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1654|回复: 20

《清明掃墓祭祖習俗》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18-3-31 12:22: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清明掃墓祭祖習俗》
掃墓又稱「培墓」(閩南),或「掛紙」(客家人)。

一般掃墓過程:
一、準備三牲酒菜、香燭、金銀紙、鮮花,茶、果品、糕餅、鴨蛋、
爆竹、五色紙及鎌刀等。
(新墳用三牲菜碗,而且要供豬頭和鴨蛋,以及拜后土用的麵線和紅龜粿)
二、到墳前,將墓園周圍的雜草用鐮刀清除整理,禁用鋤頭。
三、將五色紙用小石頭或土塊將之壓在祖墳上面(稱「掛紙」或墓紙,客家人稱(鋪屋頂)。
四、供上祭品,先拜墳前的后土,然後燒土地公、福金。
五、祭拜祖先,點燭、上香、酒過三巡後燒金紙(新喪則燒庫錢,往生錢、銀紙)燒完後在紙灰上倒酒,即告完成。
六、收捨供品,把雞蛋在墓碑打碎,把蛋殼撤在墳上,以示脫殼新生,據說會帶來好運。
◎后土,他的職責是擔任「守墓神」的工作。
◎清明節祭拜后土,主要是感謝后土對祖墳的看護。
◎祭完後將雞蛋或鴨蛋打碎,蛋殼撤在墓上,表示新陳代謝,送舊迎新之意,亦為吉兆。

清明培墓/壓紙
準備供品:
新墳 (前三年)
拜后土:三牲(拜完後移拜祖墳),紅龜粿草仔粿,茶酒各三小杯,鮮花、蠟燭各一對。
拜祖墳:三牲或飯菜碗(六碗、十碗、十二碗,水煮蛋(帶殼龍眼乾)以祖先生前愛吃的東西為主),素果、茶、酒、鮮花、蠟燭各一對各三小杯,粿餅等。

新墳培墓時間:
版本(一)
新墓要連續培墓三年,第一年開墓頭要在清明前擇一日;第二年在清明當天;第三年在清明後擇一天;第四年起每年在清明前後率子孫只帶水果及墓紙去掃墓。

版本(二)
第一年要在清明前掃,要找黃道吉日;第二年清明當天早上掃;第三年清明當天下午去掃或清明後去掃;之後結婚(進人口)後或生男孩(添丁)後要慎重一點培墓連續三年,清明當天即可,講究一點就找黃道吉日,其餘就掃墓(除草拜水果)。

版本(三)傳統
第一年(春社日前)擇黃道吉日注意日煞方;第二年春社日後清明前;第三年清明掃墓日程(漳州三月三、泉州清明節);第四年起每年在清明前後率子孫只帶水果及亡者生前喜歡吃的食物及墓紙去掃墓。

娶媳與生男丁,也要培墓三年;若祖墳有翻修,翻修後的前三年掃墓同新墳;
超過三年以上的舊墳,只要子孫娶媳和生男添丁,子媳就連著三年上墳祭拜,答謝祖上庇祐;出嫁的女兒回到娘家至親墳上祭拜,一般均備豬頭作禮,墳旁后土,祭祀時以素果為禮,四果實為訛誤,應是五種素果才是敬神之禮。 

舊墳(─)
拜后土:三牲(拜完後移拜祖墳)紅龜粿、麵、茶、酒各三杯。
拜祖墳:三牲、果品、雞鴨蛋、茶、酒各三小杯、飯菜等。
準備金紙:祭祖金銀紙。
拜拜時間: 上午卯時至下午申時前(忌在天未亮及太陽下山後)。
地點:祖先墳前。

清明祭祖
準備供品:
熟的三牲或飯菜(六、十或十二碗),水果,酒或清茶七杯(※通常三牲是三杯酒),蠟燭一對等等,可隨心意增加。
酒供幾杯,碗筷就擺幾雙(※通常是十付碗筷)。
準備金紙:祭祖金銀紙。
拜拜時間:近午時。
地點:自宅祖先牌位前。

