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4318|回复: 36

[陽宅勘驗] 科甲連綿 旗杆林 林氏祖宅坐寅--棋杆36门-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14-4-30 13: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只做观赏,无他【蜘蛛结网】形 -福建重点文物
1.jpg
2.jpg
3.jpg

其宗祠看祖厅红点处

其宗祠看祖厅红点处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发表于 2014-5-4 06:46:16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fzlq1971.blog.163.com/blo ... 509201111151937171/

旗杆夹或名旗杆石,用石条精雕细刻成宽40-50公分、厚10-15公分的扁形石夹板,上部凿外园内方孔,身上雕刻龙凤等吉祥图案,石板相对而立成夹,夹缝空间约15-35公分,石旗杆夹高矮不一,有两米多的,有一米多的,一般以对数出现。据了解,此旗杆夹,并非随意可竖,有资格竖此旗杆夹的,是本家族人考上进士,竖之以显示荣耀、铭记。到了清朝,考上秀才、举人的也可以竖此旗夹。为了激励后辈成才立业,造福桑梓,也为了体现前辈的光宗耀祖、留芳百世,旗杆夹一般都立在祖祠大门外的空埕上,立得越多,越说明这个家族世代簪缨、人才辈出;夹石越大,越说明后代子孙官阶显赫、官运亨通。

从我们到达罗源中房开始,所过之处,不论是中房的太史第、乾溪的陈氏宗祠、林家的林家祖厅、岭兜的黄氏祖厅,处处都可以见到旗杆夹的存在,这其中,尤以林家村的“旗杆林”蔚为壮观。

旗杆林,顾名思义,旗杆林立,夹石成行。站在百余平方米大的空埕上,望着眼前近三十副见证林氏家族辉煌荣耀、排得密密麻麻的石柱,我不禁为这个偏僻的小村庄出了这么多读书人而感慨,难怪一路走下去,连深山中的小山村都随处可见“耕读传家”的匾额,看来,历史上的罗源也是文风鼎盛,人文蔚起。

林姓是罗源第二大姓,中房的这一支缘于宋代,宋元祐三年(1088年),林和自宁德白鹤钩鱼岭迁居罗源河洋(今中房)井陇头,明洪武四年(1371年)林宗保析居林家,为林家村始祖,从大门上的对联“西河传家声,九牧永流传”可以看出,中房林家出自九牧林,堂号“西河堂”。

林家祖厅建于明洪武六年(1373年),坐东北向西南艮坤分金,前厅坐西北向东南寅申分金,大门寅申正对,内丙外乙,总占地面积1763平方米,建筑面积463平方米。分前中后三进,正厅高9.12米,宽13米,为砖木结构,因年久失修,由族老宗亲集资十六万元于2000年重修。

从后门进入旗杆林所在的林家祖厅,一眼望去,这分明是不久前刚翻修的,风格上虽说仿古,却感觉不出多少的古意。大厅门廊正中挂着一面“林家祖厅”的黑底金字匾额,匾额下一幅对联:“凤质九苞天下瑞,龙章五色日边恩”。门廊两侧横挂多面“文魁”、“拨贡”的牌匾,“文魁”即文章魁首,在清代乡试(省一级)中,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第三、四、五名称经魁,第六名称亚魁,其余通称文魁。“拔贡”指科举制中从地方选拔贡入国子监的一种生员,清朝制度,初定六年一次,乾隆中改为逢酉一选,也就是十二年考一次,优选者以小京官用,次选以教谕用。每省府学二名,州、县学各一名,由各省学政从生员中考选,保送入京,作为拔贡。经过朝考合格,可以充任京官、知县或教职。

在这些牌匾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面挂在正中的“武警少将”匾。仔细一看,原来是武警少将林庚勤退役后所立。林庚勤(1935.7.8-?),罗源人,1952年12月参军,1956年6月入党,1957年陆军第26速成中学毕业,1960年南京第四步兵学校毕业,1967年石家庄军政干部学校毕业,1980年军事学院高级系毕业。历任第28军战士、班长、排长、连长、副营长、军侦察处副处长、团参谋长、团长、副师长、师长。其中,1966年10月-1968年10月,在非洲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莫希市警官学院中国军事专家组任军事技术专家。1974年11月—1976年1月任第二十八军第82师第244团团长,后任第二十八军第83师副师长、师长,1984年5月10日任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专科学校副校长、党委常委、校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88年12月被授予武警少将警衔。

