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楼主: tyf721222

一位苦和尚的旷世传奇 具行和尚放三昧真火自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9 17: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圣不贤  

兄果然火眼金睛,兄挑出的毛病小弟都没看见


这个本来一看就是胡扯,连佛法是什么都不知道,不修“四谛法”就证了阿罗汉果,又修大乘法却得小乘果位,这位大和尚什么佛经也不

看,什么法门也不学,就是干活吃饭睡觉, 就得了“果”,这样也能得果的话,只能得“水果”,毫无因果可言,又无缘无故练成了神

马“三味真火”,噫,真敢吹,此等神话 后人杜撰无疑


兄明察秋毫,厉害,顶一个
发表于 2011-10-20 16: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具行大师
发表于 2011-10-20 18: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感动哟,非一般人能做矣!
发表于 2011-10-20 19: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1-10-21 18: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愿佛法长存世间,愿上人为人天楷模。
南莫本师释迦牟尼佛。。。。。。
发表于 2011-10-22 23: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感动非常,随喜赞叹!!!
发表于 2011-10-22 23: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圣不贤  
这个本来一看就是胡扯,连佛法是什么都不知道,不修“四谛法”就证了阿罗汉果,又修大乘法却得小乘果位,这位大和尚什么佛经也不
看,什么法门也不学,就是干活吃饭睡觉, 就得了“果”,这样也能得果的话,只能得“水果”,毫无因果可言,又无缘无故练成了神
马“三味真火”,噫,真敢吹,此等神话 后人杜撰无疑

悟空 发表于 2011-10-19 17:53

拜託,別造口業!

當代虛雲和尚是何許人,他印證過的大修行者,豈容汝輩兩隻小麻雀,嘰嘰咋咋。沒看過大鵬鳥飛翔嗎!

什麽修大乘法却得小乘果位?去翻翻佛學詞典,阿羅漢等於幾地菩薩,看清楚,是八地菩薩。具行念佛到一心不亂,是何法門?去翻汝輩早晚課頌本的《阿彌陀經》。跪香去!
发表于 2011-10-23 13: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去翻翻佛學詞典,阿羅漢等於幾地菩薩,看清楚,是八地菩薩。。。。。”

回版主:

,这个问题在下不用查什么佛教词典,如果“ 阿羅漢 是八地菩薩”这样的字眼出现在佛教词典里,只能深表遗憾,编词典的要从佛法基础学起
释迦牟尼佛住世说法时,设三乘教:1,声闻乘,2,缘觉乘,3,佛乘。{又有人说还有”菩萨乘“,此等人少学佛法,佛教无”菩萨乘“这个“乘”,还%

发表于 2011-10-23 14: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幕版主:
“。。。。阿羅漢等於幾地菩薩,看清楚,是八地菩薩”这是出自《佛教词典》???是哪家的《佛教词典》???


何为阿罗汉,何为“八地菩萨”?等同???呜呼,哀哉


释迦牟尼佛住世说法,设教法为“三乘”,1,声闻乘,2,缘觉乘,3,佛乘。{又说还有‘菩萨乘’,佛教无此一乘,详见相关佛经}


1,声闻乘,以修‘四谛法'为‘因’,证‘阿罗汉’为‘果’,又细分为4个果位次,一,须陀洹,二,斯陀含,三,阿那含,四,阿罗汉。阿罗汉是声闻乘极果,就是最高果位


2,缘觉乘,修‘十二因缘法’为‘因’,证‘辟支佛’为‘果’,其果位高于阿罗汉


3,佛乘,以修‘六度’为因,证佛果为‘果’


声闻乘,缘觉乘  为小乘教法,佛乘  为大乘教法。《法华经》里有详细论述,请看佛经


阿罗汗乃小乘人称呼,八地菩萨是大乘人称谓,一个修‘四谛’,一个修‘六度’,修行法门不同,各走一途,其差距不知几许,岂有‘阿罗汉等于 八地菩萨’???

若尔者,佛无说大乘法之必要也,何为小乘?小乘对‘大乘’而立名,因其修行不圆满,果位亦不高,故为‘小’;

大乘亦是对小乘而立名,因其修行圆满,果位比小乘高,故为‘大’。二者相对而言,不然何来‘大小’?岂可大小乘混为一谈?