清明習俗:培墓與掛紙。
「培墓」則是較隆重的祭墓儀式。
台灣早期移民,以漳、泉兩地為主。兩地移民掃墓日期各自不同。漳州人多在三月三日(俗稱三日節)上墳,泉州人則在清明節掃墓。所謂「掃墓」,只是一種籠統的講法。在台灣,掃墓的方式,很清楚分為「掛紙」及「培墓」。「掛紙」又叫「壓紙」,就是替祖先修理房子的意思。所用的「墓紙」呈 長方形,顏色有黃、白及五色等三種。
「掛紙」之前先鏟除墓上叢生的樹枝野草,再將墓紙三張一疊折作波紋狀,用小石塊分別壓在墓頭、墓碑及墓旁的「后土」土地神上。也有些地區不拘數量及方位,直接的將墓紙按入墓土之中。如果說,墳墓是祖先死後居住的場所,那麼掛紙也就象徵子孫一年一度為他們的居處所添的新瓦。同時,掛紙也具有識別的作用。到了清明節,凡是墓頭有墓紙的,就表示這座墳有子孫來祭掃。反之,就是無人祭拜的孤墳。 「掛紙」後,還有準備簡單的供品來祭墓,燒紙錢,這樣才算完成了「掛紙」的儀式。
台灣的掃墓方式,分為「掛紙」與「培墓」兩種。「培墓」是比較隆重的祭墓儀式。通常新墓要連續培墓三年,而過去一年中有娶媳婦或生男丁的家庭也要培墓。培墓時要準備三牲(祭后土)、三牲及五味碗(祭墓)。這些祭品通常包括豬頭、雞、魚、豬肉、魷魚等牲禮或麵龜(長壽)、米糕(高昇)、鼠麴粿、土豆(吃老老)、發粿(發財)、丁仔粿(添丁)、菜頭(好彩頭)、韭菜(長久)、蛋(脫殼)等等。除此之外,還得準備各種紙錢、燭炮、以及「子孫燈」。「子孫燈」又叫「香仔燈」、「四寸仔」,燈上用朱筆寫上「子孫興旺、添丁進財」,或「財丁兩旺、富貴雙全」。培墓的人家一定要準備一對子孫燈,在墓前點燃,然後帶回家,象徵子孫興旺。培墓之後要剝鴨蛋殼丟在墳上,象徵新陳代謝、生生不息,然後焚燒紙錢、點燃鞭炮。在早期的農業社會裡,只要一聽到墓地理傳來的鞭炮聲,就有許多的兒童圍攏過來,等候掃墓的人家分送墓粿,墓主就會將祭畢的紅龜粿、麵粿等分給他們,若不夠分則以硬幣來代替。這種習俗就叫做「揖墓粿」,就是說,請住在墓地附近的兒童,幫忙看管墳墓,不要隨意踐踏墓園,然而在現今豐衣足食的年代,揖墓粿的習俗已漸漸消失了。台灣地區的客家人,掃墓的日期由正月十六日起,一直延續到清明節。其中又以正月十六日掃墓的人為最多。這是因為早期的客家移民來台較晚,較為富庶的地點都已經有人居住,而在貧瘠的丘陵地也缺乏發展,所以客家子弟多出外謀生發展,又當時的交通不便,所以會趁年假返鄉之餘,順便祭祖掃墓之後,就返回自己工作崗位了。
培墓所用的掛紙,台灣習俗稱為「培墓錢」、「壓墓錢」,有白墓錢、黃墓錢及紅墓錢三種,早期的區分:泉州人用白墓錢、同安人用黃墓錢;紅墓錢則不分地域;有的則說是一般泉州人用紅黃藍白黑的五色紙,漳州人則用黃色壓墓紙,紙錢壓在墓碑頂上及墳上,其用意或說是蓋厝瓦,也表示子孫已祭拜之意。
台灣早期清明之俗,高拱乾所修的《台灣府志》已記載清明展謁墳墓,「輿步壺漿,絡繹郊原。祭畢,藉草銜杯,遞為酬勸,薄暮乃歸。」可見掃墓兼有郊遊的性質,故借用民俗節日到市郊山野。一般郊外小丘,古墓今墳特多;而現時則建有納骨塔,也是建在景色優美的風水佳地,都成為踏青的好所在。以往掃墓多要全家參與,現在離鄉在外者多,有些人仍會儘量趕回,表達對祖先的孝思之意,「慎終追遠」的美德,也藉由清明節習俗保存下來。
一般俗信,祖先的墳墓和後代子孫的興衰有很大的關連。因此,富有的人家年年「培墓」,而一般的人家除了吉凶葬的前三年要「培墓」外,其他則視情況而定。「培墓」的時間多利用清明節前夕,將墳上的雜草清除,並加以培土整修,如果墓碑上的字體模糊不清,則必須用銀硃重新加以描寫,使其煥然一新。
祖墳整修完畢後,開始祭拜。祭拜時,在墓前供奉牲禮(三牲或五牲) 、刈金、壽金、蠟燭等、;或十二道菜餚(如韭菜、魷魚、春干、甜菜、甜芋、肉脯、蒿菜,蓮子、棗子、竹筍、豬腸、苜頭)和粿類(紅龜粿、鼠麴粿或草仔粿)及刈金、銀紙、往生錢、蠟燭等;若是新墳,則必須供奉三牲或五牲(如豬頭、雞、鴨蛋、麵粿、紅龜粿),祭品擺好後,點香向后土(墳墓的守護神)祭拜,婦人要在新墳前哭號,禮拜完畢,先燒刈金、壽金給后土,再燒銀紙等給祖靈,紙錢燒完後,在紙灰上灑酒(稱為奠酒),最後鳴炮禮成。
在收供品離開前,要將雞蛋、鴨蛋在墓碑上打碎,將蛋殼丟在墳上,象徵「脫殼」或「蟬蛻」,表示新陳代謝。從前,還有將紅龜粿、麵粿分給當地的小孩子吃的習俗,稱為「揖墓粿」(又稱乞墓粿、印墓粿),象徵「祖德流芳」。台灣民間習俗若是家有長子如娶媳婦、添丁生子或置產等,一定要培墓,往昔在培墓時都要點「姓氏燈」,在祭拜之前於墓前燃燭祭祀後,不要熄火,將它小心的放在燈罩內,沿途不可使其熄滅,一到家裡,立刻把燈放在祖先的神桌前,相傳這種小燈,具有象徵「添丁發財」的含義,如果在回家途中一路不熄,則表示子孫繁茂的吉祥徵兆。現在一般的掃墓方式已經較以前簡化,大都以鮮花水果為祭品…上香鞠躬,禮節簡單隆重。
閩南人並不一定要在哪一個日子掃墓,因為要集合宗族親戚共赴祭掃,所以在清明或上巳前後半個月內,都是正常情況。通常分為「清明附近」與「上巳附近」兩種。為了配合假期,逐漸以清明節當日,成為臺灣閩南人掃墓的主流日期。
通常掃墓除了線香、蠟燭、紙錢、燒酒之外,是不設供品的。如果設置了牲禮、粿餅等供品,則稱為「培墓」。「培墓」一次,必須要一連三年都「培墓」,通常是新墳、新葬、撿骨或家族成員榮登金榜(現代則是考取知名大學、公務員)或家族內有人結婚、添丁,才會「培墓」。少數閩南人會準備水果、白煮蛋、茶與香菸等祭拜,祭拜時口吟「果子不是禮,有掃無祭」,以表明此並非「培墓」,也可規避一培三年的規定

