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168小編 发表于 2020-4-3 17:13:40

文史 | 一代名相耶律楚材

本帖系轉帖,原帖作者:各界导报





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号玉泉老人,法号湛然居士,契丹皇裔,生于燕京(今北京),蒙古帝国杰出的政治家、宰相。耶律楚材历仕成吉思汗、托雷监国、窝阔台汗、乃马真后临朝称制四个时期,30余年,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将蒙古帝国推向文明进步轨道的第一推手。


出身契丹皇裔
金千里驹“楚材晋用”


耶律楚材的家世颇具传奇色彩。他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金章宗朝宰相耶律履的儿子,他在1231年成为蒙古国窝阔台朝宰相,后来儿子耶律铸又成为元忽必烈朝宰相。


耶律楚材出生时父亲耶律履已经60岁了。耶律履晚年得子,喜不自胜,他高兴地对家人说:“吾年六十而得此子,吾家千里驹也。他日必成伟器,且当为异国用。”遂取《左传》“楚虽有材,晋实用之”之意,为爱子取名耶律楚材。


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年)六月,耶律履去世,耶律楚材尚不足两岁,在母亲杨氏的教诲下长大成人。自耶律楚材的祖父起其家族世代仕于金朝,定居燕京,当时燕京汉文化郁勃炽盛,这使得耶律氏世代受到汉文化的熏陶洗礼。有这样一个良好优裕的环境,再加上耶律楚材自幼天资聪颖,刻苦向学,“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者。”


耶律楚材成为金朝闻名遐迩的才子。


金章宗非常欣赏耶律楚材的才学,授予他掾职,后任开州(今河南濮阳)同知。贞祐二年(1214年),在蒙古铁骑的强大攻势下,金宣宗被迫迁都汴京,命丞相完颜承晖留守,设立燕京行尚书省,耶律楚材留守燕京任左右司员外郎。


成吉思汗十年(1215年),蒙古铁骑一举攻占燕京,耶律楚材目睹气焰万丈的蒙古兵大肆攻杀掳掠,金朝军队的一溃千里,顿生“无可奈何花落去”之慨,喟然长叹,心灰意冷,毅然皈依佛门,法号湛然居士。




成吉思汗早就闻知耶律楚材的大名,派人将他找来,咨之以天下大计。耶律楚材身材魁伟,美髯垂胸,声若洪钟,纵横捭阖,侃侃而谈。成吉思汗十分欣喜,当即任他为辅臣,随时带在自己身边。




成吉思汗对耶律楚材钟爱有加,他甚至从不叫耶律楚材的姓名,而直呼“吾图撒合里”,即“长髯人”。他曾语重心长地对儿子窝阔台说:“此人天赐我家。尔后军国庶政,当悉委之。”


伴君征战四方
谏诤太祖太宗止杀




成吉思汗十四年(1219年),成吉思汗以西域花剌子模国(疆域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杀害蒙古商人和使者为由,亲率20万大军西征,耶律楚材以书记官和星相占卜家的身份伴随成吉思汗左右,建言献策,屡立奇功,备受器重。


蒙古国实行的是军政合一的千户制,只有万户、千户、百户等统率军队的长官,没有治理政事的长官,攻城略地每每伴随着大规模野蛮屠杀,尽管在耶律楚材的极力劝谏下,成吉思汗对军令、政令不断作出调整,也不断加强对麾下将领的约束,使嗜杀之风稍有收敛,但滥杀乃至屠城在蒙古军队征服亚欧诸国的过程中仍然屡禁不止。


蒙古铁骑如神兵天降,所向披靡,数年间先后攻破讹答剌(今锡尔河中游)、布哈拉及撒马尔罕等地。1221年,蒙古大军攻占花剌子模国首都玉龙杰赤城,遭到了该城军民的顽强抵抗,城破后遭屠戮血洗,城中120万人命丧一旦,蒙古兵还掘开阿姆河堤,引水灌城,使得这座千年古城顷刻变为泽国。花剌子模国国王摩诃末被追至宽田吉思海(今里海),死在一个名为额别思宽的小岛上。