以班主言,既然虚云老和尚修为高不可测,又怎么连佛法常识都不知?传说罢了


复次,”阿羅漢等於 是八地菩薩"无论出自何种《佛教词典》,此词典无用矣,误导众生,造下无边业障


佛法就是佛法,不允许有其他杂说都认为是佛说,不可以某位大师之说认为是佛说,亦不可以某位大德之说为佛说,菩萨虽能代佛说法,但也不能完全代替,否则要佛何用?要以佛经为准,经分真假,这需要深入研究佛法,仔细理会,才能识别,否则只能是謗佛,造下无边业障。


文中所言假借虚云之名,勿须疑矣。相信虚云老和尚,不会糊涂到连大小乘都分不清的地步
发表于 2011-10-23 14: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所指的阿羅漢有二,一指小乘四果阿羅漢,同上所述。此位階已斷除了六道所持的見思煩惱,脫離輪迴,入了四聖法界,不再分段生死。小乘阿羅漢的果位次於菩薩,為協助佛和菩薩普救世人,各有其護持的主要對象,漢傳佛教常塑有十六羅漢、十八羅漢或五百羅漢像。

阿羅漢的第二個意義可指大阿羅漢,實際位階為大乘法雲地菩薩,為十地菩薩中的第十地,修行位階僅次於圓滿佛果與等覺菩薩。除了入一真法界已見性,斷除了六道持有的見思煩惱、四聖法界尚有的塵沙煩惱,四十二品無明也僅剩兩品未破。依大乘見解,釋迦牟尼佛常隨十大弟子實際皆為大阿羅漢。

「十地」菩薩是真正的大菩薩,大菩薩為什麼要稱做十地呢?

  「地」,能生萬物,樹木花草依地而生,一切有情依地也才能存在。菩薩以地分階位,是因地能生萬物,因地能生諸功德,登地的菩薩就快要成佛了。

  1.歡喜地:初地的菩薩,斷除了身見結、戒禁取結、疑結,不再有執著恐怖、顛倒、夢想。不憂慮生活,不懼怕死亡,不怨人毀謗。進入初地的菩薩,等於生到諸佛如來的家中去了。助人為本,以布施為樂,能紹隆佛種,能弘法度生,因為分證了佛陀的法身,相應了菩提,歡喜踴躍,所以叫歡喜地。

  2.離垢地:二地的菩薩,自己修行十善,也勸人勤修十善,不再誤犯微細的戒律,遠離垢染,獲得三業清淨,能夠廣行慈悲,饒益有情,所以叫離垢地。

  3.發光地:三地的菩薩,勤求佛法,受持佛法,能忍一切外境,不再動心,精修定學,得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定,不再為貪瞋愚痴闇蔽,聖格昇華,像光明一樣,驅散了一切暗冥,所以叫做發光地。

  4.燄慧地:四地的菩薩,精進修習三十七道品,除了我執、法執,見解上沒有愚痴,思想上也無謬誤,不生愛染,不起瞋怒,智慧的光像火燄一樣的熾盛,照亮了佛道,所以叫做燄慧地。

  5.難勝地:五地的菩薩,不但修滿了禪定,而且更證悟真實的諦理,離諸戲論,證悟空有不二,不住生死,不住涅槃,這是極難到達的階位,所以叫做難勝地。

  6.現前地:六地的菩薩,圓滿了般若智慧,經常安住在滅盡定中,不起有漏心識分別,照見緣起性空,徹悟諸法自性,可說真實的佛法已現前,所以稱現前地。

  7.遠行地:七地的菩薩,安住在滅盡定中,出定入定,隨念自由,不用功而能行諸佛法,度眾生而有無限方便,遠大的目標,即將到達,所以叫做遠行地。

  8.不動地:八地的菩薩,功德任運增進,願惱不再現行,不為名利所動和境風所誘,只有大願度生,所以叫做不動地。

  9.善慧地:九地的菩薩,無相無功用行,自證的固然無功用行,為他說法,也不待功用,以自然而然的清淨法力,守護佛法寶藏,以純善的智慧開示眾生,所以叫做善慧地。

  10.法雲地:十地的菩薩,是真正的法王子了。所謂補處菩薩,就要成佛了。有大慈悲,大神通,那福德智慧的雲朵,嚴密護身,可以發為電光,震大雷音,降大法雨,伏諸魔外,終成佛道。

  菩薩從最初發心經歷十地,到此完成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等著入諸佛位了。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10/yinshun10-17.html
進入不動地,無相無功用,盡斷三界惑,大願極清淨。以如幻三昧,三有普現身。