插柳
俗諺說:「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後便黃狗」,民間在清明節有插戴柳枝的習俗。在祭墓踏青時,人們往往還折幾枝柳枝帶回家,插在門楣上或用柳枝編成柳帽戴在頭上,似乎說明了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因為清明是中國的三大鬼節之一,為了防止鬼的侵擾迫害,再加上正值柳枝發芽的時節,於是人們紛紛戴柳條以辟邪了。
插柳相關傳說:
紀念介之推。介之推被燒死和埋怨在柳樹旁,第二年寒食節,晉文公率領臣子來祭拜介之推的時候,只見那棵被燒毀的柳樹竟然死而復活,晉文公情不自禁地折了幾枝柳條,戴在頭上,以示懷念,以後群臣紛紛仿傚相沿成襲。
唐高宗在渭水舉行祭祀儀式時,曾把柳枝編成圓環送給群臣,說是可以辟邪,於是相沿成襲。
宋朝著名詞人「柳永」,生前留戀於秦樓楚館為與不少歌妓結下不解之緣,深受歌妓愛戴,柳永死後,每年清明節都有不少歌妓來到墳前祭掃,祭拜完後在路邊折柳插簪髮,以為悼念,於是成為後世插柳之俗。

【培墳與掃墓】
「培墓」是較隆重的祭墓儀式。通常新墓要連續培墓三年,第一年開墓頭要在清明前擇一日;第二年在清明當天;第三年在清明後擇一天,第四年起每年在清明前後率子孫帶水果及墓紙去掃墓。而過去一年,家中有娶媳婦或生男丁的家庭也要培墓。
培墓需準備的物品:
三牲乙付(祭后土)、
三牲或五牲(雞、鵝、魚、豬肉、魷魚)(祭墓)。五味碗祭墓,米糕(高昇)、土豆(吃老老)、芋頭(育子育孫)、菜頭(好彩頭)、韭菜(長久)、熟鴨蛋(卵子卵生)、紅圓(圓滿)、發粿(發財)、丁仔粿(添丁)、紅龜(長壽)、水果五樣、花二對。
子孫燈,俗名又叫「香仔燈」,直徑約為四寸,所以也叫「四寸仔」。燈上以朱筆寫上「子孫興旺、添丁進財」,或「財才兩旺、富貴雙全」。培墓的人家一定要準備一對子孫燈,在墓前點燃,然後帶回家,象徵子孫興旺(或是小紅燭二對)。
杯三只、筷一雙、酒一瓶、香一束、壽金、大銀、墓紙、鞭炮一串、打火機、水一些(擦拭墓碑)。另外再準備鐮刀、鍘刀、手套,闔家子孫整理墓園。
祭拜後掛好墓紙(表示翻修屋頂),將熟蛋之皮剝掉,丟在墓龜上,象徵新陳代謝,生生不息,又取分割作用,象徵陰陽兩界,脫殼之意,也由於蛋殼富養分,有助墓草的繁衍之功能。燒完金銀紙後點燃鞭炮。
在早期的農業社會,只要一聽到墓地傳來鞭炮聲,就有許多的兒童會圍攏過來,等候掃墓的人家分贈粿。墓主就會將祭畢的紅龜粿、麵粿等分給他們,若墓粿不夠分發時,就以硬幣來代替。這種習俗,叫做「揖墓粿」。揖墓粿的寓意是請往在墓地附近的兒童,幫忙看管墳墓,不要隨意踐踏墓園。在豐衣足食的現代,揖墓粿的習俗已漸漸絕跡了。

培墓的祭拜儀式:
1、○○○先生(女士)新墳第○年培墓祭拜開始
2、全體子孫肅立
3、主祭者就位
4、向后士神位上香
5、獻謝品(獻花、獻果、獻酌)
6、向后士神位行禮-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7、向墓位上香
8、獻祭品(獻花、獻果、獻酒)
9、向墓位行禮-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10、掛墓紙(墓紙頭應置於后士與墓碑上以石頭壓住,象徵已掃墓並剝蛋殼、芋頭)
11、化金銀紙
12、講述生平行誼(邊食果、糖、鴨蛋、芋等邊暢述先人行誼)
※用以激勵子孫緬懷祖德,教化人心、警惕世人不可做枉法匪類之事。
13、禮成
14、鳴炮

掃墓需準備的物品:
小紅燭二對、花二對、香一束、水果、飲料、糖果一些、壽金、大銀、墓紙、打火機。
掃墓的祭拜儀式:
1、○○○先生(女士)墳墓民國○年清明(上元)掃墓祭拜開始
2、全體子孫肅立
3、主祭者就位
4、向后士神位上香
5、獻謝品(獻花、獻果、獻酌)
6、向后士神位行禮-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7、向墓位上香
8、獻祭品(獻花、獻果、獻酒)
9、向墓位行禮-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10、掛墓紙(墓紙頭應置於后士與墓碑上以石頭壓住,象微已掃墓並表示鼎了多少頂修,剝蛋殼、芋頭)
11、燒金銀紙
12、講述生平行誼(邊啖果邊暢述)
※用以激勵子孫緬懷祖德,教化人心、警惕世人不可做枉法匪類之事。
13、禮成

