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4040|回复: 10

【轉貼】宇宙的终极密码:从释迦牟尼到爱因斯坦 共振理論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qq:QQ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14-12-13 21: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 普朗克量子常数——神秘的宇宙精灵

  爱因斯坦的老师、量子理论之父——普朗克博士,191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感叹道:我对原子的研究最后的结论是——世界上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物质是由快速振动的量子组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有形无形皆是不断振动的能量,两者的分别在于振动频率不同,因而产生不同意识或形式的不同物质。振动频率高的成为无形的物质,如人的思想、感觉和意识;振动频率低的成为有形物质,如看得到的桌子、椅子、人体等等。用“顶天立地”来形容人类的处境是最恰当不过了。人同时存在于两种不同的世界,头上顶着高层次的灵性世界,脚下踏着物质化的实体世界,人既有肉体也是灵体。乍听之下灵与肉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观念,但灵性和肉体并非毫不相干,因为物质即能量,有形无形皆是不断振动的能量,两者的分别在于振动频率不同,因而产生不同意识或形式的不同物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振动频率高的成为无形的物质,如人的思想、感觉和意识;振动频率低的成为有形物质,如看得到的桌子、椅子、人体等等。关于物质即能量(energy,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气”或是物理学上的“振动”),源自古埃及和希腊的“秘传哲理”谈到宇宙七个原理的“振动原理”(principle of vibration)就明白指出:“没有任何东西是静止的,一切都在动,一切都在振动。”

  而东方圣贤,如佛陀,也在2600年前指出,宇宙间的所有事物,都是由振动组成。近代的科学也印证了能量和物质间的关系,最有名的就是爱因斯坦的E=mc2(E是能量,m是质量,c是光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然而,由于人类受限于感官所能触及的三维空间及线性的时间观念,误把实体的、有边界的物质,与连续的、波动的能量场视为两种不同的东西,前者以牛顿的古典动力学(classical dynamics)为代表,而后者以马克斯威尔(James C. Maxwell)的古典电动力学(classical electrodynamics)为代表,两者成为19世纪末古典物理学达到巅峰的两大支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可是,当科学家再往最微细的次原子领域探索,或向最广阔的宇宙苍穹深究时,却发现在人类感官经验所不及的境地,物质与能量的本质其实是合而为一的。20世纪初的量子力学及相对论,也彻底颠覆了古典物理机械式的时空观。最著名的就是德国量子物理学家普朗克的E=hv(E是能量,h是一个量子常数,v是振动的频率),当一个事物常数不变的情况下,振动频率越高,它的能量越强。

* 大卫·霍金斯的“能量级别论”

  我们之所以认为“物质和能量”或“肉体和灵体”截然不同,是因为我们人类有着二元(两极)化思考模式。我们所知道的事物,几乎都是来自知识和逻辑,而知识和逻辑形成了思想,思想就成为语言的基础,这种模式使得人类变成二元化的产物,有着二元化的思考方式。因此,在人的世界里有“善”就有“恶”,有“对”自然有“错”,有“好”更是有“坏”,有“快乐”当然也有“痛苦”,一切皆有对立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美国著名的精神科医师大卫·霍金斯(Dr. David R.Hawkins)的“能量级别论”研究告诉我们,善的能量级别高,恶的能量级别就低。如下表:
1. 开悟正觉:700~1000 
2. 安详平和:600
3. 寧静喜悦:540
4. 爱与崇敬:500
5. 理性明智:400
6. 宽容原谅:350
7. 希望乐观:310
8. 淡定信赖:250
9. 勇气肯定:200
10. 骄傲轻蔑:175
11. 愤怒仇恨:150
12. 渴望欲望:125
13. 恐惧焦虑:100
14. 忧伤懊悔: 75
15. 冷漠绝望: 50
16. 罪恶谴责: 30
17. 羞愧耻辱: 20
低于10的人,亚健康、慢性病或者病重
接近0级的人,频临死亡。

  所以,古人云“生命在于运动” ,这句话无论在“内静外动(体育)”还是“外静内动(禅定)”,都是正确的。

  打个比方,物质和能量像是处于一渐层连续体(continuum)的两极,一极为黑,一极为白,介于两极之间是灰色,而这具有黑白两极特色的灰色,包含着从偏白的灰色渐次发展到偏黑的灰色,这现象正如“秘传哲理”中“两极原理”(Principle of Polarity)所说的:“一切成双,一切皆有两极,一切皆有对立面,相似和相异是一样的,相反的东西其本质也是一样的,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极端的状况会彼此相遇,所有真理不过是半真理,所有的矛盾也许互相调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因此,人的灵体和肉体是同一件事,同属一渐层连续体的两端,正如是与非、善与恶、快乐与痛苦本质并无不同,分别只在于能量振动有所差异。

  如果以灵学和疗愈学来说,能量振动频率高而且精细的能量,是属于高层次的自性本体;当振动频率降低时,产生的物质就愈粗重(比如人的肉体),肉体在人类的四个次元中是频率最低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为什么人的肉眼看不见灵体?

  也许有人要问,既然有灵体的存在,为什么人的肉眼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 一般而言,人类生存的世界是一个物质世界,位于前面所谈的连续体的末端,和另一端无形灵性世界相较,这个物质世界比重大、振动低,因此肉体的察觉力非常有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人类经由眼、耳、鼻、舌、身来感觉。每一种感官,都可以察觉到高高低低不同的频率。
  例如人的耳朵可听到的频率范围,最高可达到每秒20000赫兹、最低可听到每秒16赫兹。人的眼睛,可以看到某一个范围内的频率,例如当振动频率在500~536兆赫之间时,眼睛就会看到黄色。人的肉眼可以分辨红橙黄绿蓝靛紫,紫色是人类肉眼可以看到颜色的极限。其实,在紫色之上还有振动频率更高的紫外线,在红色之下也有振动频率更低的红外线,但因为振动频率过高或过低,超过人类肉眼可以看到的范围,所以我们看不见。电磁波频谱从交流电的几十赫兹到伽马射线的大于3×1019赫兹,范围非常之大,而人眼可见的光波只是其中很小很小的一段。

  我们察觉不到的事物,难道就表示它不存在吗?事实上它一直都存在,而且一直存在我们的四周。上面所谈的紫外线或红外线,它不但存在,而且还渗透到人类的肉体之中。在肉体或物质世界之外,存在着振动频率更高的广大世界。如果我们调整自己的能量振动频率,就可以突破限制,接受到广大世界中的信息,而不再只是限制在肉体或物质世界的层次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世上所有的东西,不论是固体、气体或是液体,不论是有形或无形,都是一种能量的表现。而能量是不灭的,既不能被创造也无法被销毁,这也是经过科学家如爱因斯坦等人所印证过的事实。

  然而,科学家还印证了另一事实,那就是“能量是可以转换的”,可以从振频低的一极转换成连续体上振频高的另一极,这一事实对人类来说可是个大好消息,这表示我们是可以经由一些方法来调高我们自己的能量。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粗糙笨重、密度大的能量,升华成精细轻快、密度小的能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正基于这个观点;UFO专家提出大胆设想,以前认为在外星的ufo生物其实可能生活在地球上,只不过他们生活在高频率空间中,我们的肉眼所见频率是看不到这个空间的。
  这让我想起清华大学有门课程,关于“物质能量信息”,揭示了宇宙三种不同的存在形式。传统养生学经常提到“人有三宝精、气、神”,刚好对应了物质()、能量()、信息()。这难道是巧合吗?结合《道德经》延伸,物质()、能量(?)、信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以为和”。“一”是什么?“炁”又是什么?人的肉眼看得到信息吗?看得到能量吗?

* 共振能使低频变高频

  为了说明能量是如何从低振频转换到高振频,必须提到1665年荷兰科学家贺金斯(Christian Huygens)所发现的“共振原理”(entrainment):当两种有着不同周期的物质能量相遇时,振动韵律强大的物质会使较弱的一方以同样的速率振动,而形成同步共振现象。也就是说,强大韵律的振动投射到另一有相对应频率的物体上,而此振动韵律弱的物体由于受到相对应频率之周期性的刺激,因而与较强的物体产生共鸣而振动。

  贺金斯曾在房间里的墙上并排放置不同速率的老爷钟,然后走出房间,第二天再回来时发现老爷钟的钟锤皆以同速率同步摆动,其后许多人相继重复此钟锤实验,屡试不爽。事实上,“共振”可以说是一种共鸣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比如琴弦,未振动的琴弦会受强烈振动琴弦的影响而一起共振;再举个女高音震破玻璃杯的例子,女高音高频的歌声(无形)能提高玻璃杯(有形)的振动速率,当振动高到某一程度,玻璃杯无法再维持玻璃的形状因而破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当你和人谈话很投机产生共鸣时,或课堂上老师的谈话很吸引你而你猛点头时,你的脑波可能正在共振;有时与人相处,彼此虽无言语却灵犀相通,也是共振的现象。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愿意花钱买机票,千里迢迢去参加某法师或牧师主持的法会或布道大会,你若坐在他们的振频范围之内,你的能量也会随之提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你可能会问,能量的“高”和“低”是怎么定的?到底能量“高”或“低”意所何指?我们常听人用“能量”来形容人、物或地理环境,“此人很有能量”或“这地方能量很强,风水不错”。可惜的是,目前为止,科学界还没有任何“绝对”的科学标准或仪器能精确测量世上所有的能量。

  因此,在疗愈学或灵学上,要测量能量的高或低,传统上都是靠测量者的超感能力(超视觉、超听觉、超嗅觉、超味觉、超触觉或动觉)。由于每一种能量皆有特定的脉动(亦即其振动频率),可以用超感官去测量,举个用超触觉或肌肉动觉测能量的例子:如到市场买水果,我伸手去感觉来自两个不同农场的苹果,A苹果感觉上脉动慢些,B苹果感觉上脉动快些、振动的“质”也精细些,我当然会选择能量较“高”的B苹果。

  除了靠超感能力外,各文化也有特定的方法测量能量,如西方用占卜杖或占卜枝来测地下水或矿脉,这古老的方法即使是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仍被广泛使用。安慈的大哥10多年前退休后想离世独居,在加州的天使营山区买下20多英亩的地,这大片荒地当时没路、没电、没水,要在其上建屋子居住,当务之急自然是找水源凿井,他请的便是当地的“导者”(Dowser)为他找水。安慈的养父生前在加州的莫得斯朵(Modesto)拥有大片农场,农场上10多幢房子是安慈小时候跟着他合建的,他告诉我,他找水源从不假他人,也是用柳枝占卜找水源。本书在“气轮”一章所谈的摆锤测量也是相同的原理。