  從第七地,「進入」第八地,名「不動地」。怎麼叫不動呢?第七地的無 [P410] 相行,還是有功用的,八地是「無相」而又「無功用」的。到了這,智慧,功德,都任運地增進,煩惱也不再起現行。不為煩惱所動,也不為功用所動,所以叫不動。如人在夢中渡河,用盡一切技倆,艱苦地用力過去,忽然醒來,就一切功用都息了。三界修所斷的煩惱,過去沒有斷盡,但不致引生危險。因為菩薩並不急急的要斷煩惱,只要能控制就得了。有時,還可利用煩惱,作自利利他的方便。但進入第八地,煩惱障已不斷而自然斷盡;所以在菩薩階位中,八地得無生法忍,才「盡斷三界惑」,如阿羅漢一樣。八地菩薩的無相行,證無分別法性,得無生法忍,都可說與阿羅漢的證入涅槃一致。而斷盡三界煩惱,也與阿羅漢一樣所以《十地經》說:菩薩進入第八地,要入涅槃。以佛的加持力,菩薩的本願力,當然不會像小乘那樣入涅槃的。從此進入真正不共二乘的菩薩道。五地菩薩極艱難而能進入的大乘深境(無相行),到這才完全到達。約十度說,八地的「大願」,最「極清淨」,所以能於無相無功用行中,起「如幻三昧」,於「三有」中,「普現」一切「身」,普說一切法。如普門 [P411] 大士觀世音菩薩那樣,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這都是八地以上的深行菩薩境界。無相行中,不但能知有如幻,而且是顯現如幻(無戲論相),與空性平等不二;八地菩薩純無相行,所以說八地菩薩起如幻三昧了。
发表于 2011-10-24 08:4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何总:
阿羅漢的第二個意義可指‘大阿羅漢’,實際位階為大乘法雲地菩薩,為十地菩薩中的第十地,修行位階僅次於圓滿佛果與等覺菩薩”


不知此说 是哪本佛经所记载???阿罗汉---或者是‘大阿罗汉’,以佛教是小乘人之称呼,菩萨,是大乘人之称呼,这一‘大’,


一‘小’,两者是一样?或者互通?若尔者,菩萨修行自可以‘四谛法’可也,何必再修‘六度’???


阿罗汉,外来语,译为汉语是‘应供’,“佛”,也是外来语,佛的十大称号里也有一个‘应供’,字面上虽是一样,但此‘应供’非彼‘应供’,霄壤之别也。


如, 声闻于大乘菩萨都有‘六种神通’,名称是一模一样,但菩萨之‘六通’远非声闻可比,《维摩经》记载,维摩居士是大乘菩萨现


居士身,维摩居士可以伸臂过东方恒河沙国土外,将‘妙喜世界’拿来置于娑婆世界,不增不减,娑婆可容纳,这就是大乘菩萨的神通,


仅此一招就让阿罗汉望尘莫及。这是大乘人神通的威力,岂小乘人可估量


复次,大阿罗汉者,既然加一个‘大’字,自然是区别其他阿罗汉,何也故,同样是声闻众,其修为有高低之分,功力有大小之


别,‘大阿罗汉’者,顾名思义是声闻众中的佼佼者,如释尊之优秀弟子  -‘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富楼那--说


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阿难--多闻第一,。。。。’,此等可云是‘大阿罗汉’,其余不可以如是称呼


再次,“依大乘見解,釋迦牟尼佛常隨十大弟子實際皆為大阿羅漢。”




   此等说法在释尊未说《法华经》前可如是说,当说《法华经》时就不能如是说,释尊住世79年,说法49载,《法华经》是所讲的最后一部经


,佛在法华会上说此《法华经》,并为诸弟子授记,告诉他们将来作佛,佛号,国土,眷属,正法,像法等等,佛一一交代清楚,然后示现入灭。


   佛在法华会上宣布了一个秘密,原来诸大弟子中并不都是阿罗汉,富楼那、阿难并非真是‘声闻’,而是大乘菩萨现声闻身,俗称‘冒充’

,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助佛说法,引导众生。尤其‘富楼那’,不但是过去七佛时说法第一,在‘贤劫中千佛出世’,说法亦是第一。

   《法华经》,经中王,现在的佛徒也就是人云亦云,说说而已,试问,有几个知道《法华经》为什么是“经中之王”??为什么释尊反反复

复多次强调----我所说诸经,此经为第一。为什么?