【壓墓紙】
「墓紙」長方形,顏色有黃、白及五色等三種。
「壓墓紙」是掃墓儀式的名詞。就是替祖先修理房子的意思。「掛紙」之前先鏟除墓上叢生的樹枝野草,再將墓紙兩三張一疊折作波紋狀,用小石塊分別壓在墓頭、墓碑及墓旁的「后土」土地神上。
也有些地區不拘數量及方位,直接的將墓紙按入墓土之中。
如果說,墳墓是祖先死後居住的場所,那麼掛紙也就象徵子孫一年一度為他們的居處所添的新瓦。同時,掛紙也具有識別的作用。到了清明節,凡是墓頭有墓紙的,就表示這座墳有子孫來祭掃。反之,就是無人祭拜的孤墳。
「掛紙」後,還有準備簡單的供品來祭墓,燒紙錢,這樣才算完成了「掛紙」的儀式。
壓墓紙宜壓二十四下,共五行:中行七下,中行之左右二行均壓五下,最邊二行均壓三下,共計二十三下,土地公一下,則二十四下足矣。
解釋如下:
二十四下者:應收二十四山旺氣及一年二十四節氣,表二十四孝。
七下者:應七星福照。
五下者:應五子登科,五谷豐登,五代同堂。
三下者:應三才天地人,三光日月星拱照。
一下者:應一聲發如雷。
※注意:子孫買花仔紙壓墓牌上,墓紙要剩下(春)拿回去。

