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1939|回复: 15

筑基功法普及版(静功+吐纳法)——大道在乎自然不可强求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15-1-17 07: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修真筑基功法


入门须知

吾人求学,当以真理为依归,不可随世俗相浮沉,况且此等学问本是对上智之人

说法,不是拿来普度一般

庸愚之士,因为此事非普通人所能胜任。试观历史传记,每一个时代数百年间,

修行人何止千万!结果仅

有少数人成就,可以想见此事之困苦艰难,谈何容易!

造化弄人,要人有生有死、有死有生,而修道者偏要长生不死,或永死不生,以

与造化相抗。设若你没有

超群的毅力、绝顶的聪明、深宏的德量,结果定归失败。

古人学道,有从师二十余年或十余年者,如阴长生、白玉蟾、伍冲虚之流,皆是

师与弟子同居一处,实地

练习,随时启导,逐渐正误,然后能收全功。今人志气浮薄,作事无恒,所以难

于成就;其狡诈者每喜用

市侩手段,旁敲反激,窃取口诀,以为一得口诀立刻登仙,不知所得者乃死法耳

。而真正神仙口诀皆从艰

苦实验中来,彼辈何曾梦见!敬告读者,若有所得,务要小心磨炼,努力修持,

否则得与不得等。

读者诸君若有大志者,不妨先下一番研究工夫,把这条路认识清楚,然后再讲实

行的方法。

读书明理为最要,不可先求法子。俟书理透彻之后,法子一说便知。再者,除读

书而外,尤须立德立品。

如果品学兼优,更遇机缘辏合,则所得者必是上上等法子;若品德虽好而学问不

足者,则所得者当是上中

等法子;若学问虽好而品德欠缺,此种人只能学普通法子;若品学俱无者,此种

人对于仙道可谓无缘,纵

然勉强要学,只好学一点旁门小术、江湖口诀而已。

道家筑基功法

  筑基,是道家修炼的入手功夫。就好角盖房子一样,先要打好地基,才能修

造完成,因此谓之“筑基

”。筑基坚牢,房子才能造得稳固高大,喻之丹功,先要坚固自身形体,充实本

元,然后修到高深层次,

才有足够的保障。因此筑基功法,为内丹修炼之关键,直接关系到今后修证的高

低成几,十分重要。
  筑基功法,通常说是“百日筑基”、“百日功灵”。意思是说城要一百天的

时间,才可以完成筑基的

功夫。但只是针对一般情况而言,随着每个人身体素质和悟性(理解能力)以及

环境因素的影响,并不一

定就是一百天,也可能两个月、四个月或一年不等。
对于一般人学道而言,作为修炼筑基的实际行持考虑,从事这步功夫,可以进行

一百天的时间作为保障,

一般能够达到筑基的预期效果。
一、静功总说
道家修炼筑基法,先从开始。其实修炼过程的每一小功夫,都离不开静功的作用

。无论是起初入手、最末

了手,还是蹭过程的各个环节,其中每一个不同层次和同一层次的不同侧面,都

是静功在起主导作用。因

此,也可以把道家修炼总的称为静功。
静功,在道家修炼功法之中,是最为基础的东西;而在气功之中,属于高层次的

功法。内丹与气功的层次

之差别,由此可见。
二、静功之道
1、 静功的外在动作
道家修炼,归根结柢是要修炼内在的精、气、神三宝。因此外在姿式动作,并不

重要。只求能够做到头脊

正直、舒适自然,即是最大原则。
静功的采取坐式、站式或卧式,或散步亦无不可。各种姿式的要点如下:
坐式,可以平坐凳上,小腿垂直于地面,或者交叉亦可;也可以盘腿坐在床上,

盘坐困难者可先在座下垫

个枕头;两手相叠,大拇指相抱成太极图形状,置于丹田即可,或者手抚两膝亦

可。
站式,自然站立,双膝微屈,两手叠放丹田,或垂于体侧均可。
卧式,一般为侧卧,一手曲肱枕头,拇指与食指分开,耳朵置于虎口处,以使耳

窍开通;另外一手置于胯

上,或放于丹田;两腿亦成一伸一屈之姿式,与两手刚好相反。
散步之时,应当选择在人少安静的地方,公园或者大一点的庭院之内,没有其他

干扰,而且道路又比较平

坦。缓步徐行,如飘云端。散步之时,可以用静功之中的听息法,但是不要闭眼

睛。
选择一种姿态式做好之后,开始炼功。对于外面动作,行修要点如下:



-
(1)全身放松,无论采取何种姿势,均须全身放松。这个放松,不是软作一团

,须要保持头脊正直,以

利经脉通畅;但也不要成为硬挺,变得僵直呆板,反而不利于放松,亦会阻碍经

脉的畅通。放松的做法,

首先要求双肩下沉。一般人平时身心紧张而不觉察,动作上就不符合放松的要求

;现在我们做修炼功夫,

首先从动作上调整过来,自然就能进入放松的状态。
(2)双目垂帘,垂帘即微闭之义。为什么需要微闭双目,因为睁开眼睛容易滋生

杂念,全部闭上又容易

昏沉入睡,皆不利于炼功。微闭之时的口诀,就是“睁三闭七”,即睁三分闭七

分。具体做法从前皆是口

传,在这是明白说出就是眼皮下垂,以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能辨清为度。
(3)舌顶上腭,兑为口,丹经上又谓之“塞兑”,即抿口合齿。舌顶上腭的做法

,从前也是秘传,要把

舌尖反卷过来,以舌尖底面顶到上腭部位。因在人之上腭有两个小窝,叫做“天

池穴”,上通泥丸,最易

漏神漏?。故此炼功必须堵信如同婴儿哺乳之状。
(4)鼻息自然,即自然呼吸,但忌粗短。随着静功程度的为断深入,鼻息应当逐

渐做到深、长、匀、细

、微。
(5)两手抱诀,两手的掐诀,道家称为“太极八卦阴阳连环诀”,又称“太极诀

”,这个在从前都是师

徒这间秘密相传,因而世人罕知。两手抱诀这时,男子左手抱右手,女子右手抱

左手。因为男子左的为阳

,女子右手为阳,故以阳手居外,而阴手的居内。外面阳手的大拇指交叉,就是

一个“太极图”的形状。

如此相抱,则人身之阴阳二气,自然接通,片刻之后,两手感到发热发胀,奇妙

无比,即是二气接通之效


2、静功的内在法诀
(1)听息。
静功的目的,在于入静。入静的含义,就是指身心安静下来。为了达到入静的要

求,首先必须去除一切杂

念,这是静功筑基法最为关键的一大原则。
但是人们的思想习惯,大脑总是在不停地考虑问题,即使睡觉也会做梦,要它一

旦停止不动,很难做到。

为了达到入静的目的,古代道家修士创立了许多法门,如听气、坐忘、守一、数

息等等。比较起来,以道

家庄子所讲“心斋”之中,谈到的“听气”法为最好。
所谓“听息”,就是听自己的呼吸之气。前面我们说了,静功要求自然呼吸。听

息的方法,就是两耳内听

,即摒除外界一切干扰,如入万籁俱寂之境,去听自己的呼吸之气。初步入手只

用耳听,不加任何意念。
注意:所谓“听息”,要求两耳返听于内,好象是听呼吸出入之声。但是呼吸出

入,本来要求无声。所言

“听息”的意思,是求其凝神内注,专心养静;并非死死去守耳窍,也不是去听

呼吸的声音。“听”的意

思,就是为了精神集中的意思,只要随着一呼一吸的路线,慢慢似听非听地去做

,这就算是对了。至于呼

吸的快慢、粗细、深浅、长短,都要顺其自然变化,不要用意念去强行支配。
听到后来,心息相依,杂念全无,连呼吸也似乎不存在了,逐渐也就到达“入静

”的境界。
(2)观光
“观光”之法,是道家秘传的修炼法门,从前秘而不授,皆为师徒相传。观光的

作用,就是为了炼性。吾

人之性,原为虚无一光,在下生之前,来自宇宙。因此这时炼性的根本方法,谓

之性功。有人以为道家所

讲的“性”功就是道理,没有功夫,是未得明师传授性功之故。
性之根,在于两眉中间之一窍。此窍来自吾人下生之前,因而称为“祖窍”。
初先静坐片刻,用前面所讲的“听息”法。身心入静之后,即将两目,似观非观

,止于“祖窍”之前。这

个“祖窍之前”,不在身内,亦不离身外,就在眼前约一寸二分的位置。
注意:所讲“观祖窍”之法,是为聚起自己的元性。元性聚起,自然就会见光。

但是这个境界是自然的,

万万不可追求;如果追求,也会见光,但为幻境,非为真性。许多炼气功的人士

,往往就是进入魔境,不

自觉察,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须要用“若有若无,似看非看”的意思,在

无意有意之间,不可着意




,又不可无意。自然而然,这就对了。
心神微微放于“祖窍”,就能出现自己的性光。初则点点,飘移不定,其光微弱

,不要管亿;开始似乎由

外而来,发现之后,此时以心神稍微收摄之,凝定之,即以意照于白光中,此为

聚性之功;继之由点而渐

渐凝聚成片,片片而来,由外归内,慢慢聚起;再继之则时聚时散,难以固定;

