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楼主: 慕羲

武當山壁上掛燈穴 南巖宮/南岩宫/南嵒宮龍頭香 回龍顧祖,萬山來朝 坐癸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0 23: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慕羲 于 2011-8-30 23:38 编辑
真的感謝本家的帶路,請了一天的假,真過意不去!本家行山如履平地,腳力下盤功,工夫的確了得!見識到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8-30 23: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補上一張南巖宮的近照,石頭原貌與人工建物,歷歷可數!龍頭香位置,值得參詳!

2.jpg

DSC01086.JPG
发表于 2011-8-30 23:48:40 | 显示全部楼层
玄帝聖境, 雖不能至, 心嚮往之。在修真之士的眼中, 美景就不只是美景了, 期待慕版更多精彩的解說。

徐霞客《遊太和山日記》 :
  
  十一日  登仙猿嶺。十餘里,有枯溪小橋,為鄖縣境,乃河南、湖廣界。東五里,有池一泓,曰青泉,上源不見所自來,而下流淙淙,地又屬淅川。蓋二縣界址相錯,依山溪曲折,路經其間故也。五里,越一小嶺,仍為鄖縣境。嶺下有玉皇觀、龍潭寺。一溪滔滔自西南走東北,蓋自鄖中來者。渡溪,南上九里岡,經其脊而下,為蟠桃嶺,溯溪行塢中十里,為葛九溝。又十里,登土地嶺,嶺南則均州境。自此連逾山嶺,桃李繽紛,山花夾道,幽豔異常。山塢之中,居廬相望,沿流稻畦,高下鱗次,不似山、陝間矣。但途中蹊徑狹,行人稀,且聞虎暴,日方下舂,竟止塢中曹家店。
  十二日  行五里,上火頭嶺。下嶺隨流出峽,四十里,下行頭岡。五十五里,抵紅粉渡,漢水汪然西來,涯下蒼壁懸空,清流繞面。循漢東行,抵均州。靜樂宮當州之中,踞城之半,規制宏整。停行李於南城外,定計明晨登山。
  十三日  騎而南趨,石道平敞。三十里,越一石樑,有溪自西東注,即太和下流入漢者。越橋為迎恩宮,西向。前有碑大書「第一山」三字,乃米襄陽筆,書法飛動,當亦第一。又十里,過草店,襄陽來道,亦至此合。路漸西向,過遇真宮,越兩隘下,入塢中。從此西行數里,為趨玉虛道F南躋上嶺,則走紫霄間道也。登嶺。自草店至此,共十里,為回龍觀。望嶽頂青紫插天,然相去尚五十里。滿山喬木夾道,密布上下,如行綠幕中。
  從此沿山行,下而復上,共二十里,過太子坡。又下入塢中,有石樑跨溪,是為九渡澗下流。上為平台十八盤,即走紫霄,登太和大道;左入溪,即溯九渡澗,向瓊台觀及八仙羅公院諸路也。峻登十里,則紫霄宮在焉。紫霄前臨禹跡池,背倚展旗峰,層台杰殿,高敞特異。入殿瞻謁。由殿右上躋,直造展旗峰之西。峰畔有太子洞、七星岩,俱不暇問。共五里,過南岩之南天門。舍之西,度嶺,謁榔仙祠。祠與南岩對峙,前有榔樹特大,無寸膚,赤乾聳立,纖芽未發。旁多榔梅樹,亦高聳,花色深淺如桃杏,蒂垂絲作海棠狀。梅與榔本山中兩種,相傳玄帝插梅寄榔,成此異種云。
  共五里,過虎頭岩。又三里,抵斜橋。突峰懸崖,屢屢而是,徑多循峰隙上。五里,至三天門,過朝天宮,皆石級曲折上躋,兩旁以鐵柱懸索。由三天門而二天門、一天門,率取徑峰坳間,懸級直上。路雖陡峻,而石級既整,欄索鉤連,不似華山懸空飛度也。太和宮在三天門內。日將晡,竭力造金頂,所謂天柱峰也。山頂眾峰,皆如覆鐘峙鼎,離離攢立;天柱中懸,獨出眾峰之表,四旁嶄絕。峰頂平處,縱橫止及尋丈。金殿峙其上,中奉玄帝及四將,爐案供具,悉以金為之。督以一千戶、一提點,需索香金,不啻御奪。余入叩匆匆,而門已闔,竟托宿太和宮。
