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2314|回复: 6

第一期赣南杨公风水探源之旅纪实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qq:QQ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09-11-18 16: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第一期赣南杨公风水探源之旅纪实

为了更好的开展研究会工作,提升研究会的影响力,加强会员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沟通,为会员们提供一个更好交流学习杨公风水的平台,2009106日——9日,赣州杨筠松文化研究会组织了为期4天的赣南杨公风水探源之旅,共有14名会员参加了此次考察探源之旅。此次考察,以“追寻先师足迹,感悟杨公风水文化精髓”为主题,着重考察了风水文化宗师杨筠松在赣南留下的足迹。

一、赣州古城

赣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号称江南宋城,是江西省保存文物古迹最多的一座城市,被专家学者称誉为宋城博物馆。唐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赣南宁都客家人卢光稠率众起义,占据了赣州城,卢光稠为实现他称王的大业,决定扩建赣州城。由于杨筠松掌握有丰富的天文、地理知识,于是他辅佐卢光稠,担当起扩城的踏勘规划工作。赣州古城三面环水,城市的轮廓线——城墙的西、北、东三面,只能依就河岸线构建,但城市的南面,由于没有天然河道,其走向则可以灵活选线。杨筠松正是非常巧妙的利用了赣州城的地理地貌特点,将古城赣州的轮廓规划建设成为一只巨龟形状,而且是迎逆章、贡两江而上的上水龟。加上章贡两江上游共有10条主要支流,宛如游蛇,顺流而下齐聚赣州,这样一来,赣州城就成了十蛇聚龟的形胜之地,而且蛇龟相聚,呈现玄武之象,又是数千年来国人心目中的四灵之一。考察团将杨筠松布局的赣州古地图与现代赣州地图对比进行考察,考察了郁孤台、龟尾角、寿量寺、文庙、拜将台、涌金门,无不感慨杨公的高瞻远瞩。

二、赣南客家古村——赣县白鹭

白鹭早在商周时期就已形成人居村落,此后日渐繁荣,村呈半月形,山环水抱,面积为0.2平方公里。在村里那片6万平方米的古建筑中,百年以上的客家民居就有140多栋,古色古香的青砖黑瓦建筑群落,多为明、清两代所建。

踏着客家乡村小道,欣赏着客家民居的斗拱飞檐,昔日白鹭古村的繁荣昌盛仿佛历历在目。考察团一行人在当地钟姓书记的带领下考察了:福神庙、王太夫人祠、葆中堂、崇巽堂,验证了按杨公布局小空亡做法的福神庙,崇巽堂皇帝钦赐的大金砖昭示着白鹭曾经的辉煌。

三、千年古刹——宝华寺

宝华寺,原名西堂宝华禅院。始建于唐开元十二年,位于田村镇东山村龚公山,为马祖道一弘传禅法之地。该寺唐朝时期和明末清初最为鼎盛,为当时的江南名寺,寺内有十大宝:玉石塔、百果树、千年古柏、出木井、千人锅、万人床、古鼎钟、龙泉井、四方竹、倒栽葱()。玉石塔,又名为大宝光塔,为唐穆宗亲御塔名,礼部尚书权德舆书丹,塔高4.5米,底宽2.99米,塔身为红褐玉石雕成,刻有动物图案,雅致美观,被誉为江南第一塔1998年被列入《中国名胜大辞典》,宝华寺影响深远,尤其在日本、韩国、东南亚一带影响更大,这些国家的佛教与之都有渊源,朝鲜拜佛教中迦知山派,实相山派和岗里山派,更是直接嗣法于龚公山智藏禅师。鉴真和尚与智藏法师也属同门。唐代大宝光塔和部分古碑古树及少数旧寺建筑尚存,为全国第一批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还珍藏有柳公权、李勃、钟谷等历代名家的书法、石、碑铭。现有庙宇大都是清代重修的清代风格。宝华寺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佛教界地位甚高,还早已蜚声海外。

四、于都曾文遄

曾氏祖先曾文辿系杨公(救贫)之弟子,曾氏祖墓(曾文辿之母亲)由当年杨公亲手造葬,墓形如“蛛蜘结网”。这是一座四人合葬的古墓,墓面有三块碑石,周围群峰罗列,峰高秀丽。从来龙的辗转跌宕起伏,落脉的气势,无不显示杨公的点穴之法,左前面是曾氏宗祠,祠立座向与祖墓相同。现存的墓是于清道光十六年在原址上第六次重修的。据曾氏后人介绍曾氏现在人丁兴旺,财源丰盈,现已分居全国各地其中较多要数三僚和广东。

