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门户 查看主题

择穴之道

发布者: 108817 | 发布时间: 2017-5-13 12:25| 查看数: 1734| 评论数: 3|帖子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择穴之道
择穴之道


    在历代的诗人中,东晋的陶渊明是极为豁达恬淡的一个,然而在他的《挽歌辞》中,也免不了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哀思。所谓“挽歌”原是古代拖引柩车的人所唱的丧葬之歌。陶渊明的《挽歌辞》一共写了三首,第一首写殓,第二首写祭,第三首写葬,因为都是从亡人自叹的角度展纸落笔,所以也有人认为是他的自伤自悼之作。我们且看写葬的那一首: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自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已还其家;
    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在一片高凉气氛笼罩之中,只见高坟嶕峣,原来是幽室已闭,从此便托体山阿,千年沉睡了。

    诗中所说的幽室,就是墓室。由于“死生亦大矣”,在人的一生中,无论是生是死,古人都把它看得很重,因此在有关丧葬中,除了力有不逮的贫苦人家,大多是十分讲究而隆重的。尤其在风水术兴起以后,为了找到一处藏风聚气、虫蚁不生的吉壤吉穴,则更是踏破铁鞋、孜孜以求,更何况风水术的惑人魅力,并不仅仅只在于死者一人而已,醉翁之意在酒而又不在酒,因为这更是牵涉到家属子孙贵贱荣枯的百年大计。

    风水术的择穴之道,也和寻龙、问水、披砂一样,是阴阳宅风水术中的四大准则之一。缪希雍的《葬经翼·自序》说:“穴者,冲阳和阴,精气凝成之窍也。葬欲乘之,返气纳骨之道也。”古人有云:“三年求地,十年定穴。”可见对于择穴之道有多重视了,这里,我们先参考一下我国风水祖书《青乌先生葬经》和郭璞的《葬书》是怎样为后世的择穴之道定下基调的。先看《葬经》:

    无其始也,无其议焉。不能无也,吉凶形焉。曷如其无,何藏于有?藏于杳冥,实关休咎。(言气不于所生之山而来,则此穴或成或否,亦不可得而议也。气必有所来而不能无,此穴吉凶之所形,亦彼之贯也。方言共有,曷如入穴之只求其有中之无也。有无藏在杳冥,微茫不可见,实关得穴不得穴之休咎。)

    山川融结,峙流不绝。双眸若无,乌乎其别?(山峙有天心至于山,川流自交合至于水口,皆融成穴。双眸附近之眉毛眼睫,为上面之印证,所以别其真穴也。)

    不畜之穴,是谓腐骨。不及之穴,主人绝灭。腾漏之穴,翻棺败椁。背囚之穴,寒泉滴沥。其为可畏,可不慎乎!(旧注:不畜者,言山之无色藏也。不及者,言山之无朝对也。腾漏者,言其空缺。背囚,言其幽阴,此等之穴,俱不可葬也。)

    百年幻化,离形归真。精神入门,骨骸反根。吉气感应,鬼神及人。(人死形脱,离而化乎土。真气归本,精神聚于坟墓。中受土气荫枯骨则吉,人祥之气与穴气相感应,积祯祥以及子孙也。郭氏引《经》曰:鬼神及人,宗其类耳。)

    东山起焰,西山起云。穴吉而温,富贵绵延。其或反是,子孙孤贫。(阴阳配合,水火交搆,二气郁蒸而成穴,故吉而温,子孙富贵长久也。不能如是,不可谓穴。)山随水著,迢迢来路。挹而注之,穴须回顾。(山因水激而成穴,是来路之长,回头顾朝,水而作穴也。) 天光下临,百川同归。真龙所泊,孰辨元微?(天心平正,真龙正穴,万...