  近代一位法国物理学家宝维斯(Antoine Bovis)用钟锤原理发展出“宝维斯尺度”(Bovis Scale),有系统地用数据来测量并记录物质的能量,任何东西都可测量出用数字代表的值。对生物体来说,6500单位以下是负值,对健康有害;6500为中性,不好不坏,若是对健康有益,必须至少在8000以上。比如说,如果将之用来测量地理,所得之值若是低于6500则不适合人居住,可能是地下水脉流经之处或正好是地球辐射线较强之处。另外,教堂钟声为11000,宗教庙宇为14000。

  若用“宝维斯尺度”来测量人体,在细胞层次上,癌细胞都低于6500,正常细胞的DNA 高于6500,至于全身的能量,有病的人测出的数字低于6500,感觉疲倦的正常人为6500,身体健康的人为7500,精力充沛的人为8500,有能力疗愈别人的人至少是8500,有灵媒能力之人少9000,不少长期修行者所测出的能量值远超过10000。

* 疗愈密码,把低频能量提升成高频能量


  所谓的“疗愈”,其实就是透过“共振”来转换人的电磁场中低频能量状态,这表示我们是可以经由一些方法来调高我们自己的能量,把粗糙笨重、密度大的能量,转化升华成精细轻快、密度小、振频高的能量。共振可应用在人体的各个层次上,在细胞层次上来说,我们可以将人体内堆积过多的自由基转换成为阴离子;在肉体上,可以将高度浓缩的肿瘤转换成密度较小的健康肌肉;在情绪上,我们可以将比重大的痛苦升华成比重小的快乐;在认知上,可以将负面的批判转换成正面的欣赏,将悲观的看法转为乐观的态度;在灵性上,可以将人的意识从原本只认同有形的肉体,提高到也能感觉无形灵体的状态,从而唤醒我们的灵性意识,重新和自性本体联结,最后达到和宇宙合为一体的状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们从物理学的角度出发,却准备带各位走一趟心灵之旅,心物本来就是相互融合的,
  我们发现许多西方近代伟大的心灵,越深入其物质科学研究领域,就越能体会心灵与物质的相通之处。例如从玻姆的全息宇宙观中,我们依稀可以看到一多相融溶的“华严世界”——整体包含个体,而个体也包含整体的讯息,每一个体都是本自俱足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接下来的章节,我们会从“自性本体”、“高层自我”逐步认识到“低层自我”,在生命蓝图的暗示下,我们会体会到所谓“疗愈”,其实就是回归自性本体的“觉悟”过程,这过程始于“创伤”、终于疗愈,却从不曾离开创伤,以较时尚的科学术语来说,就是创伤本来就具有疗愈的所有密码,只等着我们去解码,创伤与疗愈本来就是同个本质的两个面向,看似二元对峙,实则本自如一。就像华严世界一般,从高层自我到低层自我,从物质的肉身到高次元的能量体,所有的空间都是互相融合、互相渗透,自性本体从未远离。请读者不要把高层与低层看做一个直线的两极,否则就堕入了二元化的思考模式,使得创伤与疗愈反而变成互相否定对峙的客体。

  依循本章所提的许多伟大学者从物质过渡到心灵的足迹,我们建议读者在往下的身心探险旅程中,带着三个宝贵的心灵钥匙:
  开放的视野:惊奇的喜悦往往隐藏在别无去路的困顿之后,所以别忙着否定任何与我们刻板经验不同之处。跨越二元对立的平等心:莫要去区分好坏、善恶、高低,只要区分就有界限,就砌了一道阻碍悟道的高墙。

  用心去体会的直觉:碰到难解迷惑之处,与其用脑思考,不如用心去导航。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量子之父问道古圣先贤

  看下图:物质的分子结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当有人问你,哪位是世界上最伟大科学家?你会肯定的回答:爱因斯坦
  爱因斯最伟大的成就:《相对论》190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其核心内容源于爱因斯坦两个伟大的实验:
  一个尺缩效应;一个钟慢效应。

  尺缩效应:尺子的长度在三维空间相对不变,而在超越三维空间的速度下运行,速度越快尺子会越缩短。当速度越接近光速,尺子的质量接近于0(佛家称为“空”),揭示宇宙中空间的相对性;
  钟曼效应:钟表的时间在三维空间相对不变,而在超越三维空间的速度下运行,速度越快钟表会走得越慢。当速度越接近光速,钟表的时间趋于停止(佛家称为“定”)。揭示宇宙中时间的相对性。

  不可思议吧!那是因为你的的思维模式没有超越三维空间的世界观,但是,爱因斯坦和释迦牟尼佛做到了!

  再看看科学家在显微镜发现了什么吧!

  “物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纳米-夸克……”

  最终发现的物质,竟然在显微镜下是看不到的,这种物质被称为“夸克”——世界上最小的物质或者类物质,或者根本不存在,不对!“有”或者“无”,阴和阳,色或空,干脆叫“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道德经》“有,万物之母,无,天地之始”。“万物负阴而抱阳,中炁以为和”。
  《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亦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正像科学家发现的“夸克”,这种物质既简单又神秘——超级震撼了人类!

  谈到夸克的特性,更是奇妙无比:

  1、其中有两种夸克——中微子光子,在绝对静止状态下,它质量是0,它一动要么是+、要么是-,所以,科学家发现的“夸克”几乎同时出现一正一负的“对夸克”。这不禁让我想起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中二是指阴阳,三应该是五行(因为元素周期表里面的元素几乎都可以按“金木水火土”分类了),“三生万物”可以理解为这五种基本元素按不同比例的组合就形成了宇宙万物啊!那么“一”是什么呢?没错,当然就是指“0”!还记得佛祖说过“四大皆空”吗?还记得六组说“本来无一物”吗?紧接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它的寿命 ∞(无穷大)。难怪古圣先贤、历朝历代的修行者都在“禅”“定”修炼悟道,以求长生久世,其实是都想得到这个∞(无量寿),因为“一定成功”!不“定”当然就难成功!顺便提一下:质量为0的东东正是无量光!“无量光”“无量寿”合起来正是佛家唱号“阿弥陀佛”,道家称的“无量寿佛”,这些咒语神秘莫测,世间几个人能明白啊!0其小无内其大无外,表示“空间”;∞不生不灭无始无终,表示“时间”;空间为“宇”,时间为“宙”,怪不得古往今来那些修道者果真很长寿啊!我恍然大悟——原来古圣先贤(内求法)和现代科学家(外求法)都是在忙活探求“宇宙”真相呢。
  再看下面:老君山108米的老子塑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老子右手《道德经》,左手一个指头。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

  难道这个“一”就是“炁”(qi4声,指先天之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总之:这些都是末学从爱因斯坦相对论里悟道点儿感想,距离“宇宙真相”差距甚远。仅供仁者、智者朋友们参考吧。


  让我们把思维进一步扩展一下,如果人体是一个小宇宙的话,那里面的粒子是不是就相当于宇宙当中的星球啊,一定是的,那粒子上面会不会有生命呢?可能就有生命存在。这可不是我思路广,释迦牟尼有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学说。

  “释迦牟尼佛在2500年前就对三千大千世界了如指掌,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中有三十三个界定范围,而生命则以十种不同的形式和等级遍及于三界,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中,在华藏世界内有十种不可说佛刹微尘香水海,无极无尽。有无数个像西方极乐世界的星体,并且仔细详尽地解说那里的情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他告诉人们地球就像一个椭圆形的庵摩罗果,这是2000多年以后才被科学家证实的啊!他讲我们的身体就是由这若干极微缘聚构成,他还讲了一粒沙里还有这样的三千大千世界。一粒沙子就像一个宇宙一样,里面也含藏像我们这样的智慧生命,有星球,也有山川河流。他还说一滴水中有八万四千生命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如果人类未发现显微镜,恐怕到现在还认为佛陀是在讲迷信了!听起来很玄哪!可是如果看看这些照片,我觉得这也并不玄,一切皆有可能。所有的科学定律都只能在特定的时空中成立,它们多数从一开始就注定会遭到修正甚至否定的命运。释迦牟尼佛观察宇宙就像一个视力正常的人观察大象一样,而科学的方法则是一群盲人在摸象,他们研究的成果绝不是大象的全体和真实。

  佛陀教我们要“但求本,不愁末”。他说法四十九年,种种方便,长说短说、横说竖说,并非是想告诉我们大象鼻子有多长,尾巴多少毛这类技术的问题,而是教我们这群盲人睁开眼睛而已!

  如此看来,我们的肉眼真的很局限,让我们只看到表象,看到假象,而看不到真相。我们的“看不见就不相信”的观念是不在理,得转变一下了!!!

  现代物理科学研究者也应知,要找到组成物质的最细结构(如量子级别物质),只能是徒费心机,或者“如是说”而已,因物质只是一种幻相,它没有常而有质碍的最细尘粒,若在虚幻的现象界中寻找,将会离真相越来越远,永远也不可能穷尽其微,只有转而研究人的内心(如禅定态),宇宙物质之迷才有解开之时。宇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发表于 2014-12-14 21: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哲理,對我們研究物質世界提供線路
发表于 2014-12-14 2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心之大。
发表于 2015-1-7 19:51: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宇宙的终极密码:从释迦摩尼到爱因斯坦 共振理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爱因斯坦的老师、量子理论之父——普朗克博士,191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感叹道:我对原子的研究最后的结论是——世界上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物质是由快速振动的量子组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有形无形皆是不断振动的能量,两者的分别在于振动频率不同,因而产生不同意识或形式的不同物质。振动频率高的成为无形的物质,如人的思想、感觉和意识;振动频率低的成为有形物质,如看得到的桌子、椅子、人体等等。用“顶天立地”来形容人类的处境是最恰当不过了。人同时存在于两种不同的世界,头上顶着高层次的灵性世界,脚下踏着物质化的实体世界,人既有肉体也是灵体。乍听之下灵与肉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观念,但灵性和肉体并非毫不相干,因为物质即能量,有形无形皆是不断振动的能量,两者的分别在于振动频率不同,因而产生不同意识或形式的不同物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振动频率高的成为无形的物质,如人的思想、感觉和意识;振动频率低的成为有形物质,如看得到的桌子、椅子、人体等等。关于物质即能量(energy,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气”或是物理学上的“振动”),源自古埃及和希腊的“秘传哲理”谈到宇宙七个原理的“振动原理”(principle of vibration)就明白指出:“没有任何东西是静止的,一切都在动,一切都在振动。”


  而东方圣贤,如佛陀,也在2600年前指出,宇宙间的所有事物,都是由振动组成。近代的科学也印证了能量和物质间的关系,最有名的就是爱因斯坦的E=mc2(E是能量,m是质量,c是光速)。