二OO七年四月,旗杆林被公布为罗源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773091470570498240.jpg
91760842424788292.jpg
585749426551987742.jpg
635851972406487910.jpg
1086211935143536493.jpg
1086211935143536533.jpg
1096345034305122546.jpg
1148417904996596272.jpg
1319836165813384846.jpg
1573445119829686599.jpg
2545941164364998839.jpg
2545941164364998845.jpg
2602799109660552283.jpg
2618561708356346900.jpg
2650086905747943420.jpg
2656842305188997533.jpg
发表于 2014-5-4 17: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案坐寅向申(門樓下盤,祠堂與門樓不同向),右水到左,丁未砂來,鎖水口,巽巳出水與外河相接。外河丁未來,甲卯去。

3.jpg

4解說.jpg

2.jpg

发表于 2014-4-30 16: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个漂亮的蜘蛛啊
发表于 2014-5-1 20: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出来有蜘蛛 呵呵  旗杆林 是做什么的?
 楼主| 发表于 2014-5-1 21: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尘 于 2014-5-1 21:35 编辑
天之雨 发表于 2014-5-1 20:50
没看出来有蜘蛛 呵呵  旗杆林 是做什么的?


棋杆表示功名,多少棋杆就是有多少功名 其中棋杆高短表功名大小
发表于 2014-5-4 07:2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水不错 找龙一年 点穴十年
发表于 2014-5-4 12: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形神兼备!!!
发表于 2014-5-4 13: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旗杆林位于罗源县中房镇林家村林氏祖厅前,明清两代所立。完整保存18对,大小不一,体现古代不同职位,其中有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湖州乌程县少尹林灯、明万历河南道参军林日荣、清顺治年间,官授奉政大员、广东廉州同知林长存、清咸丰庚申年授奉政大员、署湖北荆门州知州林芝华等所立的旗杆,蔚为壮观,为罗源县保存最好的旗杆林。
    2013年1月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http://www.luoyuanmuseum.com/ind ... show&catid=19&id=53

20130505101218451.jpg
20130505101234755.jpg
发表于 2014-5-4 13: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罗源旗杆林获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见证兴盛文风
http://news.fznews.com.cn    2013-3-17 1:38:46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福州新闻网讯 在罗源,不论是中房的太史第、乾溪的陈氏宗祠,还是岭兜的黄氏祖厅、福湖村的雷家大院,不少地方都可以见到旗杆碣,尤以中房镇林家村的旗杆林闻名于世。这是目前我省保存最完整、旗杆碣数量最多的旗杆林,近日被列为省级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16日,记者在该村感受到旗杆林的独特魅力。

  旗杆碣蔚为壮观

  在这个深山中的小山村里,旗杆林坐落在林家祖厅大门前。100多平方米的空埕上,呈现着见证林氏家族荣耀的18对旗杆碣,它们大小不一,排列紧凑有序,十分壮观。

  记者看到,每对旗杆两边的上部都凿外圆内方孔,雕刻着龙凤等吉祥图案, 一边写着名字和官衔,另一边写着时间,共有18个举人、两名进士。

  旗杆碣是我国古代体现取得科举功名的一种形式,只有读书中举、入流为宦,才有资格享此殊荣。依照当时规定,中举人,可根据名次级别的不同,得到中央、府、州所赐的一杆旗,供高中者扛回家乡光宗耀祖。家乡的族人从飞马来报的差卒口中得到消息后,就要立即请来石匠打好花岗岩旗杆,或竖立于祠堂、祖居,或竖立于府第前埕,将旗帜插上,向人们炫耀科第和仕途的荣耀。

  林家村老支书林鼎城说,这里最早立的旗杆碣是在明朝万历年间,原先旗杆林的旗杆是木制品,解放前已经全部腐化,只剩下现在18对石制旗杆碣。
发表于 2014-5-4 14: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iusg 于 2014-5-4 14:18 编辑

请大哥点出位置。
罗源县中房镇林家村2.jpg
罗源县中房镇林家村1.jpg
发表于 2014-5-4 16: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盛于武,不错。秀才都能立旗,滥了点吧?
 楼主| 发表于 2014-5-4 16: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地方
3333333.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元 +20 收起 理由
何有 + 20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4-5-4 18: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堂,正厅,宗祠,这宗祠是新建为,旧址地这风景图中

明堂

明堂

宗祠

宗祠

旧址

旧址

正厅

正厅
 楼主| 发表于 2014-5-4 18: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何有 发表于 2014-5-4 13:51
罗源旗杆林获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见证兴盛文风
http://news.fznews.com.cn    2013-3-17 1:38:46   来源 ...