   山随水著,迢迢来路。挹而注之,穴须回顾。(山因水激而成穴,是来路之长,回头顾朝,水而作穴也。)

    天光下临,百川同归。真龙所泊,孰辨元微?(天心平正,真龙正穴,万水同归,一源交合,此其所以有元微。)

    若乃断而复续,去而复留。奇形异相,千金难求。折藕贯丝,真机莫落。临穴坦然,形难扪度,障空补缺,天造地设。留与至人,前贤难说。(旧注谓富地利害轻重,人得而识之,贵地所系大,造化不令人识,惟众人所不喜,则为大贵之地,使人俱识之,则家家稷、契,人人皋、夔,无是理也。奇形异状,所以千金难求,留于至人先贤,所难说也。断续去留,折藕贯丝,是本源探奇形异相,真机难摸,且有元微要口,障空补缺,是真穴到处。或有空缺,又外生一峰,以障蔽之,乃天地安排,至人先贤所以难说也。)

    地贵平夷,土贵有支,穴取安止,水取迢递。(旧注:安止则穴无险,迢递则水有源流。)

    向定阴阳,切莫乖戾。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旧注:阴阳多以左右取穴。左则为阳穴,右则为阴穴。)

    贫贱之地,敌如散蚁。达人大观,如示诸指。(脉理散乱,无的定之穴。注云:山沙散乱,朝不明。)

    吉穴葬凶,与弃尸同。阴阳合符,天地交通。

    内气萌生,外气成形。内外相乘,风水自成。察以眼界,会以性情。若能悟此,天下横行。(内气萌生,言穴而生万物也。外气成形,言山川融结而成形象也。生气萌于内,形象成于外,实相乘也。察以眼界,形之于外,今皆可见之。至于会以性情,非上智不能言也。眼界之所聚,性情之所止,势有大小,无穴不然。尚能通之,蛮貊之邦行矣。)

    《葬经》的注释者是金朝的丞相兀钦仄。综合原文和注释,《葬经》提出的择穴之道,大致可以归纳为这样几点:

    ①墓穴虽说是用来安葬死者遗骸的,可是按照“吉气感应,鬼神及人”的原则,如果墓中生气荫护枯骨的,就可使得穴气和人祥之气相互感应,从而使子孙获得种种祯祥。

    ②要找得地中生气凝聚的吉穴,结穴周围的环境是不得不讲究的。最理想的结穴周围的环境是山川融结,砂水环抱而又临穴坦然,因为这样的周围环境正是地中生气凝聚的好处所,否则脉理散乱,山砂朝对不明,就找不到理想的吉穴。

    ③如果结穴周围的砂水环境奇形异相,障空补缺的,则更是天造地设、千金难求的大贵之地。可是这种大贵之地,由于折藕贯丝,真机难摸,所以并不是一般的风水先生所能识得的。

    ④周围山砂阴阳配合,水火交媾,从而郁蒸成穴的,必定温而吉利。此外,非但穴要安止,并且还要回头朝顾来龙,以便更好地迎留地中生气,为我所用。

    ⑤上好的吉穴必须是内气萌生,外气成形的。内气萌生则穴暖而生万物,外气成形则山川融结而成形象。这样内外相乘,从而形成风水的上品。

    ⑥穴有可畏而不利于安宅或落葬的,要谨慎地加以避免。这些不可安宅或落葬的穴地,大致有四种情况:一是山不包藏的“不畜之穴”,二是山无朝对的“不及之穴”,三是山砂有缺的“腾漏之穴”,四是幽阴不明的“背囚之穴”。如果不慎而选了这些穴位,按风水先生的说法,那么不是腐骨或主人不吉,就是翻棺败椁或寒泉滴沥,致使生者死者,双双遭殃。

    ⑦好的吉穴还要配上合宜的葬法,否则穴吉葬凶,也会使好不容易找来的上好风水前功尽弃。此外风水结穴还有阴阳之分,这主要是根据结穴所处的方位来决定的,其中位于左侧的属于阳穴,右侧的属于阴穴。古人定向基本上是左东右西,前南后北,这又和现在地图上所标示的方向有着截然的不同。

