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or 发表于 2010-9-27 15:21:04

NASA发布全球空气质量地图 中国空气全球最差

核心提示:NASA的科学家们发布了一张全球空气质量地图,向我们展示了长期来全球低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分布状况,在这张2001-2006年间平均全球空气污染形势图上,全球PM2.5最高的地区在北非和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全部。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完善的地面监测网络,许多关于空气污染的评估并不准确,而现在,NASA的科学家们发布了一张全球空气质量地图,向我们展示了长期来全球低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分布状况。
悬浮颗粒(Particulate)泛指悬浮在气体当中的微细固体或液体。对于环境科学来说,悬浮粒子特指空气中那些微细污染物,它们是空气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当中小于10微米直径的悬浮粒子,被定义为可吸入悬浮粒子,它们能够聚积在肺部,危害人类健康。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对人体危害最大,因为它可以直接进入肺泡。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在这张2001-2006年间平均全球空气污染形势图上,全球PM2.5最高的地区在北非和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全部。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PM2.5小于10是安全值,中国的这些地区全部高于50接近80,比撒哈拉沙漠还要高很多。
而颗粒物的来源,现在还无法准确评估,有些可能是人为,有些则可能是自然原因。环境学家估计,在阿拉伯和撒哈拉,悬浮颗粒可能是由天然矿物粉尘构成,而在中国东部和印度北部,更有可能是发电厂、工厂以及汽车排放的烟尘颗粒所造成。下一步,科学家们将尝试建立完善的地面监测网络,准确测量这些悬浮颗粒的来源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具体影响。

lagi1 发表于 2010-9-27 15:46:55

热烈庆祝我国工业化走在世界远远的前端!

李净斋 发表于 2010-9-28 20:08:12

准确测量这些悬浮颗粒的来源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具体影响。

bingyuan31 发表于 2010-10-6 08:39:45

热烈庆祝我国工业化走在世界远远的前端!
成为欧美的后院加工厂!!!

maximefr 发表于 2010-10-6 23:53:18

本帖最后由 maximefr 于 2010-10-6 16:58 编辑

摘自:腾讯评论


较小的PM2.5颗粒可以穿透人体呼吸道的防御毛发状结构,也就是鼻腔中的鼻纤毛,进入人体内部,引发人体整个范围的疾病。

  心脏病、动脉硬化:PM2.5颗粒极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PM2.5浓度越高,灰霾天气越多,发病率就越高,也降低患者的抵抗力。据美国心脏协会估计,仅在美国,被PM2.5颗粒污染的空气就导致每年约60,000人死亡。

  肺部硬化、肺癌杀手:它们中有50%会沉积在肺中造成肺部硬化,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在南京,直径在 0.1到2.5微米的细颗粒浓度,在1立方厘米就超过3000个,最大的可接近1立方厘米30000个,是空气中颗粒物的“主流”。在这些可入肺的粒子中,包含着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多环芳烃等化合物,就是一种致癌物质,是造就肺癌的头号杀手。

  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粒径小于0.1微米的颗粒,称为“超细微粒”或“纳米颗粒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专家们经研究发现,在南京,直径在0.01到0.1微米的超细微粒的浓度是显著增加了。这就意味着,南京空气中飘浮的大部分颗粒是可以留在肺部的,进入血液。这也是折磨哮喘和老慢支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

尽管没有关于PM2.5的具体统计数据,但各种信息却充分表明,大陆地区无论东西南北,此杀手已经日益肆虐:

  超细颗粒,南京十年里增加了五倍;长三角地区大气气溶胶浓度逐年增加;广州灰霾天气日益增多,已经极度不适合人类居住;东南沿海的福建、浙江、江苏、汕尾、深圳、香港不能幸免,中西部地区的内陆城市如兰州、西安和其他一些大城市,受空气中超细污染颗粒困扰,灰霾天气逐年增多。

  治理现状一:PM2.5空气污染监测一片空白

  PM2.5的标准,是由美国在1997年提出的,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监测随着工业化日益发达而出现的、在旧标准中被忽略的对人体有害的细小颗粒物。目前在美国等地,已经建立起了关于细颗粒物的日常监测和公众通报制度。但在国内,对它的监测基本还是一片空白,其主要原因是我国至今仍未有法规要求相关部门必须公布相关监测数据。除了缺乏政府引导和扶持,相对复杂的监测要求,也让许多地区裹足不前。

  “要让这个危害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现形,乃至最终改善我国的大气状况,国家必须尽快建立起一个有效的细颗粒物监测标准和监测体制。

  治理现状二:破坏型增长难以遏制,环境治理举步维艰

  中国经济“繁荣”其实属于以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的破坏型增长。但经过近几十年的掠夺式“发展”之后,中国的生态系统已经相当脆弱。然而,在当前县际竞争的经济格局下,这种地方政府以政绩为主要推动力的发展模式,却很难得到根本遏制,环境治理举步维艰,生态破坏依然持续,空气污染日益累积。

  真正的的悲剧,是大家得无视致命“杀手”        大家“意志刚强”、无视“杀手”


  网友戏谑:如果你位于PM2.5浓度红色区域的正中心,想要呼吸到新鲜空气就得背井离乡,穿越千山万水了。

  这个中心正是北京,而且PM2.5浓度越是严重的地区,就是经济越发达地区,北上广深之类,可现实是,大家都得千辛万苦,赶着去那里吸一口PM2.5,图什么?就是所谓的发展!

  这正是这个时代的隐喻,我们的发展,也许正是以牺牲环境和公民健康权为代价的。而且,这样的趋势看似不可逆转。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NASA发布全球空气质量地图 中国空气全球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