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蓝 发表于 2011-4-23 22:37:43

丹道与真师

本帖最后由 红与蓝 于 2011-4-23 22:39 编辑

丹道,从字面来讲就是由炼丹而入道的路,一般认为东汉时期魏伯阳所著《参同契》中是较早系统性提出丹之概念的著作,对于道,更早的老子《道德经》则通篇讲解了道的相关知识,丹道的修行活动从文字上考据至少有几千年以上的历史,而民间流传的修道故事中涉及的人物,年代更加久远,只是上古时期的人心淳朴,没有那么多的名相概念,加上时间久远,所以留传下来的具体资料较少。从有文字记载的丹道演变过程看,有越发展越细致的趋势,门派方法增多、过程细化,功象验证标准严格,有人认为这是越发展越完善,但是只看结果的话,似乎合道的成功者却并未随着丹道技术手段的“完善”而有所增多。站在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道的角度来看,各种花样翻新的技术方法或许只是增加了强身健体的游戏内容,与道的高度还相去甚远。而且这些日趋繁杂的操作过程也与《道德经》简单纯朴的经验相反,倒是和老子的感叹“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相符。这一点,反而是佛门禅宗深合《道德经》之意,随便一句参话头“念佛的是谁?”、“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拖死尸的是谁?”就道出了修行下手最关键的问题,那就是谁要修、要修谁的问题。
      人身的生死之别,现代科学还无法解释清楚,反倒是传统文化的说法深入人心,那就是人之神的问题,躯壳内若没有一个驾驶员,剩下的只能是一具不能动弹的臭皮囊。
      丹道修行是性命双修的过程,她涉及到显隐两个方面的问题,修身体是命功,是调动先天物质改变身体的后天物质,因为看得见有感觉,所以命功调整还容易理解;修人之神是性功,是调动先天意识改造后天意识,因为看不见摸不着,所以神的成长过程总是说不清道不明。性命二方面无论先天后天都要修至合于宇宙大道才是完整的丹道过程,而一般修行者对合道的过程感觉更加遥远。
      自丹道一词流传以来,社会上流行的方法基本都主张以人为控制呼吸、观想配合运气等方式调动身体内的精华物质,聚合制造出一个神来,希望依靠这个神带给自己健康、长寿、法力、神通。这样的方法看起来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也有很多疑问,比如:在后天意识主持工作的情况下,制造出来的这个神,它是属于先天意识还是后天意识?我曾向身边的普通人问起人和神的关系,到底是人听神的指挥还是神听人的指挥?得到的都是毫不犹豫的回到:当然是人听神的!这反映了后天服从于先天的道法规律。如果人的后天意识主持制造了神,那么这个神是服从后天意识还是指挥后天意识?如果是后天意识能指挥神,那么这个神的层次一定低于后天意识。如果这个神能指挥后天意识,那么后天意识这个小学生能制造出大学水平的神吗?难以令人信服。实际上很多人都明白修行中的这个道理,那就是师父在修行中的作用问题。
      人自婴儿开始阴阳已判,阳性物质和后天意识一天天长大,培养的过程有父母一路护持承担,婴儿长成大人是平常又正常的事情,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对于阴性的一面,隐态看不见的那一粒种子或者说一个细胞,当天地人的机缘具备时同样会有长大的机会。然而这种机缘需要天地父母的赐予,她的成长过程,也同样需要有父母的细微照护和培养,这个父母就是道中的师父。对太上丹道,太上两字代表的师父就是道,具体到炼丹,除了炼丹炉旁边的那位白胡子老头,还有谁掌握这样的超级技术?过去修行界有一句话叫做“入门不分先后,成道不分长幼”,或者说“入道不分先后,得道不分高低”,暗示了道师的根本问题,那就是万法归宗、万法归一,这个一即是道,也是师,道的人格化即是师,道的唯一性说明了这个一就是贵在精一的太上道师。
      人类是宇宙的孩子,客观地来看万事万物都来自宇宙道中,抛开容易叫人迷信的名相,佛家提出众生平等真的是没有打诳语。既然万物源于宇宙道中,那么万事万物也就具备和反映道的规律,是修学者学道求道、学知穷理的对象,《阴符经》开篇即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表述的就是道法自然的基本规律,所以对修学者来说,万事万物皆可为师。