掃墓習俗
在台灣一般民眾多以「清明節」為主要掃墓祭祖的時節。早期因泉、漳械鬥演變出三日節或稱小清明,古清明的習俗,因此來自漳州的台灣同胞大部份利用農曆三月初三日掃墓。民間習俗親人埋葬後第二年一定要去「培墓」,第一次培墓俗稱「開墓頭」,必須在當年春秋日前培墓,第二次培墓在隔年清明節當天上午,第三次培墓在隔年清明節下午,連續培三年後即不再培墓,只有在清明前後上山掃墓掛墓紙。在傳統台灣習俗中,家裡若有長子娶媳婦、添丁生子、買房子等喜事時一定要培墓不受三年後不再培墓的規定。
一般墓紙分紅、黃、白的古仔紙及紅、黃、白、綠、粉紅的五色紙兩種。據老一輩的區分,泉州人用白墓紙,同安人用黃墓紙,紅墓紙則不分地域;現代則多用五色墓紙,其用意是蓋厝瓦或表示子孫已祭拜過。厭墓紙在墓塚部份以奇數為主,放置的地方首重趨吉避凶,第一先壓墓碑,第二壓左右墓手,第三壓左右腰間,第四壓墓中、墓後等,象徵七星地,子孫出士。另一方法是先將墓紙壓在墳頭上,然後在墓的四周壓上十二張銀紙,具有驅邪除煞的作用。
掃墓時必須先拜后土再拜祖先,祭拜牲醴新墓須準備五牲(即豬肉、雞、鴨、魚、豬肝),舊墓用三牲(即豬肉、雞、魚);拜完后土的牲醴可以拿來拜祖先,除了五牲、三牲外,必須再準備鴨蛋或雞蛋以及麵粿、紅龜粿、草仔粿等。掃墓一般須注意「清明節」當天沒有任何禁忌十二生肖都可以掃墓,其他的日子則須擇個吉日免得沖煞。掃墓時間以早上太陽出來,下午太陽下山前最佳。千萬別在太陽未昇或已經西下時乃在墳區。培墓時準備一對燈籠稱「子孫燈」上面寫上「添丁進財」、「財丁兩旺」、「富貴雙全」等句,在掃完墓時將紅燭放進燈內返家安放祖先神桌前,具有求子、求財的功能。
供品的內容與作用請點我內有說明!
一、新墳
先人初逝的第一年,子媳於來年的「春社日」前,就必須前往掃墓拜。意謂子媳思親,而至初逝的第一年,子媳有迫不及的心情,因此未到清明節,及須春社之前便急著上墳掃墓。第二年,便是春社之後,清明之前上墳。第三年,即是清明掃墓的日程。若是祖墳有重新翻修,則掃墓的前三年也如同新墳一般,以「春社」及「春明」作為日程的標準。
二、舊墳
超過三年以上的舊墳,只要有子孫娶媳婦和生男丁的喜事,子媳就連著三年上墳祭拜,答謝祖上庇祐。
出嫁的女兒回娘家的至親墳上祭拜,一般均備一個豬頭作禮,而墳旁的后土神,於祭祀時以「素果」為禮。素果的台語音近四果,實為訛誤,應是五種素果,才是敬神之禮。
培墓與掃墓
(一)培墓的意義:「培」,澆水、灌溉、巡查墳地建物《淮南子?齊俗》「鑿培而進之」,新墳完墳後三年內要「培墓」:子孫須要酒餚、三牲五果祭拜,第一年開墓頭要在清明前擇一日,第二年在清明當天,第三年在清明後擇一天。此後每在清明前後率子孫帶水果墓紙去掃墓。培墓又稱「挹墓」、「牆墓」、「填墓」等。
(二)培墓的方式:
1、今年是第一年(或第二、三年),培墓的時間取那一天,連絡該墓的子孫、集合時間、地點、物品何人準備、如何準備?
2、物品:三牲乙付、杯三只、酒一瓶、小紅燭二對、香一束、花二對、水果數樣、五味碗一套、壽金、大銀、墓紙、鞭炮一串、打火機、筷一雙、芋頭、熟鴨蛋、紅圓十二粒、粄粿、紅龜、水一些(擦拭墓碑)等。
3、整理墓園:備鐮刀、鍘刀、手套,闔家子孫整理墓園。