(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虽无力完全制止蒙古军队的滥杀,但却时时不忘提醒和劝谏成吉思汗严格约束部下,禁止涂炭生灵。据《元史·耶律楚材列传》:每当蒙古军队在攻城略地时嗜杀无度,州郡长吏贪暴肆虐,放纵杀戮,“楚材闻之泣下,即入奏,请禁州郡,非奉玺书,不得擅征发,囚当大辟者必待报,违者罪死,于是贪暴之风稍戢。”


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年)七月,成吉思汗在征战西夏的途中病逝,由其四子拖雷监摄国政,按照蒙古的部落议事会制度,两年后的1229年秋,蒙古宗王和重要大臣举行库里勒台大会,经过40天漫长的争吵与争斗,最终秉承成吉思汗的遗命,窝阔台被推选为新的蒙古大汗。




窝阔台汗不仅继承了父亲的剽悍勇武、气度恢弘和天才卓越的军事才能,其残暴、凶狠与嗜杀,比其父成吉思汗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窝阔台九年(1237年)六月,斡亦刺部落中传说有诏令要将该部的少女强拉去配人。有人坐不住了,急急忙忙将自己的闺女在族内婚配,还有些人将女儿直接送到男家。窝阔台闻讯后气冲牛斗,下诏从夫家追回全部新妇,将该部落7岁以上的4000名少女都集中起来,命令兵士当众糟踏她们,并且命令她们的父兄亲属,必须在旁边立着观看,不许埋怨和哭泣。有些女子当场毙命,其惨状目不忍睹。




在蒙古铁骑征战四方的过程中,屠城不计其数。


窝阔台四年(1232年)三月,窝阔台汗命大将速不台进围汴京,汴京军民拼死抵抗,用震天雷、飞火枪等火药武器打击攻城的蒙古兵,使蒙古军队遭到严重杀伤。速不台是蒙古帝国名将,成吉思汗的“四獒”之一,勇冠三军,脾气火爆,遭此重创,恼羞成怒,遣使觐见窝阔台汗,请求攻破汴京后准予屠城,一雪前耻。


蒙古军攻伐惯例,攻城时如遇拼死抵抗,即视为抗命,一旦城破即行屠城,以示惩罚报复。当时,汴京城中居住着147万人(另一说250万),一旦屠城,后果不堪设想。


耶律楚材闻讯紧急求见窝阔台汗,上奏说:“‘将士暴露数十年,所欲者土地人民耳。得地无民,将焉用之!’帝犹豫未决,楚材曰:‘奇巧之工,厚藏之家,皆萃于此,若尽杀之,将无所获。’帝然之,诏罪止完颜氏,余皆勿问。”


在耶律楚材的再三劝谏下,窝阔台下令,只追究金皇族的罪责。汴京千百万生灵侥幸被保全下来,一场毁灭中原农业文明的浩劫在千钧一发之际被阻止。


攻破汴京后,蒙军抓获了大批俘虏。返归途中,逃走的俘虏十有七八。窝阔台汗闻知大怒,下令凡是给逃跑俘虏供给衣食、提供方便者,处死全家,同时乡亲邻里也要受到连坐。这样的告示贴满大街小巷,逃跑者不敢求舍容留,也没有人再敢提供帮助,以致尸横道旁,饿殍遍野。耶律楚材从容进谏:“河南既平,民皆陛下赤子,走复何之!奈何因一俘囚,连死数十百人乎?”窝阔台幡然醒悟,立即撤销了这道禁令。


力阻“中原牧场”
坚向野蛮落后说“不”


蒙古是个游牧民族,其各项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形式都是以部落酋长制为基础,主要生产工具是套马杆,生活生产方式是逐草而居,终年实施严格的集体游动放牧。当蒙古人跃马扬戈征服中原之后,面对着与草原游牧文明迥然而异的中原农业文明,除了新鲜、不适、惊羡、不屑等复杂感情而外,一种征服者取而代之的冲动也油然而生——既然已经以武力实现了政权的取而代之,何不以自己所熟悉热爱的游牧生活生产方式取代中原的农业文明呢!


持这种政见者以别迭等蒙古贵族近臣为代表。他们一天到晚萦绕在窝阔台汗的周围,劝谏窝阔台汗大肆屠杀汉人,将广袤的中原变为千里牧场。《元史·耶律楚材列传》对这段历史作了明确记载:“近臣别迭等言:‘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楚材曰:‘陛下将南伐,军需宜有所资,诚均定中原地税、商税、盐、酒、铁冶、山泽之利,岁可得银五十万两、帛八万匹、粟四十余万石,足以供给,何谓无补哉?”


