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2572|回复: 8

常挂在嘴边这些俗语的释义!

  [复制链接]
<
发表于 2015-6-22 20: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常挂在嘴边这些俗语的释义!
不孝有三:

  在天朝礼仪上,所谓不孝有三,是指:一、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孟子所说的最大的不孝);二、阿谀曲从,陷亲不义(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三、家贫亲老,不为禄仕(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

人有三急:

  心急,手急,性急;

七情六欲:

  一般地说,七情指的是:喜、怒、哀、惧、爱、恶、欲;在医七情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惊、恐;六欲一般指的是生、死、耳、目、口、鼻;在佛家六欲指的是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华欲、人想欲;

胡说八道:

  原指「胡人」到内地讲解佛经。

  胡,中国古代对西、北部少数民族的称呼。胡说∶胡人说讲。八道:不信佛的人认为,胡人讲解佛经是说荒诞之言。胡人讲解佛经八圣道简作“胡说八道”。故后世以胡说、胡说八道,一派胡言等词语喻不可信。今泛指一切没有根据的说法。

五大三粗:

  “五大”是指双手双脚大再加上头大;“三粗”指腿粗,腰粗,脖子粗;

六亲不认:

  当今“六亲”泛指亲属。其实历史上“六亲”有特定的内容,其代表性的说法有三种:

  一、据《左传》,六亲指父子、兄弟、姑姐(父亲的姐妹)、甥舅、婚媾(妻的家属)及姻亚(夫的家属)。

  二、据《老子》说,以父子、兄弟、夫妇为六亲。

  三、据《汉书》说,以父、母、兄、弟、妻、子为六亲。后人比较赞同第三种说法,因为此说在血缘和婚姻关系中是最亲近的。

五毒俱全:

  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种动物为五毒,人的五毒是吃、喝、嫖、赌、抽。

三长两短:

  “三长两短”通常用来指意外灾祸,民间多作“遇难”、“死亡”等讳词。

  “三长两短”和以前的人死亡入棺木有关。棺木是用六片木材拼凑的。棺盖、棺底、左梆、右梆这四片是长木材;前头、后尾这两片是方形的短木材。为什么不叫四长两短?因为尸体入棺木后才上棺盖,所以只称三长。“三长两短”作为死的别称流传的范围越来越宽广,便由俗语转为成语了。

  另解:《礼记·檀弓上》有如下记载:“棺束,缩二,衡三;衽,每束一。”

  “棺束者,古棺木无钉,故用皮束合之。缩二者,缩纵也。纵束者二行也。衡三者,横束者三行也。衽(rèn),每束一者。衽,小要也,其形两头广,中央小也。既不用钉棺,但先凿棺边及两头合际处作坎形,则以小要连之令固,并相对每束之处以一行之衽连之,若竖束之处则竖著其衽以连棺盖及底之木,使与棺  头尾之材相固。汉时呼衽为小要也。”

  也就是说,古时棺木不用钉子,用皮条把棺材底与盖捆合在一起。横的方向捆三道,纵的方向捆两道。横的方向木板长,纵的方向木板短,“三长两短”即源于此。衽原本指衣服的缝合处,此指连接棺盖与棺底的木楔,两头宽中间窄,插入棺口两旁的坎中,使盖与棺身密合。衽与皮条联用,就是为了紧固棺盖。发  展到后来用钉子钉棺盖,既方便又快捷,衽也就逐渐被淘汰。三长两短的捆棺材皮条也随之消失,但这个词语却一直流传下来,在现代汉语中也经常使用。

十恶不赦:

  指罪大恶极,不可饶恕。魏晋南北朝时期,历代都进行了法律法典的编纂,而在这些法律法典中,比较有影响的有魏时的《魏律》,北朝时的《齐律》,而后来据说的“十恶”最早也就出现在《齐律》中,当时称为“重罪十条”。  

  重罪十条把这十条罪行称为“十恶”,并且规定绝不赦免,到了隋唐就正式形成了“十恶不赦”的说法,所以说隋唐“十恶不赦”实出自于《齐律》的“重罪十条”。它的主要内容有:

  1、谋反,这历来都被视为十恶之首;

  2、谋大逆。指毁坏皇家的宗庙、陵寝、宫殿的行为;

  3、谋叛。谋叛是指叛逃到其它敌对国家;

  4、恶逆。指打杀祖父母、父母以及姑、舅、叔等长辈和尊亲;5、不道,无道。

  6、大不敬。偷盗皇帝祭祀的器具和皇帝的日常用品,伪造御用药品以误犯食禁;

  7、不孝。指咒骂、控告以及不赡养自己的祖父母、父母。祖、父辈死后亡匿不举哀,丧期嫁娶作乐;

  8、不睦。

  9、不义。指殴打、杀死长官(一般指州县长官),丈夫死后不举哀并作乐改嫁等。

  10、内乱。指与祖父、父亲的妾通奸。

  唐《永徽律》所列举十恶与隋同。此后,除元代将十恶改为“诸恶”之外,明、清两代均将“十恶”列入刑律名例篇。现今十恶多为泛指。

三姑六婆:

  三姑为尼姑、道姑、卦姑;六婆为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五光十色:

  五光:红、黄、蓝、白、黑。十色:赤、橙、黄、绿、青、蓝、紫、黑、白、外加一个透明。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四体:四体指双臂双腿。“五体投地”中五体是加上头。

  五谷:一说是黍、稷、麦、菽、稻;一说是黍、稷、麦、菽、麻。

五福临门:

    第一福是“长寿”
    第二福是“富贵”
    第三福是“康宁”
    第四福是“好德”
    第五福是“善终”
    注:《书经·洪范》上所记载的五福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 ‘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 ‘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 ‘善终’是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五福合起来才能构成幸福美满的人生,一分开可就不美妙了。比方说,有的人虽然长寿而没有福气,有的人长命百岁而贫贱度日,有的人富贵而短命,有的人富贵而健康情况不佳,有的人为贫贱而烦恼,有的人虽然富贵但十分操心,有的人满足于过贫贱悠闲的生活,有的人贫贱而善终,有的人富贵长命而最后却遭横祸不得好死。。。人生境遇多得不胜枚举。这些只是,单就五福的变化来说,只有五福全部临门才是十全十美的,其余的各种情况都是美中不足,是有缺陷的福,是美中不足。五福当中,最重要的是第四福——“好德”。有着生性仁善、宽厚宁静的德,这是最好的福相。因为德是福的原因和根本,福是德的结果和表现,以此敦厚纯洁的“好德”,随时布施行善,广积阴德,才可以培植其它四福使之不断增长。后来由于避讳等原因,“五福”也有了变化,如东汉桓谭在《新论·辨惑第十三》中就把“考终命”更改为“子孙众多”,因此,后来的“五福”也就变成了“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了。

“弹指一挥间”到底是多长时间:

  “一刹那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一昼夜为24小时,为480万个“刹那”,或24万个“瞬间”,1.2万个“弹指”,30个“须臾”。而一昼夜有8.64万秒,那么一“须臾”=2880秒,一弹指=7.2秒,一“瞬间”=0.36秒,一“刹那”就=0.018秒。

“八拜之交”是指哪八拜:

  八拜之交:语出《紫钗记·吹台避暑》:“俺二人以八拜之交,同三军之事。”元曲《冻苏秦》:“你不知这张仪和我是八拜交有朋友。”又《西厢记·张君瑞闹道场》:“与小生同郡同学,当初为八拜之交。”俗称结拜兄弟为八拜之交;按古无八拜的礼,以互相四拜算为八拜 .

  八拜之交应该是指对结义双方长辈行八拜之礼,正式结为金兰之好。但据说这八拜是沿袭过去八个著名的金兰典故,涉及到16位古人。他们分别是哪些故事呢?

  (1))、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2)、刎颈之交--廉颇相如

  (3)、胶膝之交--陈重雷义

  (4)、鸡黍之交--元伯巨卿

  (5)、舍命之交--角哀伯桃

  (6)、生死之交--刘备、张飞和关羽

  (7)、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

  (8)、忘年之交--孔融和祢衡(范云和何逊)

一丝不挂:  

  “一丝不挂”之“丝”有两解。一解为一缕衣饰。《五灯会元》卷十二:“诸上座终日著衣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未曾挂着一缕丝。”另一解为一根钓丝。《五灯会元》卷十四:“僧问:一丝不着时如何?师日:合同船子并头行。”意思是说,“一丝不着”,便达到了船子和尚超脱的境界。船子和尚有诗偈云:“金鳞不遇空劳力,收取丝纶归去来……钓竿斫尽重栽竹,不计功程便得休。”可见“一丝不挂”本是禅语,比喻超然洒脱,绝无患得患失的念头,丝毫不受尘俗的牵挂,是很高的修持境界。后用以泛指毫无牵挂。亦干脆直指赤身裸体。

一瓣心香:  

  瓣香,形似瓜瓣,上圆下方,内外条状排列。心的形状略似瓣香,故有“一瓣心香”之说。禅寺中开堂说法,往往先敬香给开山祖师等,如《古尊宿语录·慈明禅师》:“此日一会,不是小缘。将一瓣香为我无得禅师。且道:诸人还识无得禅师么?”佛家认为,内心的清净、慈悲和虔诚,是“真供养”,比形式上的敬香要重要得多,故称“心香”。后极言心中虔诚致敬为“一瓣心香”。

七手八脚:

  谓人多而手忙脚乱。出于《续灯录》卷三二:“七手八脚,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原意是:不管环境如何嘈杂,人来人往,我自耳不闻,眼不见,心中泰然。后俗语中常用“七手八脚”指动作忙乱。

八字没见一撇:

  源于禅宗。《续灯录》卷二九:“若问是何宗,八字不著丿。”意为不露端倪。后作“八字没见一撇”、“八字还没有一撇”,意为不露端倪。

口头禅:  