 然而,由于人类受限于感官所能触及的三维空间及线性的时间观念,误把实体的、有边界的物质,与连续的、波动的能量场视为两种不同的东西,前者以牛顿的古典动力学(classical dynamics)为代表,而后者以马克斯威尔(James C. Maxwell)的古典电动力学(classical electrodynamics)为代表,两者成为19世纪末古典物理学达到巅峰的两大支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然而,由于人类受限于感官所能触及的三维空间及线性的时间观念,误把实体的、有边界的物质,与连续的、波动的能量场视为两种不同的东西,前者以牛顿的古典动力学(classical dynamics)为代表,而后者以马克斯威尔(James C. Maxwell)的古典电动力学(classical electrodynamics)为代表,两者成为19世纪末古典物理学达到巅峰的两大支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可是,当科学家再往最微细的次原子领域探索,或向最广阔的宇宙苍穹深究时,却发现在人类感官经验所不及的境地,物质与能量的本质其实是合而为一的。20世纪初的量子力学及相对论,也彻底颠覆了古典物理机械式的时空观。最著名的就是德国量子物理学家普朗克的E=hv(E是能量,h是一个量子常数,v是振动的频率),当一个事物常数不变的情况下,振动频率越高,它的能量越强。


* 大卫·霍金斯的“能量级别论”


  我们之所以认为“物质和能量”或“肉体和灵体”截然不同,是因为我们人类有着二元(两极)化思考模式。我们所知道的事物,几乎都是来自知识和逻辑,而知识和逻辑形成了思想,思想就成为语言的基础,这种模式使得人类变成二元化的产物,有着二元化的思考方式。因此,在人的世界里有“善”就有“恶”,有“对”自然有“错”,有“好”更是有“坏”,有“快乐”当然也有“痛苦”,一切皆有对立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美国著名的精神科医师大卫·霍金斯(Dr. David R.Hawkins)的“能量级别论”研究告诉我们,善的能量级别高,恶的能量级别就低。如下表:

1. 开悟正觉:700~1000 

2. 安详平和:600

3. 寧静喜悦:540

4. 爱与崇敬:500

5. 理性明智:400

6. 宽容原谅:350

7. 希望乐观:310

8. 淡定信赖:250

9. 勇气肯定:200

10. 骄傲轻蔑:175

11. 愤怒仇恨:150

12. 渴望欲望:125

13. 恐惧焦虑:100

14. 忧伤懊悔: 75

15. 冷漠绝望: 50

16. 罪恶谴责: 30

17. 羞愧耻辱: 20

低于10的人,亚健康、慢性病或者病重

接近0级的人,频临死亡。


  所以,古人云“生命在于运动” ,这句话无论在“内静外动(体育)”还是“外静内动(禅定)”,都是正确的。


  打个比方,物质和能量像是处于一渐层连续体(continuum)的两极,一极为黑,一极为白,介于两极之间是灰色,而这具有黑白两极特色的灰色,包含着从偏白的灰色渐次发展到偏黑的灰色,这现象正如“秘传哲理”中“两极原理”(Principle of Polarity)所说的:“一切成双,一切皆有两极,一切皆有对立面,相似和相异是一样的,相反的东西其本质也是一样的,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极端的状况会彼此相遇,所有真理不过是半真理,所有的矛盾也许互相调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因此,人的灵体和肉体是同一件事,同属一渐层连续体的两端,正如是与非、善与恶、快乐与痛苦本质并无不同,分别只在于能量振动有所差异。


  如果以灵学和疗愈学来说,能量振动频率高而且精细的能量,是属于高层次的自性本体;当振动频率降低时,产生的物质就愈粗重(比如人的肉体),肉体在人类的四个次元中是频率最低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为什么人的肉眼看不见灵体?


  也许有人要问,既然有灵体的存在,为什么人的肉眼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 一般而言,人类生存的世界是一个物质世界,位于前面所谈的连续体的末端,和另一端无形灵性世界相较,这个物质世界比重大、振动低,因此肉体的察觉力非常有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人类经由眼、耳、鼻、舌、身来感觉。每一种感官,都可以察觉到高高低低不同的频率。

  例如人的耳朵可听到的频率范围,最高可达到每秒20000赫兹、最低可听到每秒16赫兹。人的眼睛,可以看到某一个范围内的频率,例如当振动频率在500~536兆赫之间时,眼睛就会看到黄色。人的肉眼可以分辨红橙黄绿蓝靛紫,紫色是人类肉眼可以看到颜色的极限。其实,在紫色之上还有振动频率更高的紫外线,在红色之下也有振动频率更低的红外线,但因为振动频率过高或过低,超过人类肉眼可以看到的范围,所以我们看不见。电磁波频谱从交流电的几十赫兹到伽马射线的大于3×1019赫兹,范围非常之大,而人眼可见的光波只是其中很小很小的一段。


  我们察觉不到的事物,难道就表示它不存在吗?事实上它一直都存在,而且一直存在我们的四周。上面所谈的紫外线或红外线,它不但存在,而且还渗透到人类的肉体之中。在肉体或物质世界之外,存在着振动频率更高的广大世界。如果我们调整自己的能量振动频率,就可以突破限制,接受到广大世界中的信息,而不再只是限制在肉体或物质世界的层次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世上所有的东西,不论是固体、气体或是液体,不论是有形或无形,都是一种能量的表现。而能量是不灭的,既不能被创造也无法被销毁,这也是经过科学家如爱因斯坦等人所印证过的事实。


  然而,科学家还印证了另一事实,那就是“能量是可以转换的”,可以从振频低的一极转换成连续体上振频高的另一极,这一事实对人类来说可是个大好消息,这表示我们是可以经由一些方法来调高我们自己的能量。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粗糙笨重、密度大的能量,升华成精细轻快、密度小的能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正基于这个观点;UFO专家提出大胆设想,以前认为在外星的ufo生物其实可能生活在地球上,只不过他们生活在高频率空间中,我们的肉眼所见频率是看不到这个空间的。

  这让我想起清华大学有门课程,关于“物质能量信息”,揭示了宇宙三种不同的存在形式。传统养生学经常提到“人有三宝精、气、神”,刚好对应了物质()、能量()、信息()。这难道是巧合吗?结合《道德经》延伸,物质()、能量(?)、信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以为和”。“一”是什么?“炁”又是什么?人的肉眼看得到信息吗?看得到能量吗?


* 共振能使低频变高频


  为了说明能量是如何从低振频转换到高振频,必须提到1665年荷兰科学家贺金斯(Christian Huygens)所发现的“共振原理”(entrainment):当两种有着不同周期的物质能量相遇时,振动韵律强大的物质会使较弱的一方以同样的速率振动,而形成同步共振现象。也就是说,强大韵律的振动投射到另一有相对应频率的物体上,而此振动韵律弱的物体由于受到相对应频率之周期性的刺激,因而与较强的物体产生共鸣而振动。


  贺金斯曾在房间里的墙上并排放置不同速率的老爷钟,然后走出房间,第二天再回来时发现老爷钟的钟锤皆以同速率同步摆动,其后许多人相继重复此钟锤实验,屡试不爽。事实上,“共振”可以说是一种共鸣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比如琴弦,未振动的琴弦会受强烈振动琴弦的影响而一起共振;再举个女高音震破玻璃杯的例子,女高音高频的歌声(无形)能提高玻璃杯(有形)的振动速率,当振动高到某一程度,玻璃杯无法再维持玻璃的形状因而破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当你和人谈话很投机产生共鸣时,或课堂上老师的谈话很吸引你而你猛点头时,你的脑波可能正在共振;有时与人相处,彼此虽无言语却灵犀相通,也是共振的现象。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愿意花钱买机票,千里迢迢去参加某法师或牧师主持的法会或布道大会,你若坐在他们的振频范围之内,你的能量也会随之提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你可能会问,能量的“高”和“低”是怎么定的?到底能量“高”或“低”意所何指?我们常听人用“能量”来形容人、物或地理环境,“此人很有能量”或“这地方能量很强,风水不错”。可惜的是,目前为止,科学界还没有任何“绝对”的科学标准或仪器能精确测量世上所有的能量。


  因此,在疗愈学或灵学上,要测量能量的高或低,传统上都是靠测量者的超感能力(超视觉、超听觉、超嗅觉、超味觉、超触觉或动觉)。由于每一种能量皆有特定的脉动(亦即其振动频率),可以用超感官去测量,举个用超触觉或肌肉动觉测能量的例子:如到市场买水果,我伸手去感觉来自两个不同农场的苹果,A苹果感觉上脉动慢些,B苹果感觉上脉动快些、振动的“质”也精细些,我当然会选择能量较“高”的B苹果。


  除了靠超感能力外,各文化也有特定的方法测量能量,如西方用占卜杖或占卜枝来测地下水或矿脉,这古老的方法即使是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仍被广泛使用。安慈的大哥10多年前退休后想离世独居,在加州的天使营山区买下20多英亩的地,这大片荒地当时没路、没电、没水,要在其上建屋子居住,当务之急自然是找水源凿井,他请的便是当地的“导者”(Dowser)为他找水。安慈的养父生前在加州的莫得斯朵(Modesto)拥有大片农场,农场上10多幢房子是安慈小时候跟着他合建的,他告诉我,他找水源从不假他人,也是用柳枝占卜找水源。本书在“气轮”一章所谈的摆锤测量也是相同的原理。


  近代一位法国物理学家宝维斯(Antoine Bovis)用钟锤原理发展出“宝维斯尺度”(Bovis Scale),有系统地用数据来测量并记录物质的能量,任何东西都可测量出用数字代表的值。对生物体来说,6500单位以下是负值,对健康有害;6500为中性,不好不坏,若是对健康有益,必须至少在8000以上。比如说,如果将之用来测量地理,所得之值若是低于6500则不适合人居住,可能是地下水脉流经之处或正好是地球辐射线较强之处。另外,教堂钟声为11000,宗教庙宇为14000。


  若用“宝维斯尺度”来测量人体,在细胞层次上,癌细胞都低于6500,正常细胞的DNA 高于6500,至于全身的能量,有病的人测出的数字低于6500,感觉疲倦的正常人为6500,身体健康的人为7500,精力充沛的人为8500,有能力疗愈别人的人至少是8500,有灵媒能力之人少9000,不少长期修行者所测出的能量值远超过10000。


* 疗愈密码,把低频能量提升成高频能量


  所谓的“疗愈”,其实就是透过“共振”来转换人的电磁场中低频能量状态,这表示我们是可以经由一些方法来调高我们自己的能量,把粗糙笨重、密度大的能量,转化升华成精细轻快、密度小、振频高的能量。共振可应用在人体的各个层次上,在细胞层次上来说,我们可以将人体内堆积过多的自由基转换成为阴离子;在肉体上,可以将高度浓缩的肿瘤转换成密度较小的健康肌肉;在情绪上,我们可以将比重大的痛苦升华成比重小的快乐;在认知上,可以将负面的批判转换成正面的欣赏,将悲观的看法转为乐观的态度;在灵性上,可以将人的意识从原本只认同有形的肉体,提高到也能感觉无形灵体的状态,从而唤醒我们的灵性意识,重新和自性本体联结,最后达到和宇宙合为一体的状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们从物理学的角度出发,却准备带各位走一趟心灵之旅,心物本来就是相互融合的,

