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1075|回复: 0

法藏大师与《妄尽还源观》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14-5-4 10: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华严文集]法藏大师与《妄尽还源观》(昌法)
法藏大师与《妄尽还源观》
编辑:昌法
来源:闽南佛学
  《妄尽还源观》是简称,全称是《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一卷。它是法藏大师著名作品之一,代表了法藏大师所推祟的华严的一种修持方法。从他个人立场看,法藏大师一生研习华严,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体悟到华严深处而详述其观法。本文的内容从两个方面介绍:第一部分述说法藏大师生评及其著作,第二部分具体说明“妄尽还源观”的观法。如果从总体上谓是“妄尽还源”观,将其展开,又可分为六重观门,即一是显一体(自性清净圆明体);二是起二用(一者海印森罗常住用,二者法界圆明自在用);三是示三遍(一者一尘普周法界遍,二者一尘出生无尽遍,三者一尘含容空有遍);四是行四德(一者随缘妙用无方德,二者威仪住持有则德,三者柔和质直摄生德,四者普代众生受苦德);五是入五止(一者照法清虚离缘止,二者观人寂怕绝欲止,三者性起繁兴法尔止,四者定光显现无念止,五者事理玄通非相止);六是起六观(一者摄境归心真空观,二者从心现境妙有观,三者心境秘密圆融观,四者智身影现众缘观,五者多身入一境像观,六者 主伴互现帝网观)。还有一类人认为华严讲佛的世界,菩萨们的行为,不是我们凡夫的事情。其实,华严虽然宣扬佛、菩萨的思想境界,但是,它并没有排除,否认凡夫不能成佛,不能作菩萨。试问所有经典中有哪一尊佛离开众生成佛的?菩萨因众生苦发菩提萨心,决志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发愿生生世世作不请之友,这就是法藏大师推崇众生妄尽业空,个个本来毗卢遮那的重要因素吧。进而推之,佛说华严的目的,不外乎教令众生信自性之毗卢,祖述其意,一脉相承,是故我今怀着一颗喜悦的心情,给大家共结法缘,分述如下:
  一、法藏大师生评及著作
  (一)生评简介
  法藏大师生于贞观十七年(西元643),卒于先天元年(西元712年)。他是唐朝著名的华严宗实际创宗者,由于他祖籍西域康居,有康藏法师之称号,也曾经被武则天赐赏为“国一法师”,众多机遇,法藏大师深得帝王支持,名传天下。在中宗期间,法藏大师建立了五座华严大寺,扩大了弘扬华严的影响,人们称他为华严和尚,值得!
  法藏大师前后讲席新旧《华严经》达三十余遍,在说教过程中,他的布教方法,以及他的思辨形式取得了成功,赢得天下的学仕如倾。比如当他讲到了华严最高境界时,要描述佛的那种圣智一时顿现,佛是怎样进行圆融事事无碍的呢?为了使在场听众一一获解,尤其是以武则天为听众之首,岂是寻常讲经?不得不急中生智,特以镇前金狮子为喻,一一毛孔各有金狮子,一一毛孔狮子同时顿入一毛之中,一一毛中又有无边的狮子,重重无尽,这种形象比喻,又有谁不称是呢?华严重重无尽这种义理,主要在于说明宇宙万物互为因果,相即相入,圆融无碍,把形象性的更加理念化,就以十面镜子,四维上下各设一面,相隔一丈多,面面相对,然后在中间安置一佛像并点燃蜡烛一支,烛光照在镜面上,镜的反光与灯火互相影射,彼皮相融无碍,宇宙万特不就是如此吗?
