有5亿以上的人口流动。先回家,再出来。这么大的规模,几乎没有乱的,也没什么大的治安和生命问题,这不算危机吧?


还有,我目前在做一台路演节目。我们中国企业在海外跟各种外国企业相处得很好,于是就建立了几百个中国企业的海外园区。这些园区在当地表现出优势,里面的企业都有竞争力,离开了就变差了。这是活生生地把一个模式搬过去了。400多个中国海外园区现在成了中国产业链延伸的支点。不只园区,里面的企业,包括管理人员和每一个中国工人都表现出比较高的修养。既有纪律,也有自由,这是中国制度的特点


主持人:世界睁眼看中国或者我们睁眼看世界,彼此在不同的文明、文化之间汲取发展的力量,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好,谢谢两位来到我们的节目中,也谢谢我们现场的观众,下期节目再见!

<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23: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政客透露,在他国制造混乱秘诀:花钱收买公知很划算

       美政客透露在他国制造混乱秘诀,花钱收买公知很划算,50亿美元捣乱乌克兰!刚刚被拜登提名的政治事务助理国务卿、鹰派人士纽兰公开对外宣称,美国采取的在他国收买公知的策略时非常划算的生意这让美国拥有了利用他国内部矛盾制造混乱的能力纽兰指出,美国在他国收买公知替美国说话,就是花小钱办大事,能提升美国主导相应国家内政的能力,这就是巨大的软实力。美国成立了国家民主基金会类似的组织,每年都向一系列国家投入大量的金钱,在当地收买公知,渗透西方的价值观,宣传西方的文化,并且在关键时刻配合美国制造混乱。可以说,美国也是在他国制造混乱能力最强的国家


  不少人不敢相信,为啥一些国家发生混乱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这就是美国大力渗透的结果。美国通过基金会等途径不断的在相应的国家进行公开或者秘密渗透,培养了大量的亲西方公知。这些公知会毫无底线的替美国服务,高度赞扬美国的价值观和文化,诋毁所在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并且揪住所在国存在的问题不放,且无限的放大纽兰指出,美国在过去30年通过收买公知的方式,仅仅在乌克兰投入了50亿美元,每年不到2亿美元,但是就实现了颠覆乌克兰,让其陷入混乱并沦为美国对抗俄罗斯的打手。


  不可否认,在收买公知和在他国制造混乱方面美国是世界上最强的,其布局也最周密。实际上,正如纽兰所言,美国收买公知并没有花太多钱,但是起到的效果却是惊人的叙利亚、利比亚、埃及、突尼斯等等十多个国家都在美国主导的混乱下倒下,彻底陷入混乱之中难以自拔。叙利亚等国如今可谓是彻底的倒下,想要恢复到从前的状态估计要很多年。乌克兰是美国制造混乱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其仅仅投入了50亿美元,就彻底让乌克兰陷入到了四分五裂的境地,并且成为了美国控制的工具


  美国成立了大量的基金会,在全世界进行布局,每年投入大量资金收买各个国家的公知,并且让这些公知为自己服务。在各类公知的吹捧下,美国甚至成为了人类发展的灯塔就算美国陷入混乱的今天,还是有大量的公知替美国大唱赞歌,这也是确实是美国在该领域的强大实力。对于美国收买公知的策略,过去美国是很少公开承认的,现在纽兰公开承认,说明其想进一步强化这个策略了,这也是值得警惕的地方。

<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23: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政客透露,在他国制造混乱秘诀:花钱收买公知很划算

https://3g.163.com/v/video/VO0D63BVS.html

<
 楼主| 发表于 2021-3-19 11: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道之一二三 于 2021-3-19 11:07 编辑

中国GDP数据被外媒片面报道,我驻斯里兰卡大使馆漫画讽刺


在唱衰中国这件事上,西方媒体总能玩出点“新花样”。但有的时候,真要跟他们较真吗?毕竟,数字摆在那里——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今日(18日)发布的数据,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逆势增长2.3%,首破100万亿人民币


一小部分西方媒体“绞尽脑汁”,终于抓住了“痛点”——中国GDP全年增速达到40年来最低,并在标题上“做手脚”,强调这一点。


对此,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的官方推特账号,于18日下午发推讽刺道,“中国宣布2020年GDP增速2.3%,西方媒体:中国在经历40年来最缓慢的经济增长后进入2021!马上就要崩溃了!”