      同样的道理,如同道化生万物一样,道师不二的师父也可以从上而下的将信息化入万事万物当中,随时随地的来点化学子,此时的万事万物带有师父的智慧思维和能量,对修学者的点化更具有主动性和针对性,是修学者难得的开悟过关机会。这是万事万物皆可为师的第二个原理。
      对道师而言,每一个弟子就象自己的一个孩子,道师对每一个孩子的了解程度远远超过了父母对子女的了解,因此道师会根据弟子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请修行有成的师父来帮助训练、点化弟子,这个过程要贯穿在几十年以上整个修行过程,就象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请不同学科的老师教育培养一样。宇宙中修行有成的前辈数不胜数,有能力提携后辈者大有人在,修学者对他们的真实面貌没有能力分辨,对周边的善缘也无法预知,只有谦虚处下才不会错过这些学习悟道的机会。另外,太上丹道的传承历史上真人辈出,先入门的学长替师父教导后来的学子也是悠久传统,例如八仙中的钟祖度化吕祖,吕祖又度化何仙姑等的故事,学子们对此不可不知,否则真人就在身边也会当面错过。这是以众人为师、万事万物皆可为师的道理之三。
      实际上,在太上丹道的传承中,师父通过修学者身旁的人事物来点化弟子的事情数不胜数,甚至化身来点化弟子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比如黄帝访道遇广成子,汉钟离十试吕洞宾,这些历史上脍炙人口的故事都是最好的例证,太上丹道当代传人们在修行中也都有类似的经历,元君老师的新著《丹道演义》里面就记录了许多遇化身师父点化修行的真实故事。对初修者来讲,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太上丹道的先行者,他们接受过太上丹道的严格而系统的训练,知道这条路应该怎么走,很多先行者奉师命或依自己的志愿承担着度化后来学子的使命,在道师之外他们的指导对入门修学者最具实际意义。
      简单总结:太上丹道中所提到的师父,要全面理解其中的含义,那就是万法归一的师父和万事万物皆可为师的师父,两方面的认识缺一不可。
      在完整的太上丹道训练过程中,所培育出的丹是包括内丹、外丹等多个丹体组合而成的一个全方位与道相应相合的大的丹系统。对于修道者来说,由于每个人的根基不同、缘分不同、修行条件不同,能够完成的或许只是完整丹道的一部分内容。这些不同方位的丹道修行方法流传下来,也就形成了不同的丹法和门派,比如流行的天元、地元、人元丹法的说法等等,这些丹道中的部分内容,对强身健体、开发智慧潜能都具有一定的效果,对初修者来说是入门之径。从大的生命过程来看,在生命的各个阶段取得不同成就也是正常现象,这就象上学一样,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要经历不同的境界才能长大,生命的循环没有停息,学知求道也没有止境。
      对于修学者,丹道修行中的师父有很多种,不同层度的师父所传丹法各有特点,同样的比喻,就象学生上学一样,小学有小学生的老师,中学有中学的老师,而弟子能够达到的境界与师父息息相关,中学水平的老师教出的学生不会超过中学水平,大学水平的老师教出的学生不会超过大学水平。丹道中常说的合道,若没有道作为师父,弟子如何进入道的境界?
      所以太上丹道没有这些分门别类的提法,所修者,是一完整的与道相合的丹系统。从个人修道的角度来说,未完成丹系统的全过程则修真合道尚未成正果,即使是社会上声名显赫的人师,也有自己的道业需要去完成,否则仅以个人有限的境界抓住弟子不放手,最终只会误人误己。
      真正的开悟明师会将自己置于道师之上而限制弟子们向十方求道吗?真心向道的弟子会将自己陷于一派一法一丹体的执着追求之中,而放弃融入无限宇宙之道的机会吗?答案不言自明。
原文出自《道文化学研会》博客。

雪飞 发表于 2011-9-16 14:29:19

玨陽 发表于 2011-10-21 18:50:50

人自嬰兒開始陰陽已判,若是陰陽人開如何定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丹道与真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