  法藏大师不仅是华严宗的创宗者,他的影响还传播到朝鲜及日本。在他门下知名弟子有宏观、文超、智光、宗一、慧苑、慧英等人。此外,大师还是一位佛学翻译大师。据说他曾经参与玄奘大师的译场,因见地相异而离去。在这里我们姑且不论,就他个人参加译场并且有历史记载而言,首先,他因为讲晋译《华严经》时,常感缺文而遗憾。然而,佛教传入唐盛时期,华梵僧侣,往返频繁,梵本经典几乎传入我国境内,且将近尾声。在此际,日照三藏法师携来了梵本《华严经》,世称四十华严。这种情况获得缺文梵本不是稀有难得吗?梵本恰好是晋译和唐译《华严入法界品》的两处缺文典籍,即:一处是从摩耶夫人后,弥勒菩萨前,中间天主光十位善知识。另一处是从弥勒菩萨后,到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善知识前,中间文殊伸手过一百一十由旬摩善财顶。
  日照三藏带来的梵本,法藏译出,不仅完毕了现在流通的晋译六十华严,也填补了后来译的八十华严的缺文。同时,法藏大师咨问日照三藏有关西域判教问题,日照三藏法师将近代天竺二大论师对一代圣教的判释情况详述,其中以戒贤论师为首,远承慈氏(弥勒)、天著,近踵护法、难陀一系的法相宗;另一位以智光为首的承文殊、龙胜,近承青目、清辩秉建法性宗。显然他的判教不是个人臆造,五教十宗是他对佛法的另一种判释。其次,证圣元年(西元六九五)三月,奉召在大都大徧空寺同实叉难陀共译出了八十华严经,復礼缀文,师为笔受,师还同实叉难陀译出了《楞伽经》、《文殊授记经》;再次,同义净三藏等十四人共译出《七佛药经》、《金刚光明最胜王经》等二十一部,一百十五卷,师为证笔。神龙二年(西元七0六),共菩提流支在西崇福寺译《宝积经》,师为证义,法藏大师先后参加诸家译经,担任了证笔、证义重要角色。
  (二)法藏大师之作
  法藏大师一生有五十佘部著作,据汤用彤《隋唐史稿》考载,现有二十三部,已佚二十余部。在现存二十三部当中就有不下五部经典与华严相关联,就内容大致可分五类:1、注解《华严经》的著作即是《华严经探玄记》二十卷。简称《探玄记》。2、概括《华严经》的主要内容、性质特征的有四部:(1)、《华严经文义纲目》一卷,(2)、《华严经旨归》一卷,(3)、〈华严经关脉义记〉一卷,(4)、〈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二卷。3、用譬喻来说明华严宗教义性质的有二部:(1)、《华严经义海门》一卷,(2)、《华严经金师子章》一卷。4、重点论述某个问题的著作有七部:(1)、《华严策林》一卷,(2)、《华严经问答》二卷,(3)、《一乘教义分斉章》四卷,(简称《五教章》,(4)、《华严经普贤观行法门》一卷,(5)、《华严游心界记》一卷,(6)、《华严发菩提心章》一卷,(7)、《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一卷,(简称《妄尽还源观》)。5、记载《华严经》传译史实著作即《华严经传记》五卷。上面十五部中最能反感华严思想特色的著作有五部:1、《探玄记》二十卷子,2、《五教章》四卷,3、《华严问答》二卷,4、《华严旨归》一卷,5、《妄尽还源观》一卷,《金师子章》一卷等等。除此之外,法藏大师其它著述现存有:1、《般若心经略疏》一卷,2、《入楞伽心玄义》一卷,3、《法界无养大差别论疏》一卷,4、《梵网经疏》一六卷,5、《十二门论宗致义记》一卷,6、《大乘起信论义记》,7、《大乘法起信论别记》一卷,西元六九一年共般若译出《法界无差别论》,西元七O四年译出《大乘入楞伽经》。
  如果从体例分析,法藏大师的作品可分为论著和章疏两类。
  论著有:《华严经义海百门》、《华严策林》、《华严经问答》、《华严游心法界记》、《华严经普贤观行法门》(《华严十重止观》一卷)。章疏类的经疏有《华严经探玄记》、《华严经文义纲目》、《华严经关脉义记》、《般若心经略疏》一卷、《入楞伽心玄义》、《大乘密严注疏》。律疏有《梵网经菩萨戒本疏》、三卷或六卷。论疏有《十二门论宗致义记》二卷、《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疏》、《大乘起信论义记别记》。义章有《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华严金狮子章》、《华严三昧章》、《法界缘起章》等等。