我们今天看来,别迭等人的主张是多么地荒谬绝伦!然而,它却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蒙古统治集团内部守旧势力的必然要求。我们应当庆幸,蒙古帝国有耶律楚材这样具有非凡战略眼光的卓越政治家竭诚辅政,又有窝阔台汗这样的贤明君主能够从谏如流,不然的话,倘或真的将蒙古的草原文明“复制”到中原,“复制”到江南,“复制”到蒙古铁骑征服的所有区域,我们无法想象今天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耶律楚材的远见卓识和屡进忠言赢得了窝阔台汗的极度欣赏和信赖。通过下面这件事,我们可以窥见他们君臣之间亲密关系之一斑——一次,耶律楚材与几位亲王聚首痛饮,推杯换盏间喝得烂醉如泥,被随从抬进车中酣睡。窝阔台汗获知这一消息,急急催马扬鞭,亲临耶律楚材的营帐,登上车子,俯身摇撼呼唤。耶律楚材睡意正浓,无端遭人喧扰,不胜其烦,正欲发作,口吐不逊,恍惚间睁开惺松的醉眼,看见摇撼呼唤者竟是大汗,不由惊得目瞪口呆,慌忙翻身而起,叩拜谢罪。“帝曰:‘有酒独醉,不与朕同乐耶?’笑而去。楚材不及冠带,驰诣行宫,帝为置酒,极欢而罢。”


窝阔台汗三年(1231年),窝阔台汗任命耶律楚材为中书令(宰相),“事无巨细,皆先白之”。




(耶律楚才 雕像)

立法建制定礼
奠定走向文明之基




自1206年,孛儿只斤·铁木真(成吉思汗)在斡难河上游的大库里勒台被推举为大可汗,标志着大蒙古国的诞生。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在对外征战中,开拓了东起日本海、西抵地中海、北跨西伯利亚、南至波斯湾的辽阔疆域,横跨亚欧大陆,极盛时国土面积达三千多万平方公里。如何治理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庞大帝国呢?当时只有依据习惯法汇集起来的《大札撒》,以及按照成吉思汗的训话、命令编成的《训言》,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特别是随着大蒙古政权统治范围的日益扩大,法制不完备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以至于出现了“州郡长吏,生杀任情,至孥人妻女,取财货、兼土田。燕蓟留后长官石抹咸得卜尤贪暴,杀人盈市”的严重混乱局面。


古语云:小治治事,大治治人,睿治治法。耶律楚材深谙这一哲理,他在辅佐蒙古君主治国兴邦的过程中,始终紧紧抓住“立法建制定礼”这个牛鼻子,为这个草原游牧帝国走向农业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早在窝阔台即汗位之前,耶律楚材就受拖雷的委托,对燕京地区的社会秩序实施严厉地整顿。当时,燕京地区动荡不安,乌烟瘴气,民不聊生,耶律楚材不畏权贵,铁腕治乱,“询察得其姓名,皆留后亲属及势家子,尽捕下狱。其家赂中使,将缓之,楚材示以祸福,中使惧,从其言,狱具,戮十六人于市”,从而使极度混乱的燕京地区很快乱而复治,出现了比较安定的社会局面。


1229年秋,窝阔台即大汗位。耶律楚材依照中原王朝的传统,制定了册立仪礼。此前,大蒙古国没有正式的君臣之礼,库里勒台大会是部落联盟的议事会议,大汗虽然拥有至高的军事权力,但在礼仪上与各部落酋长仍然以兄弟相称。耶律楚材制定的仪礼规定大汗位极独尊,至高无上,要求皇族尊长也必须同其他王公大臣一起入班列拜,行参拜大礼,与蒙古的传统习俗大相径庭。蒙古贵族中不少人大惑不解,有些人甚至公开表示拒绝和对抗。


耶律楚材首先从窝阔台的哥哥察合台入手开始做工作:“‘……乃告亲王察合台曰:‘王虽兄,位则臣也,礼当拜。王拜,则莫敢不拜。’王深然之。及即位,王率皇族及臣僚拜帐下。既退,王抚楚材曰:‘真社稷臣也。’国朝尊属有拜礼自此始。”