大使馆还配上一副“可可爱爱”的漫画左边的熊猫似乎想要说什么,却被右边那只“自信”熊猫捂住嘴。下方配文“别争辩,直接说他们南波万。”大使馆还给这句话配上英文,直译成中文是“别浪费时间争辩,直接承认西方伟大!


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推特截图.jpg


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推特截图


南波万是英文“第一名”(Number One)的“谐音梗”,在中文互联网上,常见于对一些地区议题的讨论。


观察者网查询到,如斯里兰卡大使馆所说,一些外媒还真就这么报道中国的经济数据。


西方四大通讯社之一的法新社发布媒体稿《中国2020年经济增长2.3%、40多年来最低》,被多家外媒转载。


法新社报道截图.jpg


法新社报道截图


国营的法国24电视台(France24)的报道标题把数据都去掉了:《中国在经历40年来最慢经济增长后,反弹进入2021》。


国营的法国24电视台(France24)的报道标题把数据都去掉了:《中国在经历40年来最慢经.jpg


印媒《印度斯坦时报》:“中国2020年GDP增长2.3%,40多年以来增速最低


印媒《印度斯坦时报》:“中国2020年GDP增长2.3%,40多年以来增速最低”.jpg


耐人寻味的是,一些外媒在报道内容中不得不去报道一些客观事实,却把标题取得“很有冲击力”。


例如,“德国之声”报道的标题很直接:“疫情影响下,中国经济创下40年来最慢增速”,却在开头介绍“中国仍是2020年唯一没有萎缩的经济体,基本已经控制住新冠疫情这个挑战。”


“德国之声”报道的标题很直接:“疫情影响下,中国经济创下40年来最慢增速”.jpg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西方媒体,特别是财经媒体的报道相对较客观


例如《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中国是2020年唯一报告增长的经济体》,作者是该报中国分社社长郑子扬(Jonathan Cheng)。


郑子扬个人也在我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的推特下方回复称,“不确定他们看的是哪个西方媒体,但不是《华尔街日报》,并附上了自己的报道链接。下方有网民告诉他,“法新社在很多地方发了”。


郑子扬评论推特截图.jpg


郑子扬评论推特截图


2.3%,是一个高于预期的数字,相比于一些仍然深陷疫情之中,却仍然忙着怎么唱衰别国的经济体来说,也是“一枝独秀”。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称,中国是去年唯一实现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该国发布的经济数据,打破了一些经济学家此前的预测。


《华尔街日报》特别提到两个“关卡”:“中国GDP规模首次突破100万亿人民币”,且“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0美元。报道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得益于成功控制住了新冠疫情,且巩固了在亚洲经济的主导地位。”


彭博社称,中国的增长正在帮助全球经济回升。


中国季度GDP10年走势图(《华尔街日报》引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制作).jpg


中国季度GDP10年走势图(《华尔街日报》引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制作)


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79亿元;2010年突破40万亿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疫情当下,每一个平凡的中国人拼尽全力,又按下了中国经济复苏的“快进键”。


但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今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也指出,“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仍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面对路透社记者有关“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3.9%”的提问,宁吉喆提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全年看仍然是负增长,但是三四季度已经转正


“面临全球疫情蔓延,增强风险忧患意识是极为必要的。”“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也尚不牢固。总的指标是稳定回升、好于预期的,但是有一些结构性指标不是那么理想,有一些问题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都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宁吉喆表示。

保持理性,埋头赶路,有时遭遇非议,直接承认他们是“南波万”好了

<
 楼主| 发表于 2021-3-19 11: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首场会议结束




当地时间3月18日17时许,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的首场会议正式结束,中方代表团已经走出会场,返回下榻酒店。


据观察者网此前报道,当地时间18日,举世瞩目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在美国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安克雷奇举行。《华尔街日报》在前瞻报道中提及,本次对话的“象征意义”非常重要。中美双方的议程几乎没有重叠这显示了中国在特朗普时期经济增长,以及战胜新冠疫情后,日益增长的自信心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首场会议结束.jpg


图自CGTN。

<
发表于 2021-3-19 2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关注此议题。
<
 楼主| 发表于 2021-3-20 13: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洁篪: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王毅:美国的这个老毛病要改一改了!