  法藏大师著作、布教业绩显赫,他给修道者树立了良好的形象。粪扫衣、禅悦食、自戒行,以弘法利生为事业,受到唐室五帝褒赏(五帝指高宗、中宗、睿宗、玄宗、武则天)。文武官员莫不皆礼,他生得光荣,死时伟大事业!享有鸿胪卿,绢一千二百匹外国法师厚葬,是佛门一代天骄。
  二、妄尽还源观六重门
  (一)释题及法藏用意
  《妄尽还源观》的全称是《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修”
  总贯名题,“修”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是显示体、用徧即六重门的前三门,微尘含空(真空)、有(幻色)来拣众生的断空、实色二执。第二是正显修行观门,随举一观即收法界即后三重门正叙要义。“华严奥旨还源观”中的“华严”二字代表作者写此观法所依的经典。“华”比喻菩萨因地万行以严饰果地十身。
  “奥”含义深奥难玄。“妄尽还源”即断除烦恼二障(烦恼障和所知障),回归自性清净圆明。换言之,众生只要通过潜心修持,断除二障,本来的佛性自然呈现,还源就是回归,返回的意思。
  “妄尽还源观”是总观,若别举分为六重门。法藏大师著《妄尽还源观》,若别行法,并非臆造瞎编,从标题中的“华严”二字就证实了他的观法是依据了《大方广佛华严经》而来。无论是印度佛教,还是传入中国的佛教,无论是何宗何派都有他们所依经论、修持法门各具风流,使学人有章可循,以除众生疑惑。“观”
  是本文的中心。观就是从内心体悟众生本觉真性清净不染,但因无明故泯妄归真,归真即回归本觉真心与历历万法融通无碍。清净心为众生心的根源,妄无自性终归众生的本性心源,好比众流虽殊,同归大海,所谓识尽则智显。法藏大师写《妄尽还源观》的目的和用意,激烈启发众生充满解脱的希望和现实意义。现在下叙六重观门。
  (二)显一体
  “一体 ”即是自性清净圆明体。首先,作者在第一重门中彰显众生本具之体,从本以来,处染不垢,修治不净。这个自性清净体不随凡圣生死流转而染污,所谓染是众生心染,不能染的是指众生本具清净佛性,性净体明之故。性净之体也不因为通过修行断烦恼之后,另有一个清净的东西。既然性净体明又何须除垢?只因众生妄生烦恼,暂被客尘所染,客尘若去,自性清净圆明体自然呈现,是谓修治不净,这是对清净之体性质上的一种描述。此体不但处性清净,而且“性体遍照,无幽不浊”,自性圆 明无所不在。众生自性清净圆明之体又是一个永恒性的东西,不但圣人有,凡夫同样有,显示生佛不二,平等无别;尽管有或凡、或圣、或染、或净等差别诸相,这都是众生妄念分别而有的诸法,就诸法的体性来说是没有差别性,岂有染净可得?凡圣可论?说有染、净、凡、圣是就众生的分别而说,有智慧的人他能够了达自性清净,本来是佛,同具如来法身功德,即所谓的众生佛性显现。启发众生的本有佛性,对每位众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关键的环节,所谓的见性成佛,你若不见自本性又怎么能成佛呢?识自本性是成佛的核心思想。如果无明一旦现行(生起),从本以来自性清净;自性圆明的佛性随着烦恼隐藏起来,这种佛性的隐藏它并不意味消灭,更不是完全没有。众生的佛性犹如太阳,暂被乌云(烦恼)遮挡,乌云总会被祥风拂散,众生的无明终有尽头。之所以,我们不怕烦恼产生,就怕我们不相信自性清净圆明的真心(佛性),如果你否认了自性清净圆明,也就等于你否定了成佛,这样,修行还有何用呢?宗教情操从何建立?然而自性清净圆明之心就是如来藏之体性,此真性是众生迷悟之源,故如来藏亦是万法之源名为法性,法性可谓是如来藏。
  从这门看,法藏大师用心良苦,深怕众生不识家宝——如来之体虽处凡圣而无增减,何以故?圣人之性处浄而不断性恶,凡愚处染而不断性善。有类众生闻斯华严大法,心生怯懦,不能坚信自已同样具足了毗卢遮那佛无边功德性海,这是法藏大师强调缘由之一,这种强调不是多余的重复,恰恰体现了它的价值所在!