  禅宗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为宗旨,提倡直截了当的“顿悟”,甚至说:“道个佛字,拖泥带水;道个禅字,满面惭惶。”(《碧岩录》第一则)禅宗还认为“开口即错,用心即乖”,“等你开口,堪作何用!”(同上,评唱)禅宗的末流,好取现成的经语、公案、挂在口头上,作为谈助,被斥为“口头禅”。“口头禅”完全违背了禅宗“顿悟见性”的宗旨。后来,把口头上经常说的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话,也称为“口头禅”。

门外汉:  

  指外行人,是说他对某项知识或技能还没有入门。《五灯会元·天竺证悟禅师》:“谒护国此庵元禅师,夜语次,师举东坡《宿东林偈》(原偈中云: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且曰:‘也不易到此田地。’庵曰:‘尚未见路径,何言到耶?是门外汉耳。’师通夕不寐,及晓钟呜,去其秘畜,以前偈别曰:‘东坡居士太饶舌,声色关中欲透身,溪若是声山是色,无山无水好愁人。’特以告此庵。庵曰:‘向汝道是门外汉。’师礼谢。”东坡欲从溪声山色了悟真性,而不知声色与见闻等如虚空华(花),本无所有,原是妙明真心,正如《金刚经》所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故说他是“门外汉”。至今广泛用以称外行人。

开眼界:  

  “眼界”即“眼根”,为六根之一,大致相当今天所说的视觉器官,包括眼球和视神经等。因为六根属于“十八界”中的一类,所以“眼根”亦名“眼界”。能够维持自相,不与他相混淆,称为“界”。眼界与色界相对,产生眼识界(视觉)。如《心经》:“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楞严经》中有“开眼见明,名为见外”之句,“开眼”,犹睁眼。为佛菩萨像画眼点睛,也称为“开眼”或“开光”(光、光明,指眼)。如《禅林象器笺·垂说门》谓:“凡新造佛祖神天像者,诸宗师家立地数语,作笔点势,直点开他金刚正眼,此为开眼佛事,又名开光明。”眼不但是人身的传神处,而且还是智慧的象征。如佛教中有慧眼、法眼、佛眼等说。在禅宗那里,“开眼”常用作开语、觉悟的代称。如《五灯会元》卷二十:“汝解心已极,但欠著力开眼耳。”看到了以前未见到过的东西,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俗语谓之“开眼界”。

天花乱坠:  

  传说佛说法时,诸天感动,撒下香花作为“供养”和皈教。如《心地观经. 序分》云:“六欲诸天来供养,天花乱坠遍虚空。”又传说梁武帝时,云光法师讲经时感动上天,香花从空中纷纷落下。后多形容讲经说法,有声有色,极其动听。亦指言谈虚妄,不切实际,或用甜言密语骗人。

无事不登三宝殿:  

  佛教有三大内容,即教主释迦牟尼为“佛宝”,经籍教义为“法宝”,弘扬佛法的僧团为“僧宝”,合称“三宝”。“佛”,梵语佛陀之路,意为觉者,特指释迦牟尼。“法”,梵语达摩的意译,泛指经、律、论三藏和戒、定、慧三学。“僧”,梵语僧伽之略,意为僧团、和合众,即受戒出家的佛教徒。“三宝”泛称佛教。如南陈. 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绍隆三宝,弘济四生。”“三宝殿”即佛殿。寺门中的规矩,上佛殿时必须恭敬肃穆,进行礼拜、诵经、供养等,不得随意在佛殿里闲逛、闲聊。所以俗语中有“无事不登三宝殿之说。

不可思议:  

  《大智度论》指出:“不可思议”是大乘佛教的特征。“心思路绝”,故“不可思”;“言语道断”,故“不可议”。《五灯会元》卷十六载,光孝禅师临终时只说了 “不可思议”四个字,便合掌而逝。一般认为,“佛力”是最“不可思议”。各部经对“不可思”的具体内容有不同说法。例如:《仁王经》说三种“不可思议”: “佛不可思议,众生身不可思议,乃至世界不可思议。”《增一阿含经》种说四种“不可思议”,增加了一个“龙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一词还用于佛、法、僧三宝。如:阿弥陀佛又称“不可思议光如来”,《维摩诘经》又称“不可思议解脱经”,唐代灵妙寺有僧名“不可思议”,系善无畏弟子,曾注《大日经法供养品》,人称《不思议疏》。后用“不可思议”谓事物之难以理解,不可想像。

方便:  

  梵语paya的意译,犹言善巧、权宜,是利益他人、化度众生的智慧和方式,“方便”与“真实”相对而言,亦即随时设教、随机应变的“权智”。语本《法华经. 方便品》,佛谓:“吾从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所执。”经疏对方便的解释很多,如谓“理正曰方,言巧称便”;“众生所缘之域曰方,如来适化之法称便。”方便是导向真实之法。如唐. 白居易《僧院花》诗:“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慧花。”后因以泛指机会、便利。如唐. 韩*《偶见》诗:“小叠红笺书恨字,与奴方便寄卿卿。”天台宗认为,《法华经》的要义是“开权显实”。隋. 智者大师谓:“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法华经文句》卷三)凡用善方式说法,亦谓之“开方便门”。《景德传灯录》卷二一:“海众云臻,请师开方便门,亦真实相。”后来称提供机会便利为“大开方便之门”。