    作为对《葬经》的一种补充,郭璞的《葬书》论穴提出,一是有关墓穴的土质,要求“土细而坚,润而不泽,裁肪切玉,备具五色”,否则“干如穴粟,湿如刲肉,水泉砂砾”的,就都是“凶宅”了;二是引《经》所说的“穴有三吉”、“葬有六凶”。其中“穴有三吉”是:

    神藏合朔,神迎鬼避,一吉也;阴阳冲和,五土四备,二吉也; 目力之精,工力之具,趋全避缺,增高益下,三吉也。 “葬有六凶”是: 阴阳差错为一凶, 岁时之乖为二凶, 力大图小为三凶...

   阴阳冲和,五土四备,二吉也;

    目力之精,工力之具,趋全避缺,增高益下,三吉也。

    “葬有六凶”是:
    阴阳差错为一凶,
    岁时之乖为二凶,
    力大图小为三凶,
    凭恃福力为四凶,
    僭上逼下为五凶,
    变应怪见为六凶。

    为此,《葬书》接续道:“《经》曰:穴吉葬凶,与弃尸同。《经曰》势止形昂,前涧后冈。”这是引《葬经》的话而说的。又说:“龙首之藏,鼻颡吉昌,角目灭亡,耳致侯王,唇死兵伤。宛而中畜,谓之龙腹,其脐深曲,必后世福。伤其胸胁,朝穴暮哭,是以祸福不旋日。”在风水术中,择穴其实就是择居择葬,也就是择地而居、择地而葬的意思,因此郭璞所说的葬在龙鼻、龙颡、龙耳、龙腹、龙脐的吉,葬在龙角、龙目、龙唇、龙胸胁的凶,是不能撇开择穴来谈的。

    由于择穴之道和山脉的来龙有着莫大的关系,所以对于来龙中的一些风水术语,也有一知的必要,否则就难以作进一步的探讨。在风水术中,假如有三条龙脉同时并赴,以中间一龙为尊;如果是两龙相遇,则以有水环抱的一龙为主。当龙脉选定以后,接下来还要辨识龙头、龙鬐、龙腹、龙脚、龙尾。其中龙头有龙角、龙鬣、龙目、龙耳、龙鼻、龙颡、龙齿的不同;龙鬐有龙背、龙肩、龙须、龙颈的划分;龙腹有龙腰、龙脐、龙乳、龙胁的差异;龙脚有龙腕、龙肘、龙胯、龙爪的区别。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花样极其繁杂。但是,透过这些光怪陆离的现象来抓要点,根据“头崇隆而尾尖削”的原则,风水家们如果先把山脉的龙头龙尾确定下来,那么其他的枝枝节节,也就大体迎刃而解了。

    在后世风水著述中,对于龙穴之法,较为知名的是“四镇十坐”。所谓“镇”,就是“按其前”;所谓“坐”,就是“居其上”。“镇”是总说,“坐”是确指。其中“四镇”,一是镇龙头,二是镇龙鬐,三是镇龙腹,四是镇龙脚。因为葬避龙尾,所以“四镇”不取。“十坐”一是坐龙颡,二是坐龙耳,三是坐龙鼻,四是坐龙鬐,五是坐龙肩,六是坐龙须,七是坐龙脐,八是坐龙乳,九是坐龙腕,十是坐龙胯。“十坐”分逮于“四镇”之中,因此只要把握住“按其前”的“四镇”总说,那么“居其上”的“十坐”确指也就在其中了。

    ①镇龙头

    在山脉一端崇而隆起的整个龙头中,又有颡、耳、角、齿、目、鼻、鬣的区别。辨别的大要是,“颡广而平,耳停以蓄,角欹危,齿琐屑,目露而湿流(如悬壁水之类),鼻隆而污崦(坳污)。鬣,龙颔旁之小鬐,其厚者可坐,薄者不可坐”。在龙头所属的各个部位中,可以坐居其上而取作穴葬的只有三处,这在“十坐”中分别叫做“坐龙颡”、“坐龙耳”和“坐龙鼻”。其他如龙角、龙齿、龙目等部,则都要远远避开,否则择之不吉。此外对于龙鬣,要看具体情况,厚的可坐而薄则不佳。