窝阔台即位后,耶律楚材奏请窝阔台汗颁布了《便宜一十八事》,作为临时法律来统一和规范人们的行为规则。不久,又奏请窝阔台汗颁布了“信赏罚,正名分,给俸禄,官功臣,考殿最,均科差,选工匠,务农桑,定土贡,制漕运”的《陈时务十策》,作为蒙古统治集团的施政纲领。此外,耶律楚材还奏请窝阔台汗颁布了较为完备的赋税制度,以保障大蒙古帝国的财政来源,又积极倡兴文治,逐步实施“以儒治国”的方案,推行“定制度、议礼乐、立宗庙、建宫室、创学校、设科举、拔隐逸、访遗老、举贤良、求方正、劝农桑、抑游惰、省刑罚、薄赋敛、尚名节、斥纵横、去冗员、黜酷吏、崇孝悌、赈困穷”的政治主张。


这些法令、制度和一系列政令的颁行,对于奠定大蒙古帝国政权法制建设的初步基础,迅速祛除恐怖动乱的战争阴云,稳定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秩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窝阔台汗十三年(1241年),窝阔台汗病逝,乃马真后临朝称制。


乃马真后摄政后,宠信奸邪,擅弄权柄,朝政紊乱,耶律楚材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乃马真后竟下令将国家御宝大印和朝廷空白信笺交予宠臣奥都刺合蛮掌管,使其可以任意填写,擅发诏令。耶律楚材义正辞严:“天下者先帝之天下。朝廷自有宪章,今欲紊之,臣不敢奉诏。”此事不了了之。


此后不久,乃马真后又降旨:凡奥都刺合蛮所上建议,令使必须全部记录下来,否则,将其双手斩断。耶律楚材又挺身而出,愤然奏道:“国之典故,先帝悉委老臣,令史何与焉?事若合理,自当奉行,如不可行,死且不避,况截手乎!”乃马真后被噎得直翻白眼,慑于他先朝老臣的崇高声望,也只能深怀敬惮,不敢发作。


乃马真后三年(1244年),耶律楚材愤懑而死。消息传出,举国悲悼。与其同时代的暮之谦在《中书耶律公挽词》含悲写道:“忽报台星折,仍结薤露新,斯民感天极,洒泪叫苍旻。”至顺元年(1330年),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颁诏,追赠耶律楚材经国议制寅亮佐运功臣、太师、上柱国,追封广宁王,谥号文正。


蒙古铁骑纵横驰骋,所向披靡,在武力征服中原之后,陷入了“胡化”与“汉化”的激烈冲突之中。是坚持蒙古落后的分封制和部落联盟的国家体制,将草原文明“复制”到中原及其他被征服地区,还是主动放弃蒙古既往的政治经济模式,一步跨入封建文明,成为摆在蒙古国统治者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天不绝人愿。耶律楚材不仅在追随蒙古统治者征战四方,以及辅佐其治理天下的过程中,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力谏其戒除嗜杀,告别野蛮落后,倡兴“以儒治国”,立法建制定礼,立足奠定蒙古帝国走向文明的基础,而且在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以其超群智慧和卓越才能使这场角力的天平渐渐趋向于文明进步一端,不愧为将蒙古帝国推向文明进步轨道的第一推手。




来源:各界杂志2019年第9期

作者:刘立祥

【版權聲明】本文轉自《今日頭條》原文鏈結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773837087264211467/

老大陆 发表于 2020-4-5 18:30:03

拜读

lxh4429 发表于 2020-4-6 16:37:40

谢谢分享!

lanlanwill 发表于 2020-4-11 19:21:02

耶律楚材阻止了成吉思汗屠遍中华,功不可谓不大也

銳銘 发表于 2020-4-12 15:27:31

谢谢楼主分享!

天玺灵光 发表于 2020-4-12 19:14:38

本帖最后由 天玺灵光 于 2020-4-12 19:18 编辑

保汉人血脉者 三个人功不可没第一 耶律楚材 第二 赵孟

好人好梦 发表于 2020-4-12 21:39:15

大德宰相,名垂千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史 | 一代名相耶律楚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