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门户 查看主题

庚子年五运六气总述

发布者: benhoben | 发布时间: 2020-1-24 09:08| 查看数: 3594| 评论数: 19|帖子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庚子岁,少阴君火司天(少阴君火为司天之气,也就是三之气,管上半年),阳明燥金在泉(阳明燥金为在泉之气,为终之气,管下半年),中见太商金运,岁金太过(中运为金运太过),气化运行先天(气化运行比正常的天时为早),坚成之纪(金运太过的年份叫坚成),曰上徵与正商同(因为金运太过而逢火气司天,火能克金,适得其平,所以说上徵与正商相同,金气得到抑制,则木气不受克制,生气就能正常行令,发生的病变为咳嗽。五音里,徵为火音,商为金音。),又经言太商下加阳明(本来中运是金运太过为太商,由于阳明燥金在泉,中运和在泉都是金,金气得到加强变得旺盛。),其运凉劲,其化雾露萧飋,其变肃杀凋零,其病下清(因为中运为金运太过,又得到在泉之气的加强相合,所以其运清凉有劲,也就是说秋凉之气更加强劲,这一年的化气则是散布雾露,凉风萧瑟,其变化则为肃杀凋零的景象,感受了这种秋金之气,发病表现为大小便清泄以及下体清冷)。太过而加同天符,盖天符为执法,平金之化也(虽然这一年是金运太过,但又是同天符之年,因为天符是执法,可以把金气太过变成平气,也就是使得金气处于正常水平的状态。)。命曰审平之纪,收而不争,杀而无犯,五化宣明,其气洁,其性刚,其用散落,其化坚敛,其类金,其政劲肃,其候清切,其令燥,其藏肺,肺其畏热,其主鼻,其谷稻,其果桃,其实壳,其应秋,其虫介,其畜鸡,其色白,其养皮毛,其病咳,其味辛,其音商,其物外坚,其数九,此岁运所主也(金气处于正常水平的年份叫审平,金的气化虽主收束,但无剥夺的现象,虽主肃杀,但无残害的情况,五行的气化,都得宣畅清明,其气洁净,其性刚强,其作用是成熟散落,其生化能使万物结实收敛,其属类是金,其行使的权力是清劲严肃,其气候清凉,其权力的表现是燥,应于人体的内脏是肺,肺畏惧火热,火克金,肺开窍于鼻,所以主于鼻,其在谷类是稻,果类是桃,所充实的是壳,其所应的时令是秋,所应的动物,在虫类是介虫,就是带介壳的动物,在畜类是鸡,在颜色是白色,其充养的是皮毛,如果发病的话则为咳嗽,在五味是辛味,在声音是商音,2 D>,在物体来说是属于外面有坚硬的东西包裹的一类,在河图成数是九,这是这一年的大运,也就是中运所主的现象)。
庚子岁,天地之气,上见少阴(庚子年的天地之气是什么样的呢?天气是少阴君火司天,管上半年气候变化),左间太阴(司天的左间气为太阴湿土),右间厥阴(司天的右间气为厥阴风木),是以天政所布其气明(所以天气带来的气候变化是渐热,是光明、明朗的),下见阳明(庚子年的地气是阳明燥金在泉,管下半年气候变化),左间太阳(在泉的左间气为太阳寒水),右间少阳(在泉的右间气为少阳相火),是以地气肃而其令切(所以地气带来的气候变化是肃杀急切,凉爽、干燥),二岁交司之气,以寒交暑(上一年己亥年的终之客气为少阳相火,这一年庚子年的初之客气为太阳寒水,太阳寒交上一年的少阳暑,所以叫寒交暑。以上临下曰交,以下临上曰加),是岁天地之气,以热加燥,云驰雨府,湿化乃行,时雨乃降,金火合德,上应荧惑太白,其谷丹白,水火寒热,持于气交而为病始(所以,庚子这一年的天地之气是热气与燥气相加,湿云聚集,湿气的化令能以行使,从而雨水可以及时降下来,金火互相配合发挥作用,其上应的是荧惑星、太白星二星,五星:岁星属木,荧惑星属火,镇星属土,太白星属金,辰星属水。其在谷物为红色和白色,水火寒热互相争持于气交,而疾病也因此而发生)。 热病生于上,清病生于下,寒热争于中,民病咳喘、血溢、血泄、鼽嚏、目赤眥疡,寒厥入胃。心痛、腰痛、腹大、嗌干肿上(热病生于上部,清寒之病生于下部,寒热之气互相侵犯争扰于中部,所以人民容易得咳嗽、哮喘、血液上溢七窍、大便出血、鼻出血、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眼睛红赤、眼角溃疡、寒气厥逆入于胃部、心痛、腰痛、腹部胀大、咽喉干燥、上部肿胀等病症)。