  十四日  更衣上金頂。瞻叩畢,天宇澄朗,下瞰諸峰,近者鵠峙,遠者羅列,誠天真奧區也!遂從三天門之右小徑下峽中。此徑無級無索,亂峰離立,路穿其間,迥覺幽勝。三里餘,抵蠟燭峰右,泉涓涓溢出路旁,下為蠟燭澗。循澗右行三里餘,峰隨山轉,下見平丘中開,為上瓊台觀。其旁榔梅數株,大皆合抱,花色浮空映山,絢爛岩際。地既幽絕,景復殊異。余求榔梅實,觀中道士噤不敢答。既而曰:「此係禁物。前有人攜出三四枚,道流株連破家者數人。」余不信,求之益力,出數枚畀余,皆已黝爛,且訂無令人知。及趨中瓊台,余復求之,主觀仍謝弗有。因念由下瓊台而出,可往玉虛岩,便失南岩、紫霄,奈何得一失二,不若仍由舊徑上,至路旁泉溢處,左越蠟燭峰,去南岩應較近。忽後有追呼者,則中瓊台小黃冠,以師命促余返。觀主握手曰:「公渴求珍植,幸得兩枚,少慰公懷。但一泄於人,罪立至矣。」出而視之,形侔金橘,漉以蜂液,金相玉質,非凡品也。珍謝別去。復上三里餘,直造蠟燭峰坳中。峰參差廉利,人影中度,兀兀欲動。既度,循崖宛轉,連越數重。峰頭土石,往往隨地異色。既而聞梵頌聲,則仰見峰頂,遙遙上懸,已出朝天宮右矣。仍上八里,造南岩之南天門,趨謁正殿,右轉入殿後,崇崖嵌空,如懸廊復道,蜿蜒山半,下臨無際,是名南岩,亦名紫霄岩,為三十六岩之最,天柱峰正當其面。自岩還至殿左,歷級塢中,數抱松杉,連陰挺秀。層台孤懸,高峰四眺,是名飛昇台。暮返宮,賄其小徒,復得榔梅六枚。再索之,不可得矣。
  十五日  從宮左趨雷公洞。洞在懸崖間。余欲返紫霄,由太子岩歷不二庵,抵五龍。輿者謂迂曲不便,不若由南岩下竹笆橋,可覽滴水岩、仙侶岩諸勝。乃從北天門下,一徑陰森,滴水、仙侶二岩,俱在路左,飛崖上突,泉滴瀝於中,中可容室,皆祠真武。至竹笆橋,始有流泉聲,然不隨澗行。乃依山越嶺,一路多突石危巖,間錯於亂蒨叢翠中,時時放榔梅花,映耀遠近。
  過白雲、仙龜諸岩,共二十餘里,循級直下澗底,則青羊橋也。澗即竹笆橋下流,兩崖蓊蔥蔽日,清流延回,橋跨其上,不知流之所去。仰視碧落,宛若甕口。度橋,直上攢天嶺。五里,抵五龍宮,規制與紫霄、南岩相伯仲。殿後登山里許,轉入塢中,得自然庵。已還至殿右,折下塢中,二裡,得凌虛岩。岩倚重巒,臨絕壑,面對桃源洞諸山,嘉木尤深密,紫翠之色,互映如圖畫,為希夷習靜處。前有傳經台,孤瞰壑中,可與飛蒨作匹。還過殿左,登榔梅台,即下山至草店。
  華山四面皆石壁,故峰麓無喬枝異幹;直至峰頂,則松柏多合三人圍者;松悉五鬣,實大如蓮,間有未墮者,采食之,鮮香殊絕。太和則四山環抱,百里內密樹森羅,蔽日參天;至近山數十里內,則異杉老柏合三人抱者,連絡山塢,蓋國禁也。嵩、少之間,平麓上至絕頂,樵伐無遺,獨三將軍柏巍然傑出耳。山谷川原,候同氣異。余出嵩、少,始見麥畦青;至陝州,杏始花,柳色依依向人;入潼關,則驛路既平,垂楊夾道,梨李參差矣;及轉入泓峪,而層冰積雪,猶滿澗谷,真春風所不度也。過塢底岔,復見杏花;出龍駒寨,桃雨柳煙,迷離竟忘。所在都有。忽憶日已清明,不勝景物悴情。遂自草店,越二十四日,浴佛後一日抵家。以太和榔梅為老母壽。
发表于 2011-8-31 00: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处风景独好!
发表于 2011-8-31 09: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地方啊 ~~
发表于 2011-8-31 11: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楼主| 发表于 2011-8-31 15: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慕羲 于 2011-8-31 16:18 编辑
十三日  騎而南趨,石道平敞。三十里,越一石樑,有溪自西東注,即太和下流入漢者。越橋為迎恩宮,西向。前有碑大書「第一山」三字,乃米襄陽筆,書法飛動,當亦第一。又十里,過草店,襄陽來道,亦至此合。路漸西向,過遇真宮,越兩隘下,入塢中。從此西行數里,為趨玉虛道F南躋上嶺,則走紫霄間道也。登嶺。自草店至此,共十里,為回龍觀。望嶽頂青紫插天,然相去尚五十里。滿山喬木夾道,密布上下,如行綠幕中
大書法家,米芾筆跡?!