火烧眉毛:  

  源于《五灯会元》卷十六:僧问:“如何是急切一句?”蒋山法泉禅师答:“火烧眉毛。”《心地观经》卷五指出:“精勤修习,未当暂舍,如救头燃。”谓佛教徒俗求出离生死苦海,当以急迫之心精进修持,不容懈怠。火烧眉毛之意与此相似。情势紧迫,必须立即设法去解决眼前的困境,俗谓之“火烧眉毛,且顾眼前”。如《镜花缘》第三五回:“小弟此番揭榜虽觉孟浪,但因要救舅兄,不得已做了个‘火烧眉毛,且顾眼前’之计,实是无奈何。”也指缺乏长远的眼光,只图眼前的利益,得过且过。如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八章:“(他)何去何从,没有了主意,背着手,踱几步,咳!火烧眉毛顾眼前嘛。”

心心相印:  

  心者,佛心;印者,印可、印定。谓不立文字,不依言语,直以心印心,故曰“心印”。以此佛的心直印于众生之心,谓之以心传心,以心印心。意在开示迷途,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祖庭事苑》卷八:“心印者,达摩西来,不立文字,单传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黄檗禅师传心法要》卷上:“自如来付法迦叶以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若能契悟者,便至佛地矣。”《金石萃编. 圭峰定慧禅师碑》:“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证知光明受用而已。”后多用以指彼此思想感情完全投合。

心猿意马:  

  心神散乱,把握不定,俗谓之“心猿意马”。《大日经. 住心品》分析六十种心相,其中之一为“猿猴心”,谓躁动散乱之心如猿猴攀缘不定,不能专注一境。“意”则犹如奔马,追逐外物,故称“意马”。佛经上关于 “心”和“意”的论述很多。简言之,“心”是精神现象的总称,能变现物质现象。“心”在佛学上有真、妄之别。“心猿意马”之“心”显然是指“妄心”。就 “心”的生灭流变而言,称为“意”。佛家把“心猿意马”视为入定修道的障碍。如唐代玄奘法师上唐太宗表文谓:“愿托虑于禅门,澄想于定心。制情猿之逸躁,系意马之奔弛。”最早把“心猿”和“意马”连用的例子是唐代《维摩诘经变文》:“卓定深沉莫测量,心猿意马罢颠狂。”又如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俺从今把心猿意马紧牢栓,将繁华不挂眼。”

以毒攻毒:  

  这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一个医疗手段,谓以带毒性的药来治疗恶性疾病。禅师用以比喻对方使用过的手段来制服对方,或以其错误逻辑克服其妄想。如宋. 释正受《普灯录》:“以机夺机,以毒攻毒。”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从“别字”说开去》:“对于这些打着古文旗子的敌军,是用古书作‘法宝’,这才打退的,以毒攻毒,反而证明了反对白话者自已不识字,不通文。”

少见多怪:  

  见识不广的人见到新鲜的事物,就以为怪诞,不可信,俗语谓之“少见多怪”。源于中国第一篇佛学论文,汉末牟融的《理惑论》。当时佛教传入未久,有人问:说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恐怕只是说得好听,未必是事实吧?牟子用了一句俗谚回答:“少所见,多所怪,睹骆驼言马肿背。”意思是说,少见多怪的人第一次看见骆驼,就说是背肿的马。

水到渠成:  

  比喻条件成熟了,事情自然成功。《景德传灯录》卷十二载,僧问仰州南塔光涌禅师:“文殊是七佛师,文殊有师否?”师曰:“遇缘即有”。又问“如何是文殊师?”师竖拂子示之。又问:“如何是妙用一句?”师曰:“水到渠成。”后在文章中运用者如宋苏轼《与章子厚书》:“恐年载间遂有饥寒之忧,不能不少念,然俗所谓水到渠成,至时亦必自有处置。”

水乳交融:  

  佛教常以水乳来比喻事物结合之紧密或难于分辨。《最胜王经》六:“上下和穆,犹如乳水。”《正法念处经》:“譬如水乳同置一器,鹅王饮之,但饮其乳汁,其水犹在。”此喻也常为禅师所借用。《五灯会元》卷九:“师呵呵大笑:‘如水乳合。’”同书卷十七:“玄黄不辨,水乳不分。”后常用来比喻结合紧密无间,关系十分融洽。

水涨船高:

  水位升高,船也随着上浮。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增长而提高。此语出于宋. 圆悟《碧岩录》第二九则:“水长船高,泥多佛大。”是引用继彻禅师的话。原意为修福、修慧的功力越深厚,则悟境越高,成就越大。

平等:  