    ②镇龙鬐

    在整个龙脉中,“龙背之矗矗”叫鬐,由于龙背、龙肩、龙项、龙颈都和龙鬐接近,所以便就包括进龙鬐一类中去了。镇龙鬐中可以坐居其上的有两处,就是“坐龙肩”和“坐龙颈”。关于个中的详情,《管氏地理指蒙·四镇十坐第六》说:“镇龙鬐,避龙背;坐龙肩,堪负载;坐龙颈,当曲会;避龙颈,如伸臂。”注云:“皋陶之背如植鬐,谓其丰隆而可镇也。若背则平荡无倚,否则壁立堆容,故当避。肩有肩井可停。颈后曰项,项有去者,回头为卫,故皆可坐。颈直无收,若伸臂者然也。”

    ③镇龙腹龙脉的头尾之间,背鬐下面的广阔地带,就是龙腹。因为龙腰、脐、乳、肋与腹相近,所以便都并列龙腹之下一起叙述。如果加以区分,龙腹宽博而有容,龙腰孱弱而无气,龙脐坳小而...

    龙脉的头尾之间,背鬐下面的广阔地带,就是龙腹。因为龙腰、脐、乳、肋与腹相近,所以便都并列龙腹之下一起叙述。如果加以区分,龙腹宽博而有容,龙腰孱弱而无气,龙脐坳小而圆净自然,龙乳面平而不饱,时或下垂有情,龙脉位于龙体一边正气不至的地方。“镇龙腹”中可以坐居其上而立穴的有两座,就是“坐龙脐”和“坐龙乳”。其他如龙腰、龙助,则不可坐。为此,《管氏地理指蒙》总括:“镇龙腹,避龙腰。坐龙脐,自然坳。坐龙乳,如垂髫。避龙肋,不坚牢。”

    ④镇龙脚

    龙脉旁出远到的地方,好比龙的握拳透爪,所以风水术中把这叫做龙脚。龙脚的范围包括腕、肘、胯、爪。风水术认为:“腕,掌后节中也,以其可腕屈,故曰腕。”“肘,臂节也,虽曲而其势反背”,正因为“面既已反”,所以其势散而不聚。“胯,两股间也。胯恐内寒而脱气,故须外气以聚内气。”“爪者,尖利而犯刑伤之象,故须避之。”“镇龙脚”中,可坐居其上而点穴落葬的,有“坐龙腕”和“坐龙胯”两坐。《管氏地理指蒙》说得好:“镇龙脚,坐龙腕。避龙肘,势反散。坐龙胯,聚内气。避龙爪,前尖利。”

    对于这种“四镇十坐”的龙穴之法,后人又改易延伸为“四镇十二坐”。要弄通“四镇十二坐”的理论,还得从宗龙、攀龙、骑龙、承龙说起。所谓宗龙,就是来龙奔赴,宗其颙息(龙之静定而不越),所以叫“宗龙之咤”。所谓攀龙,就是来龙横卧,攀其肩井,攀有贴脊之意,所以叫“攀龙之胛”。所谓骑龙,就是来龙蟠环,骑其源护,所以叫“骑龙之洿”。所谓承龙,就是来龙磅礴,承其顾殢,所以叫“骑龙之势”。其中所说,宗、攀、骑、承,都是穴龙之法,咤、胛、洿、势,则都是穴龙之地。