庚子岁半之前,天气少阴君火主之,少阴有本标之化,寒热得中,则其气和,而无热淫之胜(庚子年上半年由司天之气少阴君火管。少阴本热而标阴,标本异气,所以要么从本化则热,要么从标化则寒。为什么是这样呢?少阴之中为太阳寒水,以寒为中气。同于本则异于标,同于标则异于本,中气和标之气有水火阴阳之殊,故本标中气都不同化,所以少阴或从本热或从标寒。寒热均衡,则气候寒热适中让人舒适,不会让人觉得太热。附:六气标本中气的从化规律是: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故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
庚子岁半之后,地气阳明燥金主之,阳明不从标本,而以中气为化,燥湿相半,则其化平,是岁平金而无胜复,不取化源,惟资岁胜,折其郁气,无使暴过而生其病,岁宜以咸寒调其上,以酸温安其下,以辛温调其中,食白丹之谷,以全真气,食间气之谷,以辟虚邪,运同地气,化宜多用温热,司气以凉,用凉远凉,此其道也(庚子年下半年由在泉之气阳明燥金管。阳明本燥而标湿,为标本不同,中见太阴湿土,以湿为中气,故不从标本,从中气之湿。燥气和湿气各半,从而气化平,所以金气变成平气,也就没有了胜复之气,这时候不能取化生的源泉,只能补助其岁气的所胜,削弱其被郁将发之气,这是什么意思呢?看这一年的司天之气与在泉之气对金的作用,上半年火克金,要防金气郁发,下半年金加金,要防金气太盛而生的病。这一年用咸味寒性的食药来调理上部,用酸味温性的食药来调理下部,用辛味温性的食药来调理中部,吃白色和红色的谷物来保全真气,吃各间气对应的谷物来防止虚邪的侵袭。中运与在泉之气同为金,要化掉太旺盛的金气可以多用温热的食药,司天之气为少阴君火,可以用克火的凉性食药来调理,当然用凉性的食药要避开凉爽的季节,这是顺应自然之道)。
庚子岁初之气,自己亥年大寒日申初,至是岁春分日午初,凡六十日八十七刻半。(庚子年初气时段:2020/1/20 15:00-2020/3/20 11:00)主位少角木(这一时段在主运少角的管辖范围,属木,属风),客气太阳水(客气为太阳寒水),中见金运(中运为金运太过),风寒燥三气(主运、客气、中运就形成了风寒燥三种气),奉少阴之政以行春令(这三种气奉少阴君火的命令来行使春天的气候变化)。地气迁,燥将去,寒乃始,蛰复藏,水乃冰,霜复降,风乃至,阳气郁,民反周密,关节禁固,腰脽痛,炎暑将起,中外疮疡,此太阳之客也。法宜以苦补之,以咸泻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岁谷用丹,间谷用稷,乃无寒邪之害(地气转移,上一年少阳在泉之气即将散去,本年太阳寒水之气开始散布,虫类因此又蛰伏躲藏起来,河水冻结成冰,寒霜又复下降,因厥阴为这一时段的主气,所以风就来了,阳气被寒气郁遏,人们生活应注意起居周密。如果不及时适应外界环境,就会发生关节运动不便,腰部臀部疼痛,炎热即将到来的时候,内部和外部容易发生疮肿溃疡等病症,这是太阳寒水这个客气带来的,所以,治疗的时候也要针对太阳寒水来治。用苦味来补火,用咸味来泻水,用辛味来润燥。按中运和司天之气来说要吃红色的谷物,火克金之故。按客气太阳寒水来说,要吃稷米,也就是小米,这样才不会受太阳寒水之邪的侵害,小米属土,土克水之故。)。
庚子岁二之气,自春分日午正,至小满日辰正。凡六十日有奇。(庚子年二气时段:2020/3/20 12:00-2020/5/20 8:00)主位太徵火(这一时段在主运太徵的管辖范围,属火),客气厥阴木(客气为厥阴风木),中见金运(中运为金运太过),风火燥同奉少阴之政,以行舒荣之化(风火燥三气同时奉少阴君火的命令来行使万物舒荣的气候变化),木火相得(客气木生主运火),阳气布,风乃行,春气以正,万物应荣,寒气时至,民乃和,其病淋,目瞑,目赤,气郁于上而热,此厥阴之客也。法宜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岁谷用丹,间谷用稻,乃无风邪之害(少阴君火的阳气散布,厥阴的风气流动,春天的气候降临,万物欣欣向荣,但少阴为标阴而本热,所以寒气时不时的还会到来,这种气候人们感觉是安和舒适的,其在疾病的发生则为小便淋漓不利,眼睛视物模糊,或两眼红赤,气分郁遏于上部而发热,这是厥阴风木这个客气带来的。所以,治疗的时候也要针对厥阴风木来治。由于木被火泻金克,因而用辛味来补木,用酸味来泻木,用甘为来缓风木之劲急。按中运和司天之气来说要吃红色的谷物,火克金之故。按客气厥阴风木来说,要吃稻米,这样就不会受到风邪的侵害,稻米属金,金克木之故。)。