  我们发现许多西方近代伟大的心灵,越深入其物质科学研究领域,就越能体会心灵与物质的相通之处。例如从玻姆的全息宇宙观中,我们依稀可以看到一多相融溶的“华严世界”——整体包含个体,而个体也包含整体的讯息,每一个体都是本自俱足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接下来的章节,我们会从“自性本体”、“高层自我”逐步认识到“低层自我”,在生命蓝图的暗示下,我们会体会到所谓“疗愈”,其实就是回归自性本体的“觉悟”过程,这过程始于“创伤”、终于疗愈,却从不曾离开创伤,以较时尚的科学术语来说,就是创伤本来就具有疗愈的所有密码,只等着我们去解码,创伤与疗愈本来就是同个本质的两个面向,看似二元对峙,实则本自如一。就像华严世界一般,从高层自我到低层自我,从物质的肉身到高次元的能量体,所有的空间都是互相融合、互相渗透,自性本体从未远离。请读者不要把高层与低层看做一个直线的两极,否则就堕入了二元化的思考模式,使得创伤与疗愈反而变成互相否定对峙的客体。


  依循本章所提的许多伟大学者从物质过渡到心灵的足迹,我们建议读者在往下的身心探险旅程中,带着三个宝贵的心灵钥匙:

  开放的视野:惊奇的喜悦往往隐藏在别无去路的困顿之后,所以别忙着否定任何与我们刻板经验不同之处。跨越二元对立的平等心:莫要去区分好坏、善恶、高低,只要区分就有界限,就砌了一道阻碍悟道的高墙。


  用心去体会的直觉:碰到难解迷惑之处,与其用脑思考,不如用心去导航。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当有人问你,哪位是世界上最伟大科学家?你会肯定的回答:爱因斯坦

  爱因斯最伟大的成就:《相对论》190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其核心内容源于爱因斯坦两个伟大的实验:

  一个尺缩效应;一个钟慢效应。


  尺缩效应:尺子的长度在三维空间相对不变,而在超越三维空间的速度下运行,速度越快尺子会越缩短。当速度越接近光速,尺子的质量接近于0(佛家称为“空”),揭示宇宙中空间的相对性;

  钟曼效应:钟表的时间在三维空间相对不变,而在超越三维空间的速度下运行,速度越快钟表会走得越慢。当速度越接近光速,钟表的时间趋于停止(佛家称为“定”)。揭示宇宙中时间的相对性。


  不可思议吧!那是因为你的的思维模式没有超越三维空间的世界观,但是,爱因斯坦和释迦牟尼佛做到了!


  再看看科学家在显微镜发现了什么吧!


  “物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纳米-夸克……”


  最终发现的物质,竟然在显微镜下是看不到的,这种物质被称为“夸克”——世界上最小的物质或者类物质,或者根本不存在,不对!“有”或者“无”,阴和阳,色或空,干脆叫“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道德经》“有,万物之母,无,天地之始”。“万物负阴而抱阳,中炁以为和”。

  《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亦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正像科学家发现的“夸克”,这种物质既简单又神秘——超级震撼了人类!


  谈到夸克的特性,更是奇妙无比:

  1、其中有两种夸克——中微子光子,在绝对静止状态下,它质量是0,它一动要么是+、要么是-,所以,科学家发现的“夸克”几乎同时出现一正一负的“对夸克”。这不禁让我想起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中二是指阴阳,三应该是五行(因为元素周期表里面的元素几乎都可以按“金木水火土”分类了),“三生万物”可以理解为这五种基本元素按不同比例的组合就形成了宇宙万物啊!那么“一”是什么呢?没错,当然就是指“0”!还记得佛祖说过“四大皆空”吗?还记得六组说“本来无一物”吗?紧接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它的寿命 ∞(无穷大)。难怪古圣先贤、历朝历代的修行者都在“禅”“定”修炼悟道,以求长生久世,其实是都想得到这个∞(无量寿),因为“一定成功”!不“定”当然就难成功!顺便提一下:质量为0的东东正是无量光!“无量光”“无量寿”合起来正是佛家唱号“阿弥陀佛”,道家称的“无量寿佛”,这些咒语神秘莫测,世间几个人能明白啊!0其小无内其大无外,表示“空间”;∞不生不灭无始无终,表示“时间”;空间为“宇”,时间为“宙”,怪不得古往今来那些修道者果真很长寿啊!我恍然大悟——原来古圣先贤(内求法)和现代科学家(外求法)都是在忙活探求“宇宙”真相呢。

  再看下面:老君山108米的老子塑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老子右手《道德经》,左手一个指头。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

  难道这个“一”就是“炁”(qi4声,指先天之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总之:这些都是末学从爱因斯坦相对论里悟道点儿感想,距离“宇宙真相”差距甚远。仅供仁者、智者朋友们参考吧。

  让我们把思维进一步扩展一下,如果人体是一个小宇宙的话,那里面的粒子是不是就相当于宇宙当中的星球啊,一定是的,那粒子上面会不会有生命呢?可能就有生命存在。这可不是我思路广,释迦牟尼有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学说。


  “释迦牟尼佛在2500年前就对三千大千世界了如指掌,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中有三十三个界定范围,而生命则以十种不同的形式和等级遍及于三界,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中,在华藏世界内有十种不可说佛刹微尘香水海,无极无尽。有无数个像西方极乐世界的星体,并且仔细详尽地解说那里的情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他告诉人们地球就像一个椭圆形的庵摩罗果,这是2000多年以后才被科学家证实的啊!他讲我们的身体就是由这若干极微缘聚构成,他还讲了一粒沙里还有这样的三千大千世界。一粒沙子就像一个宇宙一样,里面也含藏像我们这样的智慧生命,有星球,也有山川河流。他还说一滴水中有八万四千生命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如果人类未发现显微镜,恐怕到现在还认为佛陀是在讲迷信了!听起来很玄哪!可是如果看看这些照片,我觉得这也并不玄,一切皆有可能。所有的科学定律都只能在特定的时空中成立,它们多数从一开始就注定会遭到修正甚至否定的命运。释迦牟尼佛观察宇宙就像一个视力正常的人观察大象一样,而科学的方法则是一群盲人在摸象,他们研究的成果绝不是大象的全体和真实。


  佛陀教我们要“但求本,不愁末”。他说法四十九年,种种方便,长说短说、横说竖说,并非是想告诉我们大象鼻子有多长,尾巴多少毛这类技术的问题,而是教我们这群盲人睁开眼睛而已!


  如此看来,我们的肉眼真的很局限,让我们只看到表象,看到假象,而看不到真相。我们的“看不见就不相信”的观念是不在理,得转变一下了!!!


  现代物理科学研究者也应知,要找到组成物质的最细结构(如量子级别物质),只能是徒费心机,或者“如是说”而已,因物质只是一种幻相,它没有常而有质碍的最细尘粒,若在虚幻的现象界中寻找,将会离真相越来越远,永远也不可能穷尽其微,只有转而研究人的内心(如禅定态),宇宙物质之迷才有解开之时。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isappinstalled=0#rd
发表于 2015-2-26 20: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 南无法华会上佛菩萨 南无祇园会上佛菩萨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
发表于 2015-3-3 15: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从“物质社会”到“能量社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4-10-20 18:00:41)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21e98b0102v5jj.html
         

psb.jpg

科学(量子物理学)
“作为一个献出了自己一生于最清晰的前沿科学,对物质的研究我可以这样告诉你自己的关于原子的研究结果:世界上没有我们所谓的物质。一切物质只有在一个力量的影响下才得以存在,这力量带来了一个原子粒子的振动,并使这最微小的原子太阳系在一起。我们必须假设这种力量背后的一个意识和聪慧的智能存在这个意识是一切物质的母体。“-马克斯普朗克,量子理论的创始人。1918年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我认为意识是根本。我认为物质是意识的派生。“ -马克斯普朗克

“物理学产生了‘观察者—参与’,‘观察者—参与’产生了信息,信息引起了物理学。”-约翰惠勒阿奇博尔德,物理学家。

因此,宇宙解释观察者,观察者解释宇宙。惠勒拒绝将宇宙解释为一台按高于一切的规律运作的机器,与之相反,他称宇宙为“参与者的宇宙”。惠勒认为,我们不仅是这“参与者的宇宙”中的角色,更是这“参与者的宇宙”的主导角色。

心理学

“我这一生最伟大的发现是: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内心的态度而改变自己的生活。”-威廉詹姆斯,美国心理学的先驱。

我们可以在这里提供的例子即使没有数百个,也有几十个。你们都知道。也许你可以评论这篇文章,提供您最喜爱的例子,以激励他人。

如果不出意外,请记住:你所持有的每一个念头,都会以某种方式决定了你的经历。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你所想要之事,而非你不想如何如何,注意于化学污染和不良的健康状况,你便吸引了更多的化学污染和更坏的健康。所以,专注于清洁的空气和最佳的健康吧。

德蕾莎修女

特蕾莎修女理解这一原则

“有人问过我,我为何不参加反战示威。我说我绝不会那样做,但是,一旦你们有一个支持和平的集会,我就一定会立即参加。“-特蕾莎修女。

好吧。让我们来开始创造自己想要的实相吧。公式如下:

1。创建一个你想要什么的明确的意愿。例如:我想呼吸清新的空气。我要健康。
2。用现在式时态,陈述你的意愿,用肯定的语气写出来。例如:我声明我自己的力量,钟情于创造我自己的实相。我是健康的,快乐的,容光焕发。我身体的所有细胞每天都沐浴在我完美的神圣存在中。
3。现在带着情感和热情,再说一遍。这会将你的心带入这一创造活动,而这才是力量所在。关键:用情感充盈你的意愿。
4。观想自己已经实现了这一意愿.在其中加入你所有的感官经验
5。相信自己。相信你可以做到。你是一个强大的,神圣的存在。记住:“...不要怀疑,而是相信你说的定会发生什么,那么它会如你所愿。”-耶稣,马克11:23
6。从容地接受宇宙的回应,不要着急,不要急不可待。要有耐心。让宇宙自己决定方式”。
7。不断地感恩你所拥有的:你的家人和爱人,朋友,你的食物,你的家,你的工作等
8。提高你的振动。这将增加你显现意愿的能力。总是寻找最高的和最好的思想。有消极的想法是很自然的。但是,当你有一个消极的想法,用积极的光包围它化解它。无论环境如何,选择愉悦“即使一切都被剥夺了,但仍有一个不会:人类的最后的自由——无论处境如何,都有选择自己的态度的自由,选择自己的路的自由”,维克多弗兰克,大屠杀幸存者和《活出意义来》的作者
9。另一种提高你的振动频率的方法是听灵性的音乐。挑选让你昂扬的作品,经常演奏它。跟着唱。我已经将自己一些最喜欢的作品加在了这篇文章的结尾