  他真正发挥了华严思想,契佛本怀。此话怎讲?二千五百年前的释迦牟尼佛,他在菩提树下成佛悟道的那一刹那,究竟悟道了什么?不就是这个东西吗?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无明覆盖不能觉了。佛陀悟道了一切众生皆当成佛,佛性平等,却叹惜众生因无明不了自己原本是佛。是故,法藏大师在《妄尽还源观》的第一门中要求众生见自本性自性清净,与佛智慧圆明,体无毫殊。《起信论》云:
  真如自体,有大智慧光明故;徧照法界义故;真实识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1)
  众生本具的真如体,它不仅是在智慧光明,徧照法界,而且所认识的境界和能认识的心都是远离了众生的颠倒妄执,是真识现量,也不是比量,更不是非量。如来藏之体性本来清净,不随染污,也不随清净,本来如是的体性已经远离染净二边,不但圣人有,凡夫亦復如是。总之,显一体即是果海不可说。

  (三)起二用
  依自性清净圆明之体能够生起二种大用,第一是海印森罗常住用,第二是法界圆明自在用。第一用是佛的境界,第二是菩萨度众生自在业用。“海印”直接比喻了真如本觉之心,能够总持一切世出世法,具含无边刹海功德 。《海印三昧论》云:
  陀罗尼略有二种,一法,二义。法中有三,谓体、智、用。
  所言体者,谓诸众生根本一心,是心本来自性清净,不增不减 ,不生不灭,旷大无边犹如虚空,总持一切世出世,无不摄故。所言智者,谓如来地理量二智,无理不照,无事不达,总持一切无田寮功德,无不摄故。所言用者,谓如来地应化二身,普应法界,教化众生,尽未来际化用无竭,总持一切世出世间所有诸法,无不摄故……,如是二种陀罗尼门,乃至无量尘沙法门,悉入海印三昧之内。(2)
  陀罗尼梵语dharfani 之音译,又作陀怜尼。意译总持、能持、能遮。陀罗尼具有能够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散失,遮除一切恶法的功能,菩萨证得陀罗尼才能达到任运度生。狂心若歇,清净的真心自然流露,象澄清的大海水,无象不现。换言之,在一真如心中包括了世出世间所有诸法,所有的法不出一真如心,随染成于不觉则摄世间法,不变之本觉及返流之始觉则摄出世间法,即华严一法界大总相,唯独众生妄念而有差别诸法,如果离却妄念,唯是一真心,一真心即是海印三昧的另一个说法。海印三昧是佛的禅定境界,然而众生与佛平等,同样具足了真如本觉之境界,犹如大海,万象齐现。只因无明业风狂起,迷失真如本觉之性,若业风止息,心境清净,无所不现。《华严经》云:
  为一切众生说妙法,其有闻者悉欢喜。如海奇特未曾有,印现一切众像类。(3)
  第二是法界圆明自在用,又称华严三昧。“华”有结实之用。
  行有感果之能。“严”行成果满,契理称真,性相两忘,能所俱绝,炳然焕现,以真该妄,行无不修,以妄澈真,无相不寂。菩萨行深十度波罗蜜,即施、戒、忍、定、慧、方便、愿、力、智。
  称理成德,自在无方,遍周法界。《贤首品》云:
  严净不可思议刹,供养一切诸如来,放大光明无有边,度脱众生亦无限。智慧处在不思议,说法言词无有碍,施戒忍及禅定,智慧方便神通等,如是一切皆自在,以佛华严三昧力。(4)
  这两种三昧境界乃依自性清净圆明的心体而生起的二大业用,依体起用,用则无碍随方。
  (四)示三遍