当地时间3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安克雷奇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杨洁篪: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在美方发表开场白后,杨洁篪首先发言。杨洁篪强调,中国农历新年除夕,习近平主席同拜登总统成功通话,一致同意双方要加强沟通,管控分歧,拓展合作,这对今后一段时期中美关系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此次中方应邀来到安克雷奇同美方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是落实两国元首通话共识的重要举措,也是两国元首亲自决策举行的。两国民众和国际社会都期待对话能够取得务实成果。


杨洁篪表示,我们希望这次对话是真诚的、坦率的。中美两国都是世界大国,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都负有责任。中国刚举行了两会,通过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到2035年将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50年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抗击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中国人民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周围。


杨洁篪指出,中方主张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主张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而不是以一小部分国家制定的规则为基础的秩序。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并不承认美国的价值就是国际价值,不承认美国说的就是国际舆论,不承认少数国家制定的规则就是国际规则。美国有美国式的民主,中国有中国式的民主。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国际和地区和平与发展、为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作出不懈努力,而不像美国动辄动用武力,造成世界动荡、不安美国国内在人权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美国应当做的是改变自己的形象,管好自己的事,而不应自己的问题没解决好,向世界转嫁矛盾、转移视线,不应对中国的人权、民主说三道四。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政治制度得到中国人民衷心拥护,任何要改变中国社会制度的做法都是徒劳的


杨洁篪强调,中美都是大国,在抗击疫情、实现复工复产、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有很多共同利益。希望美方改变零和博弈思维,放弃“长臂管辖”等错误做法,不要滥用国家安全概念干扰两国正常贸易往来。中美两国应当同亚太各国都发展良好关系,应该有共同的朋友,这才是21世纪的处世之道。台湾、香港、新疆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干涉中国内政行径,并将继续作出坚定回应。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与中国打交道,就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历史会证明,对中国采取卡脖子的办法,最后受损的是自己。


杨洁篪表示,中美关系“破冰”以来取得很多成绩,这是两国有识之士共同努力的结果,来之不易。当前国际形势发生很大变化,两国在新形势下一定要加强相互沟通,妥善管控分歧,努力推进合作,避免进行对抗。中美有过对抗的年代,中国都挺过来了。事实证明,对抗对美国没有好处。习近平主席指出,中美要实现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拜登总统也讲中美要不冲突不对抗。双方应全面正确贯彻两国领导人共识,使中美关系重新回到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上来。


王毅:中美关系遭遇前所未有的严重困难,不应再继续下去了


在美方发表开场白后,王毅表示,中方是应美方邀请而来。安克雷奇位处中美两国首都航线中间位置,是中美交往的“加油站”,也是中美两国相向而行的“交汇点”。过去几年,由于中国的正当权益受到无理打压,中美关系遭遇前所未有的严重困难。这种局面损害了两国人民利益,损害了世界稳定与发展,不应再继续下去了。中方过去、现在、将来都绝不会接受美国的无端指责,同时我们要求美方彻底放弃干涉中国内政的霸道行径美国的这个老毛病要改一改了!


王毅说,尤其要指出的是,3月17日,美国在香港问题上再次升级对中国的所谓制裁。这种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做法激起中国人民强烈愤慨,我们当然坚决反对。美方在中方即将动身赴美参加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前夕出台这一举措,这不是正常的待客之道如果美方想以此增强所谓对华优势的话,那完全是打错了算盘,恰恰暴露了内心的虚弱和无力。这种做法丝毫不会影响中方的正当立场,也丝毫不会动摇中国人民维护主权和尊严的坚定意志


王毅指出,美方刚才在开场白中还声称一些国家认为中国胁迫他们。美方要搞清楚这是来自他们的说法,还是美方自己的主观臆断。如果美方仅仅因为一些国家是美国的盟友就偏听偏信,甚至袒护他们的错误言行,那么国际关系就很难正常发展。到底谁在胁迫谁,世界人民自有公断,历史也会作出公正结论。


王毅强调,习近平主席和拜登总统除夕通话非常重要,双方达成的共识为中美关系重回正轨指明了方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我们在这里的对话,关注双方能否各自真正显示出诚意和善意,关注我们能否从这里向全世界发出积极和正面的信号。如美方愿意,我们可以同美方一道,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交换意见,共同把这份责任承担起来,把我们应当做的工作做好。


中方代表团官员就中美高层战略对话进行背景吹风


中方带着诚意应邀来到安克雷奇同美方进行战略对话,并做好按双方事先商定的程序和安排开展对话的准备。但美方在先致开场白时严重超时,并对中国内外政策无理攻击指责,挑起争端。这不是待客之道,也不符合外交礼仪,中方对此作出了严正回应。


来源:人民日报




<
 楼主| 发表于 2021-3-20 13: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2+2 中美嘴仗开始了
<
 楼主| 发表于 2021-3-20 14: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结束  杨洁篪王毅接受采访

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5630973031346445709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4-23 14: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