更多的启示

“我们最深的恐惧并不是我们的匮乏。我们最深的恐惧在于我们充满了深不可测的力量。是我们的光,而非我们的黑暗,让我们自己害怕。我们问自己,自己如何成为闪亮的,华美的,有才能的,才华横溢的?其实,你如何是你不是呢?你是神的孩子。你无法扮演无力与微小来有助于世界。畏缩得使你身边的人也没有安全感无法带来什么光明。我们的意义在于散发阳光,就像孩子那样。我们生来就是要显化所具有的上帝的辉煌神圣。上帝的辉煌神圣不只是在我们的某些人之中,它在每个人之中。当我们让自己的光芒照耀,我们不自觉地给别人这样做的许可。当我们从自己的恐惧中解放出来时,我们的存在就自然而然地解放了他人。“-玛丽安Willaimson

让我们停止扮演无力与微小。让我们上演无穷的力量。

“成为你想要在世界中看你到的变化。” -圣雄甘地

一些提升你的振动的音乐


         从“物质社会”到“能量社会”


从“物质社会”到“能量社会”——当社会学遭遇量子物理学
一、世界的真相:“物质”?还是“能量”?
无论什么样的学科,最终其实都在关心一个问题——什么才是这个世界的真相?唯物主义告诉人们,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心主义又告诉人们,世界的本质是“意识”。它们彼此争吵不休,没有结果。为了寻找答案,人们在不断地探索着世界的奥秘社会学关心的是社会事实本身的“真相”,不关心“物质”与“意识”之争,但什么才是社会事实本身的“真相”?对社会事实本身的把握又是和对人的认识息息相关的,而对人的认识同样也是和对世界的认识息息相关的,所以,“物质”和“意识”并非与社会真相无关。

在牛顿建立的古典物理学中,“物质”和“能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我们肉眼可见的日常生活世界中,“物质”和“能量”的确不同,我们从常识的角度可以把这两者清晰地区分。大家公认的是:物质是可见的、有形的;能量是不可见的,无形的。在古典物理学中,物质世界的状态是可以被精确测量的,牛顿因此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它成了我们认识日常生活物质世界的基础。但是当科学家们把目光转向更宏观的世界(如宇宙天体行星)和更微观的世界(如微观的粒子),他们发现牛顿的理论已经根本无法用来解释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运行,他们开始发展出了超越古典物理学的新理论体系。

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开始,到量子力学,一直到今天量子力学中的超弦理论,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家们对世界的认识已经和牛顿有了根本性的不同。在牛顿体系中相互对立的“物质”和“能量”,到量子力学中已经完全统一了起来。为了更好的理解“物质”和“能量”的意义,我们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即中西医理论的不同:中医和西医理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系统,当西方文化拥有了在当今世界中的文化霸权之后,从西医理论的视角对中医理论的批判和诟病就从未间断过。目前的西医理论仍旧是以古典物理学为认识基础的,也即是以“唯物主义”认识论为基础的。而我认为,中医理论是无法用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去解释的,当然,如果用唯心主义的认识论也不能很好地解释。量子力学的出现为我们从科学的角度去理解中医开辟了一条更好的道路。

在西医的解剖学中,人只有一个身体系统,就是解剖学可以探测到的物质化的肉体。然而在中医理论中,人却有两个身体系统,一个是物质的身体系统,表现有形可见的物质化的肉体,另一个是能量的身体系统,表现为无形不可见的能量化的身体。西方医学的基础是生理学,生理学所研究的是人的物质的身体系统;而中医的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学说,中医理论所研究的是人的能量的身体系统,这个能量化的身体系统在中医的经典《黄帝内经》中被称为“藏象系统”.比如藏象系统中的“心、肝、脾、肺、肾”和西医解剖学中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肾脏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如中医中有“左肝右肺”之说,和西医解剖学的肝脏在右边的说法不同,其原因就在于西医所指的肝脏是物质化的肝脏器官而中医所指的则是肝脏的运行功能,因为中医理论认为肝气是从左边走的,肺气从右边走,故说“左肝右肺”。由此可以看出,西医探究的是其有形的细胞组织构成,而中医探究的则是这些脏器的“功能”,“功能”是个无形的东西,无法从物质细胞层面去体现出来,但从机体的活动机能中能反映出来。因而,所谓的“藏象”意指内脏的一种外在“表象”,也即内脏所表现出来的外化的功能是一种可以被感知的“表象”。一个更典型的例子是中医理论中的经络系统,经络系统在西医的解剖学中并不存在,在人体的物质细胞组织中没有和经络对应的物质结构,经络在西医的眼中是个无形的、不可见的东西,但是中医几千年的临床实践却证明了经络的存在,用经络理论的方法的确能够治愈很多疾病。更有意思的是,经络系统只能在活人身上发现,而无法在死人身上发现,这也同样证明了经络系统本身并不是一个实体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活的机体功能。当我们以传统的古典物理学看待中医理论中的“气血”、“经络”等概念,会觉得那是一种玄幻而不切实际的东西,甚至会怀疑它们的真实性,但是如果以量子物理学的眼光来看,则所谓的“气血”不过是人体中的能量而已,而“经络”不过是能量流通的通道。能量只能在活人身上流动,死者已经处于能量完全耗散的状态,因而死者身上测不出经络系统。

从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开始,虽然其理论距离今天的量子物理学已经有很大的差别,但他提出的E=mc2最起码已经开始背离古典物理学中将物质和能量完全对立的观点,开始在两者之间搭建了一座沟通转换的桥梁。爱因斯坦的理论告诉我们:在一定的条件之下,物质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从古典物理学中,我们容易看到和理解的是从物质转换成能量的过程,比如木材燃烧释放出热能,但是无法理解能量转换成物质的过程,无形的能量如何转换成有形的物质?这宛如魔术师空手变出活物来,太过于不可思议,仿佛是神话传说。但是中医的临床实践却证明不需要借助物质的药物,仅仅靠对经络系统的刺激就会改变肉体组织的状态从而治愈疾病,这可以看做是能量影响物质的实例。而中医理论中却认为人体的能量系统是比物质系统更重要和根本的系统,也就是说最终是由能量系统(藏象系统)决定了物质系统(细胞组织)的状况,所以真正的治疗要从能量系统而非物质系统入手

《黄帝内经》中有:“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将病,下工治已病”的说法,意思是说一个最高明的医生是治还未生病时的人,中等的医生是治将要生病时的人,只有下等的医生才去治已经生病时的人。这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既然“未病”又何须诊治呢?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里的“病”的概念是针对物质系统的表现而言,也就是细胞组织发生了病变,西医对疾病的诊断就停留在这个层次。中医诊断却不是把眼睛对准身体的物质系统,而是身体的能量系统。所以 “已病”是细胞组织已经出现物质化的病变,而“将病”是细胞组织尚未出现明显的病变的症状,但是医生又如何判断出其“将病”呢?是在其身体的能量系统中已经出现偏离同理,“未病”则是身体的物质系统还没有任何病变的迹象,但其能量系统开始有了偏离的苗头,而对此只有最高明的医生才能看得出来。如果我们真正理解了传统中医理论的内涵,我们就会知道,当今天的中医院已经完全使用西医的医疗设备来诊断疾病(如验血、CT、细胞活检等)时,实际上已经完全背离了中医的精神,这是把对能量系统的诊断彻底退化到物质系统的诊断阶段了, 所以现代使用西医诊断手段的中医们已经变成彻头彻尾的“下医”。

当然,对物质系统的感知是简单而容易的,只需要依靠物质化的肉体器官即可,如肉眼看,耳朵听,鼻子闻,身体触碰等,绝大多数现代化的机器设备也只不过是肉体感知功能的一定程度的延伸而已。但是对能量系统的感知则看起来要困难得多,能量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如何知道它们的存在和它们的状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少数设备可以逐渐感知到微观粒子的存在,并进而检测到能量的状态,但是能量本身的状态是丰富而无限的,而现有的设备与之相比都是简单而有限的,以有限的东西去感知无限的东西本身就不合理,如同用人有限的视力去探索无限的宇宙一样,所探知的永远只是局部的碎片。对能量的精确测量是目前科学研究中的一大难题,而量子物理学中海森堡“测不准原理”亦证明:我们对一个粒子的观察和测量本身即在同时干预了其运动的轨迹,因此,粒子的运动是无法精确测量的。然而人的一种共同的心理是,总希望寻求某种确定性,更愿意相信和接受确定的东西,所以对于无形的能量总想能精确地测量它。而一想到精确测量,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依赖于现代化机械设备,古代,人们在没有现代科学设备的条件下更多的是靠自身的身体本能,例如中医的把脉诊病的方法就是靠脉象去了解身体能量的运行状况。然而由于能量的无形,这些对能量感知的方法被现代人视为了“迷信”,因为现代人由于对科技设备的依赖导致了身体对能量感知能力的退化, 所以把古人的能量感知能力视为“超自然能力”,因为现代人的无法理解而把这些古人的真实能力视为“异端”。这不能不说是现代人的一种自以为是的 “愚昧”。