    宗、攀、骑、承四种龙穴之法,就“四镇”来说,宗龙则镇龙头,攀龙则镇龙项,骑龙则镇龙背,承龙则镇龙腹。

    四镇确定以后,镇龙头可以坐穴其上的是颡、鼻崦、准的三坐;镇龙项可以坐穴其上的是肩井、耳停两坐;镇龙背可以坐穴其上的是植鬐、枕两坐;镇龙腹可以坐穴其上的是乳房、脐窟、脬元、胯、翘踝五坐。这样加起来的总数,就是十二坐了。对于以上这些情况,《管氏地理指蒙》诠注括要说:“不能式四龙之趣向,不可以言镇,故宗龙则镇头,攀龙则镇项,骑龙则镇背,承龙则镇腹,不能定四镇所在,不可以言坐,故颡坐眉目之间,崦坐鼻之左右,准坐鼻之正中,皆镇头之坐,所以宗龙也。肩井当项之偏,耳停当头之偏而与项不甚相远,皆镇项之坐,所以攀龙也。植鬐、枕,皆喻其背之的,以背不可镇,得鬐与,而背可得坐,龙可得骑也。乳房居腹之上,脐窟居腹之中,脬元居腹之下,胯陛居腹之后,翘踝居腹之前,虽曰镇腹,其实居腹之上下前后,所以承龙之势也。”

    择穴之道,不仅于此,另外还有“复向定穴”的种种要妙。《管氏地理指蒙》有《复向定穴第二十四》一篇道:“立穴之法,复向以决。复向之目,见穴始出。古人习之,必有可传之诀。顺势逆形,随形探骨。拟穴指向,复向定窟。”这里所说的“复”,就是返。古人择穴,为示慎重起见,总是往往返返地要观察好多时间,才能最后确定下来。因此所谓“复向”,就是“往其穴之所向,而始决其穴之真的边”。对于《管氏地理指蒙》的这段文字,前人曾有注曰:“盖穴之地,初不易见,惟止于向而穴无不出之形。此古人所以有'南山有地,北山观之’诀。逆者,未至而迎之。凡顺龙之结穴必逆。顺势者,顺其势之所往而逆其形。随形者,即其行之所在而探其势。拟穴者,从其穴之所止,以端乎向。复向者,又即其向之所在以验乎窟,而穴在其中也。”

    正因为穴在窟中,所以对于择穴在道的要妙,还在于对各种各样的窟,作一番理论上的探究。比如说,窟要有容有的,应水应向,才能有用。所说“有容”,就是窟要能够容身其中;“有的”,就是窟内既要隆然而起,又不可过于突兀,否则就不成其为窟了。风水学者认为,窟中如果没有隆然而起的“的”,那么这窟就没有充盈的生气。应水,就是说窟的前面要有澄水与之相应,好比丈夫妻子,相应相随。假如水不应窟,水窟相脱,也是不能定穴的弃窟。应向,就是窟要和来龙彼此相应,好比宾主接迎一样。此外,窟的其他种讲究也不一而足。

    窟必有额,额不散阔。“额”和“的”不同的是,“的”是隆起的,“额”是广平的。如果窟看去广平而又散阔,那就额不像额而不可用了。窟必有唇,唇不吐舌。窟唇好比鹅毛翘起的吉,状似吐舌的多半不吉。 窟又必定有颔,颔要丰满才好,嘴尖“则瘦削不容”,难成吉窟。 同时,窟还少不了有脐。所谓脐,就...

