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甲 发表于 2013-10-25 21:33:57

天地耦合多学科交叉研究地球差异旋转运动导致岁差现象

摘要;天文地理不分家。岁差看似天文现象,其实岁差属于地球科学范畴,是地球科学基础。火上爆发证明地球内部有液态岩浆,岩浆潮汐导致的固体潮汐使得地球差异旋转并导致恒星年与回归年的时间差(岁差)。根据岁差可以计算出地壳与地幔在一回归年的时间里差异旋转角度。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宋晓东博士利用地震波测量出地壳与地核之间的差异旋转运动,并得出每400年地核比地壳多转一圈。地球是分层结构,主要由;地壳、地幔、外核、内核等组成。地壳与地幔是否存在相对运动?我们可以通过对岁差的观测计算出地壳与地幔的差异旋转角度。回归年与恒星年的时间差就是岁差。
      岁差导致地壳每天在地幔上西移4.25米(换算成角度约138毫角秒),一年西移1551米(换算成角度50.266角秒),25763年地壳比地幔少转一圈。

王金甲 发表于 2013-10-28 05:38:23

地球是分层结构,主要由;地壳、地幔、外核、内核等组成。地壳与地幔是否存在相对运动?我们可以通过对岁差的观测计算出地壳与地幔的差异旋转角度。地壳与地幔的差异旋转导致回归年的时间短于恒星年。回归年与恒星年的时间差就是岁差。
      坐地日行八万里指地球赤道周长。岁差导致赤道地壳每天在地幔上西移4.25米(换算成角度约138毫角秒),一年西移1551米(换算成角度50.266角秒),在固体潮汐的作用下,在25763年的时间里地壳比地幔少转一圈完成一个岁差周期。
关键词;万有引力 固体潮汐 地球差异旋转 岁差 等效模拟实验 地球构造
    岁差现象的显著特点是天文学家历法时发现节气点西移,回归年的时间短于恒星年。
恒星年;地球公转360°的周期,需要时间365日6时9分10秒。地球的“质心”由A点逆时针公转到A点是一“恒星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地耦合多学科交叉研究地球差异旋转运动导致岁差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