  这个常用词源于梵语upeksa,意译为“舍”,意为舍去一切差别相。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在性体(即本质、共相、空性、心真如性等)上是没有任何差别的。在时间上,称为“三世平等”。如《圆觉经》卷上说:“三世悉平等,毕竟无来去。”在空间上,称为“大小平等”如《华严经》说:“大世界即是小世界,小世界即是大世界。”从佛性而言,众生平等。如《涅磐经梵行品》说:“如来亦尔,于诸众生非不平等,然于罪者心则偏重,于放逸者佛则慈念。”不但众生平等,而且怨亲平等。如唐顾况《从江西至彭蠡道中寄齐相公》诗云:“本师留度门,平等冤亲同。”佛教指出,顽固不化的“我执”和自以为是的“我见”实为造成不平等和纷争的罪恶渊薮。学佛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把我见转化为平等性智,达到人我平等,自他一体,从而兴起慈悲救世的精神。

电光石火:  

  “电光”是闪电之光,“石火”是击石所迸发的火星。俗用“电光石火”比喻事物稍纵即逝、转头成空。如元姬翼《恣逍遥》词:“昨日婴孩,今朝老大,百年间电光石火。”禅宗好用“电光石火”比喻机锋敏捷,忽然触发,有所悟入。如宋朱熹也谈到“禅家所谓石火电光底消息”(《答张钦夫书》)。在佛经上,“电光”常用作比喻世间事物生灭变幻,无常迅速,“犹如梦幻与泡影,亦如朝露与电光。”(《心地观经》卷一)把“电光”和“石火”连用为一个俗语的,较早见于唐代敦煌变文,如《无常经讲经文》说:“人生一世,如石火电光,岂能久住。”

叶落归根:  

  “树高千尺,叶落归根”,已成为客居他乡的人对故土的怀念而发出的心声,也是客居他乡的人终要回到本乡本土的心愿的归宿。此语出自《坛经》,惠能大师将入涅磐时,曾对他的门人说他想回归新洲老家,要门人们迅速给他准备舟楫,弟子们向六祖苦苦哀求挽留。惠能大师说:“诸佛出现,犹示涅磐,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六祖又对门人说:“叶落归根,来时无口。”后来把“叶落归根”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现侨居美国的李汉魂先生,1934年8 月曾为供养六祖真身的曹溪南华寺撰书一联:“衣钵真传,明心见性;菩提无树,落叶归根。”1982年6月4日,李汉魂先生不远万里回国观赏旧联,感慨万千。由此,弥见他乡客子眷恋故土的綦切心情!

四大皆空:  

  佛教把一切物质现象(色法)归纳为四种基本要素,即坚性的“地”、湿性的“水”、暖性的“火”、动性的“风”,谓之“四大”。四大可分为内、外两大类:同心识和合而形成众生肉体的为“内四大”;不同心识和合而形成山河大地等的为“外四大”。通常从前者的意义引申,称人身为“四大”,如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上》:“六十岁来一梦轻,飘然四大御风轻。”后因称看破红尘,身无牵挂的超脱态度为“四大皆空”。如《水浒后传》第三一回:“胞胎浑沌,四大皆空,没甚姓名。”

头头是道:  

  原是禅语,指开悟以后的境界:心境融合,内外打成一片,乃至吃饭穿衣、挑水打柴、一举一动、开口闭口,无一事不与“妙道”冥合。所谓“头头皆是道,法法本圆成”(《续传灯录慧力洞源禅师》)。

对牛弹琴:

  讥笑讲话不看对象或对不明事理的人讲道理,白费唇舌。如《镜花缘》第九十回:“对牛弹琴,牛不入耳,骂的狠好,咱们一总再算帐。”这句俗语出于中国第一篇佛教论文,即汉代的《牟子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禅宗亦用此语,如《续灯录汝能禅师》:“对牛弹琴,不入牛耳”。指的是禅师说法不对根机,达不到效果。又如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对牛弹琴’这句话,含有讥笑对象的意思。如果我们除去这个意思,放进尊重对象的意思去,那就只剩下讥笑弹琴者这个意思了。为什么不看对象乱弹一顿呢?”。

有口皆碑:  

  形容对突出的好人好事,引起人们普遍赞美;众人的口,便成了座座无形的丰碑。《五灯会元》卷十七:“(师一日)上堂良久云:‘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这里是指所有的人都讲说他的功德。《书斋夜话》有一联集句,上联是“娶妻不用求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下联是“有名何必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可谓切对。又如《老残游记》三回:“老残道:‘宫保的政声’有口皆碑,那是没得说的了。”

如入宝山空手回:  

  比喻在良好的机遇、条件下却一无所获。语本《心地观经离世间品》:“如人无手,虽至宝山,终无所得。无信手者,虽遇三宝,无所得故。”此中“宝山”,比喻佛法宝藏;“信手”,比喻对佛法的信仰之力。有手,才能入山探宝而回,同样,有信力,才能得到佛法的真谛。佛法的实践以“信”为前提,分信、解、行、证四个阶段。好比入山取宝,必须用手。

自欺欺人:  

