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门户 查看主题

中国古今名人与植树

发布者: 禅海一粟 | 发布时间: 2009-8-19 19:04| 查看数: 1143| 评论数: 0|帖子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植树造林的传统,在我国源远流长,历代名人都很重视这一造福于民、惠荫子孙的事业,并躬亲实践,留下许多佳话。

    楚霸王与桂树相传楚霸王自幼爱树,有一次,他在一个村庄里看到一个老人持斧要砍院中的桂树,楚霸王忙问原由,老人说:“院子四四方方像个‘口’字,这棵树长在院中,就成‘困’字了,不是很不吉利吗?”楚霸王听后,灵机一动回答说:“照你这么说,院中砍树留人,岂不成个‘囚’字了,如此更不吉利。”老人觉得楚霸王言之有理,于是放弃了砍树的念头。

    诸葛亮与桑树为建立蜀国立下巨大功勋的诸葛亮,在病危时给后主刘禅的遗书上写道:“臣家有桑八百株,子孙衣食,自可足用。”他把自己栽种的八百株桑树作为子女生活费用的来源,为子女生活做长久安排。一代名相,两袖清风,死后留给子孙唯有自己栽种的桑树,令人不胜感慨。

    董奉与杏林三国时期东吴名医董奉医术高明,乐善好施,隐居庐山,为贫苦百姓看病,从来不取分文,只要求病人病愈后按病情轻重,在他住所前后种杏树,重病者栽5株,轻病者栽1株,几年时间,他的房前屋后有10万余株杏树。每当杏熟,董奉便用杏去换谷米救济贫民,人们称这片杏林为“董仙杏林”,后人遂以“誉满杏林”称颂有德医家。

    白居易与花木唐代诗人白居易爱树如宝,他被贬任忠州刺史时,年年都种植花木,并赋诗咏道:“持钱买花木,城东坡上栽,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李梅。”他在《春葺新居》诗中又说:“江州司马日,忠州刺史时。栽松遍后院,种柳荫前墀。”

    王安石与竹桃柳宋代改革家、诗人王安石对种竹、植桃、栽柳极感兴趣,都赋有诗句:“乘兴吾庐知未厌,故移修竹似延雏”;“舍南舍北皆种桃,东风一吹数尺高”;“移柳当门何啻五,穿松作径适成三”。可见他对树木的喜爱程度。

    朱元璋与柿树据《燕京时餐记》载,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少年家贫,经常挨饿,有一天,已经两天没吃饭的朱元璋走到一个村庄,看到一棵柿树正熟,就摘下一些果子美餐一顿。后来,他当了皇帝,忘不了柿树的功劳,还念念不忘植树造林,于是下令有5亩至10亩地的人,要种柿、桃、枣树,还下令安徽凤阳、滁县等地百姓每户种2株柿树,不种者要罚,从此,安徽等地广种柿树。

    左宗棠与左公柳清末名将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期间,下令军队在河西走廊的600多里沿途种柳26万株,人称“左公柳”,至今仍为西北人民所称道。清人杨昌溪曾写诗赞道:“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孙中山与植树节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意义和倡导植树造林的人。早在1893年,他在起草《上李鸿章书》中,就提出中国欲强,须“急兴农学,讲求树荫”,把植树造林提到振兴中华措施之一的高度。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他在广州讲演《三民主义》及以后许多讲演、著作中,曾无数次倡导植树造林。为纪念一贯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79年决定,每年孙中山逝世纪念日———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

    周恩来与友谊树周恩来总理非常重视植树造林,并身体力行,就是出国访问也不忘植树。1964年,他访问阿尔巴尼亚时,接受了阿尔巴尼亚政府一份珍贵礼物———1万棵油橄榄树苗。回国后,他在云南海口林场亲自栽植,使这一优良树种在我国云南、广西、贵州等十几个省区结出丰硕果实。

    邓小平与植树运动邓小平同志历来关心国家绿化,他于1981年倡导了全民义务植树造林运动。他在担任国家重要领导职务期间,从来不忘植树活动。他曾说:“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20年,坚持100年,坚持1000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

最新评论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4-19 23: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