“近代一位法国物理学家宝维斯(AntoineBovis)用钟锤原理发展出了“宝维斯尺度”(BovisScale),有系统地用数据来测量并记录物质的能量,任何东西都可测量出用数字代表的值。对生物体来说,6500单位以下是负值,对健康有害;6500为中性,不好不坏,若是对健康有益,必须至少在8000以上。比如说,如果将之用来测量地理,所得之值若是低于6500则不适合人居住,可能是地下水脉流经之处或正好是地球射线较强之处。另外,教堂钟声为11000, 宗教庙宇为14000。若用“宝维斯尺度”来测量人体,在细胞层次上,癌细胞都低于6500,正常细胞的DNA高于6500,至于全身的能量,有病的人测出的数字低于6500,感觉疲倦的正常人为6500,  身体健康的人为7500,  精力充沛的人为8500,有能力疗愈别人的人至少是8500,有灵媒能力之人至少9000,不少长期修行者所测出的能量值远超过10000。”1由此可以联想到的是,古代的“风水学”是有科学根据的,所谓“看风水”不过是看不同的地理环境的能量强度而已,而民间一直有对坟墓的一些风水禁忌,认为埋死人骨骸的地方会“坏风水”,想来并非完全迷信。既然活人的病体细胞能量级别都是很低的,那么死者尸体的能量级别一定会更低,自然会对活人的健康产生影响。以量子力学能量的观点来看,许多古代所谓的“封建迷信”活动都可以找到解释的科学依据,所谓“迷信”不过是科学无法解释的东西,但科学无法解释并不一定是被解释物的问题,而有可能是科学本身的局限,不足以去解释它。所谓“迷信”常常更大程度上来自科学自身,科学的有限性以及对于有限性科学的无限崇拜一样容易造就迷信
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一下物理学的历程:
“1687年——牛顿古典物理学:艾萨克•牛顿发表了他的物体运动定律,现代科学由此开始。在这个定律里,宇宙被视为一个巨大的机械系统,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存在。
1867年——场域物理学: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提出牛顿物理学所无法解释的力的存在。他与迈克尔•法拉第一次发现:宇宙就是由诸多彼此连接的能量场构成的。
1900年——量子物理学:马克斯•普朗克发表了关于宇宙是一系列的能量爆,即‘量子’的理论。量子层面的实验表明,物质的存在是有概率和趋势的,而非绝对的存在,这意味着‘现实’并不真的如此真实稳固。
1905年——相对论物理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宇宙观推翻了牛顿的古典物理学。他提出,时间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相对论的关键在于,时间和空间是不能分割的,它们以第四维度的形式并存。
1970年——超弦论物理学:物理学家发现,将宇宙描述为轻微震动的能量弦线的理论,可以同时解释在量子世界和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所有现象。这个理论在1984年被物理学界的主流群体正式接受,并被认为是连接所有理论的桥梁。”2
回顾这一简短的物理学历史,我们从其中可以看到对世界真相的认识在发生变化。当物理学家杨用粒子做出了著名的“双缝干涉实验”时,就推翻了传统的“粒子说”和“波动说”之争,从而将二者统一起来,诞生了著名的“波粒二向性”思想。物理学中的“波粒二向性”证明了一个微观世界中的粒子可以同时具有物质特性(粒子)和能量特性(波动),这已经暗示我们,传统的将物质和能量完全区分对立开来的看法是值得怀疑的。我们已经公认的常识是所有的物质在其微观层面都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夸克等等),而后来的量子物理学家们纷纷发现,一旦将所有的物质分析到其最微观的物质构成层面,其实是没有任何形状的,有的只是一些能量的振动(波)而已。美国物理学家大卫•玻姆提出了“隐态秩序”和类似于全息摄影的整体理论。在玻姆的隐态秩序理论中,高维度空间中的隐态秩序是具有所有可能量子态的“能量海”,而我们的三维空间只不过是从隐态秩序中特定量子事件所投射或绽放出来的一种呈现(玻姆称为显秩序)。玻姆认为隐态秩序中的能量海,由包含所有电磁波频谱的广义的“光”所构成,光在显态空间中的来回卷缩与绽放中被凝结或冻结,就形成了我们三维空间中的稳定的物质形态。也就是说,万物皆由能量所构成,物质只不过是浓缩凝结的光(能量)。

在超弦理论中,科学家们发现:“任何粒子其实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点,而是开放或者闭合(头尾相接而成环)的弦。当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振动时,就分别对应于自然界中的不同粒子(电子、光子……包括引力子)。”3超弦理论的出现,对我们最大的启发之一就是解决了物质和能量互换的难题,或者说,其实是帮助我们彻底消除了物质和能量之间对立的传统看法,而将物质和能量统一起来。既然是不同方式的振动(波)形成了不同的粒子,这也就意味着“物质即能量”,无论是有形的物质还是无形的能量其本质都是不断振动的能量,其区别在于振动频率不同,因而产生了不同的形态表现,振动频率高的成为无形的东西,例如人的思想意识(它也是一种波),振动频率低的成为有形物质实体,例如肉眼可见的各种物体。这样,我们就可以轻易地跨越了传统的质能转换难题,通过改变能量的振动频率,就可以改变物质的形态(有形和无形)物质和能量的统一对传统的世界观是一种根本性的颠覆,它彻底消除了“唯心与唯物”、“意识与物质”、“主观”与“客观”之间的二元对立,实现了两者的统一,它从科学的角度证明了“心物一元”的看法

二、思维的革命:“界分”?还是“整体”?

1977年,物理学界公布了一个令人惊异的实验,实验在日内瓦大学完成,实验的对象是组成我们世界的物质微粒——光子。这个实验结果持续撼动着传统学术知识的根基。实验过程是将一个光子一分为二,创造出具有相同特性的两个“双胞胎”光子。将两个光子分别放到不同的传输通道中去,对这两个光子的运动方式的观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在传统的认知中,被分离的孪生粒子不会与对方进行沟通,但现在,它们却表现得仿佛一直存在着联系!物理学家将这种神奇的联系称之为‘量子纠缠’这个实验项目的领导人尼古拉斯•吉辛解释说:‘令人惊奇的是,纠缠的光子构成了同一个物质。尽管在地域上孪生光子被迫分离但只要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另外一个光子也会自动产生相同的变化。’”4

这个实验结果对我们传统思维的最大挑战在于,它告诉我们许多看似互不相关的东西本质上存在着某种相互的联系。其实实验中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现象,例如人们常常发现双胞胎彼此之间很容易产生某种心理和生理上的同步效应,即俗话所说的“感应”,往往其中一个有什么样的感受,另外一个也会有。而这种“感应”其实也不仅仅是存在于双胞胎之间,在关系亲密的人们之间也会发生,并且常常亲密的程度越高,感应的程度越强烈,遭遇的事件信息越强,感应也会越强烈。例如在遭遇大的灾难时,被分离两地的父母和子女之间常常会有相互的感应一方遇难,另一方会有感知的能力。只不过对于常人而言,我们的感知能力已经严重退化,只能感知到少量的信息。而科学家在量子层面的实验却告诉我们粒子之间的感应其实是广泛存在于所有事物当中的。然而我们人的日常思维为什么认识不到这一点?这首先与我们固有的思维定势有关,即我们到底以什么样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

作为现代人,我们已经习惯于按照“科学”的眼光认识世界,而我们大多数人所认为的“科学”不过是牛顿创立的古典物理学基础上的“科学”,这种机械对立的科学观形成了“现代性”的根源。当我们按照这种模式认识和发展世界,在现代文明中走得越远,却发现引起的危机性问题越多,“现代性”因此成为一个思想界不断反思和批判的东西。当人们提及“现代性”,联想到的关键词有:理性、工具主义、统一、机械化、标准化、单一、二元对立、分裂等等,而针对现代性所提出的“后现代”也同样对应于一系列的关键词:多元、共生、融合、消除对立、打破边界等等。可是,当人们在学术研究中纷纷传播着“现代性”和“后现代”这样的概念的时候,常常最后变成了鹦鹉学舌,以讹传讹,“现代性”和“后现代”的内涵到底指什么?谁也说不清楚。我也是参与以讹传讹的一员,对于“现代性”一直没有弄清其真正的含义,直到偶然读了一本小说《旷野的声音》,我才真正知道了什么是“现代性”。

《旷野的声音》是一部用小说体裁所描写的个人真实经历,一位美国医生,因为对澳洲土著的帮助而得到了一个部落长老的感谢这个长老带领他的全体部落成员用他们特殊的方式对美国医生表示了感谢——他们邀请这位美国医生参与体验他们原始部落式的生活,让其接受了另一种文明的熏染。这个澳洲土著部落至今仍旧保持着完全“原始”的生活方式,他们的生活可以说是彻底的“非现代”式的,也就是和现代文明完全不同的方式。一旦了解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之后,真正触动人思考的不是他们的“原始”而是我们所谓“先进”的现代文明出了什么问题。只有从他们的生活方式中,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现代性”的真正弊端在哪里。

例如:澳洲土著所遵循的就是一种整体化的世界观,他们相信天地万物都是一个整体,所以他们尊重所有的生命,包括被我们现代人所厌恶的“苍蝇”,他们教会美国医生的是:苍蝇不是人类的敌人,而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应当学会与苍蝇和平共生。因为这种整体观,他们从不滥杀生命,他们的部落之中也从没有任何争斗,他们的社会是真正的和平的共产主义社会。他们有领导,有社会分工,却没有等级,人与人之间奉行的是真正的平等原则另外,澳洲土著们都具有超常的感知能力,例如他们没有借助任何仪器,完全凭借直觉能力就能找到水源,与动物对话沟通。更神奇的是,土著们虽然有语言,但他们大部分时间依靠心灵感应彼此沟通,所以他们不需要电话和手机。而土著们之所以能够保持这种心灵感应的能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每个人一生中从不说谎,所以他们的心灵没有任何需要隐藏的东西,可以彻底向他人以及动物们开放5

土著们的生活在现代的“文明人”眼中看来近乎神话,但是,当我们放弃现代文明自以为是的立场,会发现也许现代文明才是文明的真正“倒退”。在我看来,现代文明的这种“失误”,其根源在于一种分离对立的思维方式。我以为,物质与能量最大的不同还不是有形与无形,所谓的有形与无形不过是依赖于人的有限感知能力而言的,随着借助种种科学手段使感知能力越来越强,有形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大,它们之间真正的区别是在于有边界和无边界。物质实体的边界是清晰的是刚性的边界,而能量的边界则是模糊的,是弹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边界的。所以,对物质和能量的把握直接影响到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思维方式,对物质的认识容易形成对立区分的思维方式,它发展出的是思维当中的界分感;而对能量的认识则容易形成融合联通的思维方式,它发展出的是思维中的整体感。“现代性”最根本的问题并不是所谓的“工具性”和“理性”,工具性和理性本身并不错,人的思维中需要理性的成分,导致问题产生的是由理性思维中所发展出来的区别对立的界分思维,这种界分思维才是问题的根本, 它让我们总是从单向的、局部的角度看问题(由善恶分别对立所区分出来的“善”的那一面),而不会从整体统一的角度看问题。界分将导致分离,区分出的不同部分之间各自独立,互相不关联;而消弭边界之后才会发现部分和部分之间是相互联通的,原本是一个整体。