  是用自已都未能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法苑珠林》卷七五引《佛说须赖经》云:“佛言:夫妄言者,为自欺身,亦欺他人妄言者,亡失一切诸善根本,于已愚冥,迷失善路。妄言者,一切恶本。断绝善行闲居之本。”此以犯“妄语戒”者为“自欺欺人”。后沿用为成语。《朱子语类》卷十八:“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衣钵相传:  

  “衣”指“三衣”,即僧尼不同场合所穿用的三种法衣。“钵”即僧尼所用的食器,由梵名钵多罗而来。“衣钵”代表僧人随身所有之物。佛教禅宗师徒间传法,常以衣钵为信,称为衣钵相传。如《坛经行由品》:“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后以衣钵相传指师徒之间以技术、学问相传授。金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卷四十:“鲁直开口论句法,此便是不及古人处。而门徒亲党以衣钵相传,号称法嗣,岂诗之真理也哉!”也比喻前人的学术思想或艺术手法对后人的影响。苏渊雷《袁中朗全集序》:“后来如卮言日出的庄周和衔杯责子的陶潜,以及唐之白居易、宋之苏轼等,都是衣钵相传的一系。”也作“衣钵相承” 郭沫若《十批判书韩非子的批判》:“《韩非子》书中屡次引用申子,正表明其衣钵相承。”

忏悔:  

  对自已的过错或罪恶进行反省并决心改正,谓之忏悔。这是一个梵汉并举的词。忏,是梵语Ksama(忏摩)的省音,意为悔过。忏悔原为僧团每半个月举行一次的诵戒仪式。在仪式上,让犯戒者披露自已的过失。南朝梁萧子良《净住子涤除三业门》说:“忏悔之法,当先洁其心、静其虑、端其形、整其貌、恭其身、肃其容,内怀惭愧,鄙耻外发。”指出忏悔时必须至诚恳切。忏悔有一定的程式,往往都要念长短不等的“忏悔文”。中国的忏法始于梁武帝的“慈悲道场忏法”,后又有“观音忏”、“法华忏”、“金光明忏”等。有注重程式的“事忏”,也有注重谛观的“理忏”。忏悔可以拔除罪苦。如《心地观经》卷一谓:“发露忏悔,罪即消除。”

当头棒喝:  

  禅门认为佛法不可思议,开口即错,用心即乖。为了打破学人的迷执,不少禅师或用棒,或用喝,或者“棒喝交驰”,作为一种特有的施教方式,以促人领悟佛理。 “棒”始于德山宣鉴。僧来参问,“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临济录》)雪峰禅师曾说:“我在德山棒下,似脱却千重万重贴肉汗衫。”(《圆悟心要》卷三)颇有切肤之痛。“喝”当始于马祖。百丈禅师回忆说:“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被马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黑。”(《景德传灯录》)最善于“喝” 的,无过于临济义玄,他有四种“喝”法,门下“棒喝交驰”。“德山棒,临济喝,留与禅人作模范”(《五灯会元》卷十七)。遂成为禅林的风气。后以“当头捧喝”、“当头一棒”泛指警觉迷误。

投机:  

  彻悟的意思,合乎佛祖心机谓之投机。据说佛陀度生,应机说法,根据不同根机,宣说不同法门。《法华经·普门品》:“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这是指观世音的三十二应,也就是他的应机说法。观世音尚且如此,佛陀当然更是这样。《续传灯录·法光禅师》:“使言言相副,句句投机。”如果话不投机,多说无用。所以俗话说:“话不投机一句多。”(见《古今杂剧》)。(今多作“半句多”)“投机”还有见解相同、意见一致、气味相合之意。后引申为“投机倒把”、“投机取巧”等,对那些不坚持原则、看风使舵的人,称之为“投机分子。”

抛砖引玉:  

  《五灯会元· 赵州东院从谂禅师》:“大众晚参,师云:‘今夜答话玄也,有解问者出来。’时有一僧便出,礼拜,谂曰:‘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墼子。’”意谓原来自已抛出一块砖是想引出一块玉,却不料引出一块砖坯。后世将此为谦词,比作用粗浅的看法,引出成熟高明的意见。

求人不如求已:

  宋代诗人苏东坡曾与方外交佛印禅师同游杭州寺院。东坡见大殿上的观世音菩萨手持数珠,东坡觉得奇怪,便问道:“彼自是观音,自诵其号,未审何谓?”佛印答道:“求人不如求已。”见宋·苏轼《问答录》。本来,观世音菩萨是人们求拜的对象。佛印就“自诵其号”而借题发挥,答了一句颇含机锋的话:“求人不如求已”谓求别人帮忙还不如靠自已努力。

作茧自缚:  

  此句表达了佛教的“自因自果”的观点,正如《楞严经》卷八所说:“如是恶业,本自发明,非从天降,亦非地出,亦非人与。自妄所招,还自来受。”苦果、逆境,都是自已的恶业造成的,不必怨天尤人。本于《妙法圣念处经》:“业果善不善,所作受决定;自作自缠缚。如蚕等无异。”后俗语中用作茧自缚比喻自已做事不慎而使自已陷于困境。