林氏祖墓之一
99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5-4 18: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据闻林氏上图祖图中所见墓地,前后经过三个地师。造葬此地首地师建造此地,次地师造墓地前两八角石柱,后地师造堂中石锁。如闻属实些墓以到形法大成。石柱,石锁。喝形取形或不是妄传。
发表于 2014-5-5 07: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哥。
罗源县中房镇林家村4.jpg
发表于 2014-5-5 08: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名堂

古时候这样显赫,不知现在怎么样了,现在当大官姓林的好象很少的!
 楼主| 发表于 2014-5-5 10: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三 发表于 2014-5-5 08:57
辛苦楼主、                     有空亲考

老三先生是哪里的?有到罗源可以去看看黄氏开族祖地,黄婆墓天葬地,另一个黄氏祖地湖广狮。叠石中将祖地。还有几个,比陈氏宗祠,余深等等
发表于 2014-5-5 14: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差点走宝!



补充内容 (2014-5-5 17:4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罗源县中房镇林家村-00b.jpg
罗源县中房镇林家村-00a.jpg
罗源县中房镇林家村-00.jpg
发表于 2014-5-5 14: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iusg 于 2014-5-5 15:13 编辑

下面这个最

难以置信就自己动手做

最好大家都不信
不然天机尽泄
罗源县中房镇林家村-01.jpg
罗源县中房镇林家村-02.jpg
发表于 2014-5-5 15: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圖為證,差一點就是240度,坐正申向。容許誤差左右一度,也有238/241度

2.jpg




发表于 2014-5-5 15: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iusg 于 2014-5-5 15:26 编辑
何有 发表于 2014-5-5 15:12
有圖為證,差一點就是240度,坐正申向。容許誤差左右一度,也有238/241度


何总,
你那个是“门楼”!
门楼.jpg
门楼2.jpg
罗源县中房镇林家村-03a.jpg
发表于 2014-5-5 15: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aniusg 发表于 2014-5-5 15:14
何总,
你那个是“门楼”!


是啊,就是門樓坐向!前廳另一向,不與門樓平行。千金門樓四兩屋,門樓向最重要。你的數據是前廳向!
发表于 2014-5-5 15: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iusg 于 2014-5-5 15:30 编辑
何有 发表于 2014-5-5 15:16
是啊,就是門樓坐向!前廳另一向,不與門樓平行。千金門樓四兩屋,門樓向最重要。你的數據是前廳向!


哪个重要也要看门楼大还是厅大,
这里的厅门也很大!


罗源县中房镇林家村-00a.jpg
发表于 2014-5-5 17: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
罗源县中房镇林家村-00b.jpg
发表于 2014-5-5 20: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旗杆程上旗杆林,一十八對好威風。
若是堂局看得懂,請來哼吟讀書聲。
虛聯奎壁應催官,開啟八代顯文章。
貪狼星照顯文章,讀書兒孫富貴昌。
羅盤分金擺中間,文魁進士登榜邊。
五星連珠文昌星,催官催財並催丁。
兩顆水星來交會,聰明子孫且富貴。
发表于 2014-5-6 08: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尘 发表于 2014-5-5 10:07
老三先生是哪里的?有到罗源可以去看看黄氏开族祖地,黄婆墓天葬地,另一个黄氏祖地湖广狮。叠石中将祖地 ...

楼主留个联系方式,     考察方便
 楼主| 发表于 2014-5-6 10: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三 发表于 2014-5-6 08:21
楼主留个联系方式,     考察方便

QQ619277866经常不在罗源,如果是正月初时可以联系 这标题改的好 文化人
发表于 2014-5-6 15: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坐东北向西南艮坤分金,前厅坐西北向东南寅申分金,大门寅申正对,内丙外乙??平面图否,不知如何建造?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6-1 10: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