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1812|回复: 1

桐源看风水:秦始皇风水全破解(二)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17-6-15 12: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桐源看风水:秦始皇风水全破解(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盗墓敲开秦始皇风水神秘门
从历史上看,秦国的崛起虽有一定预兆,但秦始皇与其曾祖父昭襄王、祖父孝文王三代人竟都出人意料地顺利登上了国君宝座。这使得有些历史学家发出
“机会第一、才能次之”的喟叹。

秦国国君尤其是嬴政登基称皇,果真是意外吗?当然不是!
西元1996年,随着陇南村民盗墓的声声炮响,史学界千年不解的秦人第一陵园——西垂陵园谜底随之揭开。由此而展开的重大考古发现,使得秦人祖先风水首度得以彻底解密。

西垂陵园露真容
西垂秦公陵园位于甘肃礼县大堡子山,坐酉向卯。
礼县城东面8公里处的西汉水北岸,一座突然抬起的山头,像一个厚实圆润的大土墩稳稳地盘踞在连绵群山的最南端,挡住了向西通往礼县的去路,这就是大堡子山。
山上,三座已发掘的古墓均坐西向东,头西脚东,分布间距在35米之间,很有规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堡子山

大堡子山秦公陵园以东,为西汉水河谷地带,平坦开阔,一马平川;西侧山势险峻,永坪河自北而南注入西汉水,狭窄蜿蜒。遗址西面、南面石壁陡峭,不可攀登,东面较缓,北面与起伏的群山相连接,南岸隔河与山坪城址相对。
从地理位置上看,这里两河夹一山,完全符合先秦贵族选择陵园的价值取向。
环境优越,山水特异,大堡子山风水如何,是真龙穴吗?
龙分贵贱,审龙当先察祖宗。西垂秦公陵园太祖山来自于大名鼎鼎的秦岭。
秦岭,传与秦国相关。古人以太白山为秦国最高山,太白山又为秦岭主峰,故名“秦岭”。
其实,秦岭与秦国大有关系的,还得算风水。数百年秦人五大陵区,无一不在秦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秦岭雄姿



三河两山存分歧
秦岭作为昆仑中干龙的主要部分,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
甘南高原东部有3条分别与秦岭、岷山相关的河流,即为西汉水、白龙江、洮河。由此地理布局,产生出一系列问题:西秦岭遇西汉水南北切割,是否会继续西延?岷山遇白龙江、洮河阻拦,还能北展东扩吗?陇南北部3条河流之间相夹的这一大片地区,究竟与秦岭、岷山两大山脉有何关系?
上述问题,一直没有准确答案,故而在有关著述中出现含混不清、自相矛盾的现象,至今尚无一致的看法:
《甘肃省志》认为:“陇南山地位于本省南部,甘南高原以东,渭河以南,属广义秦岭山地的西延。”
《礼县志》则认为:“礼县地处秦岭山脉和岷峨山脉之间,东部地区的山属秦岭山系,北、西南部地区的山属岷山山系,两个山脉,由西汉水分开两端。”更进一步说明,“岷山有东、南、北三大干支,其中东干支分水岭北行经礼县入境,县境北西山峰由此展开”。
如此一来,西垂秦公陵园龙脉,按省志说法,为秦岭山脉;照县志细分,则为岷山山脉。省志、县志的说法,具有一定代表性。广义上持省志之说,狭义上则按县志所言,是一种解决办法。
实际上,这一地区受到秦岭、岷山两大山脉的共同作用和影响,出现十分复杂的情况,确实难以说清道明。
此外,《宕昌县志》在客观分析县境山地情况后,得出“西秦岭和岷山两大山系的支脉遍布全县”的结论。
《甘谷县志》在明确县境南部山地系秦岭西延部分,朱圉山为秦岭一支后,又出现“朱圉山余脉,又为岷山中支”的说法。
方志折中描述以兼顾全面,或许是正确的的做法,但风水上非此即彼,模棱两可绝对行不通。
白龙江自西北向东南而下,切开了岷山北段山脉与东北的联系。江的两岸为悬崖峭壁,河道蜿蜒于崇山峻岭之中,构成一条生动的千里峡谷,其中心段就在陇南至舟曲地区,岷山北上部分被有效割断。
作为这一地质现象的证佐,岷山北段山脉转向北西,一改南东走势,明显受到白龙江的界定。
岷县东部,又一条洮河切割了岷山余脉与东部的联系,其程度是那样的深刻、彻底。岷山余脉由此转进东部西礼山地,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
遭遇西秦岭自南而北的较强山流,甘愿退居其次。两大山脉交会,强者为主,弱者从之,岷山余脉北上受压,东进无力,至此成为定局。