作贼心虚:  

  “贼”是盗窃分子,是危害社会治安的罪犯。当他行窃时,表面上胆大包天,但实际他心里是害怕──害怕别人发现,害怕被抓受到法律制裁。所以称之为“作贼心虚”。此语出自宋代悟明编《联灯会要·重显禅师》。师问侍者:“过来有人看方丈么?”侍者答:“有。”师云:“作贼心虚。”他为何说这句话?可能是禅家的机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这句话作为谴责之词。

味同嚼腊:

  《楞严经》卷八:“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同嚼腊。”谓修行人清心寡欲,淡于世味。后世以此比喻寡淡无味,了无情趣。如《儒林外史》:“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到手之后,味同嚼蜡。”

单位:  

  指禅林僧堂中,僧人坐禅的座位。在座位上方贴有各人名字,故称单位。如《敕修百丈清规·日用轨范》谓:“昏钟鸣须先归单位坐禅。”此词以后用于计算事物数量的标准。如“米”为计量长度的单位,“时”为计算时间的单位,“克”为计算重量的单位,等。机关、团体或其所属的某一部门称为工作单位。

空中楼阁:  

  出于《百喻经三重楼喻》:谓昔有富翁,欲造三重楼。木匠依吩咐,开始在地面上砌砖。富翁惊问何故?木匠答道:“作三重楼呀!”富翁急忙说:“我不要下面二重,只要最上一层!”木匠不胜惊异,说明不造下二重就不能造最上一层的道理。但是,富翁还是执迷不悟,引来了众人的嘲笑。佛教用这个比喻说明修行者应筑好根基,循序渐进的道理。今多用以比喻虚幻的东西或空想。

现身说法:  

  佛菩萨均有法身、报身和化身。化身是法身的妙用,能够自在变现,度化众生。化身能够根据众生的机缘,随时随地应现于世,所谓“千百亿化身”。佛菩萨出于大悲心,不住于涅槃寂静中,出生入死,方便宣教,普渡众生,称为“现身说法”。释迦佛昔在兜率天为菩萨时,“于十方界,现身说法”(见《五灯会元》卷一)。观世音菩萨自称:“我与彼(众生)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楞严经》卷六)所现之身,包括人、天、龙、鬼乃至禽、鸟,花、树;所说之法,多至“八万四千法门”。后来,人们用自已的亲身经历和行为去劝说别人,也叫做“现身说法”。

皆大欢喜:  

  原为佛经结束语中的习惯用语。如《维摩诘经· 嘱累品》:“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又如《法华经· 普贤菩萨发品》:“一切大会,皆大欢喜,受持佛语,作礼而云。”谓参加法会的大众听佛讲经说法后,都感到身心愉悦,无比欣喜。后泛指大家都很高兴。

挂羊头卖狗肉: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曾说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头于门而卖马肉于内(市)也。”但形成现代流行的这则(挂羊头,卖狗肉)谚语,则是佛教禅宗。《五灯会元· 卫州元丰院清满禅师》说:“有般名利之徒为人天师,悬羊头,卖狗肉,坏后进初机,灭先圣洪范。你等诸人,闻恁么事,岂不寒心?”后来用“挂羊头,卖狗肉”比喻用好的名义做招牌来兜售低劣的货色。

顺水推舟:  

  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应某种形势而说话、办事。原为禅语,见《续灯录》卷七:“到这里唤著顺水放船。”又如金·万松老人《从容录》:“本要以毒攻毒,长庆只解顺水推船。”“顺水推舟”在禅宗那里比喻随顺众生的机缘,开示说法。

看风使帆:  

  原为禅语,意为随缘,对机。语本《五灯会元》卷十六:“看风使帆,正是随波逐浪。截断众流,未免依前渗漏。”这是法云法秀禅师上堂开示的法语。法秀属禅宗云门宗门下。该宗祖师文偃有“云门三句”,名噪丛林,即“函盖乾坤句,截断众流句,随波逐浪句”。“看风使帆”是解释“随波逐浪句”的。后变为“随风倒舵”、“看风转舵”、“见风转舵”等,比喻顺着势头行事,多含贬义。

前因后果:  

  因是能生,果为所生;有因则必有果,有果则必有因。这就是佛教讲的因果关系。同时,佛教又说因果必通于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世”。如《因果经》说: “欲知过去因者,见其现在果;欲知未来果者,见其现在因。”《涅槃经·陈如品》说:“善恶之报,如影取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无追。”这就是说善因必有善果,恶因必有恶报,有原因必有结果。后来以“前因后果”指事情的整个过程。

借花献佛:  