庚子岁三之气,自小满日巳初,至大暑日卯初,凡六十日有奇。(庚子年三气时段:2020/5/20 9:00-2020/7/22 5:00)主位太徵火(这一时段在主运太徵的管辖范围,属火),客气少阴火(客气为少阴君火),中见金运(中运为金运太过),天政之所布也,火居火位,大火行,庶类蕃鲜,寒气时至,民病气厥心痛,寒热更作,咳喘,目赤,宜治少阴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酸收之,岁谷用丹,间谷用豆,乃无热邪之害(司天和运气行使权力,客气少阴君火居于太徵火的主位上,而且主气为少阳相火,客气为少阴君火,君相二火当令,火气旺盛,万物生长茂盛,但时常有寒气来侵袭,所以人们容易得哪些病呢?气分厥逆导致心痛,寒热往来,咳嗽气喘,眼睛红赤等病症,这些都是少阴君火这个客气带来的。所以,治疗上要针对少阴君火来治。由于火太旺,用咸味来补水以克火,用甘味来泻火,火生土之故,用酸味来收敛火气。按中运和司天之气来说要吃红色的谷物,火克金之故。按客气少阴君火来说,要吃豆类,这样才不会收热邪的侵害,豆类属水,水克火之故。)。
庚子岁四之气,自大暑日卯正,至秋分日丑正。凡六十日有奇。(庚子年四气时段:2020/7/22 6:00-2020/9/22 2:00)主位少宫土(这一时段在主运少宫的管辖范围,属土),客气太阴土(客气为太阴湿土),中见金运(中运为金运太过),土得其位,与金相和,奉阳明之令而行顺化(客气太阴湿土居于少宫土这个主位上,主客之气又都是太阴湿土,土生金,土是奉阳明燥金在泉之气的命令顺行而变化气候)。溽暑至,大雨时行,寒热互至。民病寒热、嗌干、黄瘅、鼽衄、饮发,此太阴之客也。法宜以甘补之,以苦泻之,以甘缓之,岁谷用白,间谷用麻,乃无湿邪之害(潮湿而又炎热的气候到来,时常会下大雨,寒热交互并至,所以人们容易得哪些病呢?寒热,咽喉干燥,黄疸,鼻塞流鼻涕,鼻出血,水饮病发作等,这是太阴湿土这个客气带来的。所以,治疗上要针对太阴湿土来治。用甘味来补土,用苦味来燥湿浊,用甘味来和缓。按中运和在泉之气来说要吃白色的谷物,按客气太阴湿土来说,要吃亚麻籽,这样就不会受到湿邪的侵害,亚麻籽属木,木克土之故。)。
庚子岁五之气,自秋分日寅初,至小雪日子初,凡六十日有奇。(庚子年五气时段:2020/9/223:00-2020/11/22 23:00)主位太商金(这一时段在主运太商的管辖范围,属金),客气少阳火(客气为少阳相火),中见金运(中运为金运太过),岁金虽得位,而客气少阳用事(虽然中运金运处于太商金的主位之中,但是客气少阳相火在这一时段管事),畏火临,暑反至,阳乃化,万物乃生,乃长荣,民乃康,其病温,宜调少阳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软之,岁谷用白。间谷用豆,乃无火邪之害(少阳相火加临,气候反而暑热,阳气运化,万物于是生长繁荣,人们大都安康,其发病以温病为多,这是少阳相火这个客气带来的。所以,治疗上要针对少阳相火来治。用咸味来补水,以达到水克火之效。用甘味来泻火,火生土之故。火太旺,万物变得干硬,用咸味来软坚。按中运和在泉之气来说要吃白色的谷物,按客气少阳相火来说要吃豆类,豆类属水,水可以克少阳相火,这样就不会受火邪的侵害。)。
庚子岁终之气,自小雪日子正,至大寒日戌正。凡六十日有奇。(庚子年终气时段:2020/11/220:00-2021/1/20 20:00)主位少羽水(这一时段在主运少羽的管辖范围,属水),客气阳明金(客气为阳明燥金),中见金运(中运为金运太过),气运相符,与水相得而为平气。亦岁之司气(客气与中运都是金,与主运少羽水属于相生的关系,金生水,所以,金气被泻成为平气,金气也是一年的大运),故燥令行,余火内格,民病肿于上,咳喘,甚则血溢。寒气数举,则霿雾翳。病生皮腠,内舍于胁,下连少腹而作寒中,宜治阳明之客,以酸补之,以辛泻之,以苦泄之,岁谷用白,间谷用黍,乃无燥邪之害,是气也,司气以凉,用凉无犯,是谓至治(阳明燥气当令,清凉之气散布,体内火热之余邪未尽,郁滞在内,不得发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阳明燥金之客气,加于太阳寒水之主气,金气收,导致五气之余火内格,格,就是拒的意思。人们容易得什么病呢?身体上部发生肿胀,咳嗽气喘,严重的甚至会血液上涌。主气为太阳寒水之气,时常发动流行,所以自然界呈现晦暗烟雾迷漫的景象,此时疾病在外则生于皮肤之内,在内则由胁肋一直向下,牵连到少腹的一种内部寒冷的病,此时地气又将要转换了,这都是阳明燥金这个客气带来的。所以,治疗上要针对阳明燥金来治。用酸味来补金,用辛味来泻金,用苦味来克金以达到泄金的目的。按中运和在泉之气来说要吃白色的谷物,按客气阳明燥金来说要吃黍米,这样才不会受到燥邪的侵害。终气阳明燥金是凉的,用药时要忌讳用凉药,这才是正确的治疗方法。)。