雷古祖山够强悍
西秦岭在这一地区的山脉,果真如方志所言,是秦岭余脉吗?并不是!这里是西秦岭异常强悍的一条支脉,控制着广大地区,至少在风水上是这样。
海拔3767.2米的太白山,位于秦岭山脉中段,距西垂秦公陵园250多公里,不可能远距离逆回作祖;与昆仑山脉分界的西部临潭县迭山一带,那里有很多比太白山还要高的山峰,但也遥不可及。寻找陇南西秦岭祖山,不能舍近求远。
在舟曲县北,一座内角大于120度的三角锥形雄伟山峰,也就是西秦岭主峰之一雷古山,此即西垂秦公陵园太祖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雷古山卫星摄像图

海拔4154米的雷古山,是一座金星,钢铁般傲立于白龙江北岸,与岷山隔水相望。雷古山山势南陡北缓,山梁向东北自然延伸,体现出北上的要求。龙脉东北行20公里,过岷江。再20公里,重起海拔3552米的岷峨山。
如果说,雷古山岿然独立,惟我独尊,那么,岷峨山则不但高峻,还异样的张扬。山体呈西北——东南走向,绵延达20公里,简直就是铺天盖地的一顶帐幕。近距离出现两座联系紧密、雄踞陇南、高绝一方的山峰,风水表明,西垂秦公陵园龙脉,确实出自秦岭,与岷山无涉。
祖山高峻,证得龙强力大,但对于结作而言,近之则僵,必须大跌大断,远离祖山寻穴。
龙脉与山脉不同,要的是蜿蜒曲折,具龙腾之性情,如此则为生龙、进龙、强龙、福龙。反之,则为死龙、退龙、弱龙、劫杀龙。雷古山、岷峨山中隔一水,行龙富于变化,在风水上极为难得。
岷峨山帐幕中,一脉自主峰五个咀透出,北上,入礼县境,折东北,过燕子河、永坪河,充分削减至刚燥性,消弭煞气后,由此展开礼县的北西山峰,向甘谷进发。约80公里,遭遇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地质构造带影响,临水止于渭河南岸。
雷古山、岷峨山东北行,山脉虽纷乱,却又有迹可寻。龙脉奔行100余公里,到达甘谷县西南部,崛起朱圉山,驻跸下来,北隔渭河遥与六盘山相对。
秦岭、六盘山两支山脉就此展开对峙,分属两支山脉的朱圉山、陇山余脉于渭河南北形成开阔的谷地。龙脉至此向北充分展开,再次面临选择。