米芾写活第一山
                                                                   米芾写活第一山

  邓大龙

  宋朝时候,大书法家米芾到武当山游玩,看见朝阳洞风景很好,提笔在石崖上写了“第一山”三个大字。
  他刚写成,旁边走来一个提竹篮的大嫂,对着字冷笑。米芾问:“大嫂,我的字好吗?”
  “好。”妇人说:“可惜不会出气。”
  米芾对妇人这句含而不露的话整整琢磨了一夜。第二天,才想出个头绪:原来是大嫂笑他写的字不“活”呵!
  从这天起,米芾就在朝阳洞天天练字。眼一宿蒙,那个山村大嫂就站在面前,她的头发最惹人见爱,米芾便想:我的字能够写到这个地步就好了。
  一天傍晚,米芾写字写闷了,到河边散步。看见水里一条花蛇,那摇头摆尾的劲儿,多么自由自在,他想:我的笔锋要能如此自如,那就好了。
  深夜,米芾在道院里赏月。透过窗户,看见老道士正坐在那里修真养性,盘着腿,眯着眼,神态自若,稳如泰山。他想:我的字要能写到如此泰然,那就好了。

  米芾就耐心地锤炼。许多个日日夜夜以后,再到山崖上写“第一山”几个字。说也凑巧,“第”字刚写起,那个大嫂提着篮子正好又从这里经过。她抿嘴一笑,不好意思地低头走了。原来米芾的这个“第”字,真象她头上美丽的发髻哩!
  后世的人们赞扬这“第一山”写得好,编了一道顺口溜:
  美人绾髻不用簪,
  “第”字好象青丝盘。
  游龙戏水“一”最好,
  仙人打坐写成“山”。
  今天看来,米芾的“一”字,真象蛇在水里游戏,而“山”字确象老道士稳稳重重坐在那里修炼。

米芾“第一山”墨寶

米芾“第一山”墨寶
发表于 2011-8-31 16: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风景,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1-8-31 16: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地方,有机会去实地探访一下
发表于 2011-9-1 23: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神奇,大开眼界顶一个。
发表于 2011-9-2 10: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神童睡態.jpg
這張圖看起來像神童睡態的臉部.
发表于 2011-9-4 23:53: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慕大 的指引,
有机会一定去实地看看。
发表于 2011-9-15 21: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來一張清楚的南巖宮回龍,顧金頂祖山
002.jpg
发表于 2011-10-28 21: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慕羲


    龍頭香對金頂輪,金頂祖山有三台,三清化身隱金頂,跪向三清來請安。
发表于 2011-10-31 00: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幕版跑的勤啊!
跟这个有点像
1.jpg
第一山:
10110210581acaa53d2084e50a.jpg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6-10 04: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