4、祭拜後掛好墓紙(鼎厝頂,也表示翻修屋頂),將芋頭與熟蛋之皮剝掉,丟在墓龜上,其意為芋(育子育孫)、蛋(卵子卵生),又取分割作用:陰陽兩界,脫殼之意,也由於芋頭皮及蛋殼富養分,有助墓草的繁衍之功能。燒完金銀紙後鳴炮,昔日有地方小孩成群「揖墓粿」,如今已無此風俗。
(三)培墓的祭拜儀式:
1、○○○先生(女士)新墳第○年培墓祭拜開始
2、全體子孫肅立
3、主祭者就位
4、向后士神位上香
5、獻謝品(獻花、獻果、獻酌)
6、向后士神位行禮-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7、向墓位上香
8、獻祭品(獻花、獻果、獻酒)
9、向墓位行禮-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10、掛墓紙(墓紙頭應置於后士與墓碑上以石頭壓住,象徵已掃墓並表示鼎了多少頂修,剝蛋殼、芋頭)
11、化金銀紙
12、講述生平行誼(邊食果、糖、鴨蛋、芋等邊暢述先人行誼)
13、禮成
14、鳴炮
甲、掃墓的意義:
凶葬後三年內須培墓,第四年起每年掃一次墓,故掃墓又稱「上墳」、「上墓」等,客俗習慣:每年春節後需要上墳,閩俗以清明節前後一個月(前半個月、後半個月)均可上墳。藉掃墓可以達慎終追遠的目的,讓子孫追思祖德,以維倫理教化的功能。
乙、掃墓的方式:
1、上墳需約集此墓之子孫一起掃墓為原則,勿分批祭掃顯示親族不和諧。
2、物品:小紅燭二對、花二對、香一束、水果飲料果糖一些、壽金、大銀、墓紙、打火機。
3、整理墓園:自行攜帶器材或僱工清理。
丙、掃墓的祭拜儀式:
1、○○○先生(女士)墳墓民國○年清明(上元)掃墓祭拜開始
2、全體子孫肅立
3、主祭者就位
4、向后士神位上香
5、獻謝品(獻花、獻果、獻酌)
6、向后士神位行禮-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7、向墓位上香
8、獻祭品(獻花、獻果、獻酒)
9、向墓位行禮-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10、掛墓紙(墓紙頭應置於后士與墓碑上以石頭壓住,象微已掃墓並表示鼎了多少頂修,剝蛋殼、芋頭)
11、燒金銀紙
12、講述生平行誼(邊啖果邊暢述)
13、禮成
※每年掃墓或紀念日要講述生平行誼,以激勵子孫緬懷祖德,教化人心、警惕世人不可做枉法匪類之事。
三、新忌:「逝世」後第二次逝世紀念日,此後年年此日做忌日。
(一) 方式:
1、「新忌」前數日通知有關子孫及親友。
2、當日晨間先點香稟告。
3、中午祖先牌位前以酒餚祭拜之,其酒餚如對年一般。
4、祭畢前需卜以聖筊(年節祭拜祖先不必卜筊)。
(二) 儀式:
1、肅立
2、主祭者就位
3、上香
4、獻祭品(獻花、獻果、獻饌)
5、讀祭文
6、向祖先牌位(或遺像)行禮
7、主祭者報告逝者生平
8、禮成
(四)也有部分地區除死日做「死日忌」外,尚做「生日忌」(愍忌),其方式與儀式同前。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发表于 2018-3-31 16: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道之一二三 于 2018-3-31 17:04 编辑