  三遍即一尘普周法界遍、一尘出生无尽遍、一尘含容空有遍。
  举一尘申明宇宙万象,一切法由无数微尘法构成,一切法是缘起,一尘法同是缘起。所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举一法即全收法界,于一一尘中见法界,一尘普遍于全法界,一切法依真理而生起,真理普遍一一法,按此理推,一尘法总包一切法,一切法通过一微尘法体现,是故一尘普周法界遍。
  第二一尘出生无尽遍。真如理体具足恒沙功德,然而一微尘法依真理而起,一微尘法同具恒沙功德。此遍即理即事,即人即法,即彼即此,理事无碍,事事融通,一一相摄相容,重重无尽。
  所谓一切法门无尽海,一言演说尽无余。假使一切众生,怀有各种疑惑,一时同问如来,如来唯以一尘解释。诸法恒沙功德即一尘出生无尽遍就事法界而言,一尘普周法界遍约理而论。然而理与事相即相入,以生死即彼涅槃,染烦恼即净菩提,广容十方刹即狭不坏一尘,如一镜与九镜,一多互望,重重无尽,于纤毫端而周法界性海。
  第三名一尘含容空有遍。空有是大乘佛教的两大思想体系。
  “空”说明微尘无自性,无自性故空,“有”是妙有,幻相宛然,必不异空,空有相即不离。观色即空成就大智,不住生死;观空即是色,成就菩萨有大悲而不住涅槃。《宝性论》提到道前(见道之前的)菩萨犹有三种疑难,一是疑空灭色,取断灭空;二是疑空异色,取色外空;三是疑空是物,取空为有。如果具有这三种疑惑的人,他还没见道,所谓见道就是对空、有的产生正确的认识。见道不等于证道,见道之后还有修道,再证道。若能照见五蕴皆空,一切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众生痛苦的根源就来自于不能照见诸法皆空。《心经》中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十六字道破了空、有相即相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不离的意思。色不碍空,若色碍于空,则成实色,实色则成了有见,有见就不能观诸法皆空。空不碍色,若空碍色则断灭空。空有二见是凡夫二大执著,佛说法的目的就在于破除众生二见,若众生执著有见,佛就为这类人开设了一切皆空的药。
  若著于空见就为他讲缘起幻有非实色有,使众生从二见中获得解脱。在法藏大师看来空始教(空宗)一切皆空,对不空妙有的道理还没有完全把握,而相始教(唯识有宗)偏重对象现分析归类,但是缺乏对本质(法性)的揭示,也不能达到性相融通,他认为只有华严才是圆融无碍,性相融通,根据这一思想出发,确立了自己创宗体系。空、有二字在这里有它特定的含义。“空”是真空,“有”是妙有。真空不碍妙有(幻色)宛然存在,妙有不碍真空,诸法本寂。一尘里面含真空、妙有,一一尘,一一法,无不如是。一微尘法藏世界海,影现十方佛土世界,十方世界呈现在一一微尘法藏世界中,犹如帝网。是故举一微尘足够尘含十方,即华严大不可思议,毛吞巨海,芥纳须弥则是小不可思议;含包九世(过、现、未各三成九)则是十玄门中的十世隔法异成门。
  置于毛端圆彰无尽法门,一言演说尽无有余,善财入普贤菩萨一毛孔,圆证法界重重无尽,事事无碍。
  (五)行四德
  依前门一尘能遍之境,修行四种德行。第一行,随缘妙用无方德,菩萨怎样随缘度生,在度生的同时又是如何运用大智慧?