   能找到答案,则恍然大悟,{区别现在佛教所谓的‘悟’,现在的‘悟’,实际是‘误’}, 佛法从始到终才会明白,释迦牟尼佛几十年来,

从 初说,又说,到 再说,最后说,为什么以这样方式说法,佛究竟说了些什么,弄明白这些,《法华经》‘经中之王’的真相,也就了了矣
发表于 2011-10-24 11: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地得授記,是斯陀含果】
  梵語斯陀含,華言一來。謂菩薩於第八辟支佛地中,蒙佛授記而得作佛,因借聲聞第二果以區別之,故云是斯陀含果。(辟支,梵語具云辟支迦羅,華言緣覺。)
FROM:【三藏法數】
发表于 2011-10-24 11: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何总:
“阿羅漢的第二個意義可指‘大阿羅漢’,實際位階為大乘法雲地菩薩,為十地菩薩中的第十地,修行 ...
悟空 发表于 2011-10-24 08:44

唉,如此曲解,真的無語!
发表于 2011-10-24 18: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何总:
小弟既不是以某位大师为是,亦不以位高僧为是,所讲者均是依佛经来解,不知‘曲解’在何处

  若讲到曲解,小弟不妨说一个真实的情况,有一部‘经’,众多高僧大德都为其开示过,此经长不过千字,可错误竟达37处之多,若干

年来无人能识,更讽刺的是这部经竟然 广为流传,因不想引起无端争论,不想引起佛教的风波, 不便公开,但事情确是千真万确,何总

若是有兴趣,可以私下讨论,希望何总能辩倒小弟,在此就免了

   不是在下智慧多高,理解有多深,只因三生有幸得遇法缘,遇高人将此伪经错误之处条条检出,所论依据无可辩驳,针针见血,句句

点穴,得知真相后,可以说头发直竖,浑身冒泠汗,真不敢想象世上竟有如此高人,让自己随便引经据典,竟不能出一言反驳,后又有开

示其它伪经,亦复如是,令在下汗颜,想反击对方,可是无言以对,感慨 所学这么多年的东西,竟然全是错的, 深入学习后,发现豁然

开朗,胸中闷气一扫而光。依高人之指点,将自己原来深信不疑的,也是众多妇女奉为至宝的伪经---《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

经》,将其伪造之处一一列出,驳得体无完肤,并将其写成文字给一些有缘女居士挑错,她们无不感到震惊,这  是她们原来想都不敢

想的

   在下算幸运了,在易经学也曾碰到高人指迷,告诉我:‘你学的那些是错误的,市面上的也是错误的’,我哑口无言,因为我自己知道,人家说的对,也深深表示感谢,没让我在迷途越走越远

   此致,就到这里,无谓的争辩实在乏味,争来争去争不出个所以然, 只能是个按因果了

  最后只想说一句,不看《法华经》则佛法有始无终,不能了解佛法从头到尾的真实相,首尾不能相连,只能是断章取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发表于 2011-10-26 00: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八地得授記,是斯陀含果】
  梵語‘斯陀含,華言一來。謂菩薩於第八‘辟支佛’地中,‘蒙佛授記而得作佛’,因借聲聞第二果以區別之,故云是斯陀含果。(辟支,梵語具云辟支迦羅,華言緣覺。)
FROM:【三藏法數】”

菩萨已到‘八地’尚是‘辟支佛’果位,既然如此,菩萨修‘12因缘法’足矣,‘六度法’可省略也,修小乘法能得大乘果,省事、省事,种豆得

瓜,种瓜得豆,因果是这样的?看来大小乘始终混淆不堪


“梵語‘斯陀含,華言一來。謂菩薩於第八‘辟支佛’地中,‘蒙佛授記而得作佛’’



【三藏法數】编者直断没看过《法华经》,更不知道法华会究竟是个什么会,法华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法华会上,‘众阿罗汉和学无学等’众,连初地菩萨还不是,但都蒙佛授记将来作佛,原因只有一


个:能有机会听到《法华经》,并信受不疑,所有在场跟随佛几十年学法者,无一空过,全部被授记作佛。何必要等到 ‘菩薩於第八‘辟


支佛’地中,“才能”-‘蒙佛授記而得作佛’哉???????又是一咄咄怪事
发表于 2015-1-15 20: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叹!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5-2-7 20: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佛灯光.gif 阿佛灯光.gif 阿佛灯光.gif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元 -20 收起 理由
何有 -2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2-26 20: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发表于 2015-2-27 10: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让人感到震惊。
发表于 2015-2-27 17: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再看文
還是覺得不得了

发表于 2015-2-27 23: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5-2-28 17: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发表于 2015-2-28 23: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嗡嘛呢叭咪吽。
发表于 2015-3-31 20: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传奇和尚不要祀语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6-10 19: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