    窟必有唇,唇不吐舌。窟唇好比鹅毛翘起的吉,状似吐舌的多半不吉。

    窟又必定有颔,颔要丰满才好,嘴尖“则瘦削不容”,难成吉窟。

    同时,窟还少不了有脐。所谓脐,就是窟中凹陷,要圆而生动的吉。

    此外,还有“窟如仰掌,掌心盛物”、“窟如覆物,握口携搤”,以及“窟如献掌,献掌非犁之峭立”,“窟如虎蹠,虎蹠非羊蹄之奔逸”等说法。

    择穴之道的讲究,还在于验看入穴之处石纹的转与不转。《葬经》说“山势原骨”,骨就是石。骨节有向有背,能够辨别骨节的向背,那么对于随着骨节向背而流转着的生气,就可以得到一定的把握。看验骨节向背的办法是,在入穴的地方仔细观察石上纹路的走向,如果穴口两边的石纹都通转向里的,那就必定生气凝结,是个吉穴无疑。要紧的是,对于“正脉包裹转里,曜气反张,石纹似去而外势通转,包住曜气”的穴地,由于有着“曜气反张,石纹似去”的干扰,因此稍一不慎,容易使人误认为是生气不聚的凶穴。这里的关键是“正脉包裹转里”,“外势通转,包住曜气”。对于那些将要转过身来的山脉,即使穴边石纹局部拐向背面,因为整体的大势都奔而向前,所以还是以大势为主。

    然而,审视入穴两边的石纹转与不转,还要和穴周的环境结合一起参考。只有穴周龙脉形止势聚,情意已钟,明堂得真,砂水相称的,才能在灵丈之中细察石纹,因为如果不具备这种地中生气凝聚的大环境,而一味死盯着石纹去转,是无论如何也觅不到吉穴的。对那些地面没有石头可以验看纹势的穴地,有时开探下去也可找到石纹,其中“或窝或口,或丫或钳,或圈或人字”,都可随着石纹的形态转向,验证穴兆。

    前人对于择穴之道的讲究,还曾提到正受穴、分受穴、旁受穴的不同。刘基的《堪舆漫兴》说得明白:

    迢迢特至为正受,正受之穴世罕有。
    万水千山结我坟,儿孙庆泽天壤久。
    一枝臂上脱形来,亦有规模堪剪裁,
    莫谓分龙为小结,小以成小有余财。
    问君何者为旁受?正受龙身气脉洪,
    或在两边龙虎上,或于官鬼护缠中。

    说到穴中之土,风水先生对此也有一番斟酌。上好的穴土必定鲜润而又坚细。这种穴土放在手里可以捻成丸子,若果散开而捻不成丸子的,则称不上是吉穴的土壤。再如原先开掘下去有土可以捻聚成丸,后来渐渐凝不起来了,这在风水术中叫做“真土已尽而及金银炉底”,名为“穿穴”,说明墓穴的深度已经挖过了头,“急填起二三寸”,切切不可再深挖下去了。

    在风水术家眼里,结合具体的拟穴,还少不了对穴深穴浅,作一番斟酌探究。《管氏地理指蒙》说,拟穴要“乘其势之至止,拟其穴之深浅。浅不浅于太阳,深不深于太阴;浅不浅于露,深不深于沉——惟观其至止而搜寻”。对于文中所说的太阳太阴,唐代李淳风早就有过“太阳顶也,太阴足也”的说法。说通俗点,就是“高为太阳,低为太阴”。由于太阳气浮,所以宜浅,太阴气沉,所以宜深。古人有云:“藏于涸燥者宜浅,藏于坦夷者宜深。”所谓“涸燥”,就是高而干燥的穴地,也就是“太阳”的意思。所谓“坦夷”,就是低而潮湿的葬地,也就是“太阴”的含义。还有一种说法是,地中有吉气的地方,地面就会随之隆起,这种隆起的地方就是露处,穴葬宜浅。平原之地,龙伏地中,这时伏处就是沉处,穴葬宜深。对于穴葬浅深,古代风水家们还有穴法的要妙。说到穴法的要妙,就是“乘其势至止”的“至止”两字。因为如果随着龙势奔赴而来的地中生气不至不止,那就任你穴浅穴深,也无济于事了。《堪舆漫兴》有诗概括穴的深浅道:

    深浅由来不等闲,须分平地与高山。

    高山止与明堂并,平地还深一尺安。要择得生气凝聚的吉穴,择穴之道对于应该避忌的种种“穴病”,也少不了作一番探讨研究,因为这是一面可从反面作为教训的镜子。穴局圆净,当然无可非议是个全吉的吉穴,可是在...

