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4782|回复: 21

论《伤寒论》八卦阴阳原理与神奇疗效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14-11-3 21: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伤寒论把疾病分为阴阳二病,阴阳又各自为三,三生万物所以指导三就可以了,后面就是简单的问题了。

阴阳一体,所以伤寒论用药辩证都是三阳三阴相对分开却是绝对的统一。

如:桂枝汤,明确提出是治疗太阳病的,实际是太阴太阳同时治疗的,加大芍药就是太阴,加大桂枝就是厥阴,桂枝芍药平衡就是太阳。

药方组成原理也是一样:桂枝芍药阴阳统一,

再看麻黄汤:麻黄杏仁也是阴阳统一。

再看肾气丸:附子地黄也是阴阳统一。

伤寒论取自八卦阴阳原理,所以处处是八卦处处是阴阳啊。

兑离巽就是三阳,艮坎震就是三阴。

太阳病在兑,其根在艮,所以用桂枝引艮阳出兑抗邪,用芍药阴兑阴入艮以和阴阳,微微汗出则愈。生姜入离温阳抗兑可能入侵之寒邪,用甘草入脾调和桂芍之阴阳二气,用大枣入艮土吸收土中之水并保持在艮,以防兑发汗太多艮干枯。所以太阳病轻者用生姜汤温离出兑支持一下就可以抗寒邪汗出而好了,重了就得桂枝汤了。


医案:表弟得了麻黄汤证,没有汗水,全身酸痛,发热发冷,日夜不能休息,该病本是把太阳发汗就好了,结果用了他自己误会为桂枝汤,吃了一剂,效果非常特别,马上就是拉稀严重,一碗四五次,其他症状没有改善,第二天吃麻黄汤一剂各15克,同时服用附子理中丸15粒,一切症状全部解除。

为什么麻黄汤证吃了桂枝汤要拉稀,这个就是伤寒论为什么要把太阳病分为麻黄汤和桂枝汤的原因了,因为桂枝汤重点在艮兑,而麻黄汤则在兑,用了桂枝汤把兑阴邪引入了艮,艮寒而下利,用附子理中丸温之则愈也。

这个就是太阳病误下导致拉稀不止。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元 +20 收起 理由
何有 + 20

查看全部评分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发表于 2014-11-4 09: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代经方皆通易理。。。
发表于 2014-11-4 11: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姓名學徽大師 于 2014-11-4 11:31 编辑

麻黄汤跟桂枝汤有什么区别?现在很少中医的了,中医院也是不靠谱,也很少专门帮病人煲药的医馆
发表于 2014-11-4 12: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阴三阳出于六卦,但是三阳非三阳卦,三阴非三阴卦这么简单对应的。
发表于 2014-11-9 21: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很细心了,帖子也非常完美,写的很好


版主确实有过人之处,点到为止


中医是神气文化。
发表于 2014-11-9 21: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姓名學徽大師 发表于 2014-11-4 11:29
麻黄汤跟桂枝汤有什么区别?现在很少中医的了,中医院也是不靠谱,也很少专门帮病人煲药的医馆

现在很多中医院的砖家也是开出一大堆的西医检查项目让去检查,真让人哭笑不得,四诊法只是装装样子。。。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0 08: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yongbin 发表于 2014-11-4 12:44
三阴三阳出于六卦,但是三阳非三阳卦,三阴非三阴卦这么简单对应的。

有道理,但是不知道斑竹为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呢?三阴对应又是什么呢?
发表于 2014-11-20 09: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展 发表于 2014-11-20 08:49
有道理,但是不知道斑竹为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呢?三阴对应又是什么呢?

我已经专门贴了文章了,可以参看。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21: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解读兑太阳之为病的桂枝汤加减原理。

桂枝汤证对应的是太阳卦也就是兑卦,如果太阳出了问题,有几个加减,一是汗出多了,就加附子增强兑之先天坎气也就是少阴,所以附子入少阴坎,坎强则兑强,故汗出多了太阳也不怕,不用治疗太阳而治疗太阳之先天坎少阴之气就可以了。

同理:用下法把太阴搞乱了,太阳离开太阴,也就是兑与艮太阴不交了,这个时候不用治疗艮,加大芍药用量就可以把兑拉到艮的位置,艮兑交媾肚子就不疼了,这个是兑病伤到了艮,也就是太阳病,太阳照不到大地,大地没有阳光就不通气所以就疼。

同理:当用了烧针后,太阳本来就热,还烧针就使得太阳过热而外泄了,兑就虚了,兑就外冲,这下子身体就急了,马上调动兑的对应卦也就是震卦也就是厥阴肝气来补充太阳啊,所以就有肝气从肚脐猛冲出太阴直达太阳胸口的位置,这个难受的很好,张仲景治疗的方法也简单,顺水推舟而已,既然太阳病麻,继续用桂枝汤调理五行,不过多用点桂枝,一般补充肝气,一半调动厥阴来补充太阳,这个是顺水推舟发,顺其自然,当然虚了就补嘛,桂枝最能够补太阳也补太阴之阳气。