量子理论最难以令人接受之处并不在其高深的理论上,而在其所体现的思维方式上。当人们已经习惯于接受二元对立的“非此即彼”式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模式也将产生巨大的惯性,使人受其控制,仿佛一架自动运转的机器。在这部自动运行的机器操纵下,人在遇到任何事物时都本能地首先进行“善恶”、“好坏”、“高下”等区分,然后自动地选择或接受那个自己认为“好”的一面,而排斥抵制“坏”的那一面,但是人们却忘记了,好的与坏的本是同一事物的不同面向,如同一枚硬币,它们本是一体两面的,是一个整体。如同我们要接受一枚硬币就必须同时接受其正反两面一样,并不存在单面的硬币,对所有的事物实质都是如此的,要接受一面的同时就必定要接受其另一面。当我们只接受其中的一面,而排斥另一面的时候,我们以为能够把不好的东西排斥出去,其实这只是自欺欺人的一种幻象,那个不好的一面依然存在,只不过因为我们的排斥转而以一种更隐蔽的方式存在。这个道理在心理学的人格形成中有很典型的表现,被我们自己所排斥的人格中的缺点并不会真的不存在,只是以隐蔽的方式存在于意识的更深处,因为被排斥和压抑而呈现病态的表现,最终导致许多心理疾患的产生。所以,心理分析学派的大师荣格有一句经典的名言:“做一个完整的人,而不做完美的人。”完美主义者就是只接受人格中好的一面,而排斥坏的一面的典型,他们只愿意表现自己美好的形象,却不知道被自己抵制排斥的不好的那些东西依然存在于潜意识深处,这些东西因为得不到认可而可能产生破坏性的能量。完整的人即告诉人格中的不同面向本是一个整体,只有全部接纳所有的这些整体才能接纳完整的人格,完整的人格才是健康的人格。而这种接纳整体的态度同样适用于其他任何事物,这也是量子理论对我们的一个启示。

量子世界是没有对立的世界,有大量的实验证实了看起来毫无关系的微粒子之间其实都存在相互的关联性,并且每一个粒子都会表现出完全相反的双重性特征。比如,一个光子可以同时出现在两个不同的地方。一个粒子可以同时存在于两个不同的状态之中我们可以用一个现实世界的例子来说明:
“你有5颗蓝色珠子和5颗红色珠子,把它们放进一个纸盒里,这时你可以说:‘我的盒子里有一些蓝色或红色的珠子。’好了,现在,我们来看看量子的世界。你要作好思想准备!因为在这里每一颗珠子都既是红色的又是蓝色的。它同时拥有两种颜色(这便是叠加状态)。只有把一颗珠子抓在手里查看时,它的颜色才‘确定’下来,两种可能性均等。是的,别紧张,大家都觉得这种现象很奇怪。不仅如此,接下来的小实验将向你展示这种状态叠加的一个具体结果。从盒子里随机取出4颗珠子,比如3颗红色珠子和1颗蓝色珠子。这个结果,不管是从传统物理学还是从量子物理学的角度来看,都是有价值的。但如果你用这4颗珠子再做一次抽签的话,其结果便会令人困惑。把它们放到另一个盒子里,再一颗颗地取出来。从传统物理学的角度来看,你取出来的一定会是3颗红色珠子和1颗蓝色珠子。而在量子物理学的世界中,你取出来的,可能是4颗红色珠子,也可能是4颗蓝色珠子,甚至可能是2颗红色珠子和2颗蓝色珠子,等等。是的,你的理解是正确的:有些珠子改变了颜色!这是可能的,因为量子的珠子同时具有两种色调。在每一次抽签时,它们都有可能改变颜色。这听上去令人疯狂,但通过一些非常严肃的实验,人们确实观察到了类似的结果:区别不同电子的某些属性(不包括颜色,因为电子没有颜色)会发生这样的改变。”6

量子理论的许多实验结果都令人难以理解,因为它直接挑战了我们脑中固有的思维模式。当人们觉得这样的现象难以理解之时,他们往往首先会怀疑这种现象的可能性,而不是怀疑自己脑中原有的知识、观念和思维模式。因为人依赖习惯的思维模式可以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让思维过程变成不需要太多大脑加工活动的自动运行模式。如同计算机的程序,当新程序和老程序不能兼容首先需要卸载老程序。可问题是,人还不仅仅是计算机,计算机是无意识、无感情的,卸载程序只是机械操作,并不会影响其硬件设施。而人有感情,人的思维模式甚至已经成了人的自我认同的一部分,当卸载这个思维模式时,就会立刻威胁到人的自我认同,引发自我认同的危机,甚至让自我崩溃。所以人首先会保护这种认同而抵制卸载。在科学界,我们很容易看到这种例子,许多科学家不愿意接受新的理论只是因为新理论触及了他们个人的威望,威胁到了他们的自我感,例如著名的牛顿和胡克两人的终身争斗,其根本原因已经不是对知识本身的争论,而扭曲成了两个人情感上的互相不喜欢,出于感情用事的态度,他们互相批驳对方的观点甚至完全丧失了一个科学家应有的公正客观的态度。从个人的角度,这其实也成了他们两个思想停留于古典物理学阶段而不能进步的原因。往往思想越固执的人,其性格中的“我执”也越强。
玻姆在其早期的实验中曾经发现:在等离子状态下的原子微粒活动,与我们通常以为的不同,它并不是作为个体单元而存在着,而是作为一个更大整体的局部而彼此连接着。这些实验促使了他后期最著名的革命性著作《全体和内隐序》的诞生,在这部著作中他提出了这样的看法:“如果我们站在更高的视角上,就可以把宇宙看作是一个整体,我们世界里的事物也就会成为另外一个我们无法观察到的领域的投射。他认为,这些可见和不可见的都是一个更高且更普遍的秩序的不同表现。为了区分这两者,他将其称为‘内隐’和‘外显’两个域。那些在我们身处的世界能够看到、摸到的这些分散着的其实是一个更大的整体,他称之为内隐序。为了描述内隐和外显之间的不同,玻姆用流动的河流作为比喻:‘在这条河流上,人们可以看到不断变化着的漩涡、涟漪、水浪和水花等,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它们是单独存在的。’尽管乱流在我们看来是相互分离的,玻姆却认为它们在更深的层次上紧密地连接着彼此。‘瞬间的存在状态以这种抽象的形式呈现,意味着只有一种相对而非绝对的独立存在。’玻姆用这些例子来描述自己的感觉,宇宙和其中的万物——包括我们——事实上,都很可能只是宇宙模型的一部分,所有部分都是相互关联的。”7改变以往的界分的看法,而把这个世界看做一个整体,或许是我们需要经历的最大的思维革命。

三、社会的联结:能量之海

在20世纪90年代,为美国军方做研究的科学家们,针对独立于人体之外的细胞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尤其考察了情绪对离开人体的样本细胞的影响。在我们的常识之中,已经离开人体的细胞是不会再受到人体自身情绪的影响的,然而这个实验的结果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在实验中,研究人员首先在受试者的口腔中采集了DNA和细胞组织样本,这个样本被带到了同一栋大楼的另一个房间,和受试者之间的距离有几百英尺那么远。研究者给受试者观看不同的影片,随着影片情节的不同,受试者产生了喜怒哀乐等等不同的情绪反应,与此同时,在另外一个房间里检测他的离体细胞组织和DNA的反应。实验中观察到,当受试者发生种种情绪变化的时候,他的离体细胞组织和DNA也在同一时间产生了相同的电流反应。尽管测试样本和受试者相隔数百英尺,但DNA却好像它依然还在受试者体内一样。这个初步实验之后,后来还有其他的科学家们在更远的距离下重复了这个实验,某次实验中受试者和他的细胞居然相隔了480公理的距离。而所有的实验都发现:无论距离有多远,受试者的情绪和离体细胞的反应都是同步发生的。这个实验更证明了离体细胞和人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看不见的东西,将他们彼此联系在一起。如果我们能够接受世界万物是一个整体的观念,那么也就不难理解这个实验的结果。正如玻姆所说的,联结万物的是一个能量的海洋,不同的物体只是这个巨大的能量海洋中的不同浪花,虽然表面外在的形式不同,但其内在本质却是相同的一体。能量是联结世界的根本,而人类社会亦然。

社会学家们一直在寻找社会联结的机制,以期化解社会的冲突和矛盾,可是最终却发现,冲突和矛盾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常态”。马克思主义对现代人的思想影响是巨大的,他思想中蕴含的“以冲突(斗争)化解冲突(不平等)”的想法是最难以实现的悖论,因为,实质上冲突只能引发冲突,冲突不能制造和平,只有和平本身才能制造和平。这样的观点似乎很难理解,但如果借助于量子力学,则有可能找到一种更便利的解释方法。既然万物都是能量的波动,就必然符合物理学中的“同频共振”原理,即相同频率的波之间易引起共振现象。同频共振原理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现实社会中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现象。人们总是本能的选择自己喜欢的人和物与其共处,“喜欢”即暗示彼此之间的振动频率较为接近,与其说是人自己的喜好选择了喜好之物,还不如说是人自身的振动频率将相似的频率吸引到自己身边来。因为同频共振现象的存在,使得现实世界中常常在按照“吸引力法则”运行,即万事万物在发出各自的波动,同时又将吸引频率相似的波动相互靠近,发生共振现象,这就是所谓的“缘分”。不但事物如此,思想和观念亦如此。“冲突”与“和平”是两种不同的观念,将导致不同的行为,它们彼此之间的振动频率是不一样的只有频率相同的才能共振,所以,冲突制造不了和平,只有和平才能制造和平。马克思所倡导的工人阶级斗争并不能促使和平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到来,因为不符合吸引力法则。

如同人体一样,在可见的物质身体背后存在着一个不可见的能量身体,物质身体的问题要从能量身体的层面才能根本解决,社会的问题也是同样的道理。在可见的物质社会背后还存在着一个不可见的能量社会,在那里能量的波动影响着物质社会的一切表现马克思虽然看到了现代文明的弊端,批判了现代文明对人的异化但他却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因为他的思维也仍旧停留于和现代文明一样的层次,没有能够超越对立界分的思维模式。因而他所能看到的也只是显态的物质社会,而不能认识到背后隐态的能量社会。

被视为量子物理学奠基人之一的普朗克在1944年发表的一个演说中,陈述了一个现代的科学家们仍旧无法完全理解的观点,他说:“作为一名投身到最需要清晰敏锐思维的科学之中,进行物质研究的人,就我研究原子的结果而言,我可以讲的就是——根本没有物质存在!所有物质的形式和存在仅是一种力量所致,是它引发了原子微粒的震动,也是它维系着整个原子系统的聚合存在……我们必须假设,在这股力量的背后存在着一个具有意识和智慧的心智。这股心智就是所有物质的母体。”8

普朗克的观点似乎告诉我们,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巨大的大脑,它有智能,有意识,仿佛是一个人格化的主体。而如果再联系玻姆所提出的全息理论(玻姆确信宇宙像一个宏大的全息图那样运作在全息图中,事物的每一部分都已包含了其他部分,只是尺度更小而已),那么,我们就不难理解,普朗克所说的那个宇宙的大脑心智和我们每个人的大脑心智是全息的,它们本质上是一个东西。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同事约翰•维勒曾说:“我们都有一个顽固的看法,认为有一个‘外在’的宇宙,有一个我,一个观察者,被宇宙用六英寸厚的玻璃板安全地保护着。联系到20世纪末所做的实验——仅通过观察某些事物就能改变实验结果。现在我们知道,在量子世界里,仅仅是把这么一个微小的对象视作电子,我们就能穿越那块玻璃板,我们必须做到……因此,‘观察者’一词将从字典里剔除,我们需要添加一个新词——‘参与者’。”9