  佛说法时,诸天散花。佛国净土也有昼夜雨花的祥瑞。释迦佛涅槃时,大众持香花、宝幢等供养。以献花、焚香礼敬佛等三宝,称为“香花供养”,是佛门习见的仪规。“借花献佛”典出《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释迦佛过去世为善慧仙人,闻普光佛出世,欲觅名花供养。遇一位青衣,密持七支莲花而过,莲花感善慧之诚,踊出瓶外,青衣大惊。善慧“为欲成就一切种智,度脱无量众生”,愿以五百钱购取五支莲花。青衣见其诚心,即以五花相赠,愿结生死之缘,又“请寄二花以献佛前,使我生死不失此愿”。善慧旋至普光佛所,“即散五茎,皆住空中,化成台;后散二茎,亦止空中,夹佛两边”。普光佛悬记善慧当来作佛,号释迦牟尼。后因以“借花献佛”比喻借别人之物去做人情。

家贼难防:  

  本为禅语,见《五灯会元·梁山缘观禅师》:“问:家贼难防时如何?师曰:识得不为冤。”按佛教以色、声、香等“六尘”为“外六贼”,以眼、耳、鼻等“六根”为“内六贼”。家贼即指内六贼而言,谓六根的贪欲。如《杂阿含经》卷四三谓:“内有六贼,随逐伺汝,得便当杀,汝当防护…… 六内贼者,譬六爱欲。”六根以其内在的贪欲,追逐声色等尘染,劫掠人本性中的善法,故称“家贼难防”。后因以指家庭内部的小偷或内奸最难防范。

森罗万象:  

  即纷然罗列在眼前的一切事物,指天地万物。如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在宇宙的森罗万象中,我的胃痛当然不过是小事,或者简直不算事。”森罗万象一词出于三国时译出的《法句经》:“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 这两句经偈怎么理解呢?原来,森罗万象是“色”,即一切物质现象,而物质现象是刹那生灭、虚幻不实的。马祖道一禅师指出:“森罗万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五灯会元》卷三)所谓“一法”,即指能现森罗万象的“一心”而言。佛教主张“三界唯心”,反对“心外取法”。 “森罗万象”也作“万象森罗”。

聚沙成塔:  

  把细沙聚成宝塔,也作“积沙成塔”。语出佛典。《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这段偈子的意思是:甚至于小孩子做游戏,也能聚沙为佛塔。象这样的各种与佛结下善缘的人都已注定将成就佛果。后比喻积少成多,常与“积腋成裘”合用。例:要懂得聚沙成塔、积腋成裘的道理,注意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滴油。

醒醐灌顶:

  “醒醐”是从牛乳中反复提炼而得到的甘美食品。印度人不但视为“世间第一上味”,而且认为它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佛教常用“醒醐”比喻“无上法味”(最高教义)、“大涅Pan”、“佛性”等。至于“灌顶”,原来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时的仪式:取四海之水装在宝瓶中,流注新王之顶,象征新王已享有“四海”的统治权力。密宗沿用此法,在僧人升任阿She黎(规范师)时,“以甘露水而灌佛子之顶,令佛种永不断故。”(见《大日经疏》卷十五)后来,诗文中多以“醒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佛性,除却疑虑,从而心地清凉。如唐.白居易《嗟落发》诗:“有如醒醐灌,坐受清凉乐。”又如《西游记》第三十一回:“那沙僧一闻孙悟空三个字,便好似醒醐灌顶,甘露滋心。”

镜花水月:  

  亦作“水月镜花”。《大日经》等佛经载有十喻:幻、阳炎、梦、影(谓镜中之形像)、乾达婆城(海市蜃楼)、响、水月(水中所现之月影)、浮浪、虚空花(病眼昏花,于空中所见的种种花状幻象)、旋火轮。密宗以此十喻观想此世界虚幻不实,而离贪染执著。故此中“镜”乃指镜像,“花”指虚空花。《景德传灯录》卷十四:“三界六道,唯自心现,水月镜像,岂有生灭?”后来人们多解作镜中花,水中月,用来比喻诗文中空灵的境界。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

鹦鹉学舌:  

  《景德传灯录.药山惟俨和尚》:“有行者问:‘有人问佛答佛,问法答法,唤作一字法门,不知是否?’师曰:‘如鹦鹉学人语话,自语不得,由无智慧故。 ’”禅宗强调直指人心的“顿悟”,反对在语言文字上拾人余唾。“鹦鹉学舌”,即使学得维妙维肖,也无补于事。后因以“鹦鹉学舌”比喻人云亦云,没有自已的见解。

楼主其他發帖
<
发表于 2015-6-23 10: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分享
看到才明白
一班聽到地只知其義不知其事實

<
发表于 2018-6-10 16: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分享,长知识了。
<
发表于 2018-6-11 20: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个人有三急 :屎尿屁三急,虽然粗俗 确也真实
<
发表于 2018-6-11 20: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謝樓主提供分享收藏了!
<
发表于 2018-6-15 16: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了
<
发表于 2018-6-15 19: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很多都与佛家有关,长见识

<
发表于 2018-11-30 18:02: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涨姿势了,谢谢分享
<
发表于 2018-12-6 13:39: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按古代标准,凭心而论,俺也是有许多不孝之处的,只是现在无法弥补了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4-26 18: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