  首先菩萨要观察众生的根机,随着不同的众生,不同的爱好进行施设教化,观机逗教是菩萨的大智妙用。必须具备(1)大智悲心;(2)不坏假名,常度众生,了知众生性空,无有众生可度;(3)理即事,事即理;(4)真俗不违戾,良以法无分齐,起必同时,真理不碍万象,万象无非同出一际,犹如明镜不动,呈现万象,菩萨之所以能够妙用无方,他们不著生死,常求佛道,不住涅槃,救度众生。
  第二行,威仪住持有则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无非要求行、住、坐、卧威仪整肃,有威可畏,有仪可敬,以一种良好的德行摄受众生。《四分律》认为:第一持戒不毁犯,比丘威仪自端严,怨家之人不能近,若不如法即被诃。毗尼(戒律)住持佛法,是教化众生的根本,防护讥毁。我们必须以一颗护戒之心,不轻如来所制禁戒,乃至小罪亦应生大惭愧,起大怖畏。菩萨到第二地才算持戒清净,甚至误犯的过失亦不造作,任运持戒持,不持而持,若有一念持戒之心不名梵行清净。既然法界一相,具足无边功德又何须威仪等戒行?众生虽然自性清净,犹如明镜,但因无明尘垢,若不除尘,清净之体,终无净时,是故威仪细行是住持佛法,纲纪僧团的准绳。
  第三行,柔和质直摄生德。菩萨摄受众生必须悲智双运,度生第一要有大悲心,由有众生生起大悲心引发度生的事业,如果没有众生,或远离众生,菩萨的悲心又从何处生起?所以成佛作祖不离一切众生,若离一切众生并非另有佛道可成,菩萨行可行。
  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中第九恒顺众生大愿云:
  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大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5)
  因此,菩萨能否成就无上正觉,关键有没有大悲心救一切众生,若无众生则一切菩萨
  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度众生是菩萨完成佛道的伟业,然而众生的习性刚强难化,难调难伏,
  单有大悲心还不够,悲心要恰到好处必须善巧的运用智慧,投其众生所好。菩萨虽度众生而实无众生可度,观诸法空,故不住涅槃。具有大智大悲的菩萨,才完全能够契理不变随缘,契机随缘不变;唯以正念调柔身心,言行相符,举足低头,无非说法。
  非我辈凡人动即乖,说即错。以柔克刚(烦恼),调和身心,所以僧团又称六和众。六和是:(1)身和同事,(2)语和同默,(3)意和同忍,(4)戒和同修,(5)见和同解,(6)利和同均。发扬六和精神,统领大众一切无碍。
  第四行,普代众生受苦德。菩萨普渡一切众生,冤亲平等,代一切众生受苦,心无憎爱。诸大乘经中,常见菩萨捨身,凡所需求无所不捨,内施法财,外捨财宝妻室,为求佛道宁捨生命,永无休息,为度众生随处示化。象地藏菩萨度尽众生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又如观音救苦寻声,无处不现身。然而众生无边,菩萨是如何普代一切众生受苦?《华严`十回向品》云:
  菩萨摩诃萨见诸众生造作恶业,受诸众苦,……便作是念,我当于彼诸恶道中,代诸众生受种种苦,令其解脱。菩萨如是受苦毒时,转更精勤,不舍不避,不惊不怖,不退不怯,无有疲厌。……我当普为一切众生,备受众苦,令其得出无量生死,众苦大壑;我当普为一切众生,于一切世界,一切恶趣中,尽未来劫受一切苦。然常为众生勤修善根。何以故?我宁独受如是众苦,不令众生堕于地狱,我当于彼地狱畜牲,阎罗王等,险难之处,以身为质,救赎一切恶道众生,令得解脱。(6)              
  众生由众多业力而生死,罪性业苦本来空寂,无有体相。一切业相皆由众生虚妄心起,若以恶业有体相,则尽虚空界不能容受,何以故?因为众生的业从妄而生,妄生妄灭,实无有相可得,既无业相可得,岂有众生可得?有何众生可度?菩萨已了达诸法空相,心佛众生体无毫殊。众生由于念念业系无明,身心恒不自在,不知出离,菩萨如是教令众生断相续心,截生死流无边苦由无所寄托,是谓菩萨普代众生受苦德。            
  (六)摄用归体入五止         
  摄二用(海印森罗常住用,法界圆明自在用)归自性清净圆明心体,入佛甚深三昧。“入”指性相俱泯,体周法界,入无入相是名为“入”。这里“入”有特定含义。“止”心澄相尽,法尔如是即佛海印三昧。《华严经》云:
  如来深境界,其量切众生等虚空,一入,而实无所入。(7)
  又《准入佛境经》云:
  入诸无相定,见诸法寂静.常入平等故,敬礼无所观。(8)
  从上二经中可以看出一切众生无不在如来禅定中,实无入相。