    要择得生气凝聚的吉穴,择穴之道对于应该避忌的种种“穴病”,也少不了作一番探讨研究,因为这是一面可从反面作为教训的镜子。穴局圆净,当然无可非议是个全吉的吉穴,可是在客观实际上,“圆净”之外,更多的是些“出直现尖”等病穴。关于这些病穴的名称,大致有贯顶、破面、绷面、漏腮、折臂、坠足、割脚、饱肚,以及龙踞、虎蹲、朱雀腾去、玄武拒厂、前花、后假、左右诡落等。

    ①贯顶
    穴有贯顶者,脉连脑抽,星峰不现,上既无分,下何所合也。

    ②破面
    穴有破面者,星体虽端,面则流破,一如浪痕,皮崩肉裂,生气无附也。

    ③绷面
    穴有绷面者,星面绷紧,脉痕横生,条数虽多,横而无直,气无所聚也。

    ④漏腮
    穴有漏腮者,贴身蝉翼,裹不过穴,小水既漏,内龙虎折边水不会于小明堂也。

    ⑤折臂
    穴有折臂者,龙虎夹辅,当穴凹折,外风不蔽,生气内散也。

    ⑥坠足
    穴有坠足者,脉从足出,星峰上压,生气不聚也。

    ⑦割脚
    穴有割脚者,形势虽生,水洗裀褥,扫割无余,生气已荡也。

    ⑧饱肚
    穴有饱肚者,粗如覆箕,圆如榧子,匾如瓜体,上下浑沦,分止弗具,虽有尖圆,法无所施也。

    ⑨龙踞
    龙踞者,势凌而压强且窜也。

    ⑩虎蹲
    虎蹲者,形反而凶僭且逼也。

    朱雀腾去
    朱雀腾去者,水倾反而朝斜背也。

    玄武拒尸
    玄武拒尸者,星峰无降势也。

    前花
    前花者,余气为官,二水虽交,尖露无睁,沙脚逼迫也。

    后假
    后假者,穴背鬼托,龙虎虽端,水涯必溜,出穴一望,众不归随也。

    左右诡落
    左右诡落者,其堂必倾,过宫回视,水即趋会于真穴也。

    以上这些,都是缪希雍在《葬经翼》中提出的。总而言之,寻龙望势定穴之道,最好先要登上一方高地,从局外进行全面的审察,然后又向对面注视,左右睨视,再回看有情之处细察微茫,以辨穴的真、假、生、死。其中“山水向是为生,山水背是为假”,“风藏水逆气聚是生,风飘水荡气散是死”。如果单就择穴来说,要求穴周山水互交,从大到小,由外及内,生机显现,而其穴又枕圆向尖,地土润燥合适。入葬之后,棺木和尸骸还要力避不被风、蚁、水三害侵蚀,只有这样,才算是择得了上好的吉穴。

    前人说:“凡审穴贵详贵缓,当俟草枯木落时,昔人先以火燎草而后登山,甚为有法。雨中可以审其微茫界合,晴天可以察其气色脉理,雪中可以验其所积厚薄,则知阳气所聚。”则又是有关择穴之道的“经验”了。至于其他一些有关扦法、倒杖之法的理论,因为事涉落葬放棺,另有学问,所以这里从略。

    应当指出,这一节谈到的关于择穴的“要妙”,与前一节“入山寻龙和平洋龙法”一样,虽涉及地理学上的一些原理,但它被风水先生们炮制的封建迷信理论紧紧地包裹着。所谓“穴有三吉”、“葬有六凶”、“四镇十坐”、“十五穴病”等,不难在地理学上找到一些解释,但与人的“吉”、“凶”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

最新评论

ihhao527 发表于 2020-2-10 18:03:19
本帖最后由 ihhao527 于 2020-2-10 18:05 编辑

学习了,择穴之道。
君悦 发表于 2020-2-11 17:47:09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amramcom 发表于 2022-12-26 15:21:20
好文章,谢谢!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4-19 12: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