如愚昧最后终于成为一片

,而无波动,如此真性聚矣,而吾人已入大静。
光是性有表现,观光即知自大 性的聚散。光散性即散,光聚性即聚,光定生即定

,光满性即满,光圆性

即圆。王重阳祖师当初描摹其形状曰:“圆陀陀,光灼灼。”圆者,是言其没有

不规则的形状,灼者,是

言其没有黑色的漏洞,这样才能到达“性光*”的最高境界。进入这一境界,生死

可了。但是如果不是深

入大定,而且具备极高功德,就不可能达到。
观光的功夫,虽用“观”而其实不是在观,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修炼此功,须循

序渐进,由光小而到光大

,由弱而到光强,从波动鸸以光定,从片片而光聚。亦有人修炼多日,两眼漆黑

,而从未见光,故不可追

求。
注意:以上所言,“听息”与“观光”之道。虽似有为,其实无为;无为之中,

无所不为。虽曰听息,其

实无听;虽曰观光,其实无观。听息无息,息听于无;观光无光,光观于无。无

息之息,谓之真息;无光

之光,谓之真光。由此参悟真静。  
三、 经典论证
《庄子》第四篇“人间世”之中,借用颜回和孔子的一段话,揭示了道家“心斋

”的高妙义谛。“听息”

即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借用听息,可以进入心斋的最高境界。
《庄子》原文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气。听止于耳

,心止于符。气也者,虚

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浅释: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起,不要胡思乱想。等到注意力集中起来之后,就

可以用“听”字法诀。但

又不是用心去听,而是用“气”去听。到了这样的境界,耳听的作用早已停止了

,心也与气合而为一,没

有知觉了。“气”的本质是虚的,正因为“虚”所以才能容纳物体;只有“道”

才能把“虚”集合在一起

。功夫如果能够做到心同太虚,就是“心斋”的境界了。
以上功夫,本是层层递进逐渐深入的,蹭本无所谓阶段。为了初学做功者容易入

门起见,现在整体功夫之

内,划分几个不同的步骤,然后再加详解如下:
第一步,“若一志”。“若”字当作“你”字解,“志”就思想,也就是注意力

,“一”就是注意力集中

在一起。当你开始做功夫的时候,心中的注意力要专一,不要有杂念干扰。如果

不能够把杂念扫除干净,

功夫很难做到好处。
第二步,“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等于“毋”,也可以作“勿”解

释,是不要的意思。“之

”是代名词,指所听的对象而言。“以”字作“用”字解。注意力集中在一起,

就可以开始做功夫,就是

运用 “听”字的口诀。普通人所谓“听”,本来是用两个耳朵,去听各种各样的

声音。这样人们就会发

生疑问了,既然说是“听”,必然应当存在去听的对象,如果说不是去听声音,

那么要听什么?这个问题

,在各家注解之中,难以找到明确的答案。现在特别指也,起初下手,就是听鼻

孔的呼吸之气。凡是呼吸

系统正常而且不存在障碍的人,鼻孔气息都不应当发出声音,这一点对于修炼来

讲尤其应当做到,所以才

说:“无听之以耳。”虽然说是没有声音,但是自己却能感觉得到鼻中的气息一

也一入,或快或慢,或粗

或细,即使双耳失聪的人,也有这个体会,所以才说:“而听之以心”。



后文详解附件
...........


筑基功法普及版(静功 吐纳法)——大道在乎自然不可强求.txt

47.97 KB, 阅读权限: 10, 下载次数: 73

筑基资料-免费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发表于 2015-1-17 10: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普及築基功法
怎摩沒人頂上呢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 20: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大家都不太需要基础的内容了
发表于 2015-1-23 22: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顶下,下来学习!!!
发表于 2015-1-25 19: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基础的好  从0开始
发表于 2015-1-25 20: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台的是千峰派性命双修法吗?
发表于 2015-1-28 21: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提供分享,若能有照片解說會更好。
发表于 2015-1-29 15: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有伏白虎诀的用法
发表于 2015-1-29 16: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功养生是很好的保健方法。
发表于 2015-1-29 23: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谢谢分享如果有图就更好了。应该顶起来!
发表于 2015-1-29 23: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希望有更深入的功法
发表于 2015-2-9 17: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15-3-11 09: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己下載謝謝版主功德無量......
发表于 2015-9-28 19: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謝樓主分享
发表于 2015-9-28 20: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谢谢
发表于 2015-10-11 07: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5-23 13: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