当理解了这一切,我们就可以更直接的说,宇宙就是我们自身,我们自身就是宇宙,我们通过自身和宇宙整体相连,宇宙整体在我们每个个体身上都有全息的反映。这种观点也有助于启发我们拓展以往的社会学研究中“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之间的对立。在物理学的研究中其实也有相似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自弦理论以来,我们开始注意到,似乎量子论的结构才是更为基本的。以往人们喜欢先用经典手段确定理论的大框架,然后在细节上做量子论的修正,这可以称为‘自大而小’的方法。但在弦理论里,必须首先引进量子论,然后才导出大尺度上的时空结构!人们开始认识到,也许‘自小而大’才是根本的解释宇宙的方法。如今大多数弦理论家都认为,量子论在其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量子结构不用被改正。而广义相对论的路子却很可能是错误的,虽然它的几何结构极为美妙,但只能委屈它退到推论的地位——而不是基本的基础假设!许多人相信,只有更进一步地依赖量子的力量,超弦理论才会有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10

超弦理论实现了物质与能量、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融合。在社会学中,个人与社会一直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我们过于强调社会学所谓的“整体”视角,所谓的“结构性”因素的时候,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排除了个体,完全脱离个体之后的社会结构成为一个空洞虚无的东西,当我们总想从结构的层面解决社会问题时,常常会无从下手,找不到切实可行的办法。而我认为,所有的社会问题最终只能从个人身上下手,依照量子力学的观点,每个人都是整体的全息,因而每个个体的行为都在影响整体,个体行为和宏观社会结构本身应当也是全息的。我们不该把个体行为和宏观社会结构区分看来看,一看到有关个体行为的就说是“非整体”的、“不是社会学”的东西,要改变社会问题,只能是每个人先改变个体,而不要总是用所谓的 “结构性”因素来推卸个体的责任,以为“结构性”的问题和个体无关。如果我们用界分对立式的思维看问题,我们就会觉得宏观结构性问题和个体无关, 比如鲍曼在《现代性与大屠杀》中用这种宏观结构因素来解释许多人参与大屠杀的现象,这无意中起到了帮助参与的个体们推卸自身的责任的作用(当然,这些人之所以会参与屠杀也恰是因为以分裂的眼光看世界的结果,他们把屠杀他人看做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如果他们具有整体性的眼光,自然就会把其他人和自己看成一体,而不会参与滥杀无辜的行为)。然而,当我们以整体的眼光来看待社会,我们就会发现任何一个个体的任何一个行为都全息式的影响着整体,只不过这种影响常常是在能量层面发生,而无法被我们感知到,但这并不能表示这种影响不存在。所以,所谓的宏观社会结构,并不在一个虚无的地方,就在每个个体身上,要解决社会问题,当然必须要从结构上下手,但从结构上下手也就同时意味着从个体身上下手。在有形的物质社会层面,每个个体与个体之间是相互独立的,甚至是互不关联的,而在无形的能量社会层面,所有的事物都是一个共同的能量体,大家是能量海洋中的一份子

20世纪70年代,脑神经科学家卡尔•普里布拉姆对人的大脑的全息功能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了玻姆的全息理论,我们的大脑功能正像一个全息信息处理器,在宇宙这个整体大脑容器中,每个人的心智都是这个巨大大脑的一部分。不管一个人的心智表面上看起来和其他人的有多么不同,这个心智都包含了整体意识的模式(我们不相信这一点时因为我们感知能力的退化使我们感觉不到自身心智中“宇宙大脑”的存在),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每个人都与整体模式相连。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改变世界全息图的力量。

科学研究还发现:“当一个群体中的人们共享同一个意识经验时其影响即便是在群体之外也都能被检测到,而这种影响甚至会扩散到他们相聚地点之外。显然,我们内在的经验能被某种精微的导管,以超越物理法则或跨越周围障碍物的方式传递出去。这种现象中能够产生明显效应的一个例子,便是影响了大批人群的超觉静坐。1972年,美国24个人口逾万的城市,在只有百分之一的人(100人)参与研究以后,当地社区便经历了重大的改变。参与研究的人用特殊的冥想技巧造出内在的平和体验,并映射到他们周围的世界中去。这被称之为‘马哈瑞希’效应,用以纪念瑜伽行者马哈瑞希•马赫什,他曾说,当总人口中百分之一的人参与到他教导的冥想中来,就可以降低总人口中暴力和犯罪行为的发生率。这些实证结果以及类似研究最终促成了里程碑式的‘中东国际和平计划’,其成果发表在1988年的《冲突解决期刊》上。”11这项研究虽然在一般人看来有些匪夷所思,但却吸引了许多人参与进来,后来的大量实证研究证明了早期的发现,而研究人员最终确认的结果是——要通过意识改变现实世界,在意识中“启动”改变的最少人数等于总人数百分之一的平方根。当然,这是一个最基础的数目,如果参与的人越多则效果越明显,这个原理适用于任何群体。例如,想在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中制造出和平的气氛,减少其暴力行为和犯罪率,我们可以计算出这个城市总人口的百分之一的平方根,假设是一百万,其百分之一的平方根就是100,也就是只需要找到100个人,让这100个人共同进行和平祈祷活动,这将最终在实际效果上改变城市的气氛而造就真正的和平。从常识的角度,这似乎不可信,但从科学的角度却已经被证明。当然,我们之所以觉得在常识的角度不可信,是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似乎很难看到这样的现象,那是因为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每个人的大脑每天都在制造各种不同的思想和情绪,即便是有100人在祈祷和平,但是还有更多的人在向宇宙发送贪婪、仇恨、嫉妒、愤怒等反对和平的信息,如果这些反面的信息越强大,那么同样的道理,他们也将最终造成反面的事实。这个实验其实也暗示了我们大众传播媒体中的信息对现实社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改造作用。同样的是,社会学中著名的“托马斯定理”,也即想象和预言如何最终造就了现实,在此也可以得到解释。

大约20年前,中国大陆曾经掀起过一股“气功热”,作家柯云路写过一本特殊的小说《大气功师》,这本小说曾经成为我少年时代的思想启蒙。在小说当中提到一个有趣的情节:一位物理学家偶然被外星人所邀请参观了他们的飞碟,了解了外星更高程度的文明。以外星人的视角观看现在的地球文明是幼稚的,小说中外星人曾经给这位物理学家一个启示——“爱也是一种物理现象”外星人说,如果地球人能够真正明白“爱也是一种物理现象”,地球的文明就将前进一大步。少年时代的我曾经被这句话深深触动,却只能感受到它字面上的新颖独特,而无法理解背后深藏的含义。那时在中学的物理课堂上所接受到的还只是牛顿的古典物理学知识,在牛顿的那个体系中,“爱”只是人的一种主观情感和客观的物理世界似乎毫不相干,怎么也无法想象将其变成一种物理现象。
今天当我们以量子力学的视角重新来理解这句话,则有真正的豁然开朗之感。量子力学充分证明了人类的情绪对粒子有强大的影响力,情绪不过是一种思维波,亦是能量的波动而已,不同的情绪是不同频率的能量振动,“爱”当然是一种物理现象。每个人都有情绪和思想,每一个情绪和思想都在参与构造现实。社会学迄今为止并不关心个人心理层面的问题,却不知道个人心理层面的问题其实同时就是社会的问题。如果社会学因此开始和心理学融合,并且,当我们以整体的世界观来促使所有学科之间的融合那么,量子力学将可谓“功德无量”。

当年柯云路在创作《大气功师》这部小说以及随后进行的一系列对人类特异感知现象的研究过程中,他的许多观点曾经在当时的社会遭到了许多人的耻笑,可是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曾经说到:未来总有一天,历史会证明他的看法是对的。这绝不是作家自己的盲目自信,他只不过是一个观念上的超前者,当人们没有能够跟上他的步伐,没有人会相信并接受自己的“落后”,而只会怀疑并耻笑那个走得太快的人。虽然,在今天的科学界已经诞生了量子力学的理论,它使我们在看待世界的真相上迈进了一大步。然而,古典物理学依然占有主流的学术地位,量子物理学的知识在很多人眼中依然是要遭到耻笑的。学术界的顽固阵地和知识分子的强大“我执”依然是我们这个世界中最坚硬的堡垒之一,我们需要的只是耐心,将一切留给时间。
1 [美]赛安慈、吴至青著:《还我本来面目——如何接纳自我和欣赏生命》,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第9——10页。

2 [美]格雷格•布雷登著:《无量之网》,华夏出版社2011年版,第26——27页。

3曹天元著:《量子物理史话——上帝掷骰子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33页。
4 [美]格雷格•布雷登著:《无量之网》,华夏出版社2011年版,第33页。

5 参见[美]玛洛•摩根著:《旷野的声音》,九州出版社,2006年版。

6刘睿选编:《宇宙的台阶——另类科学旅行》,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9年版,第19——20页。

7 [美]格雷格•布雷登著:《无量之网》,华夏出版社2011年版,第13页。

8 [美]格雷格•布雷登著:《无量之网》,华夏出版社2011年版,第60页。

9 [美]格雷格•布雷登著:《无量之网》,华夏出版社2011年版,第11页。

10曹天元著:《量子物理史话——上帝掷骰子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37页。

11 [美]格雷格•布雷登著:《无量之网》,华夏出版社2011年版,第126——127页。


发表于 2015-4-22 21: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相信此种说法
发表于 2015-4-22 22: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认同这个观点,我也觉得人类是宇宙的小小粒子。
发表于 2015-5-19 23: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释迦牟尼佛观察宇宙就像一个视力正常的人观察大象一样,而科学的方法则是一群盲人在摸象,他们研究的成果绝不是大象的全体和真实。佛道本一家,八卦、六十四卦符号就是宇宙的终极密码。——赚钱买书。
发表于 2017-7-31 19: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净空老法师弘法音像网站 http://www.amtb.tw
华藏净宗弘化网 http://www.hwadzan.com/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7-8-11 10:3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第十九愿闻名发心愿第二十愿临终接引愿: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奉行六波罗蜜,坚固不退。复以善根回向,愿生我国。一心念我,昼夜不断。临寿终时,我与诸菩萨众迎现其前。经须臾间,即生我刹,作阿惟越致菩萨。不得是愿,不取正觉。

网路电视-华藏净宗弘化网 http://edu.hwadzan.com/livetv
南无阿弥陀佛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3-29 10: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