  认为有妄(烦恼)可断,有真(涅槃)可入,这仍是众生迷相,不明白诸法本来平等,同出一法界,一旦悟了妄也是真,哪有真可入?真妄同体,是故入与不入同出法界本来平等。若明此理,你何曾不是生活在如来三昧境界中!入无相定才是彻底的入无所入佛境界。
  摄用归体入五止依四德为前提,进入五种禅定状态。五止是:第一、照法清虚离缘止。第二、观人寂怕绝欲止。第三、性起繁兴法尔止。第四、定光显现无念止。第五、理事玄通非相止。今详明五止:
  一、照法清虚离缘止。用真俗、空有、境智、能所对,泯相归实,在一真法界中,无有众生迷,也无诸佛悟,良由诸法平等所以。
  《金刚经》中说诸佛菩萨无一众生可度。《心经》强调无至以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众生妄则迷,妄心动而真心不动,妄息则真心自然流露,之所以说妄即是真,并不是离开妄以外另有颗真心可求。妄即相,真是性,摄妄归真,性与相不二一如。《大起信论》云:              
  一、心源无念,二、方便正观,论云: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即心源无念也。又论谓若能观察知心无念即得随顺入真如门即方便正观矣。(9)
  此引文包含二层含义:一是众生的心体(性)本来无念,则是佛的心智境界。二是知道了心无念的知(觉性)就能随顺进入真如。
  换言之,众生知道自己本性心不动无念,经过反复观照心性,只要将现在迷失已久的凡夫心驯练得契合真如本觉之真心,这种方法通称方便正观,所谓菩萨假诸方便作大佛事。照法清虚离缘止中的“照法清虚”是观一切诸法皆空,“离缘”远离众生的攀缘心相,是故《维摩斥目连章》云:
  夫说法者当如法说,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乃至法不属因,因不在缘。(10)
  说法的人应如法说的说,法不分别众生,无有众生相,离众生垢(烦恼),甚至将法推测到终极,它既不属因,也不在缘,因为因缘所生之法,法无自性,因与缘亦当无有自性,因、缘、法都无自性。若约法望因,缘讲因缘生之法的法未成之前,因和缘难道就是这个法吗?例如:纱未织成布匹之前,你能说这个组成布的材料、人工等缘就是这块布吗?虽然材料、人工等缘有织成这块布的可能性,在未成布时就不能等同视之。据此证明,法不属因,因不在缘。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因即成佛的可能性),但是必需通过一切修治法门之缘,才能成就自性心中的佛陀。      
  二、观人寂怕绝欲止。观人由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 、识蕴)和合,五蕴无主称为寂怕,不执著五蕴之身为我名为绝欲。照法清虚离缘止破除众生法执,观人寂怕绝欲止破人我执。
  一切观法中不外乎就是要破除众生无始以来的我、法二执,证二空(我空、法空)。佛教分大、小二乘,小乘破人我执证得偏真涅槃,大乘破法执证大般涅槃。
  三、性起繁兴止。称性而起称为性起繁兴。具体地说一切法称真如而起,即依体用而言。真如随缘则森罗万象同时俱兴,无不从此法界流;起应万差(万象之法)无不还归于法界,即摄用归体,随缘不变。法尔如是,古今不变。本止反映了事物体与用之间的性德作用。更进一步说,真如之法,法尔随缘,万法俱兴(生起),俱兴万法,法尔归性,是谓性起繁兴法尔止。
  四、定光显现无念止。前门四德展示菩萨的身、口、意三业清净,一切所作无不在禅定之中,慧依定发,犹如白净宝网珠,照映十方万物,性体明彻,不分美、丑、远、近、羌胡夷狄,万象齐照,一一显了。菩萨入此大妙观,成就心定犹如万字宝珠,万法俱现,虽现而不分别,也就是说菩萨心安住无念无相定中,随众生生死,于佛道不住涅槃,常作佛事,心不被凡夫、二乘、外道知见所动。
  五、理事玄通非相止。理即性,事即相。理事、性相互隐互显,互存互夺。“玄通”指有大智大悲的菩萨。“非相”即泯灭无寄。然而理由事显,事待理成,菩萨依性起修,修归于性,性修不二,理事双泯,境智双遮,大智圆明,体周法界,悲心济物,万行分然,不坏菩萨行,此谓行佛所行,悟入佛知见,融贯理事玄通非相。
  (七)依止起六观   
  定慧(止观双运)双修,如车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偏废。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5-29 13: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