五、于都“管氏宗祠”:

管氏宗祠也叫“继述堂”,占地七百多平方米。位于杨公坝附近。传说这座宗祠就是一千一百多年以前杨救贫先生用板凳定向的风水建筑遗址。芒筒坝人为纪念杨救贫先生,将坝名改为杨公坝,村庄也叫杨公村。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赣州知府叶梦熊在药口河畔立了一块红岩石碑,碑上刻有“唐国师杨公之位”几个大字,藉此来追念这位千古名人。清代吴道轩、吴肇龙也立了一块石碑,碑刻“皇封金紫光禄大夫杨筠松之神位”。这两块石碑现己被于都县博物馆收藏。1991年于都县政府又立了一座水泥石碑在药口江畔,介绍了杨救贫传奇的一生。这是杨救贫用板凳选址勘舆的阳宅宝地。这里,管氏从此兴旺发达,人杰地灵。如今,古碑犹存,旧地仍在。梅江东岸的杨和梅水西岸的水边村。祠内墙上现在还有一首这样的佚名诗:板凳定向显灵通,  人丁兴旺在族中。  管氏宗祠今犹在,芒筒坝人称杨公。

六、宁都卢王母亲墓

杨公给卢光稠的母亲选址建的墓,墓前两水交汇,明堂开阔,朝应山峰厚重,临官位峰峦秀丽挺拔,墓分别安葬了卢光稠的生母曾氏和结发妻子文氏。为什么此墓左边葬媳妇右边葬母亲?是不是有违伦理呢?。有人臆测, 卢光稠生于斯,得益此地风水有关,他从这里成长起家,此后飞黄腾达。至于此地葬法不合伦理,是不是有什么隐情,不得而知。如此葬法会不会影响卢光稠的运势,其中的玄机不可论定。仔细辨认墓碑上模糊不清的字迹,依稀可见,卢光稠母亲和妻子合葬的墓碑上刻有杨公仙绩四个大字。其妻子的碑文有一幅对联:赏图龙马出 村韶凤凰来。

七、宁都卢王出生天子地

此地风水格局极佳,纵观整个局势,周围六秀群峰环保汇聚,威武雄壮,高大尖秀,特别是卢王出生的地方,左右山峰环保有情,山水汇聚一堂,明堂内多条秀水朝堂,西北方来的盛龙,起伏勃换奔腾而来,子山结穴,朝应峰砂秀丽挺拔,顾盼有情,帝王三峰齐备,实乃帝王风水。

八、宁都孙中山祖先孙俐墓

孙俐墓为“仙人坐帐”形,后方祖山、父母山层层剥换,峰腰过峡,东北方来龙,墓地坐正北向正南(立子山午向),孙氏后裔历代皆有整修此墓,西元1986年为孙中山诞生一百二十周年,宁都县政府又特别重立墓碑与牌坊,筑有数十台阶,两旁栽种龙柏,登上穴顶较为方便,考察团仿照古人在穴星往上寻龙二、三节,看到来龙曲屈入首,束气剥换极佳,为典形风水寻龙点穴范例。该穴前朝近案,旗鼓、刀剑齐拱,左右龙虎环抱,左前方有梅江成九曲水环绕过堂,风水形家亦称之为“将军策马”穴,认为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之势,有人说此墓历经一千多年后,仍能庇荫后裔孙中山先生,实不了解此墓历经千年庇荫有限,应只是间接之力耳,孙俐后裔于宋末迁福建长江,明初自长江迁徙广东惠州紫金县,而后至中山市翠亨村。由于孙氏家族历代皆极重视风水,祖居翠亨村亦多宝地,风水庇荫能量不断积蓄,而有后世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业。

探源之旅的顺利落幕,不仅坚定了研究会对杨公风水遗迹考察的信心,而且通过与会员之间的交流,大家多研究会工作给出了许多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收获是巨大的,研究会一定会好好汲取大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多组织类似有意义的活动,我们坚信,有了大家的支持与鼓励,研究会工作一定会蒸蒸日上,让我们一起把先师留下的风水文化瑰宝传承,发扬光大。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发表于 2009-11-19 14: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此内容,注重实际,好,感谢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9 17: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您的关注,有空来研究会指导指导工作
发表于 2009-11-19 21: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否把收获进行分享?
发表于 2009-11-20 11: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参加的人中都有大师级人物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11: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啊,欢迎各位指导工作,不对的,不正确的也希望各位老师能指出!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11: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风水界人人自称大师,呵呵,着实不知道“大师”定义为何??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6-15 22: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