秦岭东进有序曲
陇南地区,西秦岭为何一反常态,南北纵贯上百公里,作出大别于岷山的强劲表现呢?这得从秦岭与西汉水、白龙江的关系说起。
集水众多的西汉水,是一条吉祥之河。表面上,西汉水终止了秦岭西延的范围,成为西秦岭与岷山的界河。但实际上,在西汉水自东而西折南再转东南的蜿蜒流淌中,秦岭与西部的联系从未中断,支脉西进的步伐并没有因此停止。昂扬的陇南高原广泛展布于白龙江以东地区,就是证明。
白龙江浩荡磅礴,不比西汉水温柔。与白龙江遭遇于陇南,龙脉趋避之,转身北上。为了划清界限,还专门腾出一块地方作为缓冲,雷古山就在白龙江与岷江交会的半球地带,毅然屹立于江边。近傍大江,分外凛冽。得水祖山,金水相生,力量大增,但江水磅礴,白龙江别情它顾,有去无回,又为龙脉所主的日后发展埋下了不祥伏笔。
对于陇南东北部秦岭地势的这一变化,风水分析与方志著述相合。从风水角度上看,这不是西秦岭余脉所为,至少是一条有相当分量的龙脉在刻意为之。
来自于岷山山前地带的蚕食,西秦岭不得不防。而最好的办法便是扩大腹地,加强占领,防范于未然。自南而北筑起防护墙,堵塞被侵入的漏洞,就成为一种必须。因此,西秦岭特意来了一个大幅度的迂回包抄,南抵白龙江、北至渭河,100多公里垂直升降,竖起了一面铜墙铁壁。这是西秦岭的一次强力崛起,是其东进前的一次重要操演。由此,秦岭有了稳固的后方,全力东进。
总体东西走向,一脉南北纵贯,西秦岭给陇南高原划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使自身增添了无穷的奥妙。朱圉山作为这支龙脉北上的终点,但还不是南向龙脉的尽结之所。

少祖名山藏玄机
作为雷古山始发龙脉的重要转折点,朱圉山顺势成为西垂秦公陵园的少祖山。亘古名山朱圉山,到底是怎样的一座山峰呢?
朱圉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层峦叠嶂,诸峰耸峙,连绵于甘谷县西南者,皆可称为朱圉山。据《甘谷县志》,朱圉山横贯渭水以南,主要山峰有碧云山、飞来山、龙台山、乌龙山、灵凤山、见龙山、无畏山等20多座,是周布上百公里的山脉总称,并非孤峰独秀,专指一山。
(清)胡渭《禹贡锥指》:“朱圉山在今伏羌县南三十里,山色带赤。”全面隆起的朱圉山,略呈北南走向,中心段主峰由一座座赤色石质金星构成,山脊相连,水星绵延,一片帐幕。
朱圉山磅礴于百里之间,虽岗峦纵横,群峰峻秀,却又主次分明。极峰石鼓山海拔2625米,座落在古坡乡石角坪,屹立于朱圉群峰之上,是甘谷县内最高山峰。历代山经地志载明,朱圉山在梧中聚,有石鼓,不击自鸣,鸣则兵起。
石长丈三尺,广厚略等,在崖肋去地百余丈,俗名石鼓。初春万物透绿,石鼓仍是积雪皑皑;大雨前夕,则烟云弥漫,雾气朦胧。石鼓崖下,群溪潺潺,汇为耤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为清代《伏羌县志》(甘谷县元代称伏羌县,明、清两代沿用)关于“朱圉晚霞”的记载。

朱圉石鼓宛若蟠龙,蓄势待发。北展,先有东西流向的耤河(古称洋水、峄水,又称乌龙江)横绕于前。脉过艾家川,又拔地亘空为十八盘,至古坡头分东、西、中三梁,蜿蜒而上,遇渭河拦截,龙身止步。西梁北尽处为天马山,中岭北尽处为旗鼓山,东岭北尽处为天门山,百里列峙,绵亘渭南。三岭呈叶状伸延,万山齐发,显示出少有的强势。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风水态势。龙脉至此驻扎下来,反复震荡回旋,酝酿变化。因受限于北,一脉掉头南下,扬长直去,以寻找更广阔、更适合发展的空间。强悍的石鼓山,由此成为龙脉重起的关键祖山,北衍的朱圉山余脉作为其行将大尽的必要程序,变为余曜和宽正面的纵深依托。
南下龙脉,不再拖泥带水,而是多路集结,万山同向,全力南进,其势疾速。与此同时,龙脉左有峁水河(又名红河),右有永坪河,两水夹送,力量倍增,约43公里距离几乎毫无停歇,一气呵成。

(待续,本文选自《千年堪舆——西垂未央》第三章秦陵东向”。)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发表于 2017-6-16 10: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不错,可没有近照,还不够完整。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4-20 04: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