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1729|回复: 8

唐代已有水羅盤的證據-《酉陽雜俎》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95.35%
差评率:0.00%
质量:4.95分
交流:4.81分
附件:4.95分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15-12-20 11: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本文參考】吕作听、吕黎阳先生 1986年發表文章!

據《考古》1988年第4期陳定榮等《江西臨川宋墓》一文報導,1985年,臨川縣溫泉鄉窯背山發掘了葬于南宋慶元四年(1198年)的朱濟南墓,出土70件模印成的各種瓷俑。其中二個寫名為“張仙人”的瓷俑,高22厘米,左手抱個大羅盤,豎放于石胸前,眼視前方,炯炯有神,是典型的堪輿家形象。從朱濟南墓瓷俑張仙人所持羅盤看,其磁鍼中部兩邊凸出而較寬,正中明顯有個轉動中心,加以張仙人又是豎著拿羅盤,很明顯,南宋時堪輿家使用的已是典型的旱羅盤。可見旱羅盤決不是歐洲人發明後於明代傳入中國。

宋代彩绘立人罗盘陶俑.jpg

既然旱羅盤的應用年代比當代一些學者的結論至少要早400年左右,那麼,北宋才有“指南浮針”,南宋才有“水羅盤”之說便不能成立了。
事實上,指南浮針和羅盤,早在唐代就出現了。

段成式(803-863),字柯古。晚唐鄒平人,唐代著名志怪小說家,約生於唐德宗貞元十九年(西元803年),卒于懿宗鹹通四年(西元863年),其父段文昌,曾任宰相,封鄒平郡公,工詩,有文名。在詩壇上,他與李商隱、溫庭筠齊名。段成式信佛讀經,飲酒賦詩唱和,以解其憂,詩中多流露出超脫世俗的消極情緒。
段成式年輕時隨父親段文昌(曾任四川節度使等職)轉徙各地,瞭解各地風土人情、軼聞趣事,開拓了生活視野,加之他精研苦學,博覽了包括官府秘笈在內的大量圖書。他以讀書為嗜,博學強記,矩識淵博。段成式和當時的詩人溫庭筠、李商隱、李群玉、周繇結為朋友,往來密切。
段成式的文學成就,主要不在於詩文,而在於他的《酉陽雜俎》。《酉陽雜俎》二十卷,續集十卷。這本書的性質,據作者自序,說屬於志怪小說,“固役不恥者,抑志怪小說之書也。”不過就內容而言,遠遠超出了志怪的題材。這部著作,內容繁雜,有自然現象、文籍典故、社會民情、地產資源、草木蟲魚、方技醫藥、佛家故事、中外文化、物產交流等等。又如,寫駱賓王的《討武曌檄》傳到武則天手中:“則天覽及‘蛾眉不肯讓人,狐媚偏能惑主’,微笑而已。至‘一抔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驚呼曰:‘宰相何得失如此人’。”堪稱神來之筆。還有像李白讓高力士脫靴,王勃寫文章蒙在被裡打腹稿等故事,更是膾炙人口,流傳很廣。從中國小說史的角度看,《酉陽雜俎》最有價值的部分是志怪小說。魯迅曾予以高度評價,認為這部書與唐代的傳奇小說“並驅爭先”。到了明末清初,淄川人蒲松齡寫下了著名的志怪小說集《聊齋志異》,把這種文體推向了高峰。應該說,《酉陽雜俎》是一部上承六朝,下啟宋、明以及清初志怪小說的重要著作,對後世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清代紀昀等編寫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指出:“其書多詭怪不經之談,荒渺無稽之物。而遺文秘笈,亦往往錯出其中。故論者雖病其浮誇,而不能不相徵引,自唐以來,推為小說之翹楚。

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中就有關於游方僧人為了在山野跋涉不迷路,隨身攜帶指南浮針的記載。
段成式在《酉陽雜俎》“寺塔記上”中云:唐武宗會昌三年(843年),他和張希複等曾遍游長安各寺院,在遊靖善坊興善寺後所寫的詩中稱“有松堪繫馬,遇缽更投針”。,但在“缽”中“投針”卻是為什麼?
游方僧在松樹上繫馬,代表旅途中突然下馬,見松而繫馬,表示不是計劃中的休息點,既然不是休息,就是找方向了。
這個場景在今日猶是熟悉: 在陌生之地開車之人,肯定要用【導航軟件】,當路況不熟悉時,在路上見可稍做停車之處,立即停車(見松而繫馬也),
立即查看【手機導航】路徑以確定方向(此乃遇缽更投針)也。故可知此投針乃辨別方向之裝置--水羅盤也!


唐代小說《酉陽雜俎》中有關【磁石針】的記載-1.jpg

他的另一首詩揭開了這個謎。段成式游覽平康坊菩薩寺之後說,以前該寺寄住過一游方僧,“不言姓名,常負束稿坐臥於兩廊下”。以後寺中僧人“或勸其住房,僧曰:`爾厭我也?’其夕,遂以束稿焚身。至明唯灰燼耳,無血骨之臭。眾方知為異,遂塑灰為像,世稱束草師”。在得知這游方苦行僧事蹟後,段成式和友人合寫了一首《書事連句》的詩,其中描寫游方僧在山野跋涉時,有“遠聞疏墉磐,曉辨密完燈,步觸珠蟠響,吟窺缽水澄”。“錫杖己勉饅,田衣從壞騰。”“勇帶磁鍼石,危防井丘藤”等語。本書至南宋才有刻本,以前只是反復傳抄,訛錯頗多。(有的版本“磁”誤為“綻”,明代毛晉校閱此書時,指出“綻”當作“磁”。) 該詩描寫了游方僧人跋涉于山野時的艱苦經歷。詩中“吟窺缽水澄”,是說僧人一邊吟誦經文,一邊細看缽中的水面。缽中水面又有什麼可看?這和前詩“遇缽更投針”句同樣使人不解。不過此詩最後“勇帶磁石針”一語卻揭開了其真相。

“勇帶磁石針”是說勇敢的僧人旅行時帶著磁石和磁鍼,這分明是用於製造指南浮針的必備之物。由此可知,“遇缽更投針”,是說把指南浮針投入林中水面;“吟窺缽水澄”,是說【投針】後,缽中之水必須要靜止,才能讓浮在水上的磁針正確指向。僧人在等待之空閒,也吟誦經文。在吟誦經文的同時,僧人還不忘細看缽中水面是否已澄靜,才能根據指南浮針所指方向確定。

至於何以既帶磁鍼又帶著磁石呢?這是因為一般鐵針磁化後容易失磁,要把它吸附在磁石上不斷地進行磁化。不過有了指南浮針,不等於就有了羅盤。那麼唐代是否已有水羅盤呢? 回答也是肯定的。

唐代小說《酉陽雜俎》中有關【磁石針】的記載-2.jpg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发表于 2015-12-20 11: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天机老大对罗盘历史的考证!学习了。
发表于 2015-12-20 12:2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发表于 2015-12-20 15: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見到過這本書
不過隨新浪共享沒了

发表于 2015-12-20 20: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学习啦!
忘了在那本书上看了,说针为什么能在水里浮起来,等等。要三投等等。
发表于 2015-12-20 21: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从历史上反映出唐宋时期己开始,风水一道已进入昌盛阶段
发表于 2015-12-20 21: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珍贵的资料,谢谢天机兄分享,学习。。。。。
发表于 2020-10-25 15: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证据也有力。
发表于 2020-10-26 08: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很有说服力的资料,谢楼主分享!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3-28 18: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