庚子年五运六气总述

庚子年五运六气总述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元 +5 收起 理由
天機 + 5 感謝發表精闢內容,增進交流及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最新评论

wigp 发表于 2020-1-24 11:30:31
不错的资料,谢谢提供。
g14lass 发表于 2020-1-24 14:01:04
好資料   分享   謝謝
新年好

大驿土 发表于 2020-1-24 22:51:55
谢谢分享
caochunyuan 发表于 2020-1-25 09:17:30
多谢楼主分享
乙丙丁三奇 发表于 2020-1-25 15:52:42
这个图制得好
whereiswill 发表于 2020-1-25 19:08:16
感谢楼主提供,做得很好!下载了,学习!

fengye0111 发表于 2020-1-27 13:45:06
感谢分享,下载学习了
scc 发表于 2020-1-30 09:24:55
感謝分享
凤凰 发表于 2020-1-30 10:21:15
楼主真是有心人哪!赞叹!!!
凤凰 发表于 2020-1-30 10:33:41
原文地址:《伤寒论》是五运六气的高级运用(理法篇)作者:象数中医

       一千八百多年来,医坛学子都在经方的辩证论治上下功夫,而对于方论原理则众说纷纭,一塌糊涂。《伤寒论方解》:“读《伤寒论》者,只喜读方,最怕读文。文无理路可寻,方有病证可按也。虽有病证可按,仍无理路可寻。” 其实《伤寒论》与五运六气有关,《伤寒论序》说:“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而《天元纪大论》开篇即言:“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这说明张仲景是看过运气大论的,并把五运六气的思想融入了《伤寒论》里。《伤寒论序》提到撰用了《阴阳大论》,而林亿等人猜测运气大论就是《阴阳大论》,其实《阴阳大论》的全称为《太乙阴阳大论》,太乙又称太一,《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太乙是北天极中宫大星,为天帝星,属紫微垣,在天龙座。太乙又是一种术数。术数古三式是:太乙(天元)、遁甲(地元)、六壬(人元),后世的各种术数皆源于此三式,而太乙之法其传尤古,号称三式之首,产生于黄帝战蚩尤之时。《奇门五总龟》:“昔黄帝命风后作太乙,雷公作九宫法,以灵龟洛书之数……”太乙式用于预测天地气象、国运政事、天灾人祸等,在古代禁止民间习用,只掌握在皇家司天官员之手(黄帝时代有鬼臾区、大挠、容成等)。五运六气之术就属于太乙式。

金元时期,运气学说盛行,金·成无己首以五运六气注解《伤寒论》,至元代,马宗素著《伤寒钤法》,用五运六气理论对《伤寒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整理,并记载了一种根据患者的出生年和发病日地支推求六经病证、相应经方和转归预后的医算术数(其《汗瘥棺墓法》正是《注解伤寒论》卷首《图解运气钤》的最后部分图表)。在医史上,明·高昶(1481-1556)精研《钤法》并为之注释,且用钤法算病治病,影响很大;薛己(1487-1559)在《薛氏医案》中也有运用钤法诊断为少阳病小柴胡汤证的案例;清·曹乐斋(1800-1880)及其弟子胡乾元应用钤法也是名贯一方。