清明节扫墓,是中华民族的几千年来传统节日,祭祀祖先、怀念祖先,真的是个好传统,体现了后人对前辈的尊重、孝道和感恩之心,是追根溯源、代代相传的好习俗。

去不去为祖宗扫墓,是个态度问题;至于如何扫墓,那只是个细节与风俗问题,没有一定之规,约定成俗就好。

我们贵州这边,扫墓时,是先将坟墓周围杂草用镰刀割干净,若有必要,随时可以给坟培土、砌石头(少量的)。然后,最重要的步骤就是用小树枝挂白色的亲纸插在坟上(亦或叫青纸,现在也有用五彩色纸的);之后,就是点香、烛、斟酒、燃纸钱,贡品随意,不拘形式,作揖、磕头,放鞭炮。这样就行了。


补充一点:新坟也有“三年不过社”的规矩,即在春社之前挂亲。
发表于 2018-3-31 16: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這傳統不可變動
慎終追遠

发表于 2018-3-31 16: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民族的最高信仰就是“天”,此天被称“昊天上帝”,非是西方的所谓耶树上帝,而是自然之天,高高在上,抬头即可见。在中国的南方有好多省份都有在堂屋正中写香盒的习俗,香盒正中即是“天地君亲师位”,现在已经演变成了“天地国亲师位”。最上边会写某姓的堂号(大字),比如“陇西堂”、“彭城堂”、“江夏堂”、“武功堂”、、、、、左边会写上“某某堂上历代昭穆宗祖位”或“某某堂上左昭右穆位”,是家仙神位。

 楼主| 发表于 2018-3-31 18:40: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道之一二三 发表于 2018-3-31 16:26
清明节扫墓,是中华民族的几千年来传统节日,祭祀祖先、怀念祖先,真的是个好传统,体现了后人对前辈的尊重 ...

雖然各地風俗習慣略有差異?但「慎終追遠」是中華民族良好的美德!
 楼主| 发表于 2018-3-31 18:42: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彭劉賢 发表于 2018-3-31 16:34
這傳統不可變動
慎終追遠

是的
 楼主| 发表于 2018-3-31 18:48: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道之一二三 发表于 2018-3-31 16:50
中华民族的最高信仰就是“天”,此天被称“昊天上帝”,非是西方的所谓耶树上帝,而是自然之天,高高在上, ...

臺灣同樣是有「敬天尊祖」的風俗,正月初九「天公生」,正月十五、十月十五「三界公生」,一樣是有拜拜。
发表于 2018-3-31 18: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多谢楼主分享经验,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8-3-31 20:11: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啊达 发表于 2018-3-31 18:50
非常多谢楼主分享经验,谢谢

互相學習
发表于 2018-3-31 20: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資料很豐富感謝分享收藏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4-1 00:49: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ogs 发表于 2018-3-31 20:37
資料很豐富感謝分享收藏了

互相學習
发表于 2018-4-1 06: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很齐!
发表于 2018-4-1 06: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清明节当儿,提供掃墓祭祖習俗, 非常好用,让年轻的一代了解扫墓的规矩,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8-4-1 15:05: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思心向善1 发表于 2018-4-1 06:38
资料很齐!

互相學習
 楼主| 发表于 2018-4-1 15:07: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ogs 发表于 2018-3-31 20:37
資料很豐富感謝分享收藏了

客氣了 互相學習
发表于 2018-4-3 08: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祭祀祖先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信仰,谢谢楼主的资料!
发表于 2018-4-3 09: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清明祭祖的习俗各地还是会有所不同的,当然目的是一样的,就是追思先祖、寄托和期望平安吉祥。
 楼主| 发表于 2018-4-3 17:12: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uotiandayou 发表于 2018-4-3 08:31
祭祀祖先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信仰,谢谢楼主的资料!

互相學習
 楼主| 发表于 2018-4-3 17:15: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越中兴 发表于 2018-4-3 09:03
其实清明祭祖的习俗各地还是会有所不同的,当然目的是一样的,就是追思先祖、寄托和期望平安吉祥。

慎終追遠,緬懷祖德。
发表于 2018-4-4 19: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祭祖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
 楼主| 发表于 2018-4-5 03:32: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羲鹤 发表于 2018-4-4 19:00
祭祖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

是的沒錯!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4-19 16: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