从这个用方原理就可以退了,完全是先后天八卦原理与五行的结合,五行是作用力,六卦是能量的储存方式,如同力与运动的关系一样,各有各的用处,二而一。

所以就桂枝汤的兑卦出问题,最直接的是其对于的先后天卦:坎,震,艮了,坎加附子,震加桂,艮加芍药了。


如:温病,其实也是太阳病,是兑出了问题,但是没有寒只有热,实际上也是兑震的问题,与桂枝加桂汤有点像,加桂是震没有受伤而是兑虚震来救援而已,温病则是兑之气传入震,兑伤了震,兑入震而坎虚,兑外冲而坎阳也虚加附子就好了,这个时候兑不外走而内攻入震,病情更快更容易死人,震厥阴肝气过旺上走阳明,先后天离卦的原因,阳明离过旺而发热汗出不止,这个病很难治疗,张仲景给出两个方子一个麻杏石甘汤一个大青龙汤,无汗用大青龙,因为热都在阳明里所以烦躁得要死,出汗则用麻杏石甘汤清阳明泻太阳就可以了。彭子益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方子,乌梅煮白糖水或者三豆四豆饮,效果更好更快,着眼点就在震厥阴卦上,乌梅丸大家都知道是治疗厥阴的主药。
这个温病就是冬天不冷,或者冬天打雷导致坎中之阳伏藏不好,太阳一出来就伤了坎气,或者来年春天厥阴一发芽就伤了坎气,坎气先不足,所以兑太阳也就不足,坎不足离也就不足,所以离之先天也就是厥阴震也就容易出问题,所以人体一发病,太阳之气很自然的就不走常规路,牺牲自己往外排邪,而是往里救厥阴,结果导致兑入里攻邪而坏了五行平衡,坎虚震强离强的厥阴阳明温病,其实乌梅疏通震卦就好了。

其实啊,小孩的麻疹也是这个原理,也是温补,用三豆汤就很好,但是如果虚了真阳不足了,就参考吴佩衡老中医的方法,大剂量的四逆汤就可以了,这个时候不用考虑其他的了,保证少阴之真阳,人体就不会死,奄奄一息的时候五行加入另外一个状态不用再看他经的病,直奔主题用张仲景的四逆汤,如果用李可老中医的救心汤更妙。

今年我地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所以这些天太阳一出来很多人得了冬温,身体其他方面没有什么问题就是咽喉痛痒,治疗就得按照这个原理来,乌梅白糖汤效果很好,如果是身体差的人就用四逆汤,如果是疼得厉害又没有什么其他问题就用桔梗汤,如果还咳嗽出汗就用猪肤汤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1 20: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阳明本来是火,是夏天,所以克金,故名燥金。

阳明必须传入秋天,自然的阳气才能存入地下。彭子益的书很清晰的描述过。

太阳本来是金气,他要生水,入水中,水在冬天是寒水,太阳入了寒水,水才有生命,来年才能生育。
发表于 2016-2-6 21: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謝樓主分享
发表于 2016-2-9 07: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能全面应用张仲景的理、法、方、药来治疗各种病症者,寥寥无几。
发表于 2016-2-9 07: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姓名學徽大師 发表于 2014-11-4 11:29
麻黄汤跟桂枝汤有什么区别?现在很少中医的了,中医院也是不靠谱,也很少专门帮病人煲药的医馆

有汗桂枝,无汗麻黄,汗不出,便非桂枝证。
发表于 2016-2-9 08: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angel 发表于 2014-11-9 21:05
现在很多中医院的砖家也是开出一大堆的西医检查项目让去检查,真让人哭笑不得,四诊法只是装装样子。。。 ...

现在很多中医院的“中医专家”的确是砖家,有的医院根本不开设中医,有的中医院读出来的,医院几乎不要,因为中医在医院里没有什么经济效益,中医是不会下蛋的母鸡。
发表于 2020-1-20 19: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烦请楼主提供详细的理论依据!
发表于 2020-1-21 11: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气三阴三阳经行六经,是有太阳阳明少阳少阴厥阴太阴。八卦是六气合而成之,不是一个层面的运用。用卦解六经,因果倒置。可以从内经伤寒找到相关论述,不要把伤寒方六经证法则强扯到八卦上去,先弄清渊源再说
发表于 2020-1-22 10: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金元明清及今所谓中医和西医看来,伤寒方对证对量疗效神奇,在伤寒来讲,只是辨证准确了而已。为什么反差如此之大?只为伤寒与金元明清及今中医和西医依据的逻辑不同,金元明清及今和西医,线性思维处方诊病,只有伤寒才是整体全息的诊病治病非线性思维
发表于 2020-1-22 10: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玺灵光 发表于 2020-1-22 10:29
在金元明清及今所谓中医和西医看来,伤寒方对证对量疗效神奇,在伤寒来讲,只是辨证准确了而已。为什么反差 ...

伤寒若如李时珍勘定量,不是伤寒了。截至目前,还有99.99%的医生不懂或只是了解而不敢遵伤寒量。真要神奇,难之又难
发表于 2020-4-14 10: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玺灵光 发表于 2020-1-22 10:31
伤寒若如李时珍勘定量,不是伤寒了。截至目前,还有99.99%的医生不懂或只是了解而不敢遵伤寒量。真要神奇 ...

若要用经方治病,就要用汉代的方剂数量来!对症后,病不退,还要增加药量才会断根!
发表于 2020-4-14 18: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谷逍遥翁 发表于 2020-4-14 10:35
若要用经方治病,就要用汉代的方剂数量来!对症后,病不退,还要增加药量才会断根!

多谢分享经验心得,请多多指教。
发表于 2020-4-29 23: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下执着 于 2020-4-29 23:14 编辑

读后伤寒论三圆纵横更上一层楼,原来高老师早年已发表伤寒用药要论。
发表于 2020-8-7 09:4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道至简,谢谢分享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4-26 01: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