但事实上,《伤寒钤法》未得真传,其体系杂乱,口诀繁多,难学难用,《至真要大论》:“知其要者,一言以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此之谓也。”《钤法》还用手足经脉、六气的概念来理解三阴三阳六病,《伤寒论》虽然与五运六气有关,但并不是对运气理论的直接运用,否则《伤寒论》就应该出现五运六气的术语。《伤寒论》三阴三阳的本质既不是六经,也不是六气,故黄元御的《六气解》还称不上“四圣心源”。那么《伤寒论》的真谛究竟在哪里?答案是在河图洛书里。

山西民间研究《伤寒论》的学者李保柱先生搜歧黄之秘,探伤寒之源,博极群书,历时寒暑十五载,花费三十万,足迹走遍大半个中国,方获伤寒之秘,得仲景真传——伤寒医算心法《三元九宫太乙数》。我根据李保柱博客的论述和其学员公布的部分资料,经过一番废寝忘食的研究,终于破解了其中的原理,并用于解读《伤寒论》,茅塞顿开,由对伤寒论的疑惑不解转为刮目相看、拍案叫绝。三元九宫太乙数是河洛数理、五运六气的结合,接通三才之道,是伤寒论的编写原理,是打开《伤寒论》大门的金钥匙,并配有一套生年推病法,与伤寒钤法异曲同工,但比钤法简便。三元九宫太乙数还能解释温病学,奥妙无穷。现我将自己的学习研究成果公布出来,供同道参研。

一、《伤寒论》六病篇目的真正排序

张仲景是《伤寒论》的传承者而不是撰著者,《伤寒论》古抄本称其“张仲景述,王叔和集”,述而不作,其意已明,所以《伤寒论》绝非仲景个人所创作,也绝非个人经验,因为个人经验不可能如此丰富而准确,更不是个人推想和杜撰,如果是杜撰,那是经不起考验的。张仲景师从同郡张伯祖,其承传有序,而王叔和既非仲景之徒,仅仅以魏太医令的特殊身份,有缘获得《伤寒论》残简,于是以己之意重新编撰和加注《伤寒论》,伤寒条文中,多夹杂着王叔和的注文,自此首开以《素问·热论》强解《伤寒论》的先例,用三阴三阳逆序编排《伤寒论》的六病篇目,从此误导后学两千年之久,这是王叔和的最大过错,后学不明《伤寒论》三阳三阴之理,焉知叔和编撰之过。若非师门亲传口授,则得书不得诀,得诀不得法,这是后学读不懂《伤寒论》的原因。

万物有象亦有数,以数可以定象,因数可以明象,脏有脏象,腑有腑象,病有病象,证有证象,一三五七九是脏象,二四六八十是腑象,天地之数相结合就是《伤寒论》的三阴三阳六病之象。《伤寒论》篇目真正的排序是:太阳→太阴→少阴→厥阴→少阳→阳明,“阳明居中主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它所依据的就是天地大道——河洛数理。而三阴逆序,三阳顺序,正是六气病机19条客气加临于主气的次序。

二、《伤寒论》的术数原理

1.混天数、图

《名医录》评张仲景:“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伤寒论为什么没有长篇大论的废话,而以条文的形式来编写,与一般医书大有不同,这是因为《伤寒杂病论》原著十六卷是用方数结合的形式写成的,其方的部分依据的是《汤液经法》,而数的部分是采用《三元九宫太乙数》加以推算编写而成的396条方论。仲景仙逝后,其亲传弟子卫汛(山西河东人)和魏太医令王叔和(山西高平人)开始收集整理仲景遗论,将396条方论撰次为《伤寒杂病论》十五卷流传于世,而千古不传之秘——《三元九宫太乙数》一卷秘不示人。(三元:三阴三阳;九宫:河洛九宫;太乙数:五运六气。)故皇甫谧《甲乙经序》言:“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惟王叔和能学之,其间如葛洪、陶景、胡洽、徐之才、孙思邈辈,非不才也,但各自名家,而不能修明之。”《医学源流》则评《伤寒论》“自晋以来,传之既久,方证讹谬不论,历代名医虽学之,皆不得仿佛,惟孙思邈粗晓其旨,亦不能修正之,况其下者乎。”

《伤寒论》的传变次序不是三阳三阴逆序,而是三元九宫太乙数逆推的次序。现公布《三元九宫太乙数》部分内容:

“乾三阳,坤三阴,三阳为父,三阴为母,三阳三阴者人也。三阳从地生,三阴从天长,天地之道,不离乎五太,五太者,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太易者,清浊未分也。太初者阴阳之初也,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天地之本也,质之始也,本立道生。太极者,万物之极也。否极泰来,阳极阴生,阴极阳生,物极则反,极者,终也,终而复始。太极者,气形质之本也。无极而有极也,自无归有,有必归无。无能生有,有无相生,无有尽时。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混沦。混沦者,万物混沦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无形状,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二,二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变者究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也。太素者,本于五太,五太者即五行,五行即五太也,五行者阴阳也。阴阳则一,极而必反,终而复始,动极而静,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之妙。阴为阳母,阳为阴父,故阳生于子,阴生于午,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河图,十月怀胎,先天生成,无为自然之道也,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盖奇偶之数,而以为类分。一、三、五、七、九,天数之中五,二、四、六、八、十,地数之中六,天五地六合成十一,五脏六腑之数也。奇数属阳,天之象也,偶数属阴,地之象也。天一者,坎也,肾也,冬至也,地六者,乾也,大肠也,立冬也,天一、地六交而生一六阳明-水,地二者,坤也,胃也,立秋也,天七者,兑也,肺也,秋分也,地二、天七交而生二七太阴-火。天三者,震也,肝也,心包也,春分也,地八者,艮也,膀胱也,小肠也,立春也,天三、地八交而生三八太阳-木,地四者,巽也,胆也,三焦也,立夏也,天九者,离也,心也,夏至也,地四、天九交而生四九少阳-金。天五者,不配卦,中也,脾也,地十者,物极必反,十变为一,终而复始,天五、地十交于中而生五十少阴-土。以此类推,六二阳明-金,七三厥阴-木,八四太阳-水,九五少阴-土,此阴阳交合,生成、变化之道也。人受生于胞胎之中,三元养育,九气结形,九月神布,气满能声,十月神具,九天称庆。九气者,一六水,二七火 ,三八木,四九金,五十土 ,六二金,七三木,八四水,九五土。人禀天地,命属阴阳,天之气,地之质,合而成人。”

以上文字涉及混天数图,即河图与洛书的合体。混天是先后天混合的意思。怎么混合呢?如图:

少阴
阳明
阳气合
少阳
9
1
6
4
5
2
太阳
8
3
7
阳气开
    阴气开

阴气合

太阳
厥阴

在九宫里按先天五行之序,顺时针排布五行数对1-6水,2-7火,3-8木,4-9金,土5(太乙)在中央不动,洛书返河图,后天返先天,就得到混天数图。河图是天眼仰视银河系所看到的景象,洛书是俯视的景象,而混天数图是银河系的立体全息景象。再根据三元九宫太乙数的描述,把混天数对配上三阴三阳和先后天五行,就得到混天阴阳五行数:
1-6:阳明-寒水
2-7:太阴-热火
3-8:太阳-风木
4-9:少阳-燥金
5-1:少阴-湿土
6-2:阳明-燥金
7-3:厥阴-风木
8-4:太阳-寒水
9-5:少阴-君火或湿土
1-6至5-1配的是先天五行,6-2至9-5配的是后天五行;
从8-4太阳伤寒逆推至7-3厥阴风木,每隔一位形成三阴三阳逆序。读者应该发现了,前5位数对的阴阳五行配属与六气不同,后4位相同(由于9-5连及中宫,又属湿土,以配完后天五行),这是因为六气为洛书后天五行所化,故我们平时所用的六气是混天阴阳五行数的后半部分,而混天气数把河图五运混进了洛书六气里,是五运与六气的混合表达形式,故保留隐藏有洛书地支所化的阴阳次序。
●混天数与含山玉版
1987年6月安徽含山县凌家滩遗址出土了两件在科学文化史上有着特殊意义的文物——含山玉版和玉龟,年代距今5300年到5600年。
玉版四周方,中间圆,是古人天圆地方盖天说思想的反映,外圆与玉版四角之间的四个箭头,表示冬至日太阳从东偏南方向升起,向西偏南方向落下,以后逐渐北移,到夏至日太阳从东偏北方向升起,向西偏北方向落下,以后又逐渐南移,太阳的这种循环往复的视运动是由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造成的,即一个回归年,四时八节七十二候的变化也尽在玉版上。两端短边各钻5个圆孔,上下两长边,一边对钻9个圆孔,另一边在两端各对钻4个圆孔,一共23个圆孔,表示的是河图生成数和洛书变化数的九种组合,从左上角第一个圆孔顺时针开始数,依次是1-6 → 2-7 → 3-8 → 4-9 → 5-10 → 6-2 → 7-3 → 8-4 → 9-5,始于1-6,终于9-5,复归原处。玉版上的图案还表示连山易八卦,《黄帝内经》所暗藏的易理不是周易,而是连山易和归藏易。
两块玉龟上也有钻孔,龟背钻孔数8,龟腹钻孔数5。如果上下叠加,中间是5,两侧各是4,这与真实乌龟背甲分布数完全一致,乌龟背甲中间5块,两侧各4块,一共13块。发掘时玉版藏于玉龟腹中,并置于墓主胸部,这是“元龟衔符”的铁证。
  

水族象形文字“山"            连山易八卦图

4000多年前的夏代陶尊饭碗、酒杯上也有这种八角星纹

   

凌家滩的双猪龙(8000多年前)     大溪文化八角星纹

2、混天气数与脏腑的对应关系

根据洛书九宫数与后天八卦的配属,得到与脏腑的对应关系:
4巽
胆、三焦
9离
2坤
3震卦
肝、心包
5不配卦
7兑
8艮
小肠、膀胱
1坎
6乾
大肠
其中四正和中宫配五脏,即河图,心包与肝同属厥阴居东宫,4属少阳配胆和三焦,6属乾金配大肠,8属太阳配小肠、膀胱,2属坤土配胃。由此得到混天气数详表:

数对

阴阳

五行

病机

涉及脏腑

用药举例

代表方

1-6

阳明

寒水

阳明中寒

1肾

6大肠

1附子、吴茱萸

6大黄、麻仁

吴茱萸汤

麻子仁丸
五苓散

2-7

太阴

热火

肺胃有热

2胃

7肺

2麦冬

7石膏、黄芩

茯苓白术厚朴石膏黄芩甘草汤

3-8

太阳

风木

太阳中风

3肝、心包

8膀胱、小肠

3芍药

8桂枝

桂枝汤

4-9

少阳

燥金

心胆燥热

4胆、三焦

9心

4柴胡

9半夏

柴胡汤

5-1

少阴

湿土

脾肾阳虚

5脾

1肾

5人参、甘草、

1附子、吴茱萸

四逆汤

6-2

阳明

燥金

胃肠燥实

6大肠

2胃

6大黄、芒硝石膏、知母

2粳米

白虎汤

承气汤

7-3

厥阴

风木

寒热错杂

7肺

3肝、心包

7 桂枝

3芍药、当归、乌梅

桂枝当归汤

乌梅丸

8-4

太阳

寒水

太阳伤寒

8膀胱、小肠

4胆、三焦

8麻黄

4桂枝

麻黄汤

9-5

少阴

君火

心脾虚热

9心

5脾

9阿胶、鸡子黄、黄连

5附子、细辛

黄连阿胶汤

其中阴阳表示表里、虚实,五行表示病性,脏腑表示病位。

3、三阴三阳的表里、离合及开合枢原理:

①表里
如上图,太阳和阳明相对,各为表里,太阴、少阴在里,少阳、厥阴半表半里。对应人体经脉,背为太阳,则前为阳明,左为少阳,即阳跷脉,右为厥阴,即阴跷脉。
②离合
所谓阴阳之离合,在《伤寒例》中有论述:“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冬至对应坎卦(中男),天道左旋,夏至对应离卦(中女),地道右旋,故阴阳合;春分对应震卦(长子),天道左旋,秋分对应兑卦(幼女),地道右旋,故阴阳离。故《素问·阴阳离合论》是照着混天数图来阐发的,“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就是九宫占病法。
③开合枢
如图,少阳、少阴为枢(门轴),往太阳方向推门为开放阳气(太阳为开),往阳明方向推门为关闭阳气(阳明为合)。反之,往太阴方向推门为开放阴气(太阴为开),往厥阴方向推为关闭阴气(厥阴为合)。

混天数图是人体气数结构图,为千古不传之密,它初成于先秦而完善于汉,是打开《伤寒论》大门的金钥匙,只有掌握了混天数和图才能步入仲景方术的殿堂。可以说没有混天数、图就没有伤寒论,不懂混天数、图就别谈伤寒论!

4、《伤寒论》的传变规律

   后学皆以为《伤寒论》的传变次序是《素问•热论》的“计日传经”之序,太阳之后是阳明,阳明之后是少阳,但你们想想,既然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少阳为半表半里,那为什么不是太阳→少阳→阳明?现在的学院派就是这样自作聪明地篡改的。《伤寒论》中所描述的xx病多少多少日的情况,用《热论》的计日传经去推算也不符合。

《热论》所述确为脏腑经脉(为针灸治疗立论),其传变规律是洛书地支所化三阴三阳的逆序,而由前文可知,《伤寒论》的三阴三阳不是六气的三阴三阳,而是混天气数的三阴三阳,是综合了天地五运六气的人体气数模型,是病证的纲领(不能称为六经辨证,应该叫“六病辨证”),既适用于外感病,也适用于内伤杂病。故《伤寒论》的传变规律是混天气数,《伤寒论》的“计日传变”要按混天气数推算。

与现在泛泛而谈的“辨证论治”不同,《伤寒论》的理论体系是“六病九证”,病为纲,证为目,以辨病为主,“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结合病证立方用药,步步为营、丝丝入扣,理法严谨。所谓“逆”,是指气数逆推,即外感邪气内传的气数次序。从混天数、图可知,8-4太阳伤寒首传7-3厥阴,厥阴也是半表半里,其次才到6-2阳明里;阳明再传是5-1少阴里,少阴之后是4-9少阳,复出半表半里,邪气欲出,至3-8太阳表则邪去欲解。而温病的传变气数是3-8太阳温病~9-5少阴热化,不经过半表半里的阶段。下面列举一些条文来解读:

⑴太阳病篇:
第6条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外感温病首发3-8太阳风木(风为温邪),故名风温。
第23条:“太阳病(3-8),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吐下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3-8太阳中风,第九天传到4-9少阳,故发热恶寒如疟状,为何欲愈,因为再传就又到3-8太阳表,邪气出表则解。太阳中风八日传至5-1少阴寒化,故脉微而恶寒。五日传至8-4太阳伤寒,用桂枝麻黄各半汤。
第74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3-8太阳中风,六七日传至传至6-2阳明燥金,表里同病,6-2主燥,故渴欲饮水,2是胃,故水入则吐。故“水逆”的机理不是所谓的“太阳蓄水”,伤寒论根本没有这个说法。故只有掌握混天数图才能正确解读伤寒论。
第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3-8太阳中风误下,则传2-7太阴,倍加芍药缓急止痛,大实痛为传至阳明1-6,故加大黄。

(2)少阴病篇:

少阴病(9-5),得之二三日(传8-4太阳寒水、7-3厥阴半表半里),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少阴病(9-5),得之一二日(传8-4太阳),口中和(9-5脾),其背恶寒者,当灸之(太阳经),附子汤主之。

少阴病(5-1),下利六七日(传9-5少阴心火),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少阴病(9-5),得之二三日(6-2阳明燥金),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3)阳明病篇:
第189条 :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风,脉浮而缓,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阳明中风是6-2阳明病的变证,涵盖了传变过程的4-9少阳证口苦咽干,3-8太阳证的发热恶风,脉浮缓,2-7太阴证腹满、微喘,若误下则传至1-6肾水,小便难。宋本中此条为“恶寒,脉浮而紧”,不符合气数规律,桂林古本才是正确版本。

篇幅有限,更多条文解读不再赘述,读者理解掌握了混天气数后可以自行解读。值得指出的是,温病学理论也符合混天气数:

①卫气营血理论的混天气数层次:

3-8太阳风木(表)对应卫分,

2-7太阴火热(里)对应气分,

1-6阳明对应营分,

9-5少阴君火对应血分。

“温邪上受”即3-8太阳-风木(太阳主上部,风为温邪);

“首先犯肺”即2-7太阴肺,2-7为热证,陆子贤说:“疹为太阴风热”,风热犯肺,肺主肌表故出疹;

接下来到1-6阳明,“斑为阳明热毒”,阳明多气多血,故皮下出血,形成血斑;1-6为肾、大肠,阳明里热,煎熬津液,耗损肾阴,肠腑燥实;

“逆传心包”不是3-8的心包,而是气数逆推至9-5少阴心,病入膏肓,病情危急。此时热入血分,迫血妄行,心神昏聩;温病后期少阴热化,阴虚火旺。

故叶天士自己都说“辨营卫气血与伤寒同”。此处解读或许不完全符合《温热论》,但符合客观的气数规律,是温病传变过程的真实本质。温病学不是根据术数构建起来的,是前人理论和临床经验的总结,却如此接近气数规律,这恰恰是一种绝妙的互证,也说明气数规律具有普遍性。

②三焦传变理论的混天气数层次:

9-5:心-脾

8-4:膀胱、小肠—胆、三焦

7-3:肺-肝

6-2:大肠-胃

5-1:脾-肾

4-9:胆、三焦—心

3-8:肝、心包—膀胱、小肠

2-7:胃-肺

1-6:肾-大肠

从9-5逆推至1-6,形成三焦传变的象:心肺→脾→肝肾。



山野楼主 发表于 2020-1-31 11:15:50
很好.五运六气功夫深
撄海平生 发表于 2020-1-31 15:28:14
感谢分享!
扶摇 发表于 2020-2-2 16:26:17
这个图好,怎么做
落叶无痕 发表于 2020-2-24 19:57:21
多谢楼主分享
黄小明 发表于 2020-2-24 20:00:32
五运六气,多谢分享。
qimen888 发表于 2020-3-10 12:56:51
好好学习下
fengye0111 发表于 2020-6-1 13:55:36
好资料,保存下来发到群里
maya 发表于 2020-11-24 13:58:44
凤凰 发表于 2020-1-30 10:33
原文地址:《伤寒论》是五运六气的高级运用(理法篇)作者:象数中医
       一千八百多年来 ...

学习了
凤凰 发表于 2020-11-24 21:44:15
中国古人的智慧,后人